2020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

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实物观察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节:生物圈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意义。

2.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四节:生态系统1.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五节:食物链和食物网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食物链的定义、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人类的起源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发展历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和证据。

2. 教学内容: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进化的证据。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三节:人类的生殖和发育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生殖方式、人类的发育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节:人类的行为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 教学内容: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2.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生物科普书籍,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提高生物素养。组织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让学生亲近自然,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板书设计。
5.作业设计。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6.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3.生物的营养与呼吸。
4.生物的排泄与调节。
5.遗传与变异的原理。
6.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
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列举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
(2)简述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3)解释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过程。
(4)说明生物的排泄与调节机制。
(5)阐述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
(6)论述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
(7)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方法。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下是对作业设计的详细说明:
1.作业题目: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涵盖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等方面。
2.答案:提供详细答案,便于学生自我检查和纠正。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教师应认真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2.了解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实例3. 第三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动植物的发育过程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的概念和现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5.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6.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现象;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挂图、实物等;实验器材、显微镜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实验报告、调查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 教学新课:讲解新课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及时反馈、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 内容:知识点框架;重点、难点提示;关键词、图示。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 基因的多样性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与分类2. 细胞的基本结构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质与细胞核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七、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基因与DNA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3. 遗传与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生物进化的历程九、第七章: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2. 生物的分类单位3. 生物分类的依据4. 生物分类的系统5. 生物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补充和说明: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教案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

3.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难点】1.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案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的概念。

2. 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理解。

教案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能量转换、遗传等。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识记。

2. 植物细胞功能的理解。

教案四: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的原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过程的描述。

2. 植物生长原因的理解。

教案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圈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物的特征。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的特征,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4. 作业:让学生绘制生物的特征表格,并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生物的小短文。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生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等级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分类系统和分类等级,如植物界、动物界等。

练习: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练习,使用生物分类索引进行查找和归类。

4. 作业:让学生制作生物分类卡片,并写一篇关于某个生物类群的介绍文章。

第二章教案:生物的细胞结构第三节植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液泡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

实验:让学生进行植物细胞切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4. 作业:让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功能的短文。

第四节动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中心体、溶酶体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动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中心体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详细内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详细内容: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组织与器官、生物体的系统与个体。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2. 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组织与器官、生物体的系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细胞模型、组织器官挂图、生物体结构层次图解。

学具:生物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显微镜观察细胞为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结合挂图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学基本概念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2)绘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图,并解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 答案:(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等。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图如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组织由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系统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完成特定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与器官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分类与特点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 了解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人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现象,引出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观察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动物的运动系统及行为特点。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随堂练习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认识人体器官,描述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

描述一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动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第二节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使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作业题目:列举出五种生物的基本特征。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认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2.1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

2.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属、科、目、纲、门、界等。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细胞的发现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的重要性。

3.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活动4.1 人体生理活动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

4.2 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系统教学目标:学习人体主要生理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了解各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人体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认识不同生物的生殖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如胚胎发育、生长发育等,了解生物发育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生物的发育过程和规律。

5.3 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遗传物质等,认识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认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3)观察和分析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第1课:生物的特征第2课:生物的分类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细胞的结构第4课:细胞的功能第三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6课:生物的发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教学难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 利用实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直观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特征、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能力。

4. 单元测试:全面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第四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第7课:植物细胞的结构第9课:植物的营养器官第10课:植物的生殖器官七、第五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第11课:动物细胞的结构第12课:动物的组织第13课:动物的营养方式第14课: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八、第六单元:细菌和真菌第15课:细菌的结构和生活第16课:真菌的结构和生活第17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18课:人类与细菌和真菌的关系九、第七单元:人体的结构层次第19课:人体的结构层次第20课:人体的主要系统十、教学评价:6.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人体结构层次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章节一: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引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通过PPT课件展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4. 进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二: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 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物标本。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3. 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

4.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5.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6.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和生物圈的理解。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章节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物质交换、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3.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PPT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活3. 第三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的组织器官与系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组织与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分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实验材料(洋葱、显微镜玻片等)、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图片或视频,引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解生物的特征、分类,举例说明。

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结合显微镜观察实验。

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结合实物和模型展示。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左侧列出教学重点,右侧展示相关实例或图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

请简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请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答案: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包括保护、营养、代谢、生长、繁殖等。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章节,如生物的特征、分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生物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细胞模型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意义。

2.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器官与系统的相互关系。

3. 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挂图、PPT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与多样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生物分类与细胞结构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器官与系统的功能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方式发育过程4. 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功能。

列举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并简要描述其发育过程。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细胞结构图及功能:细胞膜(保护与交换物质)、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等。

生殖方式与发育过程:有性生殖(如:种子繁殖)、无性生殖(如:孢子繁殖)、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蚊子)、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2.2 组织、器官和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第三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植物体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植物体。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教学目标: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2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过程和吸收过程。

第五章:生物能进行呼吸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5.2 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1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内容:排泄的定义、途径及重要性。

6.2 排泄的主要废物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主要废物。

教学内容:排泄废物(如尿液、二氧化碳等)的成分和排出过程。

第七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 应激性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应激性的概念。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概念和特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图像、视频等直观教学材料。

3. 组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新版人教版)2. 教学课件和教案3. 实验器材和观察材料4.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像、视频等六、教学计划1. 第五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第六章: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过程生物适应的意义和机制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和教案2. 相关阅读材料和研究报告3. 生物进化实验和观察材料4. 互联网资源:生物学相关网站和数据库八、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估2. 组织生物学知识竞赛和小组讨论3. 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能力九、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2.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3. 组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建立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结构2. 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3.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终身学习的习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全册)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四、方法与措施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2、备学生(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5、岗位练功、继续教育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练功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学生,认真批改,认真辅导等,其次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介,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五、课时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8.31至9.6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9.7至9.13第四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 9.14至9.20第六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第七节植物细胞4 9.21至9.27第八节动物细胞5 9.28至10.4 国庆放假6 10.5至10.11第九节细胞的生活第十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7 10.12至10.18第十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十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8 10.19至10.25 第十三节单细胞生物9 10.26至11.1 复习10 11.2至11.8 复习11 11.9至11.15 中段考试12 11.16至11.22第十四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十五节种子植物13 11.23至11.29第十六节种子的萌发第十七节植株的生长14 11.30至12.6第十八节开花和结果第十九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5 12.7至12.13 第二十节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制造者16 12.14至12.20 第二十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二十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7 12.21至12.27 第二十三节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8 12.2至1.3 复习19 1.4至1.10 复习20 1.11至1.17 复习21 1.18至1.24 期末考试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使每个公民的责任。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的影响着人类活动,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好奇心比较大,所以教师开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开始,介绍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好学期开始的每一节课,例如第二节调查身边的生物,可以将学生领出课堂,能够让学生将生物学科和自然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学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能力目标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①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②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难点:1、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2、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取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

3、自主探究、学生积极参与4、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方面的东西,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抓问题关键,进行深入分析6、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第一章认识生物 2课时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课时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课时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3课时第一节生物圈与环境的关系 1课时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课时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课时第一章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选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和一些常见的植物、动物、真菌的生活,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科学家在不同的层面上看法不尽相同,教材是在义务教育的层面上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做过多的拓展和加深。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要求学生大致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是建立在第一节知识内容基础上的,即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做一次调查活动,发现和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生物,并注意到这些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

这样,一方面加深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对如何开展调查活动,获得初步的认识。

本章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查、表达和交流,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学重点: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课时安排: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课时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课时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讨论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