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进位加 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不进位加(1)》教学课件
3.
21 +3
24
4 + 33
37
4.猜一猜。
23 47
6
+
5+
2 +6 2
28 49
68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 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 谢 大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家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第2单第元 110课人0时以教版内·不二的年进加级法位上册和加减(1法)(二)
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探索新知
二二((131))班班学和生二和(本23)班班的 带一队共老有师多一少共名多学少生人??
35+2 = 37+2 = 35+32= 35+37=
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 一共多少人?
32
( 34 )
5
+( 6 ) +( 3 ) +( 4 3 )
( 38 ) ( 37 ) ( 48 )
想:怎样对位?
2.找错误
17+2=3179 5+23= 2783 50+23=73 25+3=2282
17 17 5
5 50
+2 + 2 +2 3 +2 3 +2 3
37 19 73 28 73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不进位加(2)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1)【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博物馆图。
)师: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已知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班有2名老师带队。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会根据图中信息提出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有的是本节课要计算的,有的是后面要计算的。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二、探究新知1.体会加法的意义。
师:要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条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二(1)班学生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人数。
师:你找到这两个已知条件了吗?你会列式吗?预设:二(1)班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2人,35+2。
2.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1)交流口算方法。
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先将个位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
5+2=7,30+7=37。
(2)探究笔算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预设: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
(课件演示结合小棒图列竖式的过程及要注意的地方。
)师相机提问:2为什么不和3对齐?让学生明白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同学们刚才看明白竖式的书写步骤了吗?预设:先写35,再写+2,再写,最后写得数。
(师补充,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师:大家自主整理本题解答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主要内容是不进位加(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也还不够熟悉,可能会对不进位加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进位加的计算,特别是在数字较大时能够正确判断是否需要进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跳远,引出需要计算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不进位加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不进位加的计算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6、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7、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8、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9、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助学: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究: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怎样列式?交流怎样计算?学生汇报:(1)用口算32+5=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
(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4.怎样计算△的数量?(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且直观的动手操作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统计图中,搜集有效的信息。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个量之间的大小。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有了导入摆一摆的基础,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摆,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不进位加(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11—13页的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做好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12+7=13+5=2+17=4+13=8+12=14+3=二、探求新知。
1、以旧导新。
提问:你们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并用之前已有的100以内加法的口算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单独列出算式并自己口算解答。
提问:除了口算,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竖式笔算。
2、教学例1。
提问:刚刚有同学提出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板书:35+2=?)35+2=?那么你们能用数小棒的方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吗?学生动手摆小棒,摆出35+2=37。
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零散的5根小棒和2根小棒放在一起呢?成捆的要放在一起呢?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3、小结。
零散的小棒就相当于都是个位上的数,而成捆的就相当于十位上的数,所以我们在计算中要将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法则表现在竖式计算中,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4、竖式笔算。
在横式下面列竖式,35和2必须数位对齐。
个位上的5+2=7,十位上的3+0=3。
所以竖式计算的答案也是37。
5、教学例2。
(板书:35+32=?)提问:你们现在已经会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加法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加法呢?用刚刚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做一做。
学生可先数小棒再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直接先列竖式计算再用数小棒的方式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100以内的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
2.能够掌握进位不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3.能够灵活应用借位不借位的减法计算方法。
4.能够通过实际例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2.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进位不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
2.灵活应用借位不借位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介绍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其作用。
2.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进位不进位的加法计算方法和借位不借位的减法计算方法。
三、操练环节(20分钟)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设置一些实际情境问题,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讲评与总结(10分钟)1.针对练习册上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澄清学生的疑惑。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和借位不借位的减法计算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题目。
2.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36 + 27 = ?–58 - 29 =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展开,通过讲解和实际操练,让学生掌握进位不进位和借位不借位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注意设置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后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朋友您能够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既是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1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养成认真计算和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材分析】教材编排注重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活活泼的建构过程。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25+4= 77+6= 45+8=6+70= 3+21= 92+3=2、填一填,算一算。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2. 100以内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3. 10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减法的关系,掌握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运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3.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强调加法、减法的关系,以及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减混合》优质课件
练习
1.认真填一填。
33 + 11 9 ( 5 2) +2 7
( 7 9)
24 + 11 6 (4 0) -2 8
(1 2 )
63 -3 5
(2 8 ) + 11 7
(4 5 )
2.数学门诊。
94-(35+18)=77 41
94 -3 5
59 +1 8
7 7 (×
改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5
+ 11 8
53 )
47-15+18=50(人) 或 18-15+47=50(人)
答:现在有50人。
4 72-(47+16)=9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有小括号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
47 + 11 6
63
72 -6 3
9
有简便写法吗?
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进行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2
32 + 11 8
50
简简便 便写写法法
优翼
47 -1 5
32 + 11 8
50
已知:车上原来有47人,下来了15人,又上去了18人。 问题: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还有其他解法吗?
先算上车比 下车多几人。
18-15 +47 =50(人)
3 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 41 7
50
3 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47人,到达南山站时, 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 多少人?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减混合
45+28+16= 89
45 + 21 8
73 +1 6
89
92-44-23= 2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1课时连加、连减课时目标导航连加、连减。
(教材第27页例1~2)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试题。
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1.连加。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1)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明确: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
(2)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由于数据的特点,第②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连减。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1)分析题意。
已知: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问题:求还剩多少个。
(2)探讨解题思路。
可以用总数依次减去两次运走的,也可以先求出两次运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
(3)算法展示。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①种和第③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③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南瓜,再算剩下多少个南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进位加(1)》教案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知识,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中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
明确加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促进100以内加减法的联系,对100以内加减法有整体的认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平时生活中我们买东西,整理物品等都会用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理解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仍然要从“数位”、“计数单位”、“进率”入手。
在学生掌握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相加减)的基础上,老师充分利用情景图,联系学生生活实例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合作探讨等自主活动,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是10个一”相邻计算单位进率的理解。
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进位?”(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样进?(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上来的1)为什么要退位?(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样退?(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相减时,先减去退走的1)5.体现算法多样化在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在连减中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同时在估算策略中也体现多样化。
6.注意口算与笔算的联系本单元教材虽然只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但是它是建立在口算基础上的,其计算过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处理笔算,要把它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能力。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件
判 断 正 误 并 改 正
47 35 21 65
+ 21 68
+ 50 85 0
+ 58 79 7
+ 23 4 88
tián yì
tián
填 一 填
36 + 1 3 6 5 +34 5 2 +2 7 4 1 +2 8
4 9
99
7 9
6 9
lián yì
lián
连 一 连
23+15
45+34
33+52
bú jìnwèijiā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ɡè shí hé
ɡè yī
72
7个十和2个一
ɡè shí hé ɡè yī
35
3个十和5个一
ɡè shí
50
5个 十
例1
十 个 3 5 + 2 3 7
shí ɡè
例2
shí
ɡè
十 个 3
5 2
7
+ 3
6
pàn duànzhènɡ wù bìnɡ ɡǎi zhènɡ
liàn yí
liàn
练 一
85-58=27 8 5 -5 8 2 7 80-55=25 . 8 0 -5 5 2 5
练
44-27=17 4 4 -2 7 1 7 64-9=55 . 6 4 - 9 5 5
.
.
mǎi yí fù yǔ máo qiú pāi duō shǎo yuán
买 一 副 羽 毛 球 拍 多 少 元?
- 6 3 7
笔算减法要 注意什么?
yào bǎ cónɡ ɡè xiānɡ tónɡ shù wèi duì q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研究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研究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练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
课时安排: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
4.整理与温:2课时。
加法第1课时讲授内容: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教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进位加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1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
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20+50 30+40 60+20 70+10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1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
应该用()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十个十个
还可以列成:
口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
5、学完教材第13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列式计算
32+66+3259+4040+59
2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4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算式计算。
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四、过关检测:
1、 2 3 4 2 6 9 8 4
+ 4 5 +5 6 +3 0 + 1 3
2、一双球鞋44元,一个足球55元,买下来一共要多少钱?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