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生物试题
生物周考(二)试题卷
周考(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一些苹果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B.氧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C.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mol/min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CO2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3、右图是人的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
下面与此细胞有关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图示过程1~3能够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②该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作用,但不尽相同③被吞噬的细菌与该细胞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单位是不同的④该细胞与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DNA是相同的,但RNA不同⑤该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4、下图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细胞壁B.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三种细胞中只有a、b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DNAD.a、b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c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5、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C.若A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6、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核糖体要跨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K+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8.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下面的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白光灯效果比蓝紫光好⑤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9.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一次双周考生物(实验班)试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实验部生物第十一次周考出题人:赵娟审题人:李娅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2.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F2的3: 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雄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D.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豌豆的基因D与基因d控制的是同一种性状②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雌配子和4种类型的雄配子自由组合③基因型为Dd的豌豆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④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上,子一代的表现型有4种A.四种说法都对B.只有三种说法对C.只有两种说法对D.只有一种说法对5.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一个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自交产生aa的子代,是通过基因重组实现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6.下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染色体1、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此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细胞质分裂为不均等分裂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7. 诱变育种可以改良某种性状,这是因为( )①后代性状较快稳定②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③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等位基因④有利突变体数目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 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1→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9. 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 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10. 关于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 n-1 x m个②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 , G + C 占碱基总数的 M% ,那么该 DNA 分子的每条链中的 G + C 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M%③细胞内全部 DNA 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④DNA 双链被32P 标记后 , 复制n次 , 子代 DNA 中有标记的占 1/2n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高二生物周练试题
三门中学2021学年高二生物周练试题第二学期时间:2022.6.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5分,共70分)1.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中的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统一性B.生物圈既可以在扩展至大气,也可以扩展至海底C.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薄层,而有生物生产力的部分则更薄D.生物圈需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来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2.在储藏过程中,红薯中的淀粉发生水解产生还原糖,随还原糖含量的升高,红薯甜度逐渐增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储藏环境的温度会影响红薯的甜度B.红薯中的淀粉储藏在叶绿体中C.检测红薯中的还原糖时,应将红薯匀浆直接与本尼迪特试剂共热D.红薯提取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呈蓝色3.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质基质(pH≈7.2)显著不同。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不需消耗能量C.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D.溶酶体内pH升高会影响其细胞内消化功能4.研究发现,能萌发的种子中均存在赤霉素(GA),而种子中是否存在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也影响着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有研究人员据此提出“三因子调节假说”,该假说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GA的诱导,ABA会抑制GA的诱导作用使种子保持休眠,而CTK能解除ABA的抑制作用。
只考虑以上三种激素的作用,根据此假说分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种子中存在GA就可以萌发B.种子中仅存在CTK就可以萌发C.种子中仅存在GA、ABA可以萌发D.种子中存在GA、CTK可以萌发5. 某研究小组发现生物体内空间结构呈棒状的磁感应受体是一种含有Fe、S 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磁感应受体的元素组成只有C、H、O、Fe、SB.磁感应受体的形态与血红蛋白相同C.磁感应受体的功能与神经递质受体相同D.磁感应受体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6.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6周周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全中学2021—2022学年上期高二第6周周考生物试题班级:姓名: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马上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受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受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2.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转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转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3.结合题图5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 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4.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5.某同学给健康试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消灭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二生物周考2试题
望谟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物周考试卷(周考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40分)1、当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活化后增殖、分化,形成具有分泌功能的()A、效应B细胞B、记忆细胞C、效应T细胞D、抗体2、能促进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A、记忆细胞B、效应T细胞C、效应B细胞D、巨噬细胞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4、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3-]/[H2CO3]<15,立即发生酸中毒。
此实例说明无机盐能够()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调节细胞的pHC.组成细胞的结构D.维护细胞正常形态5、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6、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7、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细胞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8、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12周周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中心中学七年级(上)第12周周末生物试卷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群:、、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可分为和两类.2.种子的基本结构都包括和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根和;有的种子还有.3.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和.4.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是指种子必须是,而且胚必须是.5.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它是由、、和构成的.6.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7.人们喜欢吃用绿豆发的豆芽菜.它的主食部分白嫩细长,是由绿豆种子的发育来的.二、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8.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多细胞生物体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全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9.海带是我们常见的大型海藻,它的结构特点是()A.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 B.植物体只有茎、叶的分化C.植物体有根、茎、叶D.植物体能产生种子10.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分化B.单细胞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大型藻类植物有了根茎叶分化C.藻类植物繁殖时产生了大量的种子D.越简单的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大气中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释放的11.李明同学在我省某林区游玩,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植物,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植物,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植物的一面朝向是()A.东B.南C.西D.北12.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也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因此可以作为监测污染的指示性植物,这是因为()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13.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X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14.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干旱的环境B.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繁殖后代C.蕨类植物大部分茎在土壤中,称为根状茎D.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了现在的煤炭15.肾蕨的结构比葫芦藓的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表现为()A.具有根、茎、叶B.具有根和输导组织C.具有叶、机械组织和假根D.具有药用价值16.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蕨生长的是()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17.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18.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以下关于海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褐色的,不含叶绿素B.海带的可食部分是叶片C.海带是多细胞的种子植物D.海带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19.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类群,其原因是()A.他们主要生活在水中B.他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它们能释放氧气D.它们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20.芳芳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小组讨论中,洋洋指出芳芳的记录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找出芳芳的下列记录中错误的一项()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构成C.玉米种子有胚乳,菜豆种子没有胚乳D.菜豆种子有子叶,玉米种子没有子叶2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碘液,被染蓝的物质及部位是()①胚根②果皮和种皮③胚乳④胚轴⑤淀粉⑥蛋白质.A.⑤① B.⑥② C.⑤③ D.⑥④22.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面C.松树的球果包裹着果实D.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23.我们食用的面粉和花生油主要来自小麦和花生种子的()A.胚乳胚乳B.子叶子叶C.胚乳子叶D.子叶胚乳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24.如图所示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请根据图填写它们的结构名称.(1)图4中标号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2)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4中标号所发育而来.(3)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填文字)(4)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作用.(5)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6)结合图,回答:[2]发育成[8];[1]发育成[6];[3]发育成[],[]为大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25.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麻屋子指,红帐子指,白胖子指.26.分析下面所给的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A、蕨类 B、玉米 C、松树 D、海带(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类植物,这类植物中的(举例)是单细胞植物.(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3)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4)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但B类植物的种子有包被着,C类植物的种子是的,没有包被.(5)除上述的植物外,请对每类植物再各举一例:[A],[B],[C],[D].(6)上述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靠孢子繁殖的植物是.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中心中学七年级(上)第12周周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考点】植物的分类.【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因此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是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故答案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点评】植物分类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2.种子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如图所示:相同点不同点双子叶植物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种子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故答案为:种皮;胚;胚轴;子叶;胚乳.【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故答案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点评】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中考常考的知识,常和实验结合在一起.4.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是指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是指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故答案为:完整的;活的.【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5.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的.【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2)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答:在由于植物体是种子的胚发育成的,所以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由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组成的.故答案为: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点评】知道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6.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子叶.【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成分及营养物质的储存.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一般存在胚乳中;菜豆、花生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解答】解:我们吃花生,主要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而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一般储存在子叶中.故答案为:子叶【点评】食用种子目的是获取营养物质,故哪里储存营养物质就是主要使用部分.7.人们喜欢吃用绿豆发的豆芽菜.它的主食部分白嫩细长,是由绿豆种子的胚轴发育来的.【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答: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是由绿豆发育成的,其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所以我们吃的白嫩细长的那部分实际上是由种子的胚轴发育成的.故答案为:胚轴【点评】知道种子萌发之后各部分发育成什么,即: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二、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8.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多细胞生物体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全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可以根据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来解答.【解答】解: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关键点: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9.海带是我们常见的大型海藻,它的结构特点是()A.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 B.植物体只有茎、叶的分化C.植物体有根、茎、叶D.植物体能产生种子【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的藻类植物有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明确海带属于藻类植物.10.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分化B.单细胞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大型藻类植物有了根茎叶分化C.藻类植物繁殖时产生了大量的种子D.越简单的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大气中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释放的【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藻类植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藻类植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较弱,但是数量极多,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藻类.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藻类植物的特征.11.李明同学在我省某林区游玩,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植物,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植物,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植物的一面朝向是()A.东B.南C.西D.北【考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据此答题.【解答】解: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在树林中,树的北面是背光面,较为阴暗潮湿,所以长有苔藓的一面是北面,据此就可以辨认方向了.故选:D【点评】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或关于生活环境的知识,仔细分析题意,应该能总结出答案.12.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也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因此可以作为监测污染的指示性植物,这是因为()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考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解答】解: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B【点评】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注意掌握.13.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X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没有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适宜生活在温度潮湿的环境中.“苔痕印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夏季,降水较多,土壤地面潮湿,苔藓植物大量繁殖,连台阶都被苔藓植物覆盖变绿了.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结合分析诗句,灵活答题.14.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干旱的环境B.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繁殖后代C.蕨类植物大部分茎在土壤中,称为根状茎D.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了现在的煤炭【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不适合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符合题意.B、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地上部分是叶,地下横卧的是茎,呈根状,称为根状茎,须状的是根.不符合题意.D、古代的蕨类植物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了煤炭.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重点理解和掌握.15.肾蕨的结构比葫芦藓的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表现为()A.具有根、茎、叶B.具有根和输导组织C.具有叶、机械组织和假根D.具有药用价值【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复杂一些,因为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解答】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无输导组织.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比较其在结构上的异同,结合题意答题.16.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蕨生长的是()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据此答题.【解答】解: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A正确.故选:A【点评】关键点: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17.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通过生物进化树来解答.【解答】解:如图生命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又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故选:A【点评】植物的进化历程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但是为中考热点.18.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以下关于海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褐色的,不含叶绿素B.海带的可食部分是叶片C.海带是多细胞的种子植物D.海带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A、海带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墨角藻黄素和大量的叶黄素等,叶黄素使之呈现褐色,A错误;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C、海带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C错误;D、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D【点评】关键是明确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熟练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19.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类群,其原因是()A.他们主要生活在水中B.他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它们能释放氧气D.它们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据此答题.【解答】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藻类植物是一类最低等的植物类群,可见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是其低等之处,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解:A、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也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不能说明藻类植物是低等植物,故A错误;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而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故B正确;C、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能说明藻类植物是低等植物,故C错误;D、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不能说明藻类植物是低等植物,故D错误.。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四周周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周考生物试卷(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近年来我国某某某某等西南地区持续遭遇干旱天气,致使河流干涸,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主要体现生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是()A.鱼类的季节洄游(一些鱼类在特定时期,主动、集群的水平移动)B.蛾类的趋光性C.人参在林下生存好D.仙人掌的叶刺3.若如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则图中没有画出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分解者和生产者4.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5.下列不属于生物圈X围的是()A.大气圈的下层 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上层 D.地球的内部6.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7.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植物 B.剑水蚤C.小鱼 D.大鱼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9.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面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 B.森林 C.农田 D.沙漠10.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1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12.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透明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A.b B.d C.p D.q1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A.目镜 B.物镜 C.载物台D.镜筒14.莉莉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看不到白细胞,如图所示.已知白细胞比红细胞大,莉莉需再利用下列哪一步骤,才最有可能观察到白细胞()A.放大光圈 B.移动玻片 C.滴加蒸馏水D.更换高倍物镜15.普通光学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A.遮光器和目镜 B.遮光器和物镜C.遮光器和反光镜D.目镜和物镜16.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A.反光镜B.遮光器C.通光孔D.镜筒17.用下列镜头观察临时装片,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物镜(①、②、③)和目镜(甲、乙、丙)的组合是()A.①和丙B.①和甲C.③和甲D.③和丙18.与显微镜的视野明暗没有关系的是()A.反光镜B.遮光器C.通光孔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9.关于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遮光器能调节光线强弱 B.转换器能调换目镜C.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 D.压片夹能固定玻片20.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象,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象A变成图象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A.②①④B.③①④C.③④①D.①②④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周考生物试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近年来我国某某某某等西南地区持续遭遇干旱天气,致使河流干涸,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表明环境中的水对生物的影响.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下列主要体现生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是()A.鱼类的季节洄游(一些鱼类在特定时期,主动、集群的水平移动)B.蛾类的趋光性C.人参在林下生存好D.仙人掌的叶刺【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鱼类的季节涸游,主要是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形成的,A错误;B、蛾类的趋光性,蜈蚣白天藏在洞中,夜间出来觅食的行为属于昼夜节律行为.主要受光的影响,B错误.C、人参是弱光性植物,密林下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因此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主要是受阳光因素影响形成的,C错误.D、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仙人掌叶变为刺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3.若如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则图中没有画出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分解者和生产者【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即捕食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注意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中草属于生产者,鼠、蛇、鹰、兔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中没有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4.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C、图中表示出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此图没有表示出完整的生态系统,只表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故A错误,C正确;B、图中的生物只构成了食物链,故B错误;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5.下列不属于生物圈X围的是()A.大气圈的下层 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上层 D.地球的内部【考点】生物圈的X围.【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圈的X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X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6.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A错误;B、该食物网中,由于戊以丁为食物,戊与丁是捕食关系,又由于它们在同一营养级,也是竞争关系,B正确;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毒素最多,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获得的能量最少,C错误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7.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植物 B.剑水蚤C.小鱼 D.大鱼【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解答】解: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故选:C【点评】理解物质和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即从多到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面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 B.森林 C.农田 D.沙漠【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据此解答.【解答】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因此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越强.选项中森林的生物成分最复杂,生物的数量最多,调节能力最强.故选:B【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关系,理解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将位于视野中央的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此时视野中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是左下方.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1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低倍镜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显微镜的高倍镜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解答】解: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就是换成高倍镜.显微镜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的X围变小了,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变少了,透进的光线少了,所以视野变暗.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平时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做到熟能生巧,才能较好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2.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透明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A.b B.d C.p D.q【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X小纸上,然后把这X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透明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d.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1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A.目镜 B.物镜 C.载物台D.镜筒【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解答】解: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故选:B.【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14.莉莉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看不到白细胞,如图所示.已知白细胞比红细胞大,莉莉需再利用下列哪一步骤,才最有可能观察到白细胞()A.放大光圈 B.移动玻片 C.滴加蒸馏水D.更换高倍物镜【考点】观察血涂片.【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没有细胞核;白细胞的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具有细胞核;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据此解答:【解答】解: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而白细胞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血小板的含量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10万﹣﹣30万个.因此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看不到白细胞,已知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所以,A放大光圈,C滴加蒸馏水,D更换高倍物,都没有用,只有B移动装片才最有可能观察到白细胞.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细胞的数量以及特点.15.普通光学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A.遮光器和目镜 B.遮光器和物镜C.遮光器和反光镜D.目镜和物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解答】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16.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A.反光镜B.遮光器C.通光孔D.镜筒【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大光圈进入镜筒的光线多,视野亮,小光圈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暗.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是视野中光线更强.据此解答:【解答】解:A、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是视野中光线更强,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A选项符合题意.B、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要使视野中光线变强,用较大光圈.B选项符合题意.C、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可以通过通光孔反射到物镜中,不能调节光线的强弱.C选项不符合题意.D、镜筒是安装镜头的结构,不能调节光线强弱.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B【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17.用下列镜头观察临时装片,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物镜(①、②、③)和目镜(甲、乙、丙)的组合是()A.①和丙B.①和甲C.③和甲D.③和丙【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①,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对显微镜使用的某一环节作出解释.18.与显微镜的视野明暗没有关系的是()A.反光镜B.遮光器C.通光孔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出现的情况,首先明确显微镜的结构特点.【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有关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高倍物镜的视野要比低倍物镜的视野暗,换用不同的物镜,视野的亮度不同.对显微镜视野亮度没有直接影响是通光孔.故选:C【点评】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难度一般.19.关于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遮光器能调节光线强弱 B.转换器能调换目镜C.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 D.压片夹能固定玻片【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据此解答.【解答】解:A、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转动遮光器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不符合题意.B、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转动时可以调换物镜不能调换目镜.符合题意.C、转动细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小X围升降,使像更清晰.不符合题意.D、压片夹在载物台上起固定玻片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从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及操作方法上入手.20.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象,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图象A变成图象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A.②①④B.③①④C.③④①D.①②④【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从图中可看出,A物像原来在视野的左上方,而B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A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的右下方.A图中的细胞体积小,而B图中细胞的体积大,故而由A变成B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故选:B【点评】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
重庆市铜梁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十四周(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十四周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很久以前,亚洲和美洲连在一起,地球上只生活着一种熊。
由于地壳运动亚洲和美洲分开,一部分熊被美洲大陆带走,另一部分熊则跟随着亚洲大陆一路漂流,最终两部分熊被大海隔开。
这就是现在北美大灰熊和亚洲黑熊的来历,它们现在已经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熊的进化方向相同B.两种熊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两种熊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D.DNA检测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2.近日,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鱇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
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头顶发光的“钓鱼竿”的形成是突变后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雌、雄鱼的生活和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发生改变D.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首次采集到四亿多年前的宽甲鱼化石,该化石完整保存的鳃丝印痕为鱼鳃→喷水口→人类中耳的进化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从鱼鳃到中耳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D.在进化出中耳的过程中,种群基因库不断发生改变4.“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血红蛋白增多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酸碱体质“理论”鼓吹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11.27)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周考(11.27)生物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 B、b表示),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黄脂雌兔杂交,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162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80只,无脂朋兔41只。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亲本白脂兔和黄脂兔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和AabbB.上述两对基因不遵循孟徳尔遗传定律C.F2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F1中一只黄脂雌兔和白脂雄兔,正常减数分裂都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2.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其后代全自交,白色植株占5/32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3.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4.若下图表示孟徳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拾当的揭示孟徳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发现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四种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一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D.孟徳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5.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 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B-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第六次周考八年生物试题
第六次周考试题免疫初试锋芒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2. 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A. 肺B. 肾C. 脾D. 心脏3. 下列关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是特异性免疫B.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C. 是出生以后产生的D. 是在第一、二道防线的基础上产生的4. 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B. 抗体抵抗天花病毒C. 溶菌酶杀死细菌D. 白细胞吞噬病菌5.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D.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6. 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 角质层防止病菌入侵B. 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C. 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杀死D. 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7.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已”的识别B. 免疫是人生来具有的C. 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8.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A. 病毒B. 抗原C. 病原体D. 细菌9. 下述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 皮肤、黏膜B. 血液和消化液C. 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D. 溶菌酶和肝脏10.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吞噬细胞D. 血小板11. 下列疾病中,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是()A. 糖尿病B. 流行性感冒C. 艾滋病D. 破伤风12. 为了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我国政府规定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
这样可以()A. 杀死乙肝病毒B. 产生非特异性免疫C. 产生相应抗体D. 增加婴儿营养迁移冲浪免疫系统有如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捍卫人体的健康。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二)生物试卷
武安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份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比铁高B. 纤维素和脂肪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C. 脂肪、磷脂和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 玉米的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2.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紧急启动了疫苗研究,目前我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新冠病毒能在营养丰富的培养液中大量繁殖B.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C. 利用全程冷链运输新冠疫苗可以避免其失效D. 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体内含有较多自由水,可作为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B. 细胞内的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得到增强C. 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代谢速率D. 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因缺乏线粒体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性腺细胞中发达的高尔基体合成性激素C. 缺少细胞核的细胞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D. 人成熟红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5.关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的一种解释是: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
需氧细菌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在长期的互利共生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以下哪一证据不支持这一论点?()A. 线粒体和细菌都存在环状的DNA分子、分子质量相同的核糖体B. 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C. 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而增殖D. 真核细胞、需氧细菌、线粒体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B. 麻风杆菌是胞内寄生的细菌,在侵入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细胞C.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D. 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相对较多7.下列关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鸡的红细胞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被的识别来完成的C.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蛋白质D. 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但是有支持和保护作用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膜系统能够维持相应结构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C.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实现转化D. 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隔开,独立完成细胞各种活动9.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膜蛋白的形成都与高尔基体有关B. 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均与膜蛋白有关C. 细胞分化及癌变的过程中,膜蛋白可能会发生改变D. 细胞间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10.研究发现,当癌细胞自己无法制造脂质时,就会从自身环境中吞噬脂质,以确保这些必需物质的稳定供应,导致人们通过抑制脂质的合成来靶向杀死癌细胞方法的失败。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九周周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某某省第五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第九周周练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A正确;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具有多害少利性,C错误,D错误。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
2.有性生殖后代具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染色体结构变异机会多C.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影响【答案】C【解析】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有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配子。
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所以有性生殖后代具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C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
3.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是该人群生殖细胞发生A.基因重组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X射线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因此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
4.一个染色体组应是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答案】B【解析】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或含有多个染色体组,A错误;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例如,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错误;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不一定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D错误。
生物周测试题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试卷随堂检测高一年级生物周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80分,每题4分)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的DNA一般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C.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具有相同的细胞壁D.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2、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图表示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B. 若乙图视野中出现一污点,污点可能位于目镜或物镜上C. 若观察乙图,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是⑥,换到高倍镜下后距离可能是⑤D. 高倍镜下观察乙图中的B细胞,操作顺序为: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和细准焦螺旋3、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20多种,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种类和含量都差异较大B.微量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C.C、H、O、N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下列物质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A. B.C. D.5、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环境中,下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则该图说明的问题是()6、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良好的储能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脂肪 B.核酸、细胞、脂肪C.蛋白质、核酸、脂肪 D.蛋白质、核酸、多糖7、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的是氨基酸B.若②是动植物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C.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8、下列关于糖、脂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生命的燃料”B.糖原和脂肪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储能物质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分,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D.糖类可以参与核酸的合成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脂质和糖类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没有明显差异的B.D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5种有机物C.淀粉和脂肪它们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等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多,释放的能量少10、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 基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n个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N2O5,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11、玉米、艾滋病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A.8、4和8、4 B. 5、4和5、4C. 5、8和4、4 D. 8、4和5、412、饮食中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
生物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生物学考试试题(附答案)以下是一份完整版的生物学考试试题,包括题目和答案,供学生们进行备考和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b) 生物;c) 化学;d) 物理。
答案:b) 生物2. 哪种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细菌。
答案:d) 细菌3.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进行光合作用?a) 葉綠素;b) 呼吸;c) 分解;d) 微生物共生。
答案:a) 葉綠素4. 人类的遗传信息是由什么分子编码的?a) DNA;b) RNA;c) 蛋白质;d) 碳水化合物。
答案:a) DNA5. 相变是什么过程?a)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b) 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c) 物质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d) 物质从气态到固态的过程。
答案:a)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第二部分:填空题1. DNA的全称是_________。
答案:脱氧核糖核酸2. 光合作用的反应产生了氧气和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3. 哪个细胞器是细胞的能量中心?答案:线粒体4. 呼吸作用中,氧气与葡萄糖反应生成_________和二氧化碳。
答案:水5. 染色体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DNA和蛋白质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细胞分裂?它有哪些类型?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指细胞将自身复制并分裂为两个相同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有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 请描述DNA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它是所有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存储分子。
DNA由两条相互螺旋的链组成,每个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
DNA的功能是传递和保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化活动,以及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以上是生物学考试试题的完整版,希望对你的备考和练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2020-2021届高三生物周测试题与答案(遗传规律和减数分裂)
2020-2021届高三生物周测试卷(孟德尔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一、单选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D.①2.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 B. C. D.3.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SOSI、SOS2、SOS3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
如图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三者相同4.矮牵牛花瓣中存在合成红色和蓝色色素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A、B、E为控制相应生化途径的基因)。
矮牵牛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二者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若一亲本组合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3: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亲本基因型可为AABBEE⨯aaBBee或AABBee⨯aaBBEEB. 本实验无法判断A、B基因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 F2中紫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不会出现白色个体D. F2中蓝色矮牵牛花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2/35.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褐色,而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碳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D. 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6.果蝇的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 的雌果蝇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卵细胞,而该基因型的雄果蝇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 雄果蝇体细胞中的基因A、a和B、b所处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B. 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能产生4种卵细胞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C. 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果蝇分别进行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相同D. 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7.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
高二生物上学期周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第七中学度上学期高二生物周考测试第I卷(选择题)1.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其中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先将细菌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将细菌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离心后只出现中密度带DNA的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B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 将天竺葵的叶片黑暗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一段时间后,用酒精脱色,分别用碘液处理,曝光组蓝色,遮光组无蓝色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2.右图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是()A.① B.② C .③ D.④3.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用某方法测定核DNA含量在细胞群体中的分布如下左图所示。
若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右图。
推测该抑制剂所起的作用是A.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抑制着丝点的分裂C.抑制DNA的复制D.抑制RNA的合成4.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所含糖类为核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6.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D.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只有在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的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8.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周考试卷(10)(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中学七年级(下)周考生物试卷(10)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结构是()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D.玻璃体2.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睫状体D.玻璃体3.智利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A.角膜 B.晶状体C.玻璃体D.瞳孔4.近视眼眼球的结构特点是()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弹性小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5.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6.下列哪项措施不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A.读书时眼与书本距离33厘米左右B.认真做眼保健操C.在直射强光线下看书D.不躺着看书7.夏日睛天的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8.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C.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D.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9.青少年时期若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且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发生近视.关于近视眼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内晶状体过度变凸B.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看书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预防近视D.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近视眼10.学校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面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B.通过调节②瞳孔大小可以使自己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近视D.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11.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2010年世界爱眼日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休息远眺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D.坚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12.如图是人眼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靠哪一结构的调节,使人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A.2 B.3 C.4 D.713.W近些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近视眼,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像在视网膜前方 B.眼球前后径过长C.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D.配戴凸透镜矫正14.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A.镜头、光圈和胶卷 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 D.镜头、胶卷和光圈15.小明的眼球完好无损,但他什么也看不见,他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玻璃体和视网膜B.视网膜和晶状体C.晶状体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16.同学们看明暗不同的物体主要是因为()的缘故.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二、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0分)17.如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的折射,在[]上形成物像.(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是因为[]的曲度过大,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透镜加以矫正.(3)某同学看故事书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此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反射的光线经过[]等的折射,在[]上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传递到,产生视觉.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2)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成像过程中有折射作用的主要是(填序号).(3)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变大了.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中学七年级(下)周考生物试卷(10)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结构是()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D.玻璃体【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解答】解:眼球就是一个成像系统,物体发出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把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都对光线有折射作用,但具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晶状体.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眼球成像的原理.2.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A.晶状体B.视网膜C.睫状体D.玻璃体【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因.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X,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X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某某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3.智利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A.角膜 B.晶状体C.玻璃体D.瞳孔【考点】眼的保健.【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瞳孔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光线强弱变化和瞳孔的变化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瞳孔最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多;被救助上井后,外界光线强,瞳孔来不及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过多过强,会严重伤害眼睛,严重时会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因此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4.近视眼眼球的结构特点是()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弹性小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某某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解: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是近视眼的特点;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是近视眼的特点,而晶状体的弹性小是远视眼的特点;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是远视眼的特点,而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是近视眼的特点;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都是远视眼的特点.所以,近视眼眼球的结构特点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5.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矫正,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X,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X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某某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6.下列哪项措施不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A.读书时眼与书本距离33厘米左右B.认真做眼保健操C.在直射强光线下看书D.不躺着看书【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近视指眼球的前后径过大或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某某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解答】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约33厘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因此阅读习惯良好的是看书40~50分钟后休息一会.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预防近视的要求,并养成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7.夏日睛天的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某某近不同的物体.【解答】解:小明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小明在寻找座位号时,是在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小逐渐变大.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瞳孔大小的调节是为了保证进入眼球内部的光量保持适度;晶状体曲度的调节是为了看某某近不同的物体.8.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C.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D.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视觉的形成,人体内的视觉器官是眼球.【解答】解: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故选:A【点评】视觉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9.青少年时期若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且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发生近视.关于近视眼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内晶状体过度变凸B.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看书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预防近视D.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近视眼【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预防措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X,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X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某某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看书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预防近视;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近处物体反射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远视眼.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特点.10.学校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面是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B.通过调节②瞳孔大小可以使自己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近视D.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⑥视网膜【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④角膜和白色坚韧的⑤巩膜组成;中膜由①虹膜、睫状体和⑥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⑦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③晶状体、玻璃体组成.【解答】解:A、①虹膜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指它的颜色.不符合题意.B、②是瞳孔,通过调节②瞳孔的大小可以使人看清明暗不同的物体.不符合题意.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某某处的物体,就形成了近视.不符合题意.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形成图象的部位是⑦视网膜.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11.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2010年世界爱眼日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休息远眺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D.坚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考点】眼的保健.【分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预防.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近视指眼球的前后径过大或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某某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解答】解:A、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晶状体的曲度越大,眼睛越容易疲劳,时间长了会形成近视.因此要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不符合题意.B、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不符合题意.C、发现视力下降后,还不一定就是形成了近视,应该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的发生,不要立即佩戴近视镜.符合题意.D、按时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能预防近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能够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12.如图是人眼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靠哪一结构的调节,使人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A.2 B.3 C.4 D.7【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图示中,1是虹膜,2是瞳孔,3是晶状体,4是角膜,5是脉络膜,6是视网膜,7是玻璃体.【解答】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某某近不同的物体.故选:B【点评】眼球在视网膜成箱的原理同照相机;眼球的晶状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它的曲度可以调节,从而使人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13. W近些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近视眼,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像在视网膜前方 B.眼球前后径过长C.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D.配戴凸透镜矫正【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ABC、物像在视网膜前方、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都是近视眼的特点活成因,ABC正确;D、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配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D不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原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14.人眼球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A.镜头、光圈和胶卷 B.胶卷、镜头和光圈C.光圈、镜头和胶卷 D.镜头、胶卷和光圈【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明确眼球有哪些结构.【解答】解: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因此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故选C【点评】眼球的结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15.小明的眼球完好无损,但他什么也看不见,他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玻璃体和视网膜B.视网膜和晶状体C.晶状体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解答】解:如图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视觉形成的部位,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的枕叶皮质,位于大脑的后部,如图所示.此人摔倒后跌伤的是后脑勺,眼球没有受损,因此受损的部位最有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这样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就无法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了.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视觉形成的过程,明确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16.同学们看明暗不同的物体主要是因为()的缘故.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眼球的而结构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
2019-2020年七年级(下)第八周周清生物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下)第八周周清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0分)1.组成人体血液的成分是()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小板2.久居高原的人的血液中比在平原生活的人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不能确定3.人体的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下列哪种血细胞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A.白细胞、纤维蛋白原B.红细胞、纤维蛋白原C.血小板、血红蛋白 D.红细胞、血红蛋白4.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 B.运输养料 C.运输氧气 D.运输废物5.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的一种血细胞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浆 D.血小板6.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7.患贫血的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A.糖和脂肪 B.磷和钙C.维生素和水D.铁和蛋白质8.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止血结疤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红蛋白9.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C.有波动的微小血管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10.如图是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观察到的一条血管,其内血流情况如图所示,则血管A实际的血流方向及类型分别是()A.向右,小动脉 B.向左,小动脉 C.向右,小静脉 D.向左,小静脉1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12.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A.数量多,分布广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13.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14.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一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都不是15.人体中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动脉>毛细血管16.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图中1和2分别是什么血管()A.分别是毛细血管和动脉血管 B.分别是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C.都是毛细血管 D.分别是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17.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①管壁较厚②管壁较薄③弹性大④弹性小⑤管腔大⑥管腔小.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18.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D.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适宜吸气19.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细胞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红蛋白20.下列血管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A.皮肤中毛细血管B.桡动脉C.上臂肱动脉D.下肢静脉xx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下)第八周周清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0分)1.组成人体血液的成分是()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小板【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研究血液的组成常采用血液分层的办法,即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发生分层现象.【解答】解:血液分层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因此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故选:B2.久居高原的人的血液中比在平原生活的人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不能确定【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据此答题.【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高原地区含氧量低,与此相适应,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很高,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故选:A3.人体的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下列哪种血细胞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A.白细胞、纤维蛋白原B.红细胞、纤维蛋白原C.血小板、血红蛋白 D.红细胞、血红蛋白【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4.0﹣10.0)×109个/L最小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解答】解: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人体的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所致.故选:D.4.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 B.运输养料 C.运输氧气 D.运输废物【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解答】解: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故选:C5.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的一种血细胞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浆 D.血小板【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综上所述;A、B、C选项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故选:D6.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学生应对此有充分的了解.【解答】答: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是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约90%,另外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A:血浆中的水占90%,是含量最多的.B: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故该选项不正确.D: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个体最小的,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故选:C7.患贫血的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A.糖和脂肪 B.磷和钙C.维生素和水D.铁和蛋白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解答】解: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故选:D.8.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划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止血结疤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红蛋白【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的作用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保护;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和加速止血.【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作用是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保护;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和加速止血.所以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擦破时会流血,一段时间后,伤口就不再流血,这是血液中血小板成分起到止血作用.故选:A9.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鳍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C.有波动的微小血管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故选:D10.如图是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观察到的一条血管,其内血流情况如图所示,则血管A实际的血流方向及类型分别是()A.向右,小动脉 B.向左,小动脉 C.向右,小静脉 D.向左,小静脉【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A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再由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如图所示,则血管A实际的血流方向向左,类型为毛细血管汇集形成的小静脉.故选:D1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解答】解:A、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A错误;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B错误;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正确;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12.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A.数量多,分布广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首先必须明确人体内有哪些血管以及血管的特点.【解答】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故选:B13.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根据各种血管的种类和功能分析解答.【解答】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非常慢构成.行通过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故B错误;C、毛细管内血流速度非常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C错误;D、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故D错误.故选:A.14.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一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都不是【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解答】解: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压力较小;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输液以及抽取血液时都是在静脉内进行的.故选:B15.人体中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动脉>毛细血管【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中的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流动的速度,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解答】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故选:A16.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图中1和2分别是什么血管()A.分别是毛细血管和动脉血管 B.分别是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C.都是毛细血管 D.分别是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分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很小,只允许红细最血管上皮细胞构成胞呈单行通过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解答】解:动脉血管的判断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图中②是动脉血管;静脉血管的判断依据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图中③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图中①是毛细血管.故选:A17.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①管壁较厚②管壁较薄③弹性大④弹性小⑤管腔大⑥管腔小.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解答】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非常慢故选:C18.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D.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适宜吸气【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可以从小肠的结构、毛细血管的特点、肺泡、鼻腔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适宜吸收营养物质.故符合题意;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适宜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故符合题意;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宜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故不符合题意;D、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适宜吸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9.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细胞是()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红蛋白【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解答】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细胞是白细胞.故选:B.20.下列血管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A.皮肤中毛细血管B.桡动脉C.上臂肱动脉D.下肢静脉【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三种血管的比较:血管类型概念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解答】解: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与伴行的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故选:Dxx年10月8日 .。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中2011级理综周考生物试题10
郫县一中2011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0)生物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2分)单项选择题(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并且极性运输是生长素唯一的运输方式B.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C.在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血红蛋白释放后应高速长时间离心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因为细胞中DNA的含量一般都多于RNA,所以观察到红色的区域小于绿色区域2.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多组二倍体草莓幼苗的芽尖,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处理的时间B.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表现出两重性C. 处理后的植株中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D.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着丝点分裂诱导染色体加倍3.科学家发现某一基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会减弱人体内一种可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天然物质的功效,帮助癌细胞扩散。
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一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发部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该基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C.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D.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
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Ⅰ、Ⅱ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Ⅰ中置于伸长区,Ⅱ中置于根冠;Ⅲ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
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C.若将Ⅲ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5.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用到相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细胞膜、核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C.合成性激素的分泌细胞中,内质网一般较发达
D.在平静和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的含量保持稳态
2.下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B.人缺铁会导致贫血
C.上图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3.下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 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 O3,溶液浓度的关系。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b段,随着NaHC 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 O3。
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 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 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5.下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
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上层。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提高光强度对硅藻有破坏作用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强度促使营养物上涌到海面
D.提高光强度增加了分解者活力,结果是无机养分降低
6.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A.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基粒
B.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29.(9分)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图甲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乙、丙图为氧气浓度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胰蛋白酶处理A蛋白后得到的产物是。
(2)甲图中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若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称为。
若B蛋白是一种离子通道,当神经细胞兴奋时,B蛋白打开,使,因而形成动作电位。
乙图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丙图中物质在缺氧的条件也有一定的运输速率,其原因是。
(3)C蛋白只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结合后使蛋白质的发生变化,像“分子开关"一样,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是细胞膜(功能)的分子基础。
(4)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因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所以E蛋白的功能具有的特点。
(5)F蛋白的功能是与DNA分子的某一部位结合,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称是。
30.(10分)下图l表示某高等植物A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初期的有关变化,图2是测定种子萌发时由呼吸作用引起气体体积改变的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第1阶段种子鲜重显著增加的原因是,种子干重在第阶段显著减少。
(2)从细胞分化来看,图1中第阶段分化显著。
(3)实验一段时间U形管右面的有色水液面(上升、下降、不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4)为测定种子萌发时的有氧呼吸速率,可用代替装置中的有色水,一段时间后U形管右面的有色水液面(上升、下降、不变)。
(5)为测定种子萌发时产生了C O2,可用代替装置中的有色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1.(10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受损会引发糖尿病。
直接参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膜结构依次是。
(2)内环境中的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浆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发生的变化是。
(3)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⑤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
(4)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2.(10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染色体同型ZZ为公鸡,异型ZW为母鸡。
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
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 ,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定律。
(2)现有一只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的白羽母鸡交配,F1芦花与非芦花各占一半,F1自由交配得到F2。
请回答:
①亲本中纯合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纯合的白羽母鸡的基因型为。
②F2中非芦花:芦花:白羽的比例=。
③某蛋场欲从F2中选取种鸡,在后代中从雏鸡的羽毛颜色就能分辨雌雄。
则应从F2中
选择表现型的公鸡与表现型的母鸡作为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雏鸡中能被直接识别的母雏占全部雏鸡的比例是。
39.(15分)[生物选修1一生物技术实践]下面为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一中数字所代表的含义:[2]
(2)图一装置为装置,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是油水混合物,若要使其分层可加入。
分离后的油层中,有一定的水分,此时可加入进行吸水,放置过夜。
(3)图一和图二的装置中都用到了酒精灯,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后者则是为了。
(4)图一和图二的装置中都用到了冷凝装置,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后者则是为了。
40.(15分)[生物选修3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
工业、环境、能源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下图是基因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通过PCR进行扩增时,需
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
(3)采用技术将表达载体导入动
物的受精卵,经胚胎早期培养到时,再
通过技术转移到雌性动物的输卵
管或子宫内,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4)在抗虫作物的培育过程中,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作物受体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
若要人工改造Bt毒蛋白,请问是直接改造Bt毒蛋白还是改造Bt毒蛋白基因。
(5)检测细菌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时,需要用做探针,再与相应的物质杂交。
生物答题卡
29.(9分)
(1)。
(2。
,,。
(3),。
(4)。
(5)。
30.(10分)
(1),。
(2)。
(3),。
(4),。
(5),。
31.(10分)
(1)。
(2);。
(3);。
(4)。
32.(10分)
(1),,。
(2)①,。
②。
③,,。
39.(15分)
(1)
(2),。
(3),。
(4),。
40.(15分)
(1)。
(2)。
(3),,,(4),。
(5)。
生物答案选择题ACCC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