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证据理论

合集下载

D-S证据理论方法

D-S证据理论方法

c 1
M1( A1)M 2 ( A2 )
M1( A1)M 2 ( A2 )
A1 A2
A1 A2
9
多个概率分配数的合成规则
多个概率分配函数的正交和
定义为:
其中
M () 0, A
M ( A) c1
M i ( Ai ), A
Ai A 1 in
c 1 Mi ( Ai ) Mi ( Ai )
4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定义1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M M : 2 [0, 1]
设函数 M 是满足下列条件的映射: ① 不可能事件的基本概率是0,即 M () 0 ;
② 2 中全部元素的基本概率之和为1,即 M ( A) 1, A
则称 M 是 2上的概率分配函数,M(A)称为A的基本概率数, 表示对A的精确信任。
15
一个实例
假设空中目标可能有10种机型,4个机型类(轰炸机、大 型机、小型机、民航),3个识别属性(敌、我、不明)。
下面列出10个可能机型的含义,并用一个10维向量表示 10个机型。对目标采用中频雷达、ESM和IFF传感器探测, 考虑这3类传感器的探测特性,给出表5-1中所示的19个有意 义的识别命题及相应的向量表示。
16
表5-1 命题的向量表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型 我轰炸机 我大型机 我小型机1 我小型机2 敌轰炸机1 敌大型机 敌小型机1 敌轰炸机2 敌小型机2 民航机
Am Ak 1 j J
cs 1
M sj ( Am )
M sj ( Am )
Am 1 j J
Am 1 j J
14
中心式计算的步骤
② 对所有传感器的融合结果再进行融合处理,即

证据理论总结

证据理论总结

概率分配函数的正交和
• 定义4 :设M1和M2是两个概率分配函数,则其正 交和M= M1 ⊕M2为 • M(Φ)=0 • M(A)=K-1×∑M1(x)×M2(y) • • 其中: • K=1-∑M1(x)×M2(y)=∑M1(x)×M2(y)
x∩y=A

x∩y=Φ
x∩y≠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如果K≠0,则正交和M也是一个概率分配函数;如 果K=0,则不存在正交和M,称M1 与M2矛盾。
三、故障诊断的性能指标
• 评价一个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指标有: 1)故障检测的及时性:是指系统在发生故障后,故 障诊断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故障的能力。故障发生到 被检测出的时间越短说明故障检测的及时性越好。 2)早期检测的灵敏度:是指故障诊断系统对微小故 障信号的检测能力。故障诊断系统能检测到的故障信号越 小说明其早期检测的灵敏度越高。 3)故障的误报率和漏报率:误报指系统没有出去故 障却被错误检测出发生故障;漏报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却没 有被检测出来。一个可靠的故障诊断系统应尽可能使误报 率和漏报率最小化。 4)故障分离能力:是指诊断系统对不同故障的区别 能力。故障分离能力越强说明诊断系统对不同故障的区别 能力越强,对故障的定位就越准确。
l l z l p ( z )dz lim E ( z ) l I f lim l E( z ) z p( z )dz
1/ l
l l z p( z )dz lim E ( z ) l CL f lim 2 2 l 1/2 z p( z )dz E ( z ) l
诊断过程中首先利用遗传编程获得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多个最优特征参量初步得到各最优特征参量对故障状态的诊断结果然后通过对故障具有一定分类能力的最优特征参量构造多个证据体由于每个最优特征参量对各故障的诊断的可靠性不同因此每个最优特征参量对识别框架中的各故障模式都存在一个权系数最后采用加权证据理论融合方法将每个最优特征参量的诊断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故障判定规则实现对旋转机械全面与准确地诊断过故障判定规则实现对旋转机械全面与准确地诊断第三旋转机械的混合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混合智能故障诊断技术顾名思

证据理论总结

证据理论总结
据区间
Pl(A) 拒绝证据区间
拟信区间
• 信任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下限估计—悲 观估计;
• 似然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上限估计—乐 观估计。
• 下面用例子进一步说明下限与上限的意义:
• A(0.25,1):由于Bel(A)=0.25,说明对A为真有一 定程度的信任,信任度为0.25;另外,由于Bel(¬A)= 1-Pl(A)=0,说明对¬A不信任。所以A(0.25,1) 表示对A为真有0.25的信任度。
3. 概率分配函数不是概率
信任函数
定义2 :命题的信任函数Bel:2D→[0,1],且 Bel(A)=ΣM(B)对所有的A⊆D
B⊆A
其中2D表示D的所有子集。 Bel函数又称为下限函数,Bel(A)表示对命
题A为真的信任程度。 由信任函数及概率分配函数的定义推出: Bel(Φ)=M(Φ)=0 Bel(D)=ΣM(B)=1
电气12-4 陈仿雄
目录
• 一、证据理论 基本内 容
• 二、基于证据理论的 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 策方法论文的感想
• 三、新无量刚指标的 概念
• 四、故障诊断常用的 方法
• 五、K-NN算法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是由德普斯特(A.P.Dempster) 首先提出,并由沙佛(G.Shafer)进一步 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理论,因 此又称为D-S理论。
B⊆D
似然函数
定义3: 似然函数Pl:2D→[0,1],且 Pl(A)=1一Bel(¬A) 其中A⊆D 似然函数的含义:由于Bel(A)表示对A
为真的信任程度,所以Bel(¬A)就表示对非 A为真,即A为假的信任程度,由此可推出 Pl(A)表示对A为非假的信任程度。 似然函数又称为不可驳斥函数或上限函数。

D-S证据理论方法

D-S证据理论方法

16
表5-1 命题的向量表示
序号 1 2 机型 我轰炸机 我大型机 向量表示 1000000000 0100000000 序号 11 12 含义 我小型机 敌小型机 向量表示 0011000000 0000001010
3
4 5
我小型机1
我小型机2 敌轰炸机1
0010000000
0001000000 0000100000
13
14 15
敌轰炸机
轰炸机 大型机
0000100100
1000100100 0100010000
6
7 8
敌大型机
敌小型机1 敌轰炸机2
0000010000
0000001000 0000000100
16
17 18
小型机
敌 我
0011001010
0000111110 1111000000
9
10
敌小型机2
M ( Ak ) c 1
其中
c 1
Am Ak 1 j J
M
( Ak )
j
( Am ),
m 1,, K
Ak 1 j J
M
j
Ak 1 j J
M
j
( Ak )
12
多传感器多测量周期可信度分配的融合
设 M s j ( Ak ) 表示第 s( s 1,...,S ) 个传感器在第 j ( j 1,...,n) 个测 量周期对命题 Ak (k 1,, K ) 的可信度分配 ,那么 Ak 的融合
后验可信度分配如何计算呢?
传感器1 传感器2

M1 j ( Ak )
不同周期融合 不同周期融合

《人工智能》DS证据理论 ppt课件

《人工智能》DS证据理论  ppt课件

适用领域:信息融合、专家系统、情报分析、法律 案件分析、多属性决策分析,等等。
PPT课件 11
4、证据理论的局限性
要求证据必须是独立的,而这有时不易满足
证据合成规则没有非常坚固的理论支持,其合理 性和有效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计算上存在着潜在的指数爆炸问题
PPT课件
12
5、证据理论的发展概况
PPT课件 10
3、证据理论的核心、优点及适用领域
核心:Dempster合成规则,这是Dempster在研究 统计问题时首先提出的,随后Shafer把它推广到更为一 般的情形。 优点:由于在证据理论中需要的先验数据比概率推 理理论中的更为直观、更容易获得,再加上Dempster合 成公式可以综合不同专家或数据源的知识或数据,这使 得证据理论在专家系统、信息融合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
PPT课件 5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续3)
[15] Josang, A. The consensus operator for combining belief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2, 141(1-2): 157-170.
[16] Yang, Jian-Bo, Xu, Dong-Ling. On the evidential reasoning algorithm for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analysis under uncertainty.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 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 2002, 32(3): 289-304. [17] Yaghlane, B. B., et al. Belief function independence: I. The marginal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2002, 29(1): 47-70.

D-S证据理论方法

D-S证据理论方法

M(民航)=0.00228/0.229=0.01
M(不明)=0.000403/0.229=0.00176
21
分布式计算方法
传感器1
M 1 j ( Ak )


传感器2
M 2 j ( Ak )


传感器S
M S j ( Ak )

M1 ( Ak )
融 M 2 ( Ak ) 合 M ( Ak )
中 心
传感器1
传感器2
传感器n
命题的证据区间 命题的证据区间 命题的证据区间




最终判决规则


基于D-S证据方法的信息融合框图
融合 结果
11
单传感器多测量周期可信度分配的融合
设 M j ( A表k )示传感器在第
j( 个j 测1量,.周..,期J )对命题
Ak
(k 1, ,的K可) 信度分配值,则该传感器依据 个周期的测量积n累对命题 的
( A) PI(A) Bel( A)
对偶(Bel(A) ,Pl(A))称为信任空间。
7
证据区间和不确定性
信任区间
0
Bel(A)
支持证据区间
Pl(A)
拒绝证据区间
拟信区间
信任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下限估计—悲观估计; 似然度是对假设信任程度的上限估计—乐观估计。
8
5.4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5 D-S证据理论方法
5.1 D-S证据理论的诞生、形成和适用领域 5.2 D-S证据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 5.3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5.4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5.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

证据理论分类

证据理论分类

证据理论分类证据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这个时期,证据被视为一种可接受的材料,可以用来证明或驳斥一个论点。

在这之后,证据理论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学科,涵盖了数学、哲学、法律、金融、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随着不同学科对证据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证据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在探讨证据理论之前,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义。

证据理论是一种研究证据和材料相关性和有效性的学科。

该学科涉及研究鉴定、评估和分析各种形式的证据以及证据的管理,以决定它们是否真实、准确和可靠。

在研究证据理论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历史、结构和内容。

以下是有关证据理论的常见分类。

第一,按来源分类。

根据来源的不同,证据理论可分为物证、目击证人证据、文件证据和统计证据等。

物证包括所有可以支持论据的对象和实物,如照片、录像带、物体本身和痕迹等。

目击证人证据指的是事件发生时,在现场目睹和听到的一切情况。

文件证据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书面资料,如文件、合同、会议记录等。

统计证据是指经过特定统计方法所得出的可以用来支撑论点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按有效性分类。

根据证据的有效性,证据理论可分为真实、可靠、可验证和有效的证据,这四种证据可以支持一个结论或起到证明作用。

真实证据是指能够真实反映事实的可信证据,它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可靠证据是指拥有一定可靠性的证据,这种证据可以为论点提供一定的保证;可验证证据是指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研究和实验来验证的证据;有效证据是一种可以支持论点的证据,并可以用来支持一个理论或论证一个观点。

第三,按应用场合分类。

根据证据的用途,证据理论可以分为法律证据、科学证据和社会证据等。

法律证据顾名思义是应用在法律领域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某一方在案件审理中的责任或主张;科学证据是指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可以加强或支持一个理论的证据;社会证据则是指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现象或变化的证据,它可以用来论证某一社会交往的现象。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Evidence Theory)方法我们将讨论一种被称之为登普斯特-谢弗(Dempster-Shafer)或谢弗-登普斯特(Shafer-Dempster)理论(简称D-S理论或证据理论)的不精确推理方法。

这一理论最初是以登普斯特(Dempster,1967年)的工作为基础的,登普斯特试图用一个概率区间而不是单一概率数值去建模不确定性. 1976年,谢弗(Shafer,1976年)在《证据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扩展和改进了登普斯特工作. D-S理论具有好的理论基础。

确定性因子能被证明是D-S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形。

在§2我们将描述一种简化的证据理论模型MET1 . 在§3我们将给出支持有序命题类问题的具有凸函数性质的简化证据理论模型。

围绕证据理论的一些新的研究工作,将在第六章介绍。

§1D-S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辨别框架(Frames of Discernment)D-S理论假定有一个用大写希腊字母Θ表示的环境(environment),该环境是一个具有互斥和可穷举元素的集合:Θ = { θ1 , θ2 , …, θn }术语环境在集合论中又被称之为论域(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一些论域的例子可以是:Θ = { airliner , bomber , fighter }Θ = { red , green , blue , orange , yellow }Θ = { barn , grass , person , cow , car }注意,上述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斥的。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假定Θ是一个有限集合。

其元素是诸如时间、距离、速度等连续变量的D-S 环境上的研究工作已经被做。

理解Θ的一种方式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回答。

假定Θ = { airliner , bomber , fighter }提问1:“这军用飞机是什么?”;答案1:是Θ的子集{ θ2 , θ3 } = { bomber , fighter }提问2:“这民用飞机是什么?”;答案2:是Θ的子集{ θ1} = { airliner },{ θ1} 是单元素集合。

证据理论方法详解

证据理论方法详解

第五章证据理论(Evidence Theory)方法在本章§1,我们将讨论一种被称之为登普斯特-谢弗(Dempster-Shafer)或谢弗-登普斯特(Shafer-Dempster)理论(简称D-S理论或证据理论)的不精确推理方法。

这一理论最初是以登普斯特(Dempster,1967年)的工作为基础的,登普斯特试图用一个概率区间而不是单一概率数值去建模不确定性. 1976年,谢弗(Shafer,1976年)在《证据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扩展和改进了登普斯特工作. D-S理论具有好的理论基础。

确定性因子能被证明是D-S 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形。

在§2我们将描述一种简化的证据理论模型MET1 . 在§3我们将给出支持有序命题类问题的具有凸函数性质的简化证据理论模型。

围绕证据理论的一些新的研究工作,将在第六章介绍。

§1D-S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辨别框架(Frames of Discernment)D-S理论假定有一个用大写希腊字母Θ表示的环境(environment),该环境是一个具有互斥和可穷举元素的集合:Θ = { θ1 , θ2 , ⋯, θn }术语环境在集合论中又被称之为论域(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一些论域的例子可以是:Θ = { airliner , bomber , fighter }Θ = { red , green , blue , orange , yellow }Θ = { barn , grass , person , cow , car }注意,上述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斥的。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假定Θ是一个有限集合。

其元素是诸如时间、距离、速度等连续变量的D-S 环境上的研究工作已经被做。

理解Θ的一种方式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回答。

假定Θ = { airliner , bomber , fighter }提问1:“这军用飞机是什么?”;答案1:是Θ的子集{ θ2 , θ3 } = { bomber , fighter }提问2:“这民用飞机是什么?”;答案2:是Θ的子集{ θ1} = { airliner },{ θ1} 是单元素集合。

DS证据理论 _浙大

DS证据理论 _浙大
[18] Yaghlane, B. B., et al. Belief function independence: II. The conditional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2002, 31: 31-75.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续4)
浙江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课件
第五章 D-S证据理论
(Chapter5 D-S Evidential Theory )
徐从富(Congfu Xu)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xucongfu@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P.R. China
March 10, 2002第一稿 September 25, 2006第四次修改稿
Outline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证据理论的发展简况 经典证据理论 关于证据理论的理论模型解释 证据理论的实现途径 基于DS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 计算举例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1] Dempster, A. P. Upper and lower probabilities induced by a multivalued mapping.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967, 38(2): 325-339. 【提出 证据理论的第一篇文献】 [2] Dempster, A. P. Generalization of Bayesian Inferenc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 30, 1968:205-247. [3] Shafer, G.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证据理论的第一本专著,标志其正式成为一门理论】 [4] Barnett, J. A.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 In: 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81), Vancouver, B. C., Canada, Vol. II, 1981: 868-875. 【第一篇将证据理论引入AI领域的标志性论文】

证据理论概述

证据理论概述

证据理论概述一、理论的提出1967年,Dempster提出上概率和下概率。

1976年,Shafer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命题和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命题的不确定问题转化为集合的不确定问题,满足比概率论弱的情况,形成了一套关于证据推理的数学理论。

证据理论是一种不确定的推理方法,与之类似的还有云模型、模糊理论、Bayes方法。

证据理论可以看作是根据证据做出决策的理论。

一个证据会在对应问题的决策解集合(决策框架)上产生一个基本信任分配(信任函数),该信任分配就是要决策的结果。

多个证据产生多个基本信任分配,再求出多个信任分配的正交和,即证据合成,最终得到一个决策结果。

该决策结果综合了多个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然而,证据理论中,要求参与合成的证据相互独立,这在实际应用时很难做到。

一旦证据发生冲突,往往会得出与事实相悖的结果。

所以,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合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理论证据理论中,决策框架、信任函数、证据合成是关键。

决策框架Θ,是指命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组成的完备集合,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两两互斥的,任一时刻,答案只能取集合中的某一元素。

基本信任分配函数m,是一个从Θ的幂集2Θ到[0,1]的映射,其中Θ的任一子集A满足m(Ф)=0, Σm(A)=1,表示证据对A的信任程度。

A=θi,m(A)表示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信任度;A=Θ,m(A)是对Θ的各个子集进行信任分配后剩下的部分,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对它进行分配。

A≠Θ,A≠θi,m(A)是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信任度,但却不知道这部分信任具体该分给A中的哪些元素。

注:A∈B,m(A)与m(B)没有任何关系。

信任函数Bel,是一个从Θ的幂集2Θ到[0,1]的映射,其中Θ的任一子集A满足Bel(A)= Σm(B) (B ∈A),Bel(A)称为A的信任函数,表示证据对A为真的信任程度。

信任函数Bel满足1()ABel AA=Θ⎧=⎨≠Θ⎩(空信任函数),才能用D-S证据合成规则。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一、说明(一)课程性质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在这个话题的背后还蕴含着另外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智能。

一般来说,信息是由数据来表达的客观事物,知识是信息经过智能性加工后的产物,智能是用来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的加工器。

在信息社会,人类面对的信息将非常庞大,仅靠人脑表现出来的自然智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发那种由机器实现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限选课程。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研究应用领域。

了解人工智能中常用的知识表示技术,启发式搜索策略,了解原理以及非确定性推理技术。

通过对典型专家系统的分析、解剖、进一步深入掌握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去解决人工智能的一些实际问题。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验能力,为人今后处理各门学科的智能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人工智能的三个重要研究领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学习和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的两个重要应用领域(专家系统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四)教学时数36学时(五)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

二、本文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教学要点讨论人工智能的定义、形成过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学派之争及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1.1 人工智能及其研究目标(0.5学时)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其研究目标。

1.2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0.5学时)了解人工智能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1.3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0.5学时)了解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 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0.5学时)了解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领域。

1.5 人工智能研究的不同学派及其争论(0.5学时)了解三大学派及其理论的争论和研究方法的争论。

1.6 人工智能的近期发展分析(0.5学时)了解更新的理论框架研究,更好的技术集成研究,更成熟的应用方法研究。

第九章 证据理论

第九章  证据理论

第九章证据理论第一节证据概述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概念: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与证据资料之别。

二、诉讼证据与一般证据的区别1.诉讼证据会导致相应法律后果;2.诉讼证据要受法律约束;3.诉讼证据都是已发生、收集、事实;4.诉讼证据要受诉讼期限的限制三、证据的特征:(一)客观性: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

(二)关联性: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

关联性也须是客观存在的。

要求把两种情况排除在刑事证据体系之外:一是类似行为;二是品格。

英美证据法中的“关联性规则”。

(三)证据的法律性(合法性或许可性)法律性同客观性的关系:法律性保障客观性。

第二节刑事证据的种类第一类物证、书证一、物证概念: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物证的收集:1、通过勘察现场收集。

2、通过搜查。

3、通过向有关人、单位调查。

4、通过询问、讯问了解物证处所。

二、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收集、判断;与物证的区别。

第二类证人证言一、概念:证人将自己知道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所做的陈述。

证人应说清所知道案情的来源。

二、特点:是对案件情况的客观阐述;受主观、客观的影响。

三、证人资格问题1.凡知道案件情况,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作为证人;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3.是当事人以外的人;4.证人具有优先地位;5.证人只能是自然人;6.“见证人”不是证人。

我国证人作证制度“怪现状”:1.证人向警察、检察官作证却不向法庭作证;2.书面证言普遍使用。

证言笔录真实性无保障;3.警察不作证。

质证时往往只有警察能说清证据取得情况。

问题:1.同案人能否互为证人?2.辩护人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证人?四、证人的权利、义务观点:1.明确规定证人的出庭作证义务和处罚措施;2.增加证人拒绝作证权的规定。

如被告人近亲属;特殊职业人员,律师、神职人员、医生护士等从事特定职业时获得的客户秘密;公务人员等。

证据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证据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由图可知,一个周期内,有多组目标证据冲突。

进行100次独立实验,可获得直接利用证据理论 与利用改进证据理论而获得的对目标识别的对比 图,如图所示。

谢谢大家
The End!
K

BC

m1 ( B) m2 (C) 1
BC

m1 ( B) m2 (C)

k表示的是证据冲突度,反映了证据间的冲突情况, k越大表明证据之间的冲突越大。 缺陷:
◦ 没有明确指出其实际应用的范围 ◦ 有时候会得出不靠谱的结论
D-S合成规则缺陷的例子
例“Zadeh悖论” :某宗“谋杀案” 的三个犯罪嫌疑 人组成了识别框架 ={Peter, Paul, Mary} ,目击证人(W1, W2)分别给出下表所示的BPA。
定义如下: 对于A,上的两个mass函数m1, m2的 Dempster合成规则为:

1 m1 m2 ( A) K
其中, K为归一化常数
B C A

m1 ( B) m2 (C )
K
BC

m1 ( B) m2 (C) 1
BC

m1 ( B) m2 (C)
主要内容
D-S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的改进
证据理论的应用
证据理论是由Dempster首先提出,由他的 学生 shafer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不精确 推理理论,也称为Dempster/Shafer 证据 理论(D-S证据理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最早应用于专家系统中,具有处理不确定 信息的能力。






D-S理论的解决方式:客观与主观的结合。

证据理论概述

证据理论概述

证据理论概述一、理论的提出1967年,Dempster提出上概率和下概率。

1976年,Shafer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命题和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命题的不确定问题转化为集合的不确定问题,满足比概率论弱的情况,形成了一套关于证据推理的数学理论。

证据理论是一种不确定的推理方法,与之类似的还有云模型、模糊理论、Bayes方法。

证据理论可以看作是根据证据做出决策的理论。

一个证据会在对应问题的决策解集合(决策框架)上产生一个基本信任分配(信任函数),该信任分配就是要决策的结果。

多个证据产生多个基本信任分配,再求出多个信任分配的正交和,即证据合成,最终得到一个决策结果。

该决策结果综合了多个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然而,证据理论中,要求参与合成的证据相互独立,这在实际应用时很难做到。

一旦证据发生冲突,往往会得出与事实相悖的结果。

所以,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合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理论证据理论中,决策框架、信任函数、证据合成是关键。

决策框架Θ,是指命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组成的完备集合,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两两互斥的,任一时刻,答案只能取集合中的某一元素。

基本信任分配函数m,是一个从Θ的幂集2Θ到[0,1]的映射,其中Θ的任一子集A 满足m(Ф)=0, Σm(A)=1,表示证据对A的信任程度。

A=θi,m(A)表示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信任度;A=Θ,m(A)是对Θ的各个子集进行信任分配后剩下的部分,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对它进行分配。

A≠Θ,A≠θi,m(A)是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信任度,但却不知道这部分信任具体该分给A中的哪些元素。

注:A∈B,m(A)与m(B)没有任何关系。

信任函数Bel,是一个从Θ的幂集2Θ到[0,1]的映射,其中Θ的任一子集A满足Bel(A)= Σm(B) (B∈A),Bel(A)称为A的信任函数,表示证据对A为真的信任程度。

信任函数Bel 满足1()0A Bel A A =Θ⎧=⎨≠Θ⎩(空信任函数),才能用D-S 证据合成规则。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

适用策分析,等等。
4、证据理论的局限性
要求证据必须是独立的,而这有时不易满足
证据合成规则没有非常坚固的理论支持,其合理 性和有效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计算上存在着潜在的指数爆炸问题
5、证据理论的发展概况
“Zadeh悖论”:对证据理论的合成公式的合理性进行 质疑。 例子:利用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对两个目击证人 (W1, W2)判断某宗“谋杀案” 的三个犯罪嫌疑人(Peter, Paul, Mary)中究竟谁是真正的凶手,得到的结果(认定Paul 是凶手)却违背了人的常识推理结果,Zadeh认为这样的结果 无法接受。 m1() Peter Paul Mary 0.99 0.01 0.00 m2() 0.00 0.01 0.99 m12() 0.00 1.00 0.00
[12] Dubois, D, Prade, H. Consonant approximations of belief fu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1990, 4: 279-283.
[13] Tessem, B. Approximations for efficient computation in the theory of evid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3, 61:315-329. 【注:文献10-12均为证 据理论近似计算方法】 [14] Simard, M. A., et al. Data fusion of multiple sensors 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target identity estimation using a Dempster-Shafer evidential combination algorithm. In: Proceedings of SPI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996, Vol.2759: 577-588. 【提出了一种实现证据理论的“修 剪算法”】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

m( A) m1( B)m2(C )
B C A
称为m1和m2正交和,即为m=m1m2.
组合后的m (A)满足: m( A) 1
A
19
6.5 证据理论
例 识别框架Ω ={a,b,c},基于两组不同证据得到的基本概率 分配函数为:
m1({a})=0.4
m1({a,c})=0.4 m1({a,b,c})=0.2
6.5 证据理论
A(0,0.85):由于Bel(A)=0,说明对A为真不信任;
另外,由于Bel(¬A)=1-Pl(A)=1-0.85=0.15,所以A
(0,0.85 )表示对A为假有一定的信任,信任度为0.15。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 Bel(A)表示对A为真的信
任度; Bel(¬A)表示对¬A,即A为假的信任度; Pl(A)
6.5 证据理论
例:识别框架Ω ={a,b,c},基于两组不同证据得到的基本概率 分配函数为: m1({a})=0.4 m1({a,c})=0.4 m2({a})=0.6 m2({a,b,c})=0.2
m1({a,b,c})=0.2
将m1和m2合并: m(Φ)
m2({b})=0.2
= m1({a}) m2({b})+ m1({a,c})m2({b}) =0.4×0.2+0.4×0.2 =0.16
M(A)=0.3:命题“x是红色”的信任度是0.3。
7
6.5 证据理论
例 设Ω={a,b,c},其基本概率分配函数为 m({a})=0.4, m({a,c})=0.4, m({b})=0, m({c})=0
m({a,b,c})=0.2, m({a,b})=0 m(Φ)=0, m({b,c})=0

第5讲 证据理论基础(1)

第5讲 证据理论基础(1)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4
2 证据理论基础——证据函数
(2) 证据函数 证据是整个证据理论的核心,证据函数又是 描述证据的有力工具。下面将详细介绍证据理论 中几个证据函数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定理。
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
信任度函数;
似真度函数等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5
18
全体焦元的集合称为证据的核。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2 证据理论基础——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
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的作用 把Θ的任一子集都映射到[0,1]上的一个数m(A): (1)当A由单个元素组成时,m(A)表示对相应命题A的精确 信任度; (2)当 A 2 ,A≠Θ ,且A由多个元素组成时,m(A)也是
释:
概率是指某人在证据的基础上构造出的他对某一命题为真 的信任程度,简称信度。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7
主要内容
•引言 •证据理论基础 •证据理论研究现状 •未来研究方向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8
4.2 证据理论基础
证据理论的起源
证 据 理 论 源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美 国 哈 弗 大 学 的 数 学 家 A.P.Dempster利用上、下概率来解决多值映射问题方面的研 究工作。后来他的学生G.Shafer对证据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 展和推广完善,引入了信任函数概念,形成了一套利用证据 和组合来处理不确定性推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它作为一种不
表一个命题。
2013/10/21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13
2 证据理论基础
证据理论是建立在识别框架基础上的推理模型,其 基本思路如下:

DS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

适用领域:信息融合、专家系统、情报分析、法律 案件分析、多属性决策分析,等等。
4、证据理论的局限性
要求证据必须是独立的,而这有时不易满足
证据合成规则没有非常坚固的理论支持,其合理 性和有效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计算上存在着潜在的指数爆炸问题
5、证据理论的发展概况
“Zadeh悖论”:对证据理论的合成公式的合理性进行 质疑。 例子:利用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对两个目击证人 (W1, W2)判断某宗“谋杀案” 的三个犯罪嫌疑人(Peter, Paul, Mary)中究竟谁是真正的凶手,得到的结果(认定Paul 是凶手)却违背了人的常识推理结果,Zadeh认为这样的结果 无法接受。 m1() Peter Paul Mary 0.99 0.01 0.00 m2() 0.00 0.01 0.99 m12() 0.00 1.00 0.00
5.1
证据理论的发展简况
证据理论(Evidential Theory) Dempster-Shafer理论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DS (或D-S)理论
1、证据理论的名称
其它叫法:
Dempster规则 Dempster合成规则 Dempster证据合成规则
March 10, 2002第一稿 September 25, 2006第四次修改稿
Outline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证据理论的发展简况 经典证据理论 关于证据理论的理论模型解释 证据理论的实现途径 基于DS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 计算举例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1] Dempster, A. P. Upper and lower probabilities induced by a multivalued mapping.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967, 38(2): 325-339. 【提出 证据理论的第一篇文献】 [2] Dempster, A. P. Generalization of Bayesian Inferenc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 30, 1968:205-247. [3] Shafer, G.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证据理论的第一本专著,标志其正式成为一门理论】 [4] Barnett, J. A.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evidence. In: 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81), Vancouver, B. C., Canada, Vol. II, 1981: 868-875. 【第一篇将证据理论引入AI领域的标志性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不确定推理
5.1 5.2 5.3 5.4 √5.5
2014-4-9
概论 不确定性的表示与度量 主观 Bayes方法 可信度方法 证据理论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
5.4 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 (Theory of Evidence)也称为 D-S(Dempster-Shafer)理论。 证据理论(D-S理论)最早是基于德姆斯特 (A.P.Dempster)所做的工作,他试图用一个 概率范围而不是单个的概率值去模拟不确定 性。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5
例2---Pl(A)
以Ω={红,黄,蓝}为例说明。 Pl({红})=1-Bel(┐{红}) =1-Bel({黄,蓝}) = 1-(m({黄})+m({蓝})+m({黄,蓝})) =1-(0+0.1+0.1)=0.8 这里0.8是“红”为非假的信任度。 由于“红”为真的精确信任度为0.3,而剩下的0.80.3=0.5,则是知道非假,但却不能肯定为真的那部分。
对于上面给出的有限集Ω={红,黄,蓝}, 若定义2Ω上的一个基本函数m: m(φ,{红},{黄},{蓝},{红,黄},{红,蓝},{黄, 蓝},{红,黄,蓝}) ={0,0.3,0,0.1,0.2,0.2,0.1,0.1} 其中,{0,0.3,0,0.1,0.2,0.2,0.1,0.1}分别是幂集 中各个子集的基本概率数。显然m满足概率 分配函数的定义。
人工智能 丁世飞
31
5.5.3 规则的不确定性
具有不确定性的推理规则可表示为: If E Then H , CF 其中,H为假设,E为支持H成立的 假设集,它们是命题的逻辑组合。CF为 可信度因子。 H可表示为:H={a1,a2,…, am}, ai∈Ω (i=l,2,…,m),H为假设集合Ω的子集。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5
5.5.1 证据的不确定性
设Ω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的有限集 合 (亦称样本空间),且Ω中的每个元素都 相互独立,则由Ω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称 为幂集,记为2Ω 。 当Ω中的元素个数为N时,则其幂集的 元素个数为2N,且其中的每一个元素A都对应 于一个关于x的命题,称该命题为“x的值在 A中”。
• 设Ω={a,b},且从不同知识源得到的概率分 配函数分别为
m1(φ,{a},{b},{a,b})=(0,0.3,0.5,0.2)
m2(φ,{a},{b},{a,b})=(0,0.6,0.3,0.1)
求正交和m=m1⊕m2。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8
例3---正交和
• 解:先求K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9
例3---正交和
再求m(φ,{a},{b},{a,b}),由于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30
例3---正交和
• 同理可得: m({b})=0.43 , m({a,b})=0.03 故有 m(φ,{a},{b},{a,b}) =(0,0.54, 0.43,0.03)
2014-4-9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9
对概率分配函数的几点说明
(1)概率分配函数的作用是把Ω的任意一 个子集都映射为[0,1]上的一个数m(A)。
当A包含于Ω且A由单个元素组成时,m(A)表示对 A的精确信任度;
当A包含于Ω、A≠Ω,且A由多个元素组成时,m(A) 也表示对A的精确信任度,但却不知道这部分信任度该 分给A中哪些元素; 当A=Ω时,则m(A)是对Ω的各个子集进行信任分 配后剩下的部分,它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对它进行分配。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7
l.概率分配函数
定义5.3 设函数m: 2Ω→[0,1],且满足
m() 0 m(A) 1
A

则称m是2Ω上的概率分配函数,m(A)称为A 的基本概率数。 m(A)表示依据当前的环境对假设集A的信任 程度。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8
例子说明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8
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有如下的性质
(1) Bel(Φ)=0,Bel(Ω)=l, Pl(Φ)=O, Pl(Ω)=1. (2) 如果 A B, 则 Bel(A)≤Bel(B),Pl(A)≤Pl(B)。 (3) A , Pl(A)≥Bel(A)。 (4) A , Bel(A)+Bel(┐A)≤l, Pl(A)+Pl(┐A)≥1.
m1(φ,{红},{黄},{红,黄})=(0,0.4,0.5,0.1)
m2(φ,{红},{黄},{红,黄})=(0,0.6,0.2,0.2)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它们进行组合。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5
正交和概念
• 定义5.7 设m1和m2是两个不同的概率分配 函数,则其正交和m= m1⊕m2满足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6
推论
可见,
Pl({ 红 })
该式可推广为
2014-4-9
{红 }B
m(B)
17
人工智能 丁世飞
推论
Pl(A)
AB
m(B)
因此命题“x在A中”的似然性,由与命 题“x在B中”有关的m值确定,其中命题“x 在B中”并不会使得命题“x不在A中”成立。 所以一个事件的似然性是建立在对其相 反事件不信任的基础上的。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32
5.5.3 规则的不确定性
CF={c1,c2,…, cm},ci用来描述前提 E成立时ai的可信度。CF应满足如下 条件: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33
5.5.3 规则的不确定性
• 定义5.8 对于不确定性规则: If E Then H ,CF 定义: m({ai})=f(E)·ci (i=l,2,…,m) 或表示为 m({a1},{a2},…,{am}) =(f(E)·c1, f(E)·c2,…, f(E)·cm)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4
3.似然函数
定义5.5 似然函数 (Plausibility Function)
Pl:2 [0,1]
对任意的 有: Pl(A)=1-Bel(┐A) 其中,┐A=Ω-A。 似然函数又称为不可驳斥函数或上限函数。 由于Bel(A)表示对A为真的信任度,Bel(┐A)表 示对┐A的信任度,即A为假的信任度,因此, Pl(A)表示对A为非假的信任度。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0
信任区间
• 如,在前面的例子中,曾求过Bel({红})=0.3, Pl({红})=0.8, • 因此有 {红}(0.3,0.8) • 它表示对{红}的精确信任度为0.3,不可驳斥 部分为0.8,肯定不是{红}的为0.2。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1
4.假设集A的类概率函数 f(A)
其中:
K 1 m m 1(x)m 2(y) 1(x)m 2(y)
xy xy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6
注意
• 如果K≠O,则正交和m也是一个概率分 配函数; • 如果K=0,则不存在正交和m,称m1与m2 矛盾。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27
例3---正交和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3
5.5 证据理论
在证据理论中,引入了信任函数来度量不 确定性,并引用似然函数来处理由于“不知道” 引起的不确定性,并且不必事先给出知识的先 验概率,与主观Bayes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 灵活性。因此,证据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可信度可以看作是证据理论的一个 特例,证据理论给了可信度一个理论性的基础。
2.信任函数
定义5.4 信任函数 (Belief Function) Bel: 2Ω →[0,1] 对任意的 有,
Bel(A)表示当前环境下,对假设集A的信任 程度,其值为A的所有子集的基本概率之 和,表示对A的总的信任度。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3
例1---Bel(A)
以Ω={红,黄,蓝}为例说明。 Bel({红,黄}) =m({红})+m({黄})+m({红,黄}) =0.3+0+0.2=0.5。 当A为单一元素组成的集合时,Bel(A)=m(A)。 如果命题“x在B中”成立,必带有命题“x 在A中”成立。Bel(A)函数又称为下限函数。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4
5.5.1 证据的不确定性
在D-S理论中,可以分别用信任函数、似然 函数及类概率函数来描述知识的精确信任度、 不可驳斥信任度及估计信任度,即可以从各个 不同角度刻画命题的不确定性。 D-S理论采用集合来表示命题,先建立命题 与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命题的不确定 性问题转化为集合的不确定性问题。
2014-4-9 人工智能 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飞 6
5.5.1 证据的不确定性
如:用x代表所看到的颜色,Ω={红,黄, 蓝},则A={红}表示“x是红色”;若A={红, 蓝},则表示“x或者是红色,或者是蓝 色”。 Ω的幂集可包括如下子集: A1=Φ; A2={黑}; A3={白}; A4={蓝}; A5={黑,白}; A6={黑,蓝}; A7={白,蓝}; A8={黑,白,蓝}
2014-4-9 人工智能 丁世飞 10
例如
以Ω={红,黄,蓝}为例说明。 当A={红}时,由于m(A)=0.3,它表示对命题 “x是红色”的精确信任度为0.3。 当A={红,黄}时,由于m(A)=0.2,它表示对命 题“x或者是红色,或者是黄色”的精确信任度为 0.2,却不知道该把这0.2分给{红}还是分给{黄}。 当A=Ω={红,黄,蓝}时,由于m(A)=0.2,表示 不知道该对这0.2如何分配,但它不属于{红},就一 定属于{黄}或{蓝},只是基于现有的知识,还不知 道该如何分配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