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合集下载

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测定的冬小麦农田的蒸散规律研究

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测定的冬小麦农田的蒸散规律研究

次 数 据 , 量精 度 为 0 1m 测 . m。试 验站 内设 有 自动气
2m 高 2 均 风 速 ( / ) V D为 2 m 高 的饱 和 4h平 m s ;P
水汽 压与 实 际水 汽 压 的 差 ( P ) △ 为 饱 和 水 汽 压 ka ;
象 站 ,每天 进行 气 温 、 度 、 湿 降水 、 高 的风 速 、 2m 太
重要。
生产 , 制订合 理 的作 物 灌溉 制 度 以及 区域灌 溉 需 水
量计 划 , 已经 成 为有 效 利 用水 资源 和 制 订 区域 水 资 源利用 规划 的关键 环 节 ~ 。而作 物蒸 散量 是制 定 区域 灌溉 量 的基 本 依 据 。 因此 作 物 蒸 散 量 的准
壤 水 分 亏 缺 严 重 , 物 蒸 散 量 增 加 速 率 有 所 下 降 。 ) e m nMo t t 作 2 P n a — ne h法估 算 的 实 际蒸 散 量 比蒸 渗 仪 实测 值 略 高 , i 怛
两者 的相 关 关 系较 好 。 ) 回 归分 析 , 境 因子 对 冬 小 麦 宾 测 蒸 散 量 影 响 的 大小 顺 序 为 : 辐 射 >空 气 相 对 湿 度 > 3经 环 净
汪 秀敏 ,申双 和 ,韩 晓梅 徐 延 红。 ,
( 南 京 信 息 工程 大学 江 苏 省 农 业 气 象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2 04 ;2 南 京 信 息工 程 大 学 应 用 气 象 学 院 , 1 南 l0 4 . 南京 20 4 ) 10 4
摘 要 : 用 大 型称 重 式 蒸 渗仪 实 测 数 据 , 冬 小 麦 蒸 散 耗 水 规 律进 行 研 究。 果 表 明 : ) 利 对 结 1 冬小 麦 的 目蒸 散 量 变化 曲线 呈 单 峰 型 , 中午 大 , 晚小 。 散 量在 分 蘖 期 出现 小 峰 值 , 后 逐 渐 降 低 , 青 后 又 不 断增 大 , 孕 穗 期 土 早 蒸 此 返 在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苹果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与评估
D— f ( H, S, V, R) ( 1 )
方 面 的灾 害 评 估 和 研 究 中 来 。唐 为 安 等[ 8 基 于 GI S研 究 了低 温冷 冻灾 害风 险 区 。刘 璐 等 利用
模 糊 数学 和基 于信 息 扩 散 理 论 的风 险评 估 方 法 ,
式 中, D为 灾 害 风 险 ; H 为致 灾 因子危 险性 ; S为孕 灾环 境敏 感性 ; V 为 承灾 体 易损 性 ; R 为抗
6 . 3 d , 严 重 低温 冻 害 3 . 2 —6 . 0 d , 主要 危 害 时段 为 4月 中旬 前 后 。2 0 1 0年 4月 1 3 —1 4日的低 温 冻 害 和降雪 , 使 大 部分 苹 果 受 到 影 响 。因此 研 究 苹 果 花期低 温 冻 害风 险 , 是 保 障果 业 产 量 和 质 量 的关键 环节 , 为 果业 的优 质高 产提 供科 学 依据 温
根据 陕西 省 经济作 物 台苹果 花期 低 温冻 害 的 等级 指 标 研 究 成 果 _ g ] : 低 温冷 害 ( 2 ℃ ≤ TD < 0℃)、 低 温冻 害 (一 2℃< TD≤ 0℃)及 严 重
低 温 冻 害 (T D ≤ 一 2 ℃) 。TD 为 极 端 最 低 气温。 1 . 2 . 1 低 温 冷冻 灾 害评估 模 型构 建 基 于 自然
灾能 力 。低温 冷 冻灾 害 的上述 4个 因子 又各 包含 若干 个指 标 , 为 消除各 指标 的量 纲差 异 , 对 每 一个 指标 值进 行归 一化 处理 。 低温 冷冻 灾 害 主要 评 价 因子 ( 致 灾 因子 危 险 性指数、 孕 灾环 境敏 感性 指数 、 承 灾体 易损 性指 数
1 . 2 研 究 方 法

应用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温室番茄耗水量_邱让建

应用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温室番茄耗水量_邱让建

摘要:准确估算作物耗水量对于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利用 3 个生长季的
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水量平衡计算耗水资料,率定和验证双作物系数模型 SIMDualKc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的适用
性。结果表明耗水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估算的平均标准误差为 0.55 mm · d-1,平均绝对误差为
E-mail:dutaisheng@
— 678 —
评价双作物系数法估算温室作物耗水量的适用性。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 2009 年 9 月—2012 年 7 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试验站日光温室内进行。 该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地处东经 102°51′ ,北纬 37°52 ′ ,海拔 1581 m,属于内陆干旱荒漠 气候,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平均降雨量 164.4 mm,水面蒸发量大于 2 000 mm,地下水埋深大于 25 m。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 3 000 h 以上,无霜期 150 d,全年平均气温 8.8 ℃,年大于 10 ℃的 积温 3256 ℃以上。试验用温室为非加热型日光温室,温室为东西走向,作物沿南北方向种植。温室 内土壤较均一,为粉砂壤土(0 ~ 100 cm 土壤平均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 12.6 %、64.3 %和 23.1 %),平均土壤容重为 1.46 g· cm-3,田间持水量为 0.36 cm3· cm-(3 土壤吸力为 33 kPa 时的土壤含 水量),凋萎含水量为 0.10 cm3· cm-(3 土壤吸力为 1.5 MPa 时的土壤含水量)。2009—2012 年 3 季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L.)采用的品种均为当地主栽的无限生长型粉红系列,分别于 2009 年 9 月 22 日、2010 年 12 月 26 日和 2012 年 2 月 28 日定植。定植前,用旋耕机对温室土壤进行犁耕,之后人工 起垄并施底肥,垄宽 0.75 m,灌水沟宽 0.4 m。定植采用单穴单株的方式进行,株距和行距均为 0.4 m。定植当天和定植后 7 ~ 15 d 灌缓苗水,两次的灌水量一致,3 个生长季缓苗水的灌水定额分别为 18.6 mm、16.0 mm 和 27.9 mm。定植后 7 ~ 15 d 开始,当 0 ~ 50 cm 平均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 75 %±2 %时,即开始灌水,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 90 %,灌水量由水表控制,灌水方式为膜下沟 灌。定植后 16 d 内,在番茄种植地表铺设宽 1.2 m、厚 0.005 mm 的白色聚乙烯地膜,以增加土温,减 少棵间蒸发,保证幼苗成活。由于温室内农艺管理(喷药、采摘等)导致塑料薄膜破损以及部分薄膜 间由于人为因素未能完全覆盖地表,塑料薄膜的地表覆盖度约为 0.95。在 11 月至次年 4—5 月,当上 午温室内温度接近 30 oC 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下午日落前 1 h 关闭通风口,保持室内温度。夜间 在温室棚膜上覆盖草苫。 2.2 观测项目和方法 温室内气象要素(总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采用位于温室中部的自动气象站 (Hobo,Onset Computer Corp.,USA)测定,数据每 5 s 采集一次,每 15 min 的平均值记录在数据采集 器中。采集的数据可用于计算温室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温室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采用空气 动力学阻力为定值 295 s m-1的 FAO 56 Penman-Monteith 方法计算[26],具体公式见 Qiu 等[27]。试验期间 温室内主要气象要素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如图 1 所示。

玉溪山地气温空间分布的_DEM_分辨率影响及应用

玉溪山地气温空间分布的_DEM_分辨率影响及应用

玉溪山地气温空间分布的DEM 分辨率影响及应用谢新乔1,陆俊平1,李湘伟1,杨继周1,王剑松1,胡保文1,景元书2,李媛媛2,王丹丹2(1.红塔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部,云南玉溪653100;2.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摘要㊀基于玉溪地区23个站点2010 2019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DEM 数据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构建起伏地形下的有效气温模型,实现热量资源的小网格地域分布㊂结果表明,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海拔㊁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长波有效辐射呈正相关㊂随着DEM 空间分辨率的减小,月平均气温空间差异性降低,12.5m ˑ12.5m ㊁30m ˑ30m ㊁90m ˑ90m 分辨率的月平均气温分布空间差异性不明显㊂玉溪地区气温空间分布均呈现出西南部高㊁东北部偏低且东西部温差较大的特征㊂关键词㊀气温;空间分布;DEM 分辨率;热量资源;玉溪地区中图分类号㊀S 16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11-0182-04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11.044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 of DEM Resolution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in the Yuxi Hilly Area and Its ApplicationXIE Xin-qiao ,LU Jun-ping ,LI Xiang-wei et al㊀(Department of Raw Materials,Hongta Tobacco Co.,Ltd.,Yuxi,Yunnan 653100)Abstract ㊀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23stations in the Yuxi area from 2010to 2019,four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DEM data and inverse distance weight interpol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model under undulating terrain,achieving a small gri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eat resourc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 and relative humidity,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ngwave effective radiation.A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DEM de-creased,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decreased.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 a resolution of 12.5m ˑ12.5m,30m ˑ30m,90m ˑ90m was not significan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in the Yuxi region showed a characteristic of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west and low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ast,with a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Key words ㊀Temperature;Spatial distribution;DEM resolution;Heat resources;Yuxi area基金项目㊀红塔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项目(S -6019001)㊂作者简介㊀谢新乔(1988 ),男,云南曲靖人,农艺师,硕士,从事烟叶基地建设与烟叶质量评价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06-13㊀㊀气温是反映一个地区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人类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作物适宜性评价及区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3]㊂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处于23ʎ19ᶄ~24ʎ53ᶄN㊁101ʎ16ᶄ~103ʎ09ᶄE,属于低纬度高原区,地貌交错,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㊂玉溪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㊁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具有冬春干㊁夏秋湿的特点,且又受朝向影响而具有多样性的气候变化特征,总体较为温和湿润㊂因此玉溪市是云南省具有较大潜力的烟草种植发展区㊂影响玉溪地区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测定点位置㊁地形地貌条件㊁下垫面属性和状况㊁人类生产活动㊁天气状况等㊂其中,地形条件与海拔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㊂由于前人在研究地形条件对平均气温空间精细化特征分布的影响时主要考虑到了坡度㊁坡向等因子的影响,用坡度㊁坡向及其他因子与月平均气温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4-5]㊂在提取坡度㊁坡向因子时,多采用某一数值分辨率的DEM 数据,而未考虑到不同DEM 分辨率对因子提取的影响[6-7]㊂气温的空间分布也与太阳辐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构建起伏地形下的气温空间分布模型时较少考虑到太阳辐射的影响㊂影响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拔㊁太阳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气温空间分布模型,并将其拓展出起伏地形下有效气温空间分布模型[8];在云南山区气温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中,李文华等[9-10]研究发现用综合比较法㊁函数模拟法㊁空间插值法3种方法来推算山区气温的空间分布比较合理㊂所以必须考虑海拔㊁太阳总辐射㊁长波有效辐射对区域气温形成的影响,构建起伏地形下的有效气温模型㊂笔者在玉溪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ArcGIS 分析平台,借助DEM地形数据,从中提取12.5m ˑ12.5m㊁30m ˑ30m㊁90m ˑ90m㊁1000m ˑ1000m 分辨率下经度㊁纬度㊁坡度和坡向,实现玉溪地区起伏地形下气温空间的精细化分布研究;以小网格为计算单元,将气象站点的点位数据拓展到整个玉溪农业与烟草种植区,使空间分辨率与DEM 数据保持一致,构建起伏地形下有效气温模型,分析烟草生长期内热量资源的小网格地域分布,为烟草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提供参考依据[11-13]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气象数据㊀气象资料来源于玉溪市气象局2010 2019年共23个站点的月报表常规气象资料,包括玉溪地区各站点逐日的平均气温㊁日照时数㊁相对湿度等资料,且已知各个站点的经度㊁纬度㊁海拔㊂1.2㊀地形数据㊀DEM 地形数据共采取12.5m ˑ12.5m㊁30m ˑ30m㊁90m ˑ90m㊁1000m ˑ1000m 4种不同分辨率,其中,12.5m ˑ12.5m 高程数据来源于ALOS 12.5m DEM 数据,30m ˑ30m 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ASTERGDEM 30m 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90m ˑ90m 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SRTMDEMUTM 90m 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1000m ˑ1000m 高程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30ᶄ地形数据㊂将12.5m ˑ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3,51(11):182-18512.5m的网格作为该研究推算起伏地形下平均气温的最小分析单元㊂1.3㊀数据处理㊀第一步,根据玉溪地区23个站点的月报表常规气象资料,计算日照百分率㊂由公式(1)计算太阳日角θ(以弧度为单位):θ=2π(d n-1)/365.2422(1)式(1)中,d n表示日序(1月1日记为1,1月2日记为2,不间断以此类推)㊂再由公式(2)计算出逐日的太阳赤纬δ:δ=0.66894-0.399512ˑcosθ+0.072075ˑsinθ-0.006799ˑcos2θ+0.000896ˑsin2θ-0.002689ˑcos3θ+0.001516ˑsin3θ(2)然后由公式(3)及纬度φ计算出2010 2019年任意一年中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角ω:ω=arccos(-1ˑtanφˑtanδ)(3)再利用公式(4)计算2010 2019年玉溪地区9个站点的理论日照时数ζ:ζ=2ωˑ180/15π(4)最后由公式(5)计算出2010 2019年玉溪地区9个站点的日照百分率s:㊀㊀s=λζˑ100%(5)式(5)中,λ表示各站点实际测得的日照时数㊂第二步,计算多年月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㊂根据各站点逐日的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计算月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最后累加求得多年月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㊂第三步,将各站点的海拔㊁多年月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㊁太阳总辐射进行回归拟合,得到玉溪地区多年1 12月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12个拟合的方程R2均接近于1.0,说明拟合的方程较为符合,且误差较小㊂第四步,根据4种不同分辨率的玉溪地区DEM地形数据,结合ArcGIS10.2分析平台,提取玉溪地区的坡度㊁坡向㊁海拔,将各站点1 12月多年月平均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㊁太阳总辐射数据导入ArcGIS10.2分析平台,采用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法,将各站点的点位数据外推至玉溪市全市范围的面数据㊂结合其余相关因子对烟草种植的影响,对玉溪市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为玉溪市烟草种植提供参考意见㊂1.4㊀研究方法㊀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因素较多,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而对于山地环境,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并不完全一致;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对气温的空间分布主要体现在日照时数方面;长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被加温后向大气传输的辐射以及被大气反射回地面的这部分辐射,是影响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㊂因此,在构建有效气温空间分布模型时,必须考虑到海拔㊁太阳总辐射㊁长波有效辐射对区域气温形成的物理意义㊂该研究采用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的模拟模型:T=a+bˑH+cˑQ+dˑ(1-s)ˑ(1+wˑh)式中,H为海拔(m);Q为太阳总辐射(MJ/m2);s为日照百分率(%);h为相对湿度(%);a为回归常数项;b为气温随海拔的递减率;c为气温随太阳总辐射的递增率;d为气温随长波有效辐射的变化系数;w为气温随相对湿度变化的经验系数[10-11]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玉溪地区起伏地形下平均气温模型㊀将各站点的海拔㊁多年月平均气温㊁相对湿度㊁日照百分率㊁太阳总辐射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玉溪地区多年1 12月平均气温的共12组回归方程模型㊂各方程经验系数如表1所示㊂12个拟合方程的R2均接近于1.0,说明拟合方程较为符合,且误差较小㊂表1㊀多年月平均气温模拟系数Table1㊀Simulation coefficient of multi-year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月份Month R2a b c d w 10.98715.280-0.0040.00827.238-1.623 20.98718.682-0.0040.00837.289-2.070 30.99222.401-0.0050.00724.511-2.343 40.99128.621-0.0050.00326.330-2.189 50.99836.852-0.005-0.00919.299-1.966 60.99831.884-0.005-0.00317.238-1.379 70.99831.482-0.005-0.00414.468-1.253 80.99731.084-0.005-0.00417.101-1.267 90.99824.677-0.0050.01118.258-1.383 10 1.00020.332-0.0050.01822.011-1.410 110.99418.350-0.0040.01023.868-1.430 120.99712.779-0.0040.01315.223-1.450㊀㊀分析玉溪多年月平均气温模拟系数可知,1 2月份R2小于其余月份的R2,说明冬季的气温模拟效果差于春季㊁夏季㊁秋季㊂从系数的正负可以看出,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海拔㊁相对湿度呈负相关(b<0㊁w<0),与长波有效辐射呈正相关38151卷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新乔等㊀玉溪山地气温空间分布的DEM分辨率影响及应用(d >0)㊂2.2㊀玉溪地区不同DEM 分辨率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㊀采用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法,将各站点的点位数据外推至玉溪地区的面数据,再将拟合所得的玉溪地区多年112月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导入ArcGIS 10.2分析平台,最终得到玉溪地区起伏地形下1 12月的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㊂此处选取玉溪地区4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不同DEM 分辨率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图1)㊂根据玉溪地区多年月平均气温数据,西南部地区(元江县㊁新平县)气温较高,且与坡向走势一致㊂总体而言,玉溪地区气温空间分布均呈现出西南部高㊁东北部偏低且东西部温差较大的特征,各月基本一致㊂图1㊀玉溪地区4月份平均气温不同DEM 分辨率比较Fig.1㊀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EM resolutions of average temperature in April in Yuxi area㊀㊀不同分辨率的DEM 数据栅格总数不同,12.5m ˑ12.5m 分辨率DEM 数据栅格总数为16416ˑ15663个,30m ˑ30m分辨率DEM 数据栅格总数为6474ˑ6177个,90m ˑ90m 分辨率DEM 数据栅格总数为2153ˑ2054个,1000m ˑ1000m分辨率DEM 数据栅格总数为215ˑ205个㊂分析玉溪地区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随DEM 空间分辨率的变化,以12.5m ˑ12.5m 分辨率的气温空间分布为基准,统计其他3种不同DEM 分辨率气温模拟的误差,见表2㊂表2㊀不同DEM 分辨率的月气温统计Table 2㊀Monthly temperature statistics with different DEM resolutions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m ˑm最高温度Maximum temperatureʊħ最低温度Minimum temperatureʊħ平均温度Average temperatureʊħ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ʊħ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ʊ%标准差SDħ12.5ˑ12.527.4212.6620.030.010.02 2.3930ˑ3027.5612.5319.940.090.45 2.3990ˑ9027.1812.5219.900.130.65 2.391000ˑ100027.1013.3219.890.140.702.36㊀㊀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随着DEM 空间分辨率的减小,月平均气温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逐渐增加,最大绝对误差为0.14ħ,最大相对误差为0.70%;其次,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差异性降低,其中,12.5m ˑ12.5m㊁30m ˑ30m㊁90m ˑ90m48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分辨率的月平均气温分布空间差异性不明显,1000m ˑ1000m 的月平均气温分布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㊂2.3㊀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㊀在玉溪地区23个站点2010 2019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ArcGIS 10.2分析平台,考虑海拔㊁5 9月平均气温㊁年日照时数㊁3 9月日照时数㊁5 9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坡度对烟草种植的影响,确定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如表3所示㊂综合考虑6个分辨率均为12.5m ˑ12.5m 的指标,不适宜㊁次适宜㊁适宜㊁最适宜4个等级指标值逐级包含,最终以6个评判结果中的不适宜等级作为综合评判结果㊂表3㊀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Table 3㊀Climatic suitability zoning index of tobacco planting in Yuxi region适宜等级Suitable grade海拔Altitude m5 9月平均温度Average temperaturefrom May to Septemberʊħ年日照时数Annual sunshinehoursʊh3 9月日照时数Sunlight hours from March to Septemberʊh 5 9月平均相对湿度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from May to Septemberʊ%坡度Slopeʊʎ最适宜Most suitable >1400~1800>19.6~21.5>2000~2600>1200~1500>70~80<10适宜Suitable >1200~1400㊁>1800~2200>18.6~19.6㊁>21.5~25.0>1500~2000㊁>2600~2800>1000~1200㊁>1500~1600>60~70㊁>80~8510~15次适宜Less suitable1000~220017.6~18.61000~1500700~100050~60㊁>85~90>15~25不适宜Not suitable<1000㊁>2200<17.6㊁>25.0<1000㊁>2800<700㊁>1600<50㊁>90>25㊀㊀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评判结果如图2所示㊂从图2可以看出,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澄江县㊁江川区㊁通海县㊁峨山县㊁华宁县),适宜区㊁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玉溪区㊁易门县㊁新平县),元江县及新平县部分地区则为不适宜区㊂元江县虽然有着良好的热量资源,但由于还分布着较多的坡度较高地区,因而造成元江地区的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不佳㊂而玉溪中东部地区,地势较为平缓,热量资源充足,具有良好的烟草种植潜力㊂图2㊀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Fig.2㊀Climate suitability zoning for tobacco planting in Yuxi area3㊀结论根据2010 2019年玉溪地区23个站点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㊁太阳总辐射和海拔,建立玉溪地区起伏地形下的有效气温模型;结合ArcGIS 10.2分析平台,根据12.5m ˑ12.5m㊁30m ˑ30m㊁90m ˑ90m㊁1000m ˑ1000m 4种不同分辨率的DEM 地形数据提取的玉溪底图,模拟出不同DEM 分辨率下玉溪地区1 12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实现了热量资源的小网格地域分布㊂具体结论如下:(1)考虑海拔㊁太阳总辐射㊁长波有效辐射对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构建了效果较好的气温空间分布模型㊂冬季的气温模拟效果较差于春季㊁夏季㊁秋季㊂且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海拔㊁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长波有效辐射呈正相关㊂(2)随着DEM 空间分辨率的减小,月平均气温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逐渐增加;其次,月平均气温空间差异性降低㊂其中,12.5m ˑ12.5m㊁30m ˑ30m㊁90m ˑ90m 分辨率的月平均气温分布空间差异性不明显,1000m ˑ1000m 的月平均气温分布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㊂(3)玉溪地区气温空间分布均呈西南部高㊁东北部偏低且东西部温差较大的特征㊂根据热量资源的分布特征,玉溪地区烟草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澄江县㊁江川区㊁通海县㊁峨山县㊁华宁县,适宜区㊁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玉溪区㊁易门县㊁新平县,元江及新平部分地区则为不适宜区㊂参考文献[1]王秀珍,胡保文,谢新乔,等.新平县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225-227,242.[2]李新,程国栋,卢玲.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 ].高原气象,2003,22(6):565-573.[3]李景林,张山清,普宗朝,等.近50a 新疆气温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3,36(2):228-237.[4]BHUNIA G S ,SHIT P K ,MAITI parison of GIS-based interpolationmethods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J ].Journal of the saudi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17(2):114-126.[5]李军,黄敬峰,王秀珍.山区月平均气温的高空间分辨率分布模型与制图[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19-23.[6]曾燕,邱新法,何永健,等.复杂地形下黄河流域月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J ].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2009,39(6):774-786.[7]王茹.基于GIS 空间分析技术的太原市大叶黄杨栽植用地适宜性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22,51(3):23-25.[8]邓环,秦鹏程,蔡长春,等.湖北省植烟区精细化安全移栽期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3):129-135.[9]李文华.云南省山区气温的空间插值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3):18-21,25.[10]雷雯,何可杰,杨婷婷,等.基于GIS 的陇县烤烟种植区划[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124-126.[11]黄中艳.基于GIS 的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动态分区评估[J ].地理研究,2011,30(8):1439-1448.[12]陆魁东,黄晚华,肖汉乾,等.气候因子小网格化技术在湖南烟草种植区划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08,27(2):290-294.[13]张喜峰,郑敏,王静,等.陕西陇县烟区气候特征与烤烟种植适应性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1):70-74.58151卷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新乔等㊀玉溪山地气温空间分布的DEM 分辨率影响及应用。

水分胁迫对番茄保护酶活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水分胁迫对番茄保护酶活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T , ;水分胁迫下番茄单株 坐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 变化趋势为:C K > T > T 2 > T , 。研究表明 ,随水分胁迫加剧及时
间延长 ,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 ,可溶性蛋 白含 量下降,叶 片膜脂过氧化作 用逐渐加强 ,叶绿 素合成 受到抑制 ,光
合产物下降,果实产量降低。 关键词 :番茄 ;水分胁迫 ;保 护酶 活性 ; 果实产量
网络出版 时间 2 0 1 4 — 3 — 2 1 1 0 : 0 7 : 0 0
[ U R L ] h t t p : / / w w w .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e t a i l / 2 3 . 1 3 9 1 . S . 2 0 1 4 0 3 2 1 . 1 0 0 7 . 0 1 3 . h t m l
E f e c t o f wa t e r s t r e s s o n p r o t e c t i v e e n z y me a c t i v i t y a n d y i e l d o f t o ma t o /
Y A N G Z a i q i a n g 2 1 L I U Z h a o x i a ’ ,H A N X i u j u n 。 , Z H AN G T i n g h u a ’ ( 1 . J i a n g s u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Me t e o r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4 .

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

温室黄瓜低温气象灾害指标

业气 象试 验站 中进 行 , 供试 材 料 为 黄瓜 津 优 3 5号 , 前期 育苗 在玻璃 温室 中进行 。选择 结果初 期相 对一 致 黄瓜植 株 ( 规格 : 苗 叶片 9 ~1 1叶 , 植 株高 度 1 . 4
h t t p : / / WWW . q x k i . n e t . c n气 象 科 技
试验 于 2 0 1 1年 1 6月 在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农
用 ] 。据 报道低 温 胁 迫导 致 辣 椒 叶片 的净 光 合 速 率、 蒸 腾速 率 、 气孔 导 度 、 光 系统 Ⅱ最 大 光 化 学效 率 ( F / F ) 、 光合 电子传递 量子 效率 呈 下 降趋势 , 天线
最大荧 光产量 ( F ) 和可 变荧 光 ( F ) 的降低 而 降低 ,
而 F 。 无 明显 变化 , 在 不低 于 4℃的温 度 条件 下 , 叶
我 国冬 春 设 施 栽 培 的 主 要 蔬 菜 之 一 , 生 长 过 程 对 温
度 反应 敏感 , 在深 冬 和早 春 生产 中,低 温胁 迫 成 为 限制黄 瓜高 产高 效栽 培 的一个 关 键 因子 。因 此 , 研
摘 要 以 黄 瓜 品 种 津 优 3 5号 ( J i n g y o u 3 5 ) 为试材 , 于 2 0 1 1 年 设 计 不 同低 温 ( 5 、 7 、 9 、 1 1℃ , 以 2 5℃ 为 对 照 ) 处 理 的
人 工 环 境 控 制试 验 , 系 统 研 究 不 同低 温胁 迫 对 黄 瓜 叶 片 光 合 作 用 特 性 及 抗 氧 化 酶 活 性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黄 瓜 叶
预警 提供科 学依 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设 计

施肥对不同时期遮阴小麦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施肥对不同时期遮阴小麦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迎霞,娄运生,高安妮,等.施肥对不同时期遮阴小麦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43(3):496-503.LIU Y X,LOU Y S,GAO A N,et al.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yield and quality in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shading periods[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4,43(3):496-503.施肥对不同时期遮阴小麦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刘迎霞1,2,娄运生1,3*,高安妮3,杜泽云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2.广东省肇庆市气象局,广东肇庆52600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yield and quality in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shading periodsLIU Yingxia 1,2,LOU Yunsheng 1,3*,GAO Anni 3,DU Zeyun 3(1.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2.Zhaoq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Zhaoqing 526000,China;3.School of Ecology and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Abstract :Solar radi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crop production.Decreasing solar radi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and yield formation of wheat.Currently,it is unclear whether fertilization can alleviate adverse effects of decreasing solar radiation on wheat production.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yield and quality inwinter wheat under shading with different growth stages.The orthogonal design with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was adopted in theexperiment.Shading was set at three levels,i.e.,no shading (S0,shading rate 0%),shading with flowering-maturity period (S1,average shading rate 68%),and shading with tiller-maturity period (S2,average shading rate 68%).NPK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set at three supply rates,i.e.,100(F1),200(F2),and 300kg·hm -2(F3);The silicate fertilizer (SiO 2)as steel slag was also set at three supply rates,i.收稿日期:2023-08-01录用日期:2023-11-29作者简介:刘迎霞(1997—),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从事气候变化与农业研究。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一览表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一览表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
经济管理学院
22
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院
23
省级智库
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
大气院、环科院
公管院
应用气象学院
6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7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
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江苏省大气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信息与控制学院
10
省级工程中心
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11
江苏省气象传感网技术工程中心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2
江苏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江苏省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科学学院
14
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与控制学院
15
局校共建实验室、研究
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大气物理学院
16
局校共建民用航空气象研究中心
大气科学学院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一览表
序号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主要依托学院
1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气象学部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学院
3
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大气科学学院
4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AQDS加速红壤性水稻土中DDT厌氧脱氯效应研究

AQDS加速红壤性水稻土中DDT厌氧脱氯效应研究

AQDS加速红壤性水稻土中DDT厌氧脱氯效应研究刘翠英;王壮;徐向华;罗雪顶【摘要】电子供体基质和电子穿梭体对电子转移过程有重要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厌氧反应体系中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DDT)还原脱氯降解。

为了阐明电子供体基质正丁酸与电子穿梭体蒽醌-2,6-二磺酸盐(AQDS)对红壤性水稻土中DDT还原脱氯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厌氧土壤培养试验并设定以下5个处理:①灭菌对照,②对照,③正丁酸,④AQDS,⑤正丁酸+AQDS。

结果表明,厌氧培养20 d后,土壤中DDT可提取态残留量减少了85.2%~96.3%。

DDT厌氧脱氯降解的主要产物为2,2-双(4-氯苯基)-1,1-二氯乙烷DDD。

添加正丁酸在培养前8d显著提高产CH4速率,而对DDT脱氯降解无显著促进作用,第8天之后,随着产CH4速率降低,添加正丁酸处理的DDT脱氯速率逐渐升高。

添加AQDS显著增强土壤还原性并加速三价铁氧化物还原生成电子供体二价铁,进而显著促进DDT还原脱氯降解。

同时添加正丁酸和AQDS对促进DDT还原脱氯的效果最佳,但是正丁酸和AQDS对加速DDT还原脱氯无显著交互作用。

本研究结果对于制定DDT污染土壤的高效原位修复技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1,1,1-Trichoro-2,2-bis(p-chlorophenyl)ethane(DDT)i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ly use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worldwide. As a result,DDT can be detected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in recent years,and its concentration is much higher in the soil than in the air and water. 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technology to remedy DDT contaminated soils.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seems to be a crucial pathway for DDT degradation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because the five electrophonic chlorine substitients in a DDT molecule makeaerobic oxidative degradation difficult. However,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requires the addition of two electrons for each chlorine removed. Therefore,the existence of electron donor substance and electron shuttle is vital to electron transfer,and hence may affect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DDT in anaerobic reac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rate of DDT in Hydragric Acrisols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and contains abundant iron oxides;to examine single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butyric acid as electron donor substance and AQDS as electron shuttle on soil microorganisms degrading DDT;and to elucid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DDT dechlorination and methane generation rate,a batch anaerobic incubation experiment of Hydragric Acrisols was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have five treatments, i.e.(1)Sterile control,(2)Control,(3)n-Butyricacid,(4)AQDS,and(5)n-Butyric acid +AQDS,and three replicates for each treatment. The treated samples in sealed culture flasks were incubated at 25 ℃ in darkness for 20 days. During the incubation,gases in the flasks were sampled once every four days for analysis of CH4 concentration,and soil samples,too,for determination of Fe(Ⅱ)contents,&nbsp;DDT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Eh)of the reaction systems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20 days of incubation,DDT residue in treatment 1,2, 3,4 and 5 decreased by44.5%,85.2%,90.2%,93.2% and 96.3%,respectively,as compared with the initial value. In terms of first-order kinetic constants(k)of DDT transformation,the five treatments displayed an order of Treatment 5 >Treatment 4 > Treatment 3 > Treatment 2 > Treatment 1. DDD(1, 1-dichloro-2,2-bis(4-chlorophenyl)-ethane)was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degradation product of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DDT in the current assay. DDE(1,1-dichloro-2,2-bis(4-chlorophenyl) ethylene)and DDMU(1-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ylene)were also detected as the secondary dechlorinated products of DDT,though not much,and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Some non-extractable DDT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detected to be bonded by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lay particles,and hence retained in the soil as residues,mainly in the first 4 days of incubation. During the first 8 days of incubation,Treatment 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4 generation rate,but did not do much DDT dechlorination. However,in the days later,with declining CH4 generation rate and rising Fe(Ⅱ)content, DDT dechlorination rate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mendment of n-butyric acid leads to completition for electrons between methanogenesis and reductive dechloriantion of DDT during the early incubation period,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reductive dechloriantion of DDT. The amendment of AQ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Eh values and accelerated reduction of Fe(Ⅲ)oxides int o electron-donor Fe(Ⅱ),thus promoting markedly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DDT,which indicate that the quinone moieties in AQDS molecules act as redox modulator promoting DDT dechlorination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reatment 5,the addition of nvbutyric acid + AQDS,was the most efficient in accelerating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DDT,but in this effect,no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wasobserved. The present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electron donor substance and electron shuttle is an ideal approach to acceleration of DDT dechlorination in the soil,and the findings may have some important meanings for developing efficient in 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DDT contaminated soils.【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16(053)002【总页数】11页(P427-437)【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穿梭体;电子供体;还原脱氯;土壤【作者】刘翠英;王壮;徐向华;罗雪顶【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314)和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0812201227)共同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201314)and the Open Fund Project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No.0812201227)2,2 -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DDT),是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1]。

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碳氮分布特征

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碳氮分布特征
收稿 日期 制备 .
资助项 目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 金 ( K AM 0 2 3) J L 2 10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00 16 4 9 14 ) 作 者 简 介
土壤 样 品采 于 20 08年 1 2月 6日, 据 紫金 山的实 际海拔 高度 分 根
曲亲 信垂
学 学 自 科 版,1,4:62 报:然 学 2 2 () 23 0 4 3 —9
Junl fN nigU iesyo fr tnS ineadT cn l y: trlSineE io 2 1 4 4) 363 9 ora o aj nvri fh omai c c n ehoo Naua cec dt n,0 2,( :2 -2 n t o e g i
37 2
土 壤样 品均 采 自林 下 表 层 土 壤 ( 0~1 m) 每 5e ,
土 壤 中有机 质 和氮素 质量 分数 决 定 于有 机 物质

. 个 采样 点在 2mx2m 的样方 内 , 采用 蛇形 采样 法 采 及 氮素 的输 入 和输 出量 的相 对 大 小 J有 机 质 的输 集 8~1 0点 , 合均 匀 后 , 四分 法 , 个 采 样 点 取 入量 主要依 赖 于有 机残体 归 还量 的多少 及有 机 残体 混 用 每
中图 分 类 号 S 5 18
文献标志码 A
学依 据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研 究地 区概 况 .
紫金 山风景 区位 于江 苏省 南 京市 东郊 , 属北 亚 热带 季 风性 气 候 ,
平均气 温 1. 57℃ 以上 , 霜期 27d其东 西 长 7 1 m, 无 3 . . 1k 南北 宽 6 1 .7

氮沉降对林带土壤N_2O和CH_4通量的影响

氮沉降对林带土壤N_2O和CH_4通量的影响
通量 和 日平均通 量 都没有 显著影 响. 关键 词 :氮沉 降 ;森林土 壤 ;N2 O;C 4 H ;通量 ;北 亚热 带 中图分 类号 :x1 1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 9 32 1 )6 0 9 6 0 0 6 2 (0 1 — 8 2 0 0
[5k (m2 ) T 】N2 dC 4 ue eemesrdb t i c a e-a ho tgahmeh d Nio e 10 gN/ h . , H. O a H xsw r aue yas t h mbr scrma rp to . t gn a n l f ac g o r
d p st n d d n t h g h e s n l d d i a it n p t m so i N2 a d ca4f x s Co a e h o t l e o i o i o a et e s a o a al v r i at i cn n a y ao e fs l 0 n o u e . mp d t t e c n o , l r o r TL T d THte t n sh d n i n f a te e t n a nu l v r g d d i v r g u e fN2 d CH4i o l , M a r ame t a o s i c f cso n a e a e a al a e a e f x so 0 a n g in a n y l n n s i . S o t e m i o e e o i o i o l r O miso u e n H4 b o b fu e f o l nf r s b l. h r. r n t g n d p st nd d n t t t r i a e N, e s i nfx s d C s r x s i i e t e t l a a l o s o

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对淮河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

雷达测雨误差及其对淮河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

@2 0 1 3 b y J o Ⅱ m0 Z o fL a k e S c i e n c e s
雷 达
叶金 印 , 高玉 芳 , 李致 家
( 1 :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 南京 2 1 0 0 9 8 ) ( 2: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 蚌埠 2 3 3 0 4 0 ) (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1 0 0 4 4) (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 院, 南京 2 1 0 0 4 4 )
S c i . ( 湖 泊科 学 ) , 2 0 1 3 , 2 5 ( 4 ) : 5 9 3 — 5 9 9
h t t p : #w w w . j l a k e s . o r g . E - m a i l : j l a k e s @ n i g l a s . a c . c n
2 1 0 0 4 4 ,P . R . C h i n a ) ( 4:S c h o o l fA o p p l i e d Me t e o r o l o g y , N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y t fI o n f o r m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Na n j i n g 2 1 0 0 4 4, P . R . C h i n a )
摘 要 :将雷达测雨数 据与分 布式水文模型相耦合进行径流过程模 拟 , 分析雷达测 雨误差及其径 流过程模拟效果 , 研 究 雷达测雨误差对径流过程模拟的影响效应 . 在对 淮河 流域气象 中心业务化 的 5种淮河流域雷达测 雨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的 基础上 , 采 用雷达 测雨数 据驱动 HE C — HMS水文模型 , 模拟分析淮河息 县水文站 以上 流域 2 0 0 7年 7月 1 一l O日强降雨集 中期的径流过 程. 结果表 明 : 利用雷达测雨数据的径流模拟 结果与 实测资料 的模拟结果 基本吻合 , 各种雷达 测雨数据误 差经过 H E C — H MS水文模型传递后 , 误差明显减小. 联 合校准法 对应 的模拟效果最好 , 过程流量相对误差 NB s 和洪峰流量

江苏省近30年冰雹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

江苏省近30年冰雹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

第21卷第5期2012年10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1No.5Oct.2012收稿日期:2011-11-22;修回日期:2012-03-12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0968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作者简介:包云轩(1963-),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气象、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病虫害测报、资源遥感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E-mail :baoyx@nuist.edu.cn通讯作者:申双和,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 :yqzhr@nuist.edu.cn 文章编号:1004-4574(2012)05-0197-10江苏省近30年冰雹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包云轩1,2,覃文娜1,2,高苹1,3,申双和1,2,蒋义芳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3.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8)摘要:利用江苏省70个气象台站1980-2009年间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冰雹灾害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Mann -Kendall 方法探讨了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冰雹发生趋势的影响。

研究表明:(1)江苏省上世纪80年代为降雹多发期,90年代明显减少,本世纪初以来又有明显回升趋势;(2)江苏省一年中降雹多发季为春、夏两季,降雹日约占全年总降雹日数的94.7%;(3)全省降雹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中北部多,南部少;(4)这30a 中发生在江苏省的降雹路径主要有四条;(5)与江苏省冰雹灾情年际不稳定度成正相关的雹日空间变异系数自东北向西南递增;(6)导致这30a 江苏省冰雹时空变化格局的主要成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背景、局地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场、地形起伏和下垫面热力属性等。

关键词:冰雹;时空分布;降雹路径;Mann -Kendall 方法;气候变暖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志码:ASpatiotemporal change patterns of hail disaster in JiangsuProvince during recent 30yearsBAO Yunxuan 1,2,QIN Wenna 1,2,GAO Ping 1,3,SHEN Shuanghe 1,2,JIANG Yifang 3(1.Jiangsu Key Lab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2.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3.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served hail data of 70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80to 2009,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ils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li-mate warming on the occurrence tendency of hail disasters in the province using Mann-Kendall method ,a tool of detecting the extraordinary climate vari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hailing occurred in the 1980s ,and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1990s ,while since 2000,the occurrence had a remarkable raising tendency.(2)The main seasons for hails to occur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spring and summer ,which account for 94.7percent of the total hailing days in a year.(3)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ailing in the province is that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are more often attacked than the western inland regions ,and the middle and north parts of the province got more hailing days than the south parts.(4)In recent 30years ,the hailing paths appearing in the province has four routes.(5)The spatial variance coefficient of hailing days which is positive correlative to the an-nual instability of hailing calamity increases progressively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of the province.(6)The自然灾害学报第21卷main mechanisms that result in this spatio-temporal change situation of hails in the province are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 ,the background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local atmospheric dynamic fields ,the landforms undula-tion and the thermodynamics attributes of the surface.Key words :hail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hailing path ;Mann-Kendall method ;climate warming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2]。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S HENG Lu . 一,L I U Mi n g - c h u n 2

HU Z h e n g — h u a 1 ,PAN Yi n g ,
CU I H a i . 1 i n g ,C H E N S h u — t a o ,L I Q i
盛 露 , 一 , 刘 明春2 , 一 , 胡 正 华 , 一 , 潘 莹 ,
崔海 羚 , 陈书涛 , 李 琪
(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南京 2 1 0 0 4 4 ;
2 . 中国气 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 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0 3 . 甘肃省武威 市气象局 ,甘肃 武威 7 3 3 0 0 0 )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l i ma t e c h a n g e a n d i t s i n lu f e n c e O i l g r o wt h p e r i o d o f c r o p s i n S h i y a ng Ri v e r b a s i n
( 1 . J i a n g s u L a b o r a t o r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M e t e o r o l o g y ,N a n i f n g U n i v e  ̄ i t y 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y, g

要: 利用 石羊河流域 5个农业 气象观测站 1 9 5 1 -2 0 0 9 年 气象资料和武威 市作物( 春小麦 、 玉米) 生育期观

基于实践培养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基于实践培养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基于实践培养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作者:张弥赵小艳肖薇刘寿东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3期张弥赵小艳肖薇刘寿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该文重点探讨通过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的课堂学习、课外作业以及基于科学研究三个环节培养、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为相关专业的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践气象学知识运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8(b)-0144-01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00万左右[1],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要求凸显,而较弱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2]。

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热点问题。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林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是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面对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变化条件下农林业、城市环境、海洋等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以及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气象人才,成为应用气象专业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3]。

而实践教学就是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该文通过强调专业知识运用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及基于科学研究三个环节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 专业知识运用的重要性专业知识来自于实践,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对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例如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只有掌握了农作物生长各个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才能对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因此,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马克思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论断,理论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2.07.10•【文号】气发〔2012〕54号•【施行日期】2012.08.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印发《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12〕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中国气象局八个专业气象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现将《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气发〔2007〕385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意见》(气发〔2011〕106号)等文件精神,规范和加强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同样适用于中国气象局批准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关键技术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业务支撑能力的重要力量,是通过开放合作在优势研究方向组织气象科技研发、技术集成、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汇聚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稳定和发展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气象事业发展目标,面向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针对制约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在优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技术集成,吸引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气象科技成果业务转化,为提高现代气象业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基金项目: 宁 夏 气 象 防 灾 减 灾 重 点 实 验 室 开 放 研 究 基 金 ( 编 号: 葡萄生产的最佳生态区之一ꎬ被葡萄专家称为“ 中国的波尔
201501) ꎮ
多” [12] ꎮ 但由于冻害问题的存在ꎬ宁夏酿酒葡萄产业一直受
作者简介:秦文思(1993—) ꎬ女ꎬ重庆铜梁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
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秦文思1 ꎬ 韩颖娟2 ꎬ 王连喜1 ꎬ 成 威1 ꎬ 李 琪1
(1.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ꎬ江苏南京 210044ꎻ 2.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ꎬ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根据宁夏 24 个站点 1961—2006 年越冬期气象数据、1 ∶ 250 000 的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宁夏 区域土壤资料ꎬ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ꎬ从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防灾减 灾能力等 4 个方面对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进行分析ꎬ以此构建冻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ꎮ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 GIS) 技术对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进行区划ꎮ 结果表明ꎬ宁夏酿酒葡萄冻害风险分布自西南向东北呈高 - 低 - 高 的趋势ꎬ其中青铜峡市、中宁县、吴忠市、同心县等区域属于酿酒葡萄种植适宜区ꎮ 本研究结果可为宁夏酿酒葡萄种植 区划提供科学参考依据ꎮ 关键词:宁夏ꎻ酿酒葡萄ꎻ冻害ꎻ风险评估ꎻ风险区划 中图分类号:S4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9)07 - 0129 - 05
宁夏的气候、地形以及灌溉条件等因素ꎬ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 区域进行气候精细区划ꎬ得到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空间数据集 合ꎬ并划分出葡萄种植优质区[9 - 11] ꎮ 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酿
酒葡萄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ꎮ

Penman-Monteith模型中水稻冠层阻力的模拟

Penman-Monteith模型中水稻冠层阻力的模拟

Penman-Monteith模型中水稻冠层阻力的模拟赵华;申双和;华荣强;陶苏林;张雪松【摘要】针对Penman-Monteith模型冠层阻力的参数化问题,以南京地区2012-2013年水稻为研究对象,参照Jarvis的气孔阻力模型,建立了水稻的冠层阻力rc与气象、环境因子(太阳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土壤水分)的关系模型,并以蒸渗仪实测蒸散量资料为对照,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水稻冠层阻力模型的拟合度2012年为0.911,2013年为0.810,将模型应用于Penman-Monteith 公式计算稻田蒸散量,两年的拟合精度分别为0.967和0.953,能较精确地估算稻田耗水量.对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饱和水汽压差的拟合参数a2对模型的影响最显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冠层阻力计算复杂,观测量大且易产生观测误差的问题,可作为稻田蒸散的计算方法之一.【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7页(P17-23)【关键词】冠层阻力;蒸渗仪;水稻;气象因子;环境因子;拟合模型【作者】赵华;申双和;华荣强;陶苏林;张雪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南京市溧水区气象局,南京211200;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Penman-Monteith模型中水稻冠层阻力的模拟**收稿日期: 2014-06-04赵华1,申双和1**,华荣强2,陶苏林1,张雪松1(1.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2.南京市溧水区气象局,南京211200)**通讯作者。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施婷婷;高玉芳;袁凤辉;Takeshi Ohta【摘要】利用Leuning建立的耦合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能量平衡方程,以将冠层分成多层的方式,包括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平均分为多层的方法,逐层计算温带混交林的碳水通量,最后累加至冠层尺度,以模拟CO2和H2O通量.该模型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作为驱动变量,计算出冠层与大气之间的碳水交换,与涡动相关系统的通量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冠层分层方式对多层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从3个温带混交林通量站涡动相关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来看,中国长白山站CBS、韩国GDK和日本MMF站点的能量平衡比率(EBR)分别为0.76、0.66和1.07,居于国际同类观测范围(0.34-1.2)的中上水平,因此,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较为可靠.从碳水通量的日变化来看,用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分为五层的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碳水通量的“单峰形”日变化趋势.夜间Fc为负值且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表明生态系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从日出开始Fc逐渐变为正值,表明生态系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Fc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下午Fc逐渐减小,日落之后又回复到夜间的负值.H2O通量的日变化曲线与CO2通量相似,且模拟值与涡动相关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多层模型中,对冠层采用不同的分层方法,对碳水通量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以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分为五层的方法作为对照,分别将冠层平均分为2、5、10、20层的方法得到的碳水通量与其进行比较.从平均值来看,分层越多,H2O通量模拟值越低,而CO2通量模拟值越高.不同的分层方法产生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层的辐射吸收、温湿度、风速等环境要素的垂直廓线差异,且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是非线性的.【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15【总页数】11页(P4630-4640)【关键词】碳通量;能量平衡;蒸散;光合作用【作者】施婷婷;高玉芳;袁凤辉;Takeshi Ohta【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Nagoy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ltural Sciences, Furo-cho, Chikusa-ku, Japan, 464-8601【正文语种】中文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了从叶片生理生态到植被地带分布等多个尺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水稻面积提取

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水稻面积提取

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水稻面积提取李根;景元书;王琳;杨沈斌【摘要】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及时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调整区域供需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MODIS 8 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09A1),计算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陆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index,LSWI).结合水稻在不同生长发育期EVI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确定了水稻面积提取的关键生育期.根据水稻移栽期稻田土壤含水量高的特征,利用NDVI、EVI 和LSWI三种指数构建判别条件,确定可能种植水稻的区域.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包含水稻的混合像元进行分解,得到江苏省三年水稻种植空间分布.最后,选取研究区内的水稻典型样区,利用与MODIS同时期的较高分辨率的环境小卫星HJ-1 CCD(30 m)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以此作为参考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同时利用统计部门的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统计数据对江苏省水稻面积进行验证,两种方法验证后表明误差均在10%以内.研究表明,采用MODIS09A1数据结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可以更高精度地提取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37)001【总页数】8页(P119-126)【关键词】水稻;MODIS;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混合像元分解;面积提取【作者】李根;景元书;王琳;杨沈斌【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9中国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的30%为水稻种植面积,其在粮食总产中约占50%(郑长春等,20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工作单位Fra bibliotek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 ail
申请日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年月日
基本信息表
项目基本信息
名称
研究类别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开发研究
起止年月
所属学科
申请金额
申请者信息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年龄
专业
学位
职称
主要研究领域
工作单位
不含申请者
课题组主要成员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参加单位
姓名
性别
职称
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
项目分工
签字


(限300字以内):请简要说明该项目的研究对象、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主题词(不超过4个)
备注:以下各项如现有空间不够,可自行增加。
一、立项依据(包括项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实验室低价耗材
劳务费
管理费
九、申请者承诺
我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成员将严格遵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及时报告重大情况变动,对资助项目发表的论文论著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按规定标注。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十、申请者所在单位意见:
(公章)年月日
十一、实验室初审意见:
实验室负责人(签章)
单位(公章)年月日
十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十三、学校审批意见:
科技处(公章)
年月日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实验方案:
五、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六、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形式
七、申请者和课题组主要成员的主要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
八、经费概算(单位:万元)
支出科目
金额
计算根据及理由
资料费、计算费
论文出版费用、图书资料费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