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本质 课件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3
第一节 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认识
(一)科学认识系统
1、概念 2、任务 3、特点 4、系统构成
整理版课件
4
1. 概念:
科学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基础 上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正确的反映,是 一种较高级的认识形式。
整理版课件
3〉科学问题的正确性:这是指科学问题的提法 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问题的提法是否正确, 常常决定科学研究工作的成败。
整理版课件
35
❖ “脚气病是什么细菌引起的?” ❖ “脚气病是由什么毒素引起的?”
❖ “脚气病是不是由于机体缺少某种营养物质 引起的?”
❖ 脚气病:即维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 (thiamine deficiency)。
科学问题-科学假说-观察、调查或实验-理 论认识的证实或证伪-新的科学问题……
整理版课件
9
二、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研究治学方 法之学问。”
——辞海
整理版课件
10
(一)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1、科学方法
“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 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 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观 发生关系,……”
整理版课件
中间层次——科学的一般方法:它是指自然科学
和技术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般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本编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 致的原理,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 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 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 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 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3. 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认为 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 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 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 分明的界限。 4. 与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 和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一元科学划 界标准不同。邦格(M.Bunse)提出了多元 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 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 都是非科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 称为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从认识史上看,把科学作为独立的 研究对象,是在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 哲学中分化出来,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之后。 本章以科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阐 述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 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的组成要素,掌握科 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分 界标准;正确认识科学的 价值。
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
《科学小天地》PPT教学课件(小学物理四年级)
主讲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的实践活动。
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
科学性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属性, 它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能够实现具体 统一的属性(是否科学,科学的是指科
学性。)
符合客观实际
PART THREE
科学的知识体系
科学 正确反映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理论,包括正确的概念、命题、原 理与理论体系;其对象是客观本质与客观规律,内容是科学本质与科 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等人工语言。科学和科学 理论是同义语。真正的科学或科学理论不可证伪。根据科学反映对象 的领域,科学目前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横断科学、
纵深科学、哲学六个大类。
科学的基本解释
规律的知识体系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 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实践基础
实践经验的结晶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 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学科的 东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认为是矛
盾的。
科学的基本解释
它反映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不同的多个 复杂方面。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 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它是通往 预期目标的桥梁,也是联结现实与理想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04 人类社会的本质
人类社会的定义
01
02
03
人类社会
由人类组成的群体,通过 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 成复杂的社会系统。
社会关系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家庭等关系,是社会结构 的基础。
社会结构
指社会的组织、制度、规 范和角色等,是社会关系 的表现形式。
人类社会的演化
演化历程
世界观的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 、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 ,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
世界观的分类
01
主观主义世界观
强调个体经验和主观认知的重要性,认为世界是由个体的感知和意识所
构成的。这种世界观强调个体自由意志和创造性,但可能忽视客观现实
科学方法论的种类
01
02
03
04
实证主义方法论
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客观 证据,以证明或证伪科学假设
。
理性主义方法论
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法, 从基本原理推导出科学理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
强调历史和文化的背景对科学 研究的影响,注重对科学发展
的历史考察。
结构主义方法论
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结构性的 分析和解释,探究事物的内在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是宇 宙间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小学科学精品课件:把握科学本质设计课堂教学
认知目标: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 认识磁铁能吸铁,各部分的强弱不一样。 技能目标: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比较磁铁的各 部分磁性强弱方案。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正 确对待实验误差。 情感目标: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4、遵循几个规律
●处理好学问逻辑与认识逻辑的关系
教材中知识结构、系统、逻辑即 学问逻辑
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即认识逻辑
学问逻辑与认识逻辑的有机统一
我来造一张纸
我来造一张纸
调制纸浆 压平成纸
古书记载的古 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发展 代造纸过程 古人是怎样造纸的
了解现代造纸工艺
阅读资料,获得更多关于纸的知识。
对科学的本质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对小学科 学一致认同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它可以通过证实的、证 伪的方法来判断并得出结果,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是可 检验的。
第二,科学的结论符合逻辑,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 结论。
第三,科学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其 结论也是可改变的。
教师制定的计划目标,要有可操作性。
三下混合单元4 土壤
1、 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来探究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成分。 2、 引导学生认识土壤分离的具体操作方法,学习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3、 指导学生认识土壤是混合物体,让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多性样。 4、培养学生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趣。
第九章---科学、科学共同体、PPT课件
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21/6/4
31
☆中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些大学,教授自然科学的大学教师 成为一种社会职业,这种社会职业孕育着未来科学家角色。大 学教师擅长观察和实验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出现了 近代科学家及其共同体的社会角色。
☆英国在近代科学家及其共同体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中迈出了 第一步。1660年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科学家共同体——英 国皇家学会。☆ 1666年法国建立了巴黎科学院,作为科学家的
4
• “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
是社会中的专门部门,是新 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 产业,一项国际事业。”
• 组织化
• 社会化
• “所谓科学,就是国家 出钱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
• 对科学的社会学认识。
2021/6/4
5
• 科学的本质是发现 • 技术的灵魂是发明 • 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体现了人在协调人 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的 能动性的不断加强,自 然界在这些活动中概念 的不断深化。
☆工程共同体是指以共同的工程范式为基础而形 成的、以工程的设计、建造、管理为目标的活动 群体。工程共同体包括了多类成员:投资者、企 业家(工程指挥人员)、管理者、设计师、工程 师、会计师、工人等。 ☆ 工程范式是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物理、力学、 管理学等基本原理,解决一定工程问题的模型或模 式。工程范式是工程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 西。
科学ppt课件
目录
• 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科学领域探究 • 社会科学领域探讨 • 工程技术领域研究 • 医学健康领域关注 • 跨学科综合应用实践
01 科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科学定义及特点
定义
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 识体系,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思维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和反映。
现代医学技术进展
01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对基因 进行精确编辑,有望治疗遗传性
疾病和实现个性化医疗。
03
医学影像技术
利用X射线、CT、MRI等技术对人 体内部结构进行非侵入性成像,
辅助诊断和治疗。
02
细胞疗法
通过细胞培养、改造和移植等技 术,治疗多种疾病,如糖尿病、
帕金森病等。
科学促进文化繁荣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促 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 思想水平。
科学解决社会问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 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 的手段和途径,如环境保 护、医疗卫生等。
02 自然科学领域探 究
物理学原理及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
阐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 括惯性、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
文化的定义和特性
介绍文化的概念、特性和分类,以及文化与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
大连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
①科学的分类
(2)科学的性质
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且不包括技术。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为研 究对象的科学,最终成果是关于自然的系统 化、理论化的知识。自然科学一般分为基础 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主要区别
构和实体性技术结构)和现代的三相技术结 构模式(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性技术结 构和知识性技术结构)逐步强化的过程。
(2)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技术结构的演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 交织着各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其中技术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决定了技术 结构的转变; 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基础的矛盾决定了主体 技术结构的异位; 社会的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影响到 主体技术异位的时机和速度。
这一定义揭示了有关技术的各种含义之间的
联系:
技术作为“制作”,它表征了技术是按照思
想中的理念制作现实物品或者构建人工世界 的一种活动; 技术作为合目的手段和人的行动,它表征了 人类改变或者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技术作为人体器官的延长,它表征了生命的 存在之一的人的特征,并构成了人类进化的 现实; 技术作为文化,它表征了技术在社会实践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技术在 整个文化中的中心地位;
小学科学ppt课件
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流程图
提供实验操作流程图, 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实
验操作顺序和步骤。
实验操作视频
提供实验操作的视频资 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
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表
提供数据记录表,让学生及时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数据处理方法
介绍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 技巧,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分 析数据。
小学科学ppt课件
目录
• 科学基础知识 • 科学实验与观察 • 科学探究方法 • 科学探究实践 • 科学素养培养
01
科学基础知识
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点对于培养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基于实证、推理和观察,不断更新和发展。它 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探索宇宙和解 决实际问题。
数据可视化
提供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工具 ,帮助学生将数据以图表等形 式呈现出来。
数据解释与分析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 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和解释。
实验结论与总结
01
02
03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的主要结论和发 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 意义。
实验总结
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 实验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pt课件
• 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近 代和现代。人类起源后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 极为低下,不可能有闲暇时间对自然现象进行研 究和思考,大都处于朦胧之中,以致用虚幻的神 灵加以解释,这就是原始的自然神论。
• 古代: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随着奴隶社会的发 展,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使得一些奴隶主可 以不劳而获,他们中的个别人开始对自然现象加 以思考,这时科学开始了萌芽。
19
• 近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 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了劳动手段由工具向机器 的转变,使社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导火线是1733年发明的“ 飞梭”;34以后的“珍妮”机的发明以及后来自 动织布机、自动纺纱机的相继发明,使英国的纺 织业最先开始了机械化;1755年瓦特,蒸汽机成 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强力的万能动力机械,随后 为生产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而发明的工作母 机(机床),最终使近代技术体系得以形成,使 社会生产开始机械化。英国凭借第一次技术革命 很快完成了本国的产业革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 国,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18
• 与科学的发展过程一样,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大体 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 技术与科学不同,它的起源与人类起源一样久远 ,当人猿用树枝、石块作工具进行采集、掘取食 物时,技术就已开始萌芽。
• 在百度文库史上,石器时代与原始社会、青铜时代与奴 隶社会、铁器时代与封建社会在时间上大体是吻 合的,这三个时代是以材料的种类作为划分时代 的依据,是古代技术的三个重要阶段。古代技术 的主要特点是以工具为主,使用人力、畜力、自 然力为动力和简单容易获取的材料。
《科学的本质》PPT课件
“伤熊案”上演成都版 大学生微波炉中活烤小鹿犬
成都3月21日电:昨晚,一只幼犬被活生生放入微波炉中烤了一分多钟, 更让人震惊的是始作俑者竟是本市某名牌大学的大四学生。
刚走上动物医院二楼,记者便听见阵阵揪心惨叫,只见一只仅两个巴掌 大的咖啡色小鹿犬被绑缚在病床上痛苦地哀鸣,右耳表皮的毛已经脱落了一 大片,露出鲜红的肉,医生翻开两只狗耳朵,记者见到耳廓内已经肿起了大 大小小的水泡,小狗痛苦不安,不停地挣扎惨叫。
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具体地表现: 阅读科技文章,倾听并参与科学问题讨论,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 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了解科学原理在 实用技术中的应用等。
三、生物科学素养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 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 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 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 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 科学素养的能力。
---伽利略(意大利)
遗传学的奠基人 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
观察 实验 定量化 检验
科学过程
(探究)
1.确认和表述问题;
2.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3.为检验假设而寻找证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并不神秘》教
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科学并不神秘》,
包括第1课“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和第2课“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涉及科学的定义、科学探究的步骤以及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科学的本质,认识到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
2. 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观察、假设、实验、验证
等步骤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
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科学的本质、科学探究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科学探究记录表、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融化、植物生长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教学新课(20分钟)
讲解科学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科学的本质。
通过实例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假设、实验、
验证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
以“探究植物生长受光照时间的影响”为例,引导学生运用
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
分组汇报实验设计,师生共同点评。
5. 实验操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科学方法论系列讲座ppt课件
• 科学方法的发展历史
–古代自然哲学阶段
• 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不分
–近代科学萌芽阶段(15下~18中)
• 分解、分析、观察、实验、归纳、演绎
–近代科学成长阶段(18下~19末)
• 联系、发展、移植、比较、假说
–当代科学发展阶段:大综合,横断科学,
• 科学方法论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理论)
学) –现代:以社会化研究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学(大
科学)
• 两种形式的区别
–小科学:单纯性、局部性、孤立性
–大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
• 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从实践出发,由实践检验 –理论性:知识的逻辑系统,反映了现象的规律
性 –国际性:科学无国界
• 科学的功能
– 认识功能 • 科学发现:发现新的事实、规律、方法,如布朗运动、超导等; • 科学解释:说明已有现象,如日食、月食、大小潮等; • 科学预见:预报未来事件,如地震和台风等。
科学方法论系列讲座
1、什么是科学方法论
• 什么是科学 • 科学是怎么发展的 • 什么是科学方法 • 什么是科学方法论
• 术语的来源:Science
–形式:分科的学问——科学 –内容:格物致知——格致
• 科学的含义
–关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及运动规律 的认识
–自然系统本质联系的具有社会实践力量的客观 动态知识体系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ppt课件
16
• 如斯塔迪梅尔(J. Staudenmaier)所说的,“……脱离了它的人 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人类社会并不 是一个装着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包裹。那些设计、接收和维 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必 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的确,技术的起源必须根据它的特定 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例如,中世纪寺院中机械钟表的发明必须 追溯到当时僧侣的有规则的祈祷生活。福特公司对简单便宜的 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IBM把个人电脑推向市场都反映了美国人 对个体自由、隐私权与便利的偏爱与选择。
12
• 1 .自然性和社会性
• 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人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 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实践活动必须符 合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技术也必须 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创造出来, 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
• 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 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 难成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技术的制 约使技术活动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13
23
• 5 .技术的跃迁性和累积性 • 技术首先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
地位的技术不同 ,同时,技术又具有累积性。新的技术 (群)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掉,而是经 过一个扬弃的过程,从而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 术的相互融合特征。
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新浙教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新浙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新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章“科学并不
神秘”,包括3.1节“科学的本质”,3.2节“科学探究的过程”以
及3.3节“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认识到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探究和
解释。
2.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思维解决
问题。
教学重点:科学的本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酒精灯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现象,如彩虹、火山喷发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
介绍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探究和解释。讲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环节。
3. 例题讲解(15分钟)
选取一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出示几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7.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的本质:对自然界现象的探究和解释
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学科学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说课(附
反思板书)(课件)
科学是一门引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学科。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学
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在科学学科中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像科学家那样来进行教学。本文将探讨如何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并附上相应的反思板书及课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指导。
首先,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教学,我们需要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科学家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解释和验证等一系列步骤来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采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问题提出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课件的设计。
第一步是引入。我们可以用生动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个迷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测。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与成就,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第二步是目标明确。在介绍完课题后,我们需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
学生他们将要学习和实践的具体内容。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我们要研究植物
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特点,探究植物和光的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
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效果。
第三步是知识讲解。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实验现象。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科学理论的继承性或者表现为 理论概念的延伸,或者表现为把 旧理论作为一种特例包含在新理 论之中。
科学的实践性
1、科学不相信权威 科学认为宇宙万物总是以一定的
形式或规律运行,因而任何科学 研究成果,都应是可重复的并最 终接受实践的检验.
2、科学具有重复性,可接受实 践的检验
目前科学教育界有一大部分人认为: “三位一体”------完整的“科学”定义包 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的成果
科学态度
好奇心 尊重实证 批判的思考 灵活性 对变化世界敏感
科学探究的过程
观察和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检验求证 得出和解释结论 交流和应用
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 科学研究经费的分配,科学研究 的方向及方法的选择,甚至决定 对科学解释或结论的取舍.
立方体的观察与研究
做右图的一个立方体,顶部数字为5,不 允许转动、提起、打开立方体。
列出你的观察报告。 立方体的底面是什么? 得出结论的理由。
得到观察报告 推出底面的数字和字母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好奇心总是让我 们去探究许多事 物,想知道为什 么会是这样、那 样的。我们的这 些经历其实和科 学家的工作十分 相似。
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 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 白纸,将白纸对折。
科学探究的方法
对比(比较法) 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 实验推理法 转换法 模型法
科学探究的成果
科学探究的成果条件 科学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 科学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 科研成果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或评审
如何给小学生“科学”定义?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v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
科学教育目的和科学素养的涵义
一、科学教育目的
(一)、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应该达到 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内容及水平的最低 限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之后可以 达到的水平。(教学大纲:对教师教什 么和怎样教有严格的规定,是衡量教学 任务是否完成的依据,它是检查评定教 学内容及水平的最高限度)
科学的概念不能自动地从数据中产生, 科学家想象客观世界如何运作并设法 为其假说或理论寻求证据。虽然任何 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用于提出科学 假说或理论,但科学的结论必须符合 逻辑推断的原则,最终必须接受实践 的检验。
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不可避 免地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科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 Science )这个词的本义为“学
问”、“知识”。
我国学者把它翻译成为“格物致知”。所 谓“格物”,就是要以“物”为本,要解 决实际问题,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所 谓“致知”,是指人们可以获得知识。
然而,科学究竟是怎么样的,至今没有一个公 认的结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给科学 下一个定义,到现在,这种努力还在继续。
(二)、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 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 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 惯和生活习惯
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 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问题?
在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也进行过 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玩就算了, 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二、科学的本质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Lederman) 对各界学者的调查结果为:
3、科学家必须重视收集数据, 以便为自己的理论提供证据.
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1、科学具有客观性:科学是客观世界的 反应
2、科学的主观性
科学家的知识背景、国籍、性别、经历 等
科学的主观性
例如:多年来有关灵长类的研究 中男性科学家往往注重男性的竞 争性和社会行为,而不久前参与 此领域的女性科学家则认为女性 灵长类建立公社的行为更重要.
由于对科学的定义至今未达成共识,故常常使一 线的科学教师感到困惑。为了便于科学教师理解 科学,并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特征,一些科 学家和教育家将自然科学分为四个维度。若从这 四个维度来认识科学,将有助于科学教师在备课、 授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去体现科学的本质,把握 科学课的特征。
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是:科学是一系 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 法,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要与 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努力识别并避免
偏见 科学是逻辑推断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Leabharlann Baidu
科学思想的相对性和历史性
1、人类对自然界的漫长的认识 过程
2、科学研究仪器的精密程度的 局限性
3、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革命性
。科学理论的革命性在于改变旧理 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突破和超 越旧理论,新理论不仅可以解释 旧理论能够解释的所有现象,而 且可以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现 象。
尽管科学的观察及实验不可能达 到绝对的客观,但是科学家仍需 要分析偏见可能的来源并采取措 施努力减少可能避免的偏见及其 影响.
你观察到什么?
你观察到什么?
你观察到什么? 你的推断是什么?
科学的创造性与理智性
从问题的提出,到数据收集及数 据分析,乃至如何解释数据得出 结论,科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贯穿 科学研究的始终。
可是,大家发现每一个定义都不能令人满 意。后来渐渐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 不能下定义的,不下定义的比下定义的往 往更好。于是,大家倾向于从另外一个方 面去理解科学,去说科学到底应包含哪些 本质特征,而不是直接去定义什么是科学。
这种难以定义科学的状况,正好说明科学 的博大和无限生机。当一个事情能够非常 精确严密地被定义的时候,大概它也就没 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内容了。所以,难以准 确定义科学是一件绝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