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两宋新格局-10.21

合集下载

第17课两宋新格局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17课两宋新格局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增 强 禁 军
.
历代科举录取表 朝 唐 宋 年数 290 320 榜数 266 130 取士总数 6603 正奏名60000+ 1139 (左右榜) 24624 26888 年均取士 23(进士) 340 (进士、 诸科) 12(进士) 89(进士) 100(进士)
元 明 清
98 277 268
16 93 114
北宋、南宋
????? ?????
• 你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吗?有哪些 疑点可以证明?
疑点1. 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明〃敖英 疑点2.赵匡胤回汴京称帝后再不提北边的军情, 有谎报军情之嫌。 疑点3.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 ——司马光《涑水纪闻》 疑点4 .杜太后(赵匡胤之母)得知其子黄袍加身后,说: “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因而不惊不慌,谈笑自若, 还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装士兵编入禁军,其 最主要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C、防御辽军进攻 B、消灭割据政权 D、节省军费开支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 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 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宋史· 杜太后传》
陈桥兵变并非偶然事件,也不是赵匡胤被动接受属下的拥立, 而是赵匡胤倚仗是禁军最高统帅的身份,握有重权而有预谋、 主动地发动的一场兵变。来自酒释兵权枢 密 院 三 衙
枢密使 枢密副使
殿前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文臣
武将
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 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上下相维,不得专制。”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4、太多的士大夫进入政府机构,不堪重负。
5、人们不愿当兵,使军队素质更差。
6、文官当最高统帅,没有实战经验和能力。
文官政府:“重文轻武”为国策。统治集团由 科举提拔文臣组成(比之于汉唐…)。中央及地方 要员,大都由文臣担当。官、职、差遣的分离及其 弊端。
三、科举制的完善
1、 线索:
世官制 察举制

练习与测评 1.(1)文官;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一个 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2)因 为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兵变篡夺 皇位时有发生。(3)因为重文轻武已成北宋的国 策。 2.同意。赵匡胤奉行“重文轻武”国策,通过调整 政治军事制度,以科举考试提拔文人担任官职等举 措,成为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文治之君。“重文 轻武”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篡 夺皇位的局面,使宋代的经济文化出现繁盛景象。 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 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一、北宋的建立
1、陈桥驿兵变 2、宋朝(北宋)的建立
内:宋立国后,“先 南后北”,自960至979年, 基本完成中原的统一。标 志着唐末五代分裂割据时 代的结束和中原王朝的重 建。 外:先已立国的辽, 以及西北党项族等,其政 治、经济和军事,都足以 与中原王朝相抗衡。
二、文官体制
目的:避免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兵变篡位的历史重演
北宋前四朝宰相出身表
科举出身者 非科举出身者
时期
总人数
绝对人数
所占百分比
绝对人数
所占百分 比
50% 33%
宋太祖 宋太宗
6 9Βιβλιοθήκη 3 650% 67%

第17课:两宋新格局

第17课:两宋新格局

赵匡胤
陈桥兵变遗址
960年,北宋建立。赵匡胤即宋太祖。
清朝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 驿,一朝黄袍遂罢兵”,表明 对这件事的怀疑。你认为陈桥 兵变有预谋吗?你能找到疑点 证明吗?
想一想: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仍然 不开心,他在担心什么?如果你是 赵匡胤,你怎么做?
杯酒释兵权
旁白:一天,晚朝之后,宋太祖把石守信等武将留在宫殿喝酒。酒宴正酣,太祖手一挥, 内侍悄悄退下,太祖和武臣有了如下对话。 帝:各位!要不是你们出力,我哪有今天。 众将纷纷说:哪的话,这都是托陛下的福。 帝(皱眉):可是当天子太难了,还不如当节度使快活。如今我每晚都不能安枕入睡。 众臣忙问:为什么呢? 帝:这难道不明白吗,这个位子,谁不想要啊! 旁白:众臣明白了皇帝摆的是鸿门宴,酒早醒了,忙趴在地上拼命磕头。 石守信:陛下怎么突然说这种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起异心啊! 帝:不然,即便你们没有异心,而一旦你们部下贪图富贵,把黄袍强加于你们身上,你 们想不当皇帝也不成吧。
宋科举殿试图
在十五世纪的时候,英国女皇伊
丽莎白和法国路易十四都曾发出 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 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 最好的制度.”甚至将它称之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重文轻武政策存在 哪些利弊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宋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 农业的发展?
1、重视水利建设 2、增加垦田面积
宋代造船业的水平和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凡水路便利和盛产木材的地方,都有官方设置的造船 工场,每年可造内河运粮船近3000艘。海船的制造中 心则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民间造船业也很发达。
航运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与 宋朝建立贸易往来的国家多达56个,从海外进口的货 物种类达数百种。出口商品中丝绸、瓷器、茶叶、铁 器、纸张等,都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市08评优第一名七上两宋新格局

市08评优第一名七上两宋新格局

第17课——两宋新格局(上)上外附中林镇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陈桥兵变”与北宋建立理解:北宋“崇文抑武”国策的背景和内容北宋“崇文抑武”国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逐步认识1)除了传统的官修正史之外,一切诗词戏曲,小说志怪,笔记文集,考古材料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

尤其是文学作品在历史学习中的特殊价值。

2)“当时之简”和“后来之笔”的差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实践,逐步体味历史的学习方法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历史的学习要求我们调动很多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我们的人生经验去探索、去感受,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学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北宋“崇文抑武”国策的背景和内容;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历史3)“当时之简”和“后来之笔”的差别。

难点:文学作品在历史学习中的特殊价值。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介绍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里对中国历史的划分:第一帝国——秦汉王朝;第二帝国——隋唐王朝;第三帝国——宋元明清。

引出问题——黄仁宇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来划分历史?唐宋之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究竟产生了哪些变化?二、讲授新课1、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教师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

引申出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及至五代,梁、唐、晋、汉、周的政权大多由这类军事政变建立。

材料:五代十国割据地图材料:“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教师提问学生宋太祖故伎重演,却为何赵宋能够绵延三百年?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杯酒释兵权”。

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认识“杯酒释兵权”不过是人事上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赵宋制度文化上的设计。

由此切入本课的核心——赵宋“崇文抑武”的国策。

2、集权中央,重文轻武1)由《水浒》中的林冲曾官居“八十万禁军教头”,由此引出“禁军”的概念。

两宋新格局

两宋新格局

第十七课两宋新格局怒江中学李燕【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对于两宋的内容进行了极大的删减。

课时从原本的3—4个课时缩短到了1个课时,内容也从原来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缩略至了政治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用一个“新”字概括了宋朝开始的中国社会的变化。

内容简单明了,但是由于前后内容的衔接问题,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十分地活跃,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

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关系,喜欢从一些非正规途径接受信息,其中也包括了历史信息。

(这些非正规的途径包括:电脑游戏、网络、小说和长辈口述。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在给予正确信息的同时,对于他们错误的历史知识给予及时的纠正。

与此同时,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情景创设,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历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陈桥兵变北宋建立(知道)2.重文轻武的利与弊(理解)3.“杯酒释兵权”典故(了解)4.两个“新”:从依赖武官势力到“重文轻武”,培养出了大批文官,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过程与方法】:1.地图运用:学会使用历史地图(注意地名的古今差异)2.归纳法:列举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分布的比较,归纳出两宋时期南方的经济比北方繁荣。

3.情景创设法:学生通过情景创设下的环境,感受历史。

并且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历史的讲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验我国当时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方面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如何表述两个“新”,并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两个“新”●【难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转移是以长江为界限的——江南与江北,而不是以地图上的地理方位。

【教学过程】:。

两宋新格局

两宋新格局

船 出土的南宋海船
北宋建立(960年)
中央集权的加强
杯酒释兵权
“重文轻武”国策内容和影响
两 宋 新 格 局
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发展
• 960年,后周大 将赵匡胤在陈桥 驿发动兵变。取 代后周,建立宋 朝,定都东京 (今开封)。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桥驿 东京
北宋 陈桥驿兵变遗址 疆域
各抒己见 书p101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统一 宋太祖和宋 太宗陆续消灭 南唐等割据政 权,结束五代 十国的分裂局 北宋的 疆域 面。
东京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会带来什么的影响?
弊 1 武将地位下降,外出作战时受到很大牵制。 2 政府官员日益增多,效率下降,财政负担 加重。 3 对后来宋与辽、金的作战时,常打败仗。
从五代起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南方战祸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3.南方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宋人《农耕图》
—— 南 宋 谚 语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两广 福建 南宋
长 江 流 域
棉花植株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宋人《纺车图》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纺 织 图
领先世界的造船业
北宋时,我国是世 北 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宋 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 的 有发达的造船业。南宋沿海 地区,造船规模宏大。 战
• “杯酒释兵权” •派文臣担任地方官 •完善科举制度 收稍 弱 其夺 藩 赵 精其 镇 普 兵权 的 建 。, 权 议 制力宋 其,太 钱说祖 谷:削 ,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两宋新格局【内容主旨】两宋新格局指的是两宋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新变化。

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新格局;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南宋基本完成,这也是我国古代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两者的变化对宋及后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道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的局面,了解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知道至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与表现。

2、通过对两宋新格局的“新”字的解析,尝试学会运用教材中的史实和相关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重文轻武”政治格局形成的分析,学习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3、通过对两宋政治经济新格局形成的原因之分析,认识到创造并维持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历史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两宋新格局的主要特征难点:“重文轻武”国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以破解课题入手,问:看到“两宋新格局”这个标题,你最想了解的信息是什么?(学生的问题可能:新格局是什么?“新”在何处?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自己探寻答案。

)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一、学习新知识(一) 、政治新格局环节一: 多媒体播放一段3分钟的小故事---“陈桥驿兵变”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以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权重,导致政权不断更替的概念。

环节二:小组讨论“陈桥驿兵变”的疑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细节及分析、表达能力。

明确高级将领的向背,往往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因素。

环节三:教师提供根据《宋史·石守信传》改编的历史故事---“杯酒释兵权”,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再现“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场景(多媒体辅助场景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历史场景,增强感性认识。

环节四:通过故事,联系宋太祖“收权”与“放权”的相关事例,引起学生思考,切入到“重文轻武”国策的形成。

两宋新格局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材料一:问曰:“ ……自 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曰:“……此非他故,方 镇太重,君弱臣强而 已。”—李焘《续资治通 鉴长编》
一、政治新格局
宋太祖 赵匡胤
系马槐前系马缰, 黄袍一进易朝纲。 春风动起陈桥驿, 宋史即开第一章。
马槐树
你认为下列各点中, 哪些是“重文轻武” 政策的利,哪些又 是它的弊?
1、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增强,“以天下为己任”者增 利 多。 弊 2、武将得不到信任,出兵打仗受牵制。 利 3、政变可能性小,皇位更加稳固。 弊 4、太多的士大夫进入政府机构,不堪重负。 弊 5、人们不愿当兵,使军队素质更差。 弊 6、文官当最高统帅,没有实战经验和能力。 利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篡夺了 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史称北宋。
材料一:“ 一日(太祖) 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 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 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 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 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二、经济新格局
材料四:唐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阳 一带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太平广记》
材料五: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
材料六:唐朝江南户数变化
——《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 注:鄂州(今湖北鄂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泉州 (今福建泉州),溪州(今湖南龙山县)
度掌握50万,中央直辖军10
万。 宋代中后期全国兵力约有一 百多万。 ——樊树志《国史概要》 林冲 ——八十万禁军教头

两宋新格局ppt 华东师大版

两宋新格局ppt 华东师大版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尤为繁荣。北宋时,南方的纺织 品不仅产量大增,而且花型图案和艺术风格也有许多创 新。
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宋』陆游《老学庵记》
南宋后期,随着棉花种植的不断推广,海南岛及 东南沿海地区还兴起了棉纺织业,从而揭开了我国纺 织业崭新的一页。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
黄袍加身
陈桥兵变遗址
960年,北宋建立。赵匡胤即宋太祖。
动动脑:
清朝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 驿,一朝黄袍遂罢兵”,表明 对这件事的怀疑。你认为陈桥 兵变有预谋吗?你能找到疑点 证明吗?
想一想:赵匡胤做了皇帝后,仍然 不开心,他在担心什么?如果你是 赵匡胤,你怎么做?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旁白:一天,晚朝之后,宋太祖把石守信等武将留在宫殿喝酒。酒宴正酣,太祖手一挥,内 侍悄悄退下,太祖和武臣有了如下对话。
小论坛
重文轻武政策存在 哪些利弊呢?
动手动脑
计算一下宋初耕地面积的情况,你可以的哪些结论?
各抒己见
两宋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 农业的发展?
1、重视水利建设 2、增加垦田面积
3、引进占城稻
水稻在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以至民间浒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众臣谢道:陛下为我们考虑这些,就好比让死人复生啊。 旁白:第二天早朝,这些人都声称生了重病,请求解除军职。宋太祖一一批准。
从重要武将手中收 回军政大权,削弱 地方势力,加强中 央集权。
强干弱枝
宋朝“重文轻武”的史实
1、文人任政府高官。 2、文人主管中央军事。
3、文人做武将监军。
4、进一步完善想一想: 原因是什么? 江南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第17课两宋新格局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凤光宇[教学目标1.知道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了解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内容;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2.通过学习北宋的建立,学会对比历史地图,得出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结论;通过学习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内容,尝试学会运用教材和资料,辩证地看待“重文轻武”国策的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学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学会分类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宋的建立,认同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积极意义;通过学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初步明确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

[重点与难点]1.重点: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经济重心南移。

2.难点:“重文轻武”国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明:1.宋初“重文轻武”国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社会,对两宋政治、军事影响巨大。

由于中原地区战争频繁,从唐朝中期至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重文轻武”国策和经济重心南移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为本课重点。

2.“重文轻武”国策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繁荣文化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造成了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争中军力不振,形成两宋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理解“重文轻武”国策作用与影响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资料附录]1. 陈桥兵变陈桥现属河南省开封丘县管辖,位于开封东北22.5公里,五代时是一个驿站。

959年,后周王朝皇帝周世宗柴死后,其子柴宗训继承王位,年仅7岁。

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以镇定(河北正定县)、承王(北定县)二州名义,伪报辽和北汉联军南侵;后周朝廷不辨真假,于960年元旦,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出城,宿营于陈桥驿。

第二天黎明,诸将士拥入赵匡胤的寝所,将黄袍披在其身上,跪拜呼万岁。

赵匡胤与诸军相约,入城后不许抢掠,事定之后有重赏,然后赵匡胤率军返开封。

由于事前早有安排,沿途没有遇到抵抗。

两宋新格局

两宋新格局

辽(契丹)
979年,宋太宗在位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杯酒释兵权
思考:上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重文轻武
宋朝初年,某知县上任, 驻军在该县的大将特地到城外 迎接,知县却趾高气扬,仅在 马上拱手作揖而已,大将心中 不喜,却也无可奈何,讨个没 趣回营。
阅读课文:归纳重文轻武的史实有哪些?
讨论: “重武轻文” 策略的利弊
经济格局的变化
• “苏湖熟,天下足”
至南宋,江南经济已赶上和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 的南移最终完成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
明 皇 幸 蜀 图
安史之乱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原来只在边疆 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在内地大量设立,并且 一些节度使乘机扩充势力,在叛乱平定后 仍长期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他们割据一方, 被称为“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局面在唐肃宗后长期延续, 开五代十国之局面。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 五代十国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6年 14年 11年 4年 9年
北汉、前蜀、吴、闽、吴越、 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
两宋新格局
政治新格局
• 陈桥兵变 (960年,宋朝建立,定都东京)
各抒己见:
你认为陈桥兵变 是有预谋的吗?有哪 些疑点可以证明?
虢国夫人 游春图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
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天宝政局
岭 南 五 府 经 略 广 东
剑 南 节 度 使
陇 右 节 度 使
平 卢 节 度 使朔 方 节 度 使
河 西 节 度 使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3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3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

英宗 11614 蚀1574
冗官 冗兵
冗费
•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 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 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 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
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年数 榜数 唐 290 266
取士总数
6603
正奏名60000+
衰乱割据
国别
开国皇帝
原官爵
后梁
朱温
梁 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 王.河东节度使
五代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武将夺权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数南十楚 年马间殷,帝楚王王凡.武安易节度使八姓,
战斗不息,生民涂地” 吴越 前蜀
钱镠 王建
吴越王.镇海节度使 蜀 王.西川节度使
南吴
杨渭
“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 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
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的职位),加上 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
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 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 但在宋朝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即称“差遣” 。
宋 320 130
特奏名50000
元 98 16
1139 (左右榜)
明 277 93
24624
清 268 114
26888
年均取士
23(进士) 340
(进士、 诸科)
12(进士)
89(进士) 100(进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给东南”
——《宋史》
—— 南 宋 谚 语
宋人《农耕图》
丝织业
“胜于原作”的缂丝作品
朱克柔《茶花图》
棉纺织业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 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 王应奎《柳南续笔》
棉织南宋时扩展到 江南广大地区,出现 纺车、弹弓等工具; 棉布逐渐代替麻布, 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车 船
课堂小结
宋朝在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 势后,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的篇章,在承 接着繁盛的隋唐文明的同时,在多元文化的碰 撞和交融中,呈现出政治上“重文轻武”和经 济上“重心南移”的新格局。
课堂小结
两 宋 新 格 局 政治: 重文轻武 强干弱枝、制约兵权 完善科举、重用文人
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文化繁荣 促进经济交流
五代十国
国别 后梁 后唐 五代 后晋
后汉
后周 南楚 吴越 前蜀 南吴
十国

南汉 南平 闽 后蜀 南唐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 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有以 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 岁,即掖太祖乘马”。 ——《宋史》卷一《太祖纪》
黄袍不是寻常物, 谁信军中偶得之。 ——明 ·敖英
河南封丘陈桥镇陈桥村的“系马槐”
考试制度严密 太祖始设殿试“恩出主上”
状元
皇帝 中央部门 地方 殿试 省元 省试(会试) 解元 乡试(解试)
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 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欧阳修
苏轼
欧阳修误判苏轼为榜眼,弄巧成拙。
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年均取士
唐 宋
元 明
23(进士)
340 (进士) 12(进士) 89(进士)
四是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部署 兵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
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 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朱弁《曲洧旧闻》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朱熹所说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的什么重 要措施?
5、定窑孩儿枕
海外贸易
宋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贸易
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 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小规模试掘后打捞出文物4000余件, 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
海外贸易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产品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 有着很大差异。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 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 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 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
1顷=100亩 1亩=666.67 平方米
4000000
3000000
2953320
3125251
2000000
1000000
0
975年
996年
1021年
农业
“今人乃以粳米一斛重为一石。” (稻)“……不择地而生。” ——沈括《梦溪笔谈》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农业
“国家根本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 安史之乱是中 国历史的一个 转折点,它不 仅把唐代的历 史活生生地割 裂成盛衰两部 分,也是中国 古代历史的一 个跨越朝代的 转折点。
衰乱
分裂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
《新五代史 安重 荣传》:尝谓人曰: ‘天子宁有种耶?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中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史称“五代”,同时,山西 和南方先后出现前蜀、吴、 吴越、楚、闽、南汉、南平、 后蜀、南唐、北汉10个割 据政权,史称“十国”
古船“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南海 Ⅰ号”在前期考古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 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 等。800年前,瓷器在欧洲被奉为贵族用品,一件中国瓷器 运到欧洲往往可以卖到两三百倍的价钱。据估计,倘若 “南海Ⅰ号”当时出海贸易成功,所获利润可养活八万 人。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 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 史空白。 ——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
2010年11月19日,中国的“帆船 水密舱壁制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造船业
1974年在泉州发现的 宋朝海船残骸
宋代楼船 船上建楼三重,有防御设施, 各种武器一应俱全,犹如一座 水上堡垒。
造船业
宋代的船舶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
这 样 的 设 计 有 什 么 作 用 ? 1、桅杆可起可倒,可调整帆的角度。 可迎合风向,更好地利用风力。 2、舵叶上有许多孔。 减少水的阻力。 3、船舱用隔板分为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空间。 一旦船舱漏水,只是影响到局部,不会令 全船沉没。
为防止武将篡权,赵匡胤采取了哪些措施?
殿前都指挥司 一是将禁军的统领机构一分为三,称“三衙”, 侍卫马军都指挥司 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侍卫步军都指挥司 二是设枢密院,有发兵权而不掌兵;三衙掌兵 而无发兵权,使之互相牵制。
三是禁军由精锐骁勇者组成,一半驻守京师, 一半分守地方,而地方军队人员装备较差。
武将(节度使) 夺权




吴 燕
王.淮南节度使 王.卢龙节度使
刘守光
高季兴 王延钧 孟知祥
南海王.清海节度使 南平王.荆南节度使 闽 蜀 齐 王.威武节度使 王.西川节度使 王.镇海节度使


960年,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发动兵变,篡 夺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 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 材料二: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 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使 用了“丝绸之路”,并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 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 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 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 称谓。 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 使(一般由岭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 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 来源。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海 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 ——CCTV《丝绸之路探秘》
削实权
中央:削弱宰相权,“二府三司制”(二府: 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地方: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行政权; 具体: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 知府、知县。另设各级通判起监察作用;
制钱谷
各州郡设转运使,地方税收大部分收归中央
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二府三司制)
皇帝
尚 书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盐 户 支 铁 部
(军事)(财政三司)
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 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 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 奈何。符彦卿“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 ( ) 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
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命权
北宋时期禁军人数统计图
唐 宋 八 大 家 宋 朝 有 六 位
——
宋仁宗嘉佑年间正式制定"禄令",规定: 宰相、枢密使月俸禄300贯, 春、冬衣服各赐绫20匹、绢30匹、冬棉100两, 每月禄粟各100石, 每月薪(柴草)1200束, 每年炭1600秤, 盐7石等。 ——《宋史 职官志》
• ⑴特点:①贸易运输量较大,海外贸易的利润更大;②便 于运载瓷器、金属等硬质货物;③贸易范围广;④组织管 理性较强,进出口贸易一般通过政府所设置市舶司等机构 管理;⑤对技术要求高,涉及造船、指南针等当时的先进 技术;⑥风险较高,一旦沉船,会导致整体损失,前功尽 弃,如“南海一号”的事故;还可能遇到海盗入侵等风险 。(任答其中4点得4分) • ⑵原因:①北方时有战乱,南宋政治统治相对稳定;②经 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③手工业水平的大幅 度提高;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等科技用于航海;④政府的支 持,提倡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等机构;⑤西夏兴起,传 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堵;⑥与周边国家有相对稳固的睦邻 友好关系,等等。(任答其中4点得4分)
北宋结 束了五 代十国 的分裂 局面。
鼎盛
安史之乱的史料
•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中国唐玄宗末年 的节度使身为节度使的他们握有统 领边防军镇的全力,他们发动的历 时8年之久的叛乱。 • 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 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全国兵数 为57.4万名,边兵竟占49万。
渔阳鼙鼓动地来
• ——CCTV《丝绸之路探秘》 • 材料三:宋朝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力图达到这 样的目的:一是保证市舶司掌握的舶货源源不 断地向京师输送;二是尽可能扩大市舶司直接 掌握的海外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值。 宋朝与东 南沿海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 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南宋末海盗活动特 别猖獗时则另当别论 。 ——吴于廑《从分散 到整体的世界史》
• ⑴你认为同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 有哪些相对突出的特点?(4分) • ⑵分析“南海一号”沉没前所处时代海上丝绸 之路兴盛的原因。(4分) • ⑶有学者认为,在世界航海史上,欧洲新航路 开辟的影响大于中国的丝绸之路;也有学者持 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丝绸之路比欧洲新航路 开辟的影响更大。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 史实说明理由。(4分)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 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