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声音的产生》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声音的产生》优质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并通过感受丰富的声音来加深认识。
2.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通过聆听不同动物的发声,认识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
4.了解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科学探究: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画图的方式表达实验结论。
3.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的现象,应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研究结论。
4.通过反证法,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科学态度: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参与到探究实验中,与同学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感受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观察发声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分析归纳物体发声与振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实验记录表、教学PPT。
学生材料:塑料袋、钢尺、音箱、气球、音钹、塑料瓶、泡沫屑、水、水槽、音叉、水鼓。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声音游戏“听和说”,感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引入新课1.谈话: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每个声音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闭上眼睛,仔细听一下,周围有哪些声音?(适时播放上课铃声和读书声)2.播放音频:学生活动声、大课间跑步声、学生篮球落地声、体育老师口哨音乐。
3.思考:你能听到哪些声音?从这些声音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4.学生汇报所听到的声音,以及从中获取的信息。
5.小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声音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6.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首先我们来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7.板书课题:9.声音的产生二、探究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1.展示音箱,向学生解释音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整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021整理第一单元:物质存在的形态1.1 物质的三态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态;2.能够通过观察、感性认识、实验等方式认识三种物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过程。
教学内容1.三种物态的基本概念:硬度、形状、体积等;2.通过观察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三种物态之间的不同;3.实验模拟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列举不同的物质,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物态的概念;2.感性认识环节: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三种物态之间的不同;3.认知把握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物态概念,并了解各种物态的性质;4.实验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模拟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三种物体状态的定义,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和总结;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模拟三种物体状态间的转化过程,进一步了解三种物体状态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水2.1 水的存在形态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存在形态:液态、气态、固态;2.了解每种状态下水的性质、特点以及应用。
教学内容1.液态水的特点和性质;2.气态水的特点和性质;3.固态水的特点和性质;4.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讲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水存在的形态;2.学习环节:通过讲解模拟动画、实物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液态、气态、固态水的特点和相互间的转化;3.拓展应用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水的应用场景来拓展应用水知识的应用。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水在生活中的三种存在形态、性质、特点以及应用;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种形态的水,并总结三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第三单元:空气和风的存在3.1 空气的存在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存在形态、组成成分、性质特点;2.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以及自身对空气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7《云量和雨量》教案设计
17.云量和雨量【教材分析】第五单元《观测天气》是由《观测气温》、《云量和雨量》、《风力和风向》和《天气与气候》四课组成。
从构成和逻辑关系来看,这四课按照了“由分到总”的结构安排。
本单元,也是本课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带领孩子从低年级时观察和定性描述天气的变化,过渡到要对天气要素学会定量的观测,帮助孩子从天气的角度观察生活,发现天气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得安排自己的生活。
本课按照这条主线分成“云量”和“雨量”两个学习板块,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通过视频资料阅读,了解划分云量的方法;第二个环节:观察并描述天空中的云量,猜测云量和雨量之间的关系;第三个环节:了解雨量器测量原理,并会借助雨量器来测量雨量;第四个环节:了解气象学上如何划分雨量的大小,并对某一地区一段时间的降雨情况进行统计;第五个环节:讨论降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会描述天气,这是从现象出发,但没有定量观测。
而本课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定量观测的初步观念。
虽然是定量观测,但还是要基于对云和雨本身的观察,充分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开展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测云量的活动,学会以简单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
2.会做雨量器,并且会借助雨量器来测量雨量。
3.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的对人生产、生活的影响。
4.认识到干旱、洪涝等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云“量”和雨“量”。
难点:了解雨量器测量原理并借助雨量器测量雨量。
【教学准备】1. 云量学习单14张,彩笔14支2. 自制雨量器14个,降水模拟装置2个,雨量统计学习单14张。
【教学过程】一、认识云“量”1.出示三张天空的照片,观察照片上都有什么?2.学生观察到云有多少,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哪个多,哪个少的?3.其实,可以把云和整个天空比(播放动画,让云“动”起来),学生再次描述云在照片中占据的多少。
4.科学上把云的多少叫云量(板书:云量)。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4课时)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全部教案(共4课时)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在科学知识方面,对应课标8.3“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对于本学段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在科学探究方面,涉及到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探究环节。
在探究的过程中,渗透了兴趣驱动、实事求是等态度方面的培养。
本节课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植物,植物的生长地点固定,短时间内变化较小,便于学生观察、研究。
在本单元中,本课处于总领位置,为本单元后续几课的具体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各样的环境。
植物长什么样?它们为什么会长在这里?如果长在别的地方,会怎么样?这些都是学生渴望得到回应或解答的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或多或少观察过植物,也了解一些常见环境中生存的典型植物,这些都是本节课的教学基础。
植物本身的形态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学生与教师一起经过观察、比较、推理、分析,之后做出解释的。
三、学习目标1、观察几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了解不同环境的特点,知道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探索活动,观察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树叶的形态特点,联系其生长的具体环境,分析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
3、通过分析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爱科学的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点:探索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不同的树叶、课件、记录单学生材料:杨树和冬青叶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白荷花和仙人掌的图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的形态何种各样。
平静的池塘中盛开着白荷花。
荒芜的沙漠中挺立着仙人掌。
……它们是有什么本领吗?竟能在这样的地方安家!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_《不同环境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第一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第一节《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本单元采取“总—分”的形式介绍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先整体介绍植物具有多样性且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再详细介绍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本节课教材通过三部分来实施。
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图片,分析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第一部分图片植物的生长环境,讨论、猜想植物形态特征和植物生活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认识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分析比较它们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进一步树立植物形态适应生活环境这一科学概念。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高。
学生通过以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的学习,已经初步树立了植物的多样性这一概念。
但对于植物的形态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并未多加思考。
本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分析讨论,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的图片,再对应出现这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猜测出植物形态与环境是有关系的。
最后,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观察它们冬天的样子,来判断叶子的形态和生活的环境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
三、学习重点: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
四、学习难点: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实验记录单1、2。
六、学习过程:。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天气和气候》精美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天气和气候》精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气候与天气。
3.认识适宜在不同气候特征下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4.通过读图,能从降水、气温两方面区分天气和气候。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比较降水、气温发现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6.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查资料列举在适宜气候下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天气与气候的不同与联系。
难点:通过比较降水量、气温等比较两地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三、教学用具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有关天气、气候的图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图,了解什么是气候。
【展示】展示天气图片。
【讲述】下面几幅图片,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天气。
【提问】上节课让同学们连续记录一周天气情况,天气包括哪些气象要素?【总结】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综合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过渡】那么什么是气候呢?天气和气候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不同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走进天气与气候的学习。
【新课导入】知识点一:区分天气与气候【提问】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常年炎热”,有过渡】气天气气候时间短时间长时间规律一次性出现周而复始出现的地方“四季分明”,请你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总结】(1)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鲜花常开放,草木四季常青。
(2)常年炎热: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8°C以上,全年皆夏。
(3)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表现得很明显。
【讲述】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比较产生活影响很大,提前知道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应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比较数据,分析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展示】展示表格。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备课本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师_______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对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
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固体
1.认识固体【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固体。
2.能够按物体的形态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3.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4. 知道不同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差异。
5. 知道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后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6. 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混合的固体分离。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 同学们,很高兴又跟你们见面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袋,里面装了两样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我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玩(手势),请你来摸一摸,你觉得它是什么?(石头、水)为什么?(硬硬的、软软的、凉的)生1:我摸到的是石头师:你怎么知道的?(凉凉的,硬硬的)生2:我摸到是水,因为是冰凉的,而且捏它的时候它会跑。
师:你的心思很细密,很好!.....你们猜得对不对?请看看。
(同学们真聪明)2. 请你们仔细观察,水和石头有什么区别呢?生1:石头是硬的生2:水是软的,是冰凉的,而且捏它的时候它会跑。
师:(拿起水、石头)你水这样的我们叫液体,像石头这样的我们叫固体。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通过“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进而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一:物品分类1. (课件展示,指着屏幕)那你能把这些物体分成固体和液体吗?(能)在分类关,老师还想向同学们提几点小小的要求:请看(课件展示)师:清楚了吗?生:清楚。
2. 请小组长上来拿分类器材。
3. 学生分类,教师巡视。
4. 汇报:(比一比,哪组能安静又快速地分好,分好后全组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们已经完成了)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给我们展示你们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把花生分在固体这一类?(硬的)那牙膏呢?(有点硬)师:他们组是是这样分的,其它组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我们组把牙膏分到液体?师:为什么?生:牙膏软软的,能挤出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
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下册说课稿全一册精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下册说课稿全一册精写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和下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套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现象、物质结构、生命科学、科学探究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到科学的内涵,又能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较为强烈,而部分学生则可能对科学抱有恐惧或排斥的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卡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9《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9《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让他们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初步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多样性,引出声音的产生。
2.探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声音,观察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分析归纳声音与振动的关系。
3.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假设,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
4.总结: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理解声音中蕴含的信息,以及声音对动植物与人类的意义。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应用,例如声音在通讯、音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
2.通过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和声音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3.考察学生在声音现象探究中表现出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借助其他物体,可以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为了进行这项实验,教师需要准备音箱、气球、音钹等材料,而学生则需要录音工具、塑料袋、格尺、饮料瓶、泡沫屑、音叉和大烧杯(装水)等材料。
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到校园的操场上听一听有哪些声音,并用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个任务可以让学生关注课间活动情境,调用听力观察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声音现象的研究。
同时,科学记录也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足迹,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信息超市,是表达交流、推测、分析得出结论的事实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声音的研究。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们,他们是如何知道要上课的,然后引导学生们介绍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并组织其他学生交流他们听到了哪些声音,以及听到这些声音会想到什么等问题。
声音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今天我们要了解土壤的成分和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二)知识点讲解1、土壤的成分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
其中,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多的成分,有机质是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来源,水和空气则是土壤中的重要元素。
2、土壤的种类土壤可以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沙土颗粒较大,透水性好,适合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黏土颗粒较小,透水性差,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壤土则介于两者之间,适合种植大豆、绿豆等作物。
3、比较沙土和黏土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差异。
沙土握在手中容易散开,而黏土则容易粘在一起。
4、比较不同种类土壤的渗水性可以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种类土壤的渗水性。
将三种土壤分别放入杯子中,加入相同量的水,观察哪种土壤渗水最快。
三)实践操作1、观察土壤成分将一些土壤放在杯子中,加入适量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观察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和水的比例。
2、比较沙土和黏土的差异用手拿一些沙土和黏土,感受它们的差异,握团后观察它们的变化。
3、比较不同种类土壤的渗水性将三种土壤分别放入杯子中,加入相同量的水,观察哪种土壤渗水最快。
四)课后练1、用自己的话简述土壤的成分和种类。
2、找到一块土地,观察并记录该土地的土壤类型和适合种植的作物。
3、自己动手做一次比较不同种类土壤的渗水性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了解了土壤的成分和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作物。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也加深了对土壤的认识。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土壤,了解土壤中存在的物质。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土壤的颜色和种类,分别拿出沙土、黏土和壤土进行实验。
通过摸、看、捻、握和搓的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土壤的质地、湿度和黏性等特征。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究不同土壤的透水性能,通过观察、听、触摸、握一握和闻的方式,分别倒入相同的水量,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得出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今天刮什么风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方式观测风;2.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3.感受到研究天气、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打乱的《风力等级歌》图片,让学生看图抢答,说出与图片对应的《风力等级歌》。
(师生共同补充评价)2、谈话: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那我们记住了《风力等级歌》有什么用呢?3、学生回答4、谈话:我们最好到教室外亲自去感受一下,不能光纸上谈兵呀?!我们得到外面去观测风,看看今天刮什么风?今天风级是几级?继续当好一个小小气象员!(板书)二、学生提出观测的问题1、谈话:你们外出观测风力风向,觉得自己还有那些问题要解决的?你们又有哪些观测计划和观测方法?哪些还需要老师帮助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问题。
三、师生讨论问题及解决方法1:方位的认识。
在教室里学会辨别方位(八方位);介绍学校操场的方位走向。
2:风向的认识。
教师帮助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实例讲述。
3:风向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
四、室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测量的工具准备:风向标、风力计的检查、纸带系在竹竿上;方位凳8张。
2、讨论外出测量的注意点:(1)在操场较空旷的地方测量;(2)不能挡住其他组测量;(3)观测要细致,要多测几次,才能记录;(4)动作要快,注意安全和保护校园环境。
五、学生外出测量,教师分组巡视指导1、选择地点测量。
2、及时记录。
3、教师也用自制的风力计、风向标测量,以便对照学生的测量值。
第5课气候与季节教学目的: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以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
二、探索和调查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认识秋季的气候特征。
2.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认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补充。
5.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认识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6.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适当补充。
7.小结。
三、回顾和解释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巩固所学,课外拓展。
)2.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5.1观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2.会描述观察所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教学准备: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4-21)一、用感官观察事物1、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2、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3、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4、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5、做游戏: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
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二、用工具观察事物1、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2、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3、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5、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三、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1、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2、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四、观察四种茶叶1、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2、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3、点拨: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
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五1、总结观察的方法2、布置作业: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24-22)(一)导入话题·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二)观察大米·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参考资料:弗莱明观察发现青霉素的故事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
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
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
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
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板书设计:观察肉眼看、耳朵听、用工具观察教后记:5.2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常用的测量工具单位过程与方法目标: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教学重点: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教学准备:秒表、烧杯、量筒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4-23)一、导入新课1、出示书本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判断,这两根线是否是直线?2、要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3、为什么眼睛看见的和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一样?4、板书:测量介绍用工具测量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二、认识常见测量工具1、你已经认识哪些测量使用的工具?作个简要的介绍2、要想进行精确的测量,还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介绍教材59页的测量工具,一一介绍他们的使用范围。
3、实践操作:测量一杯水的多少。
(1)介绍烧杯的、量筒的单位(2)介绍烧杯的、量筒的使用注意点(视线平视、防止碰撞、注意最大使用范围)(3)预测一杯水的容积(4)各组操作测量4、测量一些有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这些规则的工具,如果测量一些不规则、不断变化的、无法接近的物体呢?介绍高科技测量工具,纳米测量技术、GPRS定位测量讲述珠穆朗玛峰的测量变化经历,让学生建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测量工具也不断改进,测量的精确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不断提高。
三、介绍估算测量法(一)估算面积的测量1、测量正方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2、测量三角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3、测量五边形的面积用什么方法?4、测量不规则的树叶的面积用什么方法?从规则的形状到逐步不规则的形状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通过变通的手段可以测量面积。
5、介绍画网格线的方法。
6、实际测量树叶的面积。
(二)估算重量的测量1、要测量1亩地水稻的重量有哪些方法?2、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3、比较实际测量和估算测量的利弊。
四、1、介绍古人用水钟测量时间的制作过程。
2、布置课后制作。
第二课时(24-24)《测量一炷香的燃烧时间》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学习运用工具测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优劣。
主要教学环节:一、介绍古人用香计时间的由来二、探究怎样用一炷香测量时间1、全部烧完一炷香2、烧一半3、烧一定的数量计算4、怎样烧香比较合理:5、(1)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6、(2)测量要分成几段比较精确7、(3)怎样点火?不能点火就烧的一大截。
三、学生分组探究四、全班交流参考资料:珠峰测量:珠峰,藏语全称为“珠穆朗玛”,意为“女神”“圣女”尼泊尔叫她“萨迦塔”,意为“地球制高点”的意思。
珠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
四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发现珠峰是近代的事,清代1717年的《皇舆全览图》中就有珠母朗玛阿林(即珠峰)的记载。
而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则是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探险队在1852年首次确定的。
先回顾一下珠峰测量的历史。
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为8840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20世纪初期,国外曾采用气压测定的8882米作为珠峰高程,我国也采用过,1949年美国人里昂那多·克拉克根据传统方法测得阿尼玛卿山比珠峰高出193米,认为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后经验证推翻。
1954年,印度测量局在1852年测量基础上,重新测定珠峰为8847.6米。
1975年,我国在“登山、测绘、科考”一体的组织原则下,首次在珠峰设置3.5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1987年3月,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报刊新闻,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沃尔斯坦教授从卫星传递的信息测出我国的乔戈里峰高为8859米,比珠峰还要高出11米。
但同年,在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领导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分别求得珠峰正高8872米,乔戈里峰正高8616米,再次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德希奥本人这次测量也称为本世纪精度最差的测量。
1992年5月和10月间,美国、意大利分别采用GPS技术和光电测距仪技术,重新测定珠峰高程,德希奥提供的数据为8846.10米,比我国提供的数据少2.03米。
板书设计:测量电子秤、气压计、血压计温湿度表、身高体重计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