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机电路的综合测试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模电实验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模电实验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楼珍丽成绩:实验名称:扩音机电路实验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二、仿真:原理图:波形图:≈203.4整机放大倍数:287.368mV1.413mV三、实验:1.测量各级的静态工作点开路指标静态工作点R26(Ω) R20(Ω)R30(Ω)R入(Ω)V2(V) V3(V) V4(V) V6(V) V7(V) 理论近似值510k 100k 100k ╲0 0 -14 0 14 A1测量值510k 99.1k 100.2k ╲0 0 -14.81 0 14.83 理论近似值150k ╲0 150k 0 0 -14 0 14 A2测量值124.4k ╲0 148k 0 0 -14.81 0 14.842. 测试前置级、音调控制级的电压增益条件:a)音量电位器RP3置于最大位置; b)音调控制电位器置于中心位置;c)扩音机的输出在额定输出功率以内,并保证输出波形不产生失真; d)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 的正弦波。

3. 测量各项指标a)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Vopp):8.74V(24.6V)b) 输入灵敏度Vimax :48.9mVc) 最大输出功率Po =Vomax²R L = 8.74²8W ≈ 9.55W前置级 音调控制级 V i1 101mV V i2 101mV V o1 625mV V o2 -95mVA v1 6.19 A v2 -0.94d)噪声电压Vn:1.54mVe)整机电路的频率响应①中频(f=1kHz)输出电压:628mV②下限截止频率f L:40Hz(444mV)③上限截止频率f H:33kHz(445mV)f)整机高低音控制特性先将RP1、RP2电位器旋至中间位置,减小输入信号幅度(f=1kHz),使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的10%左右,并保持Vi不变,测出Vo,算出中频时的Av。

≈−6.16中频Av:−62.210.1(1)f=100Hz时的音调控制特性使电位器RP1旋至两个极端位置A和B,依次测出A VA和A VB,并由此算出净提升量和净衰减量,用分贝表示。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扩音机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扩音机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班级:班姓名:班内序号:一、课题名称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课题摘要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把从话筒、录音卡座、CD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机电路。

本实验设计电路主要包括三级电路,分别的作用是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和功率放大。

三、关键字LF353、TDA2030A、音调控制、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四、设计任务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音电路,在面包板上实际搭建并调试测试,用PROTEL绘制原理图。

要求指标如下:1)最大输出功率0.5W2)负载阻抗为8Ω。

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z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K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12dB。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节电位器处于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80Hz~6KHz,即BW=6KHz。

6)输入端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五、设计思路1、总体框图及设计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躁声小。

音调控制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功率放大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小,输出功率大。

根据设计指标,扩音机各级增益的分配为:前置放大电压100倍,音调控制中频电压放大1倍,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4倍。

2、前置放大器的设计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一般在音调控制级前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考虑到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时的噪声、电流、电压的要求,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

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

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

扩音机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扩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 学会绘制扩音机电路图并理解电路图上各元器件的功能。

3. 掌握各种电路元器件的选用、使用及测试方法。

4.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源、变压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二、实验器材:1. 扩音机电路板2. 下列元器件:电声 exciter、功率放大器、调频收音机、麦克风、音箱等。

3. 示波器、信号源、变压器等测试仪器。

三、实验内容:1. 按照扩音机电路原理图组装电路,并进行测试、调试。

2. 在调试中,需注意电源电压的合适选择,缺失的信号源的需要使用人工信号源等。

3. 测试各级电路中各种信号、频率的波形及大小,找出不正常的元器件并予以更换或调试。

四、实验原理:扩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信号源、前级放大、功放及音箱。

其中,信号源主要为调频收音机或其他音频信号源;前级放大用来放大收音机或其他信号源的弱电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以将前级放大的信号再次放大,使得生成的信号足够大以驱动音箱;音箱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并将声音传达到人的耳朵中。

五、实验步骤:1. 接线及调试准备:(a)准备所需要的元器件,并按照电路图接线。

(b)检查电源电压,确定为DC12V。

(c)测试各级电路中各种信号、频率的波形及大小,找出不正常的元器件进行更换或调试。

(d)向电声 exciter输入一定频率(如1kHz)的信号,测试输出信号波形。

2. 对前级放大进行测试:(a)在车坞直接连接调频收音机的输出,并测试输出信号波形及波幅。

(b)移除车坞,并通过麦克风输入,测试输出信号波形及波幅。

(c)如果波形不正常,则需要进行元器件更换或进一步调试。

3. 对功放进行测试:(a)测试功放输入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b)测试功放输出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c)如果波形不正常,则需要进行元器件更换或进一步调试。

4. 对音箱进行测试:(a)输出音频信号,并测试音箱输入的信号波形及波幅。

扩音器实验总结

扩音器实验总结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七: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2009211127*****班内序号:23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七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把从话筒、录放卡座、CD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机电路。

本实验有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和功率输出级三部分,通过元器件在面包板上模拟实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使扩音机电路满足输出功率,负载阻抗,频率相应等多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原理图、测试、放大、音频调节实验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A)参考图一框图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音电路,设计指标一集给定条件为:(1)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2W(2)负载阻抗为8欧姆(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80Hz—6KHz,即BW=6KHz。

(6)输入端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 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2、提高要求: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设计思路: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 副本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 副本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报告概要1、课题名称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报告摘要本实验借助计算机软件Multisim设计和分析电路功能与原理,采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机电路,实现了音频放大、音调和音量调节等功能。

本报告将给出本次实验的设计目的和功能原理分析,并对实验中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

3、关键字扩音机、功率放大、音调控制、Multisim二、设计任务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功能的扩音机电路。

1、基本要求(1)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W(2)负载阻抗为8欧姆(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80Hz—6KHz,即BW=6KHz。

(6)输入端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7)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

2、提高要求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

三、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扩音机电路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其原图(1)扩音机电路的原理框图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确定各级增益的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最新扩音器实验报告

最新扩音器实验报告

最新扩音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评估最新扩音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声音输出稳定性、频率响应范围、失真水平以及电池续航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扩音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实验设备:
1. 最新款扩音器样品
2. 音频分析仪
3. 声级计
4. 电池性能测试器
5. 标准测试音源
6. 环境噪声测试仪
实验步骤:
1. 将扩音器充满电,并安装在测试环境中。

2. 使用标准测试音源播放一系列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

3. 利用音频分析仪监测扩音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记录频率响应和失真水平。

4. 使用声级计测量扩音器在不同音量设置下的最大声压级。

5. 记录扩音器在最大音量下连续工作的时间,以评估电池续航能力。

6. 分析数据,对比扩音器的性能指标与行业标准和前代产品。

实验结果:
1. 扩音器在中频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声音稳定性和清晰度。

2. 在高频和低频测试中,扩音器的响应略有下降,但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

3. 在最大音量下,扩音器的失真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保证了音质
的纯净度。

4. 电池续航测试显示,扩音器能够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满足大多数
户外场合的需求。

结论:
最新扩音器在性能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声音稳定性和失真水平方面。

电池续航能力也达到了预期目标,适合长时间使用。

建议在未来的设
计中,进一步优化低频和高频的响应,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充电指示灯或电量显示功能,以便用户更好地管理
电池使用情况。

扩音器实验总结 黄柳军

扩音器实验总结  黄柳军

扩音器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院系:交通信息学院组别:第一组班级:信息101姓名:黄柳军学号:22号指导教师:丘社权老师实验: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扩音设备的作用是把从话筒、录放卡座、CD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机电路。

本实验有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和功率输出级三部分,通过元器件在面包板上模拟实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使扩音机电路满足输出功率,负载阻抗,频率相应等多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原理图、测试、放大、音频调节实验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A)参考图一框图设计实现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能力的扩音电路,设计指标一集给定条件为:(1)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2W(2)负载阻抗为8欧姆(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正弦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正弦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使输出功率变化正负12dB。

(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80Hz—6KHz,即BW=6KHz。

(6)输入端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2、提高要求: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设计思路: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确定各级增益的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模电实验报告3 扩音机整机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3  扩音机整机电路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樊伟敏成绩: 实验名称:扩音机整机电路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内容实验目的了解复杂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特点;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及音调控制原理; 学习复杂电子电路的分模块调试方法; 学习扩音机电路的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实验器材1. 扩音机电路实验板;扩音机电路实验所需的电子元器件;2. MS8200G 型数字多用表;3. XJ4318型双踪示波器;4. XJ1631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5. DF2172B 型交流电压表;6.HY3003D-3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实验准备设计扩音机电路的前置,音调和功率放大级电路; 仿真分析扩音机电路的各级与整机指标; 按模块划分完成相关电路的焊接;估算前置级(A1)的电压增益、音调控制级(A2)的电压增益、音调控制范围;功率放大级(A3)的电压增益;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各项指标,拟订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

实验电路扩音机的整机电路如下图所示,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

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名称:扩音机整机电路姓名:hd学号:装订线扩音机整机电路参考设计原理图实验内容组装焊接由三级运放组成的扩音机电路(电路原理图见上页)。

并仔细复查整机电路的接线是否正确无误;分别测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测量前置级的增益;测量音调级低音和高音增益调节范围;测量功率放大级的增益;测量功率放大级最大不失真输出和最大功率(带载);测试整机增益;测量频率特性;测量其它各项指标;听音试验调试实验实验名称:扩音机整机电路姓名:hd学号:装订线焊接分别焊接前置放大电路、音调控制电路及集成功放电路等三级运放组成的扩音机电路功能块。

扩声系统实验报告

扩声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扩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扩声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扩声系统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扩声系统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传输和还原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输入到放大器中,放大后的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

扩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演讲者或音乐播放设备:提供原始声音信号。

2. 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3. 放大器: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4. 扬声器: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还原为声音。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扬声器2. 麦克风3. 放大器4. 音频信号发生器5.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6. 连接线、电源等四、实验步骤1. 系统连接(1)将麦克风与放大器相连,连接线选用质量较好的音频线。

(2)将放大器与扬声器相连,连接线选用质量较好的音频线。

(3)将音频信号发生器与扬声器相连,连接线选用质量较好的音频线。

2. 系统调试(1)打开电源,调整麦克风灵敏度,使麦克风能够正常拾取声音信号。

(2)调整放大器增益,使扬声器输出的声音信号足够大,但不过载。

(3)调整扬声器音量,使声音清晰、自然。

3. 性能测试(1)使用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稳定的正弦波信号,输入到扩声系统中。

(2)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波形,分析信号放大效果。

(3)使用万用表测量扬声器输出端的电压和功率,分析扬声器的工作状态。

(4)调整系统参数,使扩声系统达到最佳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器输出波形稳定,无失真现象,说明放大器性能良好。

2. 扬声器输出电压和功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扬声器工作状态正常。

3.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使扩声系统达到最佳性能,声音清晰、自然。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扩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了解了各部分的作用。

2. 学会了扩声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验证了扩声系统的性能指标,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扩音器电路实验自我鉴定

扩音器电路实验自我鉴定

扩音器电路实验自我鉴定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扩音器电路,学习分析电路结构、测试电路参数与性能的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
1. 扩音器电路板
2. 电压表
3. 信号发生器
4. 扬声器
5. 外部电源
实验步骤:
1. 将扩音器电路板连接到外部电源,并确保电源开关关闭。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

3. 将正弦波信号输入到扩音器电路板的输入端。

4. 打开电源开关,同时将电压表连接到扩音器电路输出端。

5. 带着耳机或靠近扬声器,检查是否能听到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

6. 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以及扩音器电路板上的增益调节旋钮,观察输出声音的变化。

7. 测量扩音器电路板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记录下测量值。

8. 停止实验,并关闭电源开关。

实验数据记录:
1. 输入端电压:_________ V
2. 输出端电压:_________ V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输出声音变化情况,分析扩音器电路的放大效果和频率响应。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搭建了扩音器电路,并通过测量电压和观察输出声音的方式,验证了其放大效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对扩音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广播扩音系统实验报告

广播扩音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广播扩音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广播扩音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广播扩音系统的性能指标,如音质、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等。

4.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实验原理广播扩音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波传播声音的通讯设备,主要由发射端、传输线路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磁波,通过传输线路传播到接收端,再由接收端将电磁波转换回声音信号。

实验中使用的广播扩音系统采用数字调频(FM)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等特点。

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传输线路等组成。

三、实验器材1. 广播扩音系统一套(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传输线路等)。

2. 音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3. 示波器一台。

4. 阻抗匹配器一台。

5. 电脑一台。

四、实验步骤1. 系统安装与调试(1)将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传输线路等设备按实验要求连接好。

(2)调整天线高度和方向,使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

(3)打开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初步调试,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2. 性能测试(1)音质测试将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发射机,调整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和频率,使接收机能够接收到清晰的声音信号。

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机输出信号的波形,分析音质。

(2)覆盖范围测试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设置多个测试点,分别测量接收机在每个测试点的接收效果,绘制覆盖范围图。

(3)抗干扰能力测试在发射机附近放置干扰源,如手机、无线网卡等,观察接收机是否受到干扰,分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将实验过程中获取的音质、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等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整理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质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广播扩音系统的音质清晰,无明显失真,符合实验要求。

2. 覆盖范围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广播扩音系统的覆盖范围可达100米,满足一般应用需求。

3. 抗干扰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广播扩音系统在受到干扰源干扰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接收效果,抗干扰能力较强。

扩音机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扩音机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扩音机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在电路原理和扩音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了一个扩音机电路。

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总结和心得。

一、实验目的1.了解扩音机原理和电路;2.熟悉基本电路元器件的使用及参数;3.掌握信号放大电路、脉冲计数电路、滤波电路等相关电路的设计和制作;4.加深对电路原理和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扩音机电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输入信号放大电路、音量控制电路、音色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输出端电路。

输入信号放大电路首先将音频信号放大,让音频信号足以驱动功放电路。

同时,为了避免贴近放大器产生噪音,应该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并按需求增益和调节失真。

音量控制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7,再驱动放大器,控制输出信号的音量大小。

音色控制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10和R11,改变输出信号的频响特性,从而得到具有不同音色效果的输出信号。

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一步放大,以提供足够的电源输出用于驱动喇叭。

输出端电路采用全电桥前级功率放大器,输出电源功率达到2W,其最大输出功率可由布朗管的衰减功率控制器调节。

三、实验过程1.准备工具和材料,例如电阻、电容、电位器、三极管、偏置电路、过载保护电路、布朗管诊断架等元件和各种工具;2.按照原理图,逐一焊接电路板和元件;3.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4.连接喇叭和信源,检验整个电路是否正常;5.规范整理电路,并在布朗管诊断架上贴上相关的标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调试和测试,本人成功制作全学扩音机电路,并能正常播放测试音频和语音信号。

实验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电源对整个电路的影响较大。

必须保证电源电压恒定和空气间接触范围够大;第二,当输入信号输入过大时,各个电路会出现明显的失真;第三,电位器R10和R11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需特别注意输出电路的功率调节。

五、实验总结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扩音机电路的构成和设计,并对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扩音机实验报告

扩音机实验报告

扩音机实验报告扩音机实验报告引言:扩音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它能够将声音信号放大,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扩音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应用领域,进一步了解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扩音机的工作原理扩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放大的原理。

当声音信号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一个放大器放大电流的过程,最终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二、扩音机的结构组成1. 麦克风:麦克风是扩音机的输入设备,它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麦克风通常由振动膜、磁场和线圈组成,当声音波通过振动膜时,振动膜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信号。

2. 放大器:放大器是扩音机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麦克风输出的微弱电信号放大数百倍,以便驱动扬声器发出更大的声音。

放大器通常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组成,通过电流放大的原理实现信号的放大。

3. 扬声器:扬声器是扩音机的输出设备,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放大声音的音量。

扬声器通常由振膜、磁场和线圈组成,当电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使振膜振动,最终产生声音。

三、扩音机的应用领域扩音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 演讲和公共场所:扩音机在演讲和公共场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演讲者的声音放大,使得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演讲内容。

在大型会议、讲座和广播等场合,扩音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声音的传达效果,也方便了听众的接收。

2. 娱乐场所:扩音机在娱乐场所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音乐会、演唱会和剧院等场所,扩音机能够将音乐和表演者的声音放大,使得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音乐和表演效果。

3. 教育领域:扩音机在教育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室中,教师可以通过扩音机将自己的声音放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听到讲解内容。

此外,扩音机还可以用于学校的广播系统,方便进行校内通知和广播教育。

4. 电影和电视制作: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扩音机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扩音机实训实验报告

扩音机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扩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扩音机是一种将低电平信号放大并转换成高电平信号的电子设备。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电路、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

本实验采用晶体管作为放大元件,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实现对信号的放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函数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晶体管4. 电阻5. 电容6. 电感7. 音频功率放大器8. 扬声器9. 万用表10. 电路板11.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电路设计与搭建(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扩音机电路图。

(2)在电路板上焊接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3)连接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扬声器等设备。

2. 电路调试(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低频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2)调整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等,使输出波形稳定。

(3)检查电路是否存在故障,如短路、开路等。

3. 性能测试(1)测试扩音机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等参数。

(2)测试扩音机的失真度、信噪比等性能指标。

(3)调整电路参数,优化扩音机性能。

4. 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扩音机的性能。

(2)讨论影响扩音机性能的因素。

(3)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1. 输入阻抗:50kΩ2. 输出阻抗:8Ω3. 增益: 20dB4. 失真度: <1%5. 信噪比: >80dB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电路设计:在设计电路时,应考虑晶体管的偏置条件、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等因素。

2. 电路调试:调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及时调整电路参数。

3. 性能测试:测试扩音机的性能指标,有助于了解其工作状态。

4. 影响因素:电路元件的品质、电路设计、电路调试等因素都会影响扩音机的性能。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扩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了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扩音电路实验报告

扩音电路实验报告

扩音电路实验报告扩音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扩音电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会议室、演讲厅、音乐会场馆等。

扩音电路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放大,使得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讲话者的声音。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扩音电路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电路的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扩音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搭建方法,了解扩音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及其对声音信号的放大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电路的性能,并对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实验原理扩音电路的核心是放大器,它能够将输入的弱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幅度,以便输出到扬声器。

常见的放大器有运放放大器和晶体管放大器两种。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晶体管放大器来搭建扩音电路。

晶体管放大器是一种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来放大电流或电压的电路。

晶体管放大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输入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进行放大;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扬声器。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电源: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2. 晶体管:选用适当的晶体管,如NPN型晶体管。

3. 电容:用于滤波和耦合。

4. 电阻:用于调节电流和放大倍数。

5. 扬声器:用于输出放大后的声音信号。

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和所提供的材料,搭建扩音电路。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元件,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调节电阻:根据实验要求,逐步调节电阻的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3. 测试扬声器:将扬声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测试扬声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记录输出的声音效果。

4. 观察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值来改变波形的特性。

5. 性能评估: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

可以比较不同电阻和电容值下的输出效果,并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报告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报告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小实习)默认分类2009-10-17 20:11:17 阅读814 评论27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实验目的1,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形成和用途。

2,掌握音频放大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

一、摘要扩音机电路是把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的大功率信号,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构成。

电路结构分为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三部分。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要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要求效率高,是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三、设计任务要求(1)最大输出功率,放大倍数400倍以上(2)负载阻抗为8(3)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点位期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当输入信号为1KHz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0Hz时,调节低音电位器可以是输出功率变化12dB;当输入信号为10KHz 时,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是输出功率变化12Db(4)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可调节音量的大小。

‘(5)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极不提升也不衰减的位置时,-3dB的频率范围是(6)输入断短路时,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mA 。

所用原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A)所用原器件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序号名称数量1电解电容22μF117电阻680Ω12电解电容220μF218电阻18K13电解电容10μF319电阻1Ω14电解电容100μF120电阻15电解电容1μF121电阻16二极管1N4001222电阻17电容μF223水泥电阻18电容330 pF124LF353N29电容100 pF125TDA2030A110电容μF226散热片111电容μF127螺钉112电阻100K42813电阻10K22914电阻22K23015电阻51K33116面包板132红、黄、蓝、白、黑导线若干、剪刀、镊子等B)所用测试仪表1)函数发生器2)信号源3)示波器四.设计思路设计思路:1.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所以需要加一级前置放大器,这级电路放大倍数不需要很高,主要是要求高阻抗,保证低噪声输入和尽可能大的声音信号输入。

扩音机实验报告

扩音机实验报告

扩音机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扩音机,通过放大声音信号来增加音量。

2. 实验材料•扩音机电路板•麦克风•电源•音箱•电线•耳机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将实验所需的材料准备齐全,并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3.2 连接电源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扩音机电路板上的正极接口,将负极连接到负极接口。

3.3 连接麦克风将麦克风的输出接口连接到扩音机电路板上的麦克风输入接口。

3.4 连接音箱将音箱的输入接口连接到扩音机电路板上的音箱输出接口。

3.5 连接耳机将耳机的插头连接到扩音机电路板上的耳机接口,以便在调试过程中进行监听。

3.6 调试电路打开电源并调节扩音机电路板上的音量控制旋钮,观察耳机或音箱是否有声音输出。

如果没有声音输出,可以尝试调节音量控制旋钮或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3.7 测试麦克风输入用手轻拍麦克风或者对其说话,观察耳机或音箱是否有声音输出。

如果有声音输出,则说明麦克风输入正常。

3.8 测试音箱输出将音箱连接到扩音机电路板上后,播放一段测试音频,观察音箱是否有声音输出。

如果有声音输出,则说明音箱输出正常。

4. 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扩音机。

通过调试电路和连接合适的音源和音响设备,我们实现了声音的放大和输出。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以扩音机为例,介绍了实验的步骤和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扩音机的基本原理和搭建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了电路连接的重要性,以及合适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巧,还加深了对扩音机原理的理解。

6. 参考资料•无线电技术教程•扩音机搭建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预应力锚索施工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Ⅱ 指导老师:张德华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扩音机电路的综合测试 实验类型:模拟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集成功放的基本特点;2.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及音调控制原理;3.学习扩音机电路的测试方法,测试各项指标及电路的音调控制特性;4.学习手工焊接和电路布局、布线、组装方法;5.提高电子电路的综合调试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1.测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测试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的电压增益和整机增益;3.测量各项指标: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 ; ⑵输入灵敏度V imax ; ⑶最大输出功率P o ; 4.整机电路的频率响应; 5.整机高低音控制特性; 6.噪声电压V N ; 7.听音实验。

实验原理:1.整机电路原理图:专业:自动化(电气) 姓名:冷嘉昱 学号:3140100926 日期:2016.5.11&5.18 地点:东三211桌号F-2装 订 线2.前置级电路:由A 1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是一个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电路的闭环特性如下: 理想闭环电压增益:输入电阻R if = R 1,输出电阻R of = 0扩音机电路的增益是很高的,而扩音机的噪声主要取决于前置放大器的性能。

为了减小前置级放大器的噪声,第一级要选用低噪声的运放。

另外,如输入线的屏蔽情况,地线的安装等等都对噪声有很大影响。

3.音调控制级电路:常用的音调控制电路有三种形式,一是衰减式RC 音调控制电路,其调节范围宽,但容易产生失真;另一种是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其调节范围小一些,但失真小;第三种是混合式音调控制电路,其电路复杂,多用于高级收录机。

为使电路简单而失真又小,本音调控制电路中采用了由阻容网络组成的RC 型负反馈音调控制电路。

它是通过不同的负反馈网络和输入网络造成放大器闭环放大倍数随信号频率不同而改变,从而达到音调控制的目的。

装 订 线4.功率输出级电路:TDA2030A功率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包含由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构成的输入级、中间电压放大级,复合互补对称式OCL电路构成的输出级;启动和偏置电路以及短路、过热保护电路等。

TDA2030A的电源电压为±6V~±22V,静态电流为50mA(典型值);1脚的输入阻抗为5MΩ(典型值),当电压增益为26dB、R L=4Ω时,输出功率P o=15W。

频带宽为100kHz。

电源为±14V、负载电阻为4Ω时,输出功率达18W。

为了提高电路稳定性,减小输出波形失真,功放级通过R10,R9,C9引入了深度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由于接入C9,直流反馈系数F≈1。

对于交流信号而言,因为C9足够大,在通频带内可视为短路,因而该电路的电压增益由电阻R9、R10决定。

电容C15、C16用作电源滤波。

D1和D2为保护二极管。

R11、C10为输出端校正网络以补偿电感性负载,避免自激和过电压。

5.扩音机电路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⑴额定输出功率P o在满足规定的失真系数和整机频率特性指标以内,功率放大器所输出的最大功率:U o亦称额定输出电压;⑵静态功耗P Q指放大器处于静态情况下所消耗的电源功率;⑶效率放大器在达到额定输出功率时,输出功率P o对电源功率P E的百分比,用η表示:⑷频率响应(频带宽度)在输入信号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幅度随频率的变化下降至中频时输出幅度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⑸音调控制范围为了改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常对高、低频增益进行控制,如提升或衰减若干分贝,而对中频增益不产生影响。

若未控制的输出幅度为U o,而控制后的输出幅度为U o1,则音调控制范围为装订线⑹非线性失真γ在规定的频带内和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下,输出信号中谐波电压有效值的总和与基波电压有效值之比:式中:U1为输出电压基波分量有效值;U2、U3…U n分别为二次、三次…n次谐波分量有效值。

γ可由失真度测量仪测得;⑺噪声电压V N扩音机输入信号为零时,在输出端负载上测得的电压有效值为噪声电压V N,噪声电压是扩音机机内各种噪声经放大后的总和;⑻输入灵敏度U imax保证扩音机在额定的输出功率时所需的输入信号。

三、主要仪器设备1.TDS1002C-EDU型数字示波器;2.DG1022U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直流稳压电源;5.扩音机电路焊装组件。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测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将电路三级拆开,分别上电测试运放各引脚电压值,注意万用表绝不可同时触碰到多个引脚,否则将造成运放短路,损坏器件。

2.测试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的电压增益和整机增益:在下列条件下测试:⑴音量电位器RP3置于最大位置;⑵音调控制电位器置中心位置;⑶扩音机的输出在额定输出功率以内,并保证输出波形不产生失真;⑷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

3.测量各项指标: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或V opp);⑵输入灵敏度V imax;⑶最大输出功率P o;在测这三项内容时,可一次测得相关数据,经计算后得出各指标。

具体做法是在输出端加接额定负载(8Ω功率电阻),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输出信号,当输出波形刚好不出现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改用示波器)测出输入RMS和输出电压。

此时的输入电压就是最大输入灵敏度V imax(V imax< 100mV);输出电压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

同时可得最大输出功率:装订线4.整机电路的频率响应:在高低音不提升、不衰减时(即将音调电位器R P1和R P2放在中心位置),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并且改变输入信号V i 的频率。

随着频率的改变,测出当输出电压下降到中频(f =1kHz )输出电压V o 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f L 和f H 。

一般要求频带不小于50Hz ~20kHz 。

5.整机高低音控制特性:先将R P1、R P2电位器旋至中间位置,减小输入信号幅度(f=1kHz ),使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的10%左右。

并保持V i 不变,测出V o ,算出中频(f=1kHz )时的A V ;⑴f =100Hz 时的音调控制特性使电位器R P1旋至二个极端位置A 和B ,依次测出A VA 和A VB (即测出V OA 和V OB ),并由此计算出V OA /V OB ;⑵f =10kHz 时的音调控制特性使电位器R P2旋至二个极端位置C 和D ,依次测出A VC 和A VD (即测出V OC 和V OD ),并由此计算出V OC /V OD 。

6.噪声电压V N :除去输入信号并且将扩音机电路输入端对地短路,此时测得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即为V N 。

7.听音实验:将信号送入扩音机电路,逐一改变音调电位器R P1和R P2,试听喇叭发音情况。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测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引脚μA741A 1A 27 +14.91V +14.91V 4 -14.91V -14.91V 2 0 0 3 0 0 60 0引脚 TDA2030 5 +14.39V 3 -14.39V2 0 1 0 4A 1仿真电路图:装 订 线A1仿真结果:A2仿真电路图:A2仿真结果:A3仿真电路图:A3仿真结果:装订线2.测试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的电压增益和整机增益: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整机V i1 100mV V i2 30mV V i3 100mV V i 100mV V o1 624mV V o2 17.0V V o3 3.46V V o 16.8V A V16.24A V2566.7A V334.6A V168左图为前置级输出电压,右图为音调控制级输出电压;左图为功率放大级输出电压,右图为整机输出电压;前置级仿真波形:装 订 线数据测量:音调控制级仿真波形:数据测量:功率放大级仿真波形:装订线数据测量:整机仿真电路图:整机仿真波形:数据测量:装订线3.测量各项指标: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或V opp);⑵输入灵敏度V imax;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装仿真波形:订线数据测量:⑵输入灵敏度V imax此时输入电压为50.5mV。

4.整机电路的频率响应:1kHz参考波形。

左图为f L=47.9765Hz,右图为f H=20kHz。

仿真波形:数据测量:装订线5.整机高低音控制特性:⑴f=100Hz时的音调控制特性使电位器R P1旋至二个极端位置A和B,依次测出A VA和A VB(即测出V OA和V OB),并由此计算出V OA/V OB;V OA/V OB=10;仿真波形:数据测量:⑵f=10kHz时的音调控制特性使电位器R P2旋至二个极端位置C和D,依次测出A VC和A VD(即测出V OC和V OD),并由此计算出V OC/V OD;装订线V OC/V OD=16.095。

仿真波形:数据测量:因波形陷入自激振荡,经调试无法解决,故无法测量数据。

6.噪声电压V N:V N=39.2mV。

仿真波形:装订线数据测量: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测量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引脚μA741A 1A 2实测值仿真值 实测值 仿真值 7+14.91V +14.1840V +14.91V +14.1840V 4 -14.91V -14.1840V-14.91V -14.1840V2 0 0 0 03 0 0 0 0 6-0.0078V引脚TDA2030实测值仿真值 5 +14.39V +15.00V 3 -14.39V -15.00V 2 0 0 1 0 0 4-0.0027V2.测试前置级、音调控制级、功率放大级的电压增益和整机增益:A V实测值 仿真值 前置级 6.24 5.296 音调控制级 566.7 0.999 功率放大级 34.6 32.693 整机168200.1003.测量各项指标:⑴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ax (或V opp ); 实测值8.29V ;仿真值9.96V 。

⑵输入灵敏度V imax ;实测值50.5mV ;仿真值50mV 。

⑶最大输出功率P o ;实测值8.59W ;仿真值12.4002W 。

4.整机电路的频率响应:实测通频带为47.9765Hz~20kHz ;仿真通频带为10Hz~23.933kHz 。

装 订 线5.整机高低音控制特性:实测值仿真值V OA/V OB1017.88V OC/V OD16.095N/A6.噪声电压V N:实测值为39.2mV;仿真值为2.6925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