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幼儿园家长的心理准备

合集下载

宝宝上幼儿园家长的心理准备

宝宝上幼儿园家长的心理准备

家长的心理准备(上)宝宝入园之前,家长须提前做好自身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坚定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决心,认识并处理自身的分离焦虑、对宝宝初入园的不适应做到心中有数等几方面。

1、充分认同幼儿园教育,坚定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决心.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常常屈服于宝宝的哭闹、无法坚持送宝宝上幼儿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宝宝上幼儿园的重要性。

他们觉得因为自己必须工作,没有办法全天在家照顾宝宝,把宝宝交给祖辈或保姆带又不是很放心,出于这几点才送宝宝上幼儿园.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会对宝宝有一种负疚心理,一旦宝宝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和抗拒,就会觉得对不起宝宝,从而拖延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送时不送,造成宝宝迟迟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要对幼儿园教育有充分的认同,清楚的意识幼儿园教育对宝宝来说,即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如果到了适龄期,家长仍不按时送宝宝上幼儿园,这才是对宝宝的不负责任。

对此,家长要有如下几点认识(1)宝宝是“社会人”,入园是宝宝开始进入社会的标志家庭虽然温暖,却不能让宝宝在里面呆一辈子,就像小鸟一旦羽翼丰满,就要离开温暖的巢穴,独自外出觅食一样。

宝宝迟早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步入社会,要慢慢学会独自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学会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幼儿园是迈入社会的第一站,可以说,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而且这个小社会是安全的,对宝宝来说非常适宜。

在这里,受过专业训练、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就,会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在保证宝宝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教宝宝做事,有一大群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伴着宝宝一同成长。

既然宝宝总有一天要步入社会,那么,就让他从一个适宜的起点开始吧!(2)入园符合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两三岁的宝宝已经萌发了独立意识,凡事都想自己来,他们不再愿意事事由家人包办,受家人约束。

这时的宝宝也开始有了与同龄人相处的心理需要,他需要和同龄伙伴共同游戏,而不再是那个只会闷头自己玩玩具的小家伙。

妈妈说:孩子入园,我却得了分离焦虑症,总是很担心,怎么破?(入园季必看三)

妈妈说:孩子入园,我却得了分离焦虑症,总是很担心,怎么破?(入园季必看三)

妈妈说:孩子入园,我却得了分离焦虑症,总是很担心,怎么破?(入园季必看三)关于开学这件事,先来看看中国父母的表现?中国的家长送孩子上学,书包永远是背在家长身上。

其实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上学,反而是很多父母的分离焦虑症更明显。

“中国妈妈:孩子上幼儿园,我却得了分离焦虑症昨天就这个问题咨询了身边的一些麻麻朋友,其中一个说,他儿子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特别高兴,指指这个,看看那个,反而是她自己,感觉要哭了。

另一个妈妈也是这种感受,说看到女儿进了幼儿园,结果自己回到家哭了。

还有一位虽然没哭,但是也表示很担心,担心孩子被欺负,担心不合群,不知道午餐吃得好不好,特别是升到一年级,老师和同学都会换,特别担心孩子适不适应新环境。

其实关于这个情况,我还是蛮有话语权的,因为我在包子第一天入园的时候就大哭,确切说是我们俩对着哭,因为当时老师不让家长停留,包子是被硬拽进幼儿园的。

我当时特别担心,不敢离开,完全没有心情上班,于是就翘班一整天,坐在幼儿园对面的咖啡馆,当时的心理是,一旦包子出了什么事,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可以第一时间飞奔到学校去解救包子。

好吧,我内心戏比较多,但是事实证明,包子最初的幼儿园经历真的很糟糕,看过昨天文章的朋友应该也知道,她最初三个月一直在噩梦,完全不讲话。

大人们自己对世界是有理解、有把握的,也可以有能力改变环境,但小朋友们是没有的。

人们长大了,就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弱小,也不太体会得了小朋友心里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对他们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一个很心塞的问题就是,这些内向的、对外面的世界有些怕怕的小朋友,总是被父母老师认为是不好的,拿不出手的性格,judge一番,造成二次伤害。

害怕的情绪,没有得到纾解,有些小朋友还会被强迫活泼讨人喜欢。

真的真的不要随意judge孩子。

怎么办,写到这里感觉又要哭了...馒头下个月也要入园,虽然我有陪他上幼儿园的暑期班,但是天知道会怎样,我也有跟朋友讲,搞不好到时候我还是会哭,因为妈妈就是会担心啊,这真的很难控制。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随着幼儿园入学的日益普及,如何让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成为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供家长们参考。

一、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幼儿园生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如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家长应该从平时的家务活动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在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学以活动为主,需要孩子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在幼儿园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加强社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生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如与同伴相处、与老师沟通等。

家长可以在孩子玩耍时,引导孩子与其他孩子互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提高认知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教学以游戏为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家长可以利用平时的生活、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学习认知、观察和思考,提高孩子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五、加强心理健康的培养
幼儿园生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能力。

家长可以从孩子
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等方面,引导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要点不仅包括孩子个人的自理能力培养,还包括孩子的社交、认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在幼儿园入学时更加自信和顺利。

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应该注意什么

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应该注意什么

一、先入为主:选择宝宝心情好的时分,无意识地将幼儿园编到一些故事中讲给宝宝听二、心思表示:树立“好孩子才干上幼儿园”的看法,让宝宝逐步发生指望去幼儿园的动机。

万万不要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之类的话。

令孩子产生“憧憬”幼儿园的感觉,增加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

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有许多的玩具,参加种种有趣的活动等等,使孩子从内心憧憬幼儿园。

五、深化理解:带孩子欣赏他/她豫备要去的班级,引见孩子和教师看法,鼓励孩子和教师攀谈,给孩子讲讲小冤家们都在哪儿玩玩具、在哪儿游戏、在哪儿洗手、用饭、睡觉等,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存有一个片面、过细地理解。

全家人高兴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摹仿游戏、上课的情景。

家长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个类似活动室一角的环境,家长与孩子轮流扮老师和幼儿,使孩子形成上幼儿园的概念,这样当孩子进入真正的活动室,能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而不会产生强烈的抗拒。

一段工夫的豫备任务后,孩子已对幼儿园十分熟习了,再让宝宝正式入园,置信您的宝宝肯定能顺遂、痛快地去上幼儿园。

心理准备自理能力准备家长应多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识地培养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方法: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照应自己。

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我饿了;我热了;我想喝水;我要小(大)便等,并斗胆地告诉老师。

进行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是非常重要的自理能力内容,可以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对大小便产生恐惧感。

当孩子每次做完后及时赋予表扬,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越做越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先养成其规律生活的习惯与主动的生活,将来才干适应团体生活,不至于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导致适应不良。

时间准备要匡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家长可以在报名先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一个时间段要干什么。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长须知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长须知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长须知百手整理起驾为您尊敬的幼儿家长:我们知道,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是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三大环境影响下成长的。

其中,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

幼儿入园后所接受的是正规科学、健康全面的系统教育,在家庭中幼儿同样又会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

只有当这二者步调一致、相互吻合时,才能给幼儿以积极的影响。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或种种不适应现象,这是正常的,家长也不必慌张,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请您和您的家庭在幼儿入园前做到以下几点配合我们的工作:一、幼儿入园:1、每日入园程序:打好接送卡后,孩子先到门口设置的晨间检查点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然后再到班级。

等待检查时,提醒孩子按顺序排队。

2、孩子入园前应进行健康检查,需:智力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没有患医学上不宜入园学习的疾病。

孩子所有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均须如实告知园方,以便我们更好的照顾,否则因此而产生的任何后果幼儿园将不承担责任。

3、幼儿家长需将孩子的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爱好以及特殊的生活习惯告诉园方,以便老师更好的照顾。

4、新生入园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要多激发孩子入园兴趣,切不可用“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不听话的话,老师会不喜欢你”等言语来恐吓孩子,使其对幼儿园产生不安全甚至畏惧心理。

5、初入园时,无论孩子怎样哭闹或生点小病,希望家长信任老师,下决心跟孩子分手,千万不要欺骗孩子或给孩子一些虚假的承诺,坚持送孩子入园,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会习惯。

放学时,请按时来接,尽量不要提前或拖后,以免孩子感到不安。

6、尽量坚持每天上午按时送孩子来园,这样有助于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学习。

二、幼儿接送:1、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成长,请入园接送孩子的家长衣着整洁、举止文明。

2、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及不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娱乐活动,请务必持接送卡,准时接送幼儿。

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

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

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作者:张丽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08年第11期三岁入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儿童新的发展时期的开始。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与家庭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有许多不同,要使幼儿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入园前做好心理准备。

一、儿童初入幼儿园前后的表现准备入幼儿园的儿童,在经过家庭三年的培养教育,身心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已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生理上的需要:吃、喝、穿、拉、睡等要求,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在情感方面:渴望与同伴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与赞扬;在物象认知方面:能分清自己与别人的物品,会认识一些简单或熟悉的符号;在语言发展方面:口语表达尚不流畅、完整,但大多数幼儿已能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

所有这些心理发展的成就,为入幼儿园准备了必备的条件。

由于三岁幼儿的心理发展已达到上述水平,成人就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社会生活迈进,进入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开始逐步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和服从集体的行为规范。

但是,一个三岁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一下子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一切都陌生得让他难以接受,这就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产生焦虑情绪。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方面:依赖性增强,有不安全感,害怕离开父母,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

甚至个别孩子回到家后,依然有焦虑情绪,离不开父母,连睡梦中都哭喊着不去幼儿园。

生活方面:自理能力下降,如不敢主动喝水,常尿裤子,不肯自己吃饭。

此外,食欲变化和睡眠结构紊乱、排便习惯改变等都是非常突出的表现。

交往方面:不会交朋友,同伴间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他们还习惯用肢体语言和行动来直接表达,所以在幼儿入园的最初一两个月,经常会出现咬人、拍打同伴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孩子入园前,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是儿童从家庭生活顺利过渡到社会生活的前提。

如何安抚刚入园孩子的情绪_如何安抚小班新生入园情绪

如何安抚刚入园孩子的情绪_如何安抚小班新生入园情绪

如何安抚刚入园孩子的情绪_如何安抚小班新生入园情绪一每每9月开学初,各个幼儿园的小班、小小班总是传来一阵阵或激烈或哀怨或凄惨的哭声,用“鬼哭狼嚎”形容真不为过,而身在其中的老师也大多心力交瘁。

安抚新小班幼儿的情绪,不仅仅是幼儿的问题,家长同样也要注意配合。

在开学之初,我们在家长会上就和家长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工作,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个“有准备”的家长。

首先,送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

比如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问孩子喜欢幼儿园吗?其次,父母不要恐吓孩子:“再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教训你。

”最后,要做好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不要对孩子上幼儿园恋恋不舍,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强对上幼儿园的恐惧感。

另外,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书包、床上用品等物品。

2.做个“值得信赖”的家长。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答应孩子几点接送一定要准时,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父母来接了,自己父母还没有来,容易焦虑和害怕,也会因为对父母信任感减低和渴望回家而哭泣。

父母最好迟送早接。

3.做个“有恒心”的家长。

开始几天,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没有规律上幼儿园更让孩子不适应。

此外,孩子在家里是家庭的中心,受到所有家庭成员全部的关注和照顾,但是在幼儿园,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老师的关注和爱,这种状况让孩子很失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4.做个“有规律”的家长。

切记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

幼儿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定时午睡,定时午餐。

如果孩子在家时,打破了规律,孩子再回到幼儿园时,就需要再调整,很容易感到不适应。

5.做个“狠心”的家长。

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前几天总会哭闹个不停,甚至早上在家里刚起床就向妈妈要求:“妈妈,今天不上幼儿园。

”并且在距离幼儿园越来越近的时候,眼泪和哭声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出来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或是爷爷奶奶总会很心疼,甚至怀疑幼儿园是不是对宝宝施加了太多压力或者是对宝宝不够好。

新入园幼儿常见问题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

新入园幼儿常见问题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

新入园幼儿常见问题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新入园幼儿常见问题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如下:
首先,家长要消除消极心态,坚持送孩子入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导向,不要问一些带有消极暗示的问题,应从正面引导幼儿。

其次,家长切不可粗暴予以制止,应冷静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应对。

具体来说:
1.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要有坚定不移的处理标准和态度。

首先要给孩子讲清楚父母不答应他的原因,然后采取冷处理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切忌一味迁就。

2. 对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说明父母要去干什么,为什么会和孩子分开,然后告诉孩子确切的回来时间,并且一定要履行承诺,准时或提前到幼儿园接孩子。

与孩子分开和见面的时候,家长能够轻轻地拥抱、亲吻孩子会更好。

3. 对于孩子的无事生非,当孩子的表现比较反常,稍不如意就哭闹或是无理由地发脾气时,父母首先要观察孩子是不是不舒服或者想要睡觉等等,排除了生理原因后再对症下药。

最后,家长应坚持每天按时送幼儿入园,这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何应对入园焦虑

如何应对入园焦虑

入园,别让它成为伤感乐曲的音符——如何应对幼儿入园焦虑一.入园焦虑的含义:入园焦虑主要是一种分离焦虑,指在幼儿初期入园时与抚养者分离或面临分离,并长时间处于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所产生的不安心理和行动。

二.入园焦虑的主要表现:宝宝在刚入园时依恋家人,苦恼不肯入园,入园后长时间哭泣,在园时有行为上或心理上的抗拒。

三.入园焦虑的类型:1.依恋——分离2.任性——约束3.依赖——自理四.减缓,减少幼儿入园焦虑的建议(一)对父母的建议1.入园前家长力量的显现(1)父母和宝宝一起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①家长要努力协助宝宝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幼儿园是一个给小朋友提供快乐的地方”。

也能够经常对宝宝说:“好宝宝才能上幼儿园”。

能够给宝宝讲一些经典的入园故事,比如《魔法亲亲》《点点爱去幼儿园》。

②入园前能够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集体活动,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环境。

克服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

③家长不应该说一些吓唬孩子的话,如:“再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

”(2)父母和宝宝一起做好积极的生理准备:有意识地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水平。

①父母让宝宝基本做到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睡觉,会蹲便池等。

如:培养宝宝在中午12点—14点午睡的习惯。

同时,对于一些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想大便要鼓励孩子勇于告诉老师。

②入院前给宝宝吃点水果,提升宝宝的免疫力,来适合环境的变化。

(3)父母需要备上协助宝宝克服焦虑的熟悉小物品①能够给宝宝带上喜欢的人偶玩具,喜爱的小抱枕等。

②需要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服,避免宝宝尿湿了难受。

(4)父母要充分的利用家访,反映宝宝的个性特点各特殊的需要。

在家访中,父母要重视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和老师谈谈宝宝的养育过程,和宝宝的重要养育人,别忘掉告诉老师宝宝的小名。

2.入园后家长力量的显现。

(1)父母要快乐,轻松,决然地送宝宝入园。

①爸爸妈妈在精神面貌上要表现出轻松,快乐的样子。

②把宝宝托付给老师的仪式很重要,能够增加宝宝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教案 幼儿园家长培训

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教案 幼儿园家长培训

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正逐渐受到家长的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站,承载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知识和情感态度的重要责任。

而幼小衔接则是孩子未来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为了更好地协助家长与幼儿园教育进行顺利衔接,我们特别设计了幼儿园家长培训教案,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

一、家长的心理准备在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时,家长首先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更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

家长需要从心理上做好放手和支持的准备,学会与幼儿园老师进行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介绍1.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包括认知、情感、语言、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培养。

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2. 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注重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幼儿园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具有扎实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更好地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三、幼小衔接的特点和重要性1. 幼小衔接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表现。

2. 幼小衔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中顺利过渡,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四、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角色和责任1. 家长需要积极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2. 家长需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为孩子顺利衔接小学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五、家长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注意事项1. 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培养孩子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给予孩子充足的语言输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幼儿入园要做哪些准备

幼儿入园要做哪些准备

幼儿入园要做哪些准备作者:罗潇琦来源:《成才之路》 2014年第21期江苏昆山●罗潇琦幼儿入园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

为了让幼儿充分适应新环境,减少其不适应感,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幼儿入园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心理、交往、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帮助幼儿克服入园障碍,多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活动,家园互通,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

一、家庭应做的准备(1)生活方面。

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时间安排及相关规定等,这样可以有目标地帮助幼儿做好适应工作。

家长要提前了解幼儿园日常的作息时间,帮助幼儿调整在家的作息习惯,逐步与幼儿园衔接。

进入幼儿园,教师不可能去陪伴每一个幼儿睡觉。

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幼儿在家独立入睡的习惯。

另外,幼儿午睡的习惯也要提前培养。

午睡对于幼儿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午睡,幼儿的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既可以保证幼儿在身体发育阶段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可以保证正常作息时间,一举两得。

教导幼儿在入园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食物不能吃、饭后要及时漱口等。

(2)在生活自理方面。

吃饭时家长不可纵容幼儿挑食偏食,不良进餐习惯也要坚决制止,并且要规定幼儿吃饭时间,吃饭时不可随便走动,进餐速度不可过快也绝不拖拉。

当然,家长首先要在幼儿面前做好良好进餐的榜样,同时鼓励幼儿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

学会如厕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家长要提前帮幼儿训练好如何如厕。

爸爸可以亲自对男宝宝进行训练,而女宝宝则可以由妈妈亲自引导。

如厕后要教导幼儿及时用纸擦拭及冲水。

幼儿园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玩具,幼儿有时会玩得出汗,容易感冒,同样午睡时也需要脱穿衣物、鞋帽,所以帮助幼儿做好穿脱衣物、鞋帽方面的准备极其重要。

家长在幼儿面前可以亲自示范,鼓励幼儿跟着自己一起完成精细动作。

浅谈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

浅谈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

浅谈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摘要: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将在这个时间段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宝宝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如同从妈妈的肚子走向人世间一样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生活的变化会让宝宝感到不解和不适,会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

简单阐述幼儿新生入园的焦虑表现和产生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焦虑入园焦虑是新入园幼儿和幼儿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因此,帮助幼儿较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是非常必要的。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一)幼儿晚上睡眠情况不佳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

睡眠质量越好,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睡眠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焦虑是影响睡眠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幼儿常常发生各种睡眠问题,诸如睡眠不安、入睡困难、梦魇、夜惊、梦游等。

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来说,焦虑是影晌睡眠的重要因素。

在入园焦虑的影响下,孩子的睡眠情况并不顺利。

睡觉特别不踏实,还经常做梦哼哼。

可见,孩子的睡眠情况深受入园焦虑的影响,是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幼儿早晨用餐不顺利如果孩子在早餐用餐期间,意识到早餐结束则需要上幼儿园,会给孩子带去不良的情绪。

然而,情绪决定食欲,幼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分泌腺分泌出种类不同的激素。

因此,具有入园焦虑的幼儿往往在早餐期间表现出进餐不顺利。

(三)多数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入园焦虑是幼儿对上幼儿园产生的焦虑,因此,幼儿喜不喜欢上幼儿园是幼儿入园焦虑的直接表现。

如果不喜欢上幼儿园,说明有抵触和排斥上幼儿园的情绪,产生入园焦虑。

二、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一)心理原因从幼儿的心理层面来看,依恋是其入园焦虑的主要原因。

幼儿因为和依恋对象的分离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一般依恋程度越高,分离焦虑越严重。

(二)家园环境变化幼儿由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不再是父母及长辈关注的焦点,也失去了在家中所能享受到的“优越”待遇。

小班幼儿入园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小班幼儿入园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小班幼儿入园家长须知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又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闹。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已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

那么如何尽量减弱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幼儿尽快适应幼稚园的生活呢?建议家长们从如下几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一、心理准备:来园、离园时,请家长带孩子多在园内玩耍,使幼儿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有助于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向孩子介绍幼儿园有漂亮的花草、活动室、玩具和小伙伴,可以锻炼、玩游戏等,帮助孩子对幼儿园有美好感受,有助于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分离焦虑,不要刻意渲染孩子入园的紧张气氛,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入园,避免家长的紧张感传递给孩子。

二、生活准备:1、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入园后,孩子将有一定的生活规律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让孩子减少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性,请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并帮助幼儿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2、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请家长鼓励幼儿在家独立进餐,用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特别是要让孩子学会蹲厕。

3、培养简单规则意识: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幼儿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孩子将会无所适从。

三、语言准备: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从他出生就开始了。

孩子有时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

但孩子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

请您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事一定要跟老师说。

四、交往准备:孩子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

这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的小伙伴一起生活。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身心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身心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身心准

1. 激发兴趣: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

2. 积极的态度: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如通过阅读、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应对各种情绪。

3. 提升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4. 锻炼身体: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通过体育活动、游戏等方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5. 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6. 社交能力:提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合作游戏,学习与他人分享、协商等社交技能。

7. 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如交通安全、防拐骗等。

总之,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中,身心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以上建议,可以帮助幼儿在心理和身体方面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的心理准备(上)
宝宝入园之前,家长须提前做好自身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坚定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决心,认识并处理自身的分离焦虑、对宝宝初入园的不适应做到心中有数等几方面。

1、充分认同幼儿园教育,坚定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决心。

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常常屈服于宝宝的哭闹、无法坚持送宝宝上幼儿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宝宝上幼儿园的重要性。

他们觉得因为自己必须工作,没有办法全天在家照顾宝宝,把宝宝交给祖辈或保姆带又不是很放心,出于这几点才送宝宝上幼儿园。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会对宝宝有一种负疚心理,一旦宝宝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和抗拒,就会觉得对不起宝宝,从而拖延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送时不送,造成宝宝迟迟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要对幼儿园教育有充分的认同,清楚的意识幼儿园教育对宝宝来说,即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如果到了适龄期,家长仍不按时送宝宝上幼儿园,这才是对宝宝的不负责任。

对此,家长要有如下几点认识
(1)宝宝是“社会人”,入园是宝宝开始进入社会的标志
家庭虽然温暖,却不能让宝宝在里面呆一辈子,就像小鸟一旦羽翼丰满,就要离开温暖的巢穴,独自外出觅食一样。

宝宝迟早要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步入社会,要慢慢学会独自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学会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幼儿园是迈入社会的第一站,可以说,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而且这个小社会是安全的,对宝宝来说非常适宜。

在这里,受过专业训练、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就,会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在保证宝宝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教宝宝做事,有一大群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伴着宝宝一同成长。

既然宝宝总有一天要步入社会,那么,就让他从一个适宜的起点开始吧!
(2)入园符合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两三岁的宝宝已经萌发了独立意识,凡事都想自己来,他们不再愿意事事由家人包办,受家人约束。

这时的宝宝也开始有了与同龄人相处的心理需要,他需要和同龄伙伴共同游戏,而不再是那个只会闷头自己玩玩具的小家伙。

目前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显然无法满足宝宝的身心发展需要。

因此,送宝宝上幼儿园,符合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3)幼儿园教育有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岁是宝宝个性品质初步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幼儿园老师能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形式、方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为宝宝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相比之下,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随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也不一定科学。

所以,即使家里有人照看宝宝到了宝宝入园年龄,也应把他送到幼儿园。

(4)家庭成员对宝宝入园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一致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认识到宝宝入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某个成员有不同的意见,也一定要避免当着宝宝的面和其他人发生争执。

因为宝宝非常聪明,他会在争执的双方中迅速的寻找到支持自己的一方,从而在不想上幼儿园时使家长为难。

通常,祖辈会较难以接受送宝宝入园,他们经常会觉得宝宝还小,还应付不了幼儿园生活对宝宝的种种要求。

在此情况下,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叮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不要在宝宝面前和其他人谈论自己的这些担心,更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担心传递给宝宝,当宝宝不好好吃饭时,担心地说“以后上了幼儿园可怎么办,不会每天饿肚子吧。

”或是在宝宝不听话时,威胁说“到了幼儿园可不能这样了,要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家庭成员的这些担心会影响到宝宝对幼儿园的认识,宝宝会因此觉得幼儿园是一个不安全、没有爱的地方,从而拒绝上幼儿园。

2、成人也会产生分离焦虑,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
我们已经介绍了初入园的宝宝,会因为要和依恋的家人分开而产生分离焦虑。

实际上,这种分离焦虑不仅仅会出现在宝宝身上,同样也会出现在家长身上。

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家长的心情、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宝宝的心情,影响他的入园适应。

因此,在送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分离焦虑有心理上的准备,知道如何应对。

家长的分离焦虑,主要源于以下两点原因
(1)对宝宝的依恋,会造成家长的分离焦虑
家长和宝宝的依恋是相互的。

宝宝依恋爸爸妈妈,除了源于血缘关系的本能,更是因为爸爸妈妈总是无条件的满足他的各种需要,饿了为他吃饭、困了让他睡觉、冷了给他添加衣物、病了带他看病、无聊了陪他玩耍、生气了逗他开心,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着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当然会对他们形成深深的依恋。

爸爸妈妈也在对宝宝的照顾中,获得了许多心理上的满足,照顾宝宝使得他们的内心变得丰富、充实、柔软而愉快,宝宝成为爸爸妈妈生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部分,而且,从宝宝对自己的依恋之中,爸爸妈妈还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他们觉得自己被宝宝需要、被宝宝信任,只有自己才能理解宝宝,对宝宝的依恋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说,宝宝对爸爸妈妈的依恋,首先是源于爸爸妈妈对他生理需要的满足。

所谓依恋,就是指喜欢和自己亲近的人在一起,一旦亲近的人离开身边,就会感到焦虑。

因此,当宝宝第一次离开家庭、独自到幼儿园生活时深深依恋宝宝的家长也就不可避免德会感受到同样的焦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