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变得愈发重要。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关于设计与人类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设计师不能仅仅关注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更要深入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期望。

例如,一个看似精美的椅子,如果坐起来不舒服,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因为用户对于椅子的最基本需求是能够提供舒适的坐姿,而美观只是在此基础上的附加价值。

在探讨用户需求时,书中提到了“可见性”的概念。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让用户清晰地知道如何操作,操作的结果会是什么。

比如,常见的门把手,如果其设计不能让用户一眼就看出是推还是拉,就会给用户带来困惑和不便。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那些简洁明了的界面和操作按钮总是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任务,而复杂混乱的设计则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厌烦。

设计中的“反馈”机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用户进行一个操作时,系统应该及时给予明确的反馈,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被接受,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例如,在点击一个按钮后,按钮的颜色变化、出现进度条或者弹出提示窗口,都能让用户感到安心,知道系统正在处理他们的请求。

反之,如果操作后没有任何反馈,用户就会陷入不确定和焦虑之中。

书中还讲述了关于“限制因素”的运用。

合理地设置限制因素可以引导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避免错误操作。

比如,在一些插座设计中,插头的形状和插孔的结构相互匹配,只有正确的插头才能插入,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用户误插导致的危险。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认知习惯和心理模型。

我们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常识来理解和使用新的产品,如果设计与用户的心理模型相差太大,就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比如,电脑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夹和文件的概念,就是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整理物品的认知,这种设计让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和理解。

此外,书中提到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设计无处不在,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应用到居住的房屋,从日常穿着的衣物到出行的交通工具,设计的影响无处不在。

而要创造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令人满意的设计作品,理解设计心理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唐纳德·A·诺曼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设计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用户的行为模式,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设计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

好的设计不是仅仅追求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

例如,一个简单的门把手,如果设计不合理,用户可能在开门时感到困惑甚至费力,这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

而一个成功的设计应该是直观的,让用户在不需要思考的情况下就能自然地操作。

在谈到用户的认知心理时,诺曼指出,人们在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以往的经验和直觉。

这就要求设计师充分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即用户对产品如何工作的预期。

如果设计与用户的心智模型不符,就会导致用户的困惑和不满。

比如,电脑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保存和打开功能,应该遵循用户普遍认为的逻辑和流程,否则用户在操作时就会感到迷茫。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计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还应该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一个令人愉悦的设计能够增强用户对产品的喜爱和忠诚度。

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不仅在功能上表现出色,其简洁、美观的外观也给用户带来了愉悦的感受,让用户愿意为其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诺曼还强调了设计中的可视性原则。

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清楚地了解其状态和可能的操作。

比如,一个电器上的指示灯,应该明确地告诉用户它是处于开启还是关闭状态;一个软件界面的按钮,应该通过颜色、形状和文字等元素让用户明白其功能。

在设计的评估阶段,用户测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观察用户在实际使用产品时的行为和反应,设计师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这也让我认识到,设计师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要倾听用户的声音,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设计无处不在。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应用,到居住的房屋,再到出行的交通工具,无一不是设计的成果。

然而,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心理预期。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提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这意味着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用户的需求、能力和行为习惯放在首位。

例如,我们常见的门把手设计,如果设计师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手部力量,可能会导致门难以开启或关闭,给用户带来不便。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细节,实际上蕴含着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深入理解。

在“可视性”这一章节中,作者强调了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清楚地知道如何操作。

比如,一个电器的按钮,如果没有明确的标识或者与周围环境区分不明显,用户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误操作。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些电子产品的说明书,过于复杂和晦涩,导致用户无法快速上手。

其实,好的设计应该是直观的,不需要过多的解释,用户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如何使用。

书中还提到了“反馈”的重要性。

当用户进行操作时,产品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反馈,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有效。

例如,在点击手机屏幕上的按钮时,会有短暂的震动或者变色来提示操作成功;在下载文件时,会有进度条显示下载的进度。

这些反馈信息能够让用户感到安心,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控制感。

“概念模型”也是书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概念。

设计师需要为产品构建一个清晰的概念模型,让用户能够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

以微波炉为例,如果用户能够清楚地理解不同的加热模式和时间设置对应的效果,就能更好地使用微波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设计案例。

比如,公共卫生间的标识设计,如果不够清晰明确,可能会让人们在紧急时刻感到迷茫和尴尬。

还有一些软件的界面布局,混乱的菜单和选项会让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所需的功能。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一门研究设计与用户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对于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读了相关的书籍,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在设计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产品的外观、功能和实用性,但往往忽略了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设计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更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这包括让用户感到舒适、自信、愉悦,甚至是有成就感。

书中提到,用户的认知心理对于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处理信息和与周围环境互动时,会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

例如,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信息,对于复杂的信息会感到困惑和疲惫。

因此,在设计产品界面时,应该简洁明了,突出关键信息,避免过多的干扰和混乱。

另外,情感化设计也是设计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还应该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比如,一款可爱的儿童玩具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温暖,一款具有复古风格的家具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通过在设计中融入情感元素,可以增强用户对产品的喜爱和忠诚度。

设计心理学还强调了用户的需求层次。

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用户还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以社交需求为例,现在很多社交软件的设计就是满足了人们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关系的需求。

而对于尊重需求,一些高端品牌的产品设计通过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在设计过程中,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对于一个产品的预期和理解,往往基于他们过去的经验和认知。

如果设计与用户的心理模型不符,就会导致使用上的困难和误解。

比如,传统的水龙头通常是顺时针关闭,逆时针开启,如果设计成相反的方式,就可能让用户感到困惑。

书中还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来阐述设计心理学的应用。

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一直以简洁、美观和易用性著称。

其界面设计遵循了人类的认知习惯,操作方式直观自然,给用户带来了极佳的体验。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篇一: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有关日用品心理学的书,侧重于告诉人们如何理解那些配备旋钮、刻度盘、控制键、开关、指示灯和仪表的物品。

在书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

”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空间还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知识存储来进行操作。

诺曼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即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人脑内部是以符号、符号结构以及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心里表征就代表了外部世界存贮在头脑中的“信息”。

内、外两个世界不断的进行着信息的交换,这样的结构就解释了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个各种不同的麻烦,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是自己太笨,然而事实却是因为产品的设计有问题。

这需要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外观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注重外观,也不能只重功能,想要在保证设计的几项原则下把产品做到最好则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设计中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

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

3、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

4、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要利用各类自然关系和自然限制因素,尽量不要使用产品说明书或标示,即便确有必要也应当只用一次。

设计人员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容易需要遵循以下七项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用户与设计产品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通过理解用户的心理和行为,来优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最近读了相关的书籍,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书中首先强调了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漂亮,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就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用户的目标、动机和使用场景。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通信、获取信息和娱乐。

然而,不同的用户群体对于这些功能的需求程度和使用方式可能大不相同。

年轻人可能更注重游戏和社交功能,而商务人士可能更看重办公软件的兼容性和数据安全。

用户的认知心理在设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模式。

例如,我们倾向于将相似的元素归为一类,对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设计界面时,应该遵循这些认知规律,将相关的功能和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布局,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比如,在一个购物网站上,将不同类别的商品清晰地分类展示,能够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浏览和选购。

情感因素在设计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个设计产品如果能够引起用户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愉悦、满足、信任等,那么用户就更愿意使用它,并且对其产生忠诚度。

例如,一些具有温馨、友好界面的应用程序,会让用户感到舒适和放松,从而增加使用的频率和时长。

相反,如果一个设计给用户带来了负面的情感体验,如焦虑、困惑、沮丧等,那么用户很可能会放弃使用。

书中还提到了可视性原则。

也就是说,设计的产品应该能够让用户清楚地知道它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比如,一个按钮的设计应该看起来就像是可以点击的,而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时,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用户进行了一个操作后,系统应该及时给予明确的反馈,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有效。

比如,在提交表单时,如果出现错误,应该清晰地指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设计的包容性也是一个关键的话题。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设计心理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用户内心世界的大门,对设计的理解也有了全新的维度。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看似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很多时候,设计师们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美感,而忽略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

比如,一款外观炫酷但操作复杂的智能设备,可能会让用户在初次使用时感到困惑和沮丧,从而降低对产品的好感度。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好看的,更是好用的。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关于门把手的设计。

传统的圆形门把手,对于手部力量不足的人,如儿童或老人,可能会存在开启困难的问题。

而经过改进后的条形门把手,只需轻轻按压或拉动,就能轻松打开门。

这个小小的设计改变,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包容性。

这让我明白,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能力和限制,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舒适地使用产品。

在书中,“可视性原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一个产品的设计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其操作方法和状态信息给用户。

比如,我们常见的微波炉,其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指示灯的设计,如果能够直观地让用户明白每个按钮的功能以及当前的工作状态,那么用户在使用时就会感到轻松和安心。

相反,如果操作面板的设计模糊不清,用户就需要花费时间去摸索和尝试,甚至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不良后果。

这就提醒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

“反馈原则”也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当用户执行一个操作后,产品应该及时给予明确的反馈,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被成功执行。

例如,在点击手机应用中的按钮时,如果能够有一个短暂的动画效果或者声音提示,用户就能立刻得到确认,知道自己的操作已经生效。

而如果没有及时的反馈,用户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操作是否成功,从而进行重复操作,这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系统出现错误。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当今社会,设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用品到复杂的系统,从建筑环境到数字界面。

而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对于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既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引发积极情感反应的设计作品至关重要。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设计与人类心理关系的大门。

作者唐纳德·A·诺曼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阐述了设计中诸多与心理学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原本抽象的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

一、设计中的认知与感知我们的认知和感知系统在与设计的交互中起着关键作用。

诺曼指出,人们往往会依据过往的经验和预期来理解和使用产品。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带有把手的物体,会自然地认为通过拉动把手可以打开某个东西。

如果设计违背了这种普遍的认知模式,就会导致用户的困惑和使用上的困难。

感知方面,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的信息处理方式也影响着我们对设计的评价。

比如,产品的颜色、形状和材质会在第一时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传递出某种情感和品质的暗示。

一个简洁、流畅的形状可能让人感到舒适和高效,而粗糙、复杂的外观则可能引发不安和厌烦。

二、情感化设计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应当能够触动用户的情感。

诺曼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

本能层主要关注产品的外观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否吸引人、是否令人愉悦。

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外观能够在瞬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行为层则与产品的使用体验相关。

如果一个产品易于操作、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它在行为层上就是成功的。

反思层涉及到用户对产品的思考和记忆。

一个能够唤起用户美好回忆、体现个人价值观或者与用户的自我形象相契合的产品,会在反思层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用户目标与需求理解用户的目标和需求是设计的核心。

然而,用户的需求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

除了明确表达的功能性需求,还有隐藏在背后的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一、书籍概述《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由唐纳德·诺曼所著,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心理学原理和技巧。

书中涵盖了从用户行为到市场趋势,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学概念。

诺曼博士的见解独到,观点新颖,他的文字通俗易懂,使得设计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创造出更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产品。

二、主要观点1. 情感化设计:书中提到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如何利用设计元素来引发用户的积极情绪。

例如,通过使用熟悉的设计元素,可以引发用户的怀旧情绪,或者通过创造惊喜来引发用户的积极情绪。

2. 用户行为:诺曼博士强调了理解用户行为的重要性。

他提出,设计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目标用户,包括他们的需求、期望、目标和行为。

这样,设计者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3. 隐喻和符号:诺曼博士讨论了如何利用隐喻和符号来增强产品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通过使用某种特定的颜色或形状,产品可以传达出特定的品牌形象或价值观。

4. 设计的可用性:书中强调了设计的可用性。

诺曼博士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直观并且容易使用。

这意味着设计者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以及他们在实际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5. 市场趋势:诺曼博士还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利用市场趋势。

他提出,设计者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并将这些趋势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这样,他们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我的感想读完《设计心理学》后,我深刻理解到心理学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到情感化设计、用户行为、隐喻和符号等重要的设计心理学概念,而且也启发我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

例如,我意识到我可以利用情感化设计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理解用户行为来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此外,诺曼博士的见解也让我更加关注市场趋势,并将这些趋势融入到我未来的设计中。

总的来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设计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一、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的设计原则:1、可视性.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而且还要向用户传达出正确的信息.可视性要表现的就是操作意图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匹配,并且要让用户看出物品之间的关键差异.2、概念模式.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使我们能够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概念模式,我们在操作时就只能盲目地死记硬背,照别人说的去做,无法真正明白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做的结果如何,以及万一出了差错该怎样处理.3、自然匹配.利用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理念,涉及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4、反馈原则.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二、日常操作心理学1、人类习惯于对外界事物加以解释.【体现:找错怪罪对象.人们遇到技术问题时,总认为是自己的错.但事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人们倾向于找出事情的缘由,不同的人可能会找出不同的原因.一旦两件事接连发生,人们就会认为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于性格.2、习得的无助感.人们在做某事时多次经历失败,便认为自己实在无法做好这件事,结果陷入无助的状态,不再进行尝试.在设计中的体现有:教出来的无助感.有了几次失败的体验之后,人们是否会对每件新技术产品,每一道数学题都心怀畏惧?实际上,日用品的设计(和数学课程的设计)似乎一定会导致无助感.3、采取行动的7个阶段.执行与评估之间的差距:(1)执行阶段的鸿沟.指用户意图与可允许操作之间的差距,衡量这一个鸿沟的方法之一就是看某种系统能否让用户轻松直接地做他想做的.是否提供了符合用户意图的操作方法.(2)评估阶段的鸿沟.反映出用户在解释系统工作状态,决定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和意图是否达到时需要做出的努力.如果用户很容易得到,并可轻松地解释系统提供的有关运转状态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与用户对系统的看法又相一致,那么这一系统的评估阶段的鸿沟就很小.3、行动的七阶段分析法.(1)有哪些可能的操作?(2)具体如何操作?(3)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4)如何才能建立操作意图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6)用户如何知道系统是否处于所期望的状态?(7)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三、如何让用户知道要做什么?1、限制因素:(1)物理结构上的限制(2)语义上的限制(3)文化上的限制(4)逻辑上的限制2、不以设计人员的角度思考用户.设计人员是设计的专家,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专家.设计人员由于太过熟悉自己的产品,往往察觉不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1、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利用各类限制因素)注重产品的可视性,包括系统的概念模式,可供选择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2、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简化任务的结构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利用自然和认为的限制性因素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最后记忆,采用标准化来源:0 还行 12 很好看 0 不好看。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设计心理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一个关于设计与人的心理之间微妙关系的世界。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让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观,更是对人的需求和心理的精准把握。

作者唐纳德·A·诺曼在书中开篇就指出,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常常被忽略。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产品,它们在功能上或许没有问题,但使用起来却让人感到困惑和不便,这往往就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手机界面应该是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

图标和文字的大小、颜色、布局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以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如果图标过小、颜色不清晰或者布局混乱,用户在使用时就会感到烦躁和不满。

这就是设计没有符合人的心理预期所导致的问题。

书中还提到了“示能”和“意符”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示能指的是一个物体或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功能和作用,而意符则是用来提示人们如何使用这些功能的标识或信号。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其示能,并通过有效的意符引导用户去使用。

以门为例,一扇门是推还是拉,应该通过其设计清晰地传达给用户。

如果没有明确的意符,比如一个把手或者标识,用户就可能会在门前犹豫不决,甚至做出错误的操作。

而在现代的电子产品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一些软件的操作按钮,如果没有明确的标识和说明,用户很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点击。

在设计中,理解用户的认知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认知过程是有限的,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让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比如说,在设计一个购物网站时,如果页面上的信息过于繁杂,用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难以做出选择。

相反,如果能够将商品分类清晰、展示简洁,并提供有效的搜索和筛选功能,用户就能够更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从而提高购物的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当今的设计领域,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对于创造出成功的设计作品至关重要。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探究设计与心理关系的大门,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

然而,很多时候设计师们往往只关注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而忽略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这就导致了一些产品虽然看起来很酷炫,但实际使用起来却让人感到困惑和不满。

《设计心理学》强调,好的设计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认知能力、情感需求和行为习惯。

书中提到的“示能”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示能指的是环境或物品所呈现出的可被感知的行为可能性。

例如,一个门把手的形状和位置会暗示我们应该如何去操作它。

如果设计不合理,示能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用户就会感到迷茫。

比如有些门的把手设计得像一块平板,让人不知道是推还是拉。

这就警示我们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要清晰地传达出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避免给用户造成误解。

“意符”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意符是一种提示,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如何操作。

比如,一个带有箭头的按钮就是一个明显的意符,告诉用户点击它会有相应的反应。

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意符可以引导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在用户的心理需求方面,书中指出,人们对于安全感和控制感有着强烈的需求。

当使用一个产品时,如果用户感到失去了控制或者存在风险,就会产生焦虑和不满。

比如,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撤销功能或者保存提示,用户可能会因为担心操作失误而感到不安。

因此,设计师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反馈和控制选项,让用户感到安心和自信。

同时,书中还强调了设计的可视性原则。

产品的状态和操作方法应该能够清晰地被用户看到和理解。

比如,一个微波炉的控制面板,如果各种功能按钮标识不清,用户就很难准确地设置加热时间和功率。

而一个设计良好的控制面板,会让用户一目了然,轻松操作。

另外,关于用户的错误操作,书中认为不能仅仅归咎于用户的粗心大意,而更多的是设计上的缺陷。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设计心理学的书,让我对设计这一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形式,更是关于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在书中,作者首先强调了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无论是产品设计、界面设计还是环境设计,都应该以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一个好的设计不是仅仅追求美观,而是要能够让用户轻松、高效地完成他们的任务。

例如,一款手机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外观的酷炫而忽略了操作的便捷性,那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扰和不满。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智能家居产品,虽然看起来很高级,但操作复杂,反而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书中还提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习惯和心理。

通过用户研究和观察,设计师可以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比如,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如果不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那么这个空间可能就无法真正服务于大众。

又比如,在设计一款儿童玩具时,需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兴趣爱好,才能设计出既有趣又安全的玩具。

设计中的认知心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人们在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会依赖他们的认知模式和心理预期。

如果设计与用户的认知习惯相悖,就会导致用户的困惑和错误操作。

比如,网页上的按钮颜色和位置,如果不符合用户通常的认知,用户可能会找不到或者误操作。

还有,产品的反馈机制也很重要,及时、清晰的反馈可以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有效,从而增强用户的控制感和信任感。

情感化设计也是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

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一个能够让用户感到愉悦、舒适或者有成就感的设计,往往会更受用户的喜爱和青睐。

比如,一些品牌的包装设计,通过独特的色彩、图案和材质,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温馨、高品质的感觉,从而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书中还列举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设计案例,通过对比分析,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好的设计和不好的设计之间的差异。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了《设计心理学》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设计这一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学问。

过去,我认为设计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形式的创造,旨在追求美观和独特。

然而,通过这本书,我才明白,真正优秀的设计远不止于此。

书中强调,设计的核心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并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用户的心理、行为和习惯。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界面,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让用户能够轻松找到所需的功能,操作流程应该直观且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

如果一个应用程序的操作步骤繁琐复杂,即使它的外观再精美,也难以获得用户的青睐。

作者还提到了“可视性”原则。

这意味着产品的设计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其功能和操作方式。

以普通的家用电器为例,按钮的标识应该明确易懂,指示灯的状态应该一目了然。

否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可能因为误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

“反馈”也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用户执行一个操作时,系统应该及时给予明确的反馈,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

比如,在提交一份表单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提示信息,用户可能会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担心自己的操作是否生效。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来阐述这些设计原则,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

比如,作者提到了一些早期的电子产品,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用户在使用时遇到了诸多困难。

而对比之下,一些成功的设计案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其简洁直观的界面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赢得了全球用户的喜爱。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设计。

比如,公共交通设施的设计,有些地铁站的指示牌不够清晰,导致乘客在换乘时容易迷路;再比如,一些软件的更新,新的界面设计反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够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具有独特设计风格的品牌,它们通过产品的设计传递出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设计心理学的书,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功能,更是关于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书中首先提到了设计的本质。

设计并非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易于理解、易于使用且令人愉悦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产品,比如手机。

有些手机的操作界面设计得非常复杂,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有些则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这就是设计的差异,好的设计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轻松和舒适。

在谈到用户需求时,书中强调了要深入了解用户。

设计师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设计,而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如用户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去挖掘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痛点。

例如,在设计一款老年人使用的手机时,如果不了解老年人的视力状况、操作习惯和对功能的需求,很可能设计出一款不适合他们的产品。

设计中的认知心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有限,如果一个操作流程需要记住太多的步骤和信息,就容易导致用户出错或感到沮丧。

因此,设计应该尽量简化和清晰化信息的呈现,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书中还提到了情感化设计。

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一个产品如果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快乐、自豪或者安心,那么它就更有可能获得用户的喜爱和忠诚。

比如,一些品牌的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给用户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感。

在设计的反馈机制方面,及时和清晰的反馈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当用户进行一个操作时,系统应该迅速给予明确的反馈,让用户知道操作是否成功,或者当前处于什么状态。

如果没有及时的反馈,用户会感到迷茫和不确定,从而降低对产品的信任度。

另外,设计的一致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在界面布局、操作流程还是颜色和字体的使用上,都应该保持一致。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 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 是把人们心理状态, 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 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 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 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

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第一章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

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

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

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

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

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

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当我们身处一个充满各种设计的世界,从日常使用的手机应用到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无处不在。

然而,好的设计并非仅仅是外观的美观,它更需要深入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

《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设计背后的心理奥秘,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首先强调了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常常被忽视。

许多产品设计师过于关注技术的创新和外观的酷炫,而忽略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例如,一些复杂的智能家电,虽然功能强大,但操作界面繁琐,让用户感到困惑和沮丧。

这就提醒我们,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书中还提到了“可视性”这一重要概念。

所谓可视性,就是指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通过清晰的标识、合理的布局和直观的反馈,让用户无需过多思考就能明白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比如,常见的微波炉,其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图标简洁明了,用户一眼就能看出如何设置时间、选择加热模式等。

相反,如果设计不够可视,用户就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降低对产品的满意度。

另外,“匹配原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原则指出,设计应该与用户的思维模式和预期相匹配。

例如,在电脑操作系统中,当我们点击关闭按钮时,窗口就会关闭,这符合我们普遍的预期。

如果设计违背了这种匹配原则,比如点击关闭按钮后出现的是其他意想不到的操作,就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和不满。

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充分了解用户的习惯和心理预期,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认知的产品。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反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的反馈能够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有效,以及产品的运行状态。

比如,当我们在手机上发送一条消息时,显示的发送进度条和成功提示,就是一种有效的反馈。

而缺乏反馈的设计则会让用户感到不安和不确定,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已经被执行。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读完《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形式,更是关于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如何与用户建立有效的互动和沟通。

在《设计心理学》中,作者唐纳德·A·诺曼深入探讨了设计与人类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许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的设计细节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示能”。

示能指的是环境或物体给人提供的行为可能性。

例如,一个门的把手设计会暗示我们是推还是拉;一个按钮的形状和位置会让我们知道如何操作。

好的设计应该清晰地传达出其示能,让用户能够本能地理解如何与之交互,而不需要额外的说明或指导。

如果设计中的示能不明确,就会导致用户的困惑和错误操作。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概念是“意符”。

意符是一种提示,用于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应该如何操作。

比如,在公共卫生间的门上,“推”或“拉”的字样就是意符;手机屏幕上的图标也是意符。

意符不仅要清晰可见,还要易于理解。

一个模糊或难以解读的意符会给用户带来不便,降低产品的可用性。

诺曼还强调了“反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当我们与一个产品或系统进行交互时,我们需要及时得到反馈,以了解我们的操作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反馈可以是视觉上的,比如指示灯的闪烁;也可以是听觉上的,比如按键时的声音。

缺乏有效的反馈会让用户感到不确定和不安,从而影响他们对产品的信任和使用体验。

在谈到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时,书中指出,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引发用户积极的情感反应。

一个产品的外观、触感、使用过程中的感受等都会影响用户的情感。

例如,一款设计精美、手感舒适的手机会让用户感到愉悦和满足;而一个操作复杂、界面不友好的软件则可能让用户感到沮丧和愤怒。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来阐述这些设计原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们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在讲述厨房电器的设计时,作者指出一些微波炉的操作界面过于复杂,按钮众多且标识不清,导致用户在使用时常常感到困惑和烦恼。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设计,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词汇,从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到身处的环境,无一不是设计的成果。

而《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设计背后原理和用户心理的大门。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设计并非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创造出令人愉悦和易于使用的体验。

作者唐纳德·A·诺曼以其深刻的洞察和丰富的案例,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提到的“示能”概念让我印象深刻。

示能指的是环境或物体本身所具备的,能够提示人们可以对其进行何种操作的特征。

比如,一个门的把手,其形状和位置就暗示了我们应该如何去推拉它。

优秀的设计能够巧妙地利用示能,让用户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

而不好的设计则可能会导致示能的模糊或误导,给用户带来困扰。

“意符”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意符是为用户提供操作线索的符号或标识。

例如,一个按钮上的文字或图标,就是意符,告诉我们按下这个按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设计中,清晰明确的意符能够有效地引导用户的行为,减少误操作和不确定性。

用户的心理模型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每个人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都会在心中建立一个关于它如何工作的心理模型。

如果设计与用户的心理模型相符,那么使用起来就会感到顺畅和自然;反之,如果设计与心理模型相悖,用户就会感到困惑和不满。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复杂的软件界面,它们的操作逻辑常常与我们的直觉相差甚远,导致学习和使用的成本很高。

书中还强调了设计的可视性原则。

产品的状态和操作应该清晰可见,让用户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效果。

比如,当我们调节音量时,屏幕上应该有明确的音量指示,让我们知道音量是在增大还是减小。

在情感化设计方面,作者指出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一个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设计,能够让用户产生喜爱和依赖的情感,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满意度和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

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

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

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

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

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

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

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

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

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

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

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1)确定目标2)确定意图3)明确行动内容4)执行5)感知外部世界状况6)结实外部世界状况7)评估行动结果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的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

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必学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人们依靠着两种类型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前者包括各类事实和规则。

例如:“红灯亮了要停车”?陈述性知识易用文字表达,也易于传授。

而程序性知识则使人知道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在冰面上把爆了胎的汽车平稳地停下来,如何在打网球使有效回击对方发过来的球,以及在说“frightening witches”这个词组时,知道如何正确地移动舌头。

程序性知识难以用文字、甚至不可能用文字表述清楚,因此很难用语言来教授,而最好的教授方法是示范,最佳的学习方法是练习,因为就连最优秀的教师通常也无法描述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大多是下意识的。

艾伯特·贝茨·洛德用实例证明说,“叙事歌唱艺人”实际上根据诗歌的韵律、主题、情节、结构和其他特征,对史诗进行了再创作。

他们的技能出众,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

一部长篇史诗,艺人们只需要听一次就能在数小时或一天后,“逐字逐行”地背诵出来,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诗中的多重限制因素。

洛德指出,实际上前后两次背诵的诗歌并非一字不差,但听众会觉得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具有同样的韵律,而这些才是听众所关注的。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成两大类: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存储的是当前信息,信息自动进入短时记忆,并可毫不费力地提取出来,但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存储5-7个信息项目。

如果对记忆内容加以复述,存储量可达10-12个信息项目。

长时记忆存储的是过去的信息。

她的存储和提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实际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经过了一个解释加工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偏差或更改。

我们能否有效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解释这些信息的方法?长时记忆的问题不在于她的容量,而是在于她的组织--如何存储和提取信息。

如果记忆材料具有一定意义或是与已知信息相吻合,存储和提取过程就会容易很多。

如果材料没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先对其进行解释加工,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

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

在一些固定的情况中,基模会很具体。

认知科学家罗杰。

希安可和鲍勃。

埃布尔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遵循事先写好的“稿子”行事。

社会科学家欧文。

戈夫曼把规范行为的社会因素称为“框架”,并且展示了框架控制人类行为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或文化中。

记忆中的信息被重叠在一起,这是对联结主义学派记忆理论的粗略概括。

其实,信息进入记忆之前,还必须经历一个加工过程。

当我们经历两件相似的事情时,这两件事就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一般化的“原型事件”,这一原型便会控制我们对其他相似事件的解释和反应动作。

如果所经历的事情与这个原型相差很远,那它就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

如果有1000个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把它们综合成一个原型。

如果只有一件事与众不同,我们也会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且不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我们的记忆中似乎就只有两类事件:一般事件和特殊事件。

一般事件发生的概率应是特殊事件的1000倍,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不一般事件低。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

我们总是把类似的事件融合在一起,而过分地强调不同寻常的事件。

差错、失误是下意识行为,错误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可以分成六类:撷取性失误、描述性失误、数据干扰失误、联想失误、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功能状态失误撷取性失误:两个不同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通常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做对了动作但是搞错了对象,错误对象与原定对象相似,空间上越接近发生失误的概率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曾计划要做的事。

联想失误:办公室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请进来”。

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忘了本来要做的事,有时我们只会忘记其中一部分。

功能状态失误: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适合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不难,我们经常可以察觉出动作的结果和预订目标不一致,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层面人们在纠正错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选错目标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原因。

在处理问题时,人类过渡依赖储存在记忆中的经验,而对事物并不进行系统分析。

我们习惯根据记忆作出判断,但是记忆倾向于对一般事物进行过度概括和规范,并且过度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

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1)了解各种导致差错的因素,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这些因素。

2)使操作者能够撤消以前的指令,或是增加那些不能逆转的操作的难度。

3)使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并纠正差错。

4)改变对差错的态度。

要认为操作者不过是想完成某一任务,只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完美,不要认为操作者是在犯错误。

要想办法设计出可以容错的系统,人们正常的行为并非总是准确无误的,要尽量让用户很容易地发现差错,且能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致他们察觉不到,也无法了解到产品的哪些方面会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悄然滋长的功能主义对产品不断提出要求的是用户,设计人员不过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更多的功能只会增加产品的大小和负责程度,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更多的操作信息隐藏起来,如此就违背了所有的设计原则,没有限制因素,也没有预设用途,而且缺乏可视性和自然匹配。

治疗功能主义的方法有二,第一,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第二,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设计人员崇尚产品的复杂外表。

制造商和设计人员总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市场需求来设计制造商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犯下盲目崇拜复杂外表的错误,我们大家就得为这些人的需求付出代价,购买一些外表新奇迷人但却几乎不能用的产品。

设计人员必须让自己的客户满意,但这些客户未必是产品的最终用户。

将任务化繁就简的七个原则: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若无法做到以上几点,就采用标准化在西方文化中,设计反映出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厂家把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

在消费经济中,食物和饮料价格的贵贱不在于它们味道的好坏,易用性也不是衡量家用和办公用设备优劣与否的首要标准。

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欲望之物,而非实用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