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广泛的推广。
本文将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
然而,在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中,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验及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发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互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度学习。
第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语境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
例如,在教学空气浮力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在水中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空气浮力的概念,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四,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景,应该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考的方式。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和实验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修正错误、改进方法,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随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观点对学习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这一理论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在指导着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
那么,如何用建构主义观点来指导物理教学,如何依据建构主义观点来引导学生学习,就显得必要和迫切了。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并不完全是一种新理论,其思想渊源由来已久。
心理学家皮亚杰、维果斯基、发现法的倡导者布鲁纳等人,都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学习理论均属于建构主义学派,在我国物理教育界也有很大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
建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第二,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是简单的提取。
这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建构实质上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学习者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从教学角度看,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注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二、建构主义观点对物理教学的指导1.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有效促进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因此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态度以及预期的学习效果的性质,分析在发展或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智力要求,考虑能帮助学生由现存观念转化为科学观念的各种可能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三大教育理论之一,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影响很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强调教学中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本文拟以高二物理《远距离输电》这一章的教学为例,尝试帮助学生创设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想意义建构。
一、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教室一般都有图书角,我尝试着在教室也建立个物理实验角落。
远距离输电这章的教学时间段内,在物理实验角落为学生提供了这章节中所有演示实验的器材,和课本迷你实验室所需的器材,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变压器,还有线圈手机充电器等(器材大部分从实验室借,少部分是学生收集)。
安排实验角的目的:(1)可以将教材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
(2)课本上的迷你实验室中的实验学生也可以做。
(3)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器材自己设计一些实验进行探索,最好的情况是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一些设想。
实践后我发现实验角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它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自主地进行探索实验,能做些创新实验。
比较方便地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
但老师在组织和管理要花更多时间有精力,特别是安全这一重要的环节的。
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做得很少,需要不断的激励。
安排了实验角后,我在这实验角的墙上挂个笔字本,笔字本主要作为实验的简要记录。
笔字本还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笔字本中先提些问题,每个问题的下面都有很大空间可让多个学生写出他们的答案。
还有另外的地方让可学生写出他们想到的一些问题。
鼓励学生在笔字本中作答,大胆地写出他们的一些猜想并同学们交流。
借助物理实验角和笔字本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
二、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进行同化或顺化。
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此 建构 主 义学 习理论认 为 “ 境” “ 作 ”“ 情 、协 、 会 生 当 作 接 受 知 识 的 容 器 , 不 能 表 面 承 认 学 生 也
话 ”和“ 义 建 构 ”是 学 习 环 境 中的 四大 要 素 。 意 为 中心 的 学 习 , 就 是 说 , 强 调 学 习 者 的 认 知 也 既
识 不是 通 过教 师传 授得 到 , 是 学 习者 在一定 而
2 对物理教学 的启示 的 情 境 即 社 会 背 景 下 , 助 其 它 人 ( 括 教 师 和 借 包 2 1 教 师 的 指 导 应 与 学 生 的 自 主建 构 有 . 学 习 伙 伴 )的 帮 助 , 用 必 要 的 学 习 资 料 , 过 机 结 合 起 来 利 通 意 义 建 构 的 方 式 而 获 得 的 。 习 不 单 是 知 识 由 学 物理建构 学 习是 以学生 为 中心 的 自身 思维
外 到 内 的 转 移 和 传 递 , 是 学 习 者 主 动 地 建 构 的 构 造 过 程 , 主 动 活 动 的 过 程 , 积 极 创 建 的 而 是 是
自己 的 知 识 经 验 的 过 程 。 构 是 对 新 知 识 意 义 过程 , 建 最终 所建 构 的意义 固着 于 亲 身经 历 的物 的 建 构 , 进 又 包 含 对 原 有 经 验 的 改 造 和 重 组 。 理 情 境 , 于 自己 熟 悉 的 生 活 经 验 , 根 于 自 己 同 溯 扎 意 学 学 习 者 以 自 己 的 方 式 建 构 对 事 物 的 理 解 , 而 已有 的 物 理 认 知 结 构 。 义 建 构 的 关 键 在 于 , 从 不 同 的 人 看 到 的 是 事 物 的 不 同 方 面 , 习 过 程 生 将 其 所 获 知 识 与 已有 知识 经 验 建 立 实 质 性 联 学 在 双 要增 进 学 习者 之 间的合 作 , 其 看到 那 些与 自 使 系, 两 者 之间 进行 反复 的、 向 的相互 作 用 , 己不 同 的观 点 , 以使 理 解 更 加 丰 富和 全 面 。 可 因 来 形 成 和 调 整 自己 的 经 验 结 构 。 们 不 能 把 学 我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物理教学上的应用论文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物理教学上的应用论文•相关推荐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物理教学上的应用论文关键字:建构主义情境合作学习概念图摘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手段(物理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概念图)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建构主义的理论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它吸取了近几十年来的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逐渐成为被广大教师认识和运用的教学指导性理论。
这里,本人结合物理教学实际,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初步的介绍并探讨其实际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凌乱的、无序的东西,有规律的组建起来”,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这一理论有其自身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如何获得知识传统的观念认为:“知识是被动接受的”、是“作为权威的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因此,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取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思想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及思路。
2、教学的中心问题相对“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教师的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反,在启发、诱导、促进、监控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建构主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更为艰巨。
不难看出,建构主义的这一观点与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物理教学,是取得教学效果的一个途径。
具体如下:1、创设情境,体验所学即精心准备和巧妙设计物理情境,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从而提
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来说,理解物理学的概念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对于一
些小孩,他们很多时候不记得许多公式,并且容易被各种原理和公式给混淆。
使用建构主
义理论,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理解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有效地将物理学相关
内容转换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
首先,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允许他们
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然后,教师需要创设一个鼓励参与的环境,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他们可以自己尝试许多方法,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深入理解物理学相关理论。
此外,在建构主义理论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物理学实验或视频,学生
能够轻松地理解相关理论,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发放小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通过解决实践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学,而不是
一味死记硬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建构知识,而不是passively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体验,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中学物理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低。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物理课堂中引入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探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概念和原则出发,分析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1.2 目的和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和机械运用。
这种深度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时具有更好的能力和灵活性。
建构主义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真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挑战。
通过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引言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强调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反思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扮演着构建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激励,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提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 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协作和讨论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促进对物理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应用。
3.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来。
1.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2.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学物理课程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观察、数据采集和分析,达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实验和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升物理课堂效率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ꎬ提升物理课堂效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中学(226661)㊀钱广东Ә摘㊀要:高中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ꎬ厚积薄发是最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ꎬ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ꎬ会极大地提升物理课堂效率ꎬ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建构主义ꎻ高中物理ꎻ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6)36-0051-01㊀㊀高中生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知识ꎬ但是学到的知识太多也太杂ꎬ不利于掌握.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结合已有经验ꎬ逐渐建构知识体系ꎬ非常适合高中物理的学习.本文将从三个主要方面ꎬ简单阐述建构主义与高中物理课堂结合的教学经验.一㊁自主学习ꎬ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由浅及深ꎬ逐步构建起知识的框架ꎬ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知识体系是由学生自主构建的ꎬ因此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只有亲身参与思考ꎬ印象才能深刻ꎬ掌握到的知识才是 自己的 .长此以往ꎬ整个知识体系也就逐渐构建起来了.自主学习在我所任课班级的表现之一就是课余习题自出自讲.电磁偏转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ꎬ也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考点.洛伦兹力表达式F=qvB看似简单ꎬ但是多少同学在磁场旋转中 迷失方向 .应对这一考点的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ꎬ所谓的自出自讲就是在教室中设置一块小白板ꎬ悬挂在墙上.每天的早上都会有专人在白板上布置一道物理综合题ꎬ每天晚自习之前由布置题目的同学.负责讲解.布置题目的人由班里同学轮流担任ꎬ每位同学都有上台讲题的机会.在课间休息时ꎬ同学们就可以随手画模型图ꎻ在晚饭过后ꎬ同学们就可以进一步的思考ꎬ完善解题过程.听课时是被动的ꎬ思路被牵制着走ꎬ并且在听课中还可能走思ꎻ而讲课是主动的ꎬ此时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ꎬ思路要严谨ꎬ不能有任何疏忽.对于听讲的人来说ꎬ或许学生讲课讲得不好ꎬ收获不大ꎻ但是对于讲课者来说ꎬ讲解整个一道题需要磁场方向㊁圆周运动㊁几何作图等多个方面的知识ꎬ体现的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自主学习是学生进行主导的一个过程ꎬ学生明确了主人地位ꎬ知识体系建构的中心也就树立起来了.在讲台上讲课的不一定是教师ꎬ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只有当学生走上了讲台ꎬ才会真正懂得自主学习的含义.自主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建构思想的觉醒.二㊁匠心独运ꎬ巧妙设计实验众所周知ꎬ物理的基础是实验.物理的大量规律都是由实验总结得出ꎬ或者说ꎬ物理学是由大量物理实验逐渐积累㊁建构成形的.那么教学与建构主义结合的过程中ꎬ就需要返璞归真ꎬ回到实验中来.例如力的合成实验.这可以说是物理学的入门级实验ꎬ众多的物理教材都是以力学开头.在构建思想主导的物理课堂上也不例外ꎬ以力学实验为开始.物理实验所体现的思想是蕴含经典的物理规律的.多种规律的演变形成了物理体系ꎬ物理实验的设计也将构筑起学生的知识系统.力的合成实验中的思想是平行四边形法则ꎬ巧妙设计好实验ꎬ有利于学生把握关键ꎬ结合建构主义进行学习.在这个实验中ꎬ起主要作用的是橡皮筋.橡皮筋有一定的弹力ꎬ根据胡克定律F=klꎬ相同长度的橡皮筋具有相等的弹力.这就是巧妙设计实验的关键所在.我们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两个橡皮筋ꎬ使之互成角度达到一个平衡.这时记录下橡皮筋交叉点的位置.然后将两个橡皮筋换成一个ꎬ然后将之拉到记录点的相同位置ꎬ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ꎬ却蕴含了等效思想的大智慧.通过后期的实验数据处理ꎬ画出对应的力线ꎬ我们就会发现力合成之后ꎬ处在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之中.这就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由来.让学生建立起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可能很难ꎬ就像凭空捏造一样ꎬ难以掌握.但是如果回归到实验中来ꎬ平行四边形法则就变得触手可及了.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ꎬ但是经过实验的探究ꎬ就会变得易于接受.平白构建起庞杂的知识体系是有一定难度的ꎬ借助实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应当积极调动思维ꎬ精心设计巧妙的实验让学生得以建构起科学内涵.三㊁联系生活ꎬ布置实践作业物理ꎬ顾名思义是万物之理ꎬ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科学.或许物理的原理离学生的生活太远ꎬ学生把物理当做一门 课程 来学.其实ꎬ物理回归生活才能具备更多的实际意义ꎬ学生学起来也会更有兴趣㊁更加专注.以一个实践作业为例.在学习曲线运动时ꎬ我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在开启一章之前ꎬ我给大家放映了一个视频.视频是关于一个杂技表演ꎬ名字叫做 水流星 .表演者手持一根细绳ꎬ两头各拴一个盛满水的瓷质杯子ꎬ表演时将绳子旋转起来ꎬ构成圆周运动ꎬ但是杯子里滴水不漏.看完视频ꎬ同学们都叹为观止ꎬ感受到中华传统杂耍的魅力.但是我放映视频的目的可不是普及传统杂技ꎬ而是让同学们认识圆周运动ꎬ认识向心力.于是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实践任务ꎬ就是模仿 水流星 进行圆周运动的实验.方法很简单ꎬ在家中完全可以完成ꎬ用一根结实的绞丝绳拴住一个塑料杯子ꎬ杯子中装上少量的水ꎬ然后抡起杯子ꎬ尽量不要让水洒出来.其实以向心力的理论来看ꎬF=mω2rꎬ只要保持适当的长度ꎬ保证轮绳的角速度ꎬ就会在杯子底部产生较大的向心力ꎬ不洒出水来这个要求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经过实践之后ꎬ同学们大多完美地完成了任务ꎬ同时也对圆周运动引起了极大兴趣.实践出真知.仅仅靠课本上的知识就让学生建构起全面的物理观是不够的ꎬ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ꎬ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实践中发现矛盾ꎬ会更接近问题的本质ꎬ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体现的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思维.学生学习物理可能只能收获到一些皮毛ꎬ但是心中要有一个物理的框架ꎬ脑中要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念.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ꎬ有助于建立充满效率的课堂.笔者能力有限ꎬ文中难免有诸多纰漏ꎬ望广大读者及时指正ꎬ以促交流.参考文献[1]吴志刚. 建构主义 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J].教学探索ꎬ2016(1).[2]康安福.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5(4).1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是一种关注学习者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建构知识的教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点,而是一种主动地参与和积极创造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建构主义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而且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探究本质物理教学应该从探究本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发现本质、研究本质。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且对于现象的解释和实验的探究需要围绕本质展开。
学习者通过对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从而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教师是学习者的引路人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主人,而是学习者的引路人,在零距离的交流中,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激发其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
3、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是主体,是建构和掌握知识的主体。
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积极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思路和能力,自由地探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协助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实现1、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知识点,还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培养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2、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物理班里的学生通常对科学有着特殊的兴趣。
因此,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物理教学,引导他们通过实际物理现象的探究体验来达到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3、尝试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层面,建构主义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与演示、反思与评价等,创造多样性的学习氛围,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和需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雅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论,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和互动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问题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思考,体验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过程。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探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还能够根据实验结果,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建构出力学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习电路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共同商讨,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还需要相互合作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
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促进彼此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看起来是红色的,而天空是蓝色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散射和天空的颜色形成机制。
通过这种引导和激发思维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和思维激发,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DOI:10.19392/ki.1671-7341.20182722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启示王㊀平㊀刘竹琴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㊀陕西延安㊀716000摘㊀要:建构主义对于不同个体产生的差异表现认同,其主要强调的是学习的理念,阐明了在物理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所认定的目标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要重新定位㊂学生是课堂中心点,教师是辅助者,这就给教师在物理的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教授知识到学生学习情境的辅助者进行转化角色,是建构主义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目标㊂[1]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物理教学1绪论在当前的社会里,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属于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这种系统由不同的因素以及不同的层次来组成,已然融入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生产力㊁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制约㊂些不同的层次里,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基础教育㊂中学物理课堂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掌握的一些概念和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应用,对物理的学习始终有门外汉的感觉㊂[3]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们在教学当中只顾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㊂结果就是学生学不得法,越学越没有头绪,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不强,物理科学素养没有得到提高㊂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物理的理论基础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解决教学上的困难㊂2建构主义基本概念建构主义的表人物是布鲁纳,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积极过程,依靠他们现有和过去的知识来建立新的知识㊂ 人们获得知识是由主体建立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㊂ 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重要的观点[4]㊂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对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㊂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外界环境对学习者刺激的反应㊂建构主义就是基于行为主义的不合理性建立起来的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由外部环境对学习者进行刺激而好好学习的,真正的还得在于学生自己的建构㊂不同的学生对于外部的环境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恰恰体现了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5]㊂3中学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3.1调研方法3.1.1调查对象本调查的对象是延安市宝塔区实验中学初中三年级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共46人㊂收回有效问卷43份㊂由于该校的初三学生水平与全市的初三学生标准整体水平相差不多,所以样本的特征可以从某个程度上反映出来他们的学习方式以及现状㊂3.1.2研究过程本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题目都是选择题㊂根据先前的目的安排问题并打印到试卷中㊂在休息或自习期间向学生分发试卷㊂3.1.3调查结果(1)有一半数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主要为了考试㊂(2)大多数的初中生认为物理是十分难学的一门课程,仅仅特别少的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门学科不难㊂通过问卷的统计得出,28位女学生中有77.1%的学生认为难学,而男学生中被调查的统计显示有35.9%的人认为难学㊂大多女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较低,而且转移速度快,兴越时有时无的占到5-5.7%㊂3.2问题和对策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必须是一个长期性的基础性任务㊂兴趣一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㊂直接兴趣表现在对于物理学习过程,而间接的兴趣表现为对于物理学习的结果㊂通过调查显示,在 最能引起你对物理产生学习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里,有26.4%的同学认为是由于物理的内容与STS密切结合,有40.4%的学生选择了物理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物理中有许多有趣和深奥道理,还有24.2%的学生选择了是由于能观察实验和亲自做实验(这一比例应该说是偏低的)㊂另一个问题是对物理课上的实验课是否有兴趣?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1.9%学生认为特别感兴趣,59.8%学生选择了比较感兴趣㊂这个问题从客观上阐明了学生对于实验或是物理本身以及所学的内容是否喜欢,但为什么学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总体水平是中等,有40.2%的学生表现出对物理学习时有时无的兴趣?答案很明显,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问题,一部分老师在授课时无法充分的发挥出物理学科真正的价值,同时在实验的课程中也没有发挥出实验所产生的真正作用㊂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全面的加强理论实践以及不断的丰富其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探索物理奥秘,研究出他们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㊂4结论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当前正影响和促进着全世界范围的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变化㊂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学生个体能动作用,认为知识由学生自我建构,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自我学习来开展,这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㊂在目前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普遍影响下,再加上当前中学教育主要针对高考开展的现实情况,要用建构主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是不容易的㊂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需要有一套新的评价体系㊂建构主义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其生命力非常强大㊂建构主义课堂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基础,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㊂参考文献:[1]冯杰.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2]胡炳元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杨效华.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2-4.[5]肖国刚,常保晶.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学的启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2-6.基金项目:陕西省2013年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02-14);陕西省2014年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K02-08-01)作者简介:王平(1994-),陕西蒲城人,陕西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刘竹琴(1968-),女,陕西佳县人,陕西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实验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㊂542㊀科技风2018年9月理论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
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标签:物理教学;建构主义;启示一、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区别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即要对他进行“教学”。
这种观点可以引出许多概念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则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相对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识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即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是对文化的继承,是一种较高组织化的社会行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1. 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非客观性。
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世界真实的表征。
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学生所见到的物理知识,基本是简单的理想条件下推导和结论,和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差异。
现实世界的表象是由许许多多规律的叠加而成,是复杂的。
理想条件下得到的规律,在各种条件下进行验证,有时会出现令人疑惑的现象。
这也正说明了物理规律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比如,牛顿三大定律的适用条件是:质点和惯性系;适用范围是:忽略相对论效应和量子力学效应。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没有普及之前,人们认为牛顿力学是不可逾越的真理。
但是随着人们对物理规律认识的加深,牛顿力学被认为在极端条件下是不适用的。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加深这样的印象:现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物理理论,若干年以后可能会被更加正确的物理理论所代替。
建构主义知识观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前人的思想或结论,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就不会挫伤学生努力探索物理世界的信心和勇气,从侧面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物理高三学习方法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高中物理高三学习方法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进展,其目的确实是为了全面实施素养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素养,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如此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素养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谈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究改善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同意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明白得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1、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明白得,即"为明白得而学习"。
这就要求,学习中不能只记住一些概念、原理或只能应对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
初中物理教学之初,简单物理现象尽管简单,也要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的、丰富的明白得,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咨询题时,能灵活利用它们讲明新现象,想出好方法,形成解决各种咨询题的程序。
例如:参照物的教学,就不应让学生背该概念,而应该使学生能分析诸如同步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用多少时刻的咨询题。
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己提的咨询题。
教师要注意的是,使学生深刻地明白得知识并不是要让他们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内容,例如在运动这一章中,给学生过多过难的运算题是不适怡的,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早地产生畏难心理,而且会模糊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教学要的是提高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建构真正的、有效的知识。
确实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咨询题的过程,即"通过咨询题解决来学习"。
这就要求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断摸索,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和转换,通过新、旧知识体会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论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论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邓小雄摘要:本文总结了关于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或学习中的应用的相关重要文献的主要观点,并从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五个方面全面谈谈作者对建构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思考和看法。
希望对物理教师或物理教育研究生有所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物理;教学;应用一、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点1、水宇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概念学习》的主要论点:1)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等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
2)形成物理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包括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人对事物认识与真实面貌有一定差距。
3)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建构。
主要采用讨论、提问等互动学习方式,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教师要引导交流,创造情境,设计课题,鼓励研究,重视实验。
4)注重学习者个性的发展是物理概念学习的关键。
教学中,教师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每个学习者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以旧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的知识。
2、张建英的《浅谈构建主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主要论点: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一切传授的知识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经验予以解释才可以变成学生自己所掌握的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上应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
2)提倡互助合作,培养协作能力。
教师采取合作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多设有趣的、有探讨性的课题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只配合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3)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物理课堂应呈现生动活泼的探究局面,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和求知欲。
3、陈龙福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的主要论点:1)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诱导学生形成新的目标,使之成为主动的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首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实验和探究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和探究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在平地上行驶时,撤掉控制自行车的手,自行车继续匀速行驶的现象。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其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例如,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探究环节,自由掌握学习内容,自主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可以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单独引导,交互式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最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机械能时,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别对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并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达到知识的共建和知识的分享。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建构主义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二、建构主义及其教学
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的加强而形成的,是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问题2:怎样验证结论?
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讨论),最后不外乎两种想法:质量一样的物体会不会同时着地;质量不同的物体会不会同时着地。
学生根据身边的材料进行实验:①一样的纸片,把其中的一张折成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下落得先后;②纸团和重物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③纸片和重物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观察落地得先后顺序。
问题4:反问学生假如是你怎样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复习上一节练习中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研究运用匀变速运动实验学生已做过,引导利用研究匀加速运动来研究自由落体的特点,并得到测重力加速度g的方法。
看书中g列表,看g的变化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特点:
1、仅受重力作用(阻力相对重力很小时可近似认为是自由落体);
2、初速为0;
3、匀加速线运动。
运动规律:1、速度和时间关系vt=gt;2、位移和时间关系s=1/2gt2。最后作巩固练习。
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重力加速度g与G=mg的g是否相同?
四、评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要学习的知识:自由落体定义,自由落体的特点及重力加速度g。通过建构既巩固了前几节所学的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自由落体;既有知识学习,又有处理问题方法的迁移。实际上物理学上有很多知识可利用建构来学习。建构利用的好可使物理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可做到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最终学生做到见物思理、见物明理的目的。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理论,它关注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在物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物理教学过程,并探讨如何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改进物理教学。
一、概述建构主义视野的物理教学建构主义视野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和个体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应该被视为知识的建构者,通过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他们能够构建和重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物理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视野中,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和个体化的。
为了给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1.提供具体的物理实例和示范,帮助学生建立与物理概念的联系;2.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相关的物理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4.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社交交流。
三、提供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构建自己的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1.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践;2.提供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鼓励学生进行模拟和建模,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4.引导学生使用科学工具和技术,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
四、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考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1.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2.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科学推理能力;3.提供适当的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4.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沟通能力。
五、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建构主义视野下,评估应该是连续和综合的过程,旨在了解学生的思维和理解。
在物理教学中,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和表现;2.评估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例如实验报告和研究项目等;3.通过对话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思维过程;4.采用多样性的评估方法,例如口头报告、写作和展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陕西师范大学物信院刘忠智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对某个知识点讲了很多遍了,可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点,老师感到很困惑又不知道如何解决。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根据个人的先前知识或经验,通过个人积极的探索来完成。
也就是说,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环境来建构个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不是传递知识,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建构的。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合作交流学习等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很多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物理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常听老师说:“我都教了100遍了,学生还是不会。
”学生说:“老师讲的题目,我一听就懂,可下来做题时又不会做了。
”这种困惑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何解决是摆在众多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教师这种想法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教师物理知识讲了,学生就应该对知识能理解,并且会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由此可以推断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过程。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合作交流学习等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很多启示。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实践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自身的观念。
可以说,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基于已有的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的知识,因此教学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知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学习预案,使学生在学习下节课知识时有一定知识准备。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这节课前,可以在学习预案设计这样的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已对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学生对知识理解在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作用过程进一步加深。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架
教师讲课时,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进行整合,老师总想在有限的课堂挤出更多的时间,以便补充更多的题型,至于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理解和灵活应用,那就是学生的事情了。
很多物理教师有这样的困惑,一道物理题,讲了两三遍了,考试时遇到这个题学生还是做错或者不会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传递知识,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是由学习者建构的,学生才是学习主体。
教学要在任务驱动下,老师以最近发展区为介入空间,给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一旦学生的能力有所增强时,就应该逐渐减少指导数量。
通过支架 ( 教师的帮助) 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再撤去支架。
老师要为学生营造发挥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一道练习题:汽车初速度大小为20m/s,以大小为5m/s 2加速度刹车,求6s 内汽车的位移?先给学生两到三分钟学生先自己做,大部分学生做出的答案是30m ,少部分学生的答案是40m ,两个答案哪个是正确的呢?叫甲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汽车的运动示意图,并标明运动性质,并分析那个答案是正确的;叫乙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汽车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并分析那个答案是正确的;其他的学生完成这两个学生的学习任务。
学生最后发现汽车在4s 时已经停下,5s 到6s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答案应该是40m 。
再让学生分析错误答案为什么是30m ?学生发现错误原因是把汽车看做前4s 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5s 到6s 汽车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数值带入位移公式2
021at t v s +
=算出的,显然与实际运动不相符合。
三、创设物理学习情境,将学习物理学习任务置于情境中。
物理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把物理教学回归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创建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物理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启动环节。
讲解加速度这个概念,学生往往一开始接受很难这个概念。
教师先给学生观看一段摩托车和飞机启动加速过程视频资料,让学生记录摩托车和飞机整秒末的速度,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比较摩托车和飞机启动时哪个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那些物理量有关?先让学生讨论,得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与速度变化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这两
个物理量有关,速度变化越大,所用时间越短,速度变化就越快,最后得出结论用速度变化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四、重视合作交流学习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助性,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物理知识建构的意义与价值,物理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协作要素,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通过社会交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学生的经验、方式与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建立合作交流物理学习小组,按学生优中差比例,六到八个学生为一个合作交流学习小组。
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
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套物理练习题,当学生处理习题出现学习困难时,可以通过和同伴讨论与交流去解决问题,小组学生大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报告给教师,教师在课堂统一讲解,这样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对重点问题详细讲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学习的多维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除了把教材、媒体、教学器材等作为教学资源,还把教师对学生帮助、情境、合作性学习、知识的多样化表征等作为教学资源。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利用学习的多维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比方讲解小船渡河问题可以放一段船渡河视频,是学生对渡河问题有感性直观认识;学生要有效利用老师与老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资源,教师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给予排忧解难;物理教学有效利用学习环境中的特定物理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资源,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讲解运动合成与分解,教师设定玻璃流水生产切割问题,教师以实际情景问题切入,先让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定性讨论,然后在设置具体玻璃切割问题,让小组讨论分析解决;物理知识表现方式的多样化也是一种学习资源,讲解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时,通过对同一个概念多样化表征,使学生更好理解物理概念。
参考文献:
[1]张进.对学生“听得懂”却“不会做”的思考与研究.中小学电教.2011.8
[2]胡响莲.高一数学教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成因及对策.新课程.2011.8 [3]王振宏李彩娜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教过、李贵安.物理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