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3(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提升案: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基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
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________,去成就事业。
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
但中国的父亲习惯________,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
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________的。
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
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
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
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使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使子女和父亲________。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
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
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
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解析:选A。
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一层的“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浪迹天涯隐忍不发无懈可击亲密无间B.东奔西走隐忍不发十全十美亲密无间C .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D .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解析:选B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综合测评3(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阶段综合测评(三) (第五单元)(教师用书独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其责人也详.(详细)怠者不能修.(进修)B.小挫益厉.(发奋自厉)故虽并.天下(兼并)C.能以兵尝.敌(试探)彼将强.与吾角(勉强)D.则拳蹙..而不遂(弯曲,皱缩)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过)C [C项,强:偏偏,偏要]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B.多才与艺人..也C.至于..李唐,不可遍举D.一静可以..制百动D [“可以”意义同现代汉语。
A、B、C三项是古今异义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此用长短..之术也A.尺棰.当猛虎B.详,故人难于为善.C.则谗谀者自远.矣D.内.以欺于心B [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A、D两项为名词作状语。
C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 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闻古之.人有舜者A.得吾说而存之.B.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C.有之.而不用D.辍耕之.垄上B [B项,助词,的。
A项,代词,它。
C项,代词,贤才。
D项,动词,到,往。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不责人以细过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D.争道长乐坂下C [A、B、D三项均属状语后置句。
A项,正常语序为“不以细过责人”;B项,正常语序为“泰山于前崩而色不变”;D项,正常语序为“(于)长乐坂下争道”。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测评3(含解析)粤教版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1分)旧信重读黄静芬,①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②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③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④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
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⑤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⑥人之成熟,总是从拥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开始,这时,再去细细思考人生是什么呢?童年期,懵懂无知无觉只盼快快长大;青春时,未来好梦无数,仿佛伸手可及。
然后,立没立业只有自己晓得,家是成了一个,孩子也养了一个,便开始赶时间、磨时间、杀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一世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再回首时,天还是那个蓝天,地还是那块绿地,月还是那轮明月,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脸上每缕皱纹都填满深浅不一的沧桑。
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检测(三)(含解析)粤教版选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单元综合检测(三)(工夫: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反的一组是( )A.亵渎.穷兵黩.武觌.面买椟.还珠B.诽.谤蜚.短流长扉.页风靡.全球C.匮.乏溃.不成军馈.赠功亏一篑.D.荟萃.鞠躬尽瘁.淬.火猝.不及防解析:选C。
C项,都读kuì。
A项,“渎”读dú,“黩”读dú,“觌”读dí,“椟”读dú。
B项,“诽”读fěi,“蜚”读fēi,“扉”读fēi,“靡”读mǐ。
D项,“萃”读cuì,“瘁”读cuì,“淬”读cuì,“猝”读cù。
2.以下各句中,加点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夜幕降临,夜色中的古城在灯火阑珊....中更加迷人,行人在被磨得光亮的石板街上漫步,感受着别样的夜晚风情。
B.在松树下的溪心路畔,突如其来地冒出一簇簇石柱,人称小石林,鬼设神施....,外形万千,犹如绽放的莲花,带露的佛手,破石的春笋和竖案的文笔。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这几天,三月的春日里上海春寒料峭....,阳光明媚,空气里有着融融暖意,笑盈盈的迎春花惹来很多人驻足观看。
解析:选C。
A.灯火阑珊:灯火稀疏,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
B.鬼设神施:如神鬼所做的普通。
描述诗文非常精妙。
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不同凡响。
D.春寒料峭:描述初春的寒冷。
3.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由于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B.近日,微软研发中心颁布发表,一向技术领先、功能创旧事名的微软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率先计划推出具有国际领先程度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电子题库模块综合检测粤教版选修3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数.字/数.见不鲜间.距/间.不容发下载./千载.难逢B.扛.枪/力能扛.鼎否.决/否.极泰来拾.掇/拾.级而上C.惆.怅/风流倜.傥儒.家/相濡.以沫枯.燥/怙.恶不悛D.沏.茶/休戚.相关角.色/矫.枉过正创伤./悲怆.欲绝解析:选B。
A项,分别读shù/shuò,jiān/jiān,zài/zǎi。
B项,分别读kánɡ/ɡānɡ,fǒu/pǐ,shí/shè。
C项,分别读chóu/tì,rú/rú,kū/hù。
D项,分别读qī/qī,jué/jiǎo,chuānɡ/chuàn ɡ。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于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谓独具只眼。
比如,《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更在于历经蹉跎岁月之后,它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显其尖锐。
A.坚不可摧B.独具只眼C.入木三分D.蹉跎岁月解析:选D。
A项,坚不可摧: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B项,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D项,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决策。
B.以我对以往土地政策调整的观察,能达到法律修订和政策调整偏差的最要紧办法,是把农民引入政策决定的公共博弈领域,让农民意愿成为一种“最后否决权”。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3单元 综合测试.doc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3单元综合测试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蹩.进(bié)迷惘.(wǎng)匮.乏(guì)自惭形秽.(suì)B.瘐.毙(yǔ)搭赸.(shàn)采撷.(xié)面面相觑.(qù)C.乖角.儿(jué)咏叹调.(diào)三叉戟.(jǐ)草菅.人命(guān)D.冢.(zhǒng)醪.糟(liáo)忏.悔(chàn)梦寐.以求(mèi)解析:A.“匮”读为“kuì”,“秽”读为“huì”;C.“菅”读为“jiān”;D.“醪”读为“láo”。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攫取饱绽婉然踉踉跄跄B.典押誊写暄嚣目不遐给C.针炙阿谀垂涎尾大不调D.涟漪戮力莅临封妻荫子解析:A.婉—宛;B.暄—喧,遐—暇;C.炙—灸,调—掉。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____________。
她像坐在一片____________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____________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____________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一大片晶莹斑斓笼起B.一大堆银白银白浮起C.一大片洁白洁白笼起D.一大堆晶莹斑斓浮起解析:见课文。
答案:C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熟视无睹....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过关检测传记选读单元过关测评三适用,答案+解析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麾.下/旌旄.绐.骗/逮.捕披靡./奢靡.B.丈人行./树行.子症.结/挣.脱廪.食/大义凛.然C.哂.之/栖.息揆.度/壬癸.舂磨./蓦.然回首D.编纂./篡.改杵.臼/忤.逆擘.画/譬.如解析:选D。
A项,huī/máo,dài,mǐ/mí。
B项,hánɡ/hànɡ,zhēnɡ/zhènɡ,lǐn。
C项,shěn/qī,kuí/ɡuǐ,mò。
D项,zuǎn/cuàn,chǔ/wǔ,bò/p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解析:选B。
A.“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关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用在此处修饰“广大读者”不恰当。
B.“悲天悯人”的意思是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符合题意。
C.加“的”使句子产生了歧义。
D.“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此处用来修饰“大自然”显然不符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
单元质量检测三(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
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
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
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
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
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
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
以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
尤其是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
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粤教版语文传记选读单元过关检测卷三及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三)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测试时刻:120分钟评判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倔.强/匠.心独运绯.闻/菲.薄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B. 乘.客/承.前启后崭.新/暂.时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C. 躬.行/供.认不讳寒暄./渲.染千载.难逢/车载.斗量
D. 笃.行/睹.物思人拥.护/佣.金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析:A项,jiàng,fēi/fěi,xiǎn;B项,chéng,zhǎn/zàn,hōng/hòng;C项,gōng/gòng,xuān/xuàn,zǎi/zài;D项,dǔ,yōng/yòng jīn。
答案:C
2.填入下面两个语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1)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
周朝建朝之前,天下部落________之;周朝建朝以后,天下诸侯共之;周朝既衰之时,天下文人从之;周朝既灭以后,历朝历代颂之。
如此的成功,后来________没有一个朝代能超过它。
(2)花朵是植物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在承担繁衍重任的同时,还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和无穷的艺术灵感。
除________的外表,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花朵为人所喜爱的重要因素,多数被子植物的花器官老是沿着某种对称方式生长排布,可谓________。
A.毁从来美轮美奂天然去雕饰
B.宗几乎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C.宗几乎美轮美奂天然去雕饰
D.毁从来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解析:。
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
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
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
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相当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铜镜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有的也反映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制镜者的内心愿望,给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意义。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作铜镜的商业化,从前制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
但无论是制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
这对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
首先,向往世俗幸福的内容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
其中可分为三类:一是长寿,如“延寿万年”“延年益寿”,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二是富贵,如“君宜高官,位至三公”“常富贵,乐未央”“大乐贵富毋极”,这些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富贵的企盼;三是长乐,铭文中多见将长寿、富贵加以结合,而同时祝祷长乐,如“与天相寿,与地相长,富贵无极,长乐未央”。
以上三类,属于汉代人追求世俗幸福的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把快乐作为幸福的要素,是值得关注的。
有更多的铭文是把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和家庭伦理结合在一起表达的,体现出家庭伦理观念是汉代人的深切关怀。
如“利二亲,宜弟兄,寿万年,长相保,宜子孙”“长保二亲乐富昌”“长保二亲及妻子”“夫妻相喜,日益亲善”“延年益寿,宜子宜孙”“天地和合子孙成,长保夫妇乐长生”。
这表示,在汉代人心目中,对幸福的追求,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关切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相思镜铭文,如“长相思,毋相忘”“愿长相思,长毋相忘”,这一类情感相思铭文在汉镜中甚多,多属夫妇、男女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之多,也是汉镜铭文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模块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一、二大题为必考题,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
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且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在扫墓祭奠活动中肃穆悲伤,在踏青游春活动中欢乐喜庆,兼具两种情感特征。
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融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欢乐游春于一体的复合型大节。
在周秦,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
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孔子甚至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
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了。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
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公元105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人们在介之推被焚的忌日禁火冷食以示纪念,是为“寒食”。
介之推的故事传说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因魏晋的“晋”和春秋时介之推故事发生地——晋国的“晋”是同一个“晋”字。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三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单元质量检测三(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顾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水彩画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面临着新的、更多的选择。
中国水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水彩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语言内涵,它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有所不同。
流动的水和透明的色相互交融,使水彩画产生种种微妙的效果。
这种水色交融的绘画过程使水彩画充满无限生机。
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作为“水"的民族,对水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对水彩画中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现代中国水彩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绘画是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人思想情感的反映,它强调主观作用,侧重去表现生活而不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活,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发挥画家的创造性。
现代形态的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样化的水彩艺术。
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追求水彩艺术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源”。
水彩画的“寻源”并不是简单去研究水彩世界的源头,而是寻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源.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要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等等,其实细想一下,这些中国水彩的所谓创新发展其实经不起文化的推敲,不过是自我满足的一种表现罢了。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出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学说组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混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
要真正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
它并不是在水彩画中简单地添加水墨画的笔触、线条或在水彩画中表现了民族的风情风貌就是“民族化”了,而应当是内在的结合和很自然的渗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提升案: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三 古风余韵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单元质量检测三古风余韵(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柱成“间”,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空间单元。
以四柱成“间”为原点,中国木构建筑逐渐发展出各种变化。
中国传统建筑规模的扩大并非取决于建筑体量的增加,而是依靠具有模数意义的“间”的单元性叠加。
“间”和划分“间”的柱具有刻度功能,建筑群通过“间”的有机聚合,形成整饬而丰富的群体形象。
以“间”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各种形态简洁却意涵丰富的中国古典建筑形态,对中国古人的生活模式、心理结构乃至审美习惯皆影响深远。
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以“间”及“方正”式网格为鲜明特性的传统建筑空间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观念,与其说是人们根据天地之形创造了传统建筑“方正”的基本格局,不如说是先民以自己居住的“方正”的木结构房屋形态为原型,产生了对大地形状的猜想,四角方正的建筑影响了先民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强化,出现了“四正”方位的崇拜,乃至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并演绎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守的方位观念。
在这一概念下,“间”成为中国古人规划自己生活世界的指导思想。
方形的院落是“间”观念延伸的第一步,由院落而组成网格式的建筑群则是“间”观念延伸的第二步,中国古典建筑群平面布局中往往隐藏着规划严整的网格基线。
更进一步,中国古典城市的规划往往也呈现出“间”的网格化特征,如唐代的长安与洛阳。
甚至“国土”也可以用“间”来划分,典型如周代的“井田制”,以九块方田称一“井”,形似“井”字。
土地由“井田”构成的网格划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将天下视为屋宇、将大地划分为无数“间”的一种思维模式,是在房屋空间布局与城市规划概念下形成的。
“庭院深深深几许”,建筑空间单元的不断重叠,强化了人们视觉上“庭院深深”的效果,而这层层延伸的空间,即是以“间”为序列原点生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教师用书独具)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偃仰..啸歌 偃仰:安居,休息 B .终鲜.兄弟 鲜:没有 C .未曾废.离 废:废止 D .珊珊..可爱 珊珊:美好的样子[解析] B 项,鲜,少。
[答案] B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夙.遭闵凶②而刘夙.婴疾病 ⎩⎪⎨⎪⎧③凡.再变矣④轩凡.四遭火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解析] ①早,这里指幼年。
②一直。
③④译为“总共”。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臣欲奉诏奔驰B .臣具以表闻C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D .雨泽下注[解析] B 项,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C 项,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墙。
D 项,名词作状语,向下。
[答案] A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 .急于星火C .今臣亡国贱俘D .其制稍异于前[解析] C 项,为判断句。
A 、B 、D 三项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答案] C二、本大题8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8分)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上书致请者,....,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理解文意。
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语法等断句。
由语法分析,可以判断“数见军旅”和“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的后面一定要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所”和“住”构成“所字结构”,意思是“所居住的(地方)”,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
[答案] 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C项,“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错,应该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封建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答案] 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
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
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
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
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原文为:“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答案] 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注意句中关键词语的翻译。
(1)军旅,军队。
咨,叹息。
怨,怨恨。
游幸,指皇帝外出巡游。
(2)凶逆,凶恶悖逆。
王室,王朝,朝廷。
泉壤,黄泉之下,地下。
[答案](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参考译文】来护儿,字崇善,还未记事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收养。
吴氏照顾抚养他,很尽心地像母亲一样教诲他。
幼年的时候就卓越出众,开始读《诗经》的时候,放下书感叹地说:“大丈夫在世,应当为国杀敌来建功立名。
”同伴听了他的话都感到惊讶,佩服他有志气。
等到长大以后,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远大杰出。
恰逢周国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居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经常情绪激昂有建功立业的志向。
等到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
在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有战功,晋升为上开府,赏赐锦缎一千段。
仁寿初年,调任瀛洲刺史,以好的政绩而闻名,多次受到文帝的慰劳、勉励。
隋炀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的百姓牵挽车辕恋恋不舍,几天都不能离开州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前后有几百人。
隋炀帝对他说:“过去国家没有安定时,你是名将,如今天下太平,又是优秀的太守,可以说是兼得其美啊!”大业六年,皇帝的车驾来到江都,隋炀帝对来护儿说:“衣锦还乡,这是古人看重的,你如今就是这样。
”于是赏赐他绸缎两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拜谒先人的坟墓,宴请乡里的父老。
并且让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起到他的住宅,畅饮一整天,朝野上下认为他非常荣耀。
十二年,隋炀帝出游江都,来护儿进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我希望陛下暂时停留在洛阳,休息一段时间。
陛下如今去江都,是我衣锦还乡的地方,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着想。
”隋炀帝听了,生气地变了脸色并站了起来,几天都没有让来护儿觐见。
后来隋炀帝怒气缓解,来护儿才被引入觐见,隋炀帝对来护儿说:“你的心意竟然如此,朕还有什么指望呢?”来护儿于是不敢说话。
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来护儿非常忌惮。
那天早上来护儿将去上朝的时候,被叛贼捉拿。
来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旁边的人说:“如今被拿下了。
”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国家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了。
来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
至于出征用兵,计谋很多,每次阅览兵书,说:“这难道也是异于常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部署处置纪律严明,所以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8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