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申徼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资料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资料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备战高考】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备战高考】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候组词语大全

候组词语大全

候组词语大全1、守候[shǒu hòu]看护;护理2、时候[shíhou]某事发生的时间3、问候[wèn hòu]问安;问好4、侍候[shìhòu]伺候;服侍5、火候[huǒhou]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6、等候[děng hòu]等待7、伺候[cìhou]在人身边照料生活;服侍8、候教[hòu jiào]敬候指教。

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9、候光[hòu guāng]敬候光临。

旧时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10、听候[tīng hòu]遵命等候11、候车[hòu chē]斥候之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12、季候[jìhòu]时节;季节13、测候[cèhòu]预测气候与天文14、候虫[hòu chóng]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

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

15、静候[jìng hòu]静心等候16、病候[bìng hòu]病情及病象。

17、征候[zhēng hòu]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18、斥候[chìhòu]亦作“斥堠”。

侦察;候望。

《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司马贞索隐:“许慎注《淮南子》云:‘斥,度也。

候,视也,望也。

’”《北史·莫多娄贷文传》:“以轻骑一千,军前斥堠,死於周...19、天候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一地方的大气物理状态,如气温、气压、温度、风、降雨等20、气候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

亦泛指时令气候今年晚,浓霜始此回。

宋. 陆游《园中书触目》拼音:hòu部首:亻笔画:10五行:水五笔:WHND〈动〉(形声。

古文作“矦”。

从人,侯声。

本义:守望;侦察)同本义矦,伺望也。

——《说文》矦,覗也。

太平御览·四夷部·卷六·南蛮一

太平御览·四夷部·卷六·南蛮一

太平御览·四夷部·卷六·南蛮一《礼记·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有不火食者矣。

(雕文,谓刻肌,以丹青涅之。

交距足,相乡。

不火食,地气暖,不为病。

) 《左传》曰:庸人率群蛮以叛楚,(庸,今上庸县,属楚之小国。

)麋人率百濮聚於选,将伐楚。

(选,楚地。

百濮,夷也。

)於是申息之北门不启。

又曰: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无质也,(质,信也。

)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

又曰: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

"(蠢,动也。

蛮荆,荆州之蛮也。

)《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又曰: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逖蛮方。

(蛮方,蛮荆之外也。

此时中国微弱,故复戒将率之臣,以治军实。

)又曰: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

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尚书·舜典》曰: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

"(猾,乱也。

夏,华夏也。

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言无教所致也。

) 又《禹贡》曰:三百里蛮。

《论语》曰: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史记》曰:吴太伯、弟仲雍皆周大王之子,避季历,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

《汉书》曰:贾谊上书云:"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

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世说》曰:郝隆为桓温南蛮参军。

三月三日,就温席作诗曰:"娵隅跃清池。

"温问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曰:"何为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越裳国《尚书大传》曰:交址之南有越裳国。

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成王以归。

《北史·申徽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申徽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申徽传》原文及翻译下文是关于《北史·申徽传》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清史稿~杨玉科传》原文及翻译》《清史稿杨玉科传》《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三杨玉科》原文杨玉科,字云阶,寄籍丽江。

其先居湖南善化,既贵,还本籍。

同治初,从和耀曾讨回。

岑毓英征曲靖,识拔之,命领百人为前锋,积功至守备。

四年,署维西协。

李祖裕叛,杀把总陈聪。

毓英虑生变,檄玉科代之。

玉科至,刺杀祖裕,宣谕部众,皆伏服,遂克丽江、鹤庆,繇是显名。

俄而杜文秀来援,拥众可二十万。

玉科所部止数千人,屡战弗胜。

二城复陷,玉科溃围出走永北。

六年,从克镇雄,长驱猪供箐、海马姑,与有功,叙游击。

七年,西寇环偪省城,玉科绕四川会理,间道袭元谋、马街,规武禄,抄其后,克之,进平罗次。

八年,平柯渡、可郎,迁副将,赐号励勇巴图鲁。

乘胜规嵩明,下寻甸。

毓英奏令主三姚军事,连复大姚、浪邓。

省城围解,擢总兵。

明年,破姚州土城,被巨创。

益开地道三十馀穴,雷发,北城陷,遂拔,擒伪将马金保、蓝平贵。

三姚平,擢提督,易勇号瑚松额。

无何,州西警,复令主大理、丽江军事,发全师速援宾、邓,遂败寇云南驿。

其冬,克长邑村,进规炼铁,擒伪都督杨占鹏。

於是大理北路定,权开化镇总兵。

十年春,克宾川。

初,永昌之陷也,玉科为伪将马双元所得,见其人可用,劝归命,与订交,嘱异时得志相援手,纵之归。

至是约为内应,克之,署提督。

攻大理小关,邑寇诈降,设座礼拜寺,约玉科往。

比入,心动,命移座;动如故,命再移,有间,地雷发,得不死。

玉科怒,手刃四人,双元锐身护之出,竟复其地。

逾岁,连下漾濞、赵州,进规大理。

其地东临洱海,西倚苍山,自文秀窃据,内筑土垣,包伪禁城其中。

玉科掘隧以攻,轰溃东南城,诸军蹈隙入。

寇死拒,复窖地雷破之。

顿莲花池,益师五千环攻城。

文秀开壁出荡,亲击之。

败退,饮毒不即死,其党蔡廷栋舁以献,气息仅属,割其首解送省城。

毓英至,廷栋佯乞款,阴埋地雷於行馆,迎玉科。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商鞅治秦古文翻译

商鞅治秦古文翻译

商鞅治秦古文翻译【原文】公孙鞅②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③,公平无私,罚不讳④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⑤,黥劓⑥其傅。

期年⑦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⑧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⑨,特以强服之耳。

【注释】1。

选自《战国策》。

2。

公孙鞅:商鞅,公孙鞅,卫鞅。

姓姬战国时期卫国人,因秦国曾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商鞅。

3。

至行:一到就要执行。

4。

讳:回避。

5。

法及太子:太子犯了法。

6。

黥(qing)劓(yi):古代的酷刑。

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

7。

期(ji)年:满一年。

8。

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

革,用皮革制的甲。

9。

刻深寡恩:(对百姓)刻薄少恩惠。

10。

傅:老师11。

妄:胡乱12。

特:只,仅,独,不过。

13。

亡:逃亡14。

行:执行【译文】商鞅逃出魏国进入秦国,秦孝公让他当丞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

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

处罚时,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时,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太子犯法,就在他的老师脸上刺字并割掉鼻子。

一年之后,没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随意)谋取非分的财物。

武器装备大大增强,其他国家都害怕(它了)。

但是对百姓刻薄恩惠少,只是用强硬的办法来使人顺服他罢了。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复习高考)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复习高考)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关于洪迈的文言文翻译

关于洪迈的文言文翻译

乾道六年,迈除知赣州,兴学宫,造浮桥,士民安之。

郡兵素骄,稍不如意则跋扈,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有人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

民讹言相警,百姓汹惧。

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

僚属有谏止者,迈笑曰:“秦、越瘠肥,臣子义耶?”寻知建宁府。

富民有因小故杀人而持刀越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十一年,知婺州,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钱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郡将惴恐,姑息如其欲。

迈至,众狃前事,至以飞语榜谯门。

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众逡巡散去。

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

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特迁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

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上曰:“浙东民困于和市,卿宜省之。

”迈对曰:“臣以为和市之弊,在于官吏贪婪,宜严加惩处。

”上嘉纳之。

洪迈才识超群,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其一生,历仕宋高、宋孝、宋光三朝,官至学士、侍郎,为宋代名臣之一。

迈博学多才,尤善文章,著有《容斋随笔》、《大义感人》等著作,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迈之为人,正直不阿,刚毅果断。

在任期间,力主法治,严惩贪官污吏,深得百姓爱戴。

然其生平亦颇受挫折,如因秦桧之恨而贬福州,然迈不屈不挠,终成一代名臣。

洪迈之才,不仅在于其博学多才,更在于其坚守正道,秉持正义。

其一生,为官清正,为民请命,堪称楷模。

后世之人,当以洪迈为榜样,秉持正义,矢志不渝,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汉书仲长统传

后汉书仲长统传

后汉书·仲长统传【原文】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游士,士多归附。

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

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后汉书·仲长统传》)【译文】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

少年时好学,广泛涉猎书籍,长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于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之间,与交友的多数认为他异于常人。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的外侄,素来贵而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人多归附他。

仲长统经过高干那里,高干很好地招待他,问以当时的大事。

长统对高干说“:君有雄志而没有雄才,好结交士子但不能选择人才,所以替君担忧,请深以为戒。

”高干常觉自己不错,不采纳他的话,长统就离开了。

不多时,高干以并州背叛,卒至失败。

并州冀州之士都因此而异其有知人之明。

仲长统性倜傥,敢于直言,不计较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有的称他为狂生。

每逢州郡命召,常称病不去。

常认为凡游说帝王的人,想立身扬名罢了,可是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想建房子住在清旷之地,以悦其志。

【注释】1、仲长统(180-220):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

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仲长统《论衡》《潜夫论》《昌言》)之一。

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长于文辞。

少年时敏思好学,博览群书。

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

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格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

文言文申恬传翻译

文言文申恬传翻译

申恬,字子安,汉扶风人也。

生而聪颖,幼读《诗经》、《尚书》,即能成诵。

年十五,游学京师,师事名儒,学问日进。

恬性谦和,与人交,以诚信为本,虽贫贱不移其志。

恬少时,家贫不能自给,常借书于邻舍,日夜苦读。

及长,以文章名于乡里,遂入仕途。

初为县令,政事清明,民无怨言。

后迁为郡守,抚民以仁,政声远播。

恬为官清正,不附权贵,故虽位至极品,而家无余财。

恬尝言:“君子之仕,以行道也。

非为富贵,亦非为名。

吾虽居官,心常在民。

”故其治下,狱无冤囚,道不拾遗。

恬常微服私访,察民疾苦,若有所闻,必亲自处理,不以官位自居。

一日,恬行于野,见一老妪抱子泣,恬问之,妪曰:“吾子不幸,误食毒药,医者云已无生望。

”恬闻言,心生怜悯,遂亲为诊治。

经数日调治,子竟痊愈。

老妪感激涕零,愿以家产相报,恬辞不受,曰:“吾之为人,岂为财物?但愿尔子无病无灾,此吾所愿也。

”恬在郡守任上,适逢大旱,百姓饥荒。

恬乃开仓赈济,减赋税,劝农桑,使得百姓得以度日。

又修水利,兴学校,使郡内风气日新。

恬虽屡次升迁,然始终保持初心,不以官位为念。

恬晚年,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

临终之际,恬谓其子曰:“吾生为百姓,死亦为百姓。

尔等宜效法吾志,勿以官位为荣,当以民为念。

”言毕,遂瞑目而逝。

郡人闻之,皆痛哭失声,为之立庙,岁时祭祀,以纪念其德。

申恬者,虽生性谦和,不以富贵为念,然其心系百姓,政绩斐然。

其一生,可谓仁者之典范,君子之楷模。

后世之人,莫不仰慕其德,传颂其名。

【译文】申恬,字子安,是汉朝扶风人。

生来聪明,小时候就读《诗经》、《尚书》,就能背诵。

十五岁时,去京城游学,拜名儒为师,学问日益精进。

申恬性格谦和,与人交往,以诚信为本,即使贫穷也不会改变他的志向。

申恬小时候,家里贫穷不能自给,经常向邻居借书,日夜苦读。

长大后,以文章在乡里出名,于是进入仕途。

最初担任县令,政事清明,百姓没有怨言。

后来升迁为郡守,以仁爱抚慰百姓,政绩远播。

申恬为官清廉,不依附权贵,所以虽然官至极品,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物。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素材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素材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度尚字博平,山阳湖陆人也。

家贫,不修学行,不为乡里所推举。

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得为郡上计吏,拜郎中,除上虞长。

为政严峻,明于发擿奸非,吏人谓之神明,迁文安令,遇时疾疫,谷贵人饥,尚开仓廪给,营救疾者,百姓蒙其济。

时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见尚甚奇之。

延熹五年,长沙、零陵贼合七八千人,自称“将军〞,入桂阳、苍梧、南海、交阯,交阯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二郡皆没。

遣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讨之,不能剋。

豫章艾县人六百余人,应募而不得赏直,怨恚,遂反,焚烧长沙郡县,寇益阳,杀县令,众渐盛,又遣谒者马睦,督荆州刺史刘度击之,军败,睦、度奔走。

桓帝诏公卿举任代刘度者,尚书朱穆举尚,自右校令擢为荆州刺史。

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诸蛮夷,明设购赏,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

桂阳宿贼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

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

而阳、鸿等党众犹盛,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

尚计缓之那么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募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尔乃并力攻之。

申令军中,恣听射猎。

兵士喜悦,大小皆相与从禽。

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

猎者来还,莫不泣涕。

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

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愤踊,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

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大破平之。

节选自《后汉书·度尚传》⒈以下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困穷:生活艰难B.时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行部:巡视所属部域C.得为上郡计吏计吏:相当于现在的会计D.二郡皆没没:通“殁〞⒉对以下各句子中“者〞字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桓帝诏公卿举任代刘度者②降者数万人③谁可使者④今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⑥猎者来还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⑧谁为大王为此计者?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B.①②⑥/③⑧/④/⑤⑦C.①②⑥/③⑤⑦⑧/④D.①②⑥/③⑤⑦⑧/④⒊以下各组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山阳湖陆人也B.家贫,不修学行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务耕织,修守战之具C.见尚甚奇之D.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⒋以下各句能表现度尚为政“得民心〞的一项为哪一项〔〕A. 明于发擿奸非。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北史申徼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北史申徼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申徼传》原文及翻译北史原文: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

及长,好经史。

性审慎,不妄交游。

文帝与语,奇之,以徼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

文帝察徼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大统初,进爵为侯,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先是,东阳王元荣为瓜州刺史,其女婿刘彦随焉。

及荣死,瓜州首望表荣子康为刺史,彦遂杀康而取其位。

属四方多难,朝廷不遑问罪,因授彦刺史。

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日:“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①像于寝室以自戒。

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竟来就读,递相谓日:“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申徼传》)【注】①杨震是东汉名臣,他到东莱任太守时经过昌邑,曾受他推荐的昌邑令王密深夜来访,以黄金十斤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怒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然而退。

译文:申徽字世仪,魏郡人。

申徽年少的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竭尽孝心赡养老人。

等到长大的时候,喜好学习经史之类的著作文章。

他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

文帝与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让申徽担任记室参军兼府主簿。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复习】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

擢进士第,文宗时转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

帝恶宦官权宠震主,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

帝察申锡忠厚,因召对,俾与朝臣谋去守澄等,且倚以执政。

未几,拜尚书右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京兆尹王燔与谋,而漏泄守澄党郑注,得其谋,遣军候豆卢著诬告申锡与漳王等谋反。

典吏胁成其罪,初议抵死,朝臣力请劾正情状。

帝稍悟,乃贬申锡开州司马,从而流死者数十百人,天下以为冤。

初,申锡以清节进,嫉要位者纳赇饷,败风俗,故自为近臣,凡四方贿谢一不受。

既被罪,有司验劾,悉得所还问遗书,朝野为之咨悯。

太和五年,为宦官所陷,七年感愤卒。

有诏归葬,后因李石延英召对,从容为帝言,冤雪之,仍追复旧官,禄其子,赐谥号曰贞。

论曰:治乱安危之所寄,诚在于贪廉之人一用一舍之间耳。

宦官王守澄之奸乱,宋申锡惩刈之。

且申锡激节守正却谢贿遗帝尝察其忠厚可任固为得人矣而注本附守澄以进专鬻官射利贪沓无厌。

抑尝考之,唐祚倾覆,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阉寺专权,倒持国柄,自天宝以来讫于太和之际,既百数十年矣。

在明皇时则髙力士,引用安史等以召危乱;在肃宗时则李辅国,凭藉功劳以擅国政;在代宗时则因程元振之用,赏罚任情,致吐蕃犯阙而方镇之兵不至;徳宗时则因用窦文场、霍仙鸣等分统禁旅,致专制阃外而王师屡战无功。

唐社稷已是,则文宗之世欲鉏而去之,其为固不易,而乃使郑注小人参预其间,其败乃必矣,可不戒哉!(摘编自《廉吏传·宋申锡传》,据《新唐书列传》修改)译文:宋申锡字庆臣,史书没记载他是何处人。

考中进士,文宗皇帝时转任中书舍人,再任翰林学士。

文宗皇帝憎恨宦官依仗权力和宠幸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宦官王守澄掌管禁军,骄横放肆。

文宗皇帝明察宋申锡忠诚厚道,于是召见他令其回答有关政事,让他和其他朝臣谋划除去王守澄等人,并且依靠他来掌管国家政事。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高考复习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北史之卷八十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北史之卷八十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卷八十二》原文高丽百济新罗勿吉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流求倭盖天地之所覆载至大,日月之所照临至广。

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多;两仪之间,中土局而殊俗旷。

人寓形天地,禀气阴阳,愚智本于自然,刚柔系于水土。

故霜露所会,风气所通,九川为纪,五岳作镇,此之谓诸夏,生其地者,则仁义所出;昧谷嵎夷,孤竹北户,限以丹徼紫塞,隔以沧海交河,此之谓荒裔,感其气者,则凶德行禀。

若夫九夷、八狄,种落繁炽,七戎、六蛮,充牣边鄙,虽风土殊俗,嗜欲不同,至于贪而无厌,狠而好乱,强则旅拒,弱则稽服,其揆一也。

秦皇鞭笞天下,黩武于遐方;汉武士马强盛,肆志于远略。

匈奴已却,其国乃虚;天马既来,其人亦困。

是知雁海龙堆,天所以绝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内外也。

况乎时非秦、汉,志甚嬴、刘,逆天道以求其功,殚人力而从所欲,颠坠之衅,固不旋踵。

是以先王设教,内诸夏而外夷狄;往哲垂范,美树德而鄙广地。

虽禹迹之东渐西被,不过海及流沙;《王制》之自北徂南,裁犹穴居交趾。

岂非道贯三古,义高百代者乎!自魏至隋,市朝屡革,其四夷朝享,亦各因时。

今各编次,备《四夷传》云。

高句丽,其先出夫余。

王尝得河伯女,因闭于室内,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

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与豕,豕不食;弃于路,牛马避之;弃于野,众鸟以毛茹之。

王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

母以物裹置暖处,有一男破而出。

及长,字之曰硃蒙。

其俗言“硃蒙”者,善射也。

夫余人以硃蒙非人所生,请除之。

王不听,命之养马。

硃蒙私试,知有善恶,骏者减食令瘦,驽者善养令肥。

夫余王以肥者自乘,以瘦者给硃蒙。

后狩于田,以硃蒙善射,给之一矢。

硃蒙虽一矢,殪兽甚多。

夫余之臣,又谋杀之,其母以告硃蒙,硃蒙乃与焉违等二人东南走。

中道遇一大水,欲济无梁。

夫余人追之甚急,硃蒙告水曰:“我是日子,河伯外孙,今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为之成桥,硃蒙得度。

鱼鳖乃解,追骑不度。

硃蒙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一著麻衣,一著衲衣,一著水藻衣,与硃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精品】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推荐

【高考语文】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推荐

100个高中生最易错的文言实词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史
原文: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

及长,好经史。

性审慎,不妄交游。

文帝与语,奇之,以徼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

文帝察徼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大统初,进爵为侯,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先是,东阳王元荣为瓜州刺史,其女婿刘彦随焉。

及荣死,瓜州首望表荣子康为刺史,彦遂杀康而取其位。

属四方多难,朝廷不遑问罪,因授彦刺史。

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日:“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①像于寝室以自戒。

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竟来就读,递相谓日:“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申徼传》)【注】①杨震是东汉名臣,他到东莱任太守时经过昌邑,曾受他推荐的昌邑令王密深夜来访,以黄金十斤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怒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然而退。

译文: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

申徽年少的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竭尽孝心赡养老人。

等到长大的时候,喜好学习经史之类的著作文章。

他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

文帝与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让申徽担任记室参军兼府主簿。

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

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

大统年初,进爵为侯。

大统十年升迁为给事黄门待郎。

之前,东阳王元荣是瓜州(治所在敦煌)刺史,他的女婿刘彦跟随他。

等到王元荣死后,瓜州第一等望族上表给皇上希望让王元荣儿子王康为刺史,刘彦就杀了王康而谋取他的位置。

当时正赶上四方多难,朝廷无暇顾及问罪,就授刘彦为刺史。

刘彦连续多次不接受征召命令,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

文帝对动用大军镇压感到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

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

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

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

申徽又派人引诱促成刘彦到宾馆商议,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

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

刘彦说自己没有罪,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依仗着地方偏远,违命妄为,不敬奉纳贡职事,却杀害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

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

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治罪,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
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

”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人敢闹事。

十二年,因为申徽讲信用,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被任命为瓜州刺史。

申徽在瓜州五年,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边地的老百姓生活快乐而安定。

申徽性情勤奋,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

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但这个志向一点不松懈。

出京城做襄州刺史。

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互相馈赠礼物,申徽性情廉洁谨慎,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来自我告诫。

等到被替代回京,送他的百姓和官吏几十里不断绝。

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

不管年长年幼,听说这诗,都争着前来阅读,互相告诉说:“这是申使君的手迹。

”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