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新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 28、29 页例 2 及练一练与练习五第 4、5 两题。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策策略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新课 1、例 2 出示例题师:看这个问题,***读一下。
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你绪觉得哪个信息比较重要?独霹立尝试想一想:可以用崖哪些策略解决这个问题?自镜己尝试完成在练习本上。
相瘁互交流同桌互相交流,绦要求:1、判断一下同桌的党策略运用是否合理;2、结疹束是否与你一样。
1 / 3点名展示隅,全班交流,说想法。
2、广交流策略师:刚才大家树用自己选择的策略解决了这吱个问题,我们知道,兼听则吱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皱受一下各种策略解决这个问利题的过程,先来看:画图策琵略问:这是用什么策略匣?怎么画?这样能做多少人悉?正好吗?怎么办?如何调人整?回顾过程,每一步表示玉什么意思?现在是不是违正好呢?如何检验?说明:屡解决好问题,要养成检验反兵思的习惯。
列举策略我爽们能不能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闸这个问题?列举时要注意什谊么?这里是怎样列举的沁?你能接着列举找出结果吗肾?假设策略能不能用假设策丑略解决这题?谁来说说看。
秆这里是怎么假设的?正好吗梭?怎样调整呢?小结:甘刚才我们分别用哪些策略解业决了这个问题?哪个策略最踊好?你有什么体会与大家交墟流一下。
3、练一练出示题刚目,学生读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和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工具,如纸、笔、剪刀、胶水等;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28—29页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画图、列举、假设—调整等多种策略的解题过程,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中,初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主动探索、交流展示、质疑评价、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合理选择策略【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感知策略1.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地策略。
3.出示例题:全班42名同学去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师: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二、预学展示体验策略1、师:(齐读一遍)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和问题?根据条件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根据10只船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根据正好坐满又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师:能猜一猜大船和小船可能各有几条,对吗?可以怎么验证?正确吗?谁还能再猜一猜,正确吗?师:根据刚才先猜测后验证的环节,你有启发吗?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地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好,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的想法,讨论好地小组用刚才讨论地方法写一写。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地想法(直接写在黑板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掌声鼓励)师:一一列举地方法虽然很好,就是步骤较多,能否优化一下呢?使得步骤再少一些。
(为了使大家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可以增加一栏,直接写出多出的人数)多出的6人怎么办?一个大船调整为小船就怎么样?所以要把几只大船变为小船就能一次调整好?(掌声鼓励)谁还能把过程再完整地说一遍?师:还有谁,也用了类似的一步就调整到位地方法了吗?2、师:给大家展示一下?少2人怎么办?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地地方吗?大家有什么疑问?老师想问一问:如果算出来少4人,那又该怎么办呢?同意吗?师:刚才这位同学用了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板书),为了方便计算,一般我们假设两种船同样多,其他同学呢?3、师:能给大家画一画吗?为了看起来更加清楚,我们可以用红笔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第27~29页)1. 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老师适时课件或学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将转化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师:转化策略曾经帮助我们解决过这么多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组题,动笔算算,体会哪里运用了转化策略。
有发现,可以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四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题纸各不相同,学生独立计算、观察,体会到转化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师:举个例子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举例:·计算分数除法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计算小数除法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是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
·计算83+83+83+83+83是把相同加数的和转化成乘法。
……师: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体会到转化的实质——转化前和转化后计算结果不变。
小结:这么多地方用到转化的策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应用很广泛;转化策略能解决新问题;转化策略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转化是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策略,为下面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准备】1. 教学例1。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说准备怎样解答,跟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2.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3.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概述•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实例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概述;•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掌握;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童谣朗诵•举例说明问题:如何快速找到一个数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 概念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概述: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或策略去解决问题。
3. 常用策略•根据问题特点选择策略:列式、画图、模拟、抽象等;•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常见的问题,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4. 运用策略•老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学生们尝试使用所学策略去解决问题;•分组展示,讨论策略的可行性,汇总解决方案。
5. 练习巩固•策略练习:提供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运用所学策略去解决问题;•个别辅导:对于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6. 课堂总结•总结课上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强化策略的理解,概念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策略•展示法:通过举例、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诊断法:适时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互动法:采用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形成性评估•课堂练习成绩;•个别辅导成果。
2.总结性评估•给出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解决,并给出评分。
七、教学资源•五线谱 PPT 教学课件;•教学 PPT 视频资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话题在实际教学中是一直存在的而且非常重要。
课上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1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他们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一种解决方法,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让学生观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尝试用画图、列举等方法来分析问题。
教师在旁边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策略,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够多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准备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0元,书店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小明最后实付了50元,请问小明是怎么买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如:学校买了20盆花,其中12盆是红花,8盆是黄花,请问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盆?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测教科书第28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感受假设的策略是为了先满足一个条件,进而调整以满足另一个条件,感受这种策略结合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从题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利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
教学难点: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用调整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例1的时候,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呢?生:画图、转化。
师引入: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教学例21、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一共42人,10只船。
生2:每只大船住5人,每只小船住3人。
生3:每只船正好注满,没有空位。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请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2、汇报方法师:谁先来说说你的想法?(1)假设从大船9只,小船1只开始。
(板书)师:刚才这个同学假设的很好。
他先满足一共是10只船这个条件,然后想大船9只小船1只,发现总人数48人不满足总人数42人这个条件,这个结果不对。
接着继续一一列举,最终找到答案。
假设大船和小船一样多。
(板书) 大船5只,小船5只,5×5+5x3=40 少2大船6只,小船4只,6×5+4x3=42 正好假设全是大船(板书)师:一共坐多少人?多了多少人?生:一共坐的人数为:5x10=50(人);多的人数:50-42=8(人)师:多了8人我们怎么办?对了,要把他们拿走,就变成了小船,是不是随便拿走?要满足什么条件?生:不是随便拿走,必需满足每只船都坐满,不能留空位师:那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只能在每只船上拿走多少人?这个多少人就是大船和小船人数差,是几人?生:2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71-72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的1-3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知道怎样转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张例1的格子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1.回忆《曹冲称象》的故事。
2.提问: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转化?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上一道线?转化3.小结:曹冲用的这种策略,就叫做转化的策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转化的策略对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有什么启发?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二、教学例题,感知“转化”1、出示两个图形(例1)观察下面两个图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一眼看不出来,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呢?动手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给同桌听。
汇报时,学生可能有:(1)数方格的方法,问:你对这种方法有什么看法?(麻烦、不准确)(2)变成长方形进行比较。
怎样把它们变成长方形的?第一个图形:上面半圆向下平移5格。
第二个图形:下半部分凸出的两个半圆分割出来,以直径的上面端点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问: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它们的面积变了吗?现在可以准确判断面积大小吗?问: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原来图形复杂、不规则,难以比较,转化后图形简单了便于比较。
)2、小结:像这样把不规则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解决问题,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教学内容:P27-28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一些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认识策略
1.出示例1,理解题意。
读题,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引导分析,交流思路。
引导:想一想,“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表示数量间有怎样的关系?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通过画图,可以知道男生人数有2份,女生人数有3份,可以根据女生有21人,按相应的份数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交流体会。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应用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调控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理解条件
出示:下面的条件可以怎样理解?
(1)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
(2)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二、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画图、转化、假设等策略。那我们能不能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呢?这节课就根据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看同学们能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
(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然后按比的知识解答,求出结果。
(3)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转化成男生人数是女4)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假设总人数有x人,列方程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秀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从简单问题入手、画图、列表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从简单问题入手、画图、列表等。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的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问题解决的策略的相关资料,如案例、文章等。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超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各种水果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根?”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从简单问题入手、画图、列表等方法。
4.巩固(10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 (1)第2课时假设的策略 (5)第1课时转化的策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例1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一、准备出示:根据下面的分数和比,你能想到些什么?1.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2.一瓶果汁,喝了25。
引导学生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分数和比等形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解决问题时,经常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1.教学例1。
出示例1,指名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根据“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你能想到什么?启发: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根据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你觉得这道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解答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试一试,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反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想到可以先求美术组的总人数,再求男生人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秀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解决问题的策略(1)》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解决问题的策略(1)》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如画图、列举等。
但他们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策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策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实例。
2.准备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策略。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需要策略。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实例,让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实例,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策略。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策略尝试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引言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解决问题是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因此,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重点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会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引用问题首先,向学生引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小毛每天放学路上买一包薯片,五天后他买了多少包薯片?”。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策略接着,介绍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1.阅读——理解问题2.思考——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3.计算——根据策略计算答案4.检验——对答案进行检查其中,第二步是本节课的重点。
进一步说明在第二步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做减法•做加法•做乘法•做除法通过讲解,让学生对这些策略有了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实践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策略解决一些问题实例。
例如:1.张三每天放学路上买两包饮料,五天后他一共买了多少包饮料?2.一份数学试卷有40道题,其中正确率是75%,有多少题做对了?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结策略最后,向学生总结掌握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
总结本文介绍了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重点关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讲解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各种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实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还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解决。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转化的策略和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转化的策略和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3.教学用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苏最新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师: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学过吗?学过哪些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一种并不陌生的新策略。
二、观察对比,明确“转化”1、规则图形的比较问:请你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一些?你是怎么比较的?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比较师:那如果是这样的图形,你还能一下子看出来吗?那该怎样比较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可以在上面先画一画,再比一比。
交流:第一幅图(把上面的半圆割下,向下平移5格,变成一个5×4的长方形)师:第二幅图(把下面凸出的两个半圆割下来,左边的以这个点为中心顺时针旋180度,右边的以这个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80度,变成5×4的长方形)师:因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原来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也相等。
师:问题解决了。
回顾这个过程,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变”的?“变”了后有什么好处?原来的图形不规则,不好比较,不方便计算,转化成规则图形以后就很方便地计算比较了。
在这里,图形的形状变了,可什么没“变”?3、图形周长的比较师:如果遇到关于周长的问题,你也能用上“转化”来解决吗?师:你准备怎样比?生:右边图形横向线段往上移,纵向线段往右移,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与左边的长方形一样大,周长也相等。
师:这样转化有什么好处?转化前后什么没变?三、回顾实例,感受转化方面的多样性1、师:同学们,转化策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以前在学习一些新知识的时候曾多次使用过它,你想起来了吗?四人小组间展开交流,想得越多越好!2、寻找共同点,感受“转化”的价值。
师:同学们,当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再来学习这些新的知识时,都用到了?,不管是形的转化,还是数的转化,你觉得当初我们在学习时为什么要“转化”?生:化难为易,化陌生的新问题为熟悉的旧问题“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恒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引入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吗?解释问题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也有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 理解问题,找关键词解释理解问题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理解问题。
但是有些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理解,这时候你们就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你们理解问题。
教师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跟着做:问题:一个班有36个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1)读懂问题:一个班有多少人?(2)找出关键词:男生、女生、多少人。
(3)理解问题: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8人,所以女生的人数就是男生的人数减去8,即女生=男生-8。
(4)解答问题:女生=男生-8,男生+女生=36。
根据这两个式子,可以得到男生的人数是22,女生的人数是14,因为22+14=36。
3.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解释适当的选择方法:当我们理解了问题,然后找出了问题的关键词,就能更好地知道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但是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法,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
示范一个实例:问题:一共有32张纸,其中14张是红色的,其余的都是白色的,这些白色的纸有多少张?(1)读懂问题:有32张纸。
(2)找出关键词:14张是红色的,剩下的都是白色的。
(3)理解问题:一共有32张纸,其中14张是红色的,那么白色的纸就有32-14=18张。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个单元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画图策略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不能很好地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画图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3.画图工具:准备一些画图工具,如白板、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买饮料”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
如:“小明买饮料”的问题,让学生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呈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图策略。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画图策略解决,并分享解答过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转化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对于复杂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掌握转化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引导发现,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转化的策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转化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转化的策略。
例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哪个面积更大?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转化的策略。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复杂的图形,如何通过切割和拼接,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2.了解数学运算和应用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教育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知识,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开展学生实际操作和解题活动的同时,讲解学生遇到困难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同时,本章节还把数学中的问题分为验证问题、构造问题、运用问题三种类型,以此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在“讲”和“练”之间平衡,做到“讲一遍,示范一遍,练一遍”。
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元素、问题导向、探究式等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兴趣,探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随机在班上抽取两位同学,由他们讲述自己在数学课上遇到的任何问题,并介绍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教师引导学生,讲解如何解决问题。
–先仔细读懂问题,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找出其中的重点;–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方案;–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第二步:讲解知识点1.在讲授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教材,让同学们猜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讲解验证问题、构造问题、运用问题三类,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问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3.在讲解中,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步:讲解案例1.教师现场以1+2+3+4+……+100这道题为例,详细讲解构造问题和验证问题的解答方法。
2.通过多个题型的讲解,解决学生在大量掌握知识点时容易出现的疑惑和难点。
第四步:小组分组活动1.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造成困扰的关键问题。
2.学生同桌间相互讨论与交流,对于自己或同桌还存在的问题,听取老师的意见与讲解,寻求解决方法并再次进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71-72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的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知道怎样转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例1的格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
1.回忆《曹冲称象》的故事。
2.提问: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转化?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上一道线?
转化
3.小结:曹冲用的这种策略,就叫做转化的策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转化的策略对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有什么启发?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1、出示两个图形(例1)
观察下面两个图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一眼看不出来,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呢?动手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给同桌听。
汇报时,学生可能有:(1)数方格的方法,
问:你对这种方法有什么看法?(麻烦、不准确)
(2)变成长方形进行比较。
怎样把它们变成长方形的?
第一个图形:上面半圆向下平移5格。
第二个图形:下半部分凸出的两个半圆分割出来,以直径的上面端点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问: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它们的面积变了吗?现在可以准确判断面积大小吗?问: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原来图形复杂、不规则,难以比较,转化后图形简单了便于比较。
)
2、小结:
像这样把不规则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解决问题,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3、练习运用
(1)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练一练
三、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引导: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用到过转化的策略解决过问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边说,老师边课件演示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
四、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1、尝试练习
(1)计算:21+41+81+16
1 师:观察加数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求和?
观察图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小组交流。
汇报:1-161中的1和16
1各表示什么?
(2)小结:要求阴影部分的和可以从空白部分着想,看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反面入手。
如果再加上321呢?加上64
1呢? 2、练习十四 第一题
四、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学生讲了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
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能很快的算出来,让学生猜一猜爱迪生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
今天学习了什么?运用转化的策略有什么好处?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时,你会怎么想?
附板书设计:
不规则 规则
复杂 转化 简单
未知 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