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3.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之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 动的方向
由赤道向 北回归线
由北回归 线向赤道
由赤道向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 线向赤道
思考 假如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太阳直射点怎么移
动?
思 假如黄赤交角是30 °,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范围怎么变
化?
考
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间接影响: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分别标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时的太阳直射点。 3、画出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太 阳 直 射 点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北极圈
3月21日北回归线
第二年春分
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的
南极圈
回
归
运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动
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比例法:昼夜弧长的度数÷15°=昼夜长 (2)已知日出、日落,求昼长
T T 昼长= 日落- 日出=上午×2=下午×2
(3)纬度对称
C
纬度φB=纬度φH CB=AD
昼A+昼B=24h 昼A+夜B=24h
D
A
(4)日期对称 AB日期关于经线对称,昼夜长短相等。
A
B
4时 6时
8时
请指出A、B、C三点日出各为几点?昼长各是多少? A点昼长与B点昼长有什么关系?
1800
900w O
900E
18时
(1)
A
0时
N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在高考地理的复习中,地球的自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是理解地球运动规律的基础,还对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简单来说,就是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天 24 小时,是一个太阳日,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半球和未被照亮的半球不断交替,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地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 15 度,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这样,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就有了不同的时间。
比如,当北京是上午 8 点时,纽约可能还是前一天的晚上 7 点。
地方时的差异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航空、航海等领域都需要精确计算不同地区的时间。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也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一个重要地理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往往受到冲刷更严重,而南半球则相反。
地球自转还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了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位的物质向外膨胀,从而使地球成为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统考版)第0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起飞时 A 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 A 地时间
↓±时差
↓±时差
起飞时 B 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 B 地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选取原则,B 在 A 东侧时取“+”,B 在 A 西侧时取“-”(东加西减)。
线速 由__赤__道____向___两__极___逐渐减小;赤 度 道最大,极点为0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
因素 纬度 海拔
影响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关系 负相关 正相关
【方法技巧】 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
(1)根据等值线数值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 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图为北半球)。自转线速度介于1 447~1 670 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纬 度地区,介于0~837 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图为中纬度)。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 晨线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 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逆时针 顺时针
方向,如上图甲图所示 方向,如上图乙图所示
2.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时间 _2_3_小__时_5_6_分__4_秒_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名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区时
4 3 2
1 中时区 0˚
1 2 3 4
567
90˚W
N
90˚E
567
8 9
10
11
180˚ 西东12区
11
10 9 8
深度思考
北京时间
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当地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请判断是否 正确。
不正确。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 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 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2.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 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 间的( A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解析 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
A.1/4
B.1/3
C.1/2
D.3/4
解析 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 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 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 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答案
题组二 日期范围的判定 (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 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D )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
湘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篇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运动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境探究
2023年某楼盘(32° N,121° E)开盘销售已封顶的1~4号楼。这4幢楼均为18 层,层高3 m,南北楼间距为50 m。下图为该楼盘平面示意图。
(1) 小明发现4号楼底楼10月22日起正午就无阳光照射,一年中该楼层正午有阳光照 射的时间约为几个月?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8_个__月___。__理__由__:__由__地__球__运__动__的__对__称__规__律__可__知__,__正__午__底__楼__无__太__阳__照__射__的__时__间__和__又__一___ _次__开__始__有__太__阳__照__射__的__时__间__是__关__于__冬__至__日__对__称__的__,__由__此__可__知__该__楼__层__又__一__次__开__始__有__阳__光__照__ _射__的__日__期__为__次__年__2_月__2_2_日__,__故__该__楼__层__一__年__中__有__4_个__月__正__午__没__有__阳__光__照__射__,__有__8_个__月__中__午__有_ _阳__光__照__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形成原因:__昼__夜__长__短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 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 天文四季:一年中白昼最长、__太__阳__高__度__角__ _最__高__的季节定为夏季,北温带国家在气候统计上 一般__3_、__4_、__5_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 节。 (3) 五带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 可把地球分为南寒带、__北__寒__带__、北温带、__南__温_ _带__和热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 量从低纬地区向__高__纬__地区减少的规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球仪与地图
[课程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本概念]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体系架构]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考点1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特别提醒经线、纬线(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平分地球。
(2)所有的经线圈长度都相等。
(3)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中只有赤道平分地球。
(4)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相对位置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湘教版)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影
有利 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 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
响
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一、中国的地形
4.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
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 影
不利 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 响
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
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 农业、城市的建设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
治 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
引淡压咸;植树
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
措 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
造林,保持水土
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
施 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保持林;加固堤坝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4.主要湖泊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 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4.主要湖泊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 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地区分布不均
分布广泛 相对集中
条件优越 类型丰富
空间分布不均,南 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 分布广泛、相对集
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
鱼类:舟山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我国某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 成因,分析我国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掌 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措施。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 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周期
①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②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
时 间 里 面 扫 过 的 面 积 相 等 。 也称等面积定律
A.处于①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由③到④位置,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处于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D.由②到③位置,北京昼夜时长差值增大
D
随堂自测
下列左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右图为以北极 点为中心的光照示意图,图中甲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一年中,甲点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 地 球 在 公 转 轨 道 从 ② 位 置 移 至 ④ 位置时,甲点( ) A.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北回归线 23°26′N
赤道 0°
南回归线 23°26′S
秋分 9月23日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回归线 23°26′N
赤道 0°
南回归线 23°26′S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是有变化的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23° 26'N,最南到达23° 26'S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47张ppt)
2020/6/26
23
5. 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和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方位 正东 东北
东南
日出
地方时
6时
北半球早于 6时,南半 球相反
北半球晚于 6时,南半 球相反
方位 正西 西北
西南
日落
地方时
18时
北半球晚于 18时,南半 球相反
北半球早于 18时,南半 球相反
昼夜长短
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
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2020/6/26
21
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 夜短,南半 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 夜长,南半 球昼长夜短
2020/6/26
2
一、公转的特征
2020/6/26
3
1.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
2020/6/26
4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020/6/26
5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020/6/26
8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 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22年1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右图),据此回答1~2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解析第1题,由于丙飞机所处纬度最低,在飞行相同距离后跨越的弧度最小,因而运动的角速度最慢。
第2题,B图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图,C、D分别为从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答案 1.C 2.A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据此回答3~4题。
3.在下列状况下,人们有可能看不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地球停止自转,仅有公转存在,地球上的人B.地球停止公转,仅有自转存在,地球上的人C.一架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D.一架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空器中的飞行员4.假如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解析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15°/h,假如人向西运动的速度也达到15°/h,则不会经受昼夜交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随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则为昏线。
答案 3.D 4.B读图,回答5~6题。
5.与②地相比,⑤地()。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6.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5时B.6时C.17时D.23时解析第5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第6题,③地位于赤道,日出为6时,③地经度为135°W,位于西九区,它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相差17个小时,“东八区在西九区东边”,要加上17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
答案 5.C 6.D7.若图中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则北京时间是()。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课件辑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
h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太阳高度示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 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②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③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 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 度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已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 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视运动的判读方法
看日出日落方位 看最大太阳高度 看昼弧长短 看日出方位和地方时
太阳视运动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春分 3•21 夏至 6•22
全球正东升,正西落
南北半球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秋分 9•23
全球正东升,正西落
冬至 12•22
南北半球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春分 3•21
全年较冷 有极昼极夜
地球公转 及其地理
意义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向分析
基础性考向:区分不同日期下地球公转速度的快 慢情况;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带来 的影响 综合性考向:能够正确判断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 转轨道上的位置特点及整个公转过程特征,理解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 创新性考向:结合二十四节气,分析地球公转与 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 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展示]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基础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黑夜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天(2)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如上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特别提示 (1)北京时间是指120°E 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 的地方时。
(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图文拓展]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ppt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37.87°N)使用,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1选B,2选B。第1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日该地日出东南、 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日落西南,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则晷针影子在晷面 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第2题,由于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 晷针与地轴平行(晷针北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则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所在地 纬度互余;太原市的纬度高于离石区,因此若该日晷仪移至太原市使用,晷盘 与地平面的夹角将减小。
b.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_春__季__,依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①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纬__度__的变化而变化。 ②划分:
【探索应用】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 提示: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 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 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
A.甲
B.乙
C.丙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 D.丁
【思路分析】
材料 解读
图像 解读
我的 思路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以地球为参照系, 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1)选D,(2)选D。第(1)题,6月初在夏至日(6月22日)之前,图中丁位于春分 点到夏至点之间,接近夏至点。注意图中节气顺序自右向左,避免误选甲。第 (2)题,甲乙关于冬至日对称分布,甲位于冬至后,乙位于冬至前,同一地点 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变化趋势相反,同一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日出方位相同; 甲和乙相比,甲距近日点比乙距近日点的位置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地球的公转(一)
第6讲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地球公转1.绕转中心:。
2.方向:。
3.公转轨道及速度: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上。
【特别提醒】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1)时间不同: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2)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以东,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以东。
4.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个。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1)定义:黄道面与面之间的夹角。
(2)角度关系①地轴总是与赤道面,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66.5°,目前的黄赤交角约。
②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度数。
【特别提醒】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α。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即图中90°-α。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α′。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之间的往返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
【高效速记】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 (1)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向北移。
(2)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向南移。
(3)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向南移。
(4)冬至日→次年春分日:南半球、向北移。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夜弧与昼夜长短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 。
(2)北半球(3)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 。
【特别提醒】(1)昼夜长短的空间对称特点相对于地轴对称的点(A与B、C与D)(即纬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相对于赤道或地心对称的点(A与C、B与D、A与D、B与C):南北半球昼夜相反(即北半球点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点的夜长)。
(2)昼夜长短的时间对称特点①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A与B、C与D):两地昼长、夜长相等。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习题: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下图为安徽省某村住宅楼景观,箭头分别表示日出和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日当地昼长约为( )A.10小时B.12小时C.13小时D.14小时2.该日之后到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期间( )A.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大B.安徽各地昼夜差值扩大C.我国各地日出东南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2020·浙江模拟)日晷(guǐ)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盘南北两面都有计时刻度。
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读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图和故宫赤道日晷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叙述,正确的是( )A.晷针的一端指向北极星方向B.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α等于当地地理纬度C.晷针针影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D.一年中,晷针投影的长度不变4.在故宫赤道日晷示意图中,t时刻对应的月份和地方时可能为( )A.3月,8时B.9月,8时C.6月,16时D.12月,16时下图为某日四地太阳高度变化图(时间为北京时间)。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乙、丙、甲、丁6.该日一个月以后(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乙地白昼时间逐渐变长C.丙地昼夜长短差值缩小D.丁地日出方位偏离正东(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某日,家住济南的李先生在21点收到了在外地旅游的朋友发来的实时照片,通过聊天得知此时汽车的前进方向是西偏北10度(下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日济南( )A.昼将变长B.正值1月C.昼长夜短D.日出东南8.该地可能位于( )A.摩尔曼斯克(69°N,33°E) B.乌苏(44°N,84°E)C.悉尼(33°S,151°E) D.巴西利亚(15°S,47°W)(2021·江苏模拟)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2020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D 2.A
解析 答案
-9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其主要影响是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和五带分布。
-10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 对其理解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角度及其关系。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15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常考图形
方法技巧日出、日落太阳方位的确定 (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纬度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2)太阳直射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北升,西 北落。 (3)太阳直射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南升,西 南落。
-16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常考图形
转速度与日Leabharlann 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
乙分别位于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
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 1.D 2.D
解析
关闭
答案
-14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常考图形
考点二
时 间
昼夜长短的变化
变化特点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 北半球夏半 短。图 1 代表日期是 6 月 22 日 前后,此时北半球 年(春分日至 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 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 秋分日) 现极昼 现象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 北半球冬半 长。 图 2 代表日期是 12 月 22 日 前后,此时北半球 年(秋分日至 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 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 次年春分日) 现极昼 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如图 3 所示)
图1
图2 地球公转轨道及北 半球二分二至日示意图
-8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 日移动方向为( ) A.东 B.西 关闭 C.南 D.北 第 1题,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 ,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 ,是从秋分 2.若黄赤交角变小 ,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 “长堤”上投影的位 到冬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影子增长。结合材 置有何变化 ?( ) A.变远 料中方向可知 ,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北移动。第2题,若黄赤 B.变近 ,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 交角变小 C.向南移动 所以向北变长,即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变远。 D.向西北移动
络
-3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
1.公转特征 (1)轨道:近似正圆 的椭圆。 (2)方向:自西向东 。 (3)周期(一恒星年):365 日6 时9分10秒。
-4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4)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B点 近日点 远日点
时间 1 月初 7 月初
公转速度 较快 较慢
-5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基础反馈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P地(40°N,85°E)拍 摄到的一张日落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时北京的昼长约为( ) 关闭 A.9 小时 B.11 小时 第 1题 ,根据材料可知 ,该地与北京纬度相当 ,85°E北京时间20时50分日落, C.13小时 D.14小时 此时当地地方时是18:30。根据昼长=(日落时间-正午时间)×2计算可得, 2.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 ) 该地昼长约是13小时。纬度相当,昼长相近,因此北京的昼长约为13小时。 A.1月1日 B.5月1日 第2题,此时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北半球是夏半年,A、D两项错。 C.7月1日 D.10月1日
该地当日地方时18:30日落,说明此日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较近,故照片拍摄 日期最接近5月1日。 1.C 2.B
解析 答案
关闭
-1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常考图形
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 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 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考纲 考 情 考 向 网 2014 全国Ⅰ 卷,3 题 难度降低, 2014 全国Ⅱ 淡化光照 卷,4 题 图的考查, 地球 2014 海南 多以生活 运动 卷,12~13 题 化的情境 的地 2013 海南 考查地球 理意 卷,15~16 题 公转产生 义 2012 大纲全 的地理意 国卷,6~7 题 义,以选择 2012 海南 题为主 卷,19~20 题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示意
-6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动。
-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基础反馈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 正北方有一“长堤”(见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 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关闭 C.丙 D.丁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 ,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日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 C.日地距离相同 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 ,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11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12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4江苏卷,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 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 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3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