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李嘉诚跑了综述资料.
李嘉诚撤资怎么了?
3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茶座TALK SALOON1 Nov. 2015据报道,自2013年起,华人首富李嘉诚“抛售大陆物业和资产”的消息就不断见诸媒体。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2015年4月,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近800亿元人民币。
然而,与此同时,有媒体敏锐地发现,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和资产陆续在从大陆撤离。
特别是在今年大陆股灾严重之时,李嘉诚依然选择了离开。
然而,就在前不久,新华社瞭望智库发表的署名为罗天昊的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将舆论正式引爆。
有人表示,李嘉诚撤资是属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是一个商人的合理退出。
但是,正如《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所言,李嘉诚在中国经济正遭遇危机的敏感时期,没有挺身而出,反而不停地抛售在大陆的资产,是道义的失守。
特别是中国大陆孕育了李嘉诚的财富,而他却选择在此时退出。
虽然从理性上来说,我承认一个商人的市场选择,但是从感性上来看,多多少少有失道义。
不过,“时间将证明,大陆错过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商人、一两家企业,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
遇到困难就跑,道义失守资本流动是市场规律杜俊林/编辑陈 珂/教师近期,一篇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
内容大致为中国大富豪李嘉诚竟然在中国经济敏感时期,从大陆撤资跑了。
文章之后纷纷有人附和,李某某道义失守,李某某忘恩负义,李某某不爱国……但静下来细想,一个商人的正常市场举动竟然能掀起这么大的舆论,也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构建起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加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在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改革部署之下,外来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正逐步增强,但我们却在此时质疑,李嘉诚撤资是一种道德失守的表现,未免有点大惊小怪。
任何资本的流动都是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质上都是资本逐利的自然选择,因而李嘉诚撤资本就是遵循市场的合理退出。
别让李嘉诚跑了
别让李嘉诚跑了罗天昊智石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近日,李嘉诚拟将长实地产在上海的地盘,以200亿元出卖。
这是李嘉诚撤离中国,财富转移欧洲战略部署的继续。
本来,商业如水流,逐利是资本的本性。
李嘉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但是,鉴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
由此,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那就不能想走就走。
别让李嘉诚跑了。
敏感如李嘉诚,绝不会感觉不到。
在中国,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密切相关,一朝天子一朝商友,不是所有人都跟你熟。
由此,一撤资,二撤资,三撤资,其商业帝国,在大陆欲上演金蝉脱壳之法。
前年是李嘉诚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工人罢工浪潮,风起云涌,后是在大陆的抛售,受到了巨大的非议。
就民间形象而言,李嘉诚从此前的商界领袖,教父级人物,沦落为长着獠牙的怪物。
就官方感受而言,在中国经济紧张时刻,李嘉诚不顾中央此前对其在基础设施,港口、地产等领域的大力扶持,抛中国于不顾,不停抛售,严重影响大陆信心,造成悲观情绪蔓延,可谓已失道义。
低买高卖,确实是市场经济,但是,他的地产、港口等产业,恰恰是中国最不市场化的产业,没有权力的扶助和勾兑,哪里来的机会?合作时借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淡定。
香港富豪榜的前几名竟然全部为地产商,显示了香港产业的畸形。
而这种畸形产业的背后,隐藏着香港社会结构的畸形,而豪族的出现,以及贫富分化的眼中,则严重危害了香港社会的活力。
其实,李嘉诚只不过是一介小商人,有何能量影响香江?能操控香港万民福祉与未来者,国家此前的治港思路滞后于现实发展,方才导致香港困局。
未来需要改变思路,进一步造福香港万民。
“招安精英”致使李嘉诚等豪族坐大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虽然发作于回归之后,病根却早在80年代即已种下。
在英治时代,虽然港英政府亦喜欢借助华商领袖的势力,来维系社会平衡,但是,总体而言,香港还算是一个健康均衡的社会,从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个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会。
《别让李嘉诚跑了》作者首度回应:标题不该写个人
《别让李嘉诚跑了》作者⾸度回应:标题不该写个⼈来源:新浪财经作者:佚名 2015-10-17 14:36:18 导读 ⼀个⽉前,李嘉诚对《别让李嘉诚跑了》⼀⽂做出回应。
10⽉16⽇上午,《新闻极客》和该⽂的罗天昊⼀起聊了聊这篇引发轰动的⽂章。
⽐约定时间晚了40分钟,罗天昊匆匆赶到。
深⾊衬衫,⽩裤⼦,⿊鞋⿊袜,拿着⼀沓A4纸。
⼀个⽉前,李嘉诚刚刚对《别让李嘉诚跑了》⼀⽂做出回应,新浪《新闻极客》联系罗天昊,罗回答“还不到时候”。
10⽉13⽇,李嘉诚回信⽀持者,称不少⼈仍滞留于“观感”主导的思维模式,错误观念和盲信的蔓延,容易让怀有动机的⼈,乘势把别⼈钉在“耻辱柱”上……⼜指是⾮令他痛⼼,似是对此前事件的⼆次回应。
也许是时机到了。
两天后的15⽇下午,罗天昊在博客中发声。
“本⽂不针对任何个⼈,⼈和事均为注释义理。
”并表⽰前⽂似是谈商业故事,但全⽂关注的是⾹港社会的挑战与未来改⾰。
“若只看标题,就借题发挥,各抒胸臆,惜。
” 16⽇上午,《新闻极客》和罗天昊⼀起聊了聊那篇引发轰动的⽂章。
“标题不严谨不该有具体个⼈” 说起之前那篇⽂章的话题,罗天昊或者摆摆⼿,或者说“这个不谈”。
曾有熟悉罗天昊的⼈透露,在⽂章掀起风波后,他受到过⼈⾝威胁。
“呃……这个,我觉得可能是⾔语过激吧。
”罗天昊尴尬地笑了,他说⾃⼰⽆法判断那是⾔语过激还是怎样,“我是⼀笑置之,只能这么说。
” 最后他加了⼀句“从容处置吧。
” 罗天昊时不时拿起右⼿旁⽩⾊的⼿机,在屏幕上快速地滑动。
“呵呵,有部分⼈是没有耐⼼看完全⽂的。
”他放下⼿机,“我这个⽂章已经被解读的各种各样,有⼈说摧毁地产霸权,有⼈说全国资本主义之路不可⾛,每个⼈解读的信息点都不⼀样,实际上都不是全貌,只是其中⼀个部分,如果我其中有偏颇的地⽅,这个东西就完了。
” “你写⼗点,只要有⼀点是有争议,他就这⼀点拿出来,使你⽂章全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读者就是这样,传媒和读者都迫于这种阅读习惯,形成这种阅读⽅式。
李嘉诚跑路事件始末
李嘉诚跑路事件始末篇一:李嘉诚跑路中国经济危矣?李嘉诚跑路中国经济危矣?最近"李嘉诚撤资事件"持续发酵。
自2013年起,华人首富李嘉诚"抛售大陆物业和资产"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近800亿元人民币。
那么李嘉诚"跑路"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李嘉诚撤资=中国经济危险",总有人如此认为。
实际上,李嘉诚撤资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下面以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来说明。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经济开发区建设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截止2015年5月,中国共设立2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45亿元,同比增长10.83%,第二产业增加值55694亿元。
图表1:2010-2014年国家级开发区产值规模趋势图(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0-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税收规模逐年上升,主要是开发区数量增加以及园区企业发展规模增长所致。
2014年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4607亿元,税收收入124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4.32%。
图表2:2010-2014年国家级开发区财税收入规模及趋势图(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0858亿元(其中,出口27913亿元,进口22945亿元),同比增长3.3%。
图表3:2013-2014年国家级开发区进出口规模(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实际利用外资额度来看,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3854亿元,同比增长1.5%。
如果上述数字还不足以让各位读者放心,那么请看2014年中国经济预警评分图。
李嘉诚去哪儿_名人故事
李嘉诚去哪儿首富撤资的全球金融影响当朋友圈不断地被李嘉诚“跑了”这样的文字刷频,我本能地站了起来,盯着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看了很久。
那种感觉,好像自己是一个纵横世界资本市场的投资组合经理。
为什么“跑了”?有解读称:李嘉诚靠地产发家,地产富豪损害了普通香港人的利益。
现在,中央和特区政府越来越关注香港的民生问题,地产富豪阶层可能受到影响。
比如,香港政府突然开闸土地供给,压低房价,这仅是评论界的揣测,“跑了”的真正原因,李嘉诚自己才有答案。
关注为什么“跑了”,其实是在关注过去,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节点,我们更应关注未来,看李嘉诚到底去哪儿了?在这幅内地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我注意到了“两头”和“中间”。
左边的那头是孤悬于大西洋的英伦,右边那头是北美,而中间是中国。
实际上,“长和系”目前的主要资产配资的确都在这几个地方—英国的公用事业、美国的高科技是近年投资的热点,而他留在香港和内地的资产依旧可观。
李嘉诚曾在接受财新传媒采访时讲了一个故事:法国的一位部长来港与他见面,问他为什么在英国有这么多投资,而在法国却比较少?李嘉诚说了三点:第一,英国税率是20%,法国的税率却是全欧洲最高;第二,按英国的法律,今天企业控告政府,输了,明天再来投资,英国政府仍会欢迎;第三,法国经济差,但无法调整欧元的汇率,而英国需要时可以将英镑汇率下调,缓和经济问题。
这些理由,一般人会解读为,英国比法国更自由化,市场更有效率。
但不妨可以换个角度看。
英国的胜出之处在于,国家有更多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空间,而法国却没有。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治已经“绑架”了以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欧洲拉丁国家。
比方说,减税的直接后果是国民福利的削减,那么长期以高福利“讨好”民众的政府,便没有走这步“险棋”的胆量,他们担心失去选票。
至于减税终将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对只在乎任期长短的政客来说,这个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发生作用的周期显然太漫长了。
在欧元区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法国充当了南欧国家的利益代言人,拿到了好处,但成本是丧失了独立的货币主权。
我所知道的李嘉诚
我所知道的李嘉诚2015-09-18李嘉诚是全球华商的标杆,旗下公司在五十多个国家有投资,在全世界来去自由,不受阻碍,但却偏偏在中国大陆有人撰文说,「别让李嘉诚跑了」。
不让李嘉诚跑的原因,通篇粗糙的论述讲的都是钱,归根结底是不允许李嘉诚赚了钱随便撤资!但决定商人资金撤离的原因皆由市场决定,哪里容易赚钱,哪里风险小就往那里去。
而且,今天撤离不一定就是嫌弃,而是可能有更好的机会。
你创造了好机会,同样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
要知道,诚如写不出好报导不是好记者,讲课没人听的一定成不了好教授一样,营商不赚钱不是好商人!更需要弄清楚的是,成功商人之所以成功,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盈利的结果,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赚钱过程中的艰辛。
即使富可敌国的李嘉诚也无法幸免那些血淋淋且鲜为人知的艰辛。
还有人视而不见成功者回馈社会的贡献。
李嘉诚很少接受媒体访问。
1999年,我有幸成为专访李嘉诚的第一名记者,二年后还有了第二次长时间专访的机会。
还有二次随李嘉诚访问汕头大学、一次随访贵州山区贫穷地区小学和一次随访李嘉诚捐赠潮汕地区建立眼疾治疗中心的经历。
有缘近距离接触李超人,可以了解多一些你所不知道的李嘉诚。
李嘉诚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面对一个小记者访问前先提出的20多个问题,在访问之日,他已经用文字全部作了回答;第二次专访,约定时间未到,李嘉诚就先到了。
没有想到一个知名富商,如此平易近人。
可以走近李嘉诚全因98年7月上海屈臣氏发生脱裤疑云,女大学生走出屈臣氏时,店内设置的警报器鸣叫了。
保安检查发现其髋部有磁讯号,当事人指保安要她脱裤子,而保安则指是她自己脱的。
最终虹口区法院判屈臣氏赔款25万人民币。
法官还语带轻蔑的指,如没有足够管理能力就不要开超市,并指公共埸所安装警报器不合法,还质疑警报器误叫。
内地媒体一面倒认为25万赔款是个漂亮的数字。
我走访了提供报警设备的美资公司,证实该电子设备的误鸣为零,同时也提出:屈臣氏是世界品牌,全世界统一管理方式,中国改革开放,究竟是屈臣氏要适应中国,还是中国该向国际靠拢。
别让李嘉诚跑了读后感
别让李嘉诚跑了读后感《别让李嘉诚跑了》读后感。
《别让李嘉诚跑了》是一本描绘了香港商业巨头李嘉诚的传记。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了解到了李嘉诚这位商业巨头的成长历程和成功之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商业智慧和成功经验。
李嘉诚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香港创办了长江实业集团,将其发展成为一个跨国企业集团。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李嘉诚如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这些描述,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在书中,李嘉诚也分享了许多他的商业智慧和成功经验。
他强调了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我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深信这些经验和智慧对我的未来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书中还描述了李嘉诚的个人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他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慈善事业,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回馈。
这些品质让我深深地敬佩他,也让我明白了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需要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阅读《别让李嘉诚跑了》,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李嘉诚这位商业巨头的成功之道,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商业智慧和成功经验。
我相信这些智慧和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我会继续努力,不让李嘉诚跑了,为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努力奋斗。
李嘉诚还是走了,带着3000亿资金去了伦敦,受女王亲封爵士司令衔
李嘉诚还是走了,带着3000亿资金去了伦敦,受女王亲封爵士司令衔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财经图集自近代以来,跑路的人如过江之鲫,大师、首付多如牛毛,然而就跑路之及时、跑路之决绝,无人能出胡适、李嘉诚之右。
换言之,就跑路而言,冷眼独佩服胡适、李嘉诚二人。
继李嘉诚清仓大陆资产后,其清仓香港的动作随之而来。
今天,有媒体报道称,援引消息人士称,长实集团(以下简称长实)以402亿港元出售中环中心75%权益,买方是以内地石油系统机构为首的财团。
若消息属实,此次交易将成为香港商厦最高成交价,而且这一销售价格较2016年传闻的交易价增加了约12.6%。
关于李嘉诚跑路的消息,近年来一直都是财经头条的报道内容。
从2013年大规模抛售大陆资产,引来了全民关于“不要让李嘉诚跑了”的大讨论。
事实上,自那之后,李嘉诚跑路撤离大陆的步伐不断加快。
2008年以44.4亿元卖出和黄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世纪商贸广场;2013年以26亿元卖出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90亿港元东方汇经中心OFC出售给交通银行,以30亿元售出的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2014年以14.4亿元转手的上海盛邦国际大厦,以57.5亿元出售北京三里屯的地标建筑盈科中心,2014年出售已持股多年的的长园集团股权;2015年以5.2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香港新界的商业地产物业盈晖荟;以售价61.4亿人民币的价格,向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出售港灯16.53%的股;2016年: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
2017年,李嘉诚将公司名字中的“地产”二字去掉,在香港7折甩楼,今天又是402亿的清仓……当年很多土豪首付在嘲笑李超人老糊涂、甩卖过早,如今估计他们都已经哭晕在厕所里,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脱手了,贾跃亭算是一个例外。
今天李嘉诚出手这意味着,李嘉诚基本已经彻底清仓了大陆和香港的固定资产,4年清仓总额累计约2000亿港元,展翅高飞。
飞向哪里?飞向他认为的资金安全地带:英国、加拿大、欧元区……据AI财经社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大量抛售内地资产开始,李嘉诚海外收购近2000亿港元。
中国不缺李嘉诚,但缺乔布斯
中国不缺李嘉诚,但缺乔布斯李嘉诚撤了,有点让人始料未及。
当年,李嘉诚在为内地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无论赚多少钱,李嘉诚撤资是个市场行为,撤与不撤都是他个人的自由。
并且,在过去的十年里,李嘉诚的影响已经褪色,甚至远远不及大陆本土的一些企业家,比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
可以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把握住了那个时代的脉搏。
那么当下新时代的脉搏是什么呢?谁能把握住呢?在这个互联网+工业4.0的时代,拉动经济不能再靠房地产,也更不能再靠加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低层次方式,而是在于创新,在于形成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我们的眼睛还盯在李嘉诚的身上,至少说明我们依然沉浸在陈旧的思路之中,以为这一类重资产、重投入的商业地产大鳄,还能代表经济发展的趋势,还能成为经济形式的风向标,那就没号准时代脉搏。
中国经济中那些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要素,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创新精神是当代中国之所缺。
人们常常戏言:世界上有三个苹果,一个被亚当夏娃偷吃繁衍后代了,一个已经砸在牛顿的头上,而最后一个就是乔布斯研制出来的苹果手机,它所蕴含的革命性的创新精神已经指引了一个时代。
毫无疑问,后两个苹果至今和我们中国人无关。
这才是最可怕的――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缺乏引导培养探索的精神,从大陆到港台甚至整个华人圈都是如此,这说明,这不是什么体制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精神追求出了问题。
微评:李嘉诚走还是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并不是什么中国经济产生危险的信号,作为市场行为的撤资也无足轻重。
在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二体量的今天,我们不缺李嘉诚这一类型的企业家。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缺乏的是乔布斯式的创新精神。
(摘自《钱江晚报》)。
李嘉诚走了
龙源期刊网 李嘉诚走了作者:叶檀来源:《销售与管理》2013年第12期在商言商,李嘉诚抛售内地和香港资产,是对大势的基本判断:欧美经济复兴,新兴经济体暂时处于弱势,而香港的风险在上升,收益相对下降。
与抛售内地和香港资产相对应的是,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
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
李氏商业帝国大挪移,说明预判未来会遭遇风险。
首先是不确定性的政治风险,无论在内地还是在香港,贫富差距引发阶层矛盾。
2012年,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537,创40年来新高,有10万人在富裕之地只能住在用铁丝网扎成的“笼屋”里。
许多原因中,不公平竞争难辞其咎。
货柜码头工人直指李氏商业王国的大罢工,也就顺理成章,针对李氏帝国资本运作的指责也从未停止,其中有些指责并非无据。
另一方面,李嘉诚在内地遭遇小官员的挑战,与内地企业家一样难以突破天花板,为回报家乡斥巨资建立的汕头大学,受到各种约束,到现在还难以挣脱野鸡大学的形象。
多区域投资是摆脱不确定性风险最好的办法。
其次是中华经济区投资收益下行的风险。
是的,现在房地产价格还在狂涨,但与欧美的两位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内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负债率上升、投资回报率下行,都不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好征兆。
从布局方向看,欧美的基础能源、电讯等公用事业、废物处理绿色经济,被继续看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要重新取得平衡,香港、内地都在摸索新的方向,而欧美已大致清晰。
成为全球经济先行者,才能站稳脚跟,今后无论出手内地或者香港资产,都有了雄厚的资本,而市场经济国家健全的产权保护体制也将成为超人的护身符。
反过来说,只有在全球站稳脚跟,才能超越左右,以后在大中华经济圈的地位不可动摇。
跑了李嘉诚,还有后来人
假 若 其 它 也 会
商 直 并 未 说 明
维 良在 回答记者 相关 问题时 的发言 ,
就 从侧 面回驳 了这种 猜测。他 强调 : 这 涉及到 利用外 资和外 商投 资企 业在 华 利益 的问题 ,我 们现 在推进 的改革
嘉诚
公 正公平 的营商环境 ,而不必计较 一
“ 诚” 之得失。
团没 有 撤 资这 回事 ,有 买 有 卖 属 于
正 常 的 商 业 行 为 。 这 固 然 是 李 嘉 诚 方 面 的 单 方 说 法 , 未 必 全 信 , 但 这
果 资
投 资
至 少说 明 ,事 实 或 许 不 像 该 篇 文 章
会 ,理 应 尊 重 企 业 的抉 择 。类 似 “ 别
种 光环 ,集聚 着各种象 征符号。他 的 商 业动作 自然备受关注 ,他 的决策 行
为 也 难 免 引 起 各 种 解 读 。但 过 度 解 读 和 演 绎 ,未 必 就 能 抓 住 问 题 的要 害 .
究人 员所撰 ,而是 出 自于转 载 ,并 不
一
了热点事件 。 起因是有人写 了一 篇《 别 让 李嘉诚跑 了》的文章 ,就 李嘉诚 旗
下 公 司 抛 售 内地 物 业 、将 公 司 注 册 地
治化 、更加 国际化 的营商环境 。 这 番话我 的理解是 ,只要我们致
迁 出香 港等 事 ,指责其 “ 道义失守” ,
并 称其 “ 作 为曾经 的获利者 ” , “ 不 能 轻 易 一 走 了之 ” 。
驳 ,事实也 多有出入。
“李嘉诚跑了”或是经济转型标志
PIVOT 001各类书店摆满了李嘉诚成功故事的励志书籍,手机却被“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刷屏。
连日来,华人首富李嘉诚在中国内地遭遇的爱恨交织,与其说是中国在转型期的焦虑,不如说有些人对中国经济的认知模糊,感觉迷惘。
“别让李嘉诚跑了”的论调,源于过去一年多来,李嘉诚接连抛售香港及内地资产,累计套现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另一边却大手笔在欧洲置业,“脱亚入欧”意图明显。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商界传奇。
他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数次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成功“抄底”,又数次在金融危机中成功避险。
正因为“李超人”的传奇经历和商业眼光,他的一举一动被外界视为投资风向标,在香港已有“李嘉诚抛售时不要购买”的投资谚语。
李嘉诚频频撤资套现,适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股市暴跌、人民币短期内大幅贬值,因此“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
李嘉诚撤资,中国就被看空了吗?当然不是。
相对于中国63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总量,以及仍在持续的中高速经济增长,800亿元只是九牛一毛。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当前的中国有足够实力和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来去。
李嘉诚不止一次否认撤资的说法:“有买有卖,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
”他甚至通过长江和记2015年中报表示,“将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内地以一带一路为主要经济战略,将缔造无限商机”。
李嘉诚之所以被称作超人,不是因为他能改变大势,而是因为顺应了大势,成了弄潮儿。
他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地产投资和物业租售。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房地产。
李嘉诚恰好抓住了与中国经济一起快速成长的机遇。
如今,不管是为解决产能过剩,还是为启动内需,中国都需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探索多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当前国家正在极力推动的“互联网+”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及极力促成的“高铁出口”战略,都是中国为“调结构、转方式”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素以商业嗅觉灵敏著称的李嘉诚,可能早有预判:中国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时评《别让李嘉诚跑了》09-20
时评《别让李嘉诚跑了》15-09-20
今早读了一篇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个人感觉这篇文章更应是以一篇内参的形式出现某人的办公桌上,而不是把整个社会当成情人来诉“衷肠”。
假若国内真的阻止了嘉诚老兄的“跑路”,那么这样深的水还会有谁敢来蹚?
文中更是拿日本和新加坡跟香港作对比,同属“亚洲四小龙”,的确可以比比,但是,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情,就像我们不会拿美国比加拿大那样。
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倒是显得别有用心了。
就如同人的成长过程一样,少年和青年及中年的人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肯定是不同的。
同样,国家的成长也是如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母亲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沉重的,艰难地在坚持和探索中不断前行。
从物资贫乏、食不果腹到现在的优逸日子……只有肯偶尔回头看看来路的人,才会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生活得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
看看战前与战后的叙利亚,再看看和我们共处一个洲却截然两个世界的阿富汗,我想你就可以按捺下胸腔内那颗躁动的心了。
邵逸夫是邵逸夫,李嘉诚是李嘉诚,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便不能拿另一个人行为来评价这一个人的是与非。
三岁的娃娃都明白,为啥还有人会为这事纠结着?就因为这个人是李嘉诚,就因为那带走的XX亿,不要因为你的“量小”而弃“香港”这一衣带水的家人于不顾!到底安的什么心,好好想想吧你!我都觉得替你丢人。
李嘉诚撤资事件看中国网民戾气
李嘉诚撤资事件看中国网民戾气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的文章,意在抨击李嘉诚在中国经济危难时刻撤资英国。
一时间在网络舆论掀起轩然大波,无数网友不惜用最恶毒的字眼与词汇口诛笔伐李嘉诚商人重利轻别离,赚够了钱就想离开危难时刻的中国。
今天就在这里从李嘉诚撤资事件聊起。
首先下结论,很多人上网的时候充值的不是人民币而是自己的智商,以及,李嘉诚跑不跑和谁都没有关系。
中国部分网民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逻辑,智商高的人情商一定很低,有钱的人生活一般都不会幸福,长得漂亮的一般都死得比较早。
这种奇怪的逻辑大概是来自嫉妒吧!自己没有能力分得大蛋糕便回过头来咒骂分得大蛋糕的人。
我只想说,上帝是公平的,在赐给别人幸福的同时,一定会蒙住这些人的眼,怕他们难受。
于是就有了“淘宝不死,中国不富”这样荒谬的话题,于是就有了一大群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抡起道德的大棒对李嘉诚撤资这样完全出于个人自由与合乎法律允许的事进行无情的抨击。
而往往如果这群键盘侠侥幸发了大财绝对跑的比谁都好。
一群想跑的人最有钱的就成了其他人掩护自己放的冷箭的靶子。
然后大家就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痛打落水狗,以彰显自己在没能力之前是多么的爱国。
中国部分网民的道德标准有时实在是不敢恭维。
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滋生了戾气。
许多人在无需对言论负责的环境里开始大放阙词。
要求美籍华裔的范玮琪爱国已经很过分,要求因为唱过《宁夏》的纯马来西亚籍歌手梁静茹爱国更是令人觉得哭笑不得。
在李嘉诚撤资事件里,喷子们的态度是李嘉诚在中国赚了钱就应该在危难时刻同中国站在一起,且不说李嘉诚是加拿大人这件事,赚钱回报国家是美德,不回报是自由,有难共度应该感恩,各自分飞理应祝福。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伟大的理由,没有人有权利要求他人必须伟大,要求他人伟大的也必定是内心某处的贪婪在作祟,伟大的距离可能差了三四个卑鄙那么大。
没有人愿意被说成脑残,伪装成这样必定有利可图。
而很多人并无利可图也人云亦云变成他人眼中的脑残。
别让李嘉诚跑了:不讲事实和逻辑是耍流氓
别让李嘉诚跑了:不讲事实和逻辑是耍流氓别让李嘉诚跑了:不讲事实和逻辑是耍流氓近日,学者罗天昊发表长文《别让李嘉诚跑了》,针对李嘉诚内地撤资行为,他指出,鉴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其撤资行为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
“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
由此,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
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别让李嘉诚跑了”,罗天昊用一篇战斗式的檄文,吹响了向李嘉诚进攻的号角。
但遗憾的是,虽然他抄起了长枪,但并没有找准风车的方向,自然也就打不到李嘉诚的痛处,被舆论哂笑,并不奇怪。
但凡有些常识,就可以发现罗天昊的论调,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哪里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哪里有更好的生财空间,资本就会流往哪里,它只会顺从逐利本性,而不是其他。
罗天昊用商业原罪、社会责任来论证“李嘉诚不能跑”,显然有点荒腔走板。
而且,支撑其逻辑的诸多事实判断,也并不靠谱。
罗文通过列举种种案例,来试图说明李嘉诚商业上的成功,多半是凭借权力资源获得的。
但实际上,此前李嘉诚早在接受国内权威媒体采访时,就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庭传承、造富过程等做过详细“交代”。
民众会相信权威媒体,还是有诸多“黑历史”的所谓“学者”,答案并不难找。
或许,罗文还忽视了一个事实,即李嘉诚的成功,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一国两制”的实施。
当年,内地政府为吸引港商落户,往往会给予其一些优惠政策,难道,这也属于罗天昊眼中的“权力原罪”?也就是说,在《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中,罗天昊不论是逻辑推理,还是事实判断上,都是失败的。
看似颇有气势的行文,只有笼统的事实概述、先入为主的情绪化分析,而并不能拿出有理有据的论证,自然也就经不起推敲。
我甚至怀疑,罗天昊举的很多事例,都不乏夸大成分。
揆诸时下舆论场,这类表达并不少见。
对一个用普通常识就可以解读的现象,很多人偏偏会脑补出另一番景象。
这类观点的特点是,行文表达不以常识与逻辑做基础,却往往诉之以“阴谋论”、“动机论”,惯用一些大词、修饰词,以此营造出一种痛心疾首的情绪,甚至不惜以民族大义为筹码。
李嘉诚撤资是市场行为,不宜语言恐吓
李嘉诚撤资是市场行为,不宜语言恐吓作者:来源:《IT时代周刊》2015年第10期9月12日,新华社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转发署名为罗天昊《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由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转发媒体也是国务院旗下的媒体机构,让外界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格外敏感。
作者在文章中批评了李嘉诚的撤资行为,认为李嘉诚不道义,享尽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经济敏感时刻不停抛售,造成悲观情绪蔓延,其最起码的道义已经失守。
而在中国,地产与权力走得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
地产暴富并非来自市场经济,不宜想走就走!@作家草军书(历史作家):《别让李嘉诚跑了》长文,讨伐李嘉诚从内地撤资行为,警告他不要想一走了之。
这种愚蠢行为,反会更加重其他富豪对资产安全的恐惧感。
一个国家媒体这么赤裸裸地恐吓一个商人,真是不可思议。
市场投资是自由的,想去哪做生意,不想在哪做生意,取决于商人自己意志,谁能强迫?紧接着,《人民日报》在一篇《对李嘉诚,与其挽留不如目送》的评论文章中说:“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的优惠政策、开放环境、巨大市场,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这几年来,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内地经济增速主动回调,李嘉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扎眼。
从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好的时候同享福,遇到困难却不能共度难关,这在观感上确实让一些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斯人已去,无法挽留,也不必挽留。
这篇文章虽然说李嘉诚来去自由,大谈市场经济,但却同样含有恐吓之意,文章结尾写道,“如果仅仅把中国视为利益性市场,而不是战略性市场,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离开。
但时间将证明,内地错过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商人、一两家企业,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
”两大党媒联合发声,让人觉得有些过度解读。
上世纪90年代,李嘉诚大举投资内地,大量圈地。
二十多年来,他在内地不停投资,不停撤资。
只不过,每一次李嘉诚在内地撤资,都是经济转向低迷之时。
舆论认为,李嘉诚十分精明,对经济趋势判断十分准确。
别小觑“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破坏力
别小觑“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破坏力
余丰慧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
【年(卷),期】2015(000)019
【摘要】<正>既是一时误解误会或者出于完全商业布局营运目的而离开的企业,只要营商环境好,离开的企业最终还是会回来的。
这两天一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地产财富与权利走得近,不宜想走就走"出现在媒体,并且在网络上传播速度很快。
这个标题着实将笔者吓一跳。
然而,文中的理由更让人惊讶: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
由此,地产的财
【总页数】1页(P10)
【作者】余丰慧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3
【相关文献】
1.别让它们跑了 [J], ;
2.跑了李嘉诚,还有后来人 [J],
3.“别让华为跑了”的背后 [J], 陈远鹏
4.别让您的鱼儿跑了——六西格玛管理漫谈 [J], 张志檩
5.个税改革,“别让有钱人跑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别让李嘉诚跑了”何以频频上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别让李嘉诚跑了”何以频频上演11月28日,有媒体报道称: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基金会办公室已经被摘牌。
李嘉诚一直以来都是直接资助几个学院,拒绝校方“资金要先通过学校,再到学院”的要求。
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8日11时许,汕头大学对此事发布声明表示,媒体发布的《李嘉诚从汕头大学撤退基金会办公室被摘牌》表述不实。
(11月28日澎湃新闻网)需要强调,李嘉诚基金会从汕头大学撤退,纯属媒体捕风捉影的消息,双方已经齐发声明否认。
但是,既然消息能够引发关注,想必也是触动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那么在此基础上,虽是不实消息,个中深意却也值得玩味。
要知道,在这之前,以《别让李嘉诚跑了》为代表的文章可谓赚足了人们眼球,文章指出:“鉴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
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
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如今的“李嘉诚从汕头大学撤资”的新闻,也同样建立在这个逻辑基础上。
在两者背后,反映的都是民众对这个话题的关心。
本来,李嘉诚作为商人,在商言商,为了逐利,退出或者进入市场,都只是出于一种商业战略需要,民众没必要夸大其影响后果。
但事实恰恰相反,民众对于他的评判,向来都不止局限于商业角度,而更像是在用政治笔墨为其画像。
比如,很多人都将类似“别让李嘉诚跑了”“别让曹德旺跑了”视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风向标”,即将他们的财富累积,与国内经济政策变动“捆绑”在一起,进而得出“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是市场行为,不能说走就走”的结论。
可问题在于,这种结论当真就是合理的吗?其实不然。
站在商业角度,无论李嘉诚是从汕头大学撤资,还是说在数年前,就已确认的在内地逐步退出的那些投资项目,都无外乎是资本逐利的天然选择。
可目前的问题是,不少媒体和民众似乎把这一选择,解读成了一种“忘恩负义”的举动,即“你赚了我的钱,现在想走,这恐怕不行”。
这背后的逻辑是,一旦李嘉诚撤出汕头大学,那么就必然会有人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比如慈善),来批判这种和它毫不相干的商业行为。
李嘉诚的“撤离”
年4 月 ,李 嘉诚通 过 转让 资产 或其 他方 式套现 近8 0 0 亿元 人 民 币。按 照过 去 多 年来 李寤 诚商 业帝 国的 既 定 战略— —撤 离 中 国 ,把 商 业帝 国核 心转 移到 欧 洲
对于 “ 不 爱国 ”质 疑 ,新 闻稿 中说 ,李嘉 诚倾注 大量 时间 、心 血 .对 有
利于 中华民族的事 业 ,过 去 、现在 0 1 1
目丽 亡 = = J ■ L = l ! _ 山 的‘ ‘ 撤离 ”
拘东方汇 经中心 整栋出售 ,交易价格7 l 乙 元。当时 中国房价处于 离l
对经济 总体形 势较 为乐观 。市场 并未对 李 嘉诚的撤 资有除 商业 以外自
凄。
《 人 民 日报 》的评论 文章 则认为 ,在法治 和 市场 经济 的框架 下 。我 们应 该 更加 包容 ,更加 自信 。 “ 资本没 有 国界 ,但 商人有 祖国 。时 间将 证明 .火
陆 错过 的可能 只是一 两个商 人 、一 两 家企 业 ,而他们 失去 的 ,则将 是与 中国
一
起成长的 整个时代 。”
的离岸 金融 中心 。
李 嘉诚 曾否认变 相迁移 注册地 ,而是为企 业获得 更大 财务弹性 。据 记者 了解 ,在这 些离 岸中心 ,当地 政府对 这 类离岸公 司很 少征税 ,只收取 少 量的
年度 管理 费 ,并且 无外汇 管制 。国 内大量 的互联 网公司也 选择 在这些 离 岸中
心注册 。李嘉 诚的理由也 并不 是完全 无根据 。
去。
称 “ 一篇似 是 而非 的文 章 ,也 可 引发热烈 讨论 。这是 可以理 解的 ,但文 章的 文理 扭 曲 .语 调令人不 寒 而栗 ,深 感遗憾 。” 在其发 给记者 的新 闻稿 中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京报评论员马进彪:在我看来,李嘉诚的走或留,其实对中国经 济也并不具备指标性意义。眼下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对政府 部门而言,更重要的是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与条件。至于 个体选择,也只是个体选择,没必要将其跟中国经济“捆绑”在一 起,将其上升到“风向标”的层面,那也是对其影响的夸大。
中国大陆资产
675亿港币
土地储备1490万平方米
港口码头合计吞吐量1400万
与记黄埔各地区利润相比
45%
42% 40%
37%
35%
34%
30%
30% 28%
29%
25%
20%
19%
19%
19%
17% 15%
16%
16%
17%
13%
10%
5%
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欧洲 香港 大陆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最大 的消费市场,我们与其关心李嘉诚 跑不跑,不如低下头来仔细研究我 们的经济问题,深化经济改革,只 要修炼好内功,李嘉诚总会跑回来 的。
谢 谢!
李嘉诚资产转移
抛售内地资产金额(亿美元) 抛售香港资产金额(亿美元) 收购欧洲资产金额(亿美元)
700
2010年
602
416
398
211
2011年
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89 -238
2013年
-243 2-041746年
-250-221
2015年
购买:
5054亿
抛售:
1513亿
2088家零售店铺以及少量物业
别让李嘉诚跑了
“长和系撤资就是一个大笑话” ----李嘉诚
“9月8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 有限公司与电能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公 告拟以116美元的换股形式合并电能实业, 以寻求公共事业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电能实业并入长江基建后将会退市, 由此长和系旗下10家上市公司的注册地都 将在海外。李嘉诚最终完成了旗下公司注 册地的全部外迁。
不好说 3%
夸大其实 51%
舆论忧虑 46%
• 从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角度看,逐利是商人的本质,有买有卖是很 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是从个人角度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目前经济 发展步伐放缓的一个敏感时期,从大陆撤资,与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背道而驰,让爱国者寒心。在目前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 今天,有各种各样的评判言论也属正常。
就民间形象而言,李嘉诚从此前的商界领袖, 教父级人物,沦落为长着獠牙的怪物。
就官方感受而言,在中国经济紧张时刻,李嘉诚不顾中 央此前对其在基础设施,港口、地产等领域的大力扶持, 抛中国于不顾,不停抛售,严重影响大陆信心,造成悲观 情绪蔓延,可谓已失道义。低买高卖,确实是市场经济, 但是,他的地产、港口等产业,恰恰是中国最不市场化的 产业,没有权力的扶助和勾兑,哪里来的机会?合作时借 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唯我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