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数学学案2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学案2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用6—9的口诀求商》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二、重点难点1.会用6—9的口诀求商。
2.会用6—9的口诀求商。
三、导学问题1.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
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
有42朵野花,做一件标本需要6朵有72片柳叶,做一件标本需要9片有56片杨树叶,做一件标本需要8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72片长叶能做几件标本?56片黄叶能做几件标本?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解决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师: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42里有几个6。
板书:42÷6师:42÷6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学生可能出现:(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来计算。
(3)……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42÷6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6是42,也就是用六七四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板书:(六)七四十二商是7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四、参考资料“平均分”的故事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
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
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二单元购物4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二单元购物4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购物",主要内容有: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学会计算总价,找零等。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2. 培养学生独立计算总价,找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计算总价,找零。
难点: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图片,购物场景图,计算器。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3. 实例讲解:以实际购物场景为例,讲解如何计算总价,找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单位及换算,计算总价,找零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元=____角,1角=____分。
(2)计算题:买一个球需要3元5角,你有5元,应找回____元____角。
(3)应用题:小明有2元,他想买一个2元5角的玩具,他需要____元____角。
2. 答案:(1)10,10。
(2)5,0。
(3)2,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基本的认识,能理解和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单位换算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消费习惯,了解家庭月均消费水平,培养学生对家庭经济的认识。
高中必修二数学全册教案
高中必修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节: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教学重点:直线和平面的一般方程、截距式方程、点斜式方程、交点坐标、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教学难点:平面的一般方程的推导。
教学过程:
1.引入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一般方程。
2.介绍直线的方程。
讲解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和点斜式方程,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转换。
3.介绍平面的方程。
学习平面的一般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并讲解如何根据平面上的点和法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方程。
4.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的知识。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注意要点。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习题册。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直线和平面的方程,并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扩展阅读:了解不同方程的应用领域,并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word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word
课题:高中数学必修二
主题: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3. 能够应用函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1. 函数性质的运用。
2. 函数性质的证明。
教具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必修二》
2. 黑板、彩色粉笔
3. 讲义、作业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函数的性质。
2. 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3. 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函数性质进行推理和分析。
4.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函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函数的性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讨论,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学案2 直角的初步认识
2 直角的初步认识预习指南: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
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 数shǔ一yi 数shǔ下xià面miàn 的de 图tú形xínɡ各ɡè有yǒu 几jǐ个ɡè角jiǎo ? ( )个 ( )个 ( )个 ( )个2.教材第40页例3(1)观察下面物体中标出的角。
上面标出的这些角都是( )。
(2)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
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 ),每个三角尺上都有( )个直角。
(3)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 )比一比。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角的一条边(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角的顶点( ),看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角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 )。
(4)标出用纸折出的直角。
→→3.教材第40页例4用三角尺画直角。
(1)先画出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2)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3)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上这条线重合,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一条笔直的线。
最后标出直角符号4.下xià面miàn 图tú形xínɡ中zhōnɡ哪nǎ些xiē是shì直zhí角jiǎo ?在zài 括kuò号hào 里lǐ画huà“ 。
5.我wǒ来lái 判pàn 一yi 判pàn。
(对duì的de 在zài 括kuò号hào 里lǐ画huà“ ,错cuò的de 画huà“✕”)(1)直角的边越长,直角越大。
( )(2)黑板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
( )每日 口算 23+40= 34+3= 32+8= 42-5= 64-7=52+35= 24+61= 34+35= 21-6= 74-60=参考答案1. 3 5 6 42. (1)直角(2)直角 1 (3)直角重合重合直角(4)略3. 略4. ()( )( )( )()5. (1)✕(2)每日口算:63 37 40 37 57 87 85 69 15 14。
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2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案课题:混合运算 2 参观养鸭场姓名:一、导学目标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带括号)。
二、预习指导1、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还记得吗?(先算哪一步,在下面划横线)。
182+28-99=163-136+119=125+98-179=251-97-28=2、观察第72页信息窗2,思考下面的问题。
小丽去参观了姥姥家的养鸭场,姥姥家养了只花鸭,白鸭比花鸭少只姥姥家原来有个鸭蛋,已经卖了个,有位阿姨要买个鸭蛋。
⑴、还剩多少个鸭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我们可以来先求卖掉个后剩余的鸭蛋,再求卖了个后剩下的。
我们也可以混合运算列算式:我们还可以先算一共卖了多少个鸭蛋,再算还剩下多少个鸭蛋。
列混合运算算式是:-(+)=(个)这个算式的小括号能去掉吗?为什么?⑵、花鸭和白鸭一共多少只?我们可以先求白鸭有多少只,,再求一共有多少只。
,混合运算:。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三、以上的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尝试一下就知道了。
500+(300+26)=795-(135-35)=690-(327-300)=482-(197+203)=四、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五、达标测试。
(解决问题)⑴、列车的1号车厢坐了175人,2号车厢比一号车厢少做11人,这两节车厢共有多少人?答:这两节车厢共有人。
⑵、希望小学二年级一班在准备六一儿童节。
买了500个气球,用了180个红气球,190个黄气球。
还剩多少个气球?答:还剩个气球。
六、谈收获。
通过这一信息窗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对同学说些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2 北师大版 (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2 北师大版 (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6~9的乘法口诀2. 运用口诀进行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含义,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几单元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探索口诀:引导学生观察6~9的乘法口诀表,找出规律,并尝试记忆口诀。
3.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选择、计算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
4. 解决问题: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抄写6~9的乘法口诀表,并熟记。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3.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口诀进行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答案:1. 6~9的乘法口诀表:6 × 1 = 66 × 2 = 126 × 3 = 186 × 4 = 246 × 5 = 306 × 6 = 366 ×7 = 426 × 8 = 486 × 9 = 547 × 1 = 77 × 2 = 147 × 3 = 217 × 4 = 287 × 5 = 357 × 6 = 427 × 7 = 497 × 8 = 567 × 9 = 638 × 1 = 88 × 2 = 168 × 3 = 248 × 2 = 328 × 5 = 408 × 6 = 488 × 7 = 568 × 8 = 648 × 9 = 729 × 1 = 99 × 2 = 189 × 3 = 279 × 4 = 369 × 5 = 459 × 6 = 549 × 7 = 639 × 8 = 729 × 9 = 812. 练习题答案:(1)填空题:6 × 3 = 187 × 4 = 288 × 6 = 489 × 7 = 63(2)选择题:① C② B③ A④ D(3)计算题:① 6 × 5 = 30② 7 × 8 = 56③ 8 × 9 = 72④ 9 × 6 = 54在以上提供的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教案+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总结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经认识元、角、分的基础上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
教材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多样化的付钱方法,能正确计算应找回的钱数。
本节内容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购物的生活,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购物经验,有过自己买文具等小物件的亲身经历,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创设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学会购物。
2.掌握多样化的付钱方法,学习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3.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培养数学情感。
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1买文具 1 课时2买衣服 1 课时3小小商店1 课时买文具。
(教材第10、11 页)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 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重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 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人民币票样。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商店买文具。
你们高兴吗?(高兴)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时要用到人民币,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
但是我们也不可以盲目地崇拜金钱,因为“金钱不是万能的”。
2年级数学学案《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理解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长。
2.仿照课本,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3.我想问、我想说:(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1.估一估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大约()个。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2.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例2,认识1厘米。
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4.看我的,我会量。
先估计,再用尺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1.看一看,铅笔长()厘米。
2.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数学广角——搭配(二) 学案
数学广角——搭配班级: 组别: 组号: 学生姓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稍复杂的排列【预习导航】旧知回顾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 )【新知探究】1.探一探:认真阅读书本第101页例1的内容。
(1) “用0、1、3、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根据题目信息作出以下判断。
可以用两次1组成11吗?( )十位上可以是0吗?( )(2)你有什么好方法找出这些两位数,请说明,并罗列出所有你找到的两位数。
2.小结。
排列问题与( )有关。
找出所有排列的数的方法。
预习要求 ☆ 预习书本,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方法,你将学会如何用2个以上的数字搭配出所有的两位数。
☆ 温馨提示: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完成情况【精练反馈】1. 一共有( )个长方形。
2. 从 2 、7 、 0 、5四张数字卡片中任意取出3张,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在这些三位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学习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易错收集】第二课时简单的搭配问题【预习导航】【合作探究】1.探一探。
2.试一试。
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有几种配菜方法,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预习要求 ☆ 预习书本,通过想一想、练一练等方法,你将学会生活中简单的搭配问题。
☆ 温馨提示:全面地、有序的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做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荤菜:排骨、鱼汤、肉丸子素菜:土豆、豆腐、茄子3.小结。
能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法表示出搭配方案。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精练反馈】1. 从下面的饮料和点心中选择,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搭配,想一想可以怎么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牛奶可口可乐蛋糕面包饼干2.从学校到米奇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可以走?【学习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易错收集】第三课时简单的组合【预习导航】旧知回顾小明、小强、小庆三名同学排成一排,有( )种不同的排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6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
6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预习指南:计算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 用竖式计算。
28+32+27= 37+15+42= 74-35-17= 95-26-48=2.教jiào 材cái 第dì28页yè例lì3(1)已知信息:车上原来有( )人,下来了( )人,又上去了( )人。
所求问题:现在有多少人?(2)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就要从原有的人数中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列式是。
(3)探索算法。
67-25+28=( )简便写法:(4)解决问题:3.教材第28页例4(1)“( )”叫做( ),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算式72-(47+16)读作:(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
(4)解决问题:72-(47+16)=( )4.列liè竖shù式shì计jì算suàn。
56+34-20= 32+(55-46)= 86-(13+42)=每日 口算 85-9= 68+5= 72+8= 90-5= 48-30=6+54= 82-4= 56+6= 80-7= 45+30=参考答案1. 87 94 22 21 竖式略2. (1)67 25 28(2)67-25+28(3)70 42 42 42 70(4)67-25+28=70( 人)3. (1)小括号(2)72减去47加16的和(3)小括号(4)9 63 94. 56+34-20=70 32+(55-46)=415 6+314909 0-20705·5-4693 2+194186-(13+42)=311 3+42558 6-5531每日口算:76 73 80 85 18 60 78 62 73 7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口诀》学案
新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口诀》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2和有关数的相乘。
二、重点难点1.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理解意义。
2.编出2的乘法口诀。
三、导学问题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学习2的乘法口诀,完成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
(2)全班交流。
1节车厢里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节车厢里坐几个人?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读口诀。
后面依次类推。
四、参考资料。
乘法口诀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现在使用的顺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又称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2015年3月,九九乘法表传入英国后,因语言不同导致口诀变长,背诵较难,《一课一练》英国版中可能改为“12×12乘法表”。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材数列教案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材数列教案
教学内容:数列
教学目标:1. 了解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常见数列的表示方法及性质。
3. 能够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数列的概念、常见数列的特点、递推公式的求解。
教学难点:数列的性质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习题集。
教学过程:
1. 概念引入:通过举例引入数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列,并询问学生对数列的认识。
2. 数列的表示方法:介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常见数列的表示方法及特点,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
3. 数列的性质:讲解数列的性质,如首项、公差、通项公式等,让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
4. 数列的递推公式: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如何求解数列的递推公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求解方法。
5. 综合练习:布置一些数列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解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总结提问: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深对数列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及性质,让学生在解题中得到实际应用。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学案
判断旗杆高13( )还是13( )?
(2)怎样解答?
方法一:结合身边的“尺”进行判断。
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 ),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3( ),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
方法二:借助参照物判断。
看图可知,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 )多一些,(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高。
参考答案
1.3 4 5
2.(1)厘米米(2)厘米厘米米米10米(3)厘米米
3.(1)米(2)厘米
4.厘米厘米米
5.(1)厘米(2)(3)米
6.60+10=70(厘米) 70+10=80(厘米)
60<78 70<78 80>78
答:新房子的门不合适。
每日口算:35 94 37 69 66 50 50 85 65 32
(2)灯管长50厘米。( )
(3)房间高3厘米。( )
6.小山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子,爸爸量得新房的门高78厘米。小山羊的身高是60厘米,妈妈比小山羊高10厘米,爸爸比妈妈高10厘米。请你帮它们算一算,新房子的门合适吗?
每日
口算
27+8= 85+9= 42-5= 63+6= 26+40=
56-6=42+8=90-5=73-8= 82-50=
(3)解答合理吗?
验证上面结果的合理性,可以根据身பைடு நூலகம்的事物来推理。一支新铅笔的长度都不止13( )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 )。
3.根ɡēn据jù生shēnɡ活huó实shí际jì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厘lí米mǐ或huò米mǐ。
高中第二册数学教案全套
高中第二册数学教案全套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1.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
2.分式的加减乘除
3.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
4.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式的加减乘除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15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三、讲解分式的加减乘除(25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讲解分式的加减乘除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四、讲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15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讲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五、讲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0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讲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六、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内容较多,时间安排比较紧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点。
同时,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 乘法、除法(一)2.2 看图写乘法算式学案 沪教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 看图写乘法算式【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编乘法题,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能够根据点图,写出乘法算式。
3.进一步理解交换的思想。
4.通过看同一幅图,从不同角度编乘法应用题,培养发散思维。
【学习重难点】1.通过看图写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能够根据点图,写出乘法算式。
3.进一步理解乘法交换律。
【学习过程】一、自主尝试,初步感知1.观察图意,尝试解答你能列式计算图中有多少只草莓吗?(1)可以写成3×4=12或4×3=12,为什么?3×4=12有( )列草莓,每列( )个,一共有12个草莓。
4×3=12有( )排草莓,每排( )个,一共有12个草莓。
2.加强印象A .横着看,有4行蛋糕,每行2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可以写成:( )×( )=( )B .竖着看,有2列蛋糕,一列4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可以写成:( )×( )=( )C .超市的货架上有2排蜂蜜,每排5瓶,一共有几瓶蜂蜜?可以写成:( )×( )=( )D .超市的货架上放了5列蜂蜜,5瓶一列,一共有几瓶蜂蜜?可以写成:( )×( )=( )【达标检测】1.妈妈让小明去超市买东西,给了小明4张10块,妈妈要小明买10颗糖,一颗1元;5个苹果,一个2元;两个蛋糕,一个5元。
问: (1)妈妈一共给了小明多少钱? (2)小明买糖果一共要花多少钱? (3)小明买苹果一共要花多少钱? (4)小明买蛋糕一共要花多少钱? (5)小明买完东西还剩多少钱?。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1. 点、线、面的定义及性质
2. 点与线的关系
3. 线与面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点与线、线与面的相关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点、线、面的定义
2. 线与面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点与线的关系
2. 线与面的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例子引出点、线、面的概念
2. 学习:教师讲解点、线、面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3. 实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点与线、线与面的关系,并完成相关练习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5. 作业: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1. 课件:点、线、面的概念和性质
2. 教辅书:相关练习题和案例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理解点、线、面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2 《进位加》学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2 《进位加》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2.能够利用进位加法规则进行计算;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进位加法的方法。
二、知识点回顾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一位数加一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等。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加法计算方法,叫做进位加法。
三、引入新知识1. 什么是进位加法?进位加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当某一位的加法结果超过10时,需要向高位产生进位,即向前一位加“1”。
比如在计算12+8时,个位相加得到2,但是十位相加时超过10,需要进位,最终的结果是20。
2. 进位加法的规则在进位加法计算中,需要掌握以下规则: - 当个位相加超过10时,个位数保留,进位到十位; - 当十位相加超过10时,十位数保留,进位到百位; - 以此类推,进行高位的进位。
四、例题讲解1. 计算以下各题:1.23 + 172.45 + 383.56 + 294.78 + 38解:1.23 + 17–个位相加 3+7=10,个位保留0,进位1–十位相加 2+1(进位)+1=4–最终结果为402.45 + 38–个位相加 5+8=13,个位保留3,进位1–十位相加 4+3(进位)+8=15,十位保留5,进位1–最终结果为833.56 + 29–个位相加 6+9=15,个位保留5,进位1–十位相加 5+2(进位)+1=8–最终结果为854.78 + 38–个位相加 8+8=16,个位保留6,进位1–十位相加 7+3(进位)+1=11,十位保留1,进位1–最终结果为116五、练习题1. 计算以下各题:1.34 + 292.57 + 483.69 + 354.82 + 492. 拓展练习:1.小明有48块钱,小红有35块钱,他们俩一起有多少钱?2.有一根绳子长63厘米,又加了45厘米长的绳子,现在总长度是多少厘米?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案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例,与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再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突破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二()一十八三九()()九三十六五()四十五六()五十四七九()2.用下列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九三十六3.计算下面各题。
18÷2 54÷6(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4.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用9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7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今天我们接着上节课来布置教室的装饰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或引导。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第三组的同学们来布置教室吧。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2.出示例2.(1)出示问题三,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学生自行提问并列式,写出得数。
集体交流。
师: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列式是:27÷9=3 口诀:三九二十七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27÷3=9)(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7÷9.(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2单元 练习七 实践活动|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2单元练习七实践活动|人教新课标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加法,减法的计算方式。
引导学生放慢思考的速度,掌握简单的口算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活动过程1. 加减法运算游戏让学生们分为两组,进行加减法口算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第一轮:每个组的队员依照老师的口令快速读出加法或减法算式的结果,快的一方获胜。
•第二轮:每个组的队员轮流快速朗读加法或减法算式,先说出正确答案的一方获胜。
•第三轮:一个组里面任意两名队员进行比赛,出题者出一道加法或减法题目的算式,答题者需在老师的口令下回答结果,先回答正确的一方获胜。
通过这些比赛,不仅可以加深孩子们在趣味中对于计算方法的理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
2. 算式填空让学生们站起来,每人拿一张A4纸,固定在背上,然后教师开始读出一道加减法算式,学生按照出题者的要求,将结果写在自己的纸背上上。
每下一道题,学生都只能使用之前题目的结果。
这个游戏目的在于锻炼孩子们在头脑中记忆和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增强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小组之间进行互动。
分配任务是每个小组要求讨论,如何才能更快地算出最终结果,他们可以互相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分解和列队逐个统计的方式以及提倡思考和交流的方法。
让他们在思考之中培养出互补的想法。
三、活动收获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正式的口算,而且通过游戏形式去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式,使得他们在活动中快速的适应和提高了算术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活力。
四、小结合理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2.1 .2数列(2) 学习目标 (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确定数列的一种方法; (2)掌握根据数列的前n 项和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 重点
数列的递推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n 项和确定数列的通项公
学习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及学习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及 学习札记
【问题导学】
1.已知在数列{}n a 中12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是否都可以写出来?
可以
2.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以及任一项n a 与前面一项n a (或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这个公式叫做{}n a 的递推公式. 3.数列的前n 项的和通常记为n S ,12n n S a a a =++⋅⋅⋅+.
n S 与n a 的关系: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验证1n =的情况.
【对点讲练】
例1.(1)若数列{}n a 中,12a =,且各项满足121n n a a +=-,写出该数列的前四项. (2)若数列{}n a 中,11a =,24a =,且各项满足212n n n a a a ++=+,则26是该数列的第几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n
n S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
22n n S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1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随堂演练】
1.32P 习题2.1第5,6题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2
n
n n a a a +=
+*()n N ∈,写出它的前5项,归纳其通项公式,
并验证是否满足递推公式.
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lg(1)1n S n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