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与三伏天的来历

合集下载

三伏与数九天是如何算出来的

三伏与数九天是如何算出来的

三伏与数九天是如何算出来的

一、三伏的起源和计算方法

1.起源

三伏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它指的是夏季中的三段时间,

分别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据古代的观测方法,初伏通常发生在农历的

三伏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中伏发生在霜降节气后的第一个辛日,末伏发

生在冬至节气后的第一个壬日。

2.计算方法

三伏的计算方法与农历的节气计算方法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将一年分

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大约15天,而三伏正好是在夏至、立秋和处

暑这三个节气之后的连续三个庚、辛、壬日。根据庚、辛、壬的计算规律

和农历的活动规律,可以准确计算出三伏的开始时间。

二、数九天的起源和计算方法

1.起源

数九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卦辞中,它指的是冬季中的九段时间。据《周礼》记载,冬至之后的九个九天被称为数九天,因为这段时间

内天气最为寒冷,温度最低。

2.计算方法

数九天的计算方法也与农历的节气计算方法密切相关。根据现代气象

学的研究,数九天是指冬至之后连续的九个九天,即九个节气的时间。九

个节气依次为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和清明。根据这个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判断出数九天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三、三伏与数九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三伏

三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三伏时节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因此会对高温作物、农作物的花粉传播、病虫害等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农民来说,三伏期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作物免受高温和湿度的影响。

2.数九天

数九天是北方地区冬季最寒冷的时段,低温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4节气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三伏天的意思

24节气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三伏天的意思

24节气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三伏天的意思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一个节气对于我们来讲都是要及时的去进行了解的,因为只有深入的分析,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决定在之后的生活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4节气三伏天的由来以及三伏天的意思,欢迎参阅。

24节气三伏天的由来

(一)“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2005年。

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

(二)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古人规定:

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2021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2021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2021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

1、三伏

“三伏”指的是夏季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属于初伏,大约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这个时节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暑热暑湿是我们防范的重点。

2、三九

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与三伏对应的是三九。中国有“数九寒冬”的说法,从冬至开始数“九”以计算时令。“三九”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即“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

三伏天介绍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2023)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2023)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2023)

三伏天的由来习俗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XX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

三伏与三九

三伏与三九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

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三伏天的起止时间

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三伏天的起止时间

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三伏天的起⽌时间

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2014三伏天的起⽌时间

三伏天,是出现在⼩暑与处暑之间,是⼀年中⽓温最⾼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

的“六邪”中的暑邪。以下是⼩编整理的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2014三伏天的起⽌时间,欢迎阅读。

⼀、为什么有“三伏天”的说法?

1、伏天是什么意思?

古籍记载:“阴⽓将起,迫于残阳⽽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也。”

夏⾄是极阳之点,阳极⽣阴,所以有“夏⾄⼀阴⽣”之说。从夏⾄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夏⾄阴⽣,但毕竟此时阳⽓太盛,所以阴⽓受阳⽓所迫藏伏在地下,“伏”由此得名。

也有说法认为,⼀年四季春、夏、秋、冬对应五⾏中的⽊、⽕、⾦、⽔。五⾏关系中⽕克⾦,夏季⽕旺,对⾦克制严重,所以⾦对应的秋天就要潜伏⼀段,积蓄⼒量,直到⾦的⼒量⾜够与⽕抗衡了,才进⼊秋季。⽽之前潜伏的这段时间就称为“伏天”。

2、伏天为什么⼜叫三伏天?

伏天,因为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所以也被称为“三伏天”。三伏天是⼀年中最热的时期。

需要了解的是,每年三伏天的⼊伏时间、三伏天的时间不尽相同。⽽这个不同,是由三伏天的确⽴规则有很⼤关系。

3、三伏天的起⽌时间

三伏天的确定,有这样⼀句⼝诀:“夏⾄三庚数头伏”。

意思是说,夏⾄节⽓后的第三个“庚”⽇开始,到第四个“庚”⽇之间的这段时间,为初伏。

⽽末伏,则是指⽴秋后的第⼀个庚⽇到第⼆个庚⽇之间的这⼀段时间。

⼜因为,两个庚⽇之间相差⼗天,所以头伏、末伏的天数都是⼗天。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

本文主要介绍了“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个俗语的来历、含义以及养生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供大家借鉴

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篇1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养生俗语,意味着在冬季的最冷的九个九天和夏季的最热的三伏天,人们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养生方法来保健身体。

“冬养三九”指的是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单位,共九个单位,也就是冬季的最冷的九个九天。在这个时期,气温极低,人体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到寒邪的侵害。此外,冬季也是人体精气收藏的季节,人们需要适当地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利于身体健康。

“夏养三伏”则指的是从夏至开始,每十天为一个单位,共三个单位,也就是夏季的最热的三伏天。在这个时期,气温极高,人容易受到暑邪的侵袭,因此需要注意防晒、避暑,避免过度疲劳和暴饮暴食。此外,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旺盛的季节,人们需要适当地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以利于身体健康。

为了做到“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

些特殊的养生方法。例如,在冬季可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生姜等,以助阳益气;在夏季可以多吃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苦瓜、

冬瓜等,以清热祛暑。此外,冬季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夏季则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是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养生俗语,体现了人们根据季节变化而采取的自我保健方法。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的意思》篇2

三九天,三伏天是怎样划定的

三九天,三伏天是怎样划定的

三九天,三伏天是怎样划定的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下面把三九,三伏天的划分,说法给大家介绍一下:热在三伏与冷在

三九

1、三伏天的划分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

伏为20天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

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叫末伏,也叫终伏。

2,“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

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一般出现在冬

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

“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

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热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

时期。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的由来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气象专家介绍,今年入伏日在7月14日,“头伏”长10天;7月24日入“中伏”,二伏有20天;8月13日入“末伏”,三伏有10天,整个“三伏天”达40天。

“头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每年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就是头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俗话说九天一九,十天一伏。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热。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

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常识积累:三伏和三九

常识积累:三伏和三九

常识积累:三伏和三九

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三伏为什么最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九

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

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

三九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的来历是什么

三九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的来历是什么

三九天是什么意思三九天的来历是什么三九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中国的农历用"九九"来计算时令,冬至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过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便结束,进入春天,而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三九天的来历是什么

三九天是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四川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黄河流域版

敦煌文献伯4017《咏九九诗》:

“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

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

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

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

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

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

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 八九,草木生长,阳气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

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欢乐之时。”

湖南版

一九二九,怀胸抱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

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

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含义)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含义)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含义)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一般都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着来计算的。

三伏天名字的由来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XX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XX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XX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三九和三伏

三九和三伏

三伏(

Three Fu)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以上八行是老顽童添加)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1、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2、特指末伏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的“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 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三伏”和“三九”

“三伏”和“三九”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在我国,人们把最热的那段时间称为“伏天”,每年大概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伏天一共有三个,分别叫初伏、中伏和末伏。

我们知道,干支纪日法是把天干的十个字与地支的十二个字顺次结合而成的,六十日一个轮回。“庚”在天干的十个字中,每十日会出现一次。在我国的历法里,把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进入伏天的日子,是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初伏、末伏的时间都是10天,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与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吻合,中伏的天数就是10

蒋健

(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皮店村小学)

40

奇的数

神学

天;如果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与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吻合,中伏的天数就变成了20天。这就导致了不同年份的伏天天数不等,有的年份伏天是30天,有的年份伏天是40天。

同样的道理,人们把一年中最冷的时段称为“数九寒天”。这个漫长的寒天,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的,一共有九个九,人们把它编成了著名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九九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年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那十多天。难怪人们常说:冷在三九。

有一个词语说得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如果一个人在最冷和最热的时间段都能坚持练习,那么他的勤奋程度和毅力可见一斑。

41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含义整理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含义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含义整理

三伏天,是消失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下面是我细心推举的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含义,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三伏三九是什么意思

1、三伏

“三伏”指的是夏季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属于初伏,大约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支配,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埋伏一段时间,“埋伏”就是“伏”的本义。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气逼人,经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消失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假如由于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这个季节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暑热暑湿是我们防范的重点。

2、三九

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与三伏对应的是三九。中国有“数九寒冬”的说法,从冬至开头数“九”以计算时令。“三九”指

第1页/共3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其次十七天。“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即“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一般消失在冬至到惊蛰。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九天与三伏天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

环 目 迹皇 熘 螅 质歉龈 眨 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

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露 眨┏龇 梗 昂笳 盟氖 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