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考点归纳一、荒漠化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全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全部【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自然地理1.地球的形状:地球为近似于球体的椭圆体,南北两极略扁,赤道略隆起。

2.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

总周长为40,075千米,表面积为 510,072,000平方千米,体积约1.08321 ×10¹²立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周期为1年。

4.地球的倾斜角:23.5度。

5.大气圈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剩下的1%是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氦、氖、氩等。

6.气温的变化:气温受海拔、纬度、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随着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

7.风的形成:风是气体运动的一种,其动力主要是地球的辐射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所致。

风向一般是指风的起始方向。

8.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海洋环流受海洋表层水的温度、盐度、海水密度等因素影响,主要有暖流、冷流和海洋涡旋等。

人文地理1.经纬度的概念:经度是地球表面在东西方向的角度,地球表面被划分为360度;纬度是地球表面在南北方向上的角度,地球表面被划分为180度。

2.地球上的时区:将地球分为24个等份,每一份对应一个时区,每个时区差距1个小时。

3.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飓风、洪水等,它们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4.人口和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化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5.地球的卫星: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月球直径3474千米,距离地球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6.时区的划分:世界上通常把时间划分为24小时制,原点定在英国的格林威治。

7.地球的气候: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因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

按照不同的经纬度、气候带和季节划分,人们通常将地球划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和热带等多个气候区。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地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2.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大气圈
-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 大气圈的功能和作用
- 大气圈的气候分区
4. 气候与天气
-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
- 天气的形成和预报
5.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6. 土壤与农业
- 土壤的形成和组成
- 土壤的类型和特点
- 农业的发展和影响
7.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变化
- 人口问题和人口控制- 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8. 交通与通信
-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工具-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 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精选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系统的学科,是揭示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学科。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七年级上下册的地理知识点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昼夜变化、四季交替、时区划分等。

2. 大气层及其特征: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大气压等。

3. 气候与天气:气候、天气的概念及特征、影响天气因素、中国气候带分布等。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保护、节约等。

5.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保护、复垦等。

6.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保护等。

二、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的分布、特征、资源、开发等。

2. 大地构造及其地貌特征:陆地地貌的原因、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台地、盆地、火山、喀斯特等类型。

3. 矿产资源:矿物、矿产资源的分类、分布、开采、利用等。

4. 省份地理:全国各省份的位置、特点、资源、产业等。

5. 中国与世界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情况及特征等。

6. 地图及其制图方法:地图的种类、制图符号、比例尺、经纬度、投影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和梳理,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地球,理解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关系。

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高中地理学打下坚实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理的定义和作用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的学科。

通过地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理现象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2.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造成地球的昼夜变化。

3.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4. 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包括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5. 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地球上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象现象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6.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的储存、处理和分析的系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等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7.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8.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9.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各大洲、各国家、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理位置。

了解世界地理有助于增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10. 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本文涵盖了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以下部分:1.地球与地球仪2.经纬度与地球坐标3.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4.地球的运动5.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6.地形与地貌7.气候和水资源1. 地球与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公里,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着。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这个倾角导致了地球的四季交替。

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地球的工具,它通常由球体和三条轴组成:地球的自转轴、黄道轴和赤道轴。

地球仪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可以用来展示地球各个部分的地理信息。

2. 经纬度与地球坐标经纬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位置的坐标系,它以地球的自转轴和赤道为基础确定了地球的参考系。

经度和纬度都被度量为角度。

经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过位于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而纬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赤道,赤道的纬度为0度,南半球为负数,北半球为正数。

地球坐标是一个用来表示地球上位置的三元组系统,由经度、纬度和高度组成,它通常以度,分钟和秒为单位,如果要精确表示,还可以用弧度来代替度。

地球坐标可以帮助确定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并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和地球科学领域。

3. 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地球仪的限制,我们需要分割地球表面来确定时间和日期。

世界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距离东西两端的经度相差15度。

不同时区内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随着从东向西的移动,时间会递减,从西向东移动则会递增。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绕过地球的一条线,它位于实际的经度180度。

当处于该线东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前一天,而处于西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后一天。

4. 地球的运动地球同时作自转和公转运动,这两种运动共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转定理、昼夜和地球的四季交替。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大陆与海洋- 地球的分部- 地球的层结构和构造- 科学实验和实践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疆域和边界- 中国的陆地与海洋- 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中国的气候和季风- 中国的地貌和低山丘陵平原-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单元旅行与地图- 地图的使用和绘制- 倾斜角和比例尺- 方位与经纬度- 尺度与距离- 地图的分类和种类- 旅行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四单元人口与聚居- 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五单元我的家乡- 家乡的地理位置- 家乡的景物与自然环境- 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家乡的经济发展- 家乡的未来规划第六单元交通与通信- 交通与交通工具-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交通通信中的能源消耗- 运输与通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七单元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污染与环境保护-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八单元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乡镇、村庄和社区第九单元中国的组织和国际交往-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组织- 中国的国旗和国歌- 中国的国际组织和交往- 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 中国的历史与世界的联系第十单元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世界上的大陆和大洋- 大洲和洲缘地带- 世界的地貌和地质-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区域第十一单元世界的气候和植被资源-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分布- 世界的植被类型和分布- 气候和植被资源的联系第十二单元世界的交通与通信- 世界交通的发展- 世界交通运输方式- 世界交通网络- 世界通信和信息技术- 交通和通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十三单元世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问题- 世界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和谐第十四单元世界的区域合作和世界著名城市- 世界的区域合作组织- 世界的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 世界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世界的旅游资源第十五单元地球上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的文化遗产与世界的联系- 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旅游与历史文化。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第一章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第二章2.1 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 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0度经线半圆(弧形) 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赤道2.2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四大洋:1 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3 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学会看地图2.4 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第三章3.1 世界的人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2 世界的人种人中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世界的宗教:____ 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 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 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
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
低; 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 ④垂直分布: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名称、 位置)。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 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0。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三、天气与气候
▪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
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 能差别很大。 (短暂性、差异性)
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
洲 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
大印北,四洋贯通)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 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 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 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圆圈,指示东西。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七年级地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部分略微膨胀,两极部分略微压缩,因此地球呈赤道胖两极扁的形状。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使得地球上的日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2.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状结构,由固态岩石和半固态岩浆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貌运动。

构造运动指地球内部的岩石发生变形、移动和破裂的过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地貌运动是地表岩石和土壤的变动,如风蚀、水蚀等。

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和农业等人类活动的空间组成。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等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4. 自然地理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区划:根据地球的自然特征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大洲、海洋、河流等。

自然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理特征的地理区域,如亚洲、北美洲等。

5. 资源与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

环境保护:指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影响(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及其作用。

-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 简单地图的阅读和解读。

3. 地形图的识别- 等高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 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特征(山顶、山谷、山脊、鞍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形成与流域的概念。

3. 陆地与海洋- 陆地地形的类型(平原、高原、山脉、丘陵)。

-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征。

- 岛屿、半岛、海峡的基本概念。

4. 自然资源与环境-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 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城市化的过程及其带来的问题。

2. 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基本概念。

- 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

-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

3. 交通运输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特点。

- 交通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其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四、地理实践1. 地理观察与实地考察- 观察自然现象和地理特征的方法。

- 实地考察的准备和实施步骤。

2.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 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图表制作。

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

- 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地理学科的基础框架,对于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技能。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与项目和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一、提出证听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老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老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地球时球体);(4)卫星照片二、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址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址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二、用事实别离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二、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N --90°N)、北温带(°°N)、热带(°°S)、南温带(°°S)、南寒带(°S --90°S)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酷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转变明显重点图:P13图,P14图 三、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①比例尺的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一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读比例尺技术: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2)运用地图分辨方向分辨方向:①一样方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 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 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四万公里,地球的南北极半径分别是六千三百五十公里和六千三百七十八公里,地球的平均半径是一万四千七百四十八公里。

二、纬线和经线
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向两极逐渐缩短,所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

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

三、纬度和经度
纬度: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北纬和南纬各有90°。

经度: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经和西经各有180°。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公转一周大约需要一年。

五、地球的五带
热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最高,降水最多。

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适宜居住。

北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主要是冰雪覆盖的寒冷地带。

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适宜居住。

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以南,主要是冰雪覆盖的寒冷地带。

六、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

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

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活动p50)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

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降水的分布(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亚洲的印度。

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沙漠,位于南美洲。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1. 自然地理
- 地球的构成与运动:地球的构造层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
- 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经纬度、地理位置的意义、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主要山脉与高原:长江、黄河、青藏高原
- 主要水系与湖泊:长江、黄河、淡水湖
- 主要气候带与气候区划:亚热带、温带、寒带
3. 国际的自然地理
- 主要洲际水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主要洲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自然区域:南极洲、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
4. 人文地理
-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区位与交通:地理区位的意义、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性
- 居住与居住区:城市和农村、居住区的特点和分布
5. 中国的人文地理
- 主要城市与区域:北京、上海、广州、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主要经济区域和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开发区
- 主要人口迁徙:农民工流动、城市化进程
6. 国际的人文地理
- 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上海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
- 主要城市与区域:纽约市、东京都、伦敦、巴黎
- 主要旅游目的地:巴黎、罗马、纽约、伦敦
以上所列知识点涵盖了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全册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们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时球体);
(4)卫星照片
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 --90°N )、北温带(23.5°N --66.5°N)、热带(23.5°N --23.5°S)、南温带(23.5°S --66.5°S)、南寒带(66.5°S --90°S)
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重点图:P13图1.18,P14图1.19
三、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识记图1.25 一些常用图例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
识记图1.36(P25)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第二章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33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④东半球的大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
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识记P42图2.22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