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物性预测的AVO技术对地震纵波资料品质要求的探讨

合集下载

用地震资料预测煤层气储层参数的方法初探

用地震资料预测煤层气储层参数的方法初探
( 2 :7—9 . 7 )8 9
[] I】c S , n ,ln Es 【 ,l 6 b h EM a a I RA0 0J , 0 ARc s ct l
浏 d ・ A . ’ '
cn ∞ d . a
” 一

。a J ・r ・o ・d l r 13 ,5 )14 8 . 0l ]Po R sc E i u 93 (3 : —17 [ e r b 6
在煤层 气 勘 探 中 , 胆 探 索 应 用 一 些 新 技 术 、 方 大 新
枣 园 试 验 区位 于 沁 水 煤 田东 南 部 , 内地 层 自 区 老到 新 有 奥 陶 系 、 炭 系 、 叠 系 、 叠 系 、 罗 系 、 石 二 三 侏
法, 加快 了勘探 工 作 进 度 , 取 了更 丰 富 、 细 的 地 获 详
维普资讯
煤 田地 晚 与 勘 探

Au 3 g. 0 No. 4 Au 2 02 g. 0
2 ・ 4
C0AL GE0I 舭
Y & EXP【 RA 0N D n
文 章 编 号 :0 118 (02 0-0 40 10 — 6 20 }40 2-3 9
体或 暗
[1 K nal Bi H.h 1 ed lP E, r 静 Te o fr k no c o t aI t l 0 s r l 咖 f d l ec
cpmah dhrfconularorJ. e1 3 re eiyn e ftnar s ce[ F l9 , or bta ti e tag vy ] u,9 e e
,n: a B E・ Rc , D・ I Lw, ・ , ie D・ aoe Jc N t a Fatrsi s ・ a rl rc e n u u

各向异性薄煤层纵波AVAZ分析

各向异性薄煤层纵波AVAZ分析

各向异性薄煤层纵波AVAZ分析卢勇旭;彭苏萍;杜文凤;林朋;许乐【摘要】通过建立HTI型薄煤层的传播矩阵,推导了水平界面情况下含各向异性薄煤层反射系数精确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含有薄HTI型各向异性煤层进行了纵波AVAZ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当HTI型煤层为薄层时(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1/4时),其纵波反射系数与煤层为厚层时(厚度大于地震波长)顶板的纵波反射系数规律相似,但其值不仅与上下层介质物性参数有关,还与厚度有关,可见煤层为薄层时采用经典公式反演会带来误差;薄层厚度、Thomsen等效各向异性参数和裂缝密度对纵波反射系数有较大影响,裂缝纵横比对反射系数影响较小.入射波方位角为90°时,入射波在HTI介质各向同性面,此时各向异性参数对反射系数影响最小.【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6(041)012【总页数】6页(P3095-3100)【关键词】AVAZ;薄煤层;各向异性;传播矩阵【作者】卢勇旭;彭苏萍;杜文凤;林朋;许乐【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AVO技术最早以用于亮点油气检测中。

随着煤层气资源逐渐受到重视,利用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或AVAZ(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 and azimuth)技术进行煤层气富集区预测得到广泛应用[1-6]。

在地震勘探中,认为厚度小于地震波长1/4的地层为薄层。

在我国很多煤层属于薄层,其顶底板反射是相互干涉的,因此其反射系数必然与煤厚相关。

煤层气井间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煤层气井间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煤层气井间地震采集方法探讨摘要: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是识别煤层、分析煤层特性、评价煤层气储层的重要手段。

地面地震勘探与井中、井间地球物理技术的结合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

井间地震能在地面三维或四维高分辨率地震、测井之间搭起一座相互联系的桥梁,将其所提供的丰富的超高频率资料与其它资料综合研究,可以解决薄互层、储层连通性等复杂的地质问题。

本文从煤层气井间地震的采集出发,全面探讨了采集的各项技术及注意细节,为煤层气井间地震数据的采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裂隙测井评价井间地震观测系统井距扇1、煤层气储层特征煤层气包括基质表面的吸附气、煤层裂缝与割理中的游离气、煤层水中的溶解气和煤层间夹层的游离气4部分。

从储层物性上看,煤层气藏是基质、裂隙的多重变形介质体系。

煤层的裂缝有天然裂缝、构造裂缝和人工压裂缝。

天然裂缝(又称割理)是煤化作用和构造应力影响的结果。

割理有方向性,是控制煤层方向性渗透的主要因素。

构造裂缝和人工压裂缝的发育规律要复杂些。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煤岩基质中。

只有当储层压力降低后才可从基质中解吸出来。

煤岩裂隙中多被水充满,而裂隙是煤层中的主要运移通道,煤层气需要通过排水降压方式才得以采出。

故煤层气产量受煤岩性质、压力水平和两相渗流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煤层气储层多为低压、低渗透。

2、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双孔隙结构系统特点,煤层气的储集只有少量以游离态存在,大部分吸附于煤层表面,吸附气不像常规油气那样以一种独立空间存在的气体对测井曲线产生影响,而是依附于煤的其他四种工业分析组分[1-4]。

我国煤层气测井技术最初是从国外引进,在石油测井和煤田测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的油气藏测井基础理论不适用于煤层气测井。

显然,在煤层气解释评价中,体积模型、孔隙度、饱和度方程是不能直接套用的,必须对其进行深化研究,建立适合煤层气测井的解释方法和模型,才能对煤层气做出正确评价。

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及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及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及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陈勇;关达;陈洪德;刘玉琦;郑四连【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4(036)007【摘要】沁水盆地的S地震工区的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波阻抗、低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三低二高”的测井响应特征,这决定了煤层或煤层气储层与顶、底板岩层间具有明显的地震响应特征差异.应用地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煤层与顶、底板岩层间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由薄变厚,煤层与顶、底板岩层间形成的地震反射强度有增大的趋势;随着同一套煤层层数的增多,煤层与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地震反射强度也会增大.并根据煤层及煤层气储层的特征,分别从构造、煤质、煤层上覆地层厚度、煤层的直接盖层、物性等方面对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和优选,选择出地震振幅、地震旅行时、曲率、频率、吸收衰减、波阻抗等对煤层气储层预测最为敏感的地震属性,并将这些地震属性应用于沁水盆地的S地震工区的煤层及煤层气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总页数】5页(P65-69)【作者】陈勇;关达;陈洪德;刘玉琦;郑四连【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相关文献】1.地震非线性随机反演技术在煤层气储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J], 申有义;田忠斌;王建青;杨晓东;程慧慧2.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气预测中的应用 [J], 刘卫3.地震属性在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刘玉琦;陈勇;关达4.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气预测中的应用 [J], 赵力5.地震技术在煤层气储层研究与物性预测中的应用 [J], 王连刚;李俊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探“先锋”

物探“先锋”

科技之星STAR2004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孙鹏远来到东方物探。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从那时起,就成为他终身的追求。

如今,他已经是东方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处理技术研发部副主任。

专啃“硬骨头”2007年,东方物探启动了高精度成像和多波地震等高端处理技术的研发,但是关于多波地震技术,国内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技术突破。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任何成功把握的挑战,孙鹏远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经历了大量的技术讨论和算法试验等艰辛努力后,终于在2009年攻克了制约多波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在转换波静校正、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各向异性叠前偏移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套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GeoEast-MC 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彻底打破了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被列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32项技术利器之一。

目前,该软件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外20多个项目,有力提升了东方物探乃至中国石油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紧盯“最前沿”孙鹏远深知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所以他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在为祖国找油找气的事业中当先锋、做表率,始终走在物探科技创新的最前列。

2010年,孙鹏远率先开展了煤层气储层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提出了煤层厚度和含气性预测新方法,为鄂尔多斯及沁水盆地煤层气综合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力地推动了东方物探非常规油气勘探业务的发展。

2016年,在确保多波处理软件持续领先的同时,孙鹏远又主动承担了多波解释技术的研发工作,创新了转换波反演和多尺度层位匹配等新方法,组织完成了多波层位匹配、联合反演及属性提取等10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填补东方物探空白的多波解释软件,有力推动了我国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2017年,孙鹏远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承担了中石油跨越式发展技术——弹性波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在弹性波全波形反演和深度域成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能源勘探技术的更新换代提前做好了技术储备。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焦勇;汪剑;曹成友;刘静;谭青松
【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煤层气作为非常规气藏勘探领域,储层性质及成藏条件具有其特殊性。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的生产实践进一步证明,利用地震资料是高效开发煤层气的重要保障。

本文通过对郑庄区块地震资料开展精细解释,落实、分析小断层和陷落柱的分布规律,研究3#煤储层性质,利用新技术,精细预测3#煤的分布范围及高含气量的分布区,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焦勇;汪剑;曹成友;刘静;谭青松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0625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方正断陷方3井区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J], 胡少华;郭波;林东城;杨耀琴;张福天;郑建雄
2.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储层横向预测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汪平;顾伟康;杜旭东;周开凤
3.煤层气储层裂缝特征及三维地震裂缝预测应用分析 [J], 袁兴赋;熊强青;王宾
4.肇源地区A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J], 马继升
5.秦皇岛27/33区块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 [J], 江文荣;李允;蔡东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VO分析方法及Geoview软件

AVO分析方法及Geoview软件

第三篇储层参数AVO 分析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程度的加深,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难以检测地层油气藏的存在,这时可以使用AVO 技术来辅助检测油气。

AVO 技术最初用于识别“亮点”等振幅异常,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AVO 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里将从AVO 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Zoeppritz 方程及其近似式,之后将介绍AVO 分析属性,如截距、梯度、流体因子等。

最后利用Geoview 软件分别对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测试。

1、Zoeppritz 方程及其近似式1.1 Zoeppritz 方程从弹性波的角度出发,根据应力与位移连续的边界条件推导出Zoeppritz 方程。

具体的推导过程不再详述,Zoeppritz 方程如下:112211222221221111222211121112222112211111sin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2cos 2sin 2cos 2cos 2sin 2cos 2sin 2PP PS S P S P P PP S S P S S S P PS P P P R R V V V V V T V V V V V V V T V V V θϕθϕθϕθϕρρθϕθϕρρρρϕϕϕϕρρ-⎡⎤⎢⎥⎡⎢⎥⎢---⎢⎥⎢⎥⎢⎥⋅-⎢⎥⎢⎥⎢⎥⎢⎥---⎣⎢⎥⎣⎦1111sin cos sin 2cos 2θθθϕ-⎤⎡⎤⎥⎢⎥⎢⎥⎢⎥-⎢⎥⎢⎥=⎢⎥⎢⎥⎢⎥⎢⎥⎢⎥⎢⎥⎢⎥⎢⎥⎢⎥⎢⎥-⎣⎦⎦ (4-1) 上式中,V P 1、V S 1 、ρ1依次代表上界面的纵波速度的大小、横波速度的大小、密xz 1θ1ϕ2ϕ2θ波入射P P 反射波SV 反射波SV 透射波P 透射波111P S V V ρ,,222P S V V ρ,,度的大小;V P 2、V S 2、ρ2依次代表下界面的纵波速度的大小、横波速度的大小、密度的大小;PP R 、PS R 、PP T 、PS T 依次代表纵波反射系数的大小、转换横波反射系的大小、纵波透射系数的大小、转换横波透射系数的大小。

基于Gray方程的三参量AVO反演及煤层气富集区预测

基于Gray方程的三参量AVO反演及煤层气富集区预测

基于Gray方程的三参量AVO反演及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杨臣明【摘要】Elastic parameters of coal reservoir can be got directly through AVO inversion to guide the evaluation of reservoir.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ray approximate equation,the equa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three-parameter AVO inversion,the density,the bulk modulus and the shear modulus of CBM reservoir can be calculateddirectl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elastic parameters in CBM enrichment zone,CBM enrichment zone was delineated after comparing the three elastic parameters.Finally,through model and case analysis,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verified.%通过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可直接求取煤层气储层的弹性参数,指导储层的评价工作.在介绍Gray近似方程的基础上,应用该方程进行了三参量AVO反演方法的研究,直接计算出了煤层气储层的密度、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依据煤层气富集区3个弹性参数的特征,对比求取3个弹性参数剖面后,圈定出煤层气富集区;最后,通过模型和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4页(P141-143,148)【关键词】AVO技术;Gray方程;三参量;煤层气【作者】杨臣明【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技术是利用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原理,在叠前道集上分析反射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是估算岩石各项弹性参数的重要技术。

AVO技术详解

AVO技术详解

第6章 A VO 技术详解AVO 技术是利用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原理,在叠前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估求岩石的弹性参数、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重要技术。

AVO 是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的英文缩写或振幅与随偏移距关系(Amplitude Versus Offset) 的英文缩写,AVA 是振幅随入射角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的英文缩写。

在地震勘探中,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的偏移距可以等价地用入射角表示,故AVO 与AVA 等价。

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油气勘探中不断发展,并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中指导寻找天然气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技术发展情况看,P 波方位AVO 已作为一种预测油气藏各向异性的有效方法而受到青睐。

6.1 A VO 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地震波动力学中反射和透射的相关理论,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与分界面两侧介质的地质参数有关。

这一事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的岩性参数组合,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特性不同,称为AVO 正演方法;二是反射系数(或振幅)随入射角变化本身隐含了岩性参数的信息,利用AVO 关系可以反演岩石的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称为AVO 反演方法。

6.1.1 Zoeppritz 方程AVO 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是Zoeppritz 方程及其简化的思路。

设有两层水平各向同性介质,当地震纵波非垂直入射(即非零偏移距)时,在弹性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见图6—1。

各种波型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服从斯奈尔定理22221111sin sin sin sin S P S P V V V V ϕθϕθ=== (6-1)图6—1 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关系式中 1θ、1ϕ——纵波、横波的反射角;2θ、2ϕ——纵波、横波的透射角;1P V 、2P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纵波速度;1S V 、2S V ——反射界面上下介质的横波速度。

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煤层气储层开发过程中,储层敏感性问题常常会对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煤层气储层的敏感性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为煤层气储层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煤层气储层敏感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接着,详细描述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条件等。

在实验结果分析部分,本文将通过实验数据,对储层敏感性进行定量评估,并深入探讨不同因素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机制。

本文总结了实验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煤层气储层的合理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煤层气储层的敏感性特征,揭示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规律,为煤层气储层的科学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类似储层的敏感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方法煤层气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是评估煤层气储层对各种外部因素(如压力、温度、化学处理等)响应程度的关键手段。

本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实验方法,系统地探讨了煤层气储层的敏感性特征。

我们采用了渗透率测试技术,通过改变储层压力、温度等条件,实时监测渗透率的变化情况。

这一技术能够直观反映储层在外部条件变化下的渗透性能,是评估储层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深入研究储层敏感性机理,我们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射线衍射(RD)等微观分析手段。

这些技术能够揭示储层微观结构的变化,包括孔隙结构、矿物成分等,从而深入理解储层敏感性的内在原因。

我们还采用了化学处理实验,通过模拟储层中可能遇到的化学环境(如酸碱溶液、氧化剂等),研究储层对这些化学因素的响应情况。

这一方法有助于评估储层在开采过程中的稳定性,预测潜在的风险因素。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县境 内。研究 区郑 庄 区块 总体 构造 形态 为一 马蹄形

斜坡 ,区内地层宽阔平缓 ,断层稀少 , 属构造相对 简单 的斜 坡带 ,近 两 年 预计 完 成 9亿 m 的 产能 建 3
成。
是 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有利煤层气开发区之一 ,有着
良好 的勘 探前 景 。沁南 煤层 气 田位于 沁水 盆地 南部 晋城斜 坡 带 ( 图 1 ,主 体 部 分 位 于 山 西 省 沁 水 见 )
中国煤层 气
C N A E Ⅲ A C0 I D M咖 A NE
V0 . o 6 18N . D cm e。0 1 e e b r 2 l
煤层气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技术探讨
焦 勇 汪 剑 曹成友 刘 静 谭青松
( 中国石油华北油 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院 ,河北 0 25 ) 652
Ke wo d y r s: Zh n z u n l k; CBM ; s imi ne p eain; r s rori v rin e g h a g bo c e s c it r rtto e ev i n e so
1 区域 概 况
山西 沁水 盆地 煤层气 田具有煤 层 埋深适 中 、高 煤 阶 、高 含气 、高 饱 和等 特 点 ,煤 层 气 资 源 丰 富 ,

n q e ,w ih p vd si o a tg oo ia a i fre p o t n a d d v l me to e C M . i u s hc r i e mp r e l gc b s o x lr i e eo o t n l s a o n p n f B h t
J oY n ,WagJ n a hnyu i J g a i sn i og a n i ,C oC ego ,Lu i ,T nQn og a n g ( ep yi l xl a o eer st eo IO E o hC iaOl i dCm ay H bi 65 2 G ohs a E p r i R sa hI tu f N P C N r hn iFe o pn , ee 025 ) c o tn c n it S t l

AVO分析与流体识别

AVO分析与流体识别

AVO分析与流体识别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利用少量或者单一信息难以达到流体识别的目的。

因此,人们希望能从实际的地震资料中更多地获取反映储层流体的信息。

近年来,学者们以纵波、横波为基础对储层的流体识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研究表明,纵、横波信息的组合对流体信息的表达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横波勘探的成本高,技术实现难度大等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和广泛的应用。

但研究同时也表明,垂直入射只有纵波反射,而非垂直入射在界面处则会发生转换横波。

并且,近角度的反射类似于零偏移距的反射,包含的纵波信息较多。

而大角度的反射,在界面产生的横波信息会增多。

在含有流体的储层介质中,振幅随着炮检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较明显,而不含流体的围岩地层中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则不明显。

也就是不同的角度道包含有不同的流体信息,以及不同的流体信息反映出不同的地震信息。

为此,纵波,横波和转换横波的综合利用为流体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向。

因而,以此为基础,以AVO技术为代表的研究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而变化的相关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加之,AVO技术是以岩石物理和严谨而系统的数学推导为基础,同时在特殊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并且能从纵波资料中提取横波信息,加上流体识别方法的可深入性,可研究性,可发展性,越来越多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储层流体研究分析。

所以,这一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储层预测方法。

本文通过对AVO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

介绍了AVO技术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岩石物理基础和地球物理基础,介绍了Zoeppritz方程及其不同的近似表达式,并讨论了不同近似表达式的精度。

然后结合参数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对AVO反射系数的影响,包括泊松比的变化,岩层厚度,以及岩性的差异对反射系数的影响,分析四类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特征。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钻井资料得到的岩性参数,增加了对碳酸盐岩AVO 反射特征的正演模拟,得到AVO同样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研究。

AVO分析的基本方法

AVO分析的基本方法

当气层厚度大于 1/16 波长时, AVO 明显呈增加趋
势。事实上,当气层厚度大于 1/4 波长时,气层的 顶底反射可区分,气水分界面AVO呈增加现象,当 气层厚度介于1/4~1/16波长之间时,气层顶底反射 分不开,形成复合波,AVO也呈增加趋势。但是, 当气层厚度小于1/16波长时,AVO明显呈减小趋势 ,出现极性反转。由此可见:即使岩性组合相同, 由于厚度的变化,也会引起AVO特征的差异,薄层 调谐作用对AVO影响很大,也反映AVO分析存在的 多解性 。
AVO正演方法
AVO正演模拟,首先要构制一个地质模型
,从钻井、测井以及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得到 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和地层厚度等参 数,并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各炮检距对应的入 射角、透射角,再通过Zoeppritz方程或者 它的近似式求出各道的反射系数,形成 CMP道集。 由此可见,这个道集是针对给定的地层模型 ,由实测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正 演计算合成的,是一个理论合成道集,我们 可以用来正演模拟各种AVO响应
煤层和气层叠前道集和
叠加剖面比较,叠加剖 面上,它们都是强反射 ,呈“亮点”特征,很 难区分, 在CMP道集上,两者 是很容易区分,煤层 AVO特征呈减少趋势 ,气层AVO特征呈增 加现象。
“亮点”型气层模型,在泥岩夹砂层(b)、泥岩夹 煤层(c)和砂层夹煤层(d)模型中,AVO均呈减 少趋势,只有泥岩夹气层(a)的AVO呈增加趋势
岩性 泥岩 煤层 泥岩
速度 3050 2600 3050
泊松比 0.3 0.4 0.3
密度 2.4 1.5 2.4

(a) 厚度为1/8
(b) 厚度为1/4
( c ) 厚度为1/2
(d) 厚度为1模型4:砂岩—煤层—砂岩来自型岩性 泥岩 煤层 泥岩

AVO属性分析

AVO属性分析

AVO属性分析
基于对AVO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前沿和存在问题的了解,本论文首先较为细致深入地描述了AVO精确理论、近似理论及AVO分析岩石物理基础,详述了近似公式每一项的物理含义,为实际工区地震资料AVO处理解释技术及AVO属性分析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以AVO分析基本方法为主线,基于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在研究了三种正演分析手段的基础上对AVO反演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常规AVO属性反演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两种AVO反演方法,即弹性阻抗反演和三参数AVO岩石参数反演;在讨论了AVO的基本分析方法之后,总结了AVO处理解释技术的特点。

主要从AVO技术所用地震资料在处理及解释各环节技术需求入手,展开论述。

AVO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强调保幅处理的同时,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振幅的
恢复,分析各种与偏移距有关的振幅衰减补偿方法;AVO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主要内容有AVO属性及其物理意义、AVO交汇图分析法及目前流行的含气砂岩分类;最后以大庆徐家围子工区地震资料为背景,应用本文的研究思路,以Kirchhoff
时间偏移后得到的共反射点道集和均方根速度模型作为反演的基础资料,应用AVO加权叠加反演方法反演得到了AVO截距、梯度、泊松比变化率、流体因子、纵波速度变化率、横波速度变化率等属性参数剖面,通过交汇图分析和AVO特征曲线分析技术确定了AVO异常,达到了油气检测的目的。

本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异常预测结果,这将使得AVO属性分析技术成为在徐家围子地区寻找油气的一个参考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浅谈AVO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AVO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A VO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前景【摘要】A VO技术出现于1984年。

它是在叠前道集上分析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规律,以估求岩石的弹性参数,分辨岩性及孔隙填充物,直接寻找有用矿藏(如气藏、油藏等)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井获得很多成功的实践,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井位但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A VO解释中陷井的出现,除噪音因素外,还有波的传播效应的影响等,这就需要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各种校正和补偿,减少影响A VO效应的非地质因素,突出其油气效应,使之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A VO;原理;应用现状;发展前景A VO技术研究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是检测气藏和进行岩性解释的有效工具它以模型为基础,应用Zoeppritz方程或其近似式并用线性或非线性曲线拟合技术,广义线性反演以得到与实际资料吻合的结果。

其应用的基础是泊松比的变化,而泊松比的变化是不同岩性和不同孔隙流体介质之间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

基于这一事实,使我们应用A VO技术进行储层识别和储层孔隙流体性质检测成为可能。

1.A VO技术的基本原理当一个平面纵波倾斜入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就要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如入射波是P波或SV波,那么一般就会产生四种波,即反射P波,反射SV波,透射P波,透射SV波。

而入射波为SH波时则产生反射SH波,透射SH波。

一个平面P波投射到两个介质分界面上,上下介质参数及各种波引起介质质点振动的正方向规定如图所示,即P波引起的质点位移以向波的传播方向位移为正;SV波从波的传播方向看,质点向右位移为正。

在界面上,根据应力连续性和位移连续性.并引入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就可以得四个波的位移振幅应当满足的方程组,经简化为:R(0)=P + Gsin 2(0)式中:R:反射系数;0:入射角;P:A V0碱;G:A V0斜率根据二阶Zoeppritz近似方程.可以得到A VO的属性参数:P、G、P与G 的和以及I,的积等。

应用P波AVO技术预测煤层气储层裂隙

应用P波AVO技术预测煤层气储层裂隙
布、 煤层埋藏深度与隐伏露头位 置等 , 但是 , 不能对煤层气 储层 特征做 出
当入射角不大时 , 反射系数可进一步近似为下面 的线性关 系。
R (  ̄P G i2 .+ s 0 n () 3
上式是 目前 A O处理 的基 本公式 ,其 中 P为垂直入射 时的反射系 V 数 ' ; A O截距 ; 弱为 V G为 A O梯度。该简化 公式表 达了反射系数与介质 V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8 1— 15 0 10 — 03 2 0 )3 0 2 — 3
S IT C F R A IND V L P E T&E O O C—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 N MY
常规 A O技术的是根据叠前 C P V D 道集 中反射振幅随炮检距 的变化 情况, 提取相关 的地震属性数 据 , 进而反 演与储层特 性( 泊松 比、 裂隙密
度等 ) 有关 的物性参数 以预测 储层有利区 。由于介 质含 流体和气体的变 化将会导致速度 和密度 的变化 , VO技术常用来 检测介 质中含流体或气 A
体 的变化情况 。 其理论基础是描述平面弹性波在水平界面上反射和透射
的 Z epi 方程 [ op r z t 。 18 9 5年 ,h e 研究 了波松 比对反射系数 的影 响 , Suy 首次 提 出 A O梯 V 度和截距的概念 , 证明相对反射 系数 随炮检距的变化梯度 主要 由波松 比 的变化来决定 , 反射系数可近似表示为 [: 2 ]
的弹性参数和入 射角的关系 ,使 AV O异常 的识 别由定性 阶段进 入了定 量阶段 , 推动 了 A O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V
1 方 位 A O 理 论 . 2 V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储层的精细刻画和准确预测已成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的关键所在。

地震多属性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多种与储层特征相关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储层的定量评价和预测。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地下介质某种物理特性的量度。

这些属性可以包括振幅、频率、相位、波形等多种类型,它们与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物性变化特征以及含油气性等信息,为储层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震多属性分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地震数据本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噪声干扰、地层非均质性等,这可能导致提取出的地震属性存在误差或不确定性。

不同地震属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冗余性,如何选择合适的属性组合以最大化预测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将地震属性分析与其他地质、工程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储层预测模型,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改进和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具体实例,展示地震多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背景:介绍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及储层预测对于油气开发的关键作用。

地震勘探作为石油勘探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揭示地下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油气藏分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石油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地震勘探的多属性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储层预测中,对于提高油气开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 距 应 大 中小 均 匀分 布 , 免 过 于 集 中或 缺 失. 、 震 数 据 应 有 足 够 宽 分 布 的 方位 角 , 层 气 地 震 勘 探 中应 选择 宽 方 避 2地 煤 位 观 测 系统 . 、 震 资料 信 噪 比应 足 够 高. 3地 关 键 词 煤 层 气 , 气性 及 渗 透 性 , 含 AVO 与 方位 AV(, 噪 比 , 射 角 , )信 入 方位 角 中圈 分 类 号 P 3 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3 2 0 ) 41 3 一8 0 42 0 ( 0 8 0 — 2 6 O
Th ic s i n o e i e - v a iy f r t e AVO e d s u so f r qu r d P・ wa e qu lt o h t c n l g a e n t e CBM e e v i e e r h e h o o y b s d o h r sr orr sa c
CHA NG u —in , YA NG , II Dame g 。 LI Ya g , L o f S o Ch n — u S ol g~ a Qi U n U n i Gu —a , u ogh i
( . hn n v ri f G o c n e ( e ig) B iig 1 0 8 , h n ; 2 C ia U ie s y o er lu B ii g , iig 1 2 0 , h n 1 C ia U ie s y o e si c s B i n , ejn 0 3 C i a t e j 0 . h n nv ri f P toe m( e n ) Be n 2 0 C i a t j j 0
摘 要 煤 层 的 含 气 性及 渗透 性 可 以利 用纵 波 AVO技 术及 基 于各 向异 性 理 论 的方 位 A VO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 层 气 属 煤
于吸 附 气 , 层 厚 度 较 薄 , 震 异 常 响 应 较 弱 , 地 震 资料 的品 质 及 其 携 带 的 信 பைடு நூலகம் 量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文对 A 储 地 对 本 VO
AV O nd A zm u h lAV O or a d m o lt ilc lulto n nv r i a i t a f w r de ra ac a in a d i e son mode pp oxi a e c la r m t ondto nay i how ii n a lzng s
与 方位 AV 反 演理 论 的近 似 条 件 及 模 型 试 算 结 果进 行 了分 析 , 出 了对 地 震 纵 波 数 据 信 噪 比 、 射 角 、 移 距 分 布 0 提 入 偏
及 方 位 角分 布 等 参 数 的要 求 :. 测 系统 设 计 及 野 外 采 集 时应 保 证 地 震 波 的 有 效 入 射 角在 0 ~3 。 更 大 范 围 内 , 1观 。 o或 偏
ta h M eev i c a a tr r r e st et h aa tr ft eS N ,dsrb t no n l ficd n e h tt eCB r sr or h r ce saemo es n iv o tep rmeeso h / i itiu i fa g eo ie c , o n
煤 层 气 储 层 物 性 预 测 的 AV 技 术 对 地 震 O 纵 波 资 料 品 质 要 求 的 探 讨
常锁亮 , 杨 起 刘大锰 , 刘 洋。 李国发 , 索重辉 。 , ,
( . 国 地质 大学 ( 京 ) 北 京 1 0 8 ; 2 中国 石 油 大 学 ( 京 ) 北 京 1 2 0 ; 3 山西 山地 物 探 技 术有 限公 司 , 中 1中 北 , 0 0 3 . 北 . 0 2 0 . 晋 000 ) 3 6 0
维普资讯
第 23卷
第 4期







Vo1 3 No. .2 4 Au . g 2 08 0
2 0 年 8月 ( 08 页码 : 2 6 1 4 ) 1 3  ̄ 2 3
PR(G RESS I ) N G EO PH YSI CS
AV O whih ba e n t n s r y t o y Be a e CBM st oc — b or d g ,isr s r oi st n a t e s c s d o he a iotop he r . c us i he r k a os be as t e e v ri hi nd is s i— m i o a o e po e i e k, hi can m l us r s ns s w a ghe q lt s im i d t be o e e s n il n or i po t n . I hi pa e r uaiy es c a a c m s e ta a d m e m ra t nt s p r,
3 S a xi a diGe ph — c o., , n h n 3 6 0, ia) .hn Sh n o y Te h C L Jiz o g 0 0 0 Chn
Ab ta t The g s c nt n n e m e biiy o oa a e r s a c d by t e hn l gy o w a V O n zm u ha sr c a o e ta d p r a lt fc lc n b e e r he het c o o fP— veA a da i t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