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1.《诗经》又名诗三百,共311篇。
按照音乐类分为三种,分不是风、雅、颂。
共有15种国风,举出其中五种:周南、召南、邶、卫、王。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诗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2.楚辞的代表作者是屈原,除了《离骚》之外,屈原创作的楚辞有《九章》、《天咨询》。
名:屈平,字:原楚辞作家除了屈原,还有宋玉,他的作品有《九辨》、《风赋》。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4.最早的一部国不体史书《国语》:5.先秦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
6.先秦时代最富有诗意的哲学著作《庄子》。
7.先秦时代认为集大成思想家:荀子。
8.汉大赋的闻名作家除了司马相如以外,还有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
9.奠定汉大赋作品基础的是《枚乘》的《七发》。
1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古诗十九首》喻为五言诗之最。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作者是孟浩然12.汉赋在进展过程中记忆了三个时期:XXX赋、大赋、抒情小赋。
其中张衡的一篇《归田赋》是抒情小赋的代表。
13.魏晋的诗人喜爱谈玄讲道,他们谈论的主题有三玄,这三玄分不是《老子》、《庄子》、《周易》。
二、默写: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别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胖脓,命曰腐肠之药。
(七发)。
3. 《终南不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4.《咏史》左思皓天舒白日,灵境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脚万里流。
5.《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别关怀。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咨询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1、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2、开后世京都赋先河的是杨雄的《蜀都赋》。
3、西晋太康、元康时期文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的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4、南北朝民歌各自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南朝《西洲曲》、北朝《木兰辞》5、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6、东汉后期,古诗十九首今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7、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抒情成熟的是:秦嘉《赠妇诗》8、“民为贵,君为轻”是孟子的观点9、“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指的是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10、《拟行路难》共有18首,作于南朝_时期,作者是鲍照_11、志怪小说的分类:地理博物,鬼神怪异,佛法灵异12、中国诗歌中最古老的的七伏诗是《氓》13、“兴观群怨”由孔子提出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15、风雅颂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说,“雅”的含义是:正,王畿之乐16、《毛诗传笺》的作者是:郑玄17、“袅袅系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屈的《湘夫人》18、《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专辑文学的开端19、孔子孟子是苌弘,子思的弟子。
20、《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
21、春秋笔法的特点及代表作特点:文笔曲折、微言大义,并带有一定倾向性代表作:郑伯克段于鄢22、“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诗歌特点:古直悲凉曹丕以“气”为主23、“建安风骨”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慨多气24、“正始之音”代表人物、特点、代表作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多抒写个人的忧愤25、陶渊明、谢灵运诗风:陶-金刚怒目;谢-追求新奇,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26、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唐 poetry1. 李白: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杜甫: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白居易: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王之涣: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5. 孟浩然: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6. 骆宾王: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7. 元稹: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8. 刘禹锡: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二、唐 prose1. 韩愈: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柳宗元: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白居易: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颜真卿: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三、唐 fiction1. 《红楼梦》:作者、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含义2. 《长恨歌》: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玉簪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四、唐 drama1. 《长生殿》:作者、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启示2. 《汉宫秋》: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钟馗捉妖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五、唐诗词典故解析1. 李白《将进酒》: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2. 杜甫《登高》: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4. 王之涣《登鹳雀楼》: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5. 孟浩然《登高》:作者生平,诗歌主题,诗歌手法六、宋词1. 李清照: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辛弃疾: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苏轼: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4. 杨万里: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5. 文天祥: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七、元曲1. 关汉卿: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2. 白朴: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3. 马致远:主题、作品特点、代表作品八、宋元戏曲1. 《西厢记》:作者、主题、作品特点2. 《庐山谣》:作者、主题、作品特点3. 《南柯太守传》:作者、主题、作品特点九、文艺理论1. 《文心雕龙》:作者、主要内容2. 《诗经》:主题、作品特点、影响3. 《红楼梦》:主题、作品特点、结尾的含义十、阅读理解题1. 《诗经》中,“庖丁解牛”的“牛”,代表什么?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古原草”与离别的主题关系如何?3.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对“游山西村”的描写,反映了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整理1.《世说新语》内容:《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世说》。
其编纂者为刘义庆。
其主要内容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
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2.《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加工,润色而成的一组抒情诗。
共11篇:《东皇太一》《国殇》《礼魂》《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
其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
艺术成就: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人神杂糅的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神灵形象。
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善于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景物、环境气氛与描写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语言清丽华美,简练传神,音调铿锵,韵味悠长。
3.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与秦嘉的《赠妇诗》多有相近之处。
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及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6.永明体:齐梁陈三代是新诗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所谓新诗体,是与古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永明间,故又称永明体。
新体诗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
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
7.诗经四家诗:四家诗是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象诗说的合称。
《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
8.《毛诗传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
集古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诗》的《诗故训传》作注。
1.陶渊明的艺术渊源及艺术特点:特点:①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状,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悟出之理。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卫风伯兮》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要点一、重要名词术语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欧阳修登上文坛,学作古文,倡导古文运动,并很快成为文坛领袖。
他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形成了浩大的声势,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开创了一代诗风。
人们把这场有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2、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3、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理论宗旨是“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师”。
有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即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4、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前期诗坛上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又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或“南渡四大家”。
四位诗人中,陆的成就最为卓著,他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在诗风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缺点在于有些诗流于浅近滑易;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杨诗更有独创性,形成了独具面目的诚斋体。
只尤诗传下来的极少。
5、(1)婉约派词人: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2)豪放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初唐上官体:是指初唐前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所创作的“绮错婉媚”的宫体诗。
2、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楚辞》是西汉刘向整理,包含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唐传奇:小说到唐代产生了新的体式,这就是唐传奇。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4、宋初三体:(1)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2) 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此为西昆体; (3)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5、温卷:唐代科举考试,士子在考试前,常先将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而呈献一卷作品之后,过几天又献上一卷,则称为“温卷”。
6、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是北宋末期,以黄庭坚为首的诗派,诗派成员主要为江西人,所以后人称其为“江西诗派”。
7、春秋笔法: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是具有鲜明的倾向性的叙事手法。
二、简答题1、诗经的思想内容有哪些?A.反映阶级压迫、剥削和社会不平。
B.反映战争和徭役。
C.反映爱情和婚姻。
D.反映劳动。
E.反映周民族兴起。
F.讽喻时政和忧国伤时。
G.尊天敬祖的宗教性祭歌,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和祭神的乐歌。
2.新乐府运动的创作主旨白居易提出“用新体作新诗咏时事”①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密切反映现实生活,尤其要反映民生疾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惟歌生民病”等口号;②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要求形式服务于内容。
3.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北宋诗歌的特点)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4.李白诗歌艺术特征诗歌豪放飘逸,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论述题1、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1)《红楼梦》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传统而又突破了它那自然主义的写法。
自觉避免才子佳人小说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失真写法。
努力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以生活中可能有和实际有的方式去描写,为其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人物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
如成功塑造了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
(2)《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经验。
将限知叙事的比重和深度达到较高的程度: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的性格交代,《红楼梦》的作者都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的方式。
如以几个不同人物的视线来观察同一事物或人物,使读者获得更立体的印象,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评价。
在处理全知和限知叙事的关系上,精彩地以局部的全知叙事与整体的限知叙事完美地统一起来。
如作品的心理描写:主要人物用全知心理描写,众多一般的人物用限知心理交代,两者合理地编织在一起,成了互通有无、水乳交融的艺术组合。
(3)《红楼梦》展现了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
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
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形成一条条经线。
横的方面,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金陵十二钗及其他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
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种矛盾和人物。
2、章回小说的产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它的文体特征是什么?①章回小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它的雏形时期。
其模板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
这时的俗讲和讲史话本为了讲述方便,开始采用分卷分目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它的初起期。
其模板是创作于元末明初、刊刻于明代中叶以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任选8个)1、元和体: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
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3、晚唐体:诗人以僧人、隐士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潘阆、林逋等隐士,另有慧崇等九位诗僧,号称“九僧”。
“晚唐体”大致起于太宗朝,至真宗朝形成风气。
他们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效法贾岛,注重炼字炼句,往往在两联对仗上见出功夫。
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描写景物,或者抒发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变化不多,因而影响不大。
4、辛派词人: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5、郊寒岛瘦: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
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
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6、屯田家法: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
柳词以赋为词,用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言情叙事皆直抒胸臆,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等。
7、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此后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该派题材广泛,以铺叙,直抒为主要表现手法,敢于突破格律束缚,有恢弘沉郁之美。
8、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
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
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
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自学考试题型笔记

古代文学复习一、基础知识(选择、填空)1、现存最早的可信的原始诗歌中最能体现原始宗教特色的是《伊蓍氏蜡词》。
2、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诗作305篇。
4、《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类: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民间乐歌,160篇;雅是王畿乐歌,105篇;颂指宗庙祭祀乐歌,40篇。
5、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是《尚书》。
6、《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7、《战国策》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
8、《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
9、孟子主张“仁政”“王道”、倡导民本思想。
10、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庄子。
11、“人定胜天”体现了荀子的唯物思想。
12、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3、《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是一篇体制奇特的长诗。
14、宋玉的代表作是《九辩》。
15、汉赋分三类:骚体赋、大赋、小赋。
16、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是贾谊,主要作品是《鵩鸟赋》、《吊屈原赋》。
17、枚乘《七发》标志着大赋的形成。
18、大赋最有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代表作是《天子游猎赋》,由《子虚赋》、《上林赋》组成。
19、汉初政论文的主要代表作家是贾谊与晁错。
20、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是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
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22、《汉书》中部分未完成的《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23、曹操是建安时期的精神领袖,他的四言乐府梗慨多气、质朴警策。
24、曹丕的二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
25、曹植字子建,钟嵘《诗品》誉之为“建安之杰”。
26、《孔雀东南飞》是汉魏乐府中成就最高的叙事长诗。
27、阮籍的代表作为《咏怀》82首,深于比兴,喜用典故,诗风隐晦曲折。
28、最能代表太康体诗风的诗人是人称“陆海”的陆机与人称“潘江”的潘岳。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拟话本小说:以“三言”和“二拍”为代表,“三言”之前的拟话本小说是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2.神魔小说:以神魔、怪异为主要描写对象,参照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魔故事,其主要特征是非人间、超现实,尚“奇”贵“幻”,富有浪漫色彩。
3.七十回本:明末金圣叹砍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伪造了卢俊义惊噩梦的结局,改第一回为楔子,世称“贯华堂本”,是清代最流行的本子。
4.《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聊斋志异》用唐宋传奇的艺术手法(以离奇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言行心理,曲尽人情物态),来写鬼怪狐妖的故事,继承了六朝简约记叙奇闻异事的志怪小说传统。
5.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形成于北宋末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一带,故又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因为主要用南方音乐来演唱的,故又称“南词”。
后人为了与北曲杂剧区别,简称之为南戏。
二、重点篇目要点(注:作品选内容,重点句子会出选择,字词和赏析为上课讲的内容)1《西厢记长亭送别》P45重点句子:A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重点字词:柳丝:代表人的感情靥儿:贴的装饰品2《牡丹亭惊梦》P347—350重点句子: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頽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B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C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重点字词:梦回莺啭:倒装,应为莺啭梦回烛尽沉烟:倒装,应为沉烟注尽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恁:怎么似:比较,程度的加深三春:孟春、仲春、季春【皂罗袍】中的合:幕后合唱重点段落赏析:【醉扶归】通过动作、神态、景语来刻画杜丽娘的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虚度青春的惋惜,是顾影自怜,是欲行又止【好姐姐】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是春尽的时候才开,叹息牡丹开得太迟,占不了先机,不能在春光烂漫开放。
用牡丹自比,概叹自己美丽的青春耽误的幽怨和伤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社会经济的繁荣(物质基础),思想文化的活跃,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王勃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野望】2.杨炯【孟兰盆赋】【军行】老庄思想,多五言诗3.卢照邻【长安古意】歇行体赋的诗化4.骆宾王【讨武划檄】【在狱咏蝉】通过描写蝉的与世无争,歌颂自己高洁品质三.陈子昂诗歌理论主张“兴寄,风骨”——建安诗歌所具备的特点“以复古为核心”要求诗歌创作要存寓意,形式内容皆备创作【感遇】【登幽州台歌】(表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时空观念)【春江花月夜】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王维号称诗佛,孟浩然),边塞诗1.诗歌内容:边塞诗和游侠诗;政治诗(与他担任的社会职务相关甚密);山水田园诗,影响最大;抒情诗。
2.山水诗歌的艺术成就①“诗中有画”主要表现:a.善于使用色彩;b.善于表现出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强画面立体感;c.注意构图布局表现强烈的画面感②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声音“藏声于象,寓声于物”③与禅意想融合(善于创造一种幽静空灵,超然出尘的境界)孟浩然: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更多写山水诗(山水田园诗开始融合)诗歌的艺术特点:1.白描,把自然见到的景物以最简单的笔调描写出来,更加侧重内心直观感受,非常注重情景交融的描写;2.在平淡的景物中描写中显露出生机寄托诗意;3.语言平淡真挚。
论述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1.题材相同,但是环境不同王维所写的大部分是他所居住周围的环境,孟浩然所写的大部分是漫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2.在写寂静时都有动的展示但方式不同王维:表现清幽环境时借环境表现有宗教有关的与禅融合孟浩然:写环境时体现自己直观的第一印象3.都写隐逸生活田园风光而态度不同王维:由仕而隐主观自愿的表现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愉悦孟浩然:一生没出仕,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除写田园风光之处,更多表现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两人的异同:同:并成为高岑.都善长边塞诗,以边塞诗著称。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学期末复习资料古代⽂学期末复习⼀、绪论唐宋诗⽂⽐较宋代散⽂⽂体出现了多样化趋势,注意吸收骈⽂在辞采、声调等⽅⾯的长处,以构筑古⽂的节奏韵律之美。
同时,借鉴古⽂⼿法,对骈⽂进⾏改造,创造出参⽤散体单⾏的四六和⽂赋。
还出现了笔记体,⽂体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古⽂⽂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散⽂的议论、抒情、叙事功能更加完善,使散⽂的实⽤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风格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主要是朝着更加⾃然、更加贴近⽣活的⽅向发展;就美学价值⽽⾔,宋⽂与唐⽂并⽆⾼下之分。
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唐开始,诗歌在题材和语⾔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常⽣活,⼊宋以后则发展成为诗坛的普遍风⽓。
宋诗在题材⽅⾯较为成功的开拓,便是向⽇常⽣活倾斜。
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的优点,但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润华美为特征,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
宋诗中的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样热烈、外扬;宋诗的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那样⾊泽丰美;宋诗的长处,不在情韵⽽在于思理。
⽩体宋初效法⽩居易作诗。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体”诗的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王禹偁更重视⽩居易的讽喻诗,总体风格平易流畅,简雅古淡。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得名的,是以杨亿为⾸的17位宋初馆阁⽂⾂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其诗⼈中成就较⾼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艺术上⼤多师法李商隐,⽚⾯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较贫乏的,诗歌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
⼆、晏殊词及其艺术特征(⼀)晏殊的富贵⼈⽣及其⽂学中对“富贵态”的追求1、“太平宰相”与雍容典雅的审美情趣;2、诗歌追求“富贵态”,反对“乞⼉相”(表现在对富贵⽓象的追求,反对诗词中堆砌华丽的词藻);3、对“情”的认同及“情中有思”的词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先秦1.先秦诗歌诗经楚辞研究史要考2.先秦散文考历史散文的部分3.汉赋(类型篇章代表作)4.史记和汉书(可能考对比)魏晋1.通论看看即可2.三国两晋大作家诗文赋各方面成就特点(三曹、西晋为重点)讲过的名篇对一个作家的认识是否全面。
3.南朝重要的书文学批评类(《诗品》、《诗序》、《文心雕龙》、《搜神记》)4.时风世风与文学自觉(存疑)唐宋1.唐代文学体派/宋代文学体派各体派的风格,各体派学了谁,影响了谁,中心诗人是谁,重要体派有哪些【范围太广,只可能考一题】红色笔标注的部分重点看元明清1.清代的诗派和词派(宗唐宗宋性灵的几个)2.小说类型(三种总体类型,章回小说的类型)3.元明清传奇代表派别(重点苏州派)10题分别:1.简述诗经or楚辞研究史2.先秦历史散文的名称地位和影响3.汉赋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其代表作4.史记与汉书之间有哪些差异5.简述曹丕的文学成就6.谈一谈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7.简要介绍宋朝某时期的某体派8.简要介绍清代的诗派和词派9.清代章回小说的类型有哪些,并举出代表作10.简要介绍元明清传奇的体派,并举出代表作十个简答(10×10)主要派别,特点等(清丽深婉苦吟)说的几篇提纲挈领性的内容第一节先秦诗歌文献一、诗歌萌蘖1.远古歌谣比较认同是起源于劳动生活2.有关诗歌缘起的文艺思想(总的来说是诗言志)二、《诗经》概貌与相关常识【篇幅】《诗经》共收集诗歌305篇,另有6篇有题无辞的“笙诗”。
【年代】除《商颂》几篇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作品,其余作品出自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
【地域】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内容】民族历史,朝廷利益,战争宴饮,家庭生活,田野劳作,爱情吟唱【献诗】《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1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2甲骨卜辞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简短散文,能够就是散文的萌芽。
3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4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5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6中国文学史上的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7建安之杰:曹植。
8墨子时论: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9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1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1《孔雀东南飞》最早出处:《玉台新咏》。
12《史记》体例:纪传体。
13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汉书》。
二、解释词语略三、名词解释。
原始诗歌:原始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浮现于原始社会,是在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进展的集体劳动中产生的。
是为了协调劳动劳作,鼓励唠叨情绪随口唱出来的,它就是最早浮现的文学样式。
原始诗歌是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劳动为主题,带有别同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歌、乐、舞三者结合为用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它内容丰赡,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民歌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句式以整齐的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丰富多采,朴素优美,音节自然谐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具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吸取民间文学营养,利用楚国民歌的传统形式,制造了句式参差灵便的“楚辞”体。
他的作品有《离骚》、《九章》等二十多首光辉诗篇,这些诗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词藻绚丽,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办法树立了模范。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先秦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章。
产生于黄河流域,加工于春秋中叶,以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为主。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为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世尊为“诗三百”。
内容上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风》,是周朝南方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国风”,“国风”中又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最高。
2、《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作者不详,司马迁以其为《禹本纪》所取材,故疑其所出亦当较早。
今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经》以山为纲,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记述山川水木之怪异的分布情况;《海经》以海外异物为主,记述分布于国内外的珍禽异兽以及奇异的名山大川等。
《山海经》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宋玉等人也有作品传世。
它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高峰,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国风和小雅为主的四言诗体,吸收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句式灵活的新诗体(即骚体)。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抒情个性。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用浪漫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世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爱国主义诗篇。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韵意1、日暮江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自经磨洗后一眼变看出这是前朝遗物。
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美丽的容颜带着些许寂寞,失落的神态,泪水纵横,扑簌而下,就像沾着春雨的一枝梨花。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何时相聚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叙今夜在巴山独听夜雨时的情景5、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其三)》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燕歌行》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大沙漠中的一堆烽烟笔直的升入高空,大河上圆圆的红日正在渐渐下落1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晴朗的汉阳平原上树木历历在望,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得非常茂盛二、名词解释1、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但是情感的表现沉着蕴藉,谋篇布局,曲折回婉,前者从诗词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而言,后者从语言和篇章结构而言,杜诗蕴含着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情怀便将这种情感抑制住,从而变得缓慢低沉、回婉起伏。
2、不平则鸣“不平则鸣”说: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
诗歌不平则鸣,实则是审美上的情绪宣泄,尤其是“感激怨怼”情绪的宣泄,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特质。
3、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崛起的一个影响很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是进行新变的第一个诗人群体。
他们的主要理论主张:(1)“不平则鸣”说: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2“补笔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题
1、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1)《红楼梦》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传统而又突破了它那自然主义的写法。
自觉避免才子佳人小说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失真写法。
努力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以生活中可能有和实际有的方式去描写,为其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人物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
如成功塑造了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
(2)《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经验。
将限知叙事的比重和深度达到较高的程度: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的性格交
代,《红楼梦》的作者都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的方式。
如以几个不同人物的
视线来观察同一事物或人物,使读者获得更立体的印象,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评价。
在处理全知和限知叙事的关系上,精彩地以局部的全知叙事与整体的限知叙事完美
地统一起来。
如作品的心理描写:主要人物用全知心理描写,众多一般的人物用限
知心理交代,两者合理地编织在一起,成了互通有无、水乳交融的艺术组合。
(3)《红楼梦》展现了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
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
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
的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形成一条条经线。
横的方面,
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金陵十二钗及其他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
则构成一条条纬线。
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
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
种矛盾和人物。
2、章回小说的产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它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①章回小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它的雏形时期。
其模板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
这时的俗讲和讲史话本为了讲述方便,开始采用分卷分目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它的初起期。
其模板是创作于元末明初、刊刻于明代中叶以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等。
这些小说往往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故事核心,加进了不少群众和作家的创造;形式上比以往的讲史话本更长,由主要供说话人作为说话底本而变成主要供普通读者阅读。
第三阶段是它的成熟期。
代表模板是明中叶以后的大批章回小说,如《西游记》、《金瓶梅》等。
这时的章回小说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和事件描写也更加细腻。
但在体裁上仍然保持着“讲史”的叙述痕迹。
到了明末清初,章回体才得到最后的完善。
②章回体的文体特征:
艺术特征——因为通俗小说的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基本上是诉诸听觉,所以就形成了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
形式特征——章回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
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
叙事特征——在叙述方面,它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
一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
二是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
三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章回体小说常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听众或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
三、名词解释
2、小品
“小品”一词为佛教用语。
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
明人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
它并不特指某种专门文体。
3、后七子
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4、二拍
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作品多是取材于古今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对人欲充分肯定,以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史的罪行为主题。
然而其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
5、南戏
也称“戏文”。
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
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
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音乐上以南曲为主。
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6、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
前后七子倡言复古之,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缺乏思想,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
唐宋派力矫时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
其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
二、简答题
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1)、史实及记载。
唐玄奘门徒辨机据其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辨机弟子又作《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2)、文学艺术作品。
唐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首次将神话故事与取经事件融为一体。
其后取经故事在戏曲、平话小说上都有创造.
(3)、文物的佐证
2、《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答:①《金瓶梅》所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他有一些大事件,大场面,但更多的是生活琐事,而《金瓶梅》恰恰在描写这些生活琐事中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②《金瓶梅》以高超的技巧,突出表现了每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
③《金瓶梅》的语言特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方言的成功运用,每个人物都以方言色彩极浓的语言表情达意;二是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④《金瓶梅》作为第一部主要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比《三国演义》有何进展?
①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它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渡。
一方面,作品中的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社会下层特别是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典型的倾向。
②人物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是: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惊奇与逼真的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四、背诵
1、《咏史》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2、《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