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三定律

形式逻辑三定律

形式逻辑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形式逻辑也叫普通逻辑。

形式逻辑研究人的认识知性阶段思维规律的学说,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

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也是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统一。

形式逻辑的对象是事物的质,形式逻辑靠概念、判断、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反映事物的质。

1、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2、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

它通常被表述为A必不非A(A一定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

在传统逻辑里,矛盾律首先是作为事物规律提出来的,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

它作为思维规律,则是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

3、排中律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种思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比如: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

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

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形式逻辑有四个模块,分别是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

可是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一直在膨胀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对于人类而言,仍然是未知的;可是,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认知去认识无限的宇宙,这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呢?有。

我们的古人曾经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注意,这8个字非常重要,道明了根本的认知方法,这也是分类的方法。

而古希腊人,也早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师父、徒弟和徒孙的关系,其实这三个人都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给各种概念下定义。

比如,勇气这个概念,它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给这个概念下定义?苏格拉底用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当然那时候的辩证法还是朴素的辩证法,通过不断的追问寻找概念的本质。

而柏拉图发明了理型论,认为事物的理型就是本质,而所有的概念都代表事物背后的那个理型;等到亚里士多德时,就开始用分类的方法,把事物按照种属进行不断的分类,最后用种差法给概念下定义。

这种方法与中国的古人不谋而合。

我们现在的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数学等学科,就是亚里士多德当年分类出来的,这些学科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单独的研究领域,这完全是分类的结果,有了分类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概念。

比如,母鸡,石头等……有了概念,就需要判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母鸡和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画一个圈,代表物体,中间画一个竖线将圆圈一分为二:左半边代表无生命的物体;右半边代表有生命的物体。

左边画个圈,代表无机,面里画个圈,代表石头;右边画个圈,代表动物,里面画个圈,代表母鸡。

这样,我们就能根据分类的方法,能清晰的构建出一幅概念图。

然后,我们能容易的判断出,原来母鸡和石头都是物体。

有了这个概念图,我们就可以推理,比如,现在有一个物体A,但它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推理出,这个A要么是有生命的物体,要么是无生命的物体。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命题、论证和推理关系的数学分支,它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来揭示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

本文将从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语言表达中命题之间的关系。

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结构,而不关心命题的具体内容。

在形式逻辑中,我们使用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和分析逻辑命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学原理。

二、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形式逻辑中的基础,它是根据逻辑学原理总结归纳而来的。

形式逻辑中常用的推理规则有:1. 消去规则:如果A蕴含了B,而B又蕴含了C,则A蕴含了C。

2. 假言推论规则:如果A蕴含了B,而A成立,则可以推导出B成立。

3. 拒取规则:如果A和非A不可能同时成立,则可以推导出非A。

4. 析取三段论规则:如果A蕴含了B或C,而B和非C不可能同时成立,则可以推导出A蕴含了B。

5. 换言式规则:如果A等价于B,而A成立,则可以推导出B成立。

以上只是形式逻辑中常见的推理规则之一,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在推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帮助我们在分析和评估命题之间的关系时更加准确和清晰。

三、证明方法证明方法是形式逻辑中用来验证命题真值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证明方法有:1. 直接证明法:通过根据已知条件和推理规则,逐步推导出结论的真值。

2. 反证法:假设命题的逆命题为真,然后通过推理规则逐步推导出矛盾,从而得出命题为真的结论。

3. 归谬法:假设命题为真,然后通过推理规则逐步推导出矛盾,从而得出命题的逆命题为真的结论。

4. 数学归纳法:对于一系列断言,在满足初始条件和递推规则的情况下,逐步证明每个断言的真值。

以上只是形式逻辑中常见的证明方法之一,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证明方法。

证明方法是形式逻辑中重要的工具,它们帮助我们验证逻辑命题的真假,提高逻辑推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逻辑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逻辑规律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对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逻辑规律分为形式逻辑规律和实质逻辑规律两类。

1. 形式逻辑规律形式逻辑规律是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规律性,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领域、内容或学科而具有客观普遍性。

形式逻辑规律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同一性原则、排中律和矛盾律。

同一性原则认为一切思维和判断都是以不变为本质的,也就是说,一切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同的。

排中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在同一范围内,任何一个命题或者一个判断口吻,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不能两者兼有,也就是排他性原则。

矛盾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在同一范围内,相同事物的两个命题,其中一项必为真,一项必为假。

2. 实质逻辑规律实质逻辑规律是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规律性,它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和相对性。

实质逻辑规律是具体内容和特定领域的理论规律,它是形式逻辑规律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表现。

实质逻辑规律在不同的领域和具体内容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二、逻辑规律的基本特点1. 逻辑规律的客观性逻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感觉,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和认识的客观规律。

2. 逻辑规律的普遍性逻辑规律是普遍适用的,适用于一切思维和推理活动,不分时间和空间,不分种族和文化。

3. 逻辑规律的必然性逻辑规律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随意的。

逻辑规律的存在与否,不是随主体的意志和愿望而变化的。

4. 逻辑规律的相对性逻辑规律是相对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得到实现的,不同的条件和前提决定了逻辑规律的具体形式。

5. 逻辑规律的可知性逻辑规律是可知的,它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实践反思得到认识,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得到把握。

三、逻辑规律的应用和意义1. 逻辑规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研究依赖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是科学思维和推理的基础。

科学研究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验证,遵循逻辑规律来推导结论。

2. 逻辑规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逻辑规律来分析问题和决策选择,逻辑思维和推理是正确决策和有效行动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课后题答案

形式逻辑答案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

2、(b)第二章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六.全部错误。

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七、全部错误。

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

3、不相容(全异)、同一。

4、(略)。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第三章简单命题与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

2、能,能。

3、(略)六、(3)正确。

七、1、SOP。

2、真包含于。

3、全同、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肯定。

6、SI P真。

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与P全同。

形式逻辑第十章

形式逻辑第十章

二、请运用基本规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学图书馆遗失一本《世界名画欣赏》,当问到 四位借阅者时,他们分别回答如下:
甲:我没拿。 乙:是甲拿了。 丙:甲没拿。 丁:是乙拿了。
已知其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分析是谁拿了。
2.设A为:某班没有一个学生不是广东人。B为: 并非某班学生都是广东人。请分析在下列情况下, 甲、乙、丙、丁是否违反基本规律?如违反,请 说明理由: (1)甲肯定A又肯定B。 (2)乙否定A又否定B。 (3)丙肯定A而否定B。
第十章 逻辑规律
第一节 概述 一、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1.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是指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 理等各种思维形式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法则。 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率。 2.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是主观的思维规律,不是客观 事物的规律,但是它们又是有客观基础的。
二、逻辑规律和逻辑规则的关系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逻辑规律适用于一切思维形式; 逻辑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种思维形式,一定的逻 辑领域。 2.逻辑规律概括了正确思维在结构上的基本特征。
2.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论题自身 的同一。 违反会犯“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的错误。
例如:书上245页。 把“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偷换为“某个人 是由猴子变来的”
第二节 不矛盾律 一、什么是不矛盾律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矛盾思想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至少有一(A和O E和I) 反对命题: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A和E) 主谓项相同,联项相反的两个单称命题是矛盾的。 主项和联项相同,谓项是反对概念的两个单称命题 是反对的。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 的天然屏障。 5.四海之内皆兄弟,所有兄弟皆男性,所以,四海 之内皆男性。 6.警察:“你为什么闯红灯,懂不懂交通规则?” 开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闯红灯,这是第一次。”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思维”相关文档)共5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思维”相关文档)共5张

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作用
• 是人们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 证性的基本保证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 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 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 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规规规规规规 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 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 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

逻辑学中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逻辑学中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赞成和反对是反对关系,根据矛盾律,两者不能同真, 至少有一假。(也即不可同真,但可同假)
7、围绕A班有无党员一事,甲乙丙三人展开如下对话:
甲:“A班有人是党员”。 乙:“A班有人不是党员”。
丙:“据我所知,你们俩说得都不对”。
从上述对话中,可得出三人中哪一位有逻辑问题?为什么?
8、下述三人谁的说话有问题,为什么?
第八章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一、什么是同一律
同一律
任一思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二、同一律的要求
(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 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
会犯“转移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对这个问题,一些人这样看,一些人那样看。他们之间
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可见,语言是有阶级性的,没有什么全社 会共同的语言。” 在这段话中,“语言”一词在第二句话“他们之间是没有 共同语言的”中表达“观点”、“意见”、“看法”这样的概
念,而在后一句话中却都是表达“语言”这一概念的。这是以
同一语词表达不同的概念。也可以说是将不同的概念当作了内 涵、外延相同的概念。总起来说,也就是没有确定“语言”这 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从而犯有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 错误。
会解体,这样,我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答案
论题:从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分析我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论述: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我国,破坏了我国领土
主权的完整,帝国主义的商品和资本输入我国,使我国的封建 社会解体,这样,我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答案

形式逻辑答案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

2、(b)第二章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六.全部错误。

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七、全部错误。

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

3、不相容(全异)、同一。

4、(略)。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

2、能,能。

3、(略)六、(3)正确。

七、1、SOP。

2、真包含于。

3、全同、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肯定。

6、SI P 真。

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10形式逻辑-第十章 论证∶证明与反驳

10形式逻辑-第十章 论证∶证明与反驳
在不同的语境中,形式相同的语词或语句可能会具 有不同的指称对象和含义。这就会产生语境歧义。例如, 问:“我是否自已贴上邮票?” ;答:“要贴在信封上!”
预设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隐藏在话语的表象后面的 没有显现出来的预先设定的含义,也就是说话人所相信 或假定的一些前提条件或背景知识。即语句中隐含的判 断或交谈的话题。例如:“下雨了,快去关窗!”
☆归谬法是一种先假定反论题为真,并从中引出谬误的推断,
然后根据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从否定谬误的推断到否定反
论题的真实的方法。又称“假设反证法” 。
☆穷举法是一种列举出除所要证明的论题外还可能成立的其
他各种论题,然后将这些论题一一予以否定,从而证明所要证
明的论题为真的一种方法。又称“选言证法”。
这两种方法的论证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推出一个普遍必然性的全称命题而产生的谬误。 (2).平均数谬误,是指基于平均数的假象引申出一般
性结论谬误的。 (3).错误抽样的谬误,是指在归纳推理中,由于抽样
片面、样本不具有代表性而造成的谬误。 (4).虚假相关的谬误,是指把两类并非真正相关的事
件误认为是相关事件而作出的错误结论。 (5).赌徒谬误,是指由于意识不到独立事件的独立性
⑵归纳证明就是借助归纳推理进行的证明,即用某种 典型的关于特殊事实的命题来推定一般原理之真实性的 一种证明。
归纳证明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归纳、类比推理形式 来进行,但推出的结论只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2.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按论证方法的不同)
⑴直接证明就是用论据正面推出论题的一种证明方法。
直接证明可以既借助于演绎推理,又借助于归纳推 理来进行。
证明中这样的逻辑错误常常表现为“证明过少”和 “证明过多”。所谓“证明过少”就是实际证明的论 题比需要证明的论题所断定的要少;“证明过多”就 是实际证明的论题比需要证明的论题所断定的要多。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概述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各种思想逻辑形式的普遍规律,它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我们这里所说的基本规律就是相对于特定规律而言的。

我们以前曾经谈过许多逻辑规则,比如定义规则、分割规则、三段论规则等等。

这些逻辑规则相对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裕理由律这四条逻辑规律来说,都具有特殊性。

它们只在特定的思想逻辑形式里有效率。

相对于这些逻辑规律来说,逻辑的基本规律则具有普遍性,就是对这些规则的进一步归纳。

因而它们广泛地适用于于各种思想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式逻辑把它们称作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普遍有效性。

逻辑规律是思维活动中的基本准则,对一切思维过程都有制约作用。

任何正确的思想,无论是概念、命题还是推理,都必须具有确定性。

有确定的内容,确定地反映客观对象,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正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这一特征。

同一律明确提出任何思想与自身同一,矛盾律建议思想不自相矛盾,排中律则确定两个矛盾思想的中间可能性。

严格遵守这三条规律就是思想具备确定性的必要条件,违背了它们的建议,则势必犯下逻辑错误。

这从逻辑规律在思维中的促进作用说道的。

再者,充足理由律也是逻辑思维的必要条件,它是思想具有论证性的必要条件。

违反了它的要求,同样犯逻辑错误。

1二、客观必然性。

逻辑规律不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是思维自身的规律,因此有其主观性。

但逻辑规律不是同客观事物毫无关系的纯思维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即一切客观事物在其存在时必须具有的规律。

因为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只能是该事物而非他物;一切事物在其存在时不能是虚无;一切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二者必居其一;一切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三、逻辑思维具备确定性和论证性的特征。

其中,思维的确定性又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同一性、一贯性和明确性。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就是有关思维具备确定性的规律,充裕理由律就是有关思维具备论证性的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在实际思维中,思想保持自身的同一,并 不是容易的事。通常说的混淆概念、偷换概 念、偷换论题、转移论点等都是思想没有确 定性的表现。有一篇文章说:“抗拒从严政 策与我国刑法中的被告人有为自己的犯罪事 实辩护的权利的规定,也是直接相违背的。”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把“抗拒”和“辩护” 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抗拒”是指被告 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拒不认罪,而“辩护” 是指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材 料和意见反驳控诉,或对控诉的内容进行申 述和辩解。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 在作者那里,抗拒和辩护自身均未保持同一: 是它自身而又不是它自身。混淆概念是概念 未保持同一的一种表现形式。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不是人们头脑里原来固 有的东西,也不是人们互相约定的产物,而 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最常见的性质和关系的 反映。所以列宁指出 反映。所以列宁指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 所以列宁指出: 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虽然是客观事物自身 的性质和关系的反映, 的性质和关系的反映,但是它不是客观事物 自身的规律,而是人们思维中的规律。它只 自身的规律,而是人们思维中的规律。 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只在思维领域里 发生作用。所以,不能把形式逻辑的基本规 所以,
①张三是罪犯,张三不是罪犯。 ②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本案有的 材料不是可信的。 ③本案所有的材料都不是可信的,’本案 有的材料是可信的。 ④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本案所有 的材料都不是可信的。 ⑤某行为是抢劫罪,某行为是抢夺罪( ⑤某行为是抢劫罪,某行为是抢夺罪(后者 对前者也是一种否定) 对前者也是一种否定)。 ⑥如果是故意杀人,· ⑥如果是故意杀人,·那么凶手必自带凶 器;该凶手是故意杀人,但未自带凶器。 ⑦这个证据或者是直接证据,或者是间接 证据;这个证据不是直接证据,也不是间接 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同一律
3 同一律的作用 (function) :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 性。只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可能进行思想 交流。 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自身同一,但 并不认为事物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同一律所要求的只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确定性,并不否认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因此, 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形而上学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首先,这三条规律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即 逻辑思维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由此决定了 逻辑思维的一系列特点。 其次,这三条规律较之形式逻辑的其他规律在思维 形式中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逻辑基本规律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 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 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逻辑规律是通过思维形式的确定性来保证思维内容 的确定性,对思维内容的真实性没有要求。
不怕没柴烧! 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第三节 矛盾律
一伙强盗抓住一个商人,强盗头目对商人说:你说我会不会 杀掉你?说对了,就把你放了;说错了,就杀掉你。
商人想了想,说:你会杀掉我。于是强盗把他放了。 推理一下:如果强盗把商人杀了,他的话无疑是对的,应该
第二节 同一律
1 同一律的内容 (Contents)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 想与其自身是等同的。 同一律的公式为:A→A (读作 A 就是 A ;或如果A, 那么 A )。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 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第二节 同一律
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么 而形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换言之,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 前后一贯,不能自相矛盾。
第三节 矛盾律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作“自相矛盾”或“逻辑矛
盾”。 在概念领域这种错误表现为用两个相互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
放人;如果放人,商人的话就是错的,应该杀掉。这是一个 悖论。聪明的商人找到的答案使强盗的前提互不相容。 一条鳄鱼抢走一个小孩,它对孩子的母亲说:我会不会吃掉 你的小孩?答对了,孩子还给你;答错了,我就吃了他。 母亲的回答应是: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悖论 (paradox) 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第二节 同一律
李白游秋浦,当地汪伦家居桃花潭一带,很想见李,但又苦 于不认识,心生一计,给李写了一卦信:“ 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此乃 李生前两大嗜好,欣然前住。
去了桃花潭后,全然不见那番景象。李白大失所望。 原来--- “十里桃花”是桃花潭方园十里, “万家酒店”是有一家酒店店主姓万。
2 同一律的要求(Requirements)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 确定和同一。 含义 1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命题都 必须保持明确和自身同一。 含义 2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命题前 后应当保持一致。
第二节 同一律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fallacies) :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 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 论题或混淆论题。论题可指判断或命题。 所谓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没有保持 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同一。 所谓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在 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的时候,没有 保持论题的同一,中途以其它的论题取代了原来的论题。
如此之深,以至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 我一定来。”
第三节 矛盾律
3 矛盾律的作用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
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矛盾律要求排除“自相矛盾”,是指排除存在于同一思维过
程中的逻辑矛盾 (Logical contradiction),而不是指排除客观 对象内部普遍存在的辩证矛盾 (dialectic contradiction)。 如果在不同时间或从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相反的论 断,这并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第三节 矛盾律
1 矛盾律的内容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 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而须指出其中必有 一假。因此,实际上应称“不矛盾律” 。 矛盾律的公式:﹁(A∧﹁A) [读作并非(A并且非 A)]。
第三节 矛盾律
2 矛盾律的要求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任何一个思维和论辫过程中,
第三节 矛盾律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充满辩证法,岂能从字面理解。外国学 生认为自相矛盾且无法理解的“俗话”主要有: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
第十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第二节 同一律 第三节 矛盾律 第四节 排中律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形式逻辑是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因 此,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乃是在各种思维形式中普遍 起作用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Law of identity, contradiction and excluded middle)。 为什么说这三条逻辑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的概念去指称同一个思维对象; 在命题领域表现为对同一思维对象作出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
的判断; 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把语义相反的语词同时赋予同一主语
造成思维上的逻辑矛盾。
第三节 矛盾律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到:“爱你爱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