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语文 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二年级《蚕姑娘》教学反思

二年级《蚕姑娘》教学反思

二年级《蚕姑娘》教学反思
二年级《蚕姑娘》教学反思范文
《蚕姑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文中生动形象的插图体现了蚕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

在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图文结合,了解了不同时期的蚕的样子。

对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他们对蚕知之甚少,仅有的知识也是在课前搜集资料获得的。

这篇课文通过插图及文字介绍了蚕的一生。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蚕仍是十分的陌生,尤其是蚕床、蚕山、蚕茧。

因此,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先通过搜集资料去了解,为学习课文时降低难度。

在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了蝉的蜕变过程。

学生在欣赏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抓住这个契机我问他们:“蝉的蜕变过程有谁亲眼看过,能说一说吗?”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纷纷把蝉的`变化说了出来。

蝉的变化是他们能观察到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样子也不一样。

这时我再引入到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很快的接受蚕也会变化,不同的时间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样子。

降低了学生感官认知的难度。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得知识。

本篇课文第二自然段2——5小节有着几乎一样的结构,我选取了第二小节作为重点讲解,教给学生解读的方法,其他的小节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也能有模有样的提炼出重点信息,介绍蝉在不同时期的样
子。

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学生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

在了解每次蚕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会“醒了,醒了”的兴奋,领悟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音符,对生命充满不尽的敬意。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蚕姑娘》这篇课文中的内容,包括主人公、情节背景、故事情节等。

2.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掌握基本语言规范。

3.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蚕姑娘》课文的主要情节。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以及人物感情的转变。

2.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播放一段有关蚕丝生产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蚕丝的好奇心,增加对故事情节的期待。

- 教师向学生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是从蚕茧中提取的。

2. 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蚕姑娘》这篇课文,并简单叙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边读边指导学生听、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表达。

3.学生可以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可在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发音不准或语调老套的错误。

3. 理解与讲解环节1.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解释生词和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回答问题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如: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 拓展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蚕丝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2.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有关新知识的资料,并在下一堂课时进行分享交流。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2.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对老师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后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蚕姑娘》故事复述一遍。

2.可以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可以在下一节课上,安排学生分享拓展阅读中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蚕姑娘》的主要情节,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从而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句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第1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苏教版教学反思《蚕姑娘》教后反思今天我上了语文课《蚕姑娘》,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

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片段:有孩子说:“蚕小时候很丑,长大了可以变成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教材为苏教版语文教材,授课内容为课文《蚕姑娘》。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述《蚕姑娘》这个传统民间故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以及体验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蚕丝的制作过程及由来;2.了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3.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

能力目标1.听懂简短的故事,理解其中的哲理;2.独立完成课文朗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2.让学生在感知传统文化的同时,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蚕丝的制作过程、《蚕姑娘》的情节。

教学难点:学生对蚕丝的制作过程理解,以及让学生对本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温故知新让学生在回忆中熟悉词汇:义务、积极、努力、投入、珍惜、感谢等。

2. 预习导入引入蚕丝,让学生了解一下它的来源和作用。

通过一些图片或手势,引发学生对蚕丝和虫子的认知和好奇心。

3. 正文内容3.1 学习课文《蚕姑娘》的情节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复述或讲述课文的大致情节,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接着,通过语音模仿,让学生尝试朗读整个课文,引入学习的内容。

最后,课文的重要句子或短语进行逐步讲解,让学生渐渐理解全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故事情节的一些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3.2 学习《蚕姑娘》背后的哲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信息与哲理。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的解释,了解蚕姑娘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勇气的重要性。

4.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短文朗读、童谣唱和问题解答等形式,加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信心。

5. 教学总结和反思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动力提供参考。

《蚕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8篇)

《蚕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8篇)

《蚕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8篇)2022-12-15《蚕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蚕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安排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一些关于蚕的知识,了解蚕经历了卵----蚕----茧----蛾四个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蚕姑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空写)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文:(一)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钻出)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齐读后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师: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蚕出来以后是怎么生长的?(板书:生长)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又黑又小)1、学习第一次变化师: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生:有两句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

生:动作词有:睡、变、醒、吃、脱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生:蚕姑娘先吃了几天蚕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黄姑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蚕姑娘》的全文,并能理解和表达课文中蚕姑娘的辛勤和快乐;2.能力目标:能够较准确地朗读课文,对文中的生词进行理解并运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创造的成果,感受蚕丝纺织文化的人文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的全文,并能理解全文的主旨;2.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如“一两天逐渐变成了半个月”,并能从中获得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比比谁能说对课文中“蚕”的笔画,同时提问同学们蚕的生长过程及其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些物品是由蚕丝制成的,如衣服、绸带等。

3.演绎蚕丝的历史和相关文化,展示蚕丝纺织过程中的美感和技巧。

2. 学习重点1.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讲解生词“柔软”、“逐渐”、“半个月”等,引导学生揣摩生词的意义,并进行词语搭配练习。

3. 学习难点1.选择文中主要人物,进行朗读、演绎、生词学习;2.分组进行句子模仿和对课文中较难句子进行讲解;3.进行小组活动,整理概括课文中蚕姑娘的点滴变化和辛勤工作。

4. 教学延伸1.课外阅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环境保护;2.教师推荐有关蚕丝文化的书籍、电影和相关的博物馆、展览等。

四、课后作业1.朗读《蚕姑娘》的全文;2.找两个新词,写词语并做出相关的搭配;3.描述青春期的蚕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对蚕丝文化的介绍和对《蚕姑娘》中蚕姑娘的生动描述,激发了小学生们的探究之心,了解到蚕丝纺织文化所蕴含的人文魅力;并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创意。

在课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五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蚕姑娘》的情节和寓意;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蚕一夜间的蜕变过程;3.培养学生分析比喻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感悟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蚕姑娘》的情节和寓意,学会分析比喻表达的能力;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比喻表达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教的“感恩父母”的内容,让学生回忆和谁最应该表达感恩之心;2.引入新课,告诉学生《蚕姑娘》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2. 学习新课1.分段教学,让学生先读懂每一段内容,然后理解整个故事;2.审读整个故事,让学生回答问题:“故事讲述了什么?”“蚕姑娘经历了什么?”“她通过什么实现了蜕变?”;3.对比“蚕姑娘”和“丑小鸟”的相似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寓言故事中,蚕和鸟所经历的蜕变都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

3. 感悟和领会1.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中是否也有“蜕变”的过程,什么样的蜕变会让自己变得更好;2.引导学生表述蚕一夜间的蜕变过程,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3.邀请学生表演自己观察蚕的经历,让全班学生观察蚕的过程。

4. 绕口令训练1.绕口令:“我们的蚕织的丝,好像我们的丝织品”;2.学生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课文《蚕姑娘》故事中的比喻表达,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2.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有问题的及时反馈;6. 作业布置1.家庭课堂,让每一个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关于织蚕丝的资料,向同桌和父母讲述;2.写一篇小短文,讲述自己在此次学习中的一个收获,体会生命中的蜕变并诉说你的经历。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中,教师主要运用了讲述、引导发现、引导表述、总结反思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交流和动手操作中,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四【教学内容】《蚕姑娘》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 让学生认识到勤劳的美德;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理解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勤劳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蚕丝做的衣服并让学生观察衣服的质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件衣服是从哪里来的。

随后,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讲授】1. 阅读故事并理解内容讲解:读《蚕姑娘》这个故事,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小蚕姑娘聪明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美丽的衣服。

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勤劳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2. 学习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讲解:蚕丝是由蚕蛹吐出的丝绸来制作而成。

蚕蛹吐出的丝绸经过人工收集、加工、加热等一系列的步骤后,才能制成我们常见的丝绸面料。

【练习】1. 理解课文:让学生回忆故事的内容并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实物:让学生观看蚕丝原料和制成的衣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情感。

3. 模仿制作:让学生模仿小蚕姑娘,用纱线编织一些小的装饰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巩固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中小蚕姑娘的行为,思考勤劳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实践。

【作业布置】1. 背诵本节课的课文;2. 体验一次从蚕爬到蚕茧的生活过程,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从蚕丝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出发,让学生学习并理解故事中小蚕姑娘的勤劳和创造力,并通过亲自制作一些小饰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这节课也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您浏览的《《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正文如下:《蚕姑娘》教学反思1按进度,今日应当上《蚕姑娘》的第一课时了。

说实在话,初读这篇文章,我并不太宠爱。

可是多读几篇以后,随着对课文的理解的深化,渐渐的宠爱上的这篇课文。

本文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课文语言生动,段式回环往复,句末留意押韵,符合儿童的心理。

一上课,在同学读好课题后,我简洁的抽查了孩子们预习生字的状况,一切都很顺当。

接着该分段读课文了。

我打算在这个环节中达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二是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第一自然段,我出示了“暖洋洋”这个词。

读准这个词后,我问:“你们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感觉?”第一个孩子说:“春天出太阳的时候。

上周我们还去放风筝,我觉得很舒适。

”孩子们的理解是到位的。

另一个孩子说:“我躺在妈妈的怀里也有这样的感觉。

”呵,他把这个词理解得更到位。

我抓住时机说:“难怪蚕姑娘想快点出来呀!谁再读这一段?”孩子们读得很投入,特殊是“钻”字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时,我抓两个词“蚕床”“变成”。

“蚕床”这个词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是比较远的,在读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看图,找找哪里是“蚕床”,孩子们只要看到21页下面的图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但是并不能到此为止,我知道图上的东西或许很多孩子是没有见过的。

我说:“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东西?”孩子们纷纷说开的,有的.说看到外婆家用这个来晒粮食,我问:“为什么把它叫蚕床?”孩子们说,蚕姑娘在这里吃饭睡觉,当然应当叫蚕床了。

其次个词语我结合课让孩子们理解。

课文的二三四五自然段结构是比较相像的,在孩子们读完了这几个自然段后,都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样的蚕姑娘变成了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变成”这个词语。

第六自然段中我也用结合图的方法弄清“盖新的房”,至于“一声不响”这个词,我想要留到其次课去解决了。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蚕姑娘》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因为善良而获得好运的故事。

这篇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深刻,适合小学生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品尝文学之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爱心和关爱之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作用等知识(2)感受文学之美,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爱心和关爱之意(3)发现身边值得我们关注和爱护的人和事2.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人和事的态度,爱心和关性之心。

3.学习策略目标(1)了解阅读策略,懂得通过读图、阅读题目等方式更好的理解文章(2)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策略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蚕和蚕丝的图片,课文及阅读理解题目(2)准备背景音乐:《蚕儿姑娘》(3)准备小组分组表格(4)准备《蚕姑娘》故事的PPT ##### 学生准备(1)带上红领巾和学生手册(2)准备阅读,并准备相关问题的解答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创建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学生听音乐,整齐快速进入教室(2)教师简单介绍“今天我们将学习《蚕姑娘》课文,并将通过阅读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聆听《蚕儿姑娘》的歌曲,了解蚕的用途和表现爱心及关性之心的主题。

同时,分组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也将在本次课中运用。

”2. 词语学习与故事演读(10分钟)(1)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的理解对蚕这一知识进行讲解并集体讨论(老师介绍:“蚕是一个很有用的昆虫。

”)(2)向学生讲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并利用PPT对故事进行演读。

在其中设置问题: A. 为什么蚕姑娘能在乡下结识两个好朋友? B. 蚕姑娘为什么要把蚕卵带回了家呢? C. 蚕姑娘感到担心的时候,朋友给了她什么样的建议?3. 意象的引导和活动设计(15分钟)(1)通过图片或手工制作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蚕的生长过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课设计( 3 篇)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 伯) 的读音。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课要点:学会本课字词,会模仿例句写话,能整理摆列错杂的句子。

教课难点:让学生认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一样的期间不一样的变化。

教课课时:3课时教课预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联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露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 ?( 板书:蚕 ) 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剖析字形:“蚕”字是上下构造,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 ) 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和蔼地称“蚕”为“蚕姑娘”。

(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 g0 niong ”。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可以读成帕 ng。

剖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构造,左部同样,都是“女字旁”;右部不一样:“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划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此后(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成效。

(1)出示字词蚕桑叶此后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指引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认识词语掌握状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解说)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蚕姑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蚕姑娘》教学反思1童话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子》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

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

有扶到放,教给方法,让孩子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是学到一种知识,更是学到一种学习的方法。

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这就是扶着学生走,这也是教和自学的桥梁。

老师要给方法,指路子。

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学自第三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师:刚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生:又黑又小师: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生: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

师:你能把描写蚕姑娘的动作的字或词语,画出来吗?生画,然后说:吃、睡、脱、醒、变师:这是蚕每一次变化之前,都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它的成长过程。

请同学们一起把它读一边,感受蚕姑娘在慢慢地长大。

生齐读师:那你能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出来吗?给你两分钟时间准备。

学生努力背诵,指名背。

齐背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看到你们的记忆里这么棒,我也心痒痒了,想不想听老师背?生:想!师:那好,请你们听好了,老师哪里背得不对,可要指出来啊!老师背,第三自然段。

学生当然指出背不对的地方,其实就是与第二自然段不同的地方。

师:有的小朋友的说得很对,我背得是第三自然段,其实课文中二三四五自然段,内容几乎是差不多的,结构也基本相同,那好就请你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下面几段。

先读,再画出动词,接着再背诵,最后要完成老师写在小黑板上的填空。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三《蚕姑娘》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是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材料。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需要先学习“蚕茧”的相关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茧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图片、小白板、彩笔、PPT等。

3.活动:阅读理解、绘画、询问、分析、讨论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蚕茧的图片,引导孩子们了解蚕茧的形态和作用,让他们观察蚕茧的细节。

(2)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谈论自己对蚕茧的了解。

让孩子们发现和解决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2.阅读教学(1)教师给孩子讲述《蚕姑娘》的故事,带领孩子了解整个故事。

(2)让孩子们小组阅读文章,指导他们回答相关问题。

比如:蚕姑娘是谁?她为什么被指责?最后蚕姑娘发生了什么?(3)针对文章进行分析,让孩子尝试逐句理解文章的含义和细节,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语文活动(1)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蚕茧和蚕姑娘,以及蚕茧的形成过程。

(2)填空活动:根据文章内容让孩子们填空,印证他们是否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3)分析问题:引导孩子讨论文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1)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蚕茧的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3)对下一步的学习进行展望。

四、教学反思通过寓言故事进行语文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驾驭能力,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准确把握孩子们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提高综合素养。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蚕姑娘》教学反思1《蚕姑娘》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由于我们一班级的时候已经养过蚕宝宝了,所以几乎每一个孩子讲起来都很熟识,都能说出一二三点来。

课文第2——5自然段写了蚕的四次蚕眠,语句基本上相像。

所以我重点教学第2自然段,出示表格,让孩子通过读,然后了解蚕的'头眠:吃――睡――脱――醒――变以及改变之前和改变之后的模样。

接着我请同学合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里我重点让同学体会了“就”和“又”的区分,同学明白了第一次要用“就”,第二次的时候就要用“又”了。

并进行比较课文后的句子,了解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承接第一个句子,并要把句号改成逗号。

蚕姑娘从又黑又小到又黄又瘦,到又白又嫩,再到又白又胖,然后吐丝结茧,最末破茧而出。

整个过程是多么奇妙!又是多么漫长!“奇妙”和“漫长”都是孩子说出来的,我想大略是他们也回忆起了自己养蚕的过程。

相信通过以前的经受和这堂课的学习,有一些“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蚕姑娘》教学反思2《蚕姑娘》一文用儿童化的语言介绍了蚕变成蛾的过程。

虽然介绍的科学知识的难度较高,但是全文读来趣味较浓,同学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能掌控蚕一生的改变过程的。

在学文前,我通过猜谜的形式导入学习的主题,同学带着这份新奇心在课余时间预先做好对蚕的了解工作。

我让同学在自己了解的'文字与初读课文对比,课外知识介绍有何特点,书本知识介绍有何特点。

同学自然会发觉书本上介绍的语言生动有趣,段式回环往复,句末留意押韵。

课文的第二至五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相同。

在大致了解课文的语言及段式后,我采纳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同学先有个总体的认知,蚕宝宝的一生经受50多天,从蚕卵到蛾的改变过程。

一张简约的图谱,箭头提示改变过程。

同学一目了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听懂、朗读《蚕姑娘》,理解文意,并能熟练掌握生字词。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爱上自己的祖国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劳动、勤奋刻苦等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完整、自然地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情节。

2.难点:让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唱《四季歌》。

2.学生讲述春、夏、秋、冬的特点。

3.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并寻找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二、讲授1.通过朗读文本《蚕姑娘》,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讲授小蚕的生命周期,让学生知道蚕的成长需要艰辛和付出。

3.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春天的重要性,将春天与蚕的学习进行结合。

三、练习1.学生跟读故事,并配合语音语调,真情演绎。

2.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绘制多幅蚕的生长环节图片,并通过讲述小组来较好地体现记忆的效果。

3.学生分小组,分别分析蚕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四、巩固1.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阶段的题目进行写作。

2.将学生的作品集体展示,并通过同学的互相赞赏和拍手进行奖励。

3.以“蚕”的成长为例,让学生明白劳动是成功的关键。

四、作业与反思1.让学生选读故事,并进行跟读练习。

2.让学生对所绘制的“蚕生长图”进行复盘和整理。

3.让学生谈谈对劳动的认知与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对《蚕姑娘》的故事深入了解,让学生明白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必经之路。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宣传春天、防治病虫害等话题,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让生动形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六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蚕姑娘》故事情节;2.能够理解《蚕姑娘》中的主要人物;3.学习认读古汉字:绵,纤,细;4.了解蚕的一生过程。

1.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蚕姑娘》故事;2.学生能够发现和理解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3.能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认识到一个人应该的美德。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操;2.帮助学生学会感受文学的魅力和美丽。

2. 教学准备1.《蚕姑娘》课文光盘;2.课前准备好《蚕姑娘》字卡;3.准备好用于展示和阅读的课件;4.备课用的教案。

3. 教学过程3.1 热身1.讲解生产丝绸的由来及过程;2.介绍蚕的生活过程及蚕茧的作用。

3.2 学习课文1.首先播放《蚕姑娘》的动画片,借助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2.然后给学生分发《蚕姑娘》字卡,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习新词汇以及句子;3.让学生阅读《蚕姑娘》故事,重点理解主要人物并找出蚕姑娘的美德。

3.3 互动讨论1.课堂上围绕蚕姑娘的美德展开讨论,并总结出学生认为的美德;2.借助学生的思考,呈现如何像蚕姑娘一样做一个好人;3.学生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

3.4 巩固练习1.布置班级作业,要求学生重新整理故事,突出故事中蚕姑娘的美德;2.家庭作业则是让学生制作一份蚕丝制品及制作过程图,让家长参与其中;3.下周的课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学生分享。

4. 教学总结本堂课内,学生通过听故事、阅读文本、看动画等多种方式学习了《蚕姑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由思考、互动讨论和分享得到了全面的学习和提高。

4.1 教学反思1.在故事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词有所困惑,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语义;2.在学生分享的时候应该加强点评,引导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2 教学建议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将会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
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2、蚕姑娘
主备

复备

教学目标:1、全班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98﹪的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

3月 3 日第 1课时总课时数18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一、自学质疑,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互动探究。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交流展示。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
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学会读书,做到动口又动脑,把问题联系起来就把握住了蚕的生长过程。

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矫正反馈。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嫰”前鼻韵母
“卵”边音。

课后反思:上《蚕姑娘》一课之前,我反复钻研教材,上网多方查找资料,浏览优秀老师的教案,但还是觉得不太容易把握。

因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科学性较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我收集了许多形象直观的图片,一开始我通过课件出示长大的“蚕”让学生观察,学生因为从来没见过,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基础。

课题2、蚕姑娘主备人
王艳
林复备

王艳林
教学内容: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

理解“蚕床、渐渐”等词
的意思。

上课时间3月 4 日第 2课时总课时数19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一、矫正反馈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互动探究
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

[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

(板书:蚕眠) 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

第一次蚕眠脱去的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

[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三、精讲点拨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迁移运用
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用“渐渐”写一句话。

(完成课后第4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词语抄写。

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补充:“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完成《补充习题》。

是恰当的。

板书:
吃睡脱醒变
课后反思:我抓住课文的第二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蚕姑娘是如何从又黑又小变成又黄又瘦的,她在这一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把描写蚕的一些动词归纳在黑板上,吃睡脱醒变。

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不看书看着板书复述课文,没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由于这篇课文段式回环往复,结构基本相同,所以第二段是学习的重点,这一段掌握了,后面各段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相机给予指导。

并抓住不同点让生比较异同,这样一来,本来担心要花费许多口舌学生又未必明白的蚕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学生轻松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课时下来,学生不看书就能根据板书内容描述出课文的内容。

课题2、蚕姑娘
主备
人王艳

复备

王艳林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上课时

3月 5日第 3课时总课时数20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一、矫正反馈。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新--()嫩--()
瘦--()黑--()晴--()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互动探究
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背诵: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
朗读全文。

[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

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
板书设计:
2、蚕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茧又黄又瘦
课后反思:在备课时,我仅仅想通过教师的简要介绍来让学生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

但到了课上,我忽然有个念头,何不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看看学生到底对蚕有多少了解。

课上,低年级的学生在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条理,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肯钻研的老师。

只要肯在“钻”字上下功夫,每一节课都会是趣味盎然的!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