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3

合集下载

05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3

05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3
第 二 章 系统可靠性模型
1
内容提要
§ 2—3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定义和特点 二、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4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定义和特点 二、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5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二、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 三、较复杂的混联系统
一、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图2—20。 27
20
上图串联了n个组成单元,而每个组 成单元由m个基本单元并联。
28
设每个组成单元的可靠度为Ri(t),则 RS1(t):
n
Rs1(t) 1 (1 Ri (t))m (2-18) i1
(括号里为每个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二、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图2-21
17
求: (1) 滤网堵塞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21
平均寿命;
(2) 滤网破损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平均寿命。
解 :(1 ) 滤网堵塞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18, 为串联系统。
18
由于 λ = 常数,所以其为指数分布。
22
故有:
2
s i 5105 1105 i1
6 10 5 h-1
RS (1000) est e61051000 e0.06 0.94176
1 2 1 2
1 5 105
1 1105
1 (5 1) 105
10333.3h
25
S
(t)
e1t 1
e2t 2
e1t e2t
(1 2 )e(12 )t
e(12 )t
5105
e51051000 1105 e11051000 (5 1) 105 e e e 51051000 11051000 61051000

06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4

06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4
的可靠度 Rs 甚至不如一个单元的系统,因 此为了改善2/3[G]系统的可靠度特性,必须采 取措施。 可见表决系统在可靠性方面的优越性不大, 但表决系统往往是从功能的需要建立 从功能的需要建立的,所以 从功能的需要建立 也要掌握该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2—7 贮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为了提高系统的 可靠性,还可以 贮 备 一些单元 , 以便当工 作单元失效时 , 立即 能由贮备单元接替, 能由贮备单元接替 这种系统称为 贮备 系 统 ,其可靠性框图如 图2—29所示。
7
RS (t ) = R1 (t ) R2 (t ) R3 (t ) + R1 (t ) R2 (t ) F3 (t ) + R1 (t ) F2 (t ) R3 (t ) + F1 (t ) R2 (t ) R3 (t )
∵ 各单元寿命为指数分布: 将 Ri (t ) = e 代入上式得:
− λi t
16
图2-29 贮备系统 可靠性框图
17
贮备系统一般有冷贮备(无载贮备)、热 贮备(满载贮备)和所谓温贮备(轻载贮备) 之分。 热贮备单元在贮备中的失效率和在工作时的 热贮备 失效率一样。 冷贮备单元在贮备中不会失效。 而温贮备 温贮备单元的贮备失效率大于零而小于工 温贮备 作失效率。
18
一、冷贮备系统 冷贮备系统通常用n+1个单元和一个高可靠转 一个单元在工作, 个单元作贮备。 换开关组成,一个单元在工作,n 个单元作贮备 一个单元在工作 当工作单元失效时,转换开关把一个贮备单 元接入,系统继续工作。这样直到所有单元都失 效时,系统才失效。
6
As = A1 A2 A3 ∪ A1 A2 A3 '∪ A1 A2 ' A3 ∪ A1 ' A2 A3

第二章__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__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3 可靠性尺度
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水平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指
标称为可靠性尺度。
2.3.1 可靠性概率指标及其函数 1. 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可靠度可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 定功能的概率,通常以“R”表示。考虑到它是时间的函数,又 可表示为R(t) ,称为可靠度函数。 如果用随机变量T表示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失效或故障的 时间,则该产品在某一指定时刻t的可靠度为:
tr
r
失效率是产品可靠性常用的数量特征之一,失效率愈高,则 可靠性愈低。失效率的单位用单位时间的百分数表示。例如:
1 -1。比如,某型号滚动轴承的失 效率为 % 10 3 h 1 , km,次 λ(t)=5*10-5/h,表示105个轴承中每小时有5个失 效,它反映 了轴承失效的速度。
f (t ) F (t ) R(t ) f (t ) d ln Rt (t ) R(t ) R(t ) R(t ) 1 F (t ) dt
0 R(t ) e
( t ) dt
t
——可靠度函数R(t)的一般方程
说明:
(1)R(t),F(t),f (t),λ(t)可由1个推算出其余3个。 (2)R(t),F(t)是无量纲量,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f(t), λ(t)是 有量纲量。 当λ(t)为恒 定值时:
① 早期失效
一般为产品试车跑合
λ(t )
早期失效期
偶然失效期
阶段。由于材料缺陷、制造工艺缺 陷、检验差错等引起。出厂前应进 行 严格的测试,查找失效原因,并 采取 各种措施,发现隐患,纠正缺 ② 正常运行期
损耗失效期
机械产品
λ=常数
电子产品
tm t

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研究

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研究

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研究第一章:引言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评估软件系统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软件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估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的研究。

第二章:软件系统可靠性定义与指标在开始进行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定义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衡量可靠性的指标。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指软件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中能够满足需求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衡量软件系统可靠性的指标包括故障率、时间间隔、平均失效间隔等。

第三章: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包括可靠性块图法、Markov模型、隐Markov模型等。

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

第四章:软件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除了分析模型,还需要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软件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实验法、仿真法、可靠性增量法等。

实验法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收集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仿真法通过设计模拟实验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增量法则通过迭代改进的方式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第五章:软件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不仅仅是一个评估指标,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策略进行优化。

常见的软件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包括故障注入和恢复技术、容错技术、备份与恢复策略等。

这些策略旨在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系统故障和宕机时间。

第六章:软件系统可靠性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的实际应用,本章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探讨不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包括银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航空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等等。

这些案例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在对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进行了全面探讨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是提高软件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和评估方法,同时通过优化策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概念

第二章 可靠性基本概念
n(t) (Nn(t))t
式中 (t) ——故障率; n(t)——t 时刻后,t 时间内故障的产品数;
Nn(t)—残存产品数,即到t时刻尚未故障的产品数。
失Hale Waihona Puke 率问题• 失效率是概率值么? • 失效率有量纲么? • 失效率和失效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失效率的单位
对于低故障率的元部件常以 109 /h 为故障率的单位,称之为菲 特(Fit)。
命。
• 解:由题意知:N=100,n(1000)=5,
t 2 h , 0 n ( 1 0 ) 0 1 , T 0 1 6 h 0 0
根据前面公式: R(100)0950.95 F(100)0 5 0.05
100
100
f(10) 001 515 0/h (10 )01 0 5.2 6 1 50 /h
– 为了保持产品的可靠性而采取的措施 – 实际的维修工作,包括检查、修理、调整和更
换零部件等
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 经济性
– 主要指研制产品的投资费用 – 可靠性越高,投资费用越高 – 可靠性越高,维修费用和停工损
失越少 – 考虑成本的极小值
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衡量可靠性的定量化尺度,也是描绘产品可 靠性特性的参数
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之为故障。
故障的表现形式,叫做故障模式。 引起故障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内在原因,叫做故障机理。
• 不可修产品(如电子元器件):失效
• 产品的故障按其故障的规律可以分为两大类:
–偶然故障 –渐变故障
可靠度及可靠度函数
• 可靠度R(t)及可靠度函数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 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度。依定义可知,可靠度 函数R(t)为:R(t)到t时试 刻验 仍的 在产 正品 品 常总 工 数 N数 作 Nn(的 t)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该机构对电子产品的设计
该机构对电子产品的设计
结论:
该机构对电子产品的设计
3、表决系统 n个单元中,至少要r个单元可靠时系统才可靠。
系统R如何求?
n个单元中i个可靠,n-i个失效,组合方式的种类种组合方式发生的概率为:
= 0.9883 > 0.9624 为什么,因为贮备状态的单元可靠度在投入使用之间, 可靠度是不随时间而变化即为 e t e xo 1 (开关系统)
5、混联系统
Rs1=R1R2
Rs2=1-(1-Rs1)(1-R3) Rs=Rs2R4
对于复杂混联系统,采用全概率公式或穷举法
解:取事件A表示单元1正常
Rs e
kt
(kt ) i! i 0
nk
i
例:某理想开关系统数,数据同前,求系统可靠度。 kt 3 40 10 6 7200 0.864 Rs e kt
i 0 nk
kt i
i!
2 3 0 . 864 0 . 864 0.864 =e 1 0.864 2! 3!
的“电子可靠性顾问团”(AGREE: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该机构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试验、
储存、输送、管理、使用等各方面的可靠性问题,作
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于1957年写出了《电子设备 可靠性报告》,该报告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可靠性的理 论甚础与研究方法,60年代以后,可靠性研究逐步 完善的发展,并从电子产品扩展到机械产品,各国也 越来越重视可靠性工作。
讨论: 1、x1表示系统维持正常工作的概率,即有效度 2、上面可修复系统的极限状态矩阵如何求?

系统可靠性模型

系统可靠性模型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二 容斥原理 ► 容斥原理是集合数学中的一个命题。从生
活中的实例可以知道,容斥原理算法,通俗 地说,就是一种加加减减,逐项逼近问题的 正确解答的算法。
► 为方便解决这类问题,我们介绍下容斥原 理公式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1 集合相容和不相容 ► 若集合A与集合B有公共元素,则称为A与B
参照书中实例2-1,2-2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三,不交型算法 ► 1 不交型布尔代数及其运算规则 ► 对于一般情况(若有n个变量)的不交并计
算公式如下:
► 同上述的集合代数及布尔代数一样,不交 型布尔代数也有以下规律及定理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学习书中例子2-3
第四节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一个系统由n个单元A1,A2,…An组成,如 果只要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工作,或 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统猜失效, 我们称为并联系统。
► 由于公式较多,所以希望认真看看书本内容 以及例子2-4
第五节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1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第八节 一般网络的可靠性模型
► 五 不交最小路集法 ► 不交最小路法,即是首先枚举任意网络的
所有最小路集,列出系统工作的最小路集表 达式,利用概率论和布尔代数有关公式求系 统的可靠度。 ► 见书中例2-11
第三章 可靠性预计和分配
► 第一节 可靠性预计概述 ► 第二节 元器件失效率的预计 ► 第三节 系统的可靠性预计 ► 第四节 可靠性分配
第四节 可靠性分配
► 一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分配 ► 1 等分配法 ► 2 利用预计值的分配法 ► 3 阿林斯分配法 ► 4 代数分配法 ► 5 “努力最小算法”分配法

1-11 可靠性工程(系统课程)

1-11 可靠性工程(系统课程)

可靠性工程课程大纲第一章:可靠性基本概念1、可靠性学科发展历程2、可靠性的定义——IEEE可靠性的定义——装备可靠性的定义——产品工作可靠性的定义——广义可靠性3、可靠性学科研究的内容4、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工作5、二十世纪留给二十一世纪可靠性工程热点问题第二章可靠性基础理论第一节、可靠性特征量——定义:——可靠性特征量指标——可靠度与不可靠度——失效(故障)密度函数——失效率(故障率) Failure Rate——故障率与可靠度、故障密度函数的关系——故障率浴盆曲线——产品的故障率曲线的三个阶段——产品的寿命特征——平均故障前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用性定义——可靠性参数和指标选择的要求和依据第二节、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及意义——可靠性数据分析概述——什么是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数据的来源、——什么是可靠性数据分析?——各阶段可靠性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可靠性数据库第三节、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术语第四节、常用的概率分布第五节、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第三章系统可靠性模型第一节概述——系统定义——系统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不可修复系统——可修复系统——系统的各种模型(原理图、功能框图、功能流程图、可靠性框图)——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典型可靠性模型分类第二节不可修系统——串联系统——并联系统——混联系统——表决系统——旁联系统第三节可修系统——概述——维修性特征量——可用性特征量——马尔柯夫过程——典型可修系统可用性第四章可靠性分配与预计第一节概述——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配目的——可靠性预计的目的——可靠性分配与可靠性预计的关系——可靠性分配与可靠性预计的作用——可靠性分配的程序——可靠性分配的准则——可靠性分配方法的种类第二节可靠性分配一、可靠性分配的无约束分配方法——等分配法——评分分配法——再分配法——比例分配法——AGREE方法——不同研制阶段的可靠性分配方法二、可靠性分配的优化方法第三节可靠性预计1、可靠性预计目的、用途2、产品可靠性预计的程序3、可靠性预计的类型4、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预计5、可靠性预计的传统方法——数学模型法——相似设备法——相似复杂性法——功能预计法——边值法——元部件计数法——应力分析法——边值法(上下限法)6、可靠性预计方法及其应用范围7、非指数分布的产品可靠性预计第五章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FMECA)第一节 FMECA概述——基本概念——故障、故障模式、故障影响、危害度——FMECA的目的——FMECA 的步骤——FMECA方法分类——在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FMECA方法第二节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FMEA分析流程——系统定义——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判据——故障模式分析的工作内容——故障模式分析的方法——典型故障模式。

第二章 可靠性概率统计知识

第二章 可靠性概率统计知识

概率的互补定理
某一事件发生和不发生的概率之和必然是1,即:
P A P A 1

例8:若某产品或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为F(t),则 其无故障地发挥规定功能即正常工作的概率(可 靠度)为: R(t)=1-F(t)
条件概率
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称 为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P(B∣A)。
3)乘法定理,A、B相关
50 P( B A) 99 10 50 5 P( AB) P( A) P( B A) 100 99 99
全概率公式
如果事件组A1,A2,…,An满足 A A i j (1) ,i≠j,且P(A )>0,i=1,2,…,n, 即互不相容; n Ai S,即全部事件为必然事件; (2)
的性质的推断(点推断)。 例:随机测试,正品率82%
区间估计:以数值区间(范围)和母体的真正数值可
能存在于该区间的概率来表现的,由子样的性质对母 体性质的推断(区间推断)。
例:正品率在 80% ~ 85% 之间的概率为 95% (置信度或置信水平) 置信度:1-α α —显著性水平(人为给定) 置信区间 例:子样均值对于母体均值μ 的置信度,在 x C , x C 内为1-α 。
若样本容量为n,其观测值为x1,x2,…,xn,则:
1. 样本均值
1 n x xi n i 1 1 n 2 s ( x x ) i n 1 i 1
2
2. 样本方差
3. 样本标准差
s
1 n ( xi x ) 2 n 1 i 1
4. 样本变异系数
Cx
s x
i 1
如果“事件A1,A2,…,An同时发生”这一事件为D,则称 D为事件A1,A2,…,An的积,记为:

系统可靠性习题

系统可靠性习题

系统可靠性习题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习题1- 1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

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

设三个阀门发生故 障的概率均为》求水能流过a 、c 的概率。

正常工作。

如各单元的可靠工作概率为R,表决器可靠工作概率为1,求系统的可靠工作概 率。

图1・2 2/3多数表决系统1- 3信号机灯泡使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概率为0.2,求三显示信号机三个灯泡在使用1000 小时后最多有一个坏了的概率。

1- 4在某个车站电气集中设备中有800个继电器。

设在某段时间里每个继电器的故障率为0.005o 求在这段时间内不多于10个继电器故障的概率。

1- 5某产品先后通过A 、E 、C 三种机器加工,这些机器的偶然故障及人为原因将影响产品 质量。

产品是否合格只有在生产全过程终了时才能检查出来。

根据统计资料,三种产品的合 格率分别为30%, 40%和20%。

假设机器独立运转,求产品的合格率。

1- 6计算机内第K 个元件在时间T 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P K (K=1, 2……11)。

所有元件的工系统就可工作单元作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求在时间T内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概率。

1-7电路由电池I与两个并联的电池II、III串联而成。

设电池I、1【、II【损坏的概率分别为0.3、0.2和0.2,各个电池损坏与否是独立的。

求电路由于电池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1-8电路由五个元件联接而成,设各个元件发生故障是独立的,已知元件1、2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各为0.2,元件3、4、5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为0.5,求:(1)由于元件1或2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2)由于元件3、4、5都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3)由于任何元件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第二章习题2-1有两种零件,一种寿命分布呈指数型,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另一种寿命分布呈正态型,平均寿命为900小时,标准离差为400小时。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

2024/10/12
可靠性设计
21
功能的分解
系统
1
2
4
3
1.1
1.2
2.1
2.2
1.4
1.3
2.4
2.3
4.1
4.2
3.1
3.2
4.4
4.3
3.4
3.3
图3-6 功能分解示意图
2024/10/12
可靠性设计
22
功能的分类
在系统功能分解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给定的任务, 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整理。
分类
25
某空间飞行器整个飞行任务 在最高层次以及下级层次中的功能流程
第一层 飞行任务
上升和射 入轨道
10
转到运行 轨道
20
控制和部 署
30
执行任务 操作
40

转到空间运 输系统轨道
60
回收空间 飞行器
70
再入和 着陆
80
应急操作
50
第二层 40执行任务操作
转到运行轨 道30参考
提供电力 41
提供姿态 稳定
一般地,建立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模型时,任务定 义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非计划的维修及 保障需求。故障判据为:任何导致维修及保障需 求的非人为事件,都是故障事件。
对于多任务、多功能的系统建立任务可靠性模型 时,必须先明确所分析的任务是什么。对于任务 的完成来说,涉及到系统的哪些功能,其中哪些 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不必要的,以此而形 成系统的故障判据。影响系统完成全部必要功能 的所有软、硬件故障都计为故障事件。
大气数 据系统
固定 增稳
机体
起落架
自检
图3-4 F/A-18基本可靠性框图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可靠性❖广义可靠性❖失效率❖MTTF(平均寿命)❖MTBF(平均事故间隔)❖维修性❖有效性❖修复度❖最小路集及求解❖最小割集及求解❖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特征寿命❖研究可靠性的意义❖可靠性定义中各要素的实际含义❖浴盆曲线❖可靠性中常见的分布❖简述串联系统特性❖简述并联系统特性❖简述旁联系统特性❖简述r/n系统的优势❖并-串联系统与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关系❖马尔可夫过程❖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建立可靠性模型的一般步骤❖降额设计的基本原理❖冗余(余度)设计的基本原理❖故障树分析优缺点广义可靠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期内规定条件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功能能力。

耐久性: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能力。

安全性:产品在一定的功能、时间、成本等制约条件下,使人员和设备蒙受伤害和损失最小的能力可靠度R(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累积失效概率F(t):也称不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失效概率密度f(t):产品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失效率λ(t):工作到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t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基本:实验室条件下。

应用:考虑到环境,利用,降额和其它因素的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

任务:元器件在执行任务期间,即工作条件下的基本不可修产品平均寿命MTTF: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可修MTBF: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维修性: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可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维修度M(t):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的时间(0,t)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修复率μ(t):修理时间已达到某一时刻但尚未修复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完成修理的概率。

第二章可靠性的数学基础及系统可靠性

第二章可靠性的数学基础及系统可靠性

∑ σˆ
2
=
1 n −1
n i =1
(ti
− t)2
∑ σ =
命的数学期望E(T),记作θ。
可靠性特征量-寿命特征量
不可修复产品
设N个不可维修产品在同样条件下试验,测得全部寿命数 据(每次失效时间)为t1,t2,… tn,则平均寿命为:
∑ t = MTTF
=
1 N
n
ti
i =1
4. 寿命特征量
若子样比较大,即N很大,则将数据分成ti为中值的 m组,每组的失效数为 ∆ri ,则
产品的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增长, 产品的可靠度会越来越低,它介于1与0之间,即0≤ R(t) ≤ 1。
R(t) 1
t
0
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可靠度的观测值的计算:
Rˆ (t) = ns (t) = 1 − nf (t)
n
n
♦ 式中,n——开始投入工作产品总数;
♦ ns(t)——到t时刻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数,即残存数; ♦ nf(t)——到t时刻未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数,即失效
♦ (1)定义的对象 “产品”的具体含义(范围)——零件、元器 件、部件、设备或系统。
♦ (2)规定的条件
规定的条件是指: ① 使用和维护条件,动力、负载条件,使用方法,使
用频次,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方法;
② 环境条件;
③ 贮存条件包括运输、保管条件等。
♦ (3)规定的时间
♦ 规定的时间是以时间为尺度度量产品的可靠性 特性,它是可靠性区别于产品其他特性的重要 特征。
♦ 寿命是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对不可修复的产品 指失效前的工作时间,而对可修复的产品而言 指相邻两故障间的工作时间。

第二章-第三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课件

第二章-第三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课件
(1) 当阀1与阀2处于开启状态时,功能是液体流通,系 统失效是液体不能流通,其中包括阀门关闭。若阀1与 阀2这两个单元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只有这两个单元都 正常(开启),系统才能实现液体流通的功能,因此该系 统为串联系统,其可靠性框图如图3.4(a)所示。
(2) 当阀1与阀2处于闭合状态时,(图中虚线所示)两个 阀的功能是截流,不能截流为系统失败,其中包括阀 门泄漏。若阀1与阀2这两个单元功能是相互独立的, 这两上单元至少有一个正常(闭合),系统就能实现其截 流功能,因此该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如图3.4(b)所示,为
R (t)R 1(t)R 2(t)F 3(t)R 1(t)F 2(t)R 3(t)(3-1-16) F 1(t)R 2(t)R 3(t)R 1(t)R 2(t)R 3(t)
如单元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即 Ri(t) ei t ,则 有
R ( t ) e (1 2 ) t e (2 3 ) t e (1 3 ) t 2 e (1 2 3 ) t
由计算可靠寿命的公式 t(r) R1(r) 可以算
出可靠水平r分别为0.99、0.90、0.70、0.50、0.20时一 个单元与2/3(G)系统的可靠寿命t(r),见表3.1。
表3.1中第2列数据10与61分别表示一个单元能工作到 10h的概率为0.99,2/3(G)系统能工作到61h的概率为0.99。 其余类似。
(3-1-17)
当三个单元都属于同一类型,它们的可靠度相同为 ,
则2/3G系统的可靠度和平均寿命分别为 Ro (t)
R(t)3R 0 2(t)2R 0 3(t)
(3-1-18)
(3-1-19)
1 1221 31 131 1 2 3
特别,当各单元失效率都为时,有源自F(t)12e3t 3e2t

可靠性理论 第二章

可靠性理论 第二章
R(1000) R(1000)

95 0.95 100
F (1000) F (1000)
f (1000 ) f (1000 )


5 0.05 100
1 5 10 5 / h 100 200
(1000 ) (1000 )


1 5.26 10 5 / h 95 200

(2-1-22)
式中的 R(t )1 (r ) 是R(t)的反函数。 当R=0.5时产品的寿命称为中位寿命,即:
t (0.5) R 5 (0.5)

(2-1-23)
当只0.368时产品的寿命称为特征寿命,即:
t (0.368) R 1 (0.368)

(2-1-24)
从定义可看出,产品工作到可靠寿命t(r),大约有100(1—r)%的产品 失效;产品工作到中位寿命t(0.5),大约有一半失效;产品工作到特 征寿命,大约有63.2%的产品失效,对于失效规律服从指数分布的一 批产品而言,其特征寿命就是平均寿命,因此约有63.2%的产品将在 达到平均寿命前失效,就是说,能够工作到平均寿命的产品仅占36.8 %左右。
对某不可修设备,投人100台进行试验,试验到1000h有5台 失效,继续试验到1200h,又有1台失效,至试验结束时所有 设备失效,总的工作时间为106h,试求R(1000),F(1000), 1000),f(1000)以及设备的平均寿命。 解:由题意知:N=100, n(1000)=5,t =1200—1000=200h, n(1000)=1,T=106h。 根据前面所讲的公式得:
dt
0

F(t)的估计值
到t时刻失效的产品数 n(t) F = 试验的产品总数 N

安全工程第二章系统可靠性分析

安全工程第二章系统可靠性分析

第二章系统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定义:系统或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就是系统在时间t内不失效的概率P(t)。

如果T为系统从开始工作到首次发生故障的时间,系统无故障工作的概率有下式:P(t)=P(T>t)P(t)具有下面三条性质:(1)P(t)为时间的递减函数;(2)0≤P(t) ≤1;(3)P(t=0)=1;P(t=∞)=0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是一个与时间有密切关系的量,使用时间越长,系统越不可靠。

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假如在t=0时有N件产品开始工作,而到t时刻有,n(t)个产品失效,仍有N-n(t)个产品继续工作,则可靠度R(t)的估计值为:累积失效概率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作F(t)。

它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F(t)=1-R(t)注意:累积失效概率F(t)与可靠度R(t)是相反关系:R(t)+F(t)=1失效概率密度是产品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的导数,记作f(t)。

可用下式表示:失效率(瞬时失效率)是:“工作到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t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也称为失效率,记为λ(t)。

由失效率的定义可知,在t时刻完好的产品,在(t,t+△t)时间内失效的概率为:!故障概率密度函数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即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其故障率的倒数。

对可修复系统,这个故障率的倒数实际就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失效率λ(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量,它的单位通常用时间的倒数表示。

但对目前具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来说,就需要采用更小的单位来作为失效率的基本单位,因此失效率的基本单位用菲特(Fit)来定义,1菲特=10-9/h=10-6 /1000h,它的意义是每1000个产品工作106 h,只有一个失效。

重要规律:偶然失效期设λ(t)=λ,系统的可靠度为:把产品维修时间Y所服从的分布称为维修分布,记为G(t)。

(00212744)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

(00212744)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212744课程名称: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英文名称:System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学时:32学分:2适用学科:机械工程课程性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可靠性设计是近期发展起来并得到应用的一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可靠性”是产品质量和技术措施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早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工科学生开设此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有志进入可靠性工程领域的学生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包括可靠性建模、可靠性要求制定与分配、可靠性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等。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 课程教学内容(1)可靠性概论:可靠性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性参数体系,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流程及基本内容。

(2)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系统功能分析,典型可靠性模型,不可修复系统可靠性模型,系统可靠性建模实例。

(3)可靠性要求制定与分配: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的制定,可靠性分配,应用实例。

(4)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概述,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系统可靠性预计。

(5)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概述,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危害性分析,FMECA结果,FMECA应用实例,应用FMECA应注意的问题。

(6)故障树分析:概述,建造故障树,故障树的定性分析,故障树的定量分析,故障树分析实例。

(7)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机械产品可靠性特点,应力、强度定义,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常用分布的可靠度计算,静强度概率设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图2-23 图2-22的等效可靠性框图
图2-24 图2-23的等效可靠性框图
图2-25 图2-24的等效可靠性框图
最终系统可靠度 RS;
33
R S = RS 4 ⋅ R S 3
[1 − (1 − R6 ) (1 − R7 )] = [1 − (1 − R1 R2 R3 ) (1 − R4 R5 )]× [1 − (1 − R6 ) (1 − R7 )]
n=3
17
− λt 3
Rs (t ) = 1 − (1 − e = 3e
− λt
− λt
)
− 3e
− 2 λt
+e
−3 λt
2
3λ e (1 − e ) λ s (t ) = 1 − (1 − e − λ t ) 3
− λt
1 1 11 MTBF = + + = λ 2λ 3λ 6λ 11 = θ 6
7
解:根据式(2-10)和式(2-11)可得:
λs = ∑ ni λi = 10−7 ×104 + ⋅ ⋅ ⋅ + 10−4 × 2 = 0.002h -1
i =1 5
R(t ) = e

∑ niλit
i =1
5
8
=e
−0.002 t
R (10) = e =e
1
−0.002×10 −0.02
= 0.98

E (T )(θ , MTTF, MTBF) =
λS
1
=
1
∑λ
i =1
n
i
(2-11)
四、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 提高各单元的可靠性; 2. 减少串联单元数; 3. 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
6
例 2-3 一台由五类元器件组成的串联系计 算机(见教材) 。元器件的寿命均为指数分布, 其数据如表2-3所示。 求 R(t),t =1 0h的R(t)、λs、MTBF = ?
第 二 章 系统可靠性模型
内 容 提 要 § 2—3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二、可靠性框图 一、定义和特点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4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定义和特点 二、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四、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5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二、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 三、较复杂的混联系统
2
= 6 ×10 h
−5
-1
RS (1000) = e
− λst
=e
−6×10−5 ×1000
= e −0.06 = 0.94176 1 1 = MTBF = λS 6 ×10−5 = 16667 h
(2) 滤网破损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19, 23 为并联系统。
图 2-19滤网破损失效 时可靠性框图
30
设每个组成单元的可靠度为Ri(t),则 RS2(t):
Rs 2 = 1 − (1 − ∏ Ri (t ))
i =1
n
n
m
(2-19)
( ∏ Ri (t ) 为每个串联系统的可靠性)
i =1
三、较复杂的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图2-22。
31
22
设各单元的可靠度相互独立,求解方 法见图2-23图2-25。
20
17
求: (1) 滤网堵塞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平均寿命; (2) 滤网破损时的可靠度、失效率、 平均寿命。 解 :(1 ) 滤网堵塞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218, 为串联系统。
21
18
由于 λ = 常数,所以其为指数分布。 故有:
22
λs = ∑ λi = 5 ×10−5 + 1×10−5
i =1
1 = = 500 h MTBF = -1 λ s 0 . 002 h
§2—4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定义和特点 1.定义: 一个系统由 n 个单元 A1 , A2 ,L , An 组成,如只要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 工作,或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 统才失效,该系统为并联系统。 2. 特点: (1) 是一种用低可靠性单元形成的较 高可靠性的系统(即一种冗余系统);
i =1
= 1 − ∏ [1 − Ri (t ) ]
i =1
n
(2—13)
若各单元的寿命分布都是指数分 布,即单元可靠度为:
12
Ri = e
则有
n
− λit
RS (t ) = 1 − ∏ 1 − e
i =1
[
− λi t
]
(2—14)
可见此系统的寿命分布已不是指数分布。
13
2. 平均寿命
MTBF = ∫ R (t )dt
Rs(1000) = e
− λ1t
+e
− λ 2t
−e +e
− ( λ1 +λ2 ) t
=e
−5×10−5 ×1000
−1×10−5 ×1000
−e
−( 5+1)×10−5 ×1000
= 0.99925
24
1 + − MTBF = λ1 λ 2 λ1 + λ 2 1 1 1 = + − −5 −5 −5 5 × 10 1 × 10 (5 + 1) × 10 = 10333 .3h
1
1
26
在掌握了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模型的基础上应能解决建立以下较复杂系统 的可靠性模型。
§2-5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混联系统有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和复杂的混联系 统的可靠性模型。
一、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图2—20。
27
20
上图串联了n个组成单元,而每个组 成单元由m个基本单元并联。
1
四、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提高单元的可靠性; 2.增加并联单元的数目,但耗费将大大增加; 3.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
18
例 2-4 某液压系统中,其结构如图2-17所示。 失效模式:滤网堵塞或破损。 λ1 = 5 × 10 −5 h -1 3 −5 -1 λ2 = 1× 10 h 和工作时间 t = 10 h 。
28
设每个组成单元的可靠度为Ri(t),则 RS1(t):
⎤ Rs1(t) = ∏⎡ 1 (1 R ( t )) − − i ⎣ ⎦
m i=1
(括号里为每个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n
(2-18)
二、并串联系统(附加通路系统),图2-21
29
1
上图并联了m个组成单元,而每个组成单元 由n个基本单元串联。
0

1 n−1 1 =∑ − ∑ +L+ (−1) n 1≤i< j ≤n λi + λ j i (2-15) 当 n=2时
− λ1t − λ 2t − ( λ1 + λ2 ) t
Rs (t ) = e
+e
−e
14
1 + − MTBF = λ1 λ 2 λ1 + λ 2
1
1
λS (t) =
λ1e
−λ1t
+ λ2e − (λ1 + λ2 )e −λ1t −λ2t −(λ1 +λ2 )t e +e −e
−λ2t
−(λ1 +λ2 )t
当 n个单元λ都相等时的各参数的计 算式为:
15
Rs (t ) = 1 − (1 − e
− λt
− λt n
)
(2-16)
nλe (1 − e ) λs (t ) = − λt n 1 − (1 − e )
1
− λt n −1
1 1 MTBF = + + ⋅⋅⋅ + λ 2λ nλ
(2-17)
n=2
16
Rs (t ) = 1 − (1 − e = 2e
−λt
− λt 2
)
−e
− 2 λt
− λt
2 λ (1 − e λ s (t ) = − λt 2 − e
1
)
1 3 3 MTBF = + = = θ λ 2λ 2λ 2
讲到此,大家对于求串联、并联或以它们 为组成单元的系统的可靠性,都要非常熟练地 掌握的很好。
= [1 − (1 − RS 1 ) (1 − RS 2 )]×
n
−λit
=e
∑ λit
i =1
n
= e −λst
(2—10)
其中
λs = ∑ λi
i =1
可见:单元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系统 的寿命分布也为指数分布;
2. 系统失效率
λs (t )
n
5
λs (t ) = ∑ λi (t )
i =1
λs (t )为各单元该时刻失效率 λi (t ) 之和
3. 平均寿命 MTBF
1
二、可靠性框图 (见图2—15所示)
3
图2-15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1. 可靠度 在串联系统中,设各单元相互独 立, 其R(t)为: R s (t ) =

i =1
n
Ri (t )
(2—9)
若各单元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时
4


Ri (t ) = e
n i =1
− λit

RS (t ) = ∏ e
9
(2) RS ≥ max{Ri } 。
10
二、可靠性框图,见图2—16所示。
图2-16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三、数学模型 1. 可靠度 假设各单元相互独立 ,则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