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教科版物理选修3-4:第1章1.3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单摆是为了研究振动而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其理想化条件是()A.摆线质量不计B.摆线长度不伸缩C.摆球的直径比摆线长度短得多D.只要是单摆的运动就是一种简谐运动解析:选ABC.单摆由摆线和摆球组成,摆线只计长度不计质量,摆球只计质量不计大小,且摆线不伸缩,A、B、C正确.只有在摆角很小(θ<10°)的情况下,单摆的运动才是简谐运动.2.下列有关单摆运动过程中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B.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一个分力C.单摆过平衡位置时合力为零D.回复力是摆线拉力的一个分力解析:选B.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等于零,但合力不为零,因摆球沿圆弧运动,在径线方向上有向心加速度,即存在向心力.3.如图所示为一单摆的振动图像,则()A.t1和t3时刻摆线的拉力等大B.t2和t3时刻摆球速度相等C.t3时刻摆球速度正在减小D.t4时刻摆线的拉力正在减小解析:选AD.由题图可知,t1和t3单摆振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故绳子拉力相等,A正确,B 错误;t3时刻质点正靠近平衡位置,速度正在增大,C错误;t4时刻正远离平衡位置,速度逐渐减小,绳子拉力减小,D正确.4.如图所示是单摆振动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衡位置摆球的动能和势能均达到最大值B.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而动能最小C.在平衡位置绳子的拉力最大,摆球速度最大D.摆球由A→C运动时,动能变大,势能变小解析:选BCD.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远离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变大,势能变大,而动能减小;反之,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动能变大而势能变小,故B、D正确,A错.小球在平衡位置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在平衡位置C,拉力T=mg+m v2/r,由上述分析知,在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即v最大,故T也最大,所以C正确.一、选择题1.做一个单摆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可以用来做成一个单摆的有()A.带小孔的实心木球B.带小孔的实心钢球C.长约1 m的细线D.长约10 cm的细线解析:选BC.制作单摆时应选用体积小、质量大的球和细、轻、弹性小的线.2.把实际的摆看作单摆的条件是()①细线的伸缩可以忽略②小球的质量可以忽略③细线的质量可以忽略④小球的直径比细线的长度小得多⑤小球的最大偏角足够小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⑤解析:选C.单摆的球应选择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球;细线应选用较轻、弹性较小的线,且小球尺寸比细线要小得多.摆动时的摆角要小于5°,并非越小越好.应选C.3.(2012·安康高二检测)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摆球受到的回复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B.摆球受到的回复力是它的合力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力为零D.摆角很小时,摆球受的合力的大小跟摆球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解析:选A.根据回复力的定义选项A正确;单摆的回复力除指明在最高点外都不是摆球受力的合力,但不管在哪个位置均可认为是重力沿轨迹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所以选项B错误;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合力不为零,因悬线方向上要受向心力,选项C、D 错误.4.一个打磨得很精细的小凹镜,其凹面可视为接近平面.将镜面水平放置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镜面边缘开始释放,小球在镜面上将会往复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B.不能判断小球做简谐运动C.小球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跟支持力的合力D.小球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沿曲面切向的分力解析:选AD.由题意,很精细的小凹镜,其凹面可视为接近平面,故曲率半径远大于小镜的长度,小球在上面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运动情况跟单摆相同.5.单摆做简谐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质量越大、振幅越大,则单摆振动的能量越大B .单摆振动能量与摆球质量无关,与振幅有关C .摆球到达最高点时势能最大,摆线弹力最大D .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摆线弹力最大解析:选AD.对于无阻尼单摆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数值等于最大位移处摆球的重力势能或平衡位置处摆球的动能。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利用斜二测画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三角形的直观图是正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C .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全等解析:选B.斜二测画法主要保留了原图的三个性质:①保平行;②保共点;③保平行线段的长度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 ②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 ③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A .0B .1C .2D .3解析:选B.斜二测画法保持平行性和相交性不变,即平行直线的直观图还是平行直线,相交直线的直观图还是相交直线,故①正确;但是斜二测画法中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为原来的一半,故正方形的直观图不是正方形,菱形的直观图也不是菱形,所以②③错.3.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一个正方形,则原来图形的形状是图中的( )解析:选A.在斜二测画法所作出的图形中,O ′M ′=2,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应的OM =22,选项中只有A 满足题意,故选A.4.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1+22B.2+22C .1+ 2D .2+ 2解析:选D.根据平面图形斜二测直观图的画法,所求平面图形为四边形,由“横不变”知,四边形为梯形,且上底边长为1,依据直观图可求得下底边长为1+2,由直观图的底角为45°知这个梯形为直角梯形,再由“竖取半”知,直腰长为2,∴S =1+1+22×2=2+ 2.5.如图所示的直观图是将正方体模型放置在你的水平视线的左下角而绘制的,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由题意应看到正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由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及直观图中虚线的使用,可知A 正确.6.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则得到的图形的各个角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不全相等”).解析:通过斜二测画法后,图形的各个角有的变大有的变小,得到的各个角不再全相等. 答案:不全相等7.如图所示,△A ′B ′C ′是△ABC 的直观图,且A ′B ′=A ′C ′,那么△ABC 是________.解析:因为A ′B ′∥x 轴,A ′C ′∥y ′轴,所以AB ∥x 轴,AC ∥y 轴.所以在直角坐标系中,∠BAC =90°.又因为A ′B ′=A ′C ′,所以AC =2AB .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直角三角形8.如图,△ 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的直观图,则△OAB 的面积是________.解析:按斜二测画法,将直观图中△O ′A ′B ′还原成原图形,即△OAB (如图),则△OAB 的面积是S =12×6×4=12.答案:129.画出如图中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图中数据已给出).解:以O 为原点,O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所示:作∠C ′O ′B ′=45°,其中O ′B ′是水平的,O ′B ′=4,O ′D ′=3,O ′C ′=1,过D ′作∠B ′D ′A ′=135°,使A ′D ′=1,顺次连接O ′A ′,A ′B ′,B ′C ′,所得四边形即为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10.画出底面边长为1.2 cm 的正方形,侧棱均相等且高为1.5 cm 的四棱锥的直观图.解:画法如下:(1)画轴,画x 轴、y 轴、z 轴,∠xOy =45°(或135°),∠xOz =90°.(2)画底面,以O 为中心在xOy 平面内,画出正方形的直观图ABCD ,使AB =1.2 cm. (3)画顶点,在Oz 轴上截取OP ,使OP =1.5 cm.(4)成图,连结P A ,PB ,PC ,PD ,并擦去辅助线,将被遮住的部分改为虚线,即得四棱锥的直观图.1.(2013·焦作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D 是△ABC 中BC 边的中点,那么AB ,AD ,AC 三条线段在原图形中( )A .最长的是AB ,最短的是AC B .最长的是AC ,最短的是AB C .最长的是AB ,最短的是AD D .最长的是AD ,最短的是AC解析:选C.由直观图易知AD ∥y ′轴,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在原图中应有AD ⊥BC ,又因为AD 为BC 边上的中线,所以△ABC 为等腰三角形,AD 为BC 边上的高,则有AB ,AC 相等且最长,AD 最短,比较各选项可知C 正确.2.如图,四边形OABC 是上底为2,下底为6,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这个梯形的直观图O ′A ′B ′C ′,则在直观图中梯形的高为__________.解析:∵OA =6,CB =2, ∴OD =2.又∵∠COD =45°, ∴CD =2.梯形的直观图如图.则C ′D ′=1,∴梯形的高C ′E ′=22. 答案:223.画一个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0.8 cm 、1.5 cm ,高为1.5 cm 的正三棱台的直观图. 解:(1)画轴.画x 轴、y 轴、z 轴三轴相交于O ,使∠xOy =45°,∠xOz =90°;(2)画下底面.以O 为中点,在x 轴上截取线段AB ,使AB =1.5 cm ,在y 轴上截取线段OC ,使OC =383cm ,连接BC ,CA ,则△ABC 为正三棱台的下底面;(3)画上底面.在z 轴上截取线段OO ′,使OO ′=1.5 cm.过O ′点作O ′x ′∥Ox ,O ′y ′∥Oy .建立坐标系x ′O ′y ′,在x ′O ′y ′中,重复(2)的步骤得上底面A ′B ′C ′(取A ′B ′=0.8 cm ,O ′C ′=35cm).(4)连线成图.连接AA ′,BB ′,CC ′,擦去辅助线,被遮线画为虚线,则三棱台ABC A ′B ′C ′为要求画的三棱台的直观图.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用斜二测画法作出的直观图为四边形A ′B ′C ′D ′,面积为S ′.求S ∶S ′.解:过D ,C 分别作DE ⊥AB ,CF ⊥AB ,以E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ED 为y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相应的直观图如下图所示:在图1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S △AOD +S 梯形DOFC +S △BFC =12OA ·OD +12(OD +CF )·OF+12BF ·CF , 在图2中,过D ′,C ′分别作D ′M ⊥A ′B ′,C ′N ⊥A ′B ′,则:D ′M =O ′D ′·sin 45°=22·12OD =24OD ,C ′N =C ′F ′·sin 45°=22·12CF =24CF ,此时S △A ′O ′D ′=12A ′O ′·D ′M ′=12A ′O ′·24OD=28AO ·OD , S △C ′F ′B ′=12B ′F ′·C ′N =12BF ·24CF =28BF ·CF ,过F ′作F ′G ⊥O ′D ′于G ,则F ′G =O ′F ′·sin 45°=OF ·22=22OF ,因此:S 梯形D ′O ′F ′C ′=12(D ′O ′+C ′F ′)·F ′G =12⎝⎛⎭⎫12DO +12CF·22OF=28(DO+CF)·OF,∴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O′D′+S梯形D′O′F′C′+S△C′F′B′=28AO·OD+28(DO+CF)·OF+28BF·CF=24S,∴S∶S′=S24S=2 2.。
2014届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一)章节测试题:第一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如果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棱锥不可能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五棱锥D.六棱锥解析:选D.若是六棱锥,各侧面顶角之和为6×60°=360°,即各侧面就成为平面图形.2.由五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是()A.三棱柱B.三棱台C.四棱锥D.不能确定解析:选D.可用排除法,三棱柱,三棱台,四棱锥都是由五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故选D.3.(2013·宜春高中质检)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BC中,截去三棱锥A′-ABC,则剩余部分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三棱柱D.组合体解析:选B.剩余部分是四棱锥A′BB′C′C,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D.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解析:选D.由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知D正确.5.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其中可以沿相邻正方形的公共边折叠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解析:选C.将四个选项的平面图形折叠,看哪一个可以复原为正方体,只有C选项中相应图形才能复原为正方体,故选C.6.用6根长度相等的木棒,最多可以搭成__________个三角形.解析:用三根木棒,摆成三角形,用另外3根木棒,分别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上搭起,搭成一个三棱锥,共有4个三角形.答案:47.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 cm,则每条侧棱的长为__________ cm.解析:由于棱柱共有10个顶点,所以该棱柱有5条侧棱,因此每条侧棱的长为60÷5=12 cm.答案:128.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过BC 和AD 分别作一个平面交底面A 1B 1C 1D 1于EF 、PQ ,则长方体被分成的三个几何体中,棱柱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该长方体被分成的三个几何体都是棱柱,分别为三棱柱AA 1P DD 1Q ,三棱柱BB 1E CC 1F 和四棱柱ABEP DCFQ .答案:39.已知正三棱锥V ABC ,底面边长为8,侧棱长为26,计算它的高和斜高.解:如图所示,设O 是底面中心,则D 为BC 的中点.∴△VAO 和△VCD 是直角三角形. ∵底面边长为8,侧棱长为2 6.∴AO =33×8=833,CD =4, ∴VO =VA 2-AO 2= (26)2-⎝⎛⎭⎫8332=23 6.VD =VC 2-CD 2= (26)2-42=2 2.即正三棱锥的高是236,斜高为2 2. 10.如图所示,在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里面装有少量水,现在将容器绕着其底部的一条棱倾斜,在倾斜的过程中:(1)水面的形状不断变化,可能是矩形,也可能变成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对吗?(2)水的形状也不断变化,可能是棱柱,也可能变为棱台或棱锥,对吗?(3)如果倾斜时,不是绕着底部的一条棱,而是绕着其底部的一个顶点,上面的第(1)和第(2)题对不对?解:(1)不对.水面的形状就是用一个与棱(将长方体倾斜时固定不动的棱)平行的平面截长方体时截面的形状,一定是矩形,不可能是其他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2)不对.水的形状就是用与棱(将长方体倾斜时固定不动的棱)平行的平面将长方体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几何体,此几何体是棱柱,水比较少时,是三棱柱,水多时,可能是四棱柱或五棱柱,但不可能是棱台或棱锥.(3)用任意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其截面形状可以是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因而水面的形状可以是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水的形状可以是棱锥、棱柱,但不可能是棱台.1.已知集合A ={棱柱},集合B ={正棱柱},集合C ={斜棱柱},集合D ={直棱柱},则( )A .A CB B .A D BC .A CD D .A D C解析:选B.棱柱的分类如下:.由以上分类知,应选B.2.有一枚正方体骰子,每一个面都有一个英文字母,如图所示的是从3种不同角度看同一枚骰子的情况,则与H相对的字母是__________.解析:由这三个图知,与标有S的面相邻的四个面分别标有字母H,E,O,F.翻转图(2),使S面调整到正前面,则O为正下面,所以与H相对的字母是O.答案:O3.如图所示,有12个小正方体,每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9、9、8、4、5,用这1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图中看不见的那些小正方体的面有多少个,并求这些面上的数字和.解:这12个小正方体,共有面数6×12=72个,图中看得见的面共有3+4×4=19个,故图中看不见的面有72-19=53个,12个小正方体各个面的数字的和为(1+9+9+8+4+5)×12=432.而图中看得见的数字的和为131,所以看不见的那些小正方体的面上的数字的和为432-131=301.4.(创新题)求函数f(x)=x2+4+x2-10x+34的最小值.解:将函数解析式化为f(x)=x2+22+(x-5)2+32,构造长方体ABCD A′B′C′D′,其中AB=2,BC=3,BB′=5,E为BB′上一点,如图所示.设BE=x,则AE=x2+22,EC′=(5-x)2+32,所以f(x)=AE+EC′.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在长方体ABCD-A′B′C′D′的棱BB′上找一点E,使折线AEC′的长度最短,展开侧面,使AB与B′C′共面,连接AC′,可得f(x)min=52,即函数f(x)=x2+4+x2-10x+34的最小值为5 2.。
人教A数学必修1:第一章1.2.2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已知集合A ={a ,b },集合B ={0,1},则下列对应不是A 到B 的映射的是( )解析:选C.A 、B 、D 均满足映射的定义,C 不满足A 中任一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且A 中元素b 在B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2.设函数f (x )=⎩⎪⎨⎪⎧1-x 2,x ≤1,x 2+x -2,x >1,则f [1f (2)]的值为( ) A.1516 B .-2716C.89D .18解析:选A.∵f (2)=22+2-2=4,∴f [1f (2)]=f (14)=1-(14)2=1516. 3.已知函数f (x )=⎩⎪⎨⎪⎧x 2,x ≤00,x >0,则f (2)+f (-2)=________. 答案:44.已知M ={正整数},N ={正奇数},映射f :a →b =2a -1,(a ∈M ,b ∈N ),则在映射f 下M 中的元素11对应N 中的元素是________.答案:21[A 级 基础达标]1.下列给出的式子是分段函数的是( )①f (x )=⎩⎪⎨⎪⎧x 2+1,1≤x ≤5,2x ,x ≤1. ②f (x )=⎩⎪⎨⎪⎧x +1,x ∈R ,x 2,x ≥2. ③f (x )=⎩⎪⎨⎪⎧ 2x +3,1≤x ≤5,x 2,x ≤1.④f (x )=⎩⎪⎨⎪⎧x 2+3,x <0,x -1,x ≥5. 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① √ 符合函数定义,且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有不同的对应关系. ②× 当x =2时,f (2)=3或4,故不是函数. ③× 当x =1时,f (1)=5或1,故不是函数. ④ √ 符合函数定义,且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有不同的对应关系.2.已知f (x )=⎩⎪⎨⎪⎧x +2(x ≤-1),x 2(-1<x <2),2x (x ≥2),若f (x )=3,则x 的值是( )A .1B .1或32C .1,32或± 3 D. 3 解析:选D.该分段函数的三段各自的值域为(-∞,1],[0,4),[4,+∞),而3∈[0,4),∴f (x )=x 2=3,x =±3,而-1<x <2,∴x = 3.3.函数y =x +|x |x的图象为( )解析:选C.y =x +|x |x =⎩⎪⎨⎪⎧ x +1 (x >0)x -1 (x <0),再作函数图象. 4.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是折线段ABC ,其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4),(2,0),(4,2),则f (f (f (2)))=________.解析:f (2)=0,f (f (2))=f (0)=4,f (f (f (2)))=f (4)=2.答案:25.已知f (x )=⎩⎪⎨⎪⎧2x ,x <0x 2,x ≥0,若f (x )=16,则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当x <0时,2x =16,无解;当x ≥0时,x 2=16,解得x =4.答案:46.已知函数f (x )=⎩⎪⎨⎪⎧ x +2,x ≤-1,2x ,-1<x <2,x 22,x ≥2.(1)求f (-74);(2)求f (14); (3)求f (4);(4)若f (a )=3,求a 的值.解:(1)f (-74=-74+2=14; (2)f (14)=2×14=12; (3)f (4)=422=8; (4)因为当x ≤-1时,x +2≤1,当x ≥2时,x 22≥2, 当-1<x <2时,-2<2x <4.所以⎩⎪⎨⎪⎧ -1<a <22a =3⇒a =32⎩⎪⎨⎪⎧ a ≥2a 22=3⇒a 2=6⇒a = 6. 综上,若f (a )=3,则a 的值为32或 6. [B 级 能力提升]7.若函数f (x )=⎩⎪⎨⎪⎧ 2x +2 (-1<x <0)-12x (0≤x <2),3 (x ≥2)则f (x )的值域是( )A .(-1,2)B .(-1,3]C .(-1,2]D .(-1,2)∪{3} 解析:选D.对f (x )来说,当-1<x <0时,f (x )=2x +2∈(0,2);当0≤x <2时,f (x )=-12x ∈(-1,0];当x ≥2时,f (x )=3.故函数y =f (x )的值域为(-1,2)∪{3}.故选D.8.映射f :A →B ,A ={-3,-2,-1,1,2,3,4},对于任意a ∈A ,在集合B 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 |,则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至少是( )A .4B .5C .6D .7解析:选A.对于A 中的元素±1,B 中有1与之对应;A 中的元素±2,B 中有一个元素2与之对应;A 中的元素±3,B 中有一个元素3与之对应;A 中的元素4,B 中有一个元素4与之对应,所以B 中的元素个数至少是4.9.设f :A →B 是从集合A 到B 的映射,其中A =B ={(x ,y )|x ,y ∈R},f :(x ,y )→(x +y ,x -y ),那么A 中元素(1,3)所对应的B 中的元素为________,B 中元素(1,3)在A 中有________与之对应.解析:(1,3)→(1+3,1-3),即(4,-2).设A 中与(1,3)对应的元素为(x ,y ),则⎩⎪⎨⎪⎧ x +y =1x -y =3,解得⎩⎪⎨⎪⎧x =2,y =-1. 答案:(4,-2) (2,-1)10.根据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写出它的解析式.解:当0≤x ≤1时,f (x )=2x ;当1<x <2时,f (x )=2;当x ≥2时,f (x )=3.所以解析式为f (x )=⎩⎪⎨⎪⎧ 2x ,0≤x ≤1,2,1<x <2,3,x ≥2.11.某市乘出租车计费规定:2公里以内5元,超过2公里不超过8公里的部分按每公里1.6元计费,超过8公里以后按每公里2.4元计费.若甲、乙两地相距10公里,则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要支付乘车费为多少元?解:设乘出租车走x 公里,车费为y 元,由题意得y =⎩⎪⎨⎪⎧5,0<x ≤25+1.6×(x -2),2<x ≤8,14.6+2.4×(x -8),x >8即y =⎩⎪⎨⎪⎧ 5,0<x ≤21.8+1.6x ,2<x ≤8,2.4x -4.6,x >8因为甲、乙两地相距10公里,即x =10>8,所以车费y =2.4×10-4.6=19.4(元). 所以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要支付乘车费为19.4元.。
教科版物理选修3-2:第1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C.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D.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解析:选C.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A错、C对;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在磁通量增加时与原磁场反向,反之同向,B、D错.2.(2012·安康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m、阻值为R的闭合矩形金属线框abcd用绝缘轻质细杆悬挂在O点,并可绕O点摆动.金属线框从右侧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在摆动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细杆和金属线框平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且垂直纸面.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A.a→b→c→d→aB.d→c→b→a→dC.先是d→c→b→a→d,后是a→b→c→d→aD.先是a→b→c→d→a,后是d→c→b→a→d解析:选B.如题图,磁场方向向上,开始磁通量减小,后来磁通量增大.由“增反减同”可知电流方向是d→c→b→a→d.B项正确.3.(2012·延安市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B都是很轻的铝环,分别吊在绝缘细杆的两端,杆可绕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环A是闭合的,环B是断开的.若用磁铁分别接近这两个圆环,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磁铁N极接近A环时,A环被吸引,而后被推开B.图中磁铁N极远离A环时,A环被排斥,而后随磁铁运动C.用磁铁N极接近B环时,B环被排斥,远离磁铁运动D.用磁铁的任意一磁极接近A环时,A环均被排斥解析:选D.铝环不能被磁铁吸引,根据楞次定律知,由于磁铁与回路间相对运动引起的感应电流,其作用效果是“来拒去留”,由于A环闭合,即用磁铁的任一磁极接近A环时,二者互相排斥,远离A环时,则互相吸引.由于B环是断开的,则无上述作用,故D对,A、B、C都错.4.如图所示,当圆环向右运动时acb、adb、elf中有电流的是________,它们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a、b两点相比较________点电势高.解析:当圆环向右运动时,acb、adb同时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种切割方式等效于在a、b间连两条直导线切割.由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是b→c→a→e→l→f→b和b→d→a→e→l→f→b,相当于acb、adb两个相同电源并联,外电路是线圈elf,圆环是电源,故a点电势高.答案:acb、adb、elf b→c→a、b→d→a、e→l→f a一、选择题1.(2012·西安高二检测)关于楞次定律,可以理解为()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B.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导体相对于原磁场运动C.若原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反向;若原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跟原磁场同向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反向解析:选BC.感应电流的磁场不是总是阻碍原磁场,而是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可能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也有可能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根据楞次定律,这种“阻碍”可表现为阻碍导体相对于原磁场的运动.2.(2012·上海高二检测)一根沿东西方向的水平导线,在赤道上空自由落下过程中,导线上各点的电势()A.东端最高B.西端最高C.中点最高D.各点一样高解析:选A.赤道上空地磁场方向是由南向北,则根据右手定则不难判断导线的东端电势最高,故答案为A.3.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解析:选B.磁铁N极朝下,且向下运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条形磁铁的磁场)相反,即上端为N极,由安培定则确定出电流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之间有相互排斥的磁力作用,故答案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4.(2012·南宁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超导体圆环,在其右侧放一条形磁铁,此时圆环中没有电流,当把磁铁向右方移走时,由于电磁感应,在超导体圆环中产生了一定的电流,则这时的感应电流()A.方向如图所示,将很快消失B.方向如图所示,将继续维持C.方向与图示相反,将很快消失D.方向与图示相反,将继续维持解析:选D.当条形磁铁向右运动时,向左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由于圆环是超导体,所以环中的电流将持续存在,故D正确.5.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垂直于圆形线圈指向纸里,a、b、c、d为圆形线圈上等距离的四点.现用外力作用在上述四点,将线圈拉成正方形,设线圈导线不可伸长,且线圈仍处于原先所在的平面内,则在线圈发生形变的过程中()A.线圈中将产生abcd方向的感应电流B.线圈中将产生adcb方向的感应电流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abcd,后是adcbD.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产生解析:选A.在线圈发生形变的过程中,闭合回路的面积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所以选项A正确.6.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l、下弧长为d0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连接并悬挂于O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2l0、下弧长为2d0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d0≪L.先将线框拉开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做往复运动解析:选D.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增加,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而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金属线框每次进出磁场时,都有一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表现为线框进出磁场的速率逐渐减小,摆起的高度有所下降,最终线框将在磁场内做往复运动,机械能保持不变,选项D正确.7.(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磁场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水平方向非均匀分布.一铜制圆环用丝线悬挂于O点,将圆环拉至位置a后无初速释放,在圆环从a摆向b的过程中()A.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逆时针B.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是逆时针C.安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D.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解析:选AD.圆环从位置a运动到磁场分界线前,磁通量向里增大,感应电流为逆时针;跨越分界线过程中,磁通量由向里最大变为向外最大,感应电流为顺时针;再摆到b的过程中,磁通量向外减小,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所以选A;由于圆环所在处的磁场,上下对称,所受安培力竖直方向平衡,因此总的安培力沿水平方向,故D正确.8.一位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并做如下操作:让螺线管A的轴线和线圈C的平面垂直,闭合开关的瞬间,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开关的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将向左偏转B.断开开关的瞬间,电流表的指针将向右偏转C.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左移动,电流表的指针将向左偏转D.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左移动,电流表的指针将向右偏转解析:选AD.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增加,线圈会产生阻碍其磁通量增加的反向磁场,相应会产生感应电流,使得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在断开开关的瞬间,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减小,和闭合开关的情况相反,即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闭合开关后,电路中有稳定的电流,而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左移动,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增大,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闭合开关的瞬间相同,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9.(2011·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D.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解析:选B.直线电流的磁场离导线越远,磁感线数量越稀,故线圈在下落过程中磁通量一直减小,A错;由于上、下两边电流相等,上边磁场较强,线框所受合力不为零,C错;由于电磁感应,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机械能减小,D错.故B对.10.(2011·高考上海卷)如图,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A.顺时针加速旋转B.顺时针减速旋转C.逆时针加速旋转D.逆时针减速旋转解析:选B.由楞次定律,欲使b中产生顺时针电流,则a环内磁场应向里减弱或向外增强,a环的旋转情况应该是顺时针减速或逆时针加速,由于b环又有收缩趋势,说明a环外部磁场向外,内部磁场向里.故选项B符合.二、非选择题11.如右图所示,试判断当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矩形线圈ABCD中的电流方向.解析:根据楞次定律按步骤判断如下:当S闭合瞬间:①研究回路ABCD,穿过回路的原磁场由电流I产生,在回路ABCD中其磁场方向指向读者.②接通瞬间,回路ABCD中的磁通量增加.③由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B原相反,指向纸内.④由右手定则得知,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当S断开瞬间:①研究回路仍为闭合线圈ABCD,穿过回路的原磁场仍由I产生,由安培定则可知,在回路ABCD内的原磁场方向指向读者.②S断开时,穿过回路ABCD的原磁场的磁通量减小.③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和B原相同,即指向读者.④由右手定则知,感应电流方向是A→B→C→D→A.答案:闭合瞬间感应电流方向A→D→C→B→A断开瞬间感应电流方向A→B→C→D→A 12.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要按图甲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然后按图乙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电路,将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在甲图中,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指针停在正中央).在乙图中:(1)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如何偏转?(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如何偏转?(3)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4)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开关S时,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解析:由甲图可知,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向左偏转,则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将向右偏转.(1)在乙图中,S闭合后,通电的线圈A相当于一根条形磁铁(S极在下,N极在上),A插入B中时,穿过B的方向朝上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朝下,运用安培定则可判断,B中感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2)A在B中不动时,穿过B的磁通量(实际上是通电的A线圈的磁场)不变化,B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时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3)A在B中不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它的电阻减小,通过A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穿过B的方向朝上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朝下,运用安培定则,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4)A在B中不动,突然切断S,B中方向朝上的磁通量突然消失,这时将发生电磁感应现象,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应朝上,感应电流将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电流表指针将向左偏转.答案:(1)向右偏(2)不偏转(3)向右偏(4)向左偏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中的体现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由于“阻碍”,为了维持原磁场的变化,必须有外力克服这一阻力而做功,从而导致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靠近线圈时,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电流,这个感应电流对条形磁铁产生斥力,阻碍条形磁铁的靠近,必须有外力克服这个斥力做功,它才能移近线圈;当条形磁铁离开线圈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图中方向相反,这个感应电流对条形磁铁产生引力,阻碍条形磁铁的离开,必须有外力克服这个力做功,它才能远离线圈.这里的外力做功就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说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体现.。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A.佛教和道教思想B.佛教和法家思想C.道家和墨家思想D.佛教和墨家思想解析:选A。
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而不是吸收法家、墨家思想而形成的。
2. “双凤亭”(如图)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
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双凤亭”。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克己复礼”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选项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阳明主张;D为二程主张。
3.下图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图中人物的是()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存天理,灭人欲”③天理就是三纲五常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图中人物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看出①②③都是朱熹的思想主张,而④则是陆九渊的思想。
4.阳明山原名草山,据台湾府志记载:“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
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
王阳明是()A.理学的集大成者B.心学的集大成者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D.首先提出“春秋大一统”者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2: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因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请回答:(1)材料1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材料2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解析:解答关键是将材料中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1.2.3第二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如果不在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l与平面α的一条垂线垂直,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解析:设平面α的垂线为a,过a上一点作l′∥l,设l′与a所确定的平面交α于b,则a⊥b,而a⊥l′,∴l′∥b,∴l∥b,即可得l∥α.答案:平行2.下列说法:①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90°);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90°];③若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②应为[0°,90°];③中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异面.答案:①④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它的六个面中与棱AA1垂直的有________个.解析:面A1B1C1D1与面ABCD都与棱AA1垂直.答案: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③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解析:①②正确,③中缺少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答案:25.若点A∉平面α,点B∈α,AB=6,AB与α所成的角为45°,则A到α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过A作AH⊥平面α于H,连结BH,则∠ABH=45°.在Rt△ABH中,AH=AB sin45°=3 2.答案:3 2[A级基础达标]1.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α∩β=l,a⊄α,a⊄β,a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b和c,则b和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当直线a∥平面α,直线a∥平面β时,a∥b且a∥c,则b∥c;当直线a∩平面α=A,直线a∩平面β=B.且AB与l不垂直时,b与c异面;当a∩l=O时,b与c相交于O.∴b 和c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平行或异面.答案:相交,平行或异面2.垂直于梯形两腰的直线与梯形两底所在的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梯形的两腰所在的直线是相交的直线,故直线垂直于梯形所在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答案:垂直3.如图,边长为22的正方形ABCD在α上的射影为EFCD,且AB到α的距离为2,则AD 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解析:在Rt△AED中,AE=2,AD=22,∴∠ADE=30°.答案:30°4.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能得出AB⊥CD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在①中,设面BCD上的另一个顶点为A1,连结BA1,易得CD⊥BA1,CD⊥AA1,即CD⊥平面ABA1,∴CD⊥AB.答案:①5.如图,P A⊥面ABC,在△ABC中,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P A⊥面ABC,∴P A⊥AB,P A⊥AC,∴△P AB,△P AC为直角三角形.∵BC⊥AC,∴△ABC为直角三角形.∵BC⊥AC,BC⊥P A,P A∩AC=A,∴BC⊥平面P AC.∵PC⊂平面P AC,∴BC⊥PC.∴△PBC也为直角三角形.答案:46.如图,已知P是菱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A=PC.求证:AC⊥平面PBD.证明:设AC∩BD=O,连结PO(图略).∵P A=PC,∴AC⊥PO.又ABCD为菱形,∴AC⊥BD.而PO∩BD=O,PO,BD⊂平面PBD,∴AC⊥平面PBD.7.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D,AC⊥BD,求证:AD⊥BC.证明:如图,过A 作AO ⊥平面BCD 于O ,则AO ⊥CD .连结OB ,OC ,∵AB ⊥CD ,AO ∩AB =A ,∴CD ⊥平面AOB ,∴BO ⊥CD .同理得CO ⊥BD ,∴O 是△BCD 的垂心.连结DO 并延长交BC 于M ,则DM ⊥BC ,而AO ⊥BC ,AO ∩DM =O ,∴BC ⊥平面AOD ,∴BC ⊥AD .[B 级 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BC =a ,P A ⊥平面ABCD ,若在BC 上只有一个点Q 满足PQ ⊥QD ,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P A ⊥平面ABCD ,∴P A ⊥QD ,又PQ ⊥QD ,PQ ∩P A =P ,∴QD ⊥平面APQ ,∴AQ ⊥QD .即Q 在以AD 为直径的圆上,当半圆与BC 相切时,点Q 只有一个.故BC =2AB =2,即a =2.答案:29.正△ABC 边长为a ,沿高AD 把△ABC 折起,使∠BDC =90°,则B 到AC 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如图,作DH ⊥AC 于H ,连结BH .∵BD ⊥AD ,BD ⊥DC ,AD ∩DC =D ,∴BD ⊥平面ACD .从而BD ⊥DH ,∴DH 为BH 在平面ADC 内的射影,∴BH ⊥AC ,又正△ABC 边长为a ,∴DH =34a , ∴BH =BD 2+DH 2=74a . 答案:74a10.如图,已知α∩β=l,EA⊥α,垂足为A,EB⊥β,垂足为B,a⊂β,a⊥AB.求证:a∥l. 证明:∵EA⊥α,l⊂α,∴EA⊥l.同理EB⊥l.∵EA∩EB=E,∴l⊥平面EAB.∵EB⊥β,a⊂β,∴EB⊥a.又AB⊥a,AB∩EB=B,∴a⊥平面EAB.∴a∥l.11.(创新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AD,E为AB的中点,M为DE的中点,将△AED沿DE折起,使AB=AC.求证:AM⊥平面BCDE.证明:取BC中点N,连结MN,AN.∵AB=AC,∴AN⊥BC.又MN⊥BC,MN∩AN=N,∴BC⊥平面AMN,∴BC⊥AM.∵AD=AE,∴AM⊥DE.而直线BC与DE为相交直线,∴AM⊥平面BCDE.。
教科版物理选修3-4:第1章1.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振动是简谐运动的有( )A .手拍乒乓球的运动B .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钢球,上端固定组成的振动系统C .摇摆的树枝D .从高处下落到光滑水泥地面上的小钢球的运动解析:选B.手拍乒乓球,球原来静止的位置为平衡位置,球向上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不是简谐运动,A 错;B 为弹簧振子,为简谐运动,B 正确;C 中树枝摇摆,受树的弹力作用,但弹力的变化无规律,C 错;D 既不是机械振动,也不是简谐运动,D 错.2.(2012·西安高二检测) 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动周期为4 sB .振动频率为0.25 HzC .经过5 s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D .5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解析:选ABD.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在图像上是两相邻同向极大值间的坐标差,所以周期是4 s .又频率f =1T ,所以f =0.25 Hz ,5 s 是54个周期,一个周期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 =4A =20 cm ,所以经过5 s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5 cm.由题图可知5 s 末位置是0 cm ,所以5 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3.弹簧振子在AB 间做简谐振动,O 为平衡位置,AB 间距离是20 cm ,A 到B 运动时间是2 s ,如图所示,则( )A .从O →B →O 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B .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是10 cmC .从B 开始经过6 s ,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D .从O 开始经过3 s ,振子处在平衡位置解析:选C.振子从O →B →O 只完成半个全振动,A 选项错误;从A →B 振子也只是半个全振动,半个全振动是2 s ,所以振动周期是4 s ,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A =10 cm ,选项B 错误;t =6 s =32T ,所以振子经过的路程为4A +2A =6A =60 cm ,选项C 正确;从O 开始经过3 s, 振子处在极限位置A 或B ,D 选项错误.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多少?(2)质点振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为多少?(3)在前4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多少?解析:(1)由x-t图像可以读出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2)质点的最大位移在前4 s发生在1 s末和3 s末,位移大小为10 cm.(3)前4 s质点正好完成一个往复的全振动.先朝正方向运动了距离为10 cm的一个来回,又在负方向上进行了一个10 cm距离的来回,故总路程为40 cm.答案:(1)0(2)10 cm(3)40 cm一、选择题1.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谐运动一定是水平方向的运动B.所有的振动都可以看做是简谐运动C.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一定可以得到正弦曲线形的轨迹线D.只要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物体一定做简谐运动解析:选D.物体的简谐运动并不一定只在水平方向发生,各个方向都有可能发生,A错.简谐运动是最简单的振动,B错.做简谐运动的轨迹线并不是正弦曲线,C错.物体振动的图像是正弦曲线,一定是做简谐运动,D对.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间振动,则()A.从B→O→C→O→B为一次全振动B.从O→B→O→C→B为一次全振动C.从C→O→B→O→C为一次全振动D.OB的大小不一定等于OC解析:选AC.O为平衡位置,B、C为两侧最远点,则从B起经O、C、O、B路程为振幅的4倍,即A说法对;若从O起始经B、O、C、B路程为振幅的5倍,超过一次全振动,即B说法错;若从C起经O、B、O、C路程为振幅的4倍,即C说法对;因弹簧振子的系统摩擦不考虑,所以振幅一定,D错.3.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速度B.加速度C.速率D.动能解析:选BCD.每次经过同一点x相同,弹力相同,动能相同,但v只是大小一定相同.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P →Q 位移在增大B .由P →Q 速度在增大C .由M →N 位移是先减小后增大D .由M →N 位移始终减小解析:选AC.物体经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先后经过P 、Q 两点,故位移增大,速度减小;物体从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向负方向运动,先后经过M 、N 两点,且N 点在平衡位置另一侧,故从M →N 位移先减小后增大.5.(2012·榆林高二检测)弹簧振子在AOB 之间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测得A 、B 之间的距离为8 cm ,完成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60 s ,则( )A .振子的振动周期是2 s ,振幅是8 cmB .振子的振动频率是2 HzC .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16 cmD .从振子通过O 点时开始计时,3 s 内通过的路程为24 cm解析:选CD.A 、B 之间距离为8 cm ,振幅是4 cm ,T =2 s ,f =0.5 Hz ,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4A ,即16 cm ,3 s 内运动1.5个周期,总路程为24 cm.6.(2012·徐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 、B 间做简谐运动,O 是平衡位置,把向右的方向选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零点(t =0),经过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那么如图所示的四个振动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振动情况的图像是( )解析:选D.从计时起经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即14周期末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说明开始计时时振子从平衡位置O 向负方向A 处运动,故选项D 正确.7.(2012·宁夏固原高二检测)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幅是4 cm ,频率是2.5 Hz ,该质点从平衡位置经过2.5 s 后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 )A .4 cm ,24 cmB .4 cm ,100 cmC .0,24 cmD .0,100 cm解析:选B.因为简谐运动频率是2.5 Hz ,所以周期是0.4 s ,质点从平衡位置其经过2.5 s 是614个周期,因此位移大小是4 cm ,路程是4×4×⎝⎛⎭⎫6+14 cm =100 cm.8.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质点的最大位移为4 cmB.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8 cmC.在10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是20 cmD.质点在1 s末到4 s末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6 cm解析:选BCD.由振动图像得质点的最大位移为2 cm,所以A项错误;从题图中可以得出,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2×4 cm=8 cm,所以B项正确;质点在10 s内通过的路程为2×10 cm=20 cm,所以C项正确;质点在1 s末到4 s末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2×3 cm =6 cm,所以D项正确.9.如图所示,为某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振子的位移为正,加速度为负B.t2时刻,振子的位移为负,速度为正C.t1与t2时刻,弹簧的长度相同D.t3时刻,振子的速度与t2时刻相同解析:选ACD.振动图像描述的是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横轴上方时,位移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而在横轴下方时,与在上方相反.在t1与t2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说明振子一定在同一位置,所以弹簧长度相同.t2和t3时刻,振子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速度大小相等,且都沿负方向,所以速度相同.10.(2012·开封高二检测)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图上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像给出的①②③④四条振动图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像的是()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像为①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像为②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像为③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像为④解析:选AD.振子在状态a时t=0,此时的位移为3 cm,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故选项A 正确.振子在状态b时t=0,此时的位移为2 cm,且向规定的负方向运动,选项B不正确.振子在状态c时t=0,此时位移为-2 cm,且向规定的负方向运动,选项C不对.振子在状态d时t=0,此时位移为-4 cm,速度为零,故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11.如甲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如乙图所示为其振动图像,振子在AOB间做简谐运动,选向右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振子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振幅为________,t=0时质点在________点.t=0.2 s时质点在________点,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在图像的时间范围内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对应的时刻是________,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对应的时刻是________.甲乙解析:从图像直接读出周期为0.8 s,振幅为10 cm.t=0时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即在B 点.t=0.2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此时正以最大速度经O点向A点运动,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对应的时刻应为位移为负最大的时刻,即0.4 s.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对应的时刻是过平衡位置且向B点运动的时刻,即0.6 s.答案:0.8 s10 cm B O相反0.4 s0.6 s12.物体做简谐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经1 s后物体第一次以相同速度v通过B点,再经过1 s物体紧接着又通过B点,已知物体在2 s内所走过的总路程为12 cm.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是多大?解析:物体通过A点和B点速度大小相等,A、B两点一定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依题意作出物体的振动轨迹草图如图甲所示,物体从A向右运动到B,即图甲中从1运动到2,时间为1 s,从2运动到3,又经过1 s,从1到3共经历了0.5T,即0.5T=2 s,T=4 s,2A=12 cm,A=6 cm.甲乙在乙图中,物体从A先向左运动,当物体第一次以相同的速度通过B点时,即图乙中从1运动到2时,时间为1 s,从2运动到3,又经过1 s,同样A、B两点关于O点对称,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到3共经历了1.5T,即1.5T=2 s,T=4/3 s,1.5×4A=12 cm,A=2 cm.答案:简谐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T=4 s,A=6 cm或T=4/3 s,A=2 cm.。
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1.2.4第一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平面α∥平面β,a⊂α,b⊂β,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α∥β,a⊂α,b⊂β,a与b的关系不确定,可借助正方体来判断.答案:平行或异面2.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β,a,b是异面直线,则α,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平面ABCD,B1C1⊂平面A1B1C1D1,B1C1⊂平面BCC1B,但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ABCD与平面BCC1B1相交.故填平行或相交.答案:平行或相交3.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和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以长方体为模型观察,这条直线可能和这两个平面都平行,也可能在一个平面内,且与另一个平面平行.答案:至少与一个平面平行4.如图,AE⊥平面α,垂足为E,BF⊥α,垂足为F,l⊂α,C,D∈α,AC⊥l,则当BD 与l________时,平面ACE∥平面BFD.解析:可证l⊥平面ACE,故需l⊥平面BFD.∵BF⊥α,l⊂α,∴BF⊥l,故只需BD⊥l即可.答案:垂直[A级基础达标]1.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l、m、n和平面α、β的四个结论:①若m⊂α,l∩α=A,点A∉m,则l与m不共面;②若m、l是异面直线,l∥α,m∥α,且n⊥l,n⊥m,则n⊥α;③若l⊥α,m∥β,α∥β,则l∥m;④若l⊂α,m⊂α,l∩m=A,l∥β,m∥β,则α∥β.其中错误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依据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知其正确.②l、m在α内的射影为两条相交直线,记为l′、m′,则l′∥l,m′∥m.又∵n⊥l,n⊥m,∴n⊥l′,n⊥m′,∴n⊥α,故②正确.③满足条件的l和m可能相交或异面,故错误.④依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其正确.答案:③2.若平面α∥平面β,且α,β间的距离为d,则在平面β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的距离为d;②所有直线与平面α的距离都等于d;③所有直线与平面α的距离都不等于d.解析: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等于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答案:②3.若一条直线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成30°角,且被两平面截得的线段长为2,那么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是________.答案:14.平面α∥平面β,△ABC 和△A ′B ′C ′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解析:由于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AB 与A ′B ′共面,由面与面平行的性质知AB ∥A ′B ′,同理AC ∥A ′C ′,BC ∥B ′C ′,故两个三角形相似.答案:相似5.已知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到α的距离都相等,则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①平面ABC 必平行于α;②平面ABC 必与α相交;③平面ABC 必不垂直于α;④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解析:平面α外不共线且到α距离都相等的三点可以在平面α的同侧,也可以在平面α的异侧,若A 、B 、C 在α的同侧,则平面ABC 必平行于α;若A 、B 、C 在α的异侧,平面ABC 必与α相交且交线是△ABC 的一条中位线所在直线,排除①②③.答案:④6.已知,PA 垂直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AD .证明:法一:取CD 的中点H ,连结NH ,MH ,∵NH ∥PD ,∴NH ∥面PAD ,同理MH ∥平面P AD ,又MH ∩NH =H ,∴面MNH ∥面P AD ,MN ⊂面MNH ,∴MN ∥面PAD .法二:连结CM 并延长交DA 延长线于E (图略),容易证明MN ∥PE ,从而证明MN ∥平面PAD .7.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在AB 1上,F 在BD 上,且B 1E =BF .求证:EF ∥平面BB 1C 1C .证明:法一:连结AF 并延长交BC 于M ,连结B 1M .∵AD ∥BC ,∴△AFD ∽△MFB ,∴AF FM =DF BF .又∵BD =B 1A ,B 1E =BF ,∴DF =AE .∴AF FM =AE B 1E. ∴EF ∥B 1M .又B 1M ⊂平面BB 1C 1C ,EF ⊄平面BB 1C 1C∴EF ∥平面BB 1C 1C .法二:作FH ∥AD 交AB 于H ,连结HE .∵AD ∥BC ,∴FH ∥BC ,BC ⊂平面BB 1C 1C ,∴FH ∥平面BB 1C 1C .由FH ∥AD ,可得BF BD =BH BA . 又BF =B 1E ,BD =AB 1,∴B 1E AB 1=BH BA. ∴EH ∥B 1B ,B 1B ⊂平面BB 1C 1C .∴EH ∥平面BB 1C 1C ,EH ∩FH =H ,∴平面FHE ∥平面BB 1C 1C ,EF ⊂平面FHE ,∴EF ∥平面BB 1C 1C .[B 级 能力提升]8.不同直线m 、n 和不同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① ⎭⎪⎬⎪⎫α∥βm ⊂α⇒m ∥β;② ⎭⎪⎬⎪⎫m ∥n m ∥β⇒n ∥β;③ ⎭⎪⎬⎪⎫m ⊂αn ⊂β⇒m 、n 不共面;④ ⎭⎪⎬⎪⎫α∥βm ∥α⇒m ∥β,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由面面平行与线面平行的定义知:①是正确的.对于②,n 可能在平面β内.对于③,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平面AD 1,CC 1⊂平面CD 1,而AA 1∥C 1C ,从而A 1A 与CC 1可确定一个平面AA 1C 1C ,即AA 1、C 1C 可以共面.对于④,m 可能在平面β内.故②③④错.答案:②③④9.设平面α∥β,A ∈α,C ∈α,B ∈β,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AS =8,BS =9,CD =34,当点S 在平面α,β之间时,CS 等于________.解析:如图,由题意知,△ASC ∽△BSD ,∵CD =34,∴SD =34-CS .由AS ∶BS =CS ∶(34-CS )知,8∶9=CS ∶(34-CS ),∴CS =16.答案:1610.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a ⊥平面β,求证:α∥β.证明:设a ∩α=A ,l 1,l 2是平面α内过点A 的两条直线,如图所示.∵l 1与a 是两条相交直线,故它们确定一个平面,设该平面为γ,又设β∩γ=l 1′,l 2′. ∵a ⊥α,a ⊥β,∴a ⊥l 1,a ⊥l 1′,l 2′.又∵l 1,l 1′,l 2′⊂γ,∴l 1∥l 1′,l 2′, 同理,在β内也存在直线l 2′,使l 2∥l 2′,∵l 1∥l 1′,l 2′,l 1⊄β,l 1′,l 2′⊂β,∴l 1∥β,同理l 2∥β,又l 1∩l 2=A ,∴α∥β.11.(创新题)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的中点是P ,过点A 1作与截面PBC 1平行的截面,能否确定截面的形状?如果能,求出截面的面积. 解:能.如图,取AB ,C 1D 1的中点M ,N ,连结A 1M ,MC ,CN ,NA 1, ∵A 1N ∥PC 1且A 1N =PC 1, PC 1∥MC ,PC 1=MC ,∴A 1NMC ,∴四边形A 1MCN 是平行四边形.又∵A 1N ∥PC 1,A 1M ∥BP ,A 1N ∩A 1M =A 1,C 1P ∩PB =P ,∴平面A 1MCN ∥平面PBC 1,因此,过点A 1与截面PBC 1平行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连结MN ,作A 1H ⊥MN 于点H ,∵A 1M =A 1N =5,MN =22,∴A 1H = 3.∴S △A 1MN =1222×3= 6. 故S ▱A 1MCN =2S △A 1MN =2 6.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改编题)第三十届奥运会开幕式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伦敦时间)在伦敦举行,所有比赛历时17天.以上记录的数据分别指的是()A.时刻和时间间隔B.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解析:选A.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指的是开幕的时刻;17天是所有比赛所用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选A.2.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A.第2 s末和第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解析:选A.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同一个点,所以仅选项A正确.3.如图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则关于位移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1较大B.沿2较大C.沿3较大D.都一样解析:选D.三条路径的初位置、末位置相同,位移一样,故选D.4.(2013·吕梁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0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一定不为零解析:选C.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即便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两者也是不同的,A错误.只有物体向一个方向沿直线运动,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B错误.若物体从某一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其位移为0,C正确,D错误.故选C.5.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的路程是多少?(2)物体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解析:(1)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s=10 m+90 m=100 m.(2)物体从离开气球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x=-80 m,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100 m(2)80 m方向竖直向下一、选择题1.(单选)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答案:C2.(单选)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解析:选D.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误.1 min 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错误.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错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D正确.故选D.3.(多选)(2013·哈师大附中高一检测)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解析:选BCD.位移为零,表明该运动过程的初、末位置相同,物体不一定静止,A错误;路程为零,表明运动轨迹长度为零,物体一定静止,B正确;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C正确;曲线运动时,初、末位置直线距离小于轨迹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D正确.故选BCD.4.(多选)(2013·攀枝花高一检测)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解析:选BD.由位置、位移、时间间隔、时刻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误、B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错误,D正确.故选BD.5. (单选)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 m、25 mB.65 m、25 mC.25 m、-25 mD.65 m、-25 m解析:选D.通过的路程s=(20+20+25) m=65 m,通过的位移为x=-25 m,故选D.6.(单选)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16 m,方向从A到C;16 mB.8 m,方向从A到C;8π mC.8π m,方向从A到C;16 mD.16 m,方向从A到C;8π m解析:选D.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A、C之间的线段长度.即x=AB+BC=2×3 m+2×5 m=16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是标量,等于两个半圆曲线的长度和,即l=(3π+5π) m=8π m,故选D.7.(单选)在田径赛场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A.x甲>x乙,s甲<s乙B.x甲<x乙,s甲>s乙C.x甲>x乙,s甲>s乙D.x甲<x乙,s甲<s乙解析:选B.甲运动员参加400 m田径决赛,其位移大小为0,路程为400 m;乙运动员参加100 m田径决赛,其位移大小为100 m,路程为100 m.故选B.8.(多选)下列关于位移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解析:选AD.两物体的位移大小虽然均为30 m,但由于不知其方向关系,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A正确.比较物体位移大小应比较其绝对值,B错误.温度无方向,其正负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C错误,D正确.故选AD.☆9.(单选)(2013·宿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πR B.2RC.2πR D.R4+π2解析:选D.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2R)2+(πR)2=R4+π2,故选D.二、非选择题10.一汽艇在广阔的湖面上先向东行驶了6 km,接着向南行驶了8 km.那么汽艇全过程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解析:汽艇在湖面上运动,它的位置及位置变化用一个平面坐标系来描述.选向东为x 轴的正方向,向南为y轴的正方向,以起点为坐标原点.汽艇向东行驶了6 km,位移设为x1;再向南行驶了8 km,位移设为x2;全过程汽艇的位移设为x,汽艇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汽艇全过程的位移大小为x=x21+x22=62+82km=10 km由tan α=43得α=53°,所以位移方向是东偏南53°. 答案:10 km 东偏南53° 11.如图所示,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 m 放置一个空瓶子,运动员在进行往返跑训练,从O 点处出发,跑向右侧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再返回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往返到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进行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多大?位移是多大?解析:从O 点出发,画出运动员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路程s =OA +AO +OB +BC +CD +DE =(5+5+10+15+20+25) m =80 m.而位移大小为从O 点到E 点的距离,即x =OE =10 m ,方向由O 点指向E 点. 答案:80 m 10 m☆12.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则当他走到D 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解析: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 与半径为R 2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 的圆周长的14,即2πR +2π·R 2-14·2πR =52πR .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 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 =2R ,方向由A 指向D ,即东南方向.答案:52πR 2R 东南方向。
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1.2.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在空间,若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一定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④空间四条直线a,b,c,d,如果a∥b,c∥d,且a∥d,那么b∥c.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①在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①不正确;②由公理4可知正确;③不正确,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和另一条可能异面,也可能相交,④由公理4可知正确.答案: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编号)①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不同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②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分别在某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③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④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解析:①只说明两直线不同在一个平面内,没有说明平面的任意性;②把两条直线放到特定的两个平面内,也不具有任意性;③从反面肯定了两直线的异面;④中的两条直线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填③.答案:③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和B1D1分别是正方形ABCD和A1B1C1D1的对角线.(1)∠DBC的两边与________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2)∠DBC的两边与________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反.解析:(1)B1D1∥BD,B1C1∥BC并且方向相同,所以∠DBC的两边与∠D1B1C1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2)D1B1∥BD,D1A1∥BC并且方向相反,所以∠DBC的两边与∠B1D1A1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反.答案:(1)∠D1B1C1(2)∠B1D1A14.已知a,b,c是空间三条直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①若a⊥b,b⊥c,则a∥c;②若a,b是异面直线,b,c是异面直线,则a,c也是异面直线;③若a,b相交,b,c相交,则a,c也相交;④若a,b共面,b,c共面,则a,c也共面.解析:若a⊥b,b⊥c,则a,c共面(相交,平行)或异面,故①错;若a,b异面,b,c异面,则a,c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②错;若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③错;若a,b共面,b,c共面,则a,c共面或异面,故④错.故填0.答案:05.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EF=2,则AD,BC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取AC的中点G,连结EG,FG(图略),易知∠EGF=90°.答案:90°[A级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两直线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②两直线若不是异面直线,则必相交或平行;③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均构成异面直线;④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必是异面直线.解析:对于①,两直线无公共点,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对于②,由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其正确;对于③,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经过线面交点的直线是相交直线而不是异面直线;对于④,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可能是异面直线,也可能是相交直线.答案:②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EB=AF∶FC,则EF与B1C1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在△ABC中,AE∶EB=AF∶FC,∴EF∥BC,又∵BC∥B1C1,∴EF∥B1C1.答案:平行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C1D1、C1C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AM与CC1是相交直线;②直线AM与NB是平行直线;③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④直线AM与DD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解析:①错误,AM与CC1是异面直线.②错误,取DD1中点P,则AP∥BN.∵AP与AM相交,∴AM与BN不平行.③正确.④正确.答案:③④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B1D与CC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B1D与CC1所成的角为∠BB1D.∵△DBB1为直角三角形.∴tan∠BB1D=BDBB1= 2.答案: 2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AA1,AB,CC1的中点.试判断以下各对线段所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1)AB与DD1:________.(2)D1E与BC:________.(3)D1E与BG:________.(4)D1E与CF:________.解析:(1)因为D1∉面ABCD,D∈面ABCD,AB⊂面ABCD,D∉AB,所以AB所在直线与DD1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依据是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过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2)依据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D1E的延长线与DA的延长线相交,交点不在BC所在直线上.(3)取D1D的中点M,连结MA,MG(图略),可证四边形MAB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A∥GB,又D1E∥MA,所以由公理4知,D1E∥BG.(4)延长D1E,CF,与DA的延长线交于同一点.答案:(1)异面直线(2)异面直线(3)平行直线(4)相交直线6.已知不共面直线a,b,c相交于点P,A∈a,D∈a,B∈b,E∈c.求证:BD和AE是异面直线.证明:假设BD与AE不是异面直线,则BD与AE确定一个平面α,则A,B,D,E∈α,则A,D确定的直线a⊂α.又∵P∈a,∴P∈α.∴P ,E 确定的直线c ⊂α,P ,B 确定的直线b ⊂α. ∴a ,b ,c 共面,与已知a ,b ,c 不共面矛盾, 所以BD 与AE 是异面直线.7.(2012·启东中学质检)如图,E 、F 分别是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 1A 、C 1C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B 1ED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设Q 是DD 1的中点,连结EQ 、QC 1, ∵E 是AA 1的中点, ∴EQA 1D 1,又在矩形A 1B 1C 1D 1中, A 1D 1 B 1C 1,∴EQ B 1C 1(平行公理),∴四边形EQC 1B 1为平行四边形,∴B 1EC 1Q , 又∵Q 、F 是矩形DD 1C 1C 的两边的中点,∴QD C 1F ,∴四边形DQC 1F 为平行四边形,∴C 1Q DF ,又∵B 1EC 1Q ,∴B 1E DF , ∴四边形B 1EDF 是平行四边形.[B 级 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的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 与ED 是异面直线; 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③DM 与BN 垂直.以上三个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在正方体中,直线间的关系比较清楚,所以可以把原图还原为正方体,找出相应直线间的关系. 答案:①③ 9.(2012·镇江质检)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的中点分别是P 、Q 、R ,且PQ =2,QR =5,PR =3,那么异面直线AC 和BD 所成的角是________.////////////////解析:如图,∵PQ12AC ,QR 12BD ,∴∠PQR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由勾股定理得∠PQR =90°. 答案:90°10.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 (1)若AC ⊥BD ,求证:EFGH 为矩形; (2)若BD =2,AC =6,求EG 2+HF 2;(3)若AC ,BD 成30°角,AC =6,BD =4,求四边形EFGH 的面积. 解:(1)∵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EH ∥BD ,FG ∥BD 且EH =FG =BD2,∴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 ⊥BD ,HG ∥AC ,∴EH ⊥HG ,∴四边形EFGH 为矩形.(2)由(1)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EG 2+HF 2=2(EH 2+EF 2)=2×10=20.(3)∵AC ,BD 成30°角,EH =12BD =2,HG =12AC =3,∴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EH ·HG sin30°=3. 11.(创新题)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 (1)求A 1B 与B 1D 1所成的角; (2)求AC 与BD 1所成的角.解:(1)如图,连结BD ,A 1D ,A 1B . ∵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DD 1 BB 1,∴四边形DBB 1D 1为平行四边形, ∴BD ∥B 1D 1.∵A 1B 、BD 、A 1D 是全等的正方形的对角线, ∴A 1B =BD =A 1D , 即△A 1BD 是正三角形,//////∴∠A1BD=60°.∵∠A1BD是锐角,∴∠A1BD是异面直线A1B与B1D1所成的角,∴A1B与B1D1所成的角为60°.(2)取DD1的中点E,连结EO,EA,EC.∵O为BD的中点,∴OE∥BD1.∵∠EDA=90°=∠EDC,AD=DC,∴△EDA≌△EDC,∴EA=EC.在等腰△EAC中,∵O是AC的中点,∴EO⊥AC,∴∠EOA=90°.∵∠EOA是异面直线AC与BD1所成角.∴AC与BD1所成的角为90°.。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被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属于次要因素,可把物体看成质点解析:选AD.质点是由实际物体抽象而得到的,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不占据空间,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A正确;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有时也能看成质点,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B错误;轻小的物体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看成质点,例如在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属于次要因素时,可忽略其形状、大小,物体可看成质点,D正确.故选AD.2.2012年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无人对接,以下所给出的哪一个阶段可以把“神舟九号”看成质点()A.飞船发射升空,跟踪飞船运动轨迹时B.分析飞船飞行速度时C.与“天宫一号”对接前,调整飞船姿势时D.控制飞船完成对接过程时解析:选AB.跟踪飞船运动轨迹和分析飞船飞行速度时,飞船的形状、大小是次要因素,飞船可看成质点,A、B正确.调整姿势和控制对接过程中,飞船的形状、姿势是科学家关注的重点,飞船不能看成质点,C、D错误.故选AB.3.(2013·安康高一检测)明代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的()A.水B.桥C.人D.河岸解析:选A.以地面为参考系,水在流动,桥是静止的.而“桥流水不流”说明桥在运动,水在静止,所以是选择流水作为参考系,从而感觉桥在动,故选A.4.(2013·衡水中学高一检测)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选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在匀速上升或停在空中,也可能在匀速下降,而v丙<v乙,甲看到丙匀速上升,说明丙可能在匀速上升或停在空中,也可能在匀速下降,且v丙<v甲,故选AB.5.如图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m,B点位置为______m,C点的位置为______m,A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m,方向______,C 到B的位置变化为______m,方向______.解析:以B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下图所示,A(-70 m),B(0 m),C(+30 m),A 到B的位置变化为+70 m,方向向东;C到B的位置变化为-30 m,方向向西.答案:-700+30+70向东-30向西(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一、选择题1.(单选)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解析:选A.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A正确,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C、D错误.故选A.2.(单选)(2013·南平高一检测)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5 m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取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 A.树木B.行人C.卡车D.公路解析:选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当研究具体问题时,要以简单为准,本题中以卡车为参考系最方便,故选C.3.(单选)要描述在纸箱表面爬行的蚂蚁的位置,可以选用什么坐标系()A.直线坐标系B.二维坐标系C.三维坐标系D.以上坐标系无法描述解析:选C.由于蚂蚁在纸箱表面爬行时位置的变动是立体空间的,所以应选择三维坐标系描述其位置,故选C.4.(单选)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梁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解析:选D.研究汽车过桥时,汽车的长度影响过桥的时间,A错误.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时,不能忽略汽车的形状,B错误.研究汽车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必须关注汽车的形状,C错误.计算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可将汽车看做质点,D正确.故选D.5.(单选)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B.-2 m,2 m,1 mC.4 m,0,1 mD.-4 m,0,-1 m解析:选B.根据题意建立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落地点,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故选B.6.(多选)(原创题)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天宫一号”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可看做质点B.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解析:选AC.“天宫一号”的大小与其轨道高度相比很小,故能看做质点,A正确;若把滑冰运动员看做质点,无法研究其动作,B错误;在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C正确;研究子弹穿过一张纸的时间时,纸的厚度可忽略,而子弹的长度不能忽略,D错误.故选AC.7.(单选)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而路边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A.地面,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地面D.汽车,汽车解析:选C.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C.8.(单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这个情景是因为()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很接近解析:选D.子弹与飞机虽然都飞得很快,但若飞行速度很相近,则飞行员和子弹几乎相对静止,那么飞行员就很容易抓住子弹,故选D.9.(多选)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 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运动,则甲、乙()A.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远离B.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C.背离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D.相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解析:选CD.同向运动时,若甲在前乙在后,甲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远离,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远离;若乙在前甲在后,甲观察到乙以5 m/s的速度靠近,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可见观察结果与甲、乙的位置有关,A、B均错误.背离运动时,两者相互远离,相对速度为15 m/s;相向运动时,两者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也为15 m/s,C、D正确.故选CD.☆10.(单选)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解析:选D.以房子为参考系,烟向左飘,故风向左吹.乙车的小旗向右飘,显然不是风吹的结果,是乙车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的结果.甲车的小旗向左飘,可能是甲车静止,只有风吹的结果;还有可能甲车向右运动,风和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甲车向左运动,只要车速小于风速,也会使小旗向左飘,故选D.二、非选择题11.一列长为60 m 的火车,以20 m/s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 m 的铁路大桥,求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能否将火车看做质点?为什么?解析:由于火车长度相对于大桥不能忽略不计,因此火车不能视为质点,解题时应计算车长.过桥的时间:t =L 1+L 2v =60+10020s =8 s. 答案:见解析☆12.一物体从O 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 至A 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 至B 点.(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解析:(1)坐标系如图所示,线OAB 为运动轨迹.(2)x A =5 3 m ,y A =5 m ;x B =5 3 m ,y B =0A 点的坐标:(5 3 m,5 m),B 点的坐标:(5 3 m,0).答案:见解析。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3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31.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可能为( ) A.24 B.25C.26 D.27解析:选C。
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也就是3d5,可写出这种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共有26个电子,为26号元素。
2.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O2-1s22s22p4B.Ca [Ar]3d2C.Fe [Ar]3d54s3D.Si 1s22s22p63s23p2解析:选D。
O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a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解析:选A。
A 项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B项中,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C项中,同一原子中电子层数越大,能量就越高,离核越远,故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D项中,在相同能级中,其轨道数是一的,不论它在哪一能层中。
4.下列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能表示该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是( )解析:选D。
A中N 原子轨道表示式为时能量最低。
B中是F离子的轨道表示式。
C中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D中Cu原子的3d轨道全充满,4s轨道半充满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5.下列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 )A.Ne B.PC.Fe D.Cr解析:选D。
分别写出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进行判断,Ne没有未成对电子,P有3个未成对电子,Fe有4个未成对电子,而Cr的未成对电子最多,有6个。
苏教版数学必修1:第1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已知M={x|x≥22,x∈R},给出下列结论:①π∈M;②{π}M;③πM;④{π}∈M.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解析:①、②显然正确;③中π与M的关系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不应该用“”符号;④中{π}与M的关系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不应该用“∈”符号.答案:①②2.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____.解析:∵B⊆A,∴4∈A,∴m=4.答案:43.(2012·南通市通州区高一期中试题)全集U是实数集,集合A={x|2<x≤5},则∁U A=________.解析:由补集的定义∁U A={x|x≤2或x>5}.答案:{x|x≤2或x>5}4.设全集U=R,集合A={x|x2+x+1=0},则∁U A=________.解析:方程x2+x+1=0,无实数根,故A=∅,∴∁U A=R.答案:R[A级基础达标]1.设集合M={x|x=2n,n∈Z},集合N={x|x=4n,n∈Z},则M、N的关系为________.解析:集合N表示4的整数倍的数组成的集合,集合M表示2的整数倍的数组成的集合,故N M.答案:N M2.若A={0,2,4},B={2,4,8},C⊆A,C⊆B,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为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解析:C中的元素必然满足既属于A,又属于B,故是{2,4}的子集,同时必须注意∅也满足题意.答案:∅,{2},{4},{2,4}3.已知集合A={x|1<x<2},B={x|x<a},若A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可得a≥2.答案:{a|a≥2}4.设全集U={x|x<9且x∈N},A={2,4,6},B={0,1,2,3,4,5,6},则∁U A=________,∁U B=________,∁B A=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U={0,1,2,3,4,5,6,7,8},用V e nn图表示出U,A,B,易得∁U A ={0,1,3,5,7,8},∁U B={7,8},∁B A={0,1,3,5}.答案:{0,1,3,5,7,8}{7,8}{0,1,3,5}5.(2012·上冈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试题)已知集合A={x|x2-2x-3=0},B={x|mx-1=0},若B A,则m的值为________.解析:当m =0时,B =∅,当m ≠0时,B ={x |x =1m},又A ={-1,3}, 若B A ,则1m =-1或1m 3, ∴m =-1或13. 由此可知m =0或-1或13. 答案:0,-1,136.已知集合A ={x |x -3>0},B ={y |y -a>0},全集U =R ,且∁U A ∁U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A ={x |x >3},∴∁U A ={x |x ≤3}.∵B ={y |y >a},∴∁U B ={y |y ≤a}.又∵∁U A ∁U B ,∴a>3.7.设全集是数集U ={2,3,a 2+2a -3},已知A ={b ,2},∁U A ={5}.(1)求实数a ,b 的值;(2)写出集合U 的所有子集.解:(1)∵∁U A ={5},∴5∈U 且5∉A.又b ∈A ,则b ∈U ,由此得⎩⎪⎨⎪⎧a 2+2a -3=5,b =3.解得⎩⎪⎨⎪⎧a =2b =3或⎩⎪⎨⎪⎧a =-4,b =3. (2)由(1)得U ={2,3,5},故子集有:∅,{2},{3},{5},{2,3},{2,5},{3,5},{2,3,5}.[B 级 能力提升]8.已知全集U ,集合A ={1,3,5,7,9},∁U A ={2,4,6,8},∁U B ={1,4,6,8,9},则集合B =________.解析:借助V e nn 图,如图所示,得U ={1,2,3,4,5,6,7,8,9}.∵∁U B ={1,4,6,8,9},∴B ={2,3,5,7}.答案:{2,3,5,7}9.(2012·扬州市高一期中试题)设P ={x |3<x <5},Q ={x |m -1≤x ≤m +2},若P ⊆Q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P ⊆Q 则⎩⎪⎨⎪⎧m -1≤3,m +2≥5.∴⎩⎪⎨⎪⎧m ≤4,m ≥3.∴3≤m ≤4. 答案:3≤m ≤410.设M ={1,4,m },N ={1,m 2},且N ⊆M .求集合M 与N .解:∵N ⊆M ,∴m 2=4或m 2=m ,∴m =2或m =-2或m =0或m =1.若m =1时M ={1,4,1}与集合元素互异性矛盾,应舍去;若m =2,则M ={1,2,4},N ={1,4};若m =-2,则M ={1,-2,4},N ={1,4};若m =0,则M ={1,4,0},N ={1,0}.11.(创新题)已知M ={x |x >0,x ∈R},N ={x |x >a ,x ∈R}.(1)若M⊆N,求a的取值范围;(2)若M⊇N,求a的取值范围;(3)若∁R M∁R N,求a的取值范围.解:(1)由M⊆N,知a≤0.(2)由M⊇N,知a≥0.(3)∁R M={x|x≤0,x∈R},∁R N={x|x≤a,x∈R},而∁R M∁R N,即∁R M是∁R N的真子集,故a>0.。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一给定函数y =f (x )的图像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a 1∈(0,1),由关系式a n +1=f (a n )得到的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则该函数的图像是() 解析:选A.由题知,对任意a 1∈(0,1),由关系式a n +1=f (a n )得到的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即f (a n )>a n ,由此联想到函数在x ∈(0,1)时,有f (x )>x ,即该函数y =f (x )的图像上任一点(x ,y )都满足y >x ,图像在直线y =x 的上方,故选A.2.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则此数列的最大项的值是( )A .107B .108C .10818D .109 解析:选B.研究函数f (x )=-2x 2+29x +3,该函数的对称轴为x =294,开口向下.而在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由于n ∈N +,所以只有当n =7时,a n 最大,最大值为a 7=-2×72+29×7+3=108.3.若数列{a n }为递减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能为______.(填写序号)①a n =-2n +1 ②a n =-n 2+3n +1③a n =12n ④a n =(-1)n 解析:可以通过画函数的图像一一判断.②有增有减,④是摆动数列.答案:①③4.已知f (1)=2,f (n +1)=f (n )+12(n ∈N +),则f (4)=________. 解析:f (2)=f (1)+12=32,f (3)=f (2)+12=32+12=54,f (4)=f (3)+12=54+12=98. 答案:98[A 级 基础达标]1.已知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则n ∈N +时,有( )A .a n +1≥a nB .a n +1≤a nC .a n +1>a nD .a n +1<a n解析:选C.根据递增数列的定义可知,a n +1>a n ,故选C.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0,a n +1a n =12,则数列{a n }是(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C .摆动数列D .常数列解析:选B.∵a 1>0,a n +1a n =12,∴a n >0且a n +1a n<1, ∴a n +1<a n ,∴数列{a n }是递减数列.3.数列23,45,67,89,…的第10项是( ) A.1617 B.1819C.2021D.2223解析:选C.由题意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2n +1, ∴a 10=2×102×10+1=2021.故选C. 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a n =na nb +c(a 、b 、c 都是正实数),则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a n +1-a n =(n +1)a (n +1)b +c -na nb +c=ac [(n +1)b +c ]·(nb +c ), ∵n ∈N +,a 、b 、c 都是正实数,∴a n +1-a n >0,∴a n +1>a n .答案:a n +1>a n5.设函数f (x )=log 2x -log x 2(0<x <1),且数列{a n }满足f (2a n )=2n (n ∈N +),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解析:∵f (x )=log 2x -log x 2,∴f (2a n )=log 22a n -log 2a n 2=a n -1a n , ∴a n -1a n=2n ,∴a 2n -2n ·a n -1=0, ∴a n =n ±n 2+1,又∵0<x <1,∴0<2a n <1,∴a n <0,∴a n =n -n 2+1.答案:a n =n -n 2+1 6.(2012·淮南质检)判断数列{n 3n +1}的增减性. 解:∵a n =n 3n +1, ∴a n +1=n +13(n +1)+1=n +13n +4. 法一:a n +1-a n =n +13n +4-n 3n +1=(n +1)(3n +1)-n (3n +4)(3n +4)(3n +1)=1(3n +4)(3n +1), ∵n ∈N +,∴a n +1-a n >0,即a n +1>a n ,∴数列{n 3n +1}为递增数列. 法二:∵n ∈N +,∴a n >0.∵a n +1a n =n +13n +4n 3n +1=(n +1)(3n +1)(3n +4)n=3n 2+4n +13n 2+4n=1+13n 2+4n∴a n +1>a n ,∴数列{n 3n +1}为递增数列. [B 级 能力提升]7.函数f (x )定义如下表,数列{x n }满足x 0=5,且对任意的自然数均有x n +1=f (x n ),则x 2013=( )A.1 C .4 D .5解析:选D.由题意可得x 1,x 2,x 3,x 4,x 5,…的值分别为2,1,5,2,1,…故数列{x n }为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x 2013=x 3×671=x 0=5,故选D.8.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3)n -1[(23)n -1-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大项为a 1,最小项为a 3B .最大项为a 1,最小项不存在C .最大项不存在,最小项为a 3D .最大项为a 1,最小项为a 4解析:选A.令t =(23)n -1,则t =1,23,(23)2,…,且t ∈(0,1],则a n =t (t -1),结合函数y =x (x -1)图像的性质,知数列{a n }最大项为a 1=0;当n =2时,(23)n -1=23,当n =3时,(23)n -1=49,又|49-12|<|23-12|,所以当n =3时,a n 的值最小.故选A. 9.(创新题)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对于任意x ∈R ,都有f (x +4)=-1f (x ),设a n =f (n )(n ∈N +),则f (200)+f (201)+f (202)+f (203)f (8)+f (9)+f (10)+f (11)=________. 解析:∵f (x +4)=-1f (x ), ∴f (x +8)=-1f (x +4)=f (x ), ∴f (n )=f (n +8).∵f (200)=f (8×24+8)=f (8),f (201)=f (24×8+9)=f (9),f (202)=f (24×8+10)=f (10),f (203)=f (8×24+11)=f (11). ∴f (200)+f (201)+f (202)+f (203)f (8)+f (9)+f (10)+f (11)=f (8)+f (9)+f (10)+f (11)f (8)+f (9)+f (10)+f (11)=1.答案:110.(2012·咸阳调研)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5n +4.(1)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2)n 为何值时,a n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解:(1)由n 2-5n +4<0,解得1<n <4. 因为n ∈N +,故n =2,3,所以该数列中有两项是负数.(2)因为a n =n 2-5n +4=(n -52)2-94, 可知对称轴方程为n =52=2.5. 又n ∈N +,故n =2或3时,a n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22-5×2+4=-2.11.在数列{a n }中,a 1=3,a 17=67,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a 2013;(3)2013是否为数列{a n }中的项?若是,为第几项?解:(1)设a n =kn +b (k ≠0),则有⎩⎪⎨⎪⎧k +b =3,17k +b =67, 解得k =4,b =-1.∴a n =4n -1.(2)a 2013=4×2013-1=8051.(3)令2013=4n -1,解得n =10072∉N +, ∴2013不是数列{a n }中的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练测 2 UNIT 1 Section Ⅱ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Ⅰ品句填词1.Reading literature(文学作品) is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2.That two editors are having a heated debate(辩论)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book.3.The students began to discuss the topic(话题) of travelling.4.Her fluent(流畅的) ballet movements surprised all the students present at the party.5.I have been recommended(建议) to go to a big city to find a better job.6.Nowadays,most teenagers(青少年) in China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their studies.7.Obviously(显然),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well prepared for their future.8.I prefer(较喜欢) going to the cinema to watching TV.9.My classmates and I usually work as volunteers(志愿者) in the library at weekends.10.I don’t think it is suitable for parents to quit(辞去) their jobs.Ⅱ完成句子/一句多译1.有必要召开一次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
It_is_necessary_to_hol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problem.2.作为一个成年人,你需要对你的行为负责。
教科版物理选修3-4:第1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如图所示,对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m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B.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回复力C.重力、支持力、回复力、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解析:选 A.回复力不是做简谐运动物体受到的具体的力,它由物体受到的具体的力所提供.在此情景中弹簧的弹力充当回复力,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2.关于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动能量等于在平衡位置时振子的动能B.振动能量等于任意时刻振子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C.振动能量保持不变D.振动能量做周期性变化解析:选ABC.振动能量是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选项B对;在平衡位置,弹性势能为零,所以振动能量等于振子的动能,选项A对;虽然振动能量中动能和势能不断相互转化,但是总和保持不变,所以选项C对,D错.3.(2012·广东高三质量检测)如图为一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此可知()A.在t1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大B.在t2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小C.在t3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小D.在t4时刻,振子的动能最大,所受的弹力最大解析:选B.从图像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知道题图是机械振动图像,将它与机械波的图像区分开.它所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t2和t4是在平衡位置处,t1和t3是在最大振幅处,头脑中应出现一幅弹簧振子振动的实物图像.根据弹簧振子振动的特征,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即弹力为零;在最大位置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即弹力为最大,所以B项正确.4.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为O,已知振子的质量为M.(1)简谐运动的能量取决于________,本题中物体振动时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相互转化,总________守恒.(2)若振子运动到B处时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到M的上面,且m和M无相对运动地一起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不变B.振幅减小C.最大动能不变D.最大动能减小解析:(1)简谐运动的能量取决于振幅,本题中物体振动时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总机械能守恒.(2)振子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为0,此时放上m,系统的总能量即为此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由于简谐运动中机械能守恒,所以振幅保持不变,因此选项A正确,B错误.由于机械能守恒,最大动能不变,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1)振幅动弹性势机械能(2)AC一、选择题1.关于回复力说法正确的是()A.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B.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C.回复力是以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它可以是弹力,也可以是重力或摩擦力,还可以是这些力的合力D.回复力实际上就是向心力解析:选AC.回复力是物体振动时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它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它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但应注意:回复力不一定等于合力.向心力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到的效果力,虽然都是按效果命名的,但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2012·开封高二检测)对于弹簧振子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由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公式F=-kx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图像应如选项C所示.3.(2012·西安长安区高二检测)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为零,动能为零B.动能最大,势能最小C.速率最大,回复力不为零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选B.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势能为零,所以B正确,A、C、D错误.4.弹簧振子在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而与速度方向相反B.在振子靠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且大小都减小C.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振子的动能逐渐减小D .从最大位移处到平衡位置处振子的机械能逐渐减小解析:选C.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F m =-k mx ,a 与x 成正比,x 减小时,a 的大小也减小,a 与x 的方向总相反,A 错;靠近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减小,速度增大,则B 错;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的运动是振子远离平衡位置的运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C 正确;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D 错.5.如图所示为某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由图像可知( )A .在0.1 s 时,由于位移为零,所以振动能量为零B .在0.2 s 时,振子具有最大势能C .在0.35 s 时,振子具有的能量尚未达到最大值D .在0.4 s 时,振子的动能最大解析:选B.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动能量不变,振幅不变,选项A 错;在0.2 s 时位移最大,振子具有最大势能,选项B 对;弹簧振子的振动能量不变,在0.35 s 时振子具有的能量与其他时刻相同,选项C 错;在0.4 s 时振子的位移最大,动能为零,选项D 错.6.卡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做简谐运动,货物对底板的压力最大的时刻是( )A .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时B .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时C .货物向上达到最大位移时D .货物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解析:选D.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位移增大,回复力F 变大,而F =mg -N ,即N 减小,A 选项错误;当向上达到最大位移时,F 达到最大,N =mg -F 取最小值,故C 错误;当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回复力F 变大,且F =N -mg ,N =mg +F ,所以当F 增大时,N 增大,当货物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N 达到最大,故只有D 选项正确.7.(2012·汉中市高二检测)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质量为m ,最大速率为v ,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内( )A .弹力做的功一定为零B .弹力做的功可能是零到12m v 2之间的某一值 C .弹簧振子的动能变化大小可能是零到12m v 2之间的某一值 D .弹簧振子的势能变化大小为零解析:选AD.在T 2内动能、势能完成了一个周期性变化回到了原状态,即变化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判定弹力做功亦为零.故A 、D 选项正确.8.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 、B 间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如图乙是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则关于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中四个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选C.由回复力F =-kx 及F =ma 可知,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 =-kx m,由题图乙可得到加速度—时间图像为C 选项.9.如图所示,物体A 置于物体B 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 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 和B 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均做简谐运动B .作用在A 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 .B 对A 的静摩擦力对A 做功,而A 对B 的静摩擦力对B 不做功D .B 对A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 做正功,而A 对B 的静摩擦力对B 做正功解析:选AB.物体A 、B 保持相对静止,在轻质弹簧作用下做简谐运动,故A 正确;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kx =(m A +m B )a ,对A 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A a ,解得f =-m A k m A +m Bx ,故B 正确;在靠近平衡位置的过程中,B 对A 的静摩擦力做正功,在远离平衡位置的过程中,B 对A 的静摩擦力做负功,A 对B 的静摩擦力也做功,故C 、D 错. 10.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 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13 s 质点第一次通过M 点,再经过0.1 s 质点第二次通过M 点,则质点振动周期为( )A .0.24 sB .0.62 sC .0.72 sD .0.92 s解析:选AC.有两种可能:如图甲,质点从O 到M ,然后经最右端A 再返回M 点,由对称性可求得周期为T =4×(0.13 s +0.05 s)=0.72 s ;如图乙,质点由O 点经最右端A 点后向左经过O 点到达M 点,然后由M 点向左经最左端A ′返回M 点,同理由对称性可求得周期T =4×⎝⎛⎭⎫0.13-0.13 s +0.05 s =0.24 s ,所以A 、C 正确.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A 、B 两木块质量分别是m A =0.2 kg ,m B =0.3 kg ,弹簧的劲度系数k =50 N/m ,A 和B 间最大静摩擦力是0.6 N ,B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不计.求:(1)若两物体一起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是2 cm 时,A 与B 间的摩擦力是多大?(2)在A 和B 之间没有相对滑动的条件下,它们的最大振幅是多大?解析:(1)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有kx =(m A +m B )a对物体A ,有f 静=m A a所以A 、B 间摩擦力f 静=m A m A +m B kx =0.20.2+0.3×50x =20x 当x =0.02 m 时,f 静=20×0.02 N =0.4 N.(2)A 与B 没有相对滑动时,物体A 的最大加速度a 最大=f 最大m A所以a 最大=0.60.2m/s 2=3 m/s 2 对A 、B 整体,a 最大=kx 最大m A +m B所以A 、B 不发生滑动的最大振幅是x 最大=m A +m B k a 最大=0.2+0.350×3 m =3 cm. 答案:(1)0.4 N (2)3 cm12.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M ,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块m 压下一段距离后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M 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即它对地面最小压力为零).(1)则木块m 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木块M 对地面的最大压力是多少?解析:(1)在m 运动过程中,弹簧对m 、M 施加的弹力的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选M 为研究对象,刚好始终不离开地面,即N min =0.由平衡条件F +N =Mg, 可知F max =Mg .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木块m 的加速度最大,a max =F max +mg m =(M +m )g m. (2)要使木块M 对地面的压力最大,此时弹簧对M 的弹力方向应向下.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选M 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有:N ′=F ′+Mg .要使N ′最大,则F ′最大.这里要注意,F max ′≠F max =Mg .根据木块m 做简谐运动的特点,在m 运动到最高、最低两点的加速度具有对称性,大小相等.在最低点,对m 有F max ′-mg =ma max ,a max =(M +m )g m . 联立两式,得N max ′=Mg +F max ′=2(M +m )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 max =N max ′=2(M +m )g .答案:(1)M +m m g (2)2(M +m )g。
人教版化学选修1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二节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液态的植物油经过催化加氢可以生成硬化油B.天然油脂大多是由单甘油酯分子组成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可提高肥皂的产量D.脂肪分子里烃基的相对含量大, 熔点就高解析: 选A. 液态的植物油经过催化加氢可以生成硬化油, A正确; 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组成, B错误; 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可提高肥皂的产量, C错误; 脂肪分子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大, 熔、沸点就高, D错误.2.(2012·辽宁沈阳高二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矿物油是工业用油, 不能食用, 油脂都是食用油B.矿物油和油脂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C.汽油和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D.向脂肪和油中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 加热, 红色变浅解析: 选D. A项中油脂并不是都可以食用, 如蓖麻油就不能食用; B项中矿物油是烃, 不水解, 而油脂属于酯类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 C项中裂解汽油是不饱和的, 能使溴水褪色,但直馏汽油就是饱和烃, 不能使溴水褪色, 而油的烃基是不饱和的, 所以可使溴水褪色; D项中脂肪和油都可以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 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使酚酞溶液的红色变浅.3.我国某些地区曾发生用石蜡油等工业用油加工大米的“毒米事件”, 威胁人民健康. 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 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属于纯净物, 石蜡油属于混合物B.食用油属于酯类, 石蜡油属于烃类C.食用油属于有机物, 石蜡油属于无机物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解析: 选B. 本题考查食用油与石蜡油的区别. 食用油是含不饱和成分较高的油脂, 而石蜡油是烃类物质的混合物, 两者均属有机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故A、C、D错误, B正确.4.(2012·河南洛阳高二调研)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经氧化可释放能量, 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B.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C.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D.促进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的吸收解析: 选D.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氧化释放能量, 油脂也能为细胞膜、神经、脑组织提供原料, 脂肪不导热可保持体温. 油脂能溶解维生素A、D、E、K, 但不能促进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吸收.5.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 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 其中发生的反应有()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解析: 选C. 硬化油是植物油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的.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油脂的硬化②油酸甘油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油脂的皂化反应④油脂的酸性水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选D. 此题主要考查油脂的化学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在上述油脂的性质中, ①发生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②为氧化反应, ③、④为取代反应.7.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纯净物②是高级脂肪酸③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④某些油脂可以使溴水褪色⑤摄入过量的油脂易引起多种疾病, 所以最好不吃油脂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解析: 选D.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 属于酯类物质,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 有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 能和溴水反应. 油脂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不能过量食用, 但人体不能缺少, 故选D.8.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后的产物经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B.油脂是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的原料C.油脂能储备能量D.多吃动物脂肪比多吃植物油好解析: 选D. 油脂水解后的产物脂肪酸经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 A正确; 油脂是合成人体所需的磷脂、固醇等的原料, B正确; 油脂能储备能量, C正确; 多吃动物脂肪, 体内多余的脂肪水解成的高级饱和脂肪酸会使人体发胖, 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D 错误.9.(2012·河北邢台高二质检)公元前, 古埃及国王胡夫的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 与草木灰混在了一起. 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 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 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B.草木灰呈碱性, 与羊油发生中和反应C.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D.羊油在碱性的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解析: 选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水溶液呈碱性. 羊油属于油脂, 在K2CO3的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钾和甘油, 高级脂肪酸钾和肥皂结构相似, 具有去油污能力.10.下列物质中(1)属于单甘油酯的是(填序号, 下同)________, 属于混甘油酯的是________.(2)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单甘油脂是指R1、R2、R3相同, 故①满足题意, 混甘油脂是指R1、R2、R3不同, 故②、③符合题意.(2)皂化反应就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3)氢化反应就是指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1)①②③11.(1)从油脂A的结构简式分析, 它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①从饱和性看, 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 例如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酯的性质看, 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答案:12.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 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 并阐明了D 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 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 由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 C 、H 、N 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 则M 的分子式是________. D 是双原子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为30, 则D 的分子式为________.(2)油脂A 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图中②的提示:C 2H 5OH +HO —NO 2硝酸―→C 2H 5O —NO 2硝酸乙酯+H 2O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M 的相对分子质量227及C 、H 、O 、N 的质量分数, 推知n (C)=227 g ×15.86%12 g·mol -1=3 mol, n (H)=227 g ×2.20%1 g·mol -1=5 mol, n (O)=227 g ×63.44%16 g·mol -1=9 mol, n (N)=227 g ×18.50%14 g·mol -1=3 mol, 所以M 的分子式为: C 3H 5O 9N 3. 又由题意知D 是M 释放出的双原子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为30,可推出D为NO.(2)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经酯化反应而制得的一类化合物, 由油脂通式及油脂的性质, 可写出①的水解方程式.答案: (1)C3H5O9N3NO13.(2012·北京东城区高二调研)甘油酯1.768 g完全催化加氢, 需标准状况下氢气134.4 mL, 氢化后皂化消耗NaOH 0.24 g. 若该油脂是单甘油酯, 写出它的结构简式.解析: 从NaOH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化学式式量, 再从氢化消耗氢的量算出烃基中的双键数.根据单甘油酯的皂化反应:设单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M∶120=1.768∶0.24,解得M=884.1.768 g单甘油酯的物质的量为:1.768 g884 g/mol=0.002 mol,氢化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344 L22.4 L/mol=0.006 mol, 即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故该单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C17H33COO)3C3H5.答案: (C17H33COO)3C3H5。
人教版A数学选修2-1:第一章1.2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a>b”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由a>|b|⇒a>b,而a>b⇒/ a>|b|.2.(2011·高考天津卷)设集合A={x∈R|x-2>0},B={x∈R|x<0},C={x∈R|x(x-2)>0},则“x∈A∪B”是“x∈C”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A∪B={x∈R|x<0或x>2},C={x∈R|x<0或x>2},∵A∪B=C,∴“x∈A∪B”是“x∈C”的充分必要条件.3.“lg x>lg y”是“x>y”的__________条件.解析:由lg x>lg y⇒x>y>0⇒x>y.而x>y有可能出现x>0,y=0的情况,故x>y⇒/ lg x>lg y.答案:充分不必要4.如果命题“若A,则B”的否命题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则A是B的__________条件.解析:因为逆否命题为假,那么原命题为假,即A⇒/ B,又因否命题为真,所以逆命题为真,即B⇒A,所以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A级基础达标]1.设x∈R,则x>2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x>1 B.x<1C.x>3 D.x<3解析:选A.x>2⇒x>1,但x>1x>2.2.(2012·杭州质检)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A.b=c=0 B.b=0且c≠0C.b=0 D.b≥0解析:选C.f(x)关于y轴对称⇔-b2a=0⇔b=0.3.已知p:α≠β,q:cosα≠cosβ,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p:α=β;¬q:cosα=cosβ,显然綈p⇒¬q成立,但¬q¬p,∴¬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用符号“⇒”或“”填空.(1)a >b __________ac 2>bc 2;(2)ab ≠0__________a ≠0.解析:(1)当c ≠0时,a >b ⇒ac 2>bc 2;当c =0时,ac 2=bc 2.∴a >b ac 2>bc 2.(2)当ab ≠0时,a ≠0,且b ≠0,∴ab ≠0⇒a ≠0.答案:(1) (2)⇒5.已知直线l 1:x +ay +6=0和l 2:(a -2)x +3y +2a =0,则l 1∥l 2的充要条件是a =__________. 解析:由1×3-a ×(a -2)=0得a =3或-1,而a =3时,两条直线重合,所以a =-1. 答案:-16.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p :△ABC 中,b 2>a 2+c 2,q :△ABC 为钝角三角形;(2)p :△ABC 有两个角相等,q :△ABC 是正三角形;(3)若a ,b ∈R ,p :a 2+b 2=0,q :a =b =0;(4)p :△ABC 中,∠A ≠30°,q :sin A ≠12. 解:(1)△ABC 中,∵b 2>a 2+c 2,∴cos B =a 2+c 2-b 22ac<0,∴B 为钝角,即△ABC 为钝角三角形,反之,若△ABC 为钝角三角形,B 可能为锐角,这时b 2<a 2+c 2,∴p ⇒q ,q p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有两个角相等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反之一定成立,∴p q ,q ⇒p ,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 2+b 2=0,则a =b =0,故p ⇒q ,若a =b =0,则a 2+b 2=0,即q ⇒p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4)转化为△ABC 中sin A =12是∠A =30°的什么条件. ∵∠A =30°⇒sin A =12, 但是sin A =12∠A =30°, ∴△ABC 中sin A =12是∠A =3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即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级 能力提升]7.(2012·重庆调研)给出下列各组条件:(1)p :ab =0,q :a 2+b 2=0;(2)p :xy ≥0,q :|x |+|y |=|x +y |;(3)p :m >0,q :方程x 2-x -m =0有实根;(4)p :|x -1|>2,q :x <-1.其中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解析:选A.(1)p q ,而q ⇒p ,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p ⇒q ,且q ⇒p ,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3)Δ=1+4m ,当m >0时,Δ>1,方程x 2-x -m =0有实根,所以p ⇒q .反之不成立,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p :|x -1|>2,即x >3或x <-1,∴p q ,而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8.(2011·高考天津卷)设x ,y ∈R ,则“x ≥2且y ≥2”是“x 2+y 2≥4”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x2+y2≥4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以及圆外的区域,即|x|≥2且|y|≥2,而x≥2且y≥2时,x2+y2≥4,故A正确.9.“k>4,b<5”是“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的__________条件.解析:如果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则有b-5<0且k-4>0,得b<5,k>4;反之,当b<5时,b-5<0,即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k>4时,k-4>0,即图象交x轴于正半轴.因此“k>4,b<5”是“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10.命题p:x>0,y<0,命题q:x>y,1x>1y,则p是q的什么条件?解:p:x>0,y<0,则q:x>y,1x>1y成立;反之,由x>y,1x>1y⇒y-xxy>0,因y-x<0,得xy<0,即x、y异号,又x>y,得x>0,y<0.所以“x>0,y<0”是“x>y,1x>1y”的充要条件.11.(创新题)求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解:当a=0时,x=-12符合题意.当a≠0时,令f(x)=ax2+2x+1,由于f(0)=1>0,∴当a>0时,Δ=4-4a≥0,且-22a<0,即0<a≤1.当a<0,f(0)=1,Δ=4-4a>0,所以方程恒有负实数根.综上所述,a≤1为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1·高考福建卷)若a ∈R ,则“a =2”是“(a -1)(a -2)=0”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由(a -1)(a -2)=0,得a =1或a =2,所以a =2⇒(a -1)(a -2)=0.而由(a -1)(a -2)=0不一定推出a =2,故“a =2”是“(a -1)(a -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2012·高考北京卷)设a ,b ∈R ,“a =0”是“复数a +b i 是纯虚数”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心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由已知得,“a +b i 是纯虚数”⇒“a =0”,但“a =0” “复数a +b i 是纯虚数”,因此“a =0”是“复数a +b i 是纯虚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a <b ”是“a b
<1”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D.由于a <b ,当b <0时,a b >1;当b >0时,a b <1,故若a <b ,不一定有a b
<1;当a >0,b >0,a b <1时,可以推出a <b ;当a <0,b <0,a b <1时,可以推出a >b .因此a <b 是a b
<1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012·高考福建卷)已知向量a =(x -1,2),b =(2,1),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
A .x =-12
B .x =-1
C .x =5
D .x =0
解析:选D.∵a =(x -1,2),b =(2,1)且a ⊥b ,
∴a ·b =(x -1,2)·(2,1)
=2(x -1)+2×1
=2x =0,
即x =0.反之也成立.
5.下列命题:
①“a >b >0”是“a 2>b 2”的充要条件;
②“a >b >0”是“1a <1b
”的充要条件; ③“a >b >0”是“a 3>b 3”的充要条件.
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解析:选A.①“a >b >0”是“a 2>b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a >b >0”是“1a <1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a >b >0”是“a 3>b 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3个命题都不正确.
6.在△ABC 中,“sin A =sin B ”是“a =b ”的________条件.
解析: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A =sin B ⇔a =b ,
∴“sin A =sin B ”是“a =b ”的充要条件.
答案:充要
7.下列不等式:①x <1;②0<x <1;③-1<x <0;④-1<x <1.其中,可以作为x 2<1的充分条件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由x 2<1得-1<x <1.
因此,可作x 2<1的充分条件的是②③④而①不行.
答案:②③④
8.不等式x 2-3x +2<0成立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解析:x 2-3x +2<0⇔(x -1)(x -2)<0⇔1<x <2.
答案:1<x <2
9.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 :△ABC 中,b 2>a 2+c 2,q :△ABC 为钝角三角形;
(2)p :△ABC 有两个角相等,q :△ABC 是正三角形;
(3)若a ,b ∈R ,p :a 2+b 2=0,q :a =b =0;
(4)p :△ABC 中,∠A ≠30°,q :sin A ≠12
. 解:(1)△ABC 中,∵b 2>a 2+c 2,∴cos B =a 2+c 2-b 2
2ac
<0,∴B 为钝角,即△ABC 为钝角三角形,反之,若△ABC 为钝角三角形,B 可能为锐角,这时b 2<a 2+c 2,
∴p ⇒q ,q p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有两个角相等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反之一定成立,
∴p q ,q ⇒p ,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a 2+b 2=0,则a =b =0,故p ⇒q ,若a =b =0,则a 2+b 2=0,即q ⇒p ,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
(4)转化为△ABC 中sin A =12
是∠A =30°的什么条件. ∵∠A =30°⇒sin A =12
,
但是sin A =12
∠A =30°, ∴△ABC 中sin A =12
是∠A =3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即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0.试问0<m <13
是方程mx 2-2x +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的什么条件? 解:若方程mx 2-2x +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
则有⎩⎪⎨⎪⎧
Δ=4-12m >03m >0,
所以0<m <13. 反之,若0<m <13,则3m >0,-4<-12m <0,0<4-12m <4,即Δ>0,且3m
>0. 所以方程mx 2-2x +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
因此“0<m <13”是“方程mx 2-2x +3=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的充要条件.
1.(2012·高考安徽卷)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α⊥β,α∩β=m,b⊂β,b⊥m⇒b⊥α.
又a⊂α,∴a⊥b,
∴“α⊥β”是“a⊥b”的充分条件.
而当a⊂α且a∥m时,∵b⊥m,∴b⊥a,而此时平面α与平面β不一定垂直,
∴“α⊥β”不是“a⊥b”的必要条件,故选A.
2.“k>4,b<5”是“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的__________条件.
解析:如果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则有b-5<0且k-4>0,得b<5,k>4;反之,当b<5时,b-5<0,即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k>4时,k-4>0,即图象交x轴于正半轴.
因此“k>4,b<5”是“一次函数y=(k-4)x+b-5的图象交y轴于负半轴,交x轴于正半轴”的充要条件.
答案:充要
3.已知p:{x|-x2+8x+20≥0},q:{x|1-m≤x≤1+m,m>0},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p:{x|-2≤x≤10},
所以綈p:A={x|x<-2或x>10}.
同理可求得綈q:B={x<1-m或x>1+m,m>0}.
因为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綈p⇒綈q但綈q綈p.
所以A B.
用数轴表示如图所示,
则{m>0 1-m≥-2 1+m≤10,(两个等号不同时取到)
解得0<m≤3.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0<m≤3}.
4.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充分性:(由ac<0推证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ac<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
Δ=b2-4ac>0,
∴方程一定有两不等实根,
设为x1,x2,则x1x2=c
a<0,
∴方程的两根异号.
即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必要性:(由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推证ac<0)
∵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设为x1,x2,
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c
a<0,
即ac<0,
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