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测试题复习进程
(完整版)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测试题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测试题1、以下对于我国西北地域地理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③浇灌农业为本区的特点,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有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A.①② B .③④C.①③D.②④2、对于西北地域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土地互相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增添致使耕地面积减小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B.人口增添致使耕地面积扩大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小C.耕地面积扩大致使人口增添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D.人口增添使耕地面积扩大,进而致使荒漠化范围扩大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散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多亿元。
据此回答3~ 4 题。
3、当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域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由是()①西北地域天气干旱②狂风屡次③降水许多,水蚀作用激烈A.①②B.②③C.③④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④过分放牧D.①②③4、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世界变暖B.臭氧空洞C.土地生产力丧失D.砍伐树木读图,回答5~8 题。
5.图示地域属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 B .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6.为解决该地域能源欠缺的问题,正确的举措是()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创造速生薪炭林 D .修筑核电站7.造成该地域荒漠化的原由是(A.过分樵采B.过分放牧)C.过分农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妥8.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举措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BD.除去地表松散沙质堆积物.改良荒漠区局部小天气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9~ 10 题。
9.图中 A 地域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显然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由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天气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作过程中,长久采纳大水漫灌的浇灌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域,水流缓和,对土壤侵害作用轻微A.①②B.①③C.②③ D .③④10.图中 B 处在汉朝时仍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此刻已变为一片荒漠,其人为原由是() A.天气由润湿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作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分开垦和放牧对植被损坏的结果下表为我领土地荒漠化发展状况。
荒漠化练习题及解析
荒漠化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A. 自然原因引起的B. 人为原因引起的C. 不良消费引起的D. 全球变暖引起的2.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A. 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 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 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 风力作用弱的地区3.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A. 耕地面积广大B. 地广人稀C. 热量充足.光照强D. 光照强.温差大【答案】【小题1】B【小题2】C【小题3】D【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人类的不良消费习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导致,所以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故B正确。
2.从图中可以分析出该地区主要是畜牧业,气候干旱的地区,所以外力形式应以风力为主的西北地区故C正确。
3.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糖分的积累故D正确。
考点: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分布。
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450mm,有22条河流汇入,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地区。
据记载,岱海面积曾达到200平方千米,而现今仅为78平方千米。
近4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
图为岱海流域及水域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岱海流域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B. 科技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大C. 工农业发达,人口迁入D. 河流多,淡水资源丰富5.岱海面积的不断缩小主要是由于A. 支流截水利用B.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C. 围湖造田D. 入湖泥沙淤积增加6.岱海流域适宜发展A. 水稻种植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畜牧业D. 乳畜等城郊农业【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C【解析】1.【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调动知识点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450mm,有22条河流汇入,故水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易形成聚落;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科技落后,经济水平低。
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一、单选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秋季2 •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 •坡顶>坡中〉坡脚C •坡中>坡脚〉坡顶B・坡顶>坡脚〉坡中D •坡脚〉坡中〉坡顶3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滥伐森林B .过度放牧D •环境污染D .冬季D •沉积作用C .开山取石6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 .彻底退耕还林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 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T等届復An积沙区边界风蚀坑边界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北风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 .风速快B •植被多C .坡度缓D .降水多9 .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A .①②B •①④C.②③ D •③④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肚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调查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调查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1)如果你要调查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你可以采取哪些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针对你调查的问题,你可以提出怎样的建议?(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
”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些地方的人对土地表现出强烈的依恋,以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1)上网或采访土地主管部门;(3)示例:有些地方的人甚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意离开故土,这种文化品格造成了中国人的执著和坚韧,同时也带来了保守和闭塞。
(意思接近即可)“调研应急体系,服务杭州市民”社会实践总结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上正式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城市分布在自然致灾多发区,近年来中国各类安全危机的爆发数量持续攀升,但中国现有减灾水平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城市应对灾害打击的能力十分脆弱,使得城市中受各类灾害影响的风险逐渐增加。
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生命安全为最基本的要素,今年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暴雨还有台风,火车出轨相撞,还有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启示我们,越是经济发展,就越不能忽视可能发生的风险,我们要把安全问题提高到足以引起每一个人都重视的层面。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70土地荒漠化练习解析版.docx
高频考点 70 土地荒漠化(2019 ·运城期中) 下表是“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据此回答 1~ 2 题。
时间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156021002460 ( 平方千米 / 年)1. 表中显示该时期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科尔沁地区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是牧草丰盛的著名牧区,现在已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我国华北地区有严重的潜在威胁。
下表反映了 1949 ~1995 年科尔沁沙地重心转移的情况。
据此完成3~4 题。
年份1949 年1955 年1960 年1970 年东经121.97 °121.93 °121.94 ° 121.88 °北纬43.57 °43.51 °43.54 °43.59 °年份1978 年1985 年1990 年1995 年东经121.86 °121.75 °121.80 ° 121.71 °北纬43.69 °43.80 °43.68 °43.84 °3.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A. 向东南方向移动B. 向东北方向移动C. 向西北方向移动D. 向西南方向移动4.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B.过度樵采,破坏固沙植被C.严重超载放牧D.农牧交错带的过度垦殖(2018 ·铜仁模拟) 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5~6 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土地荒漠化(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土地荒漠化一、单选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答案】1.A2.D3.B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4.C5.D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7.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6.C7.B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流域内的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分裂成两个湖泊。
地理中的沙漠化现象测试题
地理中的沙漠化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沙漠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 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 沙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D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可能加剧沙漠化2、以下哪种气候类型地区最容易发生沙漠化?()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3、沙漠化的发展过程一般是()A 植被破坏—风沙侵蚀—土壤肥力下降—沙漠化B 风沙侵蚀—植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沙漠化C 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坏—风沙侵蚀—沙漠化D 植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风沙侵蚀—沙漠化4、为了防治沙漠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大面积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B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C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D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5、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直接导致沙漠化的是()A 修建水库B 开采矿产C 发展旅游业D 砍伐森林二、填空题1、沙漠化是指在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逐渐退化的过程。
2、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西北地区。
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沙漠。
4、防止沙漠化的生物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危害。
答: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对生态环境而言,沙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许多动植物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物种可能灭绝。
同时,沙漠化还会影响气候,使局部地区气候更加干燥,降水减少。
对于人类社会,沙漠化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
它还会破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沙漠化地区的居民往往面临贫困、饥饿和疾病等问题,被迫迁移,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2、请分析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有哪些?答: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以及工矿交通建设等。
荒漠化习题
荒漠化习题一、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的土地逐渐变为荒漠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不足,使得土地变得干旱,这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过度放牧:长期的过度放牧使地表植被丧失保护层,土壤得不到保护,容易脱水和风蚀,进而导致土地荒漠化。
3. 暴风沙和风蚀:强风吹袭会带走土壤表层,使得土地暴露在空气中,加速水分的消失,从而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4. 水资源过度开发:长期的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和河流水源,导致水资源枯竭,进而引发土地荒漠化。
5. 不合理的农业和林业经营: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土壤,使得植被无法生长,土地退化为荒漠。
三、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有哪些?1. 生态系统破坏:荒漠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2. 农田耕地减少:荒漠化导致肥沃的耕地变为不毛之地,农业产量减少,给农民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 水资源问题:荒漠化使得水源枯竭,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给生活和农业用水带来困难。
4. 经济发展受阻:荒漠化导致土壤贫瘠,无法进行农业和林业生产,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困扰。
5. 地区生态环境退化:荒漠化使得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空气质量下降,盖德气候变化等问题。
四、如何防止和治理荒漠化?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节水措施的落实,避免过度开发造成水资源枯竭。
3. 经济适度发展: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发展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荒漠化。
4.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治理效果。
5. 加强国际合作: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结语荒漠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高考一轮复习土地荒漠化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土地荒漠化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地形关联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A.华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2.该河流下游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荒漠化加剧B.水体污染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D.咸潮危害加重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上和地下景观的原始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3—4题。
3.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开垦人量上地为耕地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4.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A.红漠化B.沙漠化C.盐渍化D.石漠化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5—7题。
5.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6.风影沙丘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7.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灌丛荒丛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
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
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
左图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右图示意灌丛沙堆景观。
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9.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10.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D.无植被区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境内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人工绿洲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及其定居和农耕活动而形成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荒漠化的防治 新人教版
荒漠化的防治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
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
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单位:%)统计表,完成1~2题。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2.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耕地大量扩张B.农牧民薪柴短缺C.放牧规模扩大D.不合理灌溉【答案】1.C 2.A(2017·山西太原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3~4题。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土壤肥力提高4.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答案】3.C 4.D(2017·安徽百校模拟)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5~7题。
5.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6.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7.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5.C 6.B 7.B(2017·辽宁沈阳质检)读我国局部气温(℃)、降水量(mm)等值线图,完成8~9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荒漠化的治理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一、单选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肚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测试.doc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测试基础巩固题【一】填空题1.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以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和。
2.在风沙危害的西北地区.设置沙障一方面可能增加,削减;另一方面能截留,提高,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3.我国政府组织实施“”防护工程,被称为世界生态丁程之最,有效治理了大面积的和,使万顷农田实现林网化。
1.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因素特别是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5.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3.由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图4—2一l甲图中A、B、C、D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 )图4一2—l4.乙图说明了(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5.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
回答9~1 5题:9.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10.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11.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 )A.生态效益为核心 B.消除贫困为核心 C.社会效益为核心 D.经济效益为核心13.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 )A.风蚀荒漠化 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14.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沙漠 B.削减风力 C.吸收地下水 D.增加降水15.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强化提高题【三】综合题16.我国科技部提出中国防沙活动技术方案,其中左侧为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右侧为分别采取的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 ②华东 ③华北 ④东北 ⑤西北 ⑥西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读漫画“如此汲水”,回答3~4题。
3.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4.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 )A.白杨B.胡杨C.红树林D.栎6811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6.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 7.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保持水土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8~9题。
表 1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2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9.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所造成的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 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图中B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新华网呼和浩特2011年9月4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从今年起至2020年,拟在科尔沁沙地种植数百万亩樟子松。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数据,科尔沁沙地的土地沙漠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良性逆转。
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
据此回答12~13题。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12.53 83.93 5.24 9.39812.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13.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地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完成14~15题。
14.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读表及图,完成16~17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 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 m 31957 13.31 4.64 200013.030.9816.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7.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荒漠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右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完成18~19题。
18.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A.③ ⅢB.① ⅢC.② ⅡD.④ Ⅰ 19.①④两大陆Ⅰ类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回答20~21题。
20.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1.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我国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规划期内要确保我国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据此完成22~23题。
22.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B.荒漠化—华北平原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23.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年份(年) 东经 北纬 1949 121.97° 43.57° 1955 121.93° 43.51° 1960 121.94°43.54° 1970 121.88°43.59° 1978 121.86°43.63° 1985 121.75° 43.80° 1990 121.80° 43.68° 1995 121.71° 43.84°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大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25.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右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27.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⑥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8~9题。
28.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29.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30~32题。
30.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A.西部高于东部B.东部高于西部C.东、西部相当D.南部高于北部31.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②海拔高度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33~34题。
3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3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
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
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回答35~37题。
35.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D.新疆36.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37.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阴山北麓为农牧交错地带,自南向北地势逐渐低平,地貌依次从中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到波状高原,具有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等特点,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回答38~39题。
38.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力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9.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保水保墒B.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C.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改种防风效果好的松树D.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40~42题。
40.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1.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43~4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