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屯昌思源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word版无答案.doc

合集下载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分析下图的能量变化,确定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2A(g)+B(g)=2C(g) ΔH<0B . 2A(g)+B(g)=2C(g) ΔH>0C . 2A+B=2C ΔH<0D . 2C=2A+B ΔH<02. (2分)(2017·湖北模拟) 图甲表示的是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向H2O2溶液(20g•L﹣1)中加入相同体积且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的不同溶液,反应中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 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断裂共价键所需的能量:2×E(O﹣O)<1×E(O=O)C . 加入相同物质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的速率越快D . 相同温度下,加入不同物质的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的速率越快3. (2分) (2016高一上·鞍山期中) 有下列几种方法制备O2:(1)KClO3和MnO2共热,(2)H2O2中加MnO2 ,(3)KMnO4受热分解,若要制相同质量的O2 ,则上述反应中相关物质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 . 3:2:4B . 1:1:1C . 2:1:2D . 1:2:14. (2分) (2015高二下·芜湖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2SO2+O2⇌2SO3三氧化硫的反应,己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数据是:SO2、O2、SO3的浓度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达到平衡时可能数据是和()A . SO2 0.4mol/LB . SO2 0.25mol/LC . SO2 和SO3均为0.15mol/LD . O2 0.2mol/L5. (2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 . H2(g)+Cl2(g)=2HCl(g)△H=﹣184.6 kJ•mol﹣1B . CH4(g)+2O2(g)=CO2(g)+2H2O(g)△H=﹣802.3 kJ•mol﹣1C .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D . CO(g)+O2(g)=CO2(g)△H=﹣283 kJ•mol﹣16. (2分)已知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 .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C . 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41.8 kJD . 断裂1 mol H2O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H2和0.5 mol O2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7.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在1 L密闭容器中,把1 mol A和1 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 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x的值为2B . A的转化率为60%C . 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D . D的体积分数为25%8.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期中)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s),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 . υ(W)=υ(Z)B . 3υ(W)=2υ(X)C . 2υ(X)=υ(Y)D . 3υ(W)=4υ(Y)9.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期中) 下列有关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 . 增大体系的压强一定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C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能量D .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10.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开学考)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的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 . 加热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 .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截至到2013年12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16GW。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00001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0000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海南省三亚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6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2.已知反应N2+3H2⇌2NH3,根据图所示,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是A.1mol/L•min B.1.5mol/L•min C.0.5mol/L•min D.3mol/L•min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C═C△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比石弱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4.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2O═CO+H2 △H═+131.3KJ•mol﹣1B.C+H2O═CO+H2△H=+10.94KJ•mol﹣1C.C+H2O═CO+H2△H=+131.3KJ•mol﹣1D.C+H2O═CO+H2△H=+131.3KJ•mol﹣5.反应A+3B⇌2C+2D,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0.4mol/ B.v=O.5mol/C.v=0.6mol/ D.v=0.15mol/6.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7.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拆开1molH﹣O键要吸收463kJ的能量,则2H2+O2═2H2O 中的能量变化为A.△H=﹣484kJ/mol B.△H=+484kJ/molC.吸收484kJ 能量D.放出484kJ能量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OH﹣=H2O△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9.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H=﹣393.5 kJ/molB.2H2+O2═2H2O△H=+571.6 kJ/molC.CH4+2O2═CO2+2H2O△H=﹣890.3 kJ/molD.C6H12O6+6O2═6CO2+6H2O△H=﹣2800 kJ/mol10.灰锡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2HCl═SnCl2+H2△H1②Sn+2HCl═SnCl2+H2△H2③Sn Sn△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1.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 .=0.01mol/B .=0.08mol/C .=0.003mol/D .=0.02mol/1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三、简答1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酸和碱混合时所注意的事项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所求中和热,简述理由.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14.在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2O═H2O;△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上述反应应用于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已知N2+2O2═2NO2;△H=+67.7kJ•mol﹣1,N2H4+O2═N2+2H2O ;△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15.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nY⇌pZ+qQ,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Q时间起始/mol 0.7 12min末/mol 0.8 2.7 0.8 2.73min末/mol 0.8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v∕v=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 ,n= .方程式中m= ,n= ,p= ,q= .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海南省三亚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热点问题.【分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答】解:A.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A正确;B.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降低消耗,节约能源的做法.2.已知反应N2+3H2⇌2NH3,根据图所示,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是A.1mol/L•min B.1.5mo l/L•min C.0.5mol/L•min D.3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可知2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3mol/L、1mol/L、2mol/L,三者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1:2,故A为氢气、B为氮气、C为氨气,根据c=计算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解答】解:由图可知2min内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3mol/L、1mol/L、2mol/L,三者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1:2,故A为氢气、B为氮气、C为氨气,则2分钟内NH3的平均速率==1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反应速率计算,关键是确定各物质浓度变化量,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C═C△H=+1.9 kJ•mol﹣1B.石墨和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比石弱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小1.9 kJ【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O2=CO2△H=﹣393.5kJ•mol﹣1②C+O2=CO2△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C△H=+1.9kJ•mol﹣1,则A、因C=C△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石稳定,故C错误;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C△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图象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4.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H2O═CO+H2 △H═+131.3KJ•mol﹣1B.C+H2O═CO+H2△H=+10.94KJ•mol﹣1C.C+H2O═CO+H2△H=+131.3KJ•mol﹣1D.C+H2O═CO+H2△H=+131.3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解答】解: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H=+131.28kJ•mol﹣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H的数值、单位、符号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5.反应A+3B⇌2C+2D,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0.4mol/ B.v=O.5mol/C.v=0.6mol/ D.v=0.15mol/【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应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然后比较大小.【解答】解:A、由C和D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v=v=0.4mol/;B、v=O.5mol/;C、由B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则v=v×=0.6mol/×=0.4mol/;D、由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v=v×=0.15mol/×=0.075mol/;显然用C的反应速率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O.5mol/最快,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快慢比较,应注意化学计量数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及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才能比较来解答.6.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升高、加压、增大浓度、使用正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催化剂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只能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而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其中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活化分子数目与百分数的差别,明确温度、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7.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拆开1molH﹣O键要吸收463kJ的能量,则2H2+O2═2H2O 中的能量变化为A.△H=﹣484kJ/mol B.△H=+484kJ/molC.吸收484kJ 能量D.放出484kJ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信息可知,H﹣H键能为436kJ/mol,O=O键能为496kJ/mol,H﹣O 键能为436kJ/mol,2H2+O2=2H2O中,△H=反应物中键能和﹣生成物中键能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常温下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kJ 的能量,则H﹣H键能为436kJ/mol,O=O键能为496kJ/mol,H﹣O键能为436kJ/mol,由2H2+O2=2H2O中,△H=反应物中键能和﹣生成物中键能和=2×436kJ/mol+496kJ/mol﹣4×463kJ/mol=﹣484kJ/mol,△H=﹣484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焓变正负的意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OH﹣=H2O△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2<△H3D.△H1>△H3>△H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十OH﹣=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1>△H3>△H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9.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H=﹣393.5 kJ/molB.2H2+O2═2H2O△H=+571.6 kJ/molC.CH4+2O2═CO2+2H2O△H=﹣890.3 kJ/molD.C6H12O6+6O2═6CO2+6H2O△H=﹣2800 kJ/mol【考点】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依据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C错误;D、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和实际应用,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0.灰锡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2HCl═SnCl2+H2△H1②Sn+2HCl═SnCl2+H2△H2③Sn Sn△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C、根据③:Sn Sn△H3=+2.1kJ•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③:Sn Sn△H3=+2.1kJ•mol﹣1,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物质的能量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1.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 .=0.01mol/B .=0.08mol/C .=0.003mol/D .=0.02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在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用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解答】解: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02mol/.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v=×0.002mol/=0.0025mol/,故A错误;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02mol/,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1.5v=1.5×0.002mol/=0.003mol/,故C正确;D、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v=0.002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难度不大,注意反应速率计算常用两种方法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使用.1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等方法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氮气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各物质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氮气、氧气和NO浓度都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易错选项是D.三、简答1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酸和碱混合时所注意的事项是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从实验装置上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H=﹣50.16kJ/mol .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分析】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根据Q=m•c•△T计算,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最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弱电解质电离吸热.【解答】解: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酸和碱混合时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酸碱应迅速混合;故答案为:快速将二者混合在一起;温度差3℃,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3℃=1254J,即1.25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0.16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H=﹣50.16kJ/mol;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如果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与上述实验相比,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生成水的量偏小,所放出的热量偏小,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在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1.已知H2O═H2O;△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8 kJ.上述反应应用于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已知N2+2O2═2NO2;△H=+67.7kJ•mol﹣1,N2H4+O2═N2+2H2O ;△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2NO2═3N2+4H2O△H=﹣1135.7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给条件厉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写出;依据中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和H2O=H2O△H=+44kJ/mol,利用盖斯定律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反应产物的性质分析无污染物产生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4kJ的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结合定量关系写出,1mol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641.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故答案为:N2H4+2H2O2=N2+4H2O△H=﹣641.625kJ/mol;16g液态肼物质的量==0.5mol,由①N2H4+2H2O2=N2+4H2O;△H=﹣641.6kJ/mol;②H2O=H2O△H=+44kJ/mol,结合盖斯定律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把②×4方向倒转得到③4H2O=4H2O△H=﹣44×4kJ/mol=﹣176kJ/mol,①+③得到N2H4+2H2O2=N2+4H2O;△H=﹣817.6kJ/mol,所以0.5mol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408.8kJ,故答案为:408.8;反应应用于推进器,除释放出大量热量和快速生成大量气体产生巨大推力外,反应的生成物是氮气和水,很突出的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故答案为:产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①N2+2O2═2NO2,△H=+67.7KJ•mol﹣1;②N2H4+O2═N2+2H2O ,△H=﹣534KJ•mol﹣1将方程式2②﹣①得2N2H4+2NO2=3N2+4H2O△H=2﹣=﹣1135.7kJ•mol﹣1,故答案为:2N2H4+2 NO2═3N2+4 H2O;△H=﹣1135.7kJ•mol﹣1.【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肼的结构和性质,利用信息的推断能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产物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应用.15.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nY⇌pZ+qQ,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Q时间起始/mol 0.7 12min末/mol 0.8 2.7 0.8 2.73min末/mol 0.8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v∕v=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 2.3 mol ,n= 3 mol .方程式中m= 1 ,n= 4 ,p= 2 ,q= 3 .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0.05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等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已知2min内v=0.075mol•L﹣1•min﹣1,则△n=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8mol﹣0.7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v:v=1:2可知,Y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2△n=0.4mol,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m=1、n=4、p=2、q=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4Y⇌2Z+3Q,根据反应X+4Y⇌2Z+3Q及表中数据计算出反应初始时Y、Q的物质的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根据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计算出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解答】解:2min内v=0.075mol•L﹣1•min﹣1,则△n=0.075mol•L﹣1•min﹣1×2min×2L=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8mol﹣0.7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v:v=1:2可知,Y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2△n=0.4mol,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m=1、n=4、p=2、q=3,反应方程式为:X+4Y⇌2Z+3Q,2min内生成0.1molX,根据反应X+4Y⇌2Z+3Q可知,2min内生成Y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为:2.7mol﹣0.4mol=2.3mol;Q在2min内物质的量减少,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min内消耗的Q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则起始是Q的物质的量为:2.7mol+0.3mol=3mol,故答案为:2.3mol;3mo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1、n=4、p=2、q=3,故答案为:1;4;2;3;2min内消耗的Z的物质的量为:n=1mol﹣0.8mol=0.2mol,则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0.05mol•L﹣1•min﹣1,故答案为:0.05mol•L﹣1•min﹣1.【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pdf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pdf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化学(理科)期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Fe-56,Cu-64,N-14,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有关防护金属腐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铜(锡铜合金)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B.在海轮外壳上焊接上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海水中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以防止闸门的腐蚀 D.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能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2.向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水的电离平衡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硫酸钠B.氨水C. 醋酸D.盐酸 3.1 mol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整个过程中最多消耗氯气( ) A.3 molB.4 molC.5 mol D.6 mol 4.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 :4A(g)+6B(g)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 A.0.225 mol /(L·s) B.0.15 mol /(L·s) C.0.45 mol /(L·s) D.0.9 mol /(L·s) 5.在一恒容真空密闭容器,通入2molPCl3和2molCl2,加热到200℃时发生了反应:PCl5(g)PCl3(g)+Cl2(g),达到平衡时,PCl5有0.4mol,如果此时移走1molPCl3和1molCl2,再次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小于0.2mol B.0.2mol C.0.4mol D.0.2mol和0.4mol之间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 OH- = FeO42- + 4H2O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2OH- =Zn(OH)2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3COONH4是弱电解质 B.10 mL 0.02 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2c(OH-)=2c(H) + c(CH3COOH) D.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11......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系统命名是 ,1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________mol,该烃一氯取代物有种。

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附答案)

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附答案)

夏邑高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按要求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规定的范围内;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是一种战略资源,能源问题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能源分类相关图”,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2.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以反应D.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HPO4溶于水:Na2HPO4=2Na++H++PO43-B.NaHSO4熔化:NaHSO4=Na++H++SO42-C.HF溶于少量水:HF = H++F一D.(NH4)2SO4溶于水:(NH4)2SO4===2NH+4+SO2-4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H+、OH-,其浓度满足c(H+)·c(OH-)=10-24。

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Ba2+、Na+、Cl-、NO3-B.Al3+、Ca2+、SO42-、Br-C.NH4+、K+、HSO3-、CO32-D.Na+、K+、MnO4-、I-5.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盐酸、氯气、BaSO4、CO2、SO2 B.硫酸、氨水、醋酸、乙醇、NO2 C.漂白粉、胆矾、NH4Cl、CH3COOH、CO2 D.干冰、氯水、HCl、HClO、CO6.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滴加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C.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⑤盐酸里有锌剩余⑥醋酸里有锌剩余A.③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气)+mB(气) pC(气) △H<0,处于平衡状态(已知m+n >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时,C(B)/C(C)的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后,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后,A,B 的物质的量增大.A.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⑤ D.全部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 NH3(g)+HBr(g),9.将固体NH(g)+H2(g),2 min后,测知H2的浓度为0.5 mol·L-1,HBr的浓度为4 mol·L2HBr(g) Br-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表示,则下列速率正确的是()3A.0.5 mol·L-1·min-1 B.2.5 mol·L-1·min-1C.2 mol·L-1·min-1 D.1.25 mol·L-1·min-110.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一氧化碳B.1 mol碳和3 mol碳C.3 mol C2H2和1 mol C6H6 D.金刚石和石墨11.下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12.已知:N 2(g)+3H 2(g)2NH 3(g);△H =-Q kJ ·mol -1(Q >0)。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绝密★启用前2015届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N14 S 32 Si28 Na 23 C1 35.5 Br80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C .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 HCHO+O 2 −−−→催化剂CO 2+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HCHO 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C .CO 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D .每生成1.8g H 2O 消耗2.24L O 23.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4.下列有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Y(C2H5OH),W(C2H5ONa)可通过消去反应由Y得到WC.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D.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 ℃,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只是乙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乙酸分子中含有羰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6.下列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A.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B.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学校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2.已知下列过程都能自发进行,其中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是()A.2Na(s)+Cl2(g)═2NaCl(s)△H<0B.C3H8(g)+5O2(g)═3CO2(g)+4H2O(l)△H<0C.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H>0D.2Mg(s)+O2(g)═2MgO△H<03.某反应:A⇌B+C 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 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 B.△H>0、△S<0 C.△H<0、△S>0 D.△H>0、△S>04.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B.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C.2 个H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 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6.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Zn(OH)2+2e﹣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B.锌发生还原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8.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2PbSO4+2H2O Pb+PbO2+4H++2SO4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方向由B到A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Pb﹣2e﹣+SO42﹣═PbSO4C.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SO42﹣+4H+D.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9.下列几个过程中,属于熵减的变化是()A.干冰的升华B.NaCl溶于水C.NH3(g)+HCl(g)═NH4Cl(s) D.2Na+2H2O═2NaOH+H2↑10.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D.由热化学方程式H2(g)+F2(g)═2HF(g)△H=﹣270 kJ/mol可知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 kJ热量11.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M B.X>Z>Y>M C.M>Z>X>Y D.X>Z>M>Y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4分)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14.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通入负极,O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高.(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其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2)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其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15.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发现铁钉被腐蚀.(1)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腐蚀,电极反应为负极:;正极:.(2)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烧杯中的溶液呈性,正极的电极反应为:.16.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的正负(填“>0”或“<0”)(1)溶解少量蔗糖于水中,△S;(2)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 CO(g),△S;(3)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S;(4)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S.17.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是SiO2(s)+4HF(g)═SiF4(g)+2H2O(g)△H(298.15K)=﹣94.0 kJ/mol,△S(298.15K)=﹣75.8J/(mol•K)设△H和△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2015-2016学年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学校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碳酸铵室温下自发地分解生成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CO3=NH3↑+CO2↑+H2O,反应生成了气体氨气和二氧化碳,所以熵变增大;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自发进行,△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达到平衡;【解答】A、碳铵自发分解,是因为体系由于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而使熵增大,故A 正确;B、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不需要外界给予了能量,故B错误;C、有些吸热反应也可自发,而焓变不是自发反应的唯一因素,应根据△H﹣T△S进行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故C错误;D、有的碳酸盐稳定,不能自发分解,如Na2CO3受热不分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主要是焓变和熵变含义的应用,2.已知下列过程都能自发进行,其中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的是()A.2Na(s)+Cl2(g)═2NaCl(s)△H<0B.C3H8(g)+5O2(g)═3CO2(g)+4H2O(l)△H<0C.2NH4Cl(s)+Ca(OH)2(s)═2NH3(g)+CaCl2(s)+2H2O(l)△H>0D.2Mg(s)+O2(g)═2MgO△H<0【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熵增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放热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小的反应,△S<0,要使△H﹣T△S<0,则△H必须小于0,所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焓判据,故A正确;B.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小的反应,△S<0,要使△H﹣T△S<0,则△H必须小于0,所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焓判据,故B正确;C.该反应△H>0,是吸热反应,要使△H﹣T△S<0,则△S必须大于0,所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熵判据,故C错误;D.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小的反应,△S<0,要使△H﹣T△S<0,则△H必须小于0,所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主要取决于焓判据,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注意熵变和焓变都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但都不是唯一因素,反应能自发进行取决于△H﹣T△S<0.3.某反应:A⇌B+C 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 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 B.△H>0、△S<0 C.△H<0、△S>0 D.△H>0、△S>0 【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解答】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A、当△H<0、△S<0,低温自发进行,高温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而△H>0,△S<0时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当△H<0,△S>0时,△G=△H﹣T•△S<0,在室温一定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H>0,△S>0时,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自由能判据的应用.4.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B.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C.2 个H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统一.【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统一.A、由2H2(g)+02(g)═2H20(1),△H=﹣571.6kJ•mol﹣1知,故A正确;B、1mol氢气燃烧放热是2mol氢气燃烧放热的,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指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2H2(g)+02(g)═2H20(1),△H=﹣571.6kJ•mol﹣1,化学计量数除以2可得,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特别是化学计量数的含义,注意△H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先判断该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判断选项正误.【解答】解:没有外加电源,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锌作负极,锌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质量减少;活泼性较差的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所以铜片质量增加;电子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A、铜是正极,铜片上有铜析出,故A错误.B、铜片质量逐渐增加,故B错误.C、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D、铜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均需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互连接(或接触);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Ni2O3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得电子,最终生成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解答】解:A、反应后产物有氢氧化物,可得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做还原剂失去电子,Ni2O3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即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故A正确;B、根据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碱性电解质中最终生成Fe(OH)2,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故B正确;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有关知识,做题时注意根据总反应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化合价的变化,以得出电池的正负极以及所发生的反应.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Zn(OH)2+2e﹣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B.锌发生还原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放电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由化合价的变化可知,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银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锌失电子是负极,氧化银得电子是正极,故C正确;D.将电极方程式相加可知总反应为Ag2O+H2O+Zn═Zn(OH)2+2Ag,反应消耗水,溶液OH﹣浓度增大,则碱性增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方程式的判断.8.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2PbSO4+2H2O Pb+PbO2+4H++2SO4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方向由B到A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Pb﹣2e﹣+SO42﹣═PbSO4C.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H2O﹣2e﹣═PbO2+SO42﹣+4H+D.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 b═2P b SO4+2H2O可知,放电时,P b被氧化,应为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 b﹣2e﹣+SO42﹣=P b SO4,正极上P b 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P b O2+SO42﹣+2e﹣+4H+═P b SO4+2H2O,在充电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互为逆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互为逆反应,A.放电时,电流方向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电子流向与电流分析相反;B.放电时,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充电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正极要恢复原状,则应该作电解池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解答】解: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 b SO4+2H2O可知,放电时,P b被氧化,应为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正极上Pb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2e﹣+4H+═PbSO4+2H2O,在充电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互为逆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互为逆反应,A.放电时,Pb极即B极为电池负极,PbO2极即A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B经导线流向A,故A正确;B.放电时,正极上二氧化铅得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O2+2e﹣+SO42﹣=P b SO4,故B错误;C.充电时,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2H2O=PbO2+SO42﹣+4H+,故C正确;D.在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正极的逆反应是氧化反应,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正负极、阴阳极上得失电子及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原电池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电解池阳极、阴极上发生反应的逆反应,难度中等.9.下列几个过程中,属于熵减的变化是()A.干冰的升华B.NaCl溶于水C.NH3(g)+HCl(g)═NH4Cl(s) D.2Na+2H2O═2NaOH+H2↑【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熵是体系的混乱度,熵减说明变化前后混乱度减小据此分析选项;【解答】解:A、干冰的升华是固体变化为气体,熵增大,故A不符合;B、NaCl溶于水溶解生成氯离子和钠离子,混乱度增大,熵增大,故B不符合;C、NH3(g)+HCl(g)═NH4Cl(s)反应中气体体积减小,熵减小,故C符合;D、2Na+2H2O═2NaOH+H2↑,反应后生成气体,反应的熵增大,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熵的意义和判断方法,熵减是混乱度减小,题目较简单.10.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D.由热化学方程式H2(g)+F2(g)═2HF(g)△H=﹣270 kJ/mol可知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 kJ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H<0为放热反应;B.反应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过程无关;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解答】解:A.△H<0为放热反应,则当△H为负值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反应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则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有关,故B错误;C.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过程无关,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由H2(g)+F2(g)═2HF(g)△H=﹣270kJ/mol可知则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氢气和1mol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熟记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理解△H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11.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M B.X>Z>Y>M C.M>Z>X>Y D.X>Z>M>Y【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原电池中,负极活泼性强于正极;电解池中,在阴极上,是氧化性强的离子先放电,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弱;【解答】解: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所以X 是负极,Z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X>Z,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说明Y2+氧化性强于Z2+,所以金属的活动性Z>Y,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所以金属的活动性Y>M,综上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a和b不连接时,Fe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B、原电池中,失电子的极是负极,得电子的极是正极,往往活泼金属做负极;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都发生Fe+Cu2+=Fe2++Cu;铁和硫酸铜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形成电解池,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铜离子移向阴极;【解答】解:A、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B、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故B正确;C、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的速度,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硫酸铜的蓝色逐渐变成硫酸亚铁的浅绿色,故C 正确;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依据电解原理,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Cu2+向铁电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速率知识,形成原电池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电解过程的反应原理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4分)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2)根据电解精炼铜的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解答】解:(1)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e﹣=H2↑,所以该电极附近氢氧根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会变红,故答案为:2H++2e﹣=H2↑;放出气体,溶液变红;②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Y极是阳极,该电极上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可以用于氯气的检验,故答案为: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①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池的阴极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答案为:纯铜; Cu2++2e﹣=Cu;②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池的阳极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故答案为:粗铜;Cu﹣2e﹣=Cu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4.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通入负极,O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高.(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2)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负极反应为H2﹣2e﹣=2H+.【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析】(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2)酸性条件下,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解答】解:(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故答案为:O2+4e﹣+2H2O=4OH﹣;H2+2OH﹣﹣2e﹣=2H2O;(2)酸性条件下,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H2﹣2e﹣=2H+,故答案为:O2+4H++4e﹣=2H2O;H2﹣2e﹣=2H+.【点评】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考试热点,注意电解质溶液酸碱性对电极反应式的影响,书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为易错点.15.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发现铁钉被腐蚀.(1)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负极:2Fe﹣4 e﹣=2Fe2+;正极:O2+2H2O+4 e﹣=4OH﹣.(2)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烧杯中的溶液呈较强的酸性,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 e﹣=H2↑.【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中气体减少,则发生了吸氧腐蚀,Fe作负极失电子,O2作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2)根据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试管中气体增加,则发生了析氢腐蚀,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解答】解:生铁中含有碳,铁、碳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1)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因和水反应而使其压强减小,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答案为:吸氧,2Fe﹣4e﹣=2Fe2+,2H2O+O2+4e﹣=4OH﹣;(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金属的腐蚀中生成气体导致压强增大,则金属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溶液呈酸性,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e﹣=H2↑,故答案为:较强的酸,Fe﹣2e﹣=Fe2+,H++2e﹣=H2↑.【点评】本题考查了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注意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题目难度不大.16.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的正负(填“>0”或“<0”)(1)溶解少量蔗糖于水中,△S>0 ;(2)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 CO(g),△S>0 ;(3)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S>0 ;(4)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S>0 .【考点】焓变和熵变.。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海南屯昌县思源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海南屯昌县思源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实验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B.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2.1mol某气态烃最多可与2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mol Cl2,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CHB.CH3﹣C≡CHC.CH3﹣CH═CH﹣CH3D.CH3﹣C≡C﹣CH33.某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OHB.HCHOC.HCOOHD.HCOOCH34.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 ) 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5.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 A.对二甲苯B.乙酸乙酯C.乙醛D.苯6.醇C5H11OH被氧化后可生成酮,该醇脱水时仅能得到一种烯烃,则这种醇是( ) A.C(CH3)3CH2OHB.CH(CH3)2CHOHCH3C.CH3CH2CHOHCH3D.CH3CH2CHOHCH2CH3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下列反应不能引入羟基的是( )A.还原B.酯化C.加成D.水解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有机物的消去产物只有1种C.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D.可用溴水鉴别已烯、四氯化碳和乙酸9.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丙烷分子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10.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溴乙烷消去制取乙烯,产物性质的检验,直接将生成物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无需除杂B.在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可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C.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NaOH溶液后再分液D.将氯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氯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11.室温下,10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消耗了80mLO2,恢复到室温,得到液态水和50mL 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B.所得产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液体的1.2倍C.该烃必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D.该烃与2,6二甲基﹣3,5﹣二乙基﹣4﹣异丙基﹣庚烷是同系物12.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开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五种无色液体.它是( )A.溴水B.FeCl3溶液C.金属钠D.稀盐酸三、填空题(共32分)13.已知:0.1mol某气态烃A 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烧碱溶液,分别增重7.2克、13.2克.回答下列问题:(1)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该气态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__.(2)该烃的某种含氧衍生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系统命名法对B命名__________,B催化氧化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14.PET是涤纶的主要成分,可用作饮料瓶、磁带和胶片的片基等,其结构简式如图:该高分子材料是由两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制备而成,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15.金刚烷(C10H16)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可以看成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立方烷(C8H8)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金刚烷的二氯代物和立方烷的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个和__________个.16.(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组峰.(2)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3)(CH3)3CCHOHCH3名称为__________.17.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在催化剂作用下,2﹣丁烯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2)烯烃A是2﹣丁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不是正丁烷,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A分子中能够共平面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12分)18.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应是__________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3)反应进行一段时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五、推断题(共20分)19.“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0.(14分)已知:某一元氯代烃A分子式为C6H11Cl,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结构分析表明F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2)写结构简式:A__________,E__________;(3)A→B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D→F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4)F 和G__________(能或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5)分子式和E相同,主链含有3个碳原子的二元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2015-2016学年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实验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B.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酯的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含有氨基和羧基;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C.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D.酯水解原理为羰基接羟基氧接氢.解答:解: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含有氨基和羧基,都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具有两性,故A正确;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发生盐析,故C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涉及蛋白质的结构、高分子化合物、酯类的水解等问题,难度中等,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mol某气态烃最多可与2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mol Cl2,由此可知该烃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CHB.CH3﹣C≡CHC.CH3﹣CH═CH﹣CH3D.CH3﹣C≡C﹣CH3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气态烃1mol最多可与2molHCl加成,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C=C或1个C≡C键,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mol Cl2,说明加成产物含有8个H,其中有2个H原子为与HCl加成得到,则原烃中含有H原子数目为6,根据C原子与H原子数目关系,计算C原子数目,据此解答.解答:解:气态烃1mol最多可与2molHCl加成,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C=C或1个C≡C键,所得产物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8mol Cl2,说明烃分子中加成产物含有8个H原子,其中有2个H原子为与HCl加成生成,则原烃中含有H原子数目为6,碳原子数目为=4,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有机物与HCl加成反应的性质判断分子中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结合取代反应的特点进行推断.3.某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OHB.HCHOC.HCOOHD.HCOOCH3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则含﹣CHO,所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生成的酯为甲酸甲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有机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则含﹣CHO,所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也含﹣CHO,则生成的酯为甲酸甲酯,该有机物为HCHO,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含﹣CHO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酯发生银镜反应,一定为甲酸某酯,题目难度不大.4.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 ) 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某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为壬烷的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该烷烃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2种等效H原子,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结构对称,只有2种位置的H原子,A.正壬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3,其分子中含有5种等效氢原子,一氯代物有5种,故A错误;B.2,6﹣二甲基庚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2CH(CH3)CH3,分子中含有4种等效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C.2,2,4,4﹣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CH3)3,其分子中含有2种等效H,一氯代物只有2种,故C正确;D.2,3,4﹣三甲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H3)CH2CH3,其分子中含有8种等效H,一氯代物有8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概念及书写方法,正确判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等效H原子数目为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 A.对二甲苯B.乙酸乙酯C.乙醛D.苯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说明该分子中含有两类氢原子,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说明这两类氢原子的个数比是3:1,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其峰面积之比是3:2,故A错误;B.乙酸乙酯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峰,故B错误;C.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其峰面积之比是3:1,故C正确;D.苯分子中有1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1种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明确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组数、面积之比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能根据名称写出结构简式,难度不大.6.醇C5H11OH被氧化后可生成酮,该醇脱水时仅能得到一种烯烃,则这种醇是( ) A.C(CH3)3CH2OHB.CH(CH3)2CHOHCH3C.CH3CH2CHOHCH3D.CH3CH2CHOHCH2CH3考点:醇类简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根据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根据醇发生氧化生成酮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上有一个氢原子.解答:解:A.C(CH3)3CH2OH中与羟基所连碳上有2个氢原子,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故A错误;B.CH(CH3)2CHOHCH3中与羟基所连碳上有一个氢原子,发生氧化生成酮,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故B错误;C.CH3CH2CHOHCH3与羟基所连碳上有一个氢原子,发生氧化生成酮,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有2种结构,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CH3CH2CHOHCH2CH3中与羟基所连碳上有一个氢原子,发生氧化生成酮,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种烯烃,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下列反应不能引入羟基的是( )A.还原B.酯化C.加成D.水解考点: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酯化反应、消去反应一般是脱HX或H2O,会消除羟基;而﹣CHO可加氢(既是加成反应又是还原反应)生成﹣CH2OH,酯的水解可生成醇﹣OH,卤代烃水解可以生成醇,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解答:解:A.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羟基,也为还原反应,所以还原反应能够引进羟基,故A错误;B.酯化反应为羧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不会引进羟基,故B正确;C.加成反应可以引入羟基,例如乙烯水化制乙醇,故C错误;D.水解反应可引入羟基,如酯的水解反应生成醇,故D错误;故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官能团的转化,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综合考查学习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有机物的消去产物只有1种C.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D.可用溴水鉴别已烯、四氯化碳和乙酸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甲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B.结构对称,只有一种消去方式;C.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则一定含碳碳双键;D.溴水与已烯、四氯化碳和乙酸分别混合的现象为:溴水褪色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色层在下层、不反应不分层.解答:解:A.甲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而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错误;B.结构对称,只有一种消去方式,则消去产物只有一种,故B正确;C.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则一定含碳碳双键,可能为CH3CH=CH﹣COOH等,故C 错误;D.溴水与已烯、四氯化碳和乙酸分别混合的现象为:溴水褪色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色层在下层、不反应不分层,现象相同,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有机物检验、有机反应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9.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丙烷分子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B.全氟丙烷中每个F原子还有三对孤电子对;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D.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解答:解:A.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B.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而不是2个,故B错误;C.C3F8与C3H8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C3F8>C3H8,故C 错误;D.分子中含有C﹣C和C﹣F键,分别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分子极性判断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易错点是AB,注意多碳原子烷烃中结构特点,注意B中易漏掉孤电子对.10.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溴乙烷消去制取乙烯,产物性质的检验,直接将生成物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无需除杂B.在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可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C.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NaOH溶液后再分液D.将氯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氯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生成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不能排除乙醇的干扰.解答:解:A.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题中没有加入碱,故B错误;C.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不溶于水,可分离,故C正确;D.乙醇易挥发,不能排除乙醇的干扰,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鉴别、分离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11.室温下,10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消耗了80mLO2,恢复到室温,得到液态水和50mL 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B.所得产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液体的1.2倍C.该烃必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D.该烃与2,6二甲基﹣3,5﹣二乙基﹣4﹣异丙基﹣庚烷是同系物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室温下,10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消耗了80mLO2,恢复到室温,得到液态水和50mL CO2气体,根据碳原子守恒则x=5,则10mL×(5+)=80mL,故y=12,故该烃为C5H12,再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室温下,10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消耗了80mLO2,恢复到室温,得到液态水和50mL CO2气体,根据碳原子守恒则x=5,则10mL×(5+)=80mL,故y=12,故该烃为C5H12.A.分子式为C5H12的烃有: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3)4,故A正确;B.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水的物质的量的1.2倍,但气体与液态的体积之比不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B错误;C.CH3CH2CH2CH2CH3有3种H原子、CH3CH2CH(CH3)2有4种H原子、C(CH3)4有1种H 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分别有3组峰、4组峰、1组峰,故C错误;D.C5H12与2,6二甲基﹣3,5﹣二乙基﹣4﹣异丙基﹣庚烷都属于烷烃,二者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同系物等,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12.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开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五种无色液体.它是( )A.溴水B.FeCl3溶液C.金属钠D.稀盐酸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五种无色液体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为:溶液为紫色、无现象、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血红色溶液,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溴水不能区分乙醇、KSCN溶液,故A不选;B.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五种无色液体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为:溶液为紫色、无现象、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血红色溶液,现象各不相同,可区分,故B选;C.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现象相同,不能区分,Na与水反应后生成NaOH可检验AgNO3溶液,故C不选;D.稀盐酸不能区分乙醇、NaOH溶液、KSCN溶液,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区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的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不同现象区分物质,题目难度不大.三、填空题(共32分)13.已知:0.1mol某气态烃A 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烧碱溶液,分别增重7.2克、13.2克.回答下列问题:(1)该烃的结构简式CH3CH2CH3,该气态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该烃的某种含氧衍生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系统命名法对B命名1﹣丙醇或2﹣丙醇,B催化氧化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或CH3CH3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浓硫酸增重为水的质量,烧碱溶液增重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可计算C、H原子的质量,进而求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以及对应的结构简式;(2)该烃的某种含氧衍生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为醇,设为C n H2n+2O,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其分子式再写出结构简式,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解答:解:(1)浓硫酸增重7.2g,为水的质量,烧碱液增重13.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则n(H2O)==0.4mol,n(H)=0.8mol,则1mol烃中含有8molH原子,n(CO2)==0.3mol,n(C)=0.3mol,则1mol烃中含有3molC原子,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3H8,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该气态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故答案为:C3H8;;(2)该烃的某种含氧衍生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为醇,设为C n H2n+2O,则14n+2+16=60,解得n=3,则C3H8O,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CH3CHOHCH3,其名称分别为1﹣丙醇、2﹣丙醇,CH3CH2CH2OH、CH3CHOHCH3被催化氧化生成CH3CH2CHO CH3CH3,CH3CH3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其官能团为羰基;故答案为:1﹣丙醇或2﹣丙醇;CH3CH2CHO或CH3CH3;羰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结构简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方法,明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书写方法.14.PET是涤纶的主要成分,可用作饮料瓶、磁带和胶片的片基等,其结构简式如图:该高分子材料是由两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制备而成,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和.考点: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凡链节中间(不在端上)含有(酯基)结构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按断开,羰基上加羟基,氧原子上加氢原子即得高聚物单体.解答:解:是由和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高聚物单体的判断方法,掌握凡链节中间(不在端上)含有(酯基)结构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是关键,难度不大.15.金刚烷(C10H16)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可以看成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立方烷(C8H8)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金刚烷的二氯代物和立方烷的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是6个和3个.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金刚烷的结构可看做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利用等效氢,先固定一个氯原子,再移动另一个氯原子,据此判断二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

《解析》海南省乐东思源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海南省乐东思源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乐东思源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时,最常用到的方法是()A.观察 B.实验 C.假说 D.模型3.非金属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A.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4.通过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观察,不能分析得出的结论是()A.熔点低B.密度小C.硬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氯水 C.液氯 D.盐酸6.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对其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7.自来水厂用氯气给水消毒,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氯气的毒性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C.氯气的漂白性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具有强酸性8.不能直接使用观察法得出结论是()A.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 B.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C.氯气有毒 D.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D.摩尔就是物质的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升氧气中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分子B.1摩氧气的质量是32克C.1摩氧气与1摩二氧化碳中的原子个数相等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克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C10H22分子中氢原子数为22N A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2.下列物质各1mol,质量最大的是()A.O2B.H2O C.H2D.CO213.①钠比水要轻;②钠的熔点比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⑤钠是活泼金属.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五点性质中的()A.仅①④⑤B.仅①②④C.仅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C.1mol OH﹣的质量是17g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1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1mol H2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量为2g B.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C.含有N A个氢原子D.含有N A个氢分子二、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摩醋酸(CH3COOH)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1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相同的是()A.9g水和0.75mol一氧化碳B.10g氢气和10g氧气C.22.4mL氢气(标况)和0.1mol氮气D.22g二氧化碳和16.8L溴单质(Br2)18.标准状况下,11.2升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A.11克B.22克C.44克D.5.6克19.已知标准状况是指0℃、1.01×105Pa,现有20℃、1.01×105Pa时的22.4LH2,它的物质的量是()A.1 mol B.<1 mol C.>1 mol D.无法判断2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 B.b>a>d>c C.c>d>b>a D.d>c>a>b21.下列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不会出现浑浊的是()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Ca(HCO3)溶液C.CuSO4稀溶液 D.FeCl2溶液2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CO2与N2O不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密度 D.化学性质23.下列试剂长期敞放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水 B.氧化钠C.漂白粉D.氯化钙24.在烧杯中加入水和煤油(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25.下列哪种物质所含氢原子数与0.2mol H3PO4所含氢原子数相等()A.0.2 mol H2SO4 B.0.4 mol H2O2C.0.6mol HNO3D.0.8 mol NaCl三、填空题26.在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可见到下列现象: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说明:.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说明:.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说明:.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27.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有效成分是;漂白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28.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是.29.4.5g水与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氢原子数之比是.30.现有mg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2015-2016学年海南省乐东思源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分析】A、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饮料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B、水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离子;C、根据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判断;D、根据水的重要性判断.【解答】解:A、分析此广告的本义,应该是要说饮料中不含化学合成的物质,但由于缺乏基本的化学知识,而误把化学合成物质混淆成化学物质,故A错误..B、水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离子,所以蒸馏水中含有离子,故B错误.C、氮和磷在人体内属于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C错误.D、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水,所以人类不能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2.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时,最常用到的方法是()A.观察 B.实验 C.假说 D.模型【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沸点、硬度、密度等.【解答】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沸点、硬度、密度等.其中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可以通过观察方法分析,物质的性质利用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学科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非金属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A.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分析】探究物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外观→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并用相应的化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解答】解:非金属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所以可以根据氯气的性质预测溴的性质,则探究溴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先从色、态方面观察溴的外观,然后根据氯气的性质预测溴可能具有的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实验流程,明确实验步骤即可解答,难度不大.4.通过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观察,不能分析得出的结论是()A.熔点低B.密度小C.硬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现象分析判断.A、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钠浮在水面上.C、钠与水反应不涉及硬度问题.D、钠与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氢气.【解答】解:A、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能使本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熔点低,故A正确;B、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故B正确;C、钠与水反应不涉及硬度实验,无法验证其硬度,故C错误;D、钠与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反应的实验现象推断可能具有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氯水 C.液氯 D.盐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从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理解,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解答】解: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B、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C、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存在形式,是纯净物,故C符合;D、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几种常见物质来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运用和理解.6.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对其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新制的氯水中含HCl、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新制的氯水中含HCl、HClO,则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石蕊遇酸变红色,然后被HClO漂白,则观察到褪色,即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把握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为解答的关键,注意HClO 具有强氧化性使有色的物质褪色,题目难度不大.7.自来水厂用氯气给水消毒,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氯气的毒性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C.氯气的漂白性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具有强酸性【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氯气给水消毒的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利用强氧化性来杀菌消毒,使蛋白质变性;【解答】解: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氯气对上呼吸道黏膜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它会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使用时的浓度很小,主要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作用;故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病毒等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起到消毒杀菌作用,故B正确;C、氯气的漂白性是指能把有机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不是杀菌消毒作用,故C错误;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具有强酸性,不是杀菌消毒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区别,氯气消毒杀菌的原因.8.不能直接使用观察法得出结论是()A.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 B.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C.氯气有毒 D.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考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分析】只有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才能通过观察法确定,可以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来判断.【解答】解:A、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能通过观察法确定,故A正确;B、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能通过观察法确定,故B正确;C、氯气有毒,不能通过观察法确定,故C错误;D、氯水的颜色是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能通过观察法确定,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才能通过观察法确定,难度不大.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D.摩尔就是物质的量【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据此回答.【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正确;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克是物质质量的单位,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C错误;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单位,属极易题,根据定义分析即可,注意单位和物理量的对应关系.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升氧气中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分子B.1摩氧气的质量是32克C.1摩氧气与1摩二氧化碳中的原子个数相等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克【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没有指出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根据m=nM计算出氧气的质量;C.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解答】解:A.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mol×1mol=32g,故B正确;C.1mol氧气分子中含有2mol氧原子,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3mol原子,二者含有原子数不同,故C错误;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C10H22分子中氢原子数为22N A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1 mol C10H22分子中含有22molH;B.等物质的量的分子,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根据n==计算;D.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解答】解:A.1 mol C10H22分子中含有22molH,则氢原子数为22N A,故A正确;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等物质的量的分子,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14:1,故B正确;C.32g氧气的n==1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C正确;D.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则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不等于11.2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列式解答该题,易错点为D,注意气体存在的条件,难度不大.12.下列物质各1mol,质量最大的是()A.O2B.H2O C.H2D.CO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等情况下,摩尔质量越大,则物质的质量越大.【解答】解: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等情况下,摩尔质量越大,则物质的质量越大,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摩尔质量:CO2>O2>H2O>H2,故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13.①钠比水要轻;②钠的熔点比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⑤钠是活泼金属.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五点性质中的()A.仅①④⑤B.仅①②④C.仅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钠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钠块熔成小球;氢氧化钠属于碱,与酚酞变红色,据此解答.【解答】解: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钠块浮在水面上可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溶液变红色,说明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钠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悉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性质是解题关键,考查学生对实验分析的能力.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C.1mol OH﹣的质量是17g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C、质量m=nM;D、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质的数量的单位,故A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故B错误;C、1mol氢氧根的质量m=nM=1mol×17g/mol=17g,故C正确;D、在一定状态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为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单位和摩尔质量的单位和数值,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1mol H2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量为2g B.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C.含有N A个氢原子D.含有N A个氢分子【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根据m=nM计算氢气的质量;B.根据V=nV m计算标况下氢气的体积;C.H原子物质的量为氢气的2倍,再根据N=nN A计算;D.根据N=nNA计算氢气分子数目.【解答】解:A.1mol氢气的质量=1mol×2g/mol=2g,故A正确;B.标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1mol×22.4L/mol=22.4L,故B正确;C.H原子物质的量为氢气的2倍,1mol氢气含有氢原子数目=1mol×2×N A mol﹣1=2N A,故C错误;D.1mol氢气含有分子数目=1mol×N A mol﹣1=N 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二、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摩醋酸(CH3COOH)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1mol醋酸中含N A个醋酸分子;B、当物质的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氮气由氮原子构成;D、气体体积V=.【解答】解:A、1mol醋酸中含N A个醋酸分子,故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之和即1mol醋酸的质量,两者相等,故A正确;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而当物质的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等于32:2=16:1,故B 正确;C、氮气由氮原子构成,故28g氮气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个数为2N A个,故C 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V===11.2L,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1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相同的是()A.9g水和0.75mol一氧化碳B.10g氢气和10g氧气C.22.4mL氢气(标况)和0.1mol氮气D.22g二氧化碳和16.8L溴单质(Br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结合n=、n=、N=nN A及分子构成计算.【解答】解:A.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原子为1.5mol,而0.75molCO中含原子为0.75mol ×2=1.5mol,由N=nN A可知,原子数相同,故A选;B.质量相同、氢气、氧气的摩尔质量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变,均为双原子分子,可知原子数不同,故B不选;C.22.4mL氢气(标况)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含原子为0.002mol,0.1mol氮气中含原子为0.2mol,原子数不同,故C不选;D.16.8L溴单质(Br2)的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则不能比较原子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8.标准状况下,11.2升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A.11克B.22克C.44克D.5.6克【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先根据n=计算出11.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m=nM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标准状况下,11.2升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mol×0.5mol=22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19.已知标准状况是指0℃、1.01×105Pa,现有20℃、1.01×105Pa时的22.4LH2,它的物质的量是()A.1 mol B.<1 mol C.>1 mol D.无法判断【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分子间距离增大,则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增大,以此解答.【解答】解:20℃、1.01×105Pa时气体的V m>22.4L/mol,则22.4LH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本题还可用PV=nRT的关系式判断,难度不大.2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 B.b>a>d>c C.c>d>b>a D.d>c>a>b【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各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计较.【解答】解:设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 m,a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O2)==g;b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O2)==g;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N2)==g;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H4)==g,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b>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21.下列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不会出现浑浊的是()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Ca(HCO3)溶液C.CuSO4稀溶液 D.FeCl2溶液【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可与氯化铜、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对于饱和溶液来说,溶剂减少时会有溶质析出,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加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没有沉淀析出,故A选;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Ca(HC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出现浑浊,故B不选;C.加入到CuSO4稀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不选;D.过氧化钠与FeCl3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则出现浑浊,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及复分解反应,明确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关系来解答.2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CO2与N2O不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密度 D.化学性质【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CO2与N2O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l,相同质量CO2与N2O的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二者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则相同质量的CO2与N2O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原子数;相同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二者的密度相同;由于CO2与N2O为不同物质,二者具有的化学性质不同,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n=可知同质量的CO2与N2O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A.根据N=nN A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含有的分子数相等,故A错误;B.CO2与N2O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则二者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故B错误;C.CO2与N2O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l,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相同条件下二者的密度相等,故C错误;。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解析版)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一、单选题:共10题1.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温度发生改变,任何一个平衡体系的平衡都会发生移动;平衡体系如果加入固体或纯液体,因为它们的浓度通常认为是常数,所以平衡不移动,A错误;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或不是气体体系,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C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D错误。

故选B。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是温度C.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D.熵增大的反应其焓变一定增大,焓变增大的反应其熵不一定增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和焓变。

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A正确;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与温度有关,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是温度,故B正确;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依据是△H-T△S<0,对于放热反应△H<0,若△S<0,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于吸热反应△H>0,若△S>0,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故C正确;D项,熵与焓没有直接关系,熵增大的反应其焓变不一定增大,焓变增大的反应其熵也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正确选项为D。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最快的是A.v(H2)=0.3 mol·L-1·min-1B.v(N2)=0.2 mol·L-1·min-1C.v(NH3)=0.25 mol·L-1·min-1D.v(H2)=0.4 mol·L-1·min-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5届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一)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N14 S 32 Si28 Na 23 C1 35.5 Br80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C .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 2 −−−→催化剂 CO 2+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HCHO 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C .CO 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D .每生成1.8g H 2O 消耗2.24L O 23.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4.下列有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 .Y(C 2H 5OH),W(C 2H 5ONa)可通过消去反应由Y 得到WC .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D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 2SO 4,加热至170 ℃,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只是乙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乙酸分子中含有羰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6.下列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A.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B.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时,pH=12的溶液加水后,pH一定不小于7B . 酸性氧化物加在水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一定呈红色C . 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逸出,此时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D .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2. (2分) (2016高二下·资阳期末) 下列数据记录合理的是()A . 用托盘天平称取8.75 g食盐B . 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C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值为3.5D . 用碱式滴定管移取NaOH溶液23.10 mL3. (2分) (2019高二上·黄山期末)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①NH4Cl固体;②硫酸;③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 . ①②③⑤B . ③⑥C . ③D . ③⑤4. (2分) (2016高一上·沽源期中)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 .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 .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 . 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D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5. (2分)(2018·新疆模拟)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在 pH为3的FeCl3溶液,pH 为11的Na2CO3溶液和 pH 为 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分别为:C1、C2、C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 C1< C2< C3B . C1= C2> C3C . C1> C2> C3D . 无法判断7. (2分)(2017·延边模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常温下,在 =1012的溶液中,Fe2+、I﹣、NO3﹣、Cl﹣一定不能大量共存B . H2A是二元弱酸,常温下,0.1mol/LNaHA溶液的pH约为5,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C . 使用催化剂一定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D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常温常压下,28gC2H4和C3H6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8. (2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期中)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强酸性水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是()A . Ba2+、Na+、CO32-、NO3-B . K+、 CH3COO-、I-、Fe3+C . Cu2+、Fe2+、SO42-、Cl-D . K+、Cl-、NO3-、HCO3-9. (2分) (2019高二上·吴起期中) 已知常温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推荐】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推荐】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已知:H +(aq ) + OH -(aq ) ═ H 2O (aq ) ΔH= -57.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OH 稀溶液分别与稀盐酸和稀醋酸反应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相同 B .稀盐酸分别与NaOH 稀溶液和稀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相同 C .Ba(OH)2稀溶液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不同 D .该反应说明有水生成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 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平衡常数不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D .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 3.25℃、1.01×105 Pa 时,下列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能表示乙炔的燃烧热 ( ) A .2C 2H 2(g)+5O 2(g)===4CO 2(g)+2H 2O(g)B .C 2H 2(g)+52O 2(g)===2CO 2(g)+H 2O(l)C .C 2H 2(g)+32O 2(g)===2CO(g)+H 2O(g)D .C 2H 2(g)+32O 2(g)===2CO(g)+H 2O(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B .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 .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D .如图所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 -E 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 <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 .NH 4HCO 3(s)== =NH 3(g)+H 2O(g)+CO 2(g) ΔH =+185.57 kJ/mol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6.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 2、CO 和少量的甲烷。

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学校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

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学校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学校(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增铁酱油”、“高钙奶粉”、“富硒茶叶”、“含氟牙膏”、“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铁、钙、硒、氟、碘应理解为()A.单质 B.氧化物C.分子 D.元素2.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使用太阳能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D.提倡个人使用大批量汽车3.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铁片是()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4.酸雨的pH小于5.6,下列气体排放可能会形成酸雨的是()A.N2B.CO C.SO2D.氟氯代烷5.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6.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如废弃的热塑性塑料可通过清洗、熔融,重新制成塑料.塑料属于()A.无机非金属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 D.合金7.某日某城市各项污染物指数分别为:SO2﹣69,NO2﹣21,PM10﹣23.若API数值在51至100之间空气质量级别为2级,则当日该城市空气质量级别为()A.1级B.2级C.3级D.0级8.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9.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A.电子流出的极 B.电子流入的极C.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D.电极自身参与反应的极10.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维素是人类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B.按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C.水溶性维生素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容易缺乏D.维生素A可以由β﹣胡萝卜素转化,维生素D可以在人体内合成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铁酸钠是一种优良的净水剂B.锅炉用水的软化可以用阳离子交换法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D.若镀层被破坏镀锡的铁皮不如镀锌的铁皮耐腐蚀12.你对保健品广告语“本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和“维C和铁搭档”的科学性判断是()A.前者科学,后者科学B.前者不科学,后者不科学C.前者科学,者不科学D.前者不科学,后者科学13.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D.劣质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甲醛、苯等释放﹣﹣致癌14.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不断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5.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可以气化得到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焦炉气,这些气体都含有COB.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不同于天然气,容易冒黑烟C.沼气因使用具有危险性,不能推广使用D.燃料电池能源的利用率高、污染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6.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酒精应选用的标志是()A.B.C.D.二、非选择题。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化学试卷海南省2016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的姓名和准考证,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

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檫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的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以及草稿纸、试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本卷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青蒿素(C15H22O5)在药物中的应用,拯救了数十万的疟病病人。

因为研究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A.屠呦呦B.侯德榜C.张青莲D.徐光宪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溶液B.蔗糖溶液C.硅酸溶胶D.硫酸铜溶液3.右图为用CCl4萃取溴水中Br2的分液装置,其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11. 是核反应堆的燃料。

下列有关 的说法错误的是A .质子数为92B .电子数为92C .中子数为235D .质量数为23512.使用分子结构模型有利于我们认识微观世界。

下图表示苯(C 6H 6)分子模型的是A B C D13.下列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A .C 和OB .N 和OC .H 和ClD .Mg 和Cl14.C 和Si 都属于第ⅣA 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 和Si 都是良好的导电材料B .CO 2和SiO 2常温下都呈气态C .CH 4和SiH 4都是共价化合物D .H 2CO 3和H 2SiO 3都是二元强酸 15.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错误得是A .其产量可衡量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在工业中用于制作聚乙烯塑料D .在农业中作植物生长调节剂16.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所期望的最终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二)试题.docx

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二)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绝密★启用前2015届海南省屯昌思源高中高考化学模拟(二)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N14S32 Si28 Na 23C1 35.5 Br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制0.1000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2.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D.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 92U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2Cl-+2H2O==2OH-+Cl2↑十H2↑B.FeSO4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2Fe3++2H2OC.铜跟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2++2NO3-+2NO↑+2H2OD.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H++SO42-+Ba2++2OH-==BaSO4↓+2H2O 6.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示为热量的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表示( )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 能量
B .1 mol 碳和1 mol 水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
C .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
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
3.已知在1×105 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H 2(g)+12
O 2(g) ΔH =242 kJ·mol -1 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 C .H 2(g)+12
O 2(g)===H 2O(g) ΔH =242 kJ·mol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
4.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答案 B
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6.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 2(g)+3H 2(g)2NH 3(l) ΔH =2(a -b -c ) kJ·mol -1
B .N 2(g)+3H 2(g)2NH 3(g) ΔH =2(b -a ) kJ·mol -1 C.12N 2(g)+32H 2(g)3(l) ΔH =(b +c -a ) kJ·mol -1 D.12N 2(g)+32H 2(g)
NH 3(g) ΔH =(a +b ) kJ·mol -1
答案 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小题4分,共 24 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
1.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 .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 .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 .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下列对化学反应热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 .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
D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
3.已知:
(1)H 2(g)+12
O 2(g)===H 2O(g) ΔH 1=a kJ·mol -1 (2)2H 2(g)+O 2(g)===2H 2O(g) ΔH 2=b kJ·mol -
1 (3)H 2(g)+12
O 2(g)===H 2O(l) ΔH 3=c kJ·mol -1 (4)2H 2(g)+O 2(g)===2H 2O(l) ΔH 4=d kJ·mol -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c <0
B .b >d >0
C .2a =b <0
D .2c =d >0
4.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须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
D .①③④⑤
答案 D
5.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与稀盐酸反应
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答案 B
6.为了实现铜质奖牌镀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为银,Y 为Cu ,a 为AgNO 3溶液
B.X的电极反应式Ag++e-―→Ag
C.电镀液的浓度减小
D.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下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4分)
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2(g)与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放出46.1 kJ热量________。

(2)1 mol C(石墨)与适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________。

2.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_______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____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______中进行效果更好。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用50 mL 0.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