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看阅读观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折射的阅读危机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折射的阅读危机
张和风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教育时政)》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
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的结论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反映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
这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一出,有关“阅读危机”的争论“烽火重燃”。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张和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跨文化视域下文学经典传播的可能路径——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为例
2.“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引发热议
3.“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
4.名著死活读不下去
5.名著为何“死活读不下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看阅读观
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看阅读观书,人人可读,似乎也应该是人人肯读,人人会读。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面前恰有一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上榜书目皆是中外名著。
经典书籍竟遭如此凄惨下场,不免让人惊愕。
细看这些被打入冷宫的经典之书,固然可以用调查人群没考虑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因而不具备代表性等原因聊以自慰,但我们依然不能放弃这样的思考:前人的智慧成果何以沦落至此?作家的职责不仅在于反映一个时代,更在于唤醒一个时代。
真正的作家,一定抓住了生活中最微小的尘埃并把它收集起来,日日夜夜地洗濯、沉淀,最终将之烧制成一朵闪光的“金蔷薇”。
无论你的条件有多么苛刻,榜上提名的作品都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其问。
我们固然可以说自己现在生活的时代与作品描写的时代相去甚远,这种时空差异让我们与作者产生隔膜与距离,于是便不愿去读。
即便我们承认某些古代作品中所谓的忠义观、生死观在今天已显得“另类”,但也绝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定义为落后,更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共性――对于人基本价值与存在的探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人与外物关系的研究,这些都是跨越时空的永恒。
若是明白了这点,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死活读不下去呢?恐怕关键还是在于个人。
看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吧,或许可以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那句话来形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大部分人早已在现实社会中筋疲力尽,纷繁复杂的生活已使他们迟钝而麻木,疏于对精神世界的经营和锻造。
于是,读书于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消遣,一种在工作和家庭之外获得放松愉悦的途径。
至于探索先哲的思想历程、通过与智者的对话提升自我,如此阅读观不仅不现实,而且可能是痛苦的。
但我们知道,真正的读书从来都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走进那个经常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世界。
这种阅读往往不仅不能舒缓现实带来的疲惫,甚至会造成读者与现实愈加紧张的关系:它会促使你去质疑,去审视,去推倒重来。
这种阅读的对象,显然是,也只能是经典名著。
消遣娱乐的阅读观无形中剔除了人类文学的经典,遇见便“死活读不下去”。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曝光,四大名著赫然在列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曝光,四大名著赫然在列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3年第26期我们有拒绝经典的权利,但应保持一份对经典的尊敬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近3000名读者微博、微信留言,统计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排行榜。
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
此外,《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等国外经典也跻身前10。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也可谓千奇百怪: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了理解故事;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据说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此榜单发布后,网友对“读不下去经典”的人的批判几乎呈一边倒之势,“拒绝经典阅读受害的是个体,更是社会和民族。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拒绝经典的个体和民族更没有前途。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批评有些言重了。
“再美的饮食都有人会说不好吃的,何况是个人对某部作品的好恶?”《读天下》杂志社副社长倪方六如是说。
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莫争则表示:“经典和大众,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会互相转换。
比如《西游记》,在明清时期就是夹杂大量白话的平民读物;《红楼梦》在华文世界的艺术高度自不用说,但就连博尔赫斯那样的大文豪也说这本书人物太多了。
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们小时候的读物,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则未必是十分经典的作品。
”“我认为:看不看经典,是一个人的选择,但不应盲目地拒绝经典,只选择肤浅恶俗的低级审美甚至审丑。
”此前曾有报道说,出版一本严肃的书籍,开印数能够上万册就已经让人高兴了。
联系此榜单,其结果令人深思。
●媒体评点: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我们当然有权利拒绝那些我们读不进去的书籍,这很正常。
也许不正常的地方在于,我们对待书籍是怎样一个态度。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引发热议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引发热议作者:仲余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3年第10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虽然有媒体报道这则消息时声称“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是读书之人恐怕很难一笑置之,反而会有种斯文扫地的尴尬。
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
这些书几百年都这么读了下来,想不到今天却被吐槽“读不下去”,可见问题不是出在书身上,而是应该在今天的读者身上找找原因。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
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了理解故事;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据说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总之,今天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头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平心而论,阅读经典的确是要花费些时间和气力的,在一个生活如此快节奏的时代,让人们静心读本好书几乎成了件奢侈的事情。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先生在其译本序中开篇第一句话便提醒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如今这本书真的令人“读不下去”,译者的这一先见之明倒显得有些悲哀了。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今天读者的浮躁心理。
毫不客气地说,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引发热议
I l I l 暮
周 以迄 于元 、 明。 中 国 已 经 有 了 二
十四史 。这个道理很深奥吗 ?不深 奥 。这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常识 。
所以, 这 个“ 死 活 读 不 下 去 排
行 榜” , 从根 本 上讲 就 是一个 驴 唇 不对马嘴 的低档小魔术 , 它 的调 查 结 果是在 调查 之初 就 已经 由调 查 方法预先设定好 了的 。而公布这种
而 是恰恰 相 反——权 力确 实 可 以
控 制 相 当一 部 分 资 源 , 但 永 远 做 不 到“ 全覆盖” 。喜欢 阅读 经典 名著 的 绝 对 人 数 可 能 在 不 同 时 间 有 所 波 动( 这 也是正常 的) , 但 代 表 着 人 类
拥 有 了薪 火相 传 的机 制 和 动 力 ,
贪污受贿循私 枉法 . 跟 看 没 看 过 色 情 影碟 没 多大 关 系 。 虽 然 广 西 师 范 何 种 人 群
他们 的偶像稍 有不敬 , 他们立刻 会
在第一 时间一拥 而上将其“ 大 卸 八 块” 。但 是 这 只 是 问题 的 一个 方 面 。
思、 恩 格 斯 的 经 典原 著 。“ 死 活 读 不 下去” 的大有 人在 。 即 便 是 向 动 不 动 就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自 居 的 那 些 人做个调查 , 他 们 究 竟读 过 了 、 读 懂 了多 少马恩 原 著 , 那 结果 会如 何 , 您知道的 。 中 国 的 四 大 古典 文 学 名 著。 虽 然 当时都 是通 俗读物 , 现 在 可 是不 那么 通俗了 。 读这 种 书 , 是 要 经过一定训练 的 , 没 经 过 这 种 训 练, “ 死活读 不 下去 ” 是很 正常 的 。 这 跟 听 音 乐 需 要 一 双 受 过 训 练 的 耳 朵 是 同一 个 道 理 。那 些 上 了 各 种
《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谁的不幸
我 国 阅读 率 的下 降让 人 忧虑 , 但 这 种拒 绝 阅 读 经典 的现 象更 让人 尴尬 。曾有 报道 说 , 通 书籍 , 开 印 数 能够 上 万 就 触 吧 。
已经让人高兴 , 而拒绝阅读经典 的现象显然与此
社 会 背景有 关 。 经典 是 文化 传承 的载 体 。 朱熹曾
的侏 儒 化 。 “ 胸藏 文墨 虚若 谷 , 腹 有诗 书 气 自华 ” 早 已被 抛 于脑 后 了 , 不少 人关 注 的是 厚黑 学 、 成 功学 、 官 场 哲学 和 能带来 一 时 阅读 快 感 和趣 味 的书籍 , 而
时代 精神 塑造 和个 人气 质养 成 的经 典 , 由于缺 少 实用 价值 ,缺少 让人 所 谓适 应 “ 办公 室 成 长 ” 和
时事 点燃作文 ■ ■ 糍
经 典 的“ 不幸 ” , 不 如说是 我 们与 时代 的 “ 不 幸” 。
阅读具 有 强烈 的 时代性 , 更具 有 高度 的个 性 化。 莎士 比亚说 : “ 书籍是 全世 界 的营养 品。 ” 如果
我们认 同这一点的话 , 经典名著更是营养品中的
“ 极 品” , 怠慢 不得 。 但 吊诡 的是 , 现实 恰 恰与 我们 开 了个 玩 笑 : 名著 被 驱 逐 到 了 “ 死 活 读 不下 去 排
的道德水准 , 凝聚 民族力量 , 而拒绝阅读经典 , 受 害的不仅是个体, 更是社会和民族 。《 红楼梦》 高 居“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榜首不是笑话 , 而是必
须反 思 的文化 课题 。 一 个不 读 书 的人 是 没有前 途
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 一个拒
( 摘 自中国 网)
阅读 经典 不仅 关 乎个 体 的成 长 , 更关 乎 民族 的未来 。 这 是一 个 基本 的判 断 。 阅读 经典 可 以提
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名著为何变天书
"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名著为何变"天书"日前,有出版社在网络上对3000多位读者进行一项“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
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悉数上榜。
此外,《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跻身前10名之列。
因为是网络调查,调查对象较为单一,结果或许有失偏颇,但也反映了当下的阅读困境。
不懂派:生僻字太多或翻译太烂@章小歪说:应该说是前辈们没有留下一个好的方法指导后人去欣赏这些名著。
就拿《红楼梦》来说,入门的梯度感觉非常高,我十三四岁时第一次读原著,像是在完成任务,最后好歹翻完了。
@我爱小肌肉:其他三本我都爱读,《红楼梦》是细腻小资读的,我看不懂。
@阿乌兰:《百年孤独》我的确读不下去了……他们家八辈子人下来的名字根本就是几个单词的随机组合。
@恶魔_未特:《百年孤独》和《红楼梦》比较难读,阅之一头雾水,我不懂艺术。
@就系甘真Muse:看《百年孤独》,第一次看了一半,觉得人物关系有点乱。
于是回头重看,看了一大半,还是乱。
@青岚映景:同意,读下去费劲啊,《红楼梦》在当时应该也是类似青春文学啊,可是很难看得深入,读读就走神了。
@就是一个写字儿的:文艺作品随时代发展,此乃大势。
老学究们幼时爱读的书,现在的孩子看见就烦,为什么?因为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中长大,没必要再去啃那些没劲的玩意,这是时代的进步!@膝盖中两箭:难读的原因是跟不上作者的思路,除此外,还有翻译的问题,因为外国名著看起来真的很费劲。
@严鹏飞zy:《红楼梦》我读不下去是因为生僻字太多;《百年孤独》勉强看完了,对历史不懂、看一两遍就开始吹捧的人多少有点恶心;《瓦尔登湖》看起来太累,作者的境界凡人真的很难理解。
淡定派:修为到了自然就看懂了@miaoshoukk:这类调查反映不出真正阅读群体的实情。
你能指望把《诛仙》奉为经典的人能去思考《红楼梦》的多重内涵?@VI_Gray:也未必就是读懂,只是照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而已。
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作文指导
H
11
构思之寻找原因
为什么经典文学作品没有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
社Hale Waihona Puke 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会
、
社会价值取向改变,人们追求功利
读
者
人心浮躁,人们无法静心,没有耐心
的 原
人们文学素养越来越低,阅读能力下降
因
手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冲击
H
12
H
13
三、构思之探究危害
经典文学作品没有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
H
5
一、审题之提炼问题
这个材料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要回答 为什么经典文学作品没有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
原因
H
6
二、构思之寻找原因
为什么经典文学作品没有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
“经典”的语言表达不符合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而“通俗”的
表达则符合现代人口味
作
品 的 原
“经典”所传达的思想内容无法让现代人产生共鸣,而“通 俗”则贴近现代人生活
@山西老西儿:《红楼梦》拿下“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首,这个结果多少 让人感到惊讶和尴尬。但导致这个结果的究竟是名著还是读者?在网络大 行其道、生活节奏加快、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读者们平心静气、品味 经典或许有些奢侈。但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 缺少的是阅读,而不只是经典。
@田朝晖:网络投票选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我不认为这是网友的幽默 感,这是耻辱。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 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 语,强调精炼有力,不画蛇添足。
H
21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 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 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 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名著经典为何死活读不下去
名著经典为何死活读不下去读书本是快乐事,可为什么现代人宁肯唱歌跳舞也不愿追逐这样的快乐,难道现有的图书不合读者的胃口,一连串的疑问从“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微博的“主页君”(管理员)戴学林的脑子里蹦出来。
一阵苦思冥想后,戴学林决定在微博上发起一个“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的话题调查。
最终,一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公布。
在这份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
这些以往享誉极高的经典,为何如今却落得了“死活读不下去”的田地,“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各式各样“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令人瞠目。
这项调查吸引了3000多名读者的参与,评论互动内容长达125页,转发量达到5000多次。
读者吐槽“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各式各样。
网友“奇奇猴儿”说,人物太多、名字难记、内容太抽象、文化差异大。
一些网友甚至调侃这些名著是“治疗失眠的利器”。
吐槽《红楼梦》,有读者抱怨书中人物关系复杂,完全记不清楚,“有强迫症的我为了厘清复杂的家族关系还画了一个表,读了N多遍都读不下去”;吐槽《百年孤独》的,觉得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将其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者必备书”。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这一调查没有考虑内容与受访者是否相匹配、相对应的问题,3000个样本不可能代表所有读书的人。
另外,网络本就是一个聚集微阅读者、浅阅读者和碎片阅读者的环境,在此环境中的调研对象指向大部头的严肃作品,实则一个“荒谬的小笑话”。
不少人疾呼榜单“纯属吐槽、看看就好”。
然而,一想到流传百年的经典名著如今“死活读不下去”,作家王蒙批评道:“《红楼梦》都读不下去是读书人的耻辱~”名著与读者为何多了“隔膜”人们不禁要问:对于名著,为何现代人读不下去呢,有专家指出,读名著不只是读书,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是具有永恒性的东西,但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完全被读者所“待见”,其中的原因也是多层次的。
经典名著缘何“死活读不下去”
经典名著缘何“死活读不下去”经典名著缘何“死活读不下去”口祖丁远近日,广西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在网上搞了一个叫做“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的活动。
榜单由3000名读者微博、微信留言统计,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人们公认的经典名著,竟被落入“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而且《红楼梦》高居榜首,是读者吐糟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在这份榜单前10名的书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外国名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这些历久弥新的中外经典名著“不幸”都被列入“死活读不下去作品”前10名之列。
(详见2013年6月28日《文汇报》及《文学报》《中国老年报》等报刊报道)是的,事实上早在2009年就有网友在网络上调查“什么书让你读不下去”?也有人号召网友提名那些慕名买来、却读不下去的书。
当时网友所列书名与今次上述排行榜基本上相同,或者相差无几。
由于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多样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传统名著的阅读地位越来越式微。
据说连一些图书馆的很多名著,也无人问津,因而在图书架上消失。
形成当前不读“经典名著”,不读文学书籍现象,都是由“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快餐文化造成的。
前一时期,就有调查显示,五成学生对名著“不待见”“不想读”“读不下去”。
而网络文学、武侠玄幻小说、言情小说、漫画则是他们的首选。
其实,青年学生还是读书的,除了“死活读不下去”的传统经典名著之外,像什么《小时代》,所谓《最小说》及余华新近出版的什么《第七天》,据报道,还只是一个书名,各地订单达到70万册;其实有评论家看过《第七天》后说,如果不是署名“余华”,这本书连出版都困难!网友和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真是多种多样。
可谓千奇百怪,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大量诗词,人物关系过于复杂;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外国人名过分冗长,不方便记住;至于有人索性幽默地将《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等大部头名著称为,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笔者认为,这也提醒某些大作家:不要写50万字以上的长篇。
“死活读不下的名著”榜单对语文教育的警示
语文教学论文:“死活读不下的名著”榜单对语文教育的警示作者: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教师进修学校朱毓麒内容摘要:网络“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调查,统计结果令人瞠目:《红楼梦》高居榜首,另外三大名著也悉数上榜,这既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国人目前的阅读现状,更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尴尬,现在的语文教育几乎完全为了应试,绝大多学生中学毕业,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几乎没有读过几本书,它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的阅读率下降,甚至连读文学名著都读不下去。
语文教育要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阅读名著是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落实名著阅读的策略是教师要带头读名著,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要在课堂上用各种方式领着学生读书、读名著,还要体现在教学评价上。
关键词:名著阅读现状作用策略2013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在微博上发布一项“死活读不下去的前10名作品”微信留言统计,①有3000多名网友参与,统计结果令人瞠目:《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
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名著也悉数上榜。
此外,《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榜单”引人深思,读了几百年的“四大名著”,怎么到了今天的读者手里就“死活读不下去”呢?一、“榜单”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尴尬有人说,这就是国人目前的阅读现状,中外经典名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还有人说,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学精华都读不懂了,真乃愧对祖宗啊!身为语文教师和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我却认为,这更是语文教育的尴尬,现在的语文教育几乎完全为了应试,绝大多学生直到中学毕业,都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几乎没有读过几本书,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
它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的阅读率下降,甚至连读文学名著都读不下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举办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人均年阅读量仅为4.39本。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测试卷一、关于“名著阅读”的主题阅读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注: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6月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
材料二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节选)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
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
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
中国乘客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块,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抄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者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能使用网络语音的下一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
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
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
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想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材料三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节选)钱理群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好书读不下去,折射出社会的浮躁
好书读不下去,折射出社会的浮躁作者:刘琰来源:《高中时代》2013年第11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公布了一则名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消息,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高居该榜榜首的《红楼梦》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为什么这些经典竟遭遇如此排名?虽然部分媒体报道这则消息时称“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是读书之人恐怕很难一笑置之,反而会有种斯文扫地的尴尬。
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
这些书几百年都这么读了下来,想不到今天却被吐槽“读不下去”,可见问题不是出在书身上,而是应该在今天的读者身上找找原因。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
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理解故事;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据说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总之,今天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份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阅读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今天读者的浮躁心理。
毫不客气地说,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
如此“拈轻怕重”的读书之法,正在消解着阅读的严肃意义,甚至有可能使其彻底沦为一种娱乐化的消遣。
有人也许认为,阅读本身就有娱乐功能,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发达的时代,有人肯以阅读作为消遣就已经不错了。
但是,经典阅读的意义显然不在于此,而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是一件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
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建议
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建议有时候,读名著并不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许多读者可能会面临死活读不下去的困境,特别是当他们面对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时。
如何让自己克服“死活读不下去”的困境,提高阅读技巧,读出更多的乐趣,是个有趣的问题。
本文旨在为挣扎中的读者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技巧。
首先,读者要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读书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时间限制。
因此,一次不要读太多的内容,否则可能会遭受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倦,给自己安排一个合理的读书计划,能够使过程更加有效率。
另外,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场所,以及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
其次,读者也要学会正确地了解每一本书的内容。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事先筛选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可以在网上查找书籍的资料,包括书中的主要主题、叙事技巧以及每一章的主要事件,这样就可以有目的地读书,更容易入手,并读出书中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尝试对书籍进行深入的研究,让自己更加了解书中的内容。
可以仔细读懂每一句,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发现每一个突破点,并抓住书中的主题。
同时,也可以学会分析书中的角色,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通过这样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书籍的内涵所在,并读出书中的乐趣。
最后,读者也可以对读书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思考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思想。
可以试着归纳出书中的重要概念,并分析它们的意义。
也可以发掘书中的历史背景,研究作者的主题贯穿,以及书中的关键事件。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主题,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
综上所述,死活读不下去是面对名著时读者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坚持有计划地读书,学会认真分析和总结,读书的乐趣也会随之而来。
只要让自己更加努力,把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克服死活读不下去的困境,愉快地阅读精彩的名著。
“打死也读不下去的10本书”里,《百年孤独》排第二
“打死也读不下去的10本书”里,《百年孤独》排第二英国促进阅读公益机构“读书社”调查了2000名成年读者,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五本很多人拿起但始终没能读完的小说,它们依次为:《五十度灰》《指环王:魔戒再现》《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远大前程》和《呼啸山庄》。
这个结果非常让人吃惊,因为前三者都是较出名的流行小说,《呼啸山庄》对于国内读者来说也算是耳熟能详了。
法国人也有自己的“弃书单”。
2017年9月,法国媒体发起了一项“你从来没读完的小说”评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作品悉数入榜。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有一些经典名著,反复出现在各大报刊的推荐书目排行榜上。
但每次我们试图翻开,往往只读到了个开头,就觉得没办法再读下去了。
或者读到一半,怎么样都放弃了。
这10本书,据说是中国读者最难读下去的10本书。
.1.《红楼梦》《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作者尚有争议)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
《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上榜原因:“那么多人,完全搞不清关系啊”“诗词太多,看不懂”“对中国古典文化没有兴趣”2.《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上榜原因:“外国人名太长太杂把读者难为着了!”“真的读不懂,把人物关系写下来了还是不知道在说什么”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折射的阅读危机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折射的阅读危机作者:张和风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3年第09期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的结论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反映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
这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一出,有关“阅读危机”的争论“烽火重燃”。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阅读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同样,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和国民阅读力的大小,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
也正因如此,一份行业内看似不起眼的调查数据,才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我们的阅读出了哪些问题?首先来看一份数据: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日本次之,人均年读书52本;美国再次之,人均年读书50本。
相对比较少的,法国人年均读书14本,韩国人年均读书11本,我国人年均读书仅4.5本。
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10年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年人均阅读量远低于法国、以色列、日本和韩国。
在这种读书氛围里,国人发出对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声音,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我国阅读率的下降让人忧虑,而拒绝阅读经典的现象更让人尴尬。
曾有报道说,通常情况下,出版一本严肃的社科类书籍,开印数能够上万就已经让人高兴了。
在这个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宁可对着电视机一坐几个小时,看一些胡编乱造的肥皂剧,或打打闹闹的综艺节目,也不愿去亲近书本。
“死活读不下去”的背后:名著不幸还是读者不幸?
“死活读不下去”的背后:名著不幸还是读者不幸?作者: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2013年第10期多读书,读经典——在学生时代,师长们少不了在各种场合对我们耳提面命。
但我们在唯唯诺诺之后,会暗自鄙夷一番: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会去看那些玩意儿?而最近,全国赫赫有名的一家出版社的官方微博排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一时间遭到网友热议,成为焦点话题。
这似乎预示着不读名著的风气已走出了学校,成为了成人社会的潮流。
虽然过去我们也常说“少年不读《红楼梦》”,但这大抵缘于年长者担心青少年没有做好接触复杂人生情感经验的精神准备,而今的“死活读不下去”,则是青少年对于经典名著的自我拒绝。
那么,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背后,是名著的不幸还是读者的不幸?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3000读者评出“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榜”近日,一条“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微博广为流传,这是微博加“v”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近3000名读者微博、微信留言作出的统计。
在这个榜单上,《红楼梦》排到了第一位,《百年孤独》紧随其后,成为两部“最死活都读不下去的作品”。
而因为中国传统四大名著都上了榜,不少人都对这个吐槽榜单进行了反吐槽,认为这是无聊之谈。
但是,随后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针对名著到底难不难读,怎么个难读法,进行了热烈的大讨论。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作品分别为:1.《红楼梦》2.《百年孤独》3.《三国演义》4.《追忆似水年华》5.《瓦尔登湖》6.《水浒传》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西游记》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尤利西斯》经典传承为何于今日断裂A面:“微浅轻快”是当今阅读主流榜单中所列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
这些书几百年来就这么读了下来,想不到今天却被吐槽“读不下去”,可见问题并不出在书身上,而应该在今天的读者身上找找原因。
“死活读不下”不是经典的错
“死活读不下”不是经典的错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6期刘翔前不久,某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高居该榜榜首,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跻身前10名。
“死活读不下去”不是经典的错,更不是曹雪芹、马尔克斯们的错。
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据说一些图书馆里的很多名著也消失了。
而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快餐文化,却成了如今社会的主流,不断挤压着当下人们的读书时间。
很多人需求的是能够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阅读名著不可能获得实用的效果。
浸染于如此的阅读文化中,人们当然很难再愿去读经典名著。
经典永远都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它所关怀和弘扬的,总是具有永恒性的财富,是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诵读《论语》节目,到G20杭州峰会上会标的设计,无一不体现着经典的魅力。
而我们的“文化强国”战略中,也明确了经典名著的重要性。
所以,经典值得反复阅读,经常阅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性阅读。
当从某一代人开始不读传统名著,用网络“浅阅读”代替经典的“深阅读”,便可能自绝文脉,形成一种民族文化断层和精神断层。
就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是因为有了经典的名著,才使得历史的长河熠熠生辉。
经典如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
若不是当初对经典的无限痴迷,何来钱钟书的“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若不是当时对泰戈尔的无限痴迷,何来冰心那以“母爱、自然”为核心的文学巨著?若不是当时对经典的无限感慨,何来王烈的“退掉官方协会茧,宁作乡野一画贤。
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作文指导
,看个书要拿只笔把每个人物写下来对着看,然后,然 后还是不知道讲了啥,无力啊; ❖ ④翻了两页睡了一天! ❖ ⑤痛苦的想死! ❖ 吐槽《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据说读者多是 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我有话说:
❖ @田朝晖:网络投票选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我 不认为这是网友的幽默感,这是耻辱。
❖ @mabokov:读或不读,书总在那里;它们经过了时 间的检验,无需你去证明!如果你认可这样的书单,那 恰好证明了你自己的浅薄。仅此而已。
❖ @飞氘:“死活读不下去”的说法纯属瞎扯:如果读完 了给10万块,读不完枪毙,所有认字的人就都能读完了 。关键在于,如果“死活读不下去的”是牛顿和爱因斯
❖ 如能就经典文学影响力下降而从阅读方式 上寻求改变的方法的,可以在原有给分基 础上上浮6分,乃至满分。
❖ 2.基本符合题意卷。
❖ 只谈及经典影响力下降(拒绝阅读经典)而 高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前10位的原因 ,而忽视比较,不谈通俗文学或网络快阅读 方式的属一面卷(二类)
❖ 42-47分给分。
作
品
没
危
有 通
害
俗 文
学
作
品
受
浅阅读的流行,不能证明阅读的深度不再重 要,抛弃可以激发创造力、活跃思想的深阅 读。当人们的思维习惯了“知其然,而不知 其所以然”的浅阅读状态,就纵容了思想层 面的惰性。
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 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 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如 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 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 拟,完成写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看阅读观
作者:栾心晨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6年第04期
书,人人可读,似乎也应该是人人肯读,人人会读。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面前恰有一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上榜书目皆是中外名著。
经典书籍竟遭如此凄惨下场,不免让人惊愕。
细看这些被打入冷宫的经典之书,固然可以用调查人群没考虑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因而不具备代表性等原因聊以自慰,但我们依然不能放弃这样的思考:前人的智慧成果何以沦落至此?
作家的职责不仅在于反映一个时代,更在于唤醒一个时代。
真正的作家,一定抓住了生活中最微小的尘埃并把它收集起来,日日夜夜地洗濯、沉淀,最终将之烧制成一朵闪光的“金蔷薇”。
无论你的条件有多么苛刻,榜上提名的作品都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其问。
我们固然可以说自己现在生活的时代与作品描写的时代相去甚远,这种时空差异让我们与作者产生隔膜与距离,于是便不愿去读。
即便我们承认某些古代作品中所谓的忠义观、生死观在今天已显得“另类”,但也绝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定义为落后,更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共性——对于人基本价值与存在的探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人与外物关系的研究,这些都是跨越时空的永恒。
若是明白了这点,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死活读不下去呢?
恐怕关键还是在于个人。
看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吧,或许可以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那句话来形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大部分人早已在现实社会中筋疲力尽,纷繁复杂的生活已使他们迟钝而麻木,疏于对精神世界的经营和锻造。
于是,读书于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消遣,一种在工作和家庭之外获得放松愉悦的途径。
至于探索先哲的思想历程、通过与智者的对话提升自我,如此阅读观不仅不现实,而且可能是痛苦的。
但我们知道,真正的读书从来都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走进那个经常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世界。
这种阅读往往不仅不能舒缓现实带来的疲惫,甚至会造成读者与现实愈加紧张的关系:它会促使你去质疑,去审视,去推倒重来。
这种阅读的对象,显然是,也只能是经典名著。
消遣娱乐的阅读观无形中剔除了人类文学的经典,遇见便“死活读不下去”。
它非一朝一夕而成,有时候恐怕要追溯到一个人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再加之成年后的个人经历、交往人群、职业环境等。
只有那些真正把读书看作人生大事、乐事的人,才会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经典书籍;只有把读书视为提高教养的途径的人,才会有勇气去攀登人类文学的高峰。
而他们,自会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获得冥冥之中的感悟。
书,向来是于无用中有大用。
读得下去也好,读不下去也罢,阅读终究是件私事。
对社会来说,只有改变读书的观念,才有可能在当代让曾经的经典焕发生机。
当然,不必强求。
书,本就多样,况乎人?人,本就多样,况乎思想?
名师点评
拨开表面看本质,“死活读不下去”的背后其实是浅薄的阅读观念,这是本文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
时代对人的最大影响是观念的形成,能说到这一点,思考便具有了一定的深度。
(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