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二题
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
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郭沫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美学思想家。
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以郭沫若美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特点,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其影响力。
一、郭沫若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1.注重文学的社会属性郭沫若认为文学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它需要满足社会的价值导向和需求。
因此,文学作品必须根据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才能真正具有社会价值。
2.强调文学的人性属性郭沫若主张文学应该通过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来抒发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人性和情感。
他认为文学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只有真正体现了人性的文学才能打动人心、深入人心。
3.塑造史诗式的人物形象郭沫若观点认为,史诗式的人物形象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通过对历史人物或现实人物的塑造可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他在文学创作中注重人物的塑造,力求创造历史与人物、事件与思想的统一。
4.追求艺术的完美性郭沫若美学思想追求艺术的完美和高尚,强调艺术形式和表达的完美性。
他认为,优秀的艺术品必须具备完美的形式和内容,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艺术的关键所在。
5.强调艺术品的社会责任郭沫若认为,优秀的艺术品应该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历史的特殊时期,艺术应该更加体现政治立场和社会价值导向,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因此,他在文学创作中强调了艺术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义。
二、例证1.《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会歌。
这首歌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精神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革命信念。
歌词由郭沫若在1935年6月16日写成,它是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是由查处执导、张艺谋担任摄像的上世纪80年代的著名电影。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重点(贵州、海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鲁迅研究四题 (1)第二章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2)第三章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2)第四章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2)第五章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3)第六章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4)第七章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4)第八章穆旦与“九叶诗派” (5)第九章现代散文五家 (5)第十一章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文学史地位 (6)第十二章“样板戏”及其评价 (6)第十三章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6)第十四章朦胧诗及其叙述 (7)第十五章海子与当代诗人的抱负 (7)第十七章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7)第十八章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8)第十九章莫言与当代小说的民间性 (8)第二十章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8)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位★★和对改造国民性的关注,以及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三个方面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表现出“忧愤深广”的基调。
(2)“格式的特别”。
鲁迅小说对传统表现方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都有创新,“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
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简答题)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忧愤深广”。
《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界”的文化反思★★★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旧派”,是保守、闭塞的。
老舍常常喜欢通过有些喜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惰性与病态,从而实现他对北京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批判。
2、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祁老太爷》这一人物形象。
郭沫若作品研究报告
郭沫若作品研究报告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个领域。
在本次研究报告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木兰诗》和《神女峰》。
《木兰诗》是郭沫若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这首诗以北方汉族女性木兰为主角,讲述了她代父从军、替父征战的故事。
通过木兰的英勇行为,诗中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赞美和对传统伦理的追求。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郭沫若关注民族独立和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
作品以其瑰丽的词藻、豪放的气势和深沉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神女峰》是郭沫若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小说以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背景,讲述了孪生姐妹桃花和茉莉的爱情故事。
作者通过描写桃花和茉莉之间纠葛的感情关系,以及她们对人生价值、命运和自由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类尊严和个体解放的追求。
作品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富于想象力的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分析,呈现了郭沫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追求。
除了以上两部代表作品,郭沫若还有众多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
《秋风诗》、《古梦将军怀古》、《钢铁冰心》、《船夫卖水》等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多样性和风格独特性,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之一。
总之,郭沫若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
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民族独立、女性解放和个体自由的思考,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层次。
研究郭沫若的作品,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作为作家的才华和思想追求,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郭沫若专题答答疑
郭沫若专题答答疑2003年3月13日李平问:郭沫若与鲁迅算是同时代的人吗?答:鲁迅生于1881年,郭沫若生于1892年,虽然比鲁迅小11岁,但是,他们不仅在人生的道路上,而且在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活跃着许多后来都声名显赫的“海归派”人士,其中,主要有以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为代表的“东洋派”,和以胡适、徐志摩为代表的“西洋派”。
我们知道,新文学中与“文学研究会”并驾齐驱的创造社,就是郭沫若和郁达夫等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
因此,他们也应该属于“东洋派”。
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是1914年到日本留学的,虽然他到日本的时间比鲁迅晚了12年,但是,那时他22岁,与鲁迅一样,大概也是在20刚出头的青年。
而且,在科学救国思想影响下,鲁迅到日本是为了学习医学,郭沫若一样也是学医。
因此,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弃医从文”的过程。
虽然,郭沫若是从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的,而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创作于1911年,郭沫若开始创作的时间则比鲁迅要晚5年,但是,他们在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时间则相差无几。
鲁迅的成名作应该算是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郭沫若的成名作则应该算是他发表的第一部诗集《女神》第二辑中的代表性作品,如《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这些作品是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得知“五四”的消息之后,进入自己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并于1920年初开始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的。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因为里边有好几部“诗剧”形式的作品,当时称为“剧曲诗歌集”)1921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比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还早2年。
更为重要的是,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而郭沫若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
在一般情况下,相差十岁可以算是两代人,但由于他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造就出来的“时代英雄”,因此,应该算是同时代的人。
郭沫若史实二题
作。不言而喻.林焕平等香港左翼文人开始投入具体 的 “ 寿郭”工作 .意味着中共南方局在此之前已经作
出了开展 “ 郭 ”工 作 的决 定 ,拟 定 了 “ 郭 ” 的主 寿 寿 旨和大致 的 活动 方案 。
部分著作 。想在乡居期间,读他几本 ,然后好好写出
一 一
郭沫若本人对 “ 寿郭”活动 的反应 .也证实了这
的纪 念 仪式 确立 了郭 氏在 中 国现 代 文学 史 上 的历 史地
位.同时又开创了借祝寿的形式展开文化斗争的独特 传统 .对抗战后期国共两党在文化领域 内的斗争产生
了重 大影 响 关 于这 次重要 而 又 特殊 的文 化 活 动 之具
的领导地位密切相关。换言之.林焕平在撰写着 《 郭
地 方党部 必须根 据 党报 、杂 志 上 的 童 喜 负责同志 .
的 沦 丈当作是 党 的 政 策和 党 的 工 作 方 针 采研 究。
在 党报 上 的 下列几 种 重要 论 文: ( ) 新 华 E报 一 『
“ 郭”征 文 的 题 材 范 围 ,开 始 了 具 体 的 “ 郭 ”工 寿 寿
周恩来为 “ 寿郭”而撰写的 《 我要说的话》中说 得很清楚 :“ 为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满二十五年。 并庆祝他的五十 生辰,我原 打算写 一篇专 文献给他
的 。这个 志愿立 了好 久 ,五 个 月前 ,我还 拿 了他 的 一
林焕平 在 这篇 文章 中甚 至把 “ 个 口号 ”之 争 的平 息 两 归结 为郭 沫若 的 功劳 .以证实 中 国新 文 学从 “ 防文 国
学”到抗战文艺的转变 .再到文协 的成立,都与郭 沫 若 的奔走呼吁有着直接 的关系。这种叙述策略.显然
与 “ 寿郭 ” 的根本 目 是 确立 郭 沫 若 在 新文 学 运动 中 标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
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的又一面旗帜,代表作《凤凰涅槃》《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蔡文姬》等一.郭沫若的个性(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二)郭沫若的个性:1.追求多方位自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不仅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取得了不朽的业绩,而且在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他的人格力量主要不是体现在他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深度,而在他对中国文化众多领域影响的广度;3.单就文学来说,他几乎无所不能,既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又是新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又在诗论和据论,领一代风骚,奠定了中国拉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小品散文,传记文学,文学翻译,文学批评都有巨大成就;2.郭沫若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3.郭沫若有事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4.郭沫若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
强调哦情绪在文艺因素中的本质作用,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界。
二.《女神》的价值(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女神》是中国旧诗和新诗分野的真正界碑,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路人之一;(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内在律”情绪自然消涨,依照内在律创作的《女神》,在意象、想象、节奏和诗体方面,为后世中国新诗树立了成功的艺术典范。
在内在律体系中,节奏尤为重要,《凤凰涅槃》便是这样的一曲跌宕起伏的动人乐章,形成“弱-强-弱-特强”的节奏。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鉴今,《棠棣之花》借古喻今,《屈原》《虎符》《孔雀胆》借古鉴今,民主与独裁的矛盾,远交近攻,唇亡齿寒的冲突。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屈原》中的雷电颂和《匕首颂》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
郭沫若研究报告
郭沫若研究报告
郭沫若(1892年10月15日-1978年9月12日),原名郭有庆,字沫若,男,汉族,江苏余姚人,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剧作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美术家、外交家和政治家,中共党员,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文史馆馆员、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
郭沫若早年在上海革命学院学习,曾参与和领导过中国的革命斗争。
他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例如《临终赠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在文学创作成就之外,郭沫若还以其历史学研究和外交事业而闻名。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之一,参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的革命运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份报告主要涵盖了郭沫若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贡献,以及对他的学术研究的评述和对他的影响的分析。
通过对郭沫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历史和外交的发展进程,深入了解一个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点。
郭沫若的学术研究和贡献不仅对中国文学、历史和外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在学界和文化界广泛认可和尊重,对后来的研究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郭沫若是中国文学、历史和外交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金额及结题条件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金额及结题条件
一、重点项目
(一)资助金额:专著10000元、系列论文6000元
(二)系列论文结题条件(符合条件之一即可结题,下同)
1、核心期刊(南大版、北大版、中国社科院版或被权威期刊转载,下同)文章3篇
2、核心期刊文章2篇,普通刊物文章2篇
3、核心期刊文章1篇,普通刊物文章4篇
注:《郭沫若学刊》认定为核心期刊,课题成果将从严要求,下同
二、一般项目
(一)资助金额:4000元
(二)结题条件
1、核心期刊文章2篇
2、核心期刊文章1篇,普通刊物文章2篇
3、普通刊物文章4篇
三、青年项目
(一)资助金额:2000元
(二)结题条件
1、核心期刊文章1篇
2、普通刊物文章2篇
特别声明:根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及《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条例》规定,课题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注明“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名称(编号)’成果”。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以下所列可视为研究范围,可自拟题目)1、鲁迅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阿Q性格分析》等于。
下面题目如单列作家的,亦同此要求)2、郭沫若研究3、茅盾研究4、艾芜研究5、觉新 ------ 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10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11 、《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12 、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 、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 、莎菲女士之我见16 、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 、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 、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 、论莫言的小说20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 .论《凯旋在子夜》23 .论琼瑶的小说24 .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5 .论《鸡洼窝人家》26 .论《棋王》27 .论老舍的戏剧观28 .论张贤亮的小说29 .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30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 .舒婷的诗歌创作32 .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 .谈莎红的抒情诗34 .秦似的杂文创作35 .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 .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 .李准的小说创作38 .秦牧的散文特色39 .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 .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 ---- 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 .闻捷诗歌研究42 .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 .论《钟鼓楼》44 .论《北方的河》45 .论王安忆的小说46 .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 .论新诗潮48 .论北岛的诗49 .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50 .论王蒙的小说51 .港台文学研究52 .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 .论柯岩的创作55 .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 .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 .论刘绍棠的小说58 .论刘索拉的小说59 .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60 .周梅森小说论61 .方方小说论62、余华小说论,63、苏童小说论64、格非小说论65. 新生代诗歌研究66. 金庸小说论67. 席慕蓉现象研究68. 论谌容的小说69、广西三剑客70、东西小说研究71、凡一平小说研究72、鬼子小说研究73、新生代小说研究74、新生代诗歌研究75、新生代女性散文研究76、余秋雨的散文77、毕飞宇小说研究78、池莉小说研究79、张抗抗小说研究80、迟子建小说研究81、王安忆小说研究82、铁凝小说研究83、残雪小说研究、84、贾平凹小说研究85、新时期的军事题材小说86、论样板戏87、十七年“重放的鲜花”小说论88、十七年的长篇小说89、老舍的戏剧90、新时期戏剧91、通俗小说论92、台湾现代派诗歌93、白先勇的小说94、陈映真的小说95、李昂的小说96、台湾乡愁诗97、台湾乡土小说98、张爱玲的小说99、两岸小说比较100、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2013年郭沫若研究述评--兼论近年郭研现状与问题
研 究 述评
2 0 1 3 年郭沫若研究述评
— —
兼论近年郭研现状 与问题
张 勇 周 文
( 1 . 中国社会 科学 院 郭 沫 若纪念 馆 , 北京 1 0 0 0 0 9 ; 2 . 山东 师 范大学 文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此种考论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和对?兰亭论辩?的深入理解都有积极意前更为常见的是对?兰亭论辩?各种政治解读胜于千诺高二适与郭沫若冯锡刚1965?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12一文试图超越以往?学术其表政治其里?的文化政治解读以通过郭沫若?主动引介康生和陈伯达所提供的材料及其论点?乃至引用的诗词等来?推测郭沫若的学术精神状态?进一步认为郭沫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的改换对秦始皇评价的杒甫的酷评等都是在既定框架内的发挥相比而言刘毅青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13则超越政治挂帅?观念先行?的两极叙述和情感渲染究对史料的考证与风格的判断不可能脱离主观的前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循环论证?但又强调?前理解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影响使艺术史研究必须意识到自身方法的限度从而更客观地探索艺术史研究的方法更谨慎地下判断
2 0 1 3 年 郭 沫 若 研 究 中有 关 史 料 发 现 和 解 析 的成 果 , 无 论 是 成 果 的 学 术 水 准 还 是 发 表 刊 物 的 级 别 都 是 在 众 多 学 术 论文 中最 重 要 和突 出的 。 李 二年的《 东北 师范 大学 中 文 系 中 国现 代 文 学 教 研 室
史 实钩沉 、人 际交往 研究 三方 面 的 内容 ) , “ 文 学作 品研
究” , “ 史学 、 古 文 字 研究 ” , “ 翻 译研 究 ” 等 四个 方 面。 2 0 1 3年
郭沫若与日本文学二题
在郭 沫 若 刚 刚拥有 了新 诗人 这 样 一顶 桂 冠 之 后不 久, 日 本 一 家 大报 在 发表 约请 他所 撰写 的 文章 时 , 即特 别 介 绍其 在 中 国文 坛 “ 应该 处 于 日本 森 鸥外 先 生 的 地 位” l 1 】 。森鸥外 是 日本近代 浪漫 主义文 学 的先 行者 。 这 是最早将 郭沫 若与 日本文 学联 系起来 的看法 。 不
的影响 密切相 关 。它们 大体 上可 以 区分 为两种 风 格 : 一 种 是 明亮 、 华丽 、 五色缤 纷 、 极尽 炫染 之 能事 , 像《 太 阳礼
赞》 《 春之胎动》 《 新生》 等等 ; 另一种表现呈单一色调 , 特 别是白或青( 黑) 的简洁、 素朴 , 像《 雪朝》 《 蜜桑索罗普之 夜歌》 《 霁月》 等等。
重要 的文化 背景 构成 。
哦哦 , 光 的雄 劲 !
赤 的鲸 鱼 , 赤 的象 , 赤的犀 。
“ 单 色的想象"
在郭沫若《 女神》 时期 的诗歌创作中, 色彩的运用 ,
是一 个很重 要 的审美 表达方 式 。 我们 看《 新生 》 。 诗 是通
玛j 筒一样 的晨鸟在 我 眼前飞腾 。
白 色的缘边 色如 乳糜 , 叫人 微微 眩 目。
这是 一 曲“ 厌 世者 ” 的夜歌 。茫 茫月 夜下 , 广 漠浩 瀚
的“ 无边 天 海 ” , 呈 现在 “ 星 汉湛 浓 ” 、 “ 融 晶 泛流 ” 的一 片
银 辉缥 缈之 中 。诗 人用 白色描绘 出一 个梦 幻般 的 、 充满 了谜一 样 的世界 。在这 样 的诗意 诗境 中, 通过 “ 厌世者 ” 的歌 咏 , 表达 了歌者 执著 于人 生无 限与永 恒 的哲学 思考 和追 寻 , 带 着一股忧 郁感 伤 的情 调 。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第2章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表2-1 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考点二:读《女神》要“知人论诗”
表2-2 读《女神》要“知人论诗”
考点三:郭沫若研究概况
表2-3 郭沫若研究概况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女神》是郭沫若在______创作的诗集。
【答案】五四时期
【解析】《女神》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创作的诗集,是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
它强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热切追求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精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二、简答题
谈谈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五四为郭沫若的诗歌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
①五四时期的诗歌理论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实现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②五四时期的创作实际
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
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等都。
郭沫若文学研究述评——以1992年以后的郭沫若研究为重点
维普资讯
郭 沫若 学刊 20 06年 第 2 ( 期 总第 7 6期)
▲ 郭 沫若研 究述评
郭 沫 若 文 学 研 究 述 评
— —
以 19 年 以后 的郭沫若研 究为重 点 92
夏
( 北京师范大学
敏
107 ) 08 5
文学 院 ,北京
摘 要 :本 文总 结 了郭沫 若文 学研 究八 十年 来取 得 的进 展 。分析 指 出郭沫若 文 学研 究 经历 了特 点 鲜 明的 四个研 究 阶段 。其 中。重点 对 第四个研 究阶段 ,即 2 世 纪 9 O O年 代 至今 的研 究 成 果进 行 了梳 理 。
明显 的发 展。研究 资 料方 面 ,1 5 至 16 98年 90
汇校本 。已有 学术研究 的整理分析 方面 ,黄侯 兴编著了 《 郭沫若 文学研 究管窥 》 ( 97年 出 18
陈瘦竹的剧中有诗33敏锐地提出郭沫若史剧剧中有诗的审美特征并联系当代创作实际阐释了诗性对戏剧创作的重沫若历史剧的整体研究张毓茂刘元树等对其小说传记散文的研究王富仁罗钢等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研究戈宝权吕元明对郭沫若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研究陈永志李保均对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研究等或开拓了新的领域或填补了空白或推进了郭沫若某一方面的研究
大体来说 ,郭沫若 文学研究可 以划分为 四 个历史 阶段 。第一阶段 :2 O世纪 2 年代 至 4 O O 年代末 ;第二阶段 :2 世纪 5 O O年代至 7 年代 O 中后期 ;第三阶段 :2 世纪 7 O O年代末至 9 年 O
郭沫若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郭沫若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和评价
郭沫若对明清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THEME TEMPLATE
***
感谢观看
郭沫若的唐代文学研究成果,不 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还 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郭沫若与明清文学研究
章节副标题
郭沫若对明清文学的研究成果
郭沫若对明清小说的研究,尤其 是《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深 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郭沫若对明清文学中的人文主义 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为理解明 清文学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视 角。
郭沫若与唐代文学研究
章节副标题
郭沫若对唐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郭沫若对唐代文学的贡献
郭沫若对唐代诗歌的研究
郭沫若对唐代散文的研究
郭沫若对唐代文学批评的贡献
郭沫若对唐代文学的独特见解
重视唐代文学的文献整理和研究
提出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调唐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郭沫若对先秦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郭沫若对先秦文学的研究方 法和成果
郭沫若对先秦文学的推广和 普及
郭沫若对先秦文学的发掘和 整理
郭沫若对先秦文学的学术价 值和贡献
郭沫若与汉代文学研究
章节副标题
郭沫若对汉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郭沫若对汉代文学的发掘和整理 郭沫若对汉代文学的独到见解和评价 郭沫若对汉代文学的传播和推广 郭沫若对汉代文学研究的贡献和影响
郭沫若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章节副标题
郭沫若的生平简介
出生地:四川省 乐山市
出生时间: 1892年
回归本相:郭沫若研究存在的问题、挑战与可能
21 0 1年是 鲁迅诞 辰 10周 年 , 于鲁 迅 的会议 是一 个接 一 个 。郭沫 若 周年 纪 念 活动 似乎 从 来 没 比 3 关 上过 鲁迅周 年 纪念活 动 的规模 和声 势 。这个看 似庸 俗 的 比较 , 不过 是郭 沫若 研究 和鲁 迅研 究在 深 度 、 广 度 和高度 上 的一个外 化展 现形 式 的对照 而 已 , 从研 究 的历 史 与 现状 来 看 , 硕果 累 累 的鲁 迅 研 究 相 比, 与 郭沫 若研究 的确显得 还不 是那 么成 熟 。尽管造 成 这个 不 成 熟状 态 的原 因万 万 千千 , 是 我 以 为原 因绝 但 不在 于郭 沫若 研究领 域 的专家 学者 们不 出色 。我 以 为可 以从 几 个 层 面来 窥 测这 个 不 成熟 状 态 , 而 改 进 善郭 沫若 研究 中存 在 的诸 多 问题 , 创 造新 的价值 支点 和学 术增 长点 , 并 促使 郭沫若 研 究走 向可 能 达到 的 成熟状态 。
・
6 ・ 2
唯上 , 不唯书 , 只唯实。否则 , 郭沫若与政治 的真实关系就得不到准确的把握 , 这个命题也就不再是学术
命 题 。关 于郭 沫若 和政 治关 系 问题 , 14 以 99年 为界 限可 以分 为 两个 阶段 。 民 国时代 , 郭沫 若是 以独 立 自由的知识 分 子身 份进 入社 会 政治 舞 台的 。他和 当 时 中国社 会各 党 派 、 各 团体 及重 要 政治人 物 的关 系 , 们今 天需 要认 真 辨别 史料 , 建历 史现 场 。今天 我们 看 到 的关 于这 方 我 重
性变为必然性 。民国时代的郭沫若 , 的确是经历了从游刃有余 于各党派各 团体之间到最终成为共产党 的文 化 战士这 样一 个过 程 。但是 这个 过程 绝 不像很 多 资料 中说 的那 样 简 单 明 快 , 而是 充 满 了各 种复 杂
[郭沫若诗集]郭沫若诗集—专题研究
[郭沫若诗集]郭沫若诗集—专题研究篇一: 郭沫若诗集—专题研究郭沫若的诗《浪淘沙》赏析郭沫若的诗《浪淘沙》赏析浪淘沙郭沫若雪浪锁云燕,水面横天,刀鞋对对剪冰船.人似流星飞过去,快活无边。
举目尽青年,争著先鞭,《逍遥游》又入新篇.地上乐园今实现,转瞬之间。
这首词是《试和毛主...分类: 郭沫若诗集2012-12-9 11:25郭沫若的诗《偶感》赏析郭沫若的诗《偶感》赏析偶感郭沫若千街灯火竞觅虹,一点灵犀万感通。
所谓伊人在怀抱,有谁不爱孔方兄。
这首七绝是郭沫若逝世后由他的亲属整理发表的。
发表时有这样一个附注:“郭老访奈良东大寺归来,在车中见都市夜...分类: 郭沫若诗集2012-12-7 10:07郭沫若的诗《游别府》赏析郭沫若的诗《游别府》赏析游别府郭沫若仿佛但丁来,血池水在开。
奇名惊地狱,胜境擅篷莱。
一浴宵增暖,三巡春满怀。
白云千载意,黄鹤为低徊。
这是一首歌颂中日友谊的纪游诗。
别府,日本著名的游览胜地。
’它位子九...分类: 郭沫若诗集2012-12-7 10:04郭沫若的诗《赠清水多荣》赏析郭沫若的诗《赠清水多荣》赏析赠清水多荣郭沫若久别重游似故乡,操山云树郁苍苍。
卅年往事浑如昨,信见火中出凤凰。
清水多荣,日本周山大学校长。
作者1955年12月率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
14日,与代表团全体成员由大 ...分类: 郭沫若诗集2012-12-7 10:01郭沫若的诗《箱根即景》赏析郭沫若的诗《箱根即景》赏析访日杂咏十首箱根即景郭沫若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
开窗闻晓乌,俯首拾新诗。
箱根,日本本州南部城镇,在湘模湾西北、芦湖南岸。
附近的箱根火山区,风景优美,多温泉,为游览...分类: 郭沫若诗集2012-12-7 09:58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赏析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赏析赠钱学森郭沫若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
大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落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献。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郭沫若爱国主义诗人与学者
郭沫若爱国主义诗人与学者郭沫若,20世纪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与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学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探讨他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和学者的重要贡献。
一、郭沫若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郭沫若创作了大量富有爱国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他以激情澎湃的笔触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独立的渴望,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首先,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他以强烈的情感和深厚的思想为基础,创作出了一系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
例如,他的《七律·长征》以长征为题材,激励人们坚持信念,勇往直前;《七律·题西林壁》写出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体现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这些作品发人深省,激起了一代人的爱国热情。
其次,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具有感人人心的艺术表达。
他善于运用形象、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鲜明的意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例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协同作战》通过英雄战士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铁血英勇,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传达爱国情感和激发民族精神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二、郭沫若的学术研究除了创作诗歌,郭沫若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首先,郭沫若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他不仅对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关注了边塞诗歌、民间文学等非主流的文学形式。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析,为中国文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其次,郭沫若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他关注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艺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郭沫若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弹力性 与 柔韧 性 与一 般 的应 变 性 ;究 竟 比我 们
旧有 方式 是 如何 的各 别 ; 其较 为优胜 , 胜在 哪 如 优
独 自偎 着 他 的枕 衾 幽叹 , 伟 大的神 明呵 , 不认 识 你 。 他
里? 为什么 … …我 现在 随便 提 出五六 首 短诗 来 , 请 你 们愿 意 的先 来尝 试 。 他们 希望 通 过外 国诗歌 的 ”
现 在通用 的是 钱 春绮的译 文 :
伟 大 的天神 呵 , 不 曾认识 你 。 “ 他 ( 天 神 ” 神 明” 改“ )
琴 师
朱 骝先 ( 朱光潜 ) 先生 则译 为 :
谁没有 和 泪啃过 面 包,
没 坐在 床 上 哭 泣 呻 吟 ,
谁 从 不 曾含 着眼 泪噢过他 的 面 包,
师》 译 中“ ” 翻 枕 字的 争 论 ; 是 抗 日战 争 时期 , 沫若 与 闻一 多 以及 一些 进 步 作 家联 手 筹 划 中外 文 艺联 络 社 。 二 郭 关 键 词 : 沫 若 ; 志摩 ; 师 ; 郭 徐 琴 闻一 多 ;缘 起 ” “
中 图分 类 号 : 9 21 C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3 72 (0 O O- 0 3 0 A 1) — 2 52 1 )1 0 5 — 3 0
谁 都 知道 : 四时期 , 五 闻一 多是 郭沫若 《 神》 女
的崇拜 者 , 来 他们所 走 的道路 虽然 不完 全一样 , 后
人 不 曾把 面 包 和 眼 泪 同吞 ,
但抗 日战争 却 把这 两 位 爱 国 者 又 一 次 联 系 了 起 来, 携手 为 中国人 民的解 放事业共 同奋 斗 ! 他们 曾
一
人 不 曾悔恨 煎心 , 夜夜 都难 就枕 ,
独 坐 在 枕 头上 哭 到 过 天 明 , 他 是 不会 知 道 你 的 呀 , 上 的 威 棱 。 天
起 反 对屈 原否 定论 , 已是 众所 周知 的佳话 , 然而
联手 筹 划创 办 中外文 艺联 络社则 鲜 为人 知 。14 94 年 6月 8日 , 沫若 、 盾 、 郭 茅 闻一 多 等人 曾联合 进
谁 不 曾含 着悲哀咽他 的饭 , 谁 不 曾 中夜叹 息 , 了又重起 , 睡
泪 汪 汪 地 等 候 东方 的 复 旦 ,
时 , 当时 提 笔写 了给我 的 。” 志摩 与郭沫若 已 他 徐 先后 作 古 了 , 于歌 德译 诗 中“ ” 的争论 已无 关 枕 字 从考据 , 但这 种探 时精 神还是 可贵 的 。
关于歌德《 琴师》 文的争 论 译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实 际 上 是 一 场 翻 译 的 运 动 。 翻译外 国文学 成 为 时 尚 , 乎每 一个 作 家 、 人 都 几 诗
“ 再译 ” 一形 式 提升 现代 汉语 作 为诗 歌语 言 的艺 这
术表 现力 ,使 诗 歌 翻译走 向一个 自觉 地 阶段并 与
除 了徐 志摩 、 适 、 沫若 翻译 外 , 有 周 开 胡 郭 还 先等 , 一共 有好 几十人 讨论这 首诗 。 徐志摩 认 为这
诗 歌 的创作 起 到一 个 良性 的互 动 。 胡 适 、 沫若 、 家 骅 、 开 先 等 众 多诗 歌 德
在 进行 翻译 , 至从 翻译 开始 了 自己 的文学 生 活 。 甚
12 9 4年 , 志摩 在 3月 1 日出 版 的 《 说 月 徐 0 小
郭 沫若 学刊 2 1 年 第 1 00 期 ( 第 9 期) 总 1
青 年 论 坛
郭 沫 若 研 究 二 题
天 J 当 吴 小 雪 、
( 西南 民族 大学 文学 院 ,四川 成 都 6 0 4 ) I 10 1
摘
要 : 文以翔 实的资料 为依据 , 示 了郭沫若研 究领 域鲜 为人 知的 两则事件 : 本 展 一是 郭沫若 与徐志摩 关于歌 德《 琴
尔, 读到 本 诗曾 泪眼盈盈 , 深受感 动 。
报 》 十五卷 三 号 ) ( 上发 表 了一 则 《 征译 诗 启 》 公 开 ,
表 示 :我们 想 要 征求 爱 文艺 的诸 君 ,曾经 相 识 与 “ 否 , 费一 点 工夫 做一 番 更认 真 的译 诗 的尝 试 ; 破 用
一
种 不 同的文 字 翻来 最 纯粹 的灵 感 的 印迹 。 … …
谁 从 不 曾把 充 满 悲 愁 的夜 里
度过 充满哀愁 的深 宵 , 天神啊 , 不会 认识你 们 。 他
在他 的床 上哭 着坐过去 了,
他 不 认 识 你 们 , 们 苍 天 的 威 力 你
一
份鲜为人知的“ 起” 缘
郭 沫若 也参 加 了这 首诗 的翻译 , 的译文 是 他
收 稿 日期 : 0 0 0 — 1 2 1 ~ 3 0
作者简介 : 小雪, 吴 侗族 , 南 民族 大 学文 学 院 中国现 当代 文 学 专 业 研 究生 。 西
5 3
胡适 之先生译 的是
徐 志摩 坚 持 说郭 沫 若 自己译 为 “ 头 ” 有 他 枕 , 的“ 亲笔作 证 ” 是 “ 天我在 上海 到他 寓里去 看他 , 那
的著名 四行诗 《 师 》 琴 师》 于 1 8 琴 。《 作 7 3年 1 1月
以前 , 威 廉 ・ 为《 迈斯 特 学 习时代 》 二卷 第 十三章 第 弹竖琴 老人 所 唱。 据说 普鲁 士王 弗里 德里 希 ・ 威廉 三 世 的王后 路 易斯 在饱 经忧 患 之余 ,因 困居美 美
我们 所期 望 的是要 从 认真 的 翻译 研究 中 国文 字解
放后 表 现致 密 的思 想 与有 法度 的声调 与 音 节 之可 能 ;研究 这 新 发现 的 达意 的工 具 究竟 有 什 么程 度
徐志 摩 自己译 了两 次 , 二 次是 这样译 的 : 第
谁 不会和 着悲泪吞 他 的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