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C7设计专篇 (设备修改显红色)

合集下载

机床色彩设计PPT课件

机床色彩设计PPT课件
机床色彩 设计
组员:
30.12.2019
1
车、铣、刨、磨、拉、 据、镗、钻、插/滚齿机
30.12.2019
2
追踪机床色彩设计的最高水平,探索机床色 彩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机床的外观 质量和宜人性,增强产品的附加值与整体效果 ,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
对于中小型机械设备宜采用明度较高、纯度 叫低的中性色或偏暖的色彩,如淡雅的绿色、 浅蓝色、奶白色、淡黄色等,使人感到精密、 亲切、心情舒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 考虑机床工作部分与非工作部分颜色搭配的协 调性。
控制面板的色彩素雅无刺激,在较少控制元件 时采用单色调,在较多元件是采用二套色或不 同色块。使人感到亲切、易辨度高。
30.12.2019
19
30.12.2019
20
30.12.2019
21
30.12.2019
22
总结
机床的非工作部分及外观设计基本采用明 度较高,纯度较低的色彩。工作部分采用明度 较低纯度较高的设计,但都以冷调为主,暖调 为辅,给人以清凉、沉静、寒冷的感觉。以便 从视觉环境上降低噪音的影响,给人舒畅的心 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0
30.12.2019
11
30.12.2019
12
2019/12/30
13
30.12.2019
14
30.12.2019
1512.2019
17
数控机床
采用以白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玲巧精致、典雅 的感觉,体现该机床高、精、尖的特性。底座采 用金属色,上明下暗,中间配置与主色调明度对 30.1比2.20较19 大的黑色,使人感到庄重、稳定、安全和谐。18
30.12.2019

设备的外观与颜色设计

设备的外观与颜色设计
35 送风阀 红色 防锈漆
36 排风阀 红色 防锈漆
37 防火阀 红色 防锈漆
38 送风管 本色 防锈漆
39 排风管 本色 防锈漆
40 百叶 本色
41 排水管 本色
42 中水管 本色
说明:
1、适用于设备房内所有设备及管道。
2、管道的文字、箭头应与管道直径相适应。一般情况字体为宋体,字的大小按管道直径的0.5倍考虑,箭头的长度按管道直径考虑。(直径≤80mm,长度为管径的2倍;>80mm,长度为200mm。)
26 防护罩 黑色
27 控制箱、开关箱 本色
28 配电柜、控制柜 本色
29 各种支架 红色 防锈漆
30 电缆槽架 本色
31 室内接地扁钢 黄绿双色 100mm宽度,黄绿相间的条纹
32 屋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雷带 银灰色 银粉漆
33 天线支架 银灰色 银粉漆
34 风机 本色
序号 设备名称 油漆颜色 附注
1 消火栓泵 红色
2 喷淋泵 红色
3 生活泵 蓝色 深蓝色
4 消火栓泵电机 灰色 深灰色油漆
5 喷淋泵电机 灰色 深灰色油漆
6 生活泵电机 灰色 深灰色油漆
7 潜水泵电机 黑色
8 空调水泵电机 灰色 深灰色油漆
9 空调主机 原色
10 电梯曳引机、电机 本色
11 设备底座 黑色
12 高区喷淋管 红色 明管“高喷”二字+箭头
13 低区喷淋管 红色 明管“低喷”二字+箭头
14 高区消火栓管 红色 明管+“高消”二字+箭头
15 低区消火栓管 红色 明管+“低消”二字+箭头

优化产品的颜色和纹理

优化产品的颜色和纹理

优化产品的颜色和纹理产品的颜色和纹理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以提升产品的市场表现和消费者满意度。

一、颜色对产品的影响颜色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意义。

在产品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颜色可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对消费者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选择合适的颜色。

1.1 红色红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常常被用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在产品设计中,适度的红色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然而,过度使用红色可能会让产品显得过于刺眼和俗气,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中谨慎使用红色,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1.2 蓝色蓝色是一种稳重和安静的颜色,常常被用于传递信任和专业的形象。

在产品设计中,适度的蓝色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信任度和品质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过度使用蓝色可能会让产品显得过于冷漠和无趣,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中适度运用蓝色,以保持产品形象的平衡。

1.3 黑色黑色是一种神秘和高贵的颜色,常常被用于传递奢华和品质的形象。

在产品设计中,适度的黑色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高端感和独特性,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过度使用黑色可能会让产品显得过于沉闷和压抑,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中谨慎运用黑色,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1.4 粉色粉色是一种温柔和浪漫的颜色,常常被用于传递甜美和女性化的形象。

在产品设计中,适度的粉色可以有效地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注意,提升产品的女性市场占有率。

然而,过度使用粉色可能会让产品显得过于娇柔和幼稚,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中适度运用粉色,以保持产品形象的成熟和专业。

1.5 其他颜色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颜色外,还有许多其他颜色可以用于产品设计。

车辆改色渲染图案设计方案

车辆改色渲染图案设计方案

车辆改色渲染图案设计方案现如今,车辆改色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潮流,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车辆改色商家。

作为一个车辆改色设计师,车辆改色不仅是改变车辆本身的外观,更是转变车辆主人的生活态度与个性的表达。

在车辆改色的设计过程中,渲染图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一种车辆改色渲染图案的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车辆改色渲染图案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考虑图案的整体效果。

我们要让图案在车身上呈现出完美的比例和精美的细节。

同时,我们要考虑到车辆本身的颜色与环境的融合,保留车辆原有的美感,并使其更加的适应道路环境,更符合车主的个性表达和需求。

渲染图案的设计思路上,要根据车主的需求来确定主色调和图案风格。

例如:如果客户需要一个运动感十足的车身,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图案与主色调相结合的方式,来增添车身运动感。

而如果客户需要一辆奢华的车,我们可以采用金属质感的主色,配以精湛的线条设计,来达到奢华的车身渲染效果。

设计步骤车辆改色渲染图案的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主色调:首先要考虑的是整车的主色调,这通常是车身绘制的底色。

主色调的选择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以及图案的配合,形成整体的和谐效果。

2.制作渲染图案:渲染图案是指对车辆主色调进行美化,添加个性符号、线条、涂鸦、字体等等一系列元素。

要注意使渲染图案在车身上的布局、比例和细节等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客户的个性需求。

3.渲染效果展现:最终的结果是将渲染图案与车身进行呈现和展现。

在展现车身时,要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渲染展示,让客户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了解。

设计要点在车辆改色渲染图案设计方案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点:1.设计的创意和原创性: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唯一的创意,车主也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外观。

设计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意能力,以及在同行中始终保持领先。

2.整体效果:整体效果是整个设计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美感与车身的融合,保留车辆原有的美感,并使其更加适应环境要求,是整个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厂机器封面设计方案

工厂机器封面设计方案

工厂机器封面设计方案封面设计是产品销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封面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形象和销售效果。

对于工厂机器的封面设计,以下是一个700字的方案:该工厂生产的机器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和物料处理。

封面设计需要体现出机器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在色彩上,可以选择深蓝色为主要色调,蓝色代表着稳定和安全感,也符合工业环境的特点。

可以选择浅蓝色和银灰色作为辅助色,突出机器的科技感和高效性。

封面的整体布局应简洁大方,突出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可以在封面正中间放置一张机器的照片,表现出机器的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

图片的风格可以选择鲜明的线条和立体感,突出机器的结构和轮廓。

在照片的上方可以放置产品的名称和特点,使用大字体和粗体突出显示。

产品的名称应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机器的主要功能和优势,如“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高效物料处理设备”等。

在照片的下方可以放置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

主要功能可以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出来,并用符号或标志图形进行强调。

技术参数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清晰明了地展示机器的规格和能力。

封面的边缘可以设置一些小图标或符号,代表机器的质量保证、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图标可以采用高亮的金色或橙色,增加整个封面的亮度和层次感。

在封面的底部可以放置公司的名称和联系方式,以便客户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厂家。

公司名称应使用简洁的字体,与整个封面的风格和色彩相协调。

总的来说,工厂机器封面设计方案需要突出机器的特点和功能,使用合适的色彩和图形进行展示,同时注重整体布局的简洁大方。

封面设计的目的是突出产品的优势和售点,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从而提高销售效果。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设备烤漆配色方案是指在设备表面使用特定的面漆以达到防锈、美化和重要识别功能的目的。

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来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设备烤漆配色方案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的作用设备烤漆配色方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改善设备表面的质感和细节,为设备增加美观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其次,它可以防止设备表面受到腐蚀、磨损和褪色的影响,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它可以提高设备的重要识别功能,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识别和管理。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的选择在选择设备烤漆配色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应用环境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有不同的选择方案。

例如,户外设备需要考虑耐紫外线和防水等特性;而汽车设备则需要考虑承载水洗和化学清洗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以采用相同的颜色和纹理,但是也可以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颜色和纹理。

使用周期设备的使用周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则可以选择经济实用的配色方案,而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则应该考虑更高档次的面漆,以保持表面的耐用性。

设计需求最后,设备烤漆配色方案还需要考虑设计需求。

一些设计要求的配色方案可能需要考虑多种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组合,在配色方案上要再次进行优化。

设备烤漆配色方案的相关技术设备烤漆配色方案的实施是需要多种技术和工艺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技术和工艺:选择合适的面漆在实施配色方案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面漆。

面漆的选择应该考虑相应的应用环境、要求的效果、施工难易度以及预算等因素。

在涂覆面漆之前,需要对设备表面进行处理。

这个步骤包括清洗、脱脂和打磨,以确保面漆可以粘附表面,形成连续的膜层。

面漆施工表面处理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面漆的涂覆。

不同类型的面漆需要不同的施工方法,常见的包括手工涂刷、喷涂和漆线机等。

烘干和烤炉面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烤干和烤炉处理。

烤干会使面漆形成特定的颜色和纹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车辆色彩调整方案设计

车辆色彩调整方案设计

车辆色彩调整方案设计在现代社会中,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因此,对于广大车主而言,车辆的色彩与美观度不可忽视。

在此背景下,车辆色彩调整方案的设计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车辆色彩调整方案的设计进行介绍。

1. 色彩理论在了解车辆色彩调整方案的设计前,首先需要了解色彩理论。

色彩理论是指对颜色形成、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其中最为基础的是三原色理论和色彩搭配理论。

三原色理论认为,所有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而色彩搭配理论则是指不同颜色在相互配合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对比、协调、和谐等。

2. 准确的定位在进行车辆色彩调整方案的设计时,需要准确的定位车辆的属性及市场定位。

不同类型的车辆,例如豪华车、商务车、运动车等,所追求的色彩效果是不同的。

因此,在设计方案前需要对车辆市场定位、品牌形象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3. 车身颜色设计在进行车身颜色设计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年份、浓度、光泽、配件等。

车辆颜色的选择应当优雅大方,并且在颜色搭配上要避免过于夸张和花哨。

同时,车辆的颜色应该能够做到对荧光灯和日光的表现一致,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观感效果。

4. 配板配置设计在进行配板配置的设计时,需要根据车身颜色选定相应的配板颜色并综合考虑车身颜色的视觉效果、当前流行趋势及个人的美感需求,进行科学的配置和比例分配。

5. 轮毂颜色设计在进行轮毂颜色设计时,需注意车身颜色与轮毂颜色的搭配。

一般来说,浅色车身与深色轮毂相搭配显得更优美,而深色车身则需要亮色轮毂的点缀。

同时,轮毂颜色的选择也需要与车辆整体风格和车轮尺寸相匹配。

6. 其他细节处理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外,其他细节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格栅、车标、尾灯以及后视镜的颜色等等。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车辆整体的美观效果。

7. 总结在进行车辆色彩调整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车辆的属性、市场定位、色彩理论及视觉效应等等。

暖通空调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设计手册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4)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9)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9)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9)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9)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3)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3)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4)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5)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6)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6)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7)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9)1、送风口布置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置 (30)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6.1、厨房通风问题 (31)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1)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7)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5)十二、保温 (55)十三、阀门选用 (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7)一、机组选型 (57)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1)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1)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1)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0)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2)8、设备层布置原则: (82)第十章参考实例 (83)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3)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3)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3)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3)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3)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4)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4)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4)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5)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5)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5)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5)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5)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5)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6)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6)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6)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6)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7)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8)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89)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0)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0)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0)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0)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1)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1)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1)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1)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1)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1)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1)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2)设备平面图 (92)剖面图 (92)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2)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2)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3)详图 (93)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3)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波湾国际文旅度假区C1-C7#楼消防设计专篇重庆展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7年04月20日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戴宇跃技术总负责人:罗晓华项目总负责人:罗晓华消防电气专业负责人:陈德彬消防给水专业负责人:马如山暖通专业负责人:杨建忠目录一、设计依据 (4)二、工程概况 (4)三、消防灭火系统 (5)四、设计图纸(蓝图)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其它适用于本项目的有关国家标准及要求。

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荔波县,荔波环城东路樟江畔。

2、本项目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本次设计的为C区1-7号楼。

3、本工程C区1#楼为多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2271.56平方米,用途为商业网点、公寓;2、3#楼为多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2911.24平方米,用途为商业网点、公寓;4、5#楼为多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2916.44平方米,用途为商业网点、职工公寓;6#楼为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1952.90平方米,用途为酒店;7#楼为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为:2063.18平方米,用途为会展中心。

4、本工程消防系统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三、建筑消防1、本工程除6、7#楼为多层公共建筑外,其它楼栋均为多层住宅建筑,且临市政道路和小区消防环道,场地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各栋楼的防火间距均满足规范要求。

2、本工程酒店、会展中心、公寓每个防火分区小于2500平方米,且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不小于两部疏散楼梯,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均满足要求。

3、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于A7栋一层并有独立出入口及其他消防设备用房均设于A6、A7地下车库内。

四、消防灭火系统本建筑设置的灭火系统有:(1)室内消火栓系统(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火灾报警灭火系统(4)防排烟系统(5)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一)室内消火栓系统:1、该建筑按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保护。

2、消防水量、火灾延续时间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20L/S,室外用水量30 L/S火灾延续时间按三小时计算。

3、供水方式消火栓系统接消防泵房的消火栓系统管网,当火灾时启动紧急按钮动作消火栓主泵向管网供水。

4、消火栓的配备及要求:消防栓箱配DN65消火栓一个,DN19水枪一支,25米衬胶水带一条,20米消防卷盘一套。

5、系统按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其数量确保室内任何一点均有两支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并确保两个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30m。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消防水量、火灾延续时间喷淋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一小时计算。

2、供水方式自动喷淋系统接原喷淋系统管网,在原来系统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喷淋系统保护的规范要求进行调整及增加相应的喷头,当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动作由消防喷淋主泵向喷淋管网供水。

3、喷头类型及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动作,温度采用68℃。

当建筑吊顶内高度超过0.8米时,应在吊顶内加设上喷头,其位置与下喷头相同。

喷头间距不大于3.6米,离墙或柱不大于1.8米4、消防管道(1)管材及连接方式所有消防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管径≥DN100的管道一律采用卡箍连接或法兰连接,管径<DN100可采用丝扣连接。

(2)防腐措施支吊架安装后先除锈,红丹打底,再刷红色漆二道,消防管刷红色漆二道。

(3)管道压力试验消防管道的试验压力以工作压力来计算确定,试验压力为其工作压力1.5倍,试验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各验收规范执行。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报警系统组成及要求本工程设一个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直通室外出口)。

消防控制室与城市消防指挥系统联网,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培训,24小时值班。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图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根据本工程建筑性质,消防系统采用集中形式,该系统由一个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火警电话、联动设备等组成,具体设置详消防系统图。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2.报警系统设备选择及设置地下车库设感烟探测器;变配电房设感温、感烟探测器;过道、楼梯前室等处设感烟探测器;在各防火区的走廊、出口等地设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

3.火警专用通信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弱电机房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电话主机设有自动录音,并配有与市消防局联络的直通电话(119)。

4.消防联动及控制要求1)喷淋系统联动控制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手动状态影响;手动控制由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的专用线路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启、停;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2)消火栓系统联动控制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手动状态影响;手动控制由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的专用线路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3)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气体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

自动控制:探测器采用感烟、感温探测器的组合,由同一防护区域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气体灭火控制器在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联动触发信号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受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发出联动控制信号(联动触发信号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a)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b)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c)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d)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设定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时间(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无延迟喷射);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启动气体灭火装置的同时,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报警器(组合分配系统首先开启相应防护区域的选择阀,然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

手动控制: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设置手动启、停按钮,说动启动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执行上述联动控制的相关操作;手动停止按钮按下时,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手动启、停按钮应针对防护区一对一设置。

气体灭火装置启动、喷放各阶段的联动控制及系统的反馈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4)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a)防烟系统: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电动挡烟垂壁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

b)排烟系统: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停按钮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停;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联动控制器能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方言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停。

送风口、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和关闭的动作信号,防烟、排烟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动作信号均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非消防电源控制火灾时,切断着火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正常照明应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大于5s。

6)消防电源监控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中继器、监控模块和传输缆线组成。

监控主机最多可管理64×16共1024个监控模块,每个回路可管理64个模块。

网络最大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

当传输距离超过500m时,采用中继器扩展,美各种机器可管理64个模块。

监控主机与监控模块的通信线路采用总线型连接方式。

监控主机与模块之间的通信线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且监控主机及中继器的电源线宜采用3×1.5mm2电缆,监控主机与模块之间的通信线径不宜小于2×1.0mm2,模块电源线的选择应注意考虑传输距离产生的压降,一般不宜小于2×1.5mm2.如果通信距离超过500m,应增加中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