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NO 4 1 3 . Vo . ( 01 ) 2 0
内 江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NEJANGZ Y J S II HI E IHUXUE YUANXUE A0 B
・ 41 ・
高职 院校 思 政 课 实践教 学模 式探 析
以 内江职 业技 术 学院 为例
蒲 松

( 内江 职 业 技 术 学院 , 四 川 内江 6 1 O ) 4 lO
目 , 学 生 利 用 课 后 时 间 学 习 , 习 之 后 撰 写 心 得 体 供 学
容、 指导教 师 和 专项 经 费。建 立 相 对 稳 定 的 校外 实践
针对 现 在 很 多 高 校 学 生 宿 舍 内都 安 装 了网 络 接
口 、 生 宿 舍 有 电 脑 可 以 上 网 这 一 特 点 , 院 思 政 部 提 学 我
践教 学模式 。 二、 高职 院校思政 课实 践教 学模式 现状 按照 O 5方 案 , 内 各 高 职 院校 现 开设 了《 想 道 眢 思 德修 养与法 律基础 》 《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社 会 主 、毛 义理论体 系概 论 》 《 势 与 政 策 》 《 学 生 心理 健 康 、形 和 大 教育 》 门主 要 的 思政 教 育 课 程 。这 些课 程 都 有 其 共 四 同特点 , 都要理 论教 学结 合 实践 教学 , 践教 学 成 了思 实 政 教育 的亮点 。根据 2 1 教 育部 《 等学 校 思想 政 0 1年 高 治理 论课建设 标 准 》 暂 行 ) 关 规定 , 实 践 教 学 纳 入 ( 相 “ 教学 计划 , 落实 学分 ( 本科 2学分 , 科 1学分 ) 教学 内 专 、

要 :当 前 各 高 校 的 思政 课 实 践 教 学形 式 多 样 , 国家 教 育 部 、 教 育 厅 十 分 重 视各 高 校 思政 课 实 践 教 学 。但 省

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专题式教学,对专题式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畅叙,最后对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所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类似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专题式教学高校思政课效果一、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思政课教学方法和途径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高校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效果不佳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学生来看,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思想,认为专业课与将来的前途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的动机偏好、重视的程度、投注的精力等方面往往比思政课要大一些;从环境来看,大的社会环境及其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以及课堂与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更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开展;从老师来看,由于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要性、目的性和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或放松,甚至出现迎合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

已有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简单的应试教育模式,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学生评优、获取奖学金和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日常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状况却未纳入考评体系。

不重视过程考核的评价制度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不利于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3.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偏弱某些高校对做好思政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思考甚少,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加上个别高校的整体办学以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为主,这就导致了个别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处于教学科研实力较弱的状况。

4.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到就业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注重了市场需求,弱化了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必要引入专题式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以静态的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缺乏互动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而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的思政课内容与实际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设置具体的课程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选取热点问题或者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情感因素和实践环节的培养。

而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情景再现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感受思政课的内涵和精神,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可以设置相关专题,如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通过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对这些专题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提升他们的思政课学习效果。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引入实践性的活动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研、撰写社会报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局限于校园内部,缺乏与社会的联系和融合,难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而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引入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讨论,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实践教学是 “5 案” 程体 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0方 课
为 了贯 彻 落实 上述 文 件 精神 , 据 “5 根 0 方案 ” 和高 职 院 校 的 实 际 , 高 职 院校 大 体 形 成 了“ + ” 一 新 的思 各 2 l这 政课 课 程体 系 , 2 即 门思 想政 治 理论 教育 课 程 : 想道 思
所谓 思想 政 治理论 课 ( 以下简称 “ 政课 ” 实践教 思 )
学模 式 , 即在 思政 课教 师 的组 织下 , 了实 现思 政课 的 为
教 育教 学 目标 , 据 既定 的教 学计 划 , 过 生动 活泼 的 根 通
活动, 调动学生学 习思政课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使学生
通 过调 研 、 讨 和亲 自体 验 等多种 方式 参 与教 学活 动 , 研 感知理论 、 知社会 , 现“ 化” “ 认 实 外 和 内化 ” “ ” 、知 和 “ ” 统一 的一 种 教学模 式 。高 职教 育 已成 为我 国高 行 相 等 教育 的 “ 半壁 江 山” “ 。高职 教育 具有 高等 教育 和 职业 教 育双 重 属性 , 以培 养生 产 、 建设 、 务 、 理第 一 线 的 服 管 高 端 技 能 型专 门人才 为主 要任 务 。① ” 这就 表 明 高 职教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 中发(04 1 ( 2 0 ]6
号 ) “ 持 政 治理 论 教 育 与社 会 实 践相 结 合 ” 定 为 将 坚 确 加强 和改 进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一 项基 本原 则 。为 了贯 彻 落 实 中央 文 件 精 神 , 中宣 部 、 育 部 随 后 出 台 教
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半
口 周 润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研究
入过多经费在思政教育上。 三 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必要性
3 . 教学方法落后。 与参观考察形式上, 并未将现阶段我 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1 . 专题式教学是使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提高的
很多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依旧处于传统的社会调查 需要。
现阶 段,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内容通常都具有非常强的 特色与实际体现出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模式主要是工学 严肃性、 权威性 、 针对性以及科学性 , 而且是研究马列主义 结合, 校企合作。而思政实践教育如何实现有效结合, 一方 的标志性成果。但是 , 高职院校思政教材和中学思政教材
3 . 营造教学情境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情感人。
出来, 那么高校思政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

定要避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学生已知内容相重复, 教 思政教师必须善于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思政课教学情境, 以
作者简介 : 曹丽萍 , 讲师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 : 马列理论 和学 生思想政治教 育。

3 6.
第 2期
高职院校“ 思政课 ” 专题 式教学改革研究
2 0 1 4. 晕
存在重复现象, 若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不能有效处理两者 的 头脑、 开阔学生眼界。此外,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精髓 衔接关系, 仅仅是对高中经济及政治理论进行机械地重复,
中图分类号 : G 7 l 1 文献标识码 : A
思政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满堂灌现象, 导致学生
面关系到创新思政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也会对人才质量的
对思政课产生厌烦情绪。怎样使思政教育走出满堂灌 的尴 培养有所影响。 _ 2 而且很多教师不重视思政实践教学, 也 尬境地,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基本要 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政培训指导, 造成不理想的思政课 求, 同时这也是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的关 教育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体也呈现 出 “ 两头小 、中间大”的趋势 。

治理 论课 的意 见》 强 调 : “ 要精 心设 计 和 组织 教 学 活 动 ,认 真探 索 专题 讲 授 、
案例教 学等 多种教 学方 法 。 ”笔者认 为 , 专题 化教学 模式树 立 了思政 课教学 的新
理 念 , 化了思政课教学 的针对性和实效 强
离职 院校 恩政谋专题化教 学模式探索
口广西工商职业技 术 学院 刘万英
【 摘
要】 专题 化教 学模式 强调 关 注
知 ,患不 知人也 。 ”他认识到 “ 知人 ”的 重要 ,因此他 十分重 视 “ 知”学 生 ,认 真分析学生 的个性 。 《 沦语》 中孔子所采用 的多种方法 , 可 以作 为他 山之 石 。其 一 ,对不 同智力
对 不 同智 力 水 平 的 学 生 应 该 采 用 不 同 的
教 育方法 ,因人而施 教 ,教给他 们 与智 力水平相 符的知识 ,否则 ,欲速则不达 。 其 二 ,针 对 学 生 的个 性特 点 进行 教 育 。 孔 子认 为 ,学 生 的个性 特 点 千差 万 别 ,
因 此 教 学 的 方 法 应 有 所 不 同 ,教 学 的 内
中国的国情 制定 的重大 战略 ,它指 引着 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用 毛泽东 的分析 方法来 分 析高 职学
师 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 ,使 之在专 题这 一
系 统 内重 新 系 统 化 。 中 宣 部 、教 育 部 《 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 进高等学校思 想政
生 的情 况 ,我们发 现 ,高 职学 生这 个群
人 ” “ 愚”三类 。而在 《 、 下 论语 ・ t》 雍 包
中 ,孔 子 提 出 ,中 人 以上 ,可 以语 上 也 ; “ 中 人 以 下 ,不 可 以语 上 也 ” 即 在无产 阶级 和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新模式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新模式

那么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 ,它或用推理的方式构建 , 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 、 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 。我们 曾经期望教育研究者能有效地移植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 从 观察、实验、统计分析 、 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性、成果的 可测量性等等, 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 。 我们曾 经 期望研 究 出来 的教育 理论 能揭示 客 观规 律 ,能 排除 价值 、
教学 中,为了达到制定 的教学 目 标去设置教学环节, 布置讨 论资料, 进行案例分析, 老师与学生均成为达到教学 目标的 工具 , 尤其是学生的工具性意义更为明显 , 被动地接收知识 , 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 这些造成 了老师与学生的疏离 , 教学 内容与现实的疏远。胡锦涛同志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
导 的固有 印象 , 这些课 程包 含 了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 人与 人关 系 的价值关 怀 , 所 以思 想政 治课要 始终 贯穿人 文关 怀和 对生
定 的作用 ,而 忽 略了思 想政 治教 育关 于修 身 的本 真 意义 。 矛盾性 : 一 方面各 级领 导 高度 重视 思想政 治教 育 , 另一 方面
第二 , 树立 以人 为本 的教育 思想 。在 以往 的思 想政 治课
足生理的需要与暂时的精神满足 , 追求的仅仅是社会发展最 底 层 面— —法 律 底线 的大 众 化 。 ”尤 其 是高 职生 在人 生 观 、 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方面还需尽力引导。笔者曾在课堂
上做 过一 个调 查 ,就 “ 宁愿 坐在 宝 马车里 哭 ,也不 愿坐 在 自 行 车上 笑 ”你 如何 看 待 ?竟 然有 1 0 %的高职 生认 为 应该 这 样, “ 因为这 是现 实 的社会 ” 。这种 对财 富追 求 的极 度膨 胀 和

五化三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五化三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五化三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作者:张建军秦爱君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48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

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針对性,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五化三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水平,打造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

“五化”:整体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一体化,整体设计思政心理理论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学院将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等5门必修课程分学期交叉开设,环环相扣,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思政课学习全过程,用心理学方法带动思政课教育教学,以思政理念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相得益彰,有序运行。

理论知识模块化,开展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

模块化(MES)原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也称之为“任务模块”。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学院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在模块之下开设教学专题,每个专题下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例如: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设计为“站起来——毛泽东思想”“富起来——邓小平理论”“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下设计若干专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由问题引导,突出重点内容。

譬如:专题十一,怎样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专题十二,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专题十三,如何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专题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

“专题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

我院的思政课教 师,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探 索 , 逐步形成 了“ 专题 式 生 了 浓 厚 的兴 趣 。 教学” 改革的新 模式 , 较好地 发挥了思 想政治理论课 在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 三 、 题式 教 学方 法 和 手段 的改 革 专
育 中 的主 渠 道 和 主 阵 地 的作 用 。
2 专题 式 教学 的特 点
2 师 生 角 色互 换 法 .
教师要根据教学 内容 的难 易度 , 针对学 生的实 际和社会 现实 , 学生 把
第 一 , 式 教 学 在 教 学 内 容 上 主 题 鲜 明 、 点 突 出 。 专 题 式 教 学 的 划分 为若干学习小组 , 专题 重 课前布 置学 习讨 论或搜 集资料 等任务 , 上安排 学 课
题 5 理论 旗 帜 ( ) — 科 学 发 展 观 ; 题 6: 事 求 是 ——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学 生思 维 的火 花 , 养 学 生 独 立 思 维 能 力 。 : 四 — 专 实 培
综 上所述 , 专题式教学 ” “ 改革 模式是 为了强化思政 课的教育功 能, 秉 以学生 为本” 的教学理念 , 贯彻 贴近实 际、 贴近生 活、 贴近学生 的原则, 论的概括与总结 ; 专题 8: 不是终点——社会 主义改造 ; 专题 9 什 么是社会 承 “ : 解决学 生关注 的理论和现 实 问题 , 使学 生在充满 人 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索 ; 专题 1 : 0 中国的历史 定位——社会 主义初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

1 教 学 空 间 配 置 法 .

专 题 式 教 学 的含 义及 特 点
教师要在专题 所设定 的教学 内容下 , 深入 熟悉教材 , 广泛 收集资料 , 善
1 专 题 式 教学 的含 义 .

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

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

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为培养出优秀的高职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理论需要联系实际,虽然实践教学成为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只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总结以往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方法和途径,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也是体现高校德育的关键方式。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产生消极应对的状况,比如“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想听”这几乎成了大学里一个公开的秘密。

因此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问题,加强突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之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上进、思维开启、乐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中高效地学习,于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遵从时代发展的规律,要求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1]社会实践是实现理论教学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基础,实践教学所产生的意义是理论教学无法代替的。

(二)高职院校所拥有生源的特殊性决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因为高职院校的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学制不一,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实践的环节。

所以不能仅仅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等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口头层面,必须从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深入浅出的掌握必备的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 交心 的机会 。教师可 以定 期或 不定期 的在
3 .情 景 教 学 与案 例 教 学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育不 在 于死 记硬 背 书本 上 的理 论 知识 点 , 而 在 于学 生 养成 日常学 习 生活 的 良好 习惯 , 终 最
形成 一种行 为规 范 。无 论是思 想道德 与法 律知
导” 的教 学理念 , 持 “ ” “ ” 育 的 统一 坚 言 与 行 教 与结 合 , 根据 学生 的思 想状 态 , 围绕社 会 现 实 , 使 学生 在 轻 松 、 快 的 教学 氛 围 中 自觉 接 受思 愉

思想 政治 理论课 专题 实践 教学模 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式是通过

心设计教学方案 , 充分准备教学内容 , 恰当选择 教 学地点 , 以活 动的形式 引入教 学 。例 如 : 知识
竞赛、 演讲 比赛 、 书画大赛 、 文 比赛 、 团风 征 社
9 一 6
采 、 园文化 艺 术 节 等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校 园 校 实践 教 学 , 思 想政 治 理论 教 育 培 养全 面 发 展 是
第 1 1月 期 2卷第 1 21 0 2年
JU N L F U A AS E I O A O A C NC L OLG O R A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A LE E O H NNM S M DAV C  ̄ N L E H I C T
VI2 o1 01 2 3 01 I — 1 [ 作者简介] 刘爱国(99 )男 , 17 一 , 湖南邵阳人,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
向: 思想政治 教育。
[ 基金项 目] 本文 是 2 1 年湖南 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 01 思政课专 题教学针对性及有效性 研究” 编 ( 号 1 C 2 研究成果之一 。 1A )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作者:覃磊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24期[摘要] 高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以及健全人格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虽然高职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升。

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创新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是在深入分析“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就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142-03高职院校构建的“大思政”体系实际上就是高职思政课中的子系统之一,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但要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大思政”的要求,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思政课是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思政课改革的主要目标。

如何让理论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学生的头抬起来,眼睛亮起来,成为思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水平,为切实培养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通过校内演讲竞赛、辩论赛、编排话剧、制作微课、拍摄微电影及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校外“三下乡”活动、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参观现代企业、法院旁听等活动,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由枯燥变为有趣,由单调变为形式多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理论讲授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专题式教学法--高校思政课教学之应然选择

专题式教学法--高校思政课教学之应然选择
[关键词] 教学法, 专题式, 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06) 03-0241-0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 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 果,一直是授课教师探索的方向。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出台的课程设置方案, 表明 了高校 “ 思政课”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它呼唤新的
教学法出现, 同时也为新教学法的产生奠定了一个
良好的基础。
1
“ 两课”到 “ 思政课”之变革,呼唤新
的教学法出现
2005 年初出台的 《 共中 中 央宣传部教育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第 29 卷 第 3 期 2006 年 5 月
教学研究 Research in Teaching
V o l. 2 9 N o . 3
May 2006
专题 式教 学法
—Hale Waihona Puke 高校 “ 思政课”教学之应然选择陈朝勇 贾阳果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摘 要」 专题式教学法,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内 容相对滞后等先天 不足。同时,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权,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地利用诸多教学手段,以及 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高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的 “ 双4n.', 局面。
以下特色。
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 单一课程 的教学内容相对增多,并且其内容的复合程度增 强, 这就使单一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加, 对授课教师
【 收稿日 期] [作者简介]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第2期(总83期)2021年6月No.2 (Sum.83)Jun.2021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夏静,刘子祥,杨瑶瑶(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如何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明确了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基本原则、 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等多维度构建“三三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三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 ( 2021) 01-0004-04Construction of "three thre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Xia Jing Liu Zixiang Yang Yaoyao(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Grain Engineering, Hefei 23001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which is the key cours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How to refor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s becomean important issu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ain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nstructs the "three three"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theory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teaching forms,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other dimensions.Key words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 hree three teaching mode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五化三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五化三融合: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十二,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专题十三,如何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践活动体系化,统筹安排实践教学主题活动。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着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统一管理实践活动,与学生处团委密切结合,主题相同的活动合并开展,按照课程,由教研室统一发布,教师全程指导参与,学生理论社团承办,避免了缺乏内涵、各自为战、重复劳动、浪费精力的现象。

思政课实践活动按照不同主题分类开展,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每个教研室每学期主办一场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全员参与。

如第一学期的活动有坚定信心、居安思危主题活动,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锋”演讲,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教育宣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竞赛等;第二学期有“高举旗帜、红色记忆”第二课堂活动,“读原。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
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知识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

因此,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性强、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二、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实际问题,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主动权,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拟定课题、展开调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体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强调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是一种前沿的教学模式,它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实际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 1 -。

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究

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究

议题式教学法是伴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落地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议中学”“议中做”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使用议题式教学法,既是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从高中(中职)到大学的有效衔接,更是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从培养政治认同到培养责任担当的进阶。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指出,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议题式教学法通常是按照“教学议题的经验化导入—必备知识的情境化理解—重点知识的情境化应用—学科知识的素养化迁移”[1]的建构逻辑展开教学,遵循了“循序渐进”和“知行统一”两大学习规律。

在高职思政课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法,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成长为新时代“德技兼修”的人才。

一、研究缘由(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师生的“教”与“学”现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的时代内涵——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新的历史使命中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家的新变化。

同时,随着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这就对高职院校在培养“专精特新”“德技兼修”的技能型人才上提出了新的诉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承担着“立德”的重大使命。

在思政课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师生在课堂中都有获得感。

但是,在当前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学”或是教师的“教”,都未能完全做到这点。

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1. 引言1.1 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基础,注重专题化教学的新型思政课教学模式。

构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该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当今社会,高校思政课教学一直面临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有限。

需要从需求分析和问题定位入手,建立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内容。

在案例选取与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挖掘真实社会案例,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境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教学效果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思维能力的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的优化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2. 正文2.1 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位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位是构建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针对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我们需要分析他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偏差、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进而定位具体的教学需求。

在问题定位阶段,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分析其在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同时,需要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找出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

通过需求分析和问题定位,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为后续的案例选取、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估打下基础。

因此,在构建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时,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位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所在,才能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推进。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

以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进而补齐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教”改革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更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时代发展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就要重点关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的内涵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

“三教”改革涉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元素,而“三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是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性问题。

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思政课教材是衔接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介质,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教学方法决定着思政课教学效果。

因此,只有系统推动思政课“三教”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影响因素1、学生因素高职院校生源相对复杂化,其中包括初中毕业生、中专生、对口升学等生源,其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普遍不理想。

加之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生源,高职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每年均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导致生源存在思维固化、认知水平偏低、价值观偏颇、学习意识与能力不强的问题,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和认同度较低,影响学生的思政教学接受度。

2、学校因素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较低,不断压缩思政课,课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解速度过快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工学结合”模式下摘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整个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已经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职业院校思政课应努力构建适应这种变化的新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突出实效。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点。

当前,国内许多职业院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模式,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专业,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适应工学模式的改革,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得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模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给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职业院校如何顺应这一变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增强其实效性,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机制已逐渐被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所取代,它给中职学校教学体系、育人方式和管理模式带来了全面的变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应当寻求主动适应这一新模式的变革,改革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新式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把“工学结合”落到思政课改革的实处。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对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和改革有重要的影响,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工学结合打破了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岗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是要重整原来的课程内容,增加与职业素养养成相关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信、可亲的;其次是结合区域和企业的发展实际,围绕学生身边所发生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最后是从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依据学生在年龄、性格、知识积累等具体特征开展教学,在教学上增加对职业岗位的分析内容,针对各个具体岗位的需求和所需要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摘要]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针对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一些不良现状,思考解
决的问题。

针对我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提出了被大家广泛认同的“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政课新模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治课堂成了满堂灌的一言堂,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记,枯燥无味,学生厌学。

如何使政治课堂从这种尴尬境地走出来,这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关键。

我院的思政课教师,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一、专题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1.专题式教学的含义
“专题”,本意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

专题式教学亦称“问题式教学”,就是突破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第一,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的每个专题都是依据不同的主题而设计的。

师生借助专题这一形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共同探究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一般规律。

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是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第二,专题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讲解式、课堂讨论式和研究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懂得道理,提高能力。

第三,专题式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实现主客体适时变换。

在授课时,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讨论时,则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与学生形成一种亲切和谐的“良师益友”的关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二、专题式教学的内容设计
“专题式教学”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把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遵照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逐步形成了具有我院教学特色的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

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我们共设计了24个专题:专题1:提升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2:理论旗帜(一)——毛泽东思想;专题3:理论旗帜(二)——邓小平理论;专题4:理论旗帜(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5:理论旗帜(四)——科学发展观;专题6: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专题7:一条道路,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概括与总结;专题8:不是终点——社会主义改造;专题9: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索;专题10:中国的历史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专题11:春天的故事——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专题12:推动经济发展的制度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1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专题14:又好又快——中国经济发展目标;专题15: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专题16:民主、自由、人权——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更真实;专题17: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专题18: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目标中的社会追求;专题19:台湾,你何时归来?——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专题20:和平发展——崛起中大国的战略选择;专题21:和谐世界——中国的梦想与追求;专题22:你、我、他——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专题23:中国的钢铁长城——国防和军队建设;专题24: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问题。

这24个专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准确地宣讲和解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体系。

同时,我们在改革教材体系中,对大量的内容进行精简和压缩,使之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社会实践经历,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使不少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学空间配置法
教师要在专题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下,深入熟悉教材,广泛收集资料,善于科学安排好教与学两方面空间配置,做到精讲、精导、给学生以思考、辩论的空间,通过引导让学生心“动”起来、脑“活”起来、眼“阔”起来。

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阐发清楚,要讲深、讲透,而不求面面俱到。

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师生角色互换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课前布置学习讨论或搜集资料等任务,课上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自讲自辩或开展课堂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又能培
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3.营造教学情境法
以情感人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活动艺术性和感染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

4.典型案例教学法或史论结合法
“思政课”融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繁杂,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

教师要结合实际,围绕知识点和基本理论,针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对深刻理论的理解,再运用理论拓展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深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设疑引思教学法
“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专题式教学”改革模式是为了强化思政课的教育功能,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解决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接受理想信念和法律思想的教育,把“思政课”育人的功能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选亮.专题式教学——高职“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王继辉,申群喜.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社科纵横,2007,(1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是:SZ0904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