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328a6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6.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摘要】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传统文化故事、传统节日、数学游戏以及数学智慧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数学的融合。
通过传统文化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传统文化节日与数学知识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也在数学教育中传承发扬,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积极影响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融合、故事、节日、游戏、智慧传承、教育意义、影响、兴趣、理解1. 引言1.1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含义和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愈发凸显。
教师们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和数学智慧的大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命力的传递,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1.2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育意义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传统文化的故事、节日和智慧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传统文化数学游戏的推广,则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98aec2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3.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中,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被忽视。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实现渗透和融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数学与哲学、历史、文学等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重视。
二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智慧,将这些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在益处;2. 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式和实践效果,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 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4.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6e8f6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d.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的是现代科技知识。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更包含丰富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智慧,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
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如《孙子算经》中的算术知识、《周髀算经》中的代数知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讲解《孙子算经》中的古代算术题目,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代科技工具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数学运算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又如,可以通过讲解《周髀算经》中的代数知识,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古代数学家们的代数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既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自然性,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
在学生接触到古代数学文化的也会了解到古代数学家们的才华和智慧,这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向往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讲解《九章算术》中的算术题目时,可以结合古代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思想与文化传统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渗透力度,使传统文化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滋养。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05668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7.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融入数学教学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价值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
通过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更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传统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不仅在知识层面,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操。
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应注重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重要性、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教学的价值、融合、应用案例、影响、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爱国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具有积极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智慧,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启发和帮助具有重要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学习效果。
1.2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e8baff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d.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摘要】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本文从数学题目、教育方式、学生情感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通过数学题目中的文化元素、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以及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故事等方面,揭示了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渗透,将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塑造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传统文化、文化渗透、数学教学、民族自豪感、融合、文化故事、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在数学题目中的体现、数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以及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故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数要求。
相关内容请见下文:1.3 文化渗透概述文化渗透是指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教学之间建立联系,促进文化传统在现代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智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4ff7b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e.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不断得到重视和弘扬。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中医、武术、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等。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
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故事和典故。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讲述《算经》中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感性的理解去接受这个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乘法的深入理解。
在数学练习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比如设计一些有关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数学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而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
只有教师们自身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热爱,才能在教学中有条不紊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善于发现、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内涵,比如在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数理思维、逻辑推理等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运用。
还需要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些通过歌曲、诗词、音乐等传统文化元素来渗透数学教学,比如设计一些古诗词配合数学题目进行教学,让数学教学既充满了古典文化的韵味,又增加了趣味性。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aaccc1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f.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演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的文化精华,它包括了民族的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教育领域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浅谈。
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智慧成果。
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内涵与意义。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算术智慧,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还可以通过数学题目的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谚语、典故等元素,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又能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将这些价值理念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更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等经典语句,教导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和道德规范。
也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习惯和节气,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既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48e3db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f.png)
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趣味性和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文章:
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传统文化魅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不仅学习数字和运算,还可以领略丰富的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融入数学教学,必将使学生在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的力量,让数学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一、数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应用
古人在数学方面有许多出色的成就,比如古代的算盘,古代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等。
通过学习古代数学工具和着作,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尊重和热爱。
二、古代算术与现代数学的联系
古代的算术方法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比如古代的商帝算法、竖式乘法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解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符号
古代的汉字中融入了许多数学符号,比如“百”、“千”等,这些符号既是数字表示,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符号,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数字的重视和对数量的表达方式。
四、数学与传统节日
许多传统节日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春节的除夕夜和十五的元宵节等。
通过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数学文化,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还能够在娱乐中学习到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让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探索数学的奥秘,让传统文化与数学之美在课堂中交相辉映,开启一场关于知识和文化的盛宴。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d3d409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6.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智慧,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
质和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
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就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展开讨论。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是一种优
秀的精神文化,它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在数学教
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各种优秀的
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古代数学家在思维逻辑上的卓越
表现,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故事,来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
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素质。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丰富教
学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
丰富、更多元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益终身。
【文末附】。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e4d7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2.png)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当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非常流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传统文化教学与数学文化知识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在积累数学文化知识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作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教师需要为小学生进行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便有十足的必要性。
然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数学教师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为小学生构建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数学课堂,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一、当前小学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1.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小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形式太过于单一化,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及相应的专项练习,忽视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没有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趣味性十足,最终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以及兴趣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师教学的课堂进度。
其实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小学数学课本上的许多知识点与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有着重大的关联,小学教师如果对此采取更加有效地结合,就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2.家长对孩子学习太过于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现在的家长与教师对待孩子的学习太过于片面化。
比方说,他们不会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用心去关注孩子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有关问题,而只是把关注度放在孩子们最终的学习成绩上。
虽然说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但过程也是很美好的。
数学教学本身就应该具备相应的探究能力,应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水平。
重复性的机械化训练虽然在短期内会产生重大的学习进步,但是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论文——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小学数学论文——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39c917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b.png)
小学数学论文——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小学数学论文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一. 传统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根据数学国际教学课堂中一次国际测试结果显示——曾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各地区的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数学成绩,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学生较能取得优良的数学成绩。
为了探寻此情况的原因,笔者将从传统文化的层面进行相关的分析,总结得出传统文化对于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教育传统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通过研究儒家文化可以发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教育特征可概括为“A+B”的形式,即“苦读+考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乏中国古代人民为了读书而忍受艰苦的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励志故事。
在古代,人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跳脱原有的阶级束缚,通常会提倡“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
这种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一直延续至今,鼓励着现代学生为了取得良好事业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数学作为高考内容中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学生往往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儒家文化自身的演绎特征限制了数学思维的创新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儒家文化自身是一个演绎系统。
通过此认知,我们可以将儒家的经典比喻成数学知识中的公理内容,而朱熹、王阳明等人为经典所作的引申与注解则是对定理及其论证,而古代读书人的任务则是依照儒家文化代表人物的标准进行练习。
儒家文化从整体上看来是一个收敛的、封闭的、演绎的体系,与创造、探索、发现等发散性逻辑思维相反,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不提倡创新、忽视数学的创新。
长期以往,儒家文化体系中局限性的文化便无可避免的融入进中华人民的骨血之中,压抑着中华人民在数学领域的创造性、压抑着数学创新精神的产生与成长。
(三)清代儒家的“考据文化”促进了数学逻辑推理思维的发展由上文的论述可知,儒家文化是一个封闭、收敛的思想演绎体系。
写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论文,2000字
![写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论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ad9cb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d.png)
写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论文,2000字引言:中华传统文化饱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从古老的儒家思想,到现代的中国式文化教育,都渗透着这种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渗透这种价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展开一番探究。
第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伴随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
其基本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仁义礼智信”;二是崇尚“尊师重道”;三是追求“致知致善”。
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视角出发,推动学生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加强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致知致善的理解;并从数学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数学的优势,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1)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内容应包括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致知致善等道德压倒性理念,以及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数学知识和能力;(2)教学环境设计。
应突出文化和道德风格,通过艺术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3)教学过程设计。
应当注重话语的结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文化、道德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4)教学评价设计。
应该突出客观性、公平性,通过对比、对照、综合、叠加等深入分析,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致知致善等方面的表现。
第三部分:研究认识本文研究显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数学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和数学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想彻底贯彻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aaa44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4.png)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引言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并就该实践对学生数学研究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学的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数学概念的解释传统文化中的故事、谚语和歌曲等元素可以用来解释和概括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引用古代数学家的故事来解释数学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数学问题的设计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游戏、谜语和算术等可以被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设计。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学问题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传授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如亲和力、尊重和团队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研究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实践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 学生研究成绩的提高通过比较传统文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学生数学成绩,可以评估传统文化在数学研究中的积极影响。
2. 学生数学兴趣的提升观察学生在传统文化教学下的数学研究兴趣是否有所提升,可以评估传统文化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影响。
3.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在传统文化教学下的数学创造力的表现,可以评估传统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
结论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效果。
通过合理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并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特点的需求。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9bf615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c.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传统文化在数学题目中的体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丰富解题思路。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背后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弘扬传统文化,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水平。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启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传承、意义、体现、概念教学、解题方法、思维方式、重要性、启发、理解、尊重。
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智慧积累和历史文化传承。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和数学思想,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启发和学习资源。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本身,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通过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出更加全面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和应用。
他们对数学的态度消极,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2437b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6.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传统文化也逐渐开始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启发。
本文将就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视与关注。
一、传统文化对数学思维的启发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谚语和故事都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的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算盘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引发学生对于数字运算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典故和谚语,比如《孔子家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道者,其理必合”等谚语。
这些典故和谚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许多古代的数学家和数学成就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介绍这些数学家的生平和成就,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还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艺术形式,比如中国的园林建筑、书法绘画等,这些艺术形式对于数学的思考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介绍园林建筑中的对称美、比例美等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在书法绘画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比如书法笔画的顿挫起伏、力度轻重等,都是与数学有关的。
通过介绍书法绘画中的数学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探索。
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成就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素材。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a64339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5.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总和。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传统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依靠直观感受和具体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 以古代数学家和算术大师为榜样古代中国有许多数学家和算术大师,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九章算术》的编者祖冲之、史丹尼斯等,他们对数学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自信心。
2. 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传统数学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如古代的十算术、九章算法等,这些算法和数学方法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和思想。
可以通过讲解这些古代数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
3. 通过古代数学题材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题材,如《三国演义》中的数学题目等。
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4. 通过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春节的年夜饭、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数学问题的实践。
可以通过这些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8bf99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0.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和经典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数学知识和智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当前亟需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典故和数学名人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应用,如古代建筑、航海技术、天文历法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妙之处。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成长和提升,需要教师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创造出多种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典故和数学名人故事,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谜题和数学故事,进行解题讨论和数学推理。
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和探究活动,感受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兴趣。
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数学案例和题目,引导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和情感投入。
以《数谜与数学》为例,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数学游戏和谜题,让学生通过交互、探究、合作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和趣味,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dfa3fe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e.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
传统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智慧和启示。
比如《周髀算经》中的古代数学问题,展示了古代华夏先民在数学领域的卓越造诣;《孙子算经》中的算术方法,体现了古代数学家们探索数学规律的智慧。
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和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独特性和个性的重要依托。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教、尊重知识,这与数学学科的本质相契合。
小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性和耐心的学科。
传统文化注重孝道、礼仪,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性和纪律性。
在数学学习中,这种自律性和纪律性表现为解题过程中的条理性和规范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对数学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思维和整体观念,这与数学中整体认知和抽象思维的要求相契合。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学生的态度、自律性、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b9035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6.png)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明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故事和典故,例如《天干地支》和《四书五经》中的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教育人们如何修身养性、做人做事。
通过将这些故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老师可以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如《论语》中的格言和箴言,考验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将这些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应用到数学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将传统文化所教导的道德理念融入数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论文
论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一. 传统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根据数学国际教学课堂中一次国际测试结果显示——曾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各地区的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数学成绩,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学生较能取得优良的数学成绩。
为了探寻此情况的原因,笔者将从传统文化的层面进行相关的分析,总结得出传统文化对于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教育传统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通过研究儒家文化可以发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教育特征可概括为“A+B”的形式,即“苦读+考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乏中国古代人民为了读书而忍受艰苦的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励志故事。
在古代,人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跳脱原有的阶级束缚,通常会提倡“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
这种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一直延续至今,鼓励着现代学生为了取得良好事业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数学作为高考内容中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学生往往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儒家文化自身的演绎特征限制了数学思维的创新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儒家文化自身是一个演绎系统。
通过此认知,我们可以将儒家的经典比喻成数学知识中的公理内容,而朱熹、王阳明等人为经典所作的引申与注解则是对定理及其论证,而古代读书人的任务则是依照儒家文化代表人物的标准进行练习。
儒家文化从整体上看来是一个收敛的、封闭的、演绎的体系,与创造、探索、发现等发散性逻辑思维相反,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不提倡创新、忽视数学的创新。
长期以往,儒家文化体系中局限性的文化便无可避免的融入进中华人民的骨血之中,压抑着中华人民在数学领域的创造性、压抑着数学创新精神的产生与成长。
(三)清代儒家的“考据文化”促进了数学逻辑推理思维的发展
由上文的论述可知,儒家文化是一个封闭、收敛的思想演绎体系。
然而,在十八世纪的中国所出现的考据文化却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治学方式。
在清朝的雍正时期盛行着文字狱,所有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重新投入到过去的书籍中谋取生活,探寻字词的古音古义,辨别著作的真伪性,谨慎遣词造句。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出生于1724年,卒于1777年的戴震,而以戴震为代表的的考据学派遵循谨慎求证的态度,并且极力反对空泛的言论及粗放的考究求证方法,要求人们在进行考据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证据的作用、坚持实事求是、谨慎的、科学的求证精神。
因此,清朝雍正时期盛行的考据文化引导人们走向科学的世界,搭建起近现
代科学的桥梁。
在此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现代人民仍然重视证据、讲究推理,数学推理逻辑得到了持续性良好的发展。
(三)儒家文化形成的考试制度束缚了数学教育内容的改革
在隋唐时期,我国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科举考试制度,并被邻近的国家所称赞、借鉴。
纵观历史,考试制度自创建之后便贯穿了中国发展的始终、沿用至今,比较中外,可发现各国都将考试作为教育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中国更为突出。
在隋文帝颁布、实施科举考试制度以来,众多学子寒窗苦读只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利禄。
时间推移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陷入一种僵局,成为了纯粹的八股文考试,严重限制了学子潜能的发挥及数学的发展,但是其金榜题名的考试文化的影响却深远至今,对于数学的教育也毫不例外。
因此,儒家文化形成的考试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古代中国的发展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但其的局限性却严重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及意义,束缚了数学教育内容的改革。
二.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育完美融合
(一)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知识讲解传统文化的经典
随着新课程教育标准改革的推进,我国对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了完善与内容的增加。
通过认真研习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材可以发现新增添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并且拥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如教材中关于二十四节气、年月日等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
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现有教材的知识讲解传统文化的经典。
例如在小学一年的数学计算导学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小棒辅助数学运算的知识内容讲解古代人民应用小棒进行计算的故事。
(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工具,将传统文化变为教学工具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抓住此特点,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优势,将传统文化变为教学工具。
例如,笔者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寻找了大量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若能较方便的取得,笔者便将其带到课堂之中向学生展示其原理,如剪纸艺术;若未能方便带到课堂之中,笔者便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下载相关的图片或动画短片在课堂中放映给学生观赏,如脸谱。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工具,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笔者会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算盘及指南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珠算的技能。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古代计算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探寻数学学习的奥妙,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研究千古名题
在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古代人民创造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千古名题。
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对于数
学千古名题的学习表现便会发现学生对于这类难题往往疑惑较多,难以掌握。
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对千古难题感到疑惑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
(四)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
数学学习的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应当充分学生课后的时间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通常情况下,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时间的时间里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数学教育,也为现代数学教学提供了较多的经验借鉴。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现有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