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二单元人教版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四则运算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特别强调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正确应用。

2. 第二单元:空间与图形涉及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变换的深入学习,如角度的度量、多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旋转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混合运算,并正确运用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变换。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学生在处理含有多个运算符的表达式时,容易混淆运算的先后顺序。

2. 图形变换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时,可能难以把握变换的本质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挂图等。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逐步讲解新知识,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课堂练习安排适量的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包括核心概念、公式、图形等,同时注意逻辑顺序和层次分明。

作业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包括基础知识巩固和拓展提高两部分,确保作业量适中,难易程度适当。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氛围等,以便在后续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教案的设计严格遵循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教学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优化。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作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作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教 学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答案:
正数有:2.5+ +41
负数有:-7 -5.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发现有些量是相反的,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转来和转走,第二个例子中的盈利和亏损,第三个例子中的重和轻。

那么,如何表示这些相反的量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转来可以表示为+6,转走可以表示为-6;第二个例子中的盈利可以表示为+1500,亏损可以表示为-200;第三个例子中的重可以表示为+2.5,轻可以表示为-1.8.大家明白了吗?2)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

谈话:那么,什么是负数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我们可以把负数看作是一种相反的量,比如-6就是6的相反数,-200就是200的相反数。

大家可以自己试着找一下其他的相反数。

3)让学生练读写正数和负数。

谈话:现在,我们来练一下读写正数和负数。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大家可以跟着我一起读一读,然后自己试着写一写。

2、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引入实例。

谈话:我们刚才已经学会了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的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我们可以用负数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欠款等等。

比如,温度为-5℃表示比0℃低5度,海拔高度为-1000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000米,欠款为-500元表示欠了500元。

大家理解了吗?2)让学生练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

谈话:现在,我们来练一下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大家可以自己试着用负数来表示这些问题。

三、讨论总结讨论: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研究了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的量,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你们觉得研究负数有什么用处呢?(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温度、海拔高度、欠款等等。

)研究负数有什么难点吗?(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和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

)1、相反意义的量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研究了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它们是由具体的数量和相反的词语组成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精选).do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精选).doc

第一单元负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

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

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

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

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他地区的时间,等等。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倒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和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倒数3.比和比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倒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3课时2.倒数:2课时3.比和比例: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切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索分数加法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加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法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探索分数减法类似地,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减法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减法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答过程,纠正错误。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学生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2.探索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购物、烹饪等。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答过程,纠正错误。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的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的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读法和数码,并掌握数码对应数的含义;2.掌握数的顺序读法和比较大小方法。

3.能够将生活中的数码进行转化,有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1.数的读法和数码的掌握;2.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生活中数的转化;2.合理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2.学生的教材和活动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图片或一些小游戏,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比如:0到9的数码,10、100、1000等数的意义。

2.让学生们自己去数班级中的学生人数,并将这个数字转换为生活中更常用的表达方式,比如:“20个人”。

3.引导询问学生“你会几个数字?”“通过你会的数字数字能表达哪些信息?”等问答交流。

讲解(15分钟)1.教师介绍数的读法和数码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们能够对0到100的数码进行读音转换。

2.通过数字的读法和数码的理解,教师解释更大的数的读法,比如百、千、万,以及更大的数的表示方法。

3.设计一些连接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们运用课堂知识,将生活中的数转化成数码。

练习(20分钟)1.针对学生们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些合适难度的练习题,比如利用给定的数字,让学生们读出这个数。

2.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数和数码之间的关系。

3.或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合作,完成一些有公开评选或展示的任务,比如看谁能最快准确地将一串数字抄在黑板上。

讲解(10分钟)1.通过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教师向学生们演示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们自己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独立思考、总结比较方法。

练习(20分钟)1.针对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技能,设计可以增加一点难度的练习题,比如选择填空、解决实际问题等。

2.设计分享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练习中不断改正、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们总结整堂课程所学知识;2.学习量、难度、成果等方面反馈;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课堂内容,做好下一次课的预习工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主题图。
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2、揭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表示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课题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维。
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教案(含三维目标)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教案(含三维目标)

本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

(教师出示简单的文字介绍)。

2、看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3、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1)交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155米。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学生分类2、学生交流、讨论。

3、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4、小结: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但它谁都不属于。

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是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2、3题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存折上的-800表示什么意思?(2)电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要到地下3层呢?六、课堂小结:七、作业:作业本P1八、板书设计:负数+4℃(4℃)0℃-4℃+8844.43米(8844.43米)-155米教学反思: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正号和负号,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读法、写法;(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3)能力素养:数学化、符号化。

内容解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并且已经学习了负数的初步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课是《负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学生们将迈出认识负数的重要一步,直线上的负数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起点、行走方向、行走距离等生活概念与数轴上的点以及相应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1)能够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使学生通过情景迁移学习知识,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

(3)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结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目标解析(1)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3)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直观模型,再把这个直观模型“还原”为实际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确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难点】能通过直线判断数的大小,建立实际问题的数轴模型。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问题1】(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3)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经验为学习在直线上表示负数打下基础。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能背诵数学口诀:加减乘除顺口溜、乘法口诀等;
2. 能够简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自信心。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
1. 复加减法,引入乘除法;
2. 认识“乘法”的概念,从乘法口诀入手;
3. 认识“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分组等方式理解除法;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掌握“乘法”,具备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认识“除法”,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
1. 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2.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案例引导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研究;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
2. 制作游戏、模型等教具,培养学生的兴趣;
3. 运用课件、练册等辅助教材。

教学评估方法
1. 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及讨论情况;
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
3. 测验评估:通过小测验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的研究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下一步教学进行指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

教学笔记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教科书P72第4题,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四”中第5~9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建立一定的数感。

2.通过对有关概念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因数及倍数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能用知识网络图整理所学的知识,并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揭示课题师:下面我们就玩一个“猜年龄”的游戏。

谁来猜一猜老师今多少岁?(指3名学生进行猜测)师:这样猜下去,很难猜中,老师给你们点提示吧!(出示课件)【学情预设】学生会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2岁,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师:刚才猜年龄的游戏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我们就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2)]【设计意图】猜年龄的游戏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回顾整理,建构因数、倍数知识网络1.因数、倍数的含义。

提示学生可以举例来说明。

【学情预设】预设1:15÷3=5,3和5是15的因数,15是3和5的倍数。

(学生也可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

)预设2:b和c都是a的因数,a是b和c的倍数。

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2.引导回顾,完成知识网络图。

师:回忆一下,关于因数和倍数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自然数、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教师引导整理有关倍数的概念。

师: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想到哪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学情预设】预设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预设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相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1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1个飞跃发展。

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1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1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说,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1次扩展,为今后学习实数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1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

负数切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天气预报”和存折上的“支出存入”情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储备比较丰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对于理解正、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做了准备。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1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1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1. 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相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感受负数存在的必要性。

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概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单元(精编).do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单元(精编).doc

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1.初步感知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全)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全)

第一单元负数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实验教材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

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四、单元课时安排1.负数的认识……………1课时;2.直线上的负数……………………1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教材:第2-4页,2、教参:第11-13页。

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3.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
(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6、7、8题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2、3、5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
0℃: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正数:+2000负数:-500
+500 -13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负数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修订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修订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4-
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 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 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 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 课时
-7-
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 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 4 页的“做一做”第 2 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 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负数的认识 0℃: 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板 书 -3℃: 零下 3 摄氏度 设 计 3℃(+3℃) : 零上 3 摄氏度 正数: 负数: +2000 -500 +500 -132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7 -41 5.5 -0.7 0.004 0 作业 -8 +23 ( ) 负数: ( ) 布置 正数: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3题。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教 师 备 课 本
学科: 年级: 数 学 六年级
-1-
教师:


二 0 15 年 2 月——二 0 15 年 7 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单元 1 2 ★ 3 4 ★ 内容 负数 百分数(二) 生活与百分数 圆柱与圆锥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1章(单元)节 2 课时
课题正负数的表示设计者
课标分析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

2.发展和合情推理能力。

3.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
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
值。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用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教材分析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丰富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新增加的内容,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学情分析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借助数轴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
认识数轴、0。

难点
认识数轴、0。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二次备怎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借助ppt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提出问题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
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
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

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2.填空。

(1)在直线上,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它们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它们都比0( 大)。

(2)在带有正负数的直线上,-1在-8的( 右 )边。

(3)一条鲸鱼现在的位置是-200 m,若它再下潜50 m,则此时所在的位置是(-250m),再往上游100 m,则此时的位置是(-150m)。

五、课堂总结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2. 任何一个正数、0、负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表示,直线上的点和数是一一对应的。

在直线上,通常所有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右边。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完成《》剩余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七、教学板书
第2课时正、负数的表示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