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论创新型城市建设
论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型城市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方向。
本文从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以及人才引进四个方面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
二、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创新的保障。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管理、市政服务等方面进行变革,打造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管理、服务、生产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的智能化升级,实现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创新型城市必须秉持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理念,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涉及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四、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创新型城市需要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方向进行转型。
如果能够打造一些世界级的科技企业,推动产业新增长,为城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五、人才引进创新型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
城市创新需要智慧人才的支持,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国内的优秀人才,还是海外的高端人才,都应该充分利用,积极引进。
要打破所谓“夕阳城市”的固有认识,提高城市吸引力,留住优秀人才,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六、结论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在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不断提升。
城市创新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既是基于市场需求的,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城市发展的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可复制的结果,助力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探究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探究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城市竞争的核心。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也在不断地推进着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
为了在世界舞台上更有竞争力,各个城市也开始了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计划。
一、城市创新的背景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追求越来越高。
城市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者。
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有着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如何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1.大力培育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城市也是人才的集聚地。
因此,城市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建立创新人才招聘平台,为优秀的科技人才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工作机会和薪酬待遇,将城市变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乐土。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打造科技创新型城市需要高端的基础设施。
这不仅涵盖了硬件基础设施,例如:通讯、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
还包括软件基础设施,例如:智能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才能更好的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3.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需要开创性的思想,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人才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研发环境和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建立多样化的创新主体,包括技术创新园区、孵化器和科研院所等,以此推动精细化管理和科技创新发展。
三、外国科技创新城市的经验外国一些著名的科技创新城市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例如硅谷、东京、新加坡等,它们都具备了高端的人才、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对于这些城市的经验和方法的学习借鉴,我们可以更好的促进科技创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可以推动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各个城市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平台,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地方。
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和思考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2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创新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成功案例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创新型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创新型城市是依托于科技和创新力量发展起来的城市,具有以下特征:1. 科技驱动:创新型城市注重科技创新,具有高科技产业集聚、高科技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2. 人才聚集:创新型城市吸引并孕育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3. 资金支持:创新型城市有完善的创新投融资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4. 政府支持:创新型城市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政府、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紧密合作的良好环境;5. 产业升级:创新型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模式因国家差异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但普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基础型模式:通过建设科技园区,集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以此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 国家示范区模式:政府在特定地区设立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和经济优惠,吸引企业和人才进驻;3. 大学科技园模式:将高等教育机构和科技园区有机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4. 集群化模式: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5. 城市大数据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大数据,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创新和发展。
四、成功案例分析1. 硅谷(美国):以科技和创新为核心,汇聚了包括谷歌、苹果、Facebook等众多科技公司,成为世界顶级创新中心和科技产业集群;2. 伦敦(英国):以金融、科技和艺术为三大支柱,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顶级人才,成为欧洲科技创新的中心;3. 东京(日本):通过创建科技园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4. 深圳(中国):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面对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一、创新型城市的本质创新型城市是指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能够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城市。
创新型城市的本质在于发掘城市的优势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有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社会创新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创新型城市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吸引各类人才,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状态目前,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
从2017年度全国创新型城市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已拥有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尽管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具体来说,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即城市人口的向心效应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和区域差异较大。
2、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问题,即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形成较弱,城市经济的竞争力不足。
3、城市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即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城市社会治理问题,即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城市社会治理能力不足。
因此,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面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三、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策1、构建创新型城市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因此,创新型城市必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要积极引进高科技产业,完善产业创新链。
加强产学研合作,改善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eag i c ne n eh o g ueu D yn i u n6 8 0 h a D yn t Si c d cnl yB ra , eag c a, 100C i ) Cy e a T o Sh n
Ab t a t F o t ea p c f r moi gt esr cu a fr o in e a d tc n lg n e a p c f uf l g sr c : rm s e t o t t t rl e om f ce c n h oo a dt e t l l n h op n h u r s e y h s of i i
t esrt gcta s r t n t i p p rp t fr ad t e u g n yo u l i gDe a g it n o a v i f c — h tae i n f ma i , h s a e us o w r h r e c f i n y n oa i n v t ect o i r o o b d n n i y s e c n c n l g , n s usfr a d s c o tn co so i c n tu t n a eg ii gi e l g , e n ea d t h oo e y a d i a op t o w r u h i t l mp r t a tr f h s o s c o t u dn oo t a f t r i sh 衰 的 必 然 选 择 。 这
1建 设 科 技 创 新 型 城 市 的 指 导 思 想
认 真 贯彻 “ 自主 创 新 、 点 跨 越 、 撑 发 展 、 领 重 支 引 未来 ” 科 技工 作指 导方 针 , 照市 委 提 出 的“ 进 的 按 推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思考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思考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拥抱变革,致力于成为创新型城市,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那么,创新型城市如何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引领赋能的创新生态体系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与其创新生态体系的完善程度密不可分。
一个优秀的创新生态体系,能够为城市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撑和保障,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创新生态体系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等等。
城市应该积极引导和培育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鼓励更多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
嘉兴、杭州、深圳等地都是成功的范例,它们利用已有的本地资源,打造创新支持政策和项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引领赋能,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二、特色城市定位的专业化资源配置城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资源配置,特别是针对不同城市特色来对资源进行配置,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定位,应该在不同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进行,通过精细化管理,让不同的行业、企业和人才自由流动,形成创新网络,打造城市的创新生态和风尚。
例如北京和上海大力引进了外来的人才、资金,特别是那些在高科技领域拥有独特技能的人士,引进人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创新专项资金则可以促进并支持企业研发行为,同时鼓励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三、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城市的创新活动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支持,优质的公共服务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科技、资金等方面的供给,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城市可以在政策和资源吸引方面下功夫,还可以加强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便捷度。
比如,创建公共创新空间和孵化器来支持创新入驻、举办创业大赛、成立学生创业基地和人才公寓等,以及在城市内创立创新创业政策咨询机构、技术服务和项目评估机构等等,都能够有效的帮助创新者们解决问题。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2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
2016-11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 思考董超 孙启传围绕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产业素质与竞争力,威海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确定了到2020年全市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这一进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无疑具有关键、骨干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力军。
如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促进其知识不断更新提高,事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须高度重视继续教育战略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实施继续教育战略,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力,特别是“科教兴威”战略的推进实施,威海市初步打造出一支数量充分、构成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12.5万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4万人,中级职称4.9万人。
在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快速增长,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威高集团、三角集团、泰祥集团等企业及产品,在国际国内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但从整体上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仍较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企业赢利、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继续教育战略,从体制上、机制上为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保障和动力。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决定了人才个体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需求越来越强。
我国的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资源逐步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主导。
从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到置身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无疑将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求变的意识和潜能,调动各类人才继续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经济的强劲增长,夯实了发展继续教育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引导人才以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接受继续教育,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为继续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威海市专业技术队伍年轻化特点较为突出,年龄20至40岁的占52%;素质相对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83%。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经验分享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城市化进程也愈加明显,城市已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概念、目标、特点和经验分享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概念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借助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等手段,对城市发展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和推进。
创新型城市建设就是要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协调的创新,实现城市的高效、高质、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持续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实践中,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以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和福利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生态、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点1、创新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体系构建是最重要的一环。
要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积极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逐步引领城市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2、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创新型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城市的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鼓励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城市污染和垃圾处理成本,构建低碳城市。
3、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
要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加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该结合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点,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氛围。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分享1、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
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在城市发展的每个领域,科技创新都要作为首要推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从基础研究、中试验、产业化应用到技术推广的闭合创新链条。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与空间规划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与空间规划一、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重要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也在日益推进。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空间规划进行探讨。
二、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思路1.推动产业迈向产业升级创新型城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重点聚焦于创新和产业升级。
产业迈向产业升级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思路。
城市需要发展以致富为核心的经济规划,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升级,以提升城市的产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推动城市社会创新的发展城市社会创新是创新型城市重要的特征之一。
城市社会创新是指城市各行各业通过组织创新而推进运营的创新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城市运营的效率和素质。
3.发展新型城市服务业,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了推进城市发展,需要发展新型城市服务业。
这些服务主要包括创新,技术,金融和其他高附加值服务。
此外,民生服务的配套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施居住区配套设施提升,为民众提供舒适且安全的生活环境。
这些服务是城市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创新型城市的空间规划1.科技小镇建设科技小镇是典型的创新型城市,可建立在城市周围或城市中心。
在科技小镇里,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器,培养创业精神,扶持创业项目,吸引创投资本入驻科技小镇。
科技小镇建设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协作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2.城市设计与规划城市设计应重视城市环境的综合考虑,包括城市交通、人居环境、城市景观等要素,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应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开发有机结合。
3.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空间布局应扩大创新型城市的影响范围,使之更加富有创意、灵活、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也应成为考虑的重要环节。
四、结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合理规划和设计。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展开调查与思考。
在文章对背景进行了介绍,并明确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和特点,总结了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进行了国内外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则强调了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调查与思考、科技创新发展、意义、特点、关键因素、案例分析、重要性、发展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各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各地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目标。
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发展,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意义和特点,探讨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为我国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科技创新一直被认为是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探讨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和成功要素,为我国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意义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技城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科技城考察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科技城作为一个集聚创新科技产业的地方,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深入了解科技城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调研。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介绍我们的调研结果。
二、地理位置科技城位于我国东部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通过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等便捷的交通网络,科技城与其他地区紧密相连,便于资源与人才的流动,为科技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规划建设科技城的规划建设十分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和绿色为核心。
大量绿化景观和公共绿地被纳入规划,为科技城打造了宜居环境。
同时,聚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园区、科技孵化器、研发中心和科技创业基地等。
四、产业布局科技城积极引导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诸如IT、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纷纷落户科技城,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科技创新科技城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重视科研和技术的转化应用。
我们参观了多家科技研发机构和实验室,了解到他们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科技城还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为科技创新打造了良好的合作生态。
六、人才引进科技城将人才引进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留下。
科技城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争相加入科技城,为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我们对科技城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科技城在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城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人才流失、产业升级等。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做好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环境不完善。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政府主导的创新引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支撑等。
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在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也有待提升。
2.人才短缺。
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
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高端创新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3.制度体系不完善。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制度体系,但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成熟。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1.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
政府应当加大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创新机制和创新评估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的科技管理和决策水平。
2.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需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
要吸引和鼓励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包括创新资金的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等。
4.加强创新型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同的创新型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
政府可以建立平台,促进创新型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建立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创新投入体系,提供充足的创新资源,支持创新项目的研发和实施。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调查报告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调查报告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而文化创新是创新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小到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创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服务不断完善,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创新无疑会受到各种有利有弊的影响。
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会使人们更多享受着这种优越的条件。
因此,创新的发展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有很大的前进空间,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寒假期间对家乡创新型城市做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我想提出我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城市、科普活动、教育水平正文一.调查目的经过调查家乡市民在生活中的创新情况,了解家乡总体创新的现状,并找出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进行这样的活动能够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作用,提升广大公民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激励大家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普活动,在创新活动中最大力度的扩大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底蕴。
让创新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到人们的生活。
证明创新并不是只有科学家、艺术家才能办到。
除此之外,发展创新与经济的融合,创新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整体。
我觉得这应该被确立为创新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二.调查时间2月5日- 2月20日三.调查地点山西省长治市襄垣。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
在这一背景下,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国内现有的创新型城市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打造我国创新型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背景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2.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三、研究目的与方法1. 研究目的2. 调研方法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国内已创建的创新型城市情况a) 北京中关村b)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c)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d) 济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e) 成都天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f) 其他城市的创新型发展模式2. 创新型城市的共性特征a) 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b) 高等教育与科研优势c) 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支持d) 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五、成功实践案例分析1. 北京中关村的发展经验与启示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模式借鉴3.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构建4. 济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转型与升级5. 成都天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与发展路径六、创新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创新体系构建的挑战与对策2.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挑战与对策3. 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挑战与对策4. 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与对策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七、政策建议1. 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2. 推动政府、企业和高校更紧密的合作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4.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发展5.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八、结语通过对国内创新型城市的调研和案例分析,本调研报告总结了创新型城市的共性特征、成功实践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打造我国创新型城市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有效地实施。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国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经验和效果,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各个城市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利用情况等数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访谈,与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他们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 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成功的创新型城市都设立了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措施,优化了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2.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力气。
他们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
3. 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型城市需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等。
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4. 优化创新环境国家创新型城市注重改善创新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等。
他们为企业和创新团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支持,降低了创新的交易成本。
5. 产业升级与转型创新型城市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他们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2.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创新环境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3. 吸引人才创新型城市需要吸引和保留各类高端人才,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支持,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实践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实践一、引言如今,我国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也出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更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实践。
二、理论框架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将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以下是几个必要的理论框架。
1.科技创新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灵魂,唯有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才能够构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包括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个方面,物质技术主要指技术成果的研发、应用和转化,社会技术则是一种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
2.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将资源共享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经济模式。
在创新型城市中,共享经济模式的应用将会大大减少城市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方便和便利。
3.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模式,致力于通过建设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的应用和建设将会成为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城市的必要条件。
三、实践案例1. 深圳创新中心深圳是中国最具创新力量的城市之一,深圳创新中心便是其创新产业的代表。
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建设项目,深圳创新中心的规划和建设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和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2. 北京西站目前,北京西站的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成为了一个集交通、商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
北京西站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多项特色和创新,如以人为本、动态景观和创新科技等。
3. 昆山博览城昆山博览城是一个以文化、旅游、娱乐、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旨在建设深受大众欢迎的地标性建筑和商业中心。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昆山博览城注重与周边城市协作,打造大都市经济带。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一、背景介绍作为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许多国家纷纷开始创建创新型城市,以集聚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背景、目标、政策和实践经验,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访谈法。
通过收集相关的文献、报告和案例,了解各国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和策略。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访谈,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三、调研结果1. 背景和目标: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背景是追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目标是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创新文化和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2. 政策和措施: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建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吸引海外人才和引进外资等。
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框架来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创新创业。
3. 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许多国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例如,中国的深圳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人才。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则通过建立科技孵化器和创新研究中心,成为中东地区的创新中心。
四、影响分析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它可以吸引人才和外资,推动地区的发展。
同时,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还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生活环境。
五、建议和展望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其次,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政策和法规。
最后,需要加强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和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报告范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因此,对于城市建设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基础。
过去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公益。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生活品质,并注重保护和提升城市环境。
二、科技创新与智能化智能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科技创新,城市可以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三、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环保、低碳、绿色的城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内容。
四、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提倡产业结构升级,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通过推动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吸引优秀人才和技术,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多元化居住与社区建设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通常注重住宅开发,但往往存在高密度、单一性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强调多元化居住,通过合理规划社区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六、文化与艺术融合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注重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通过建设文化中心、艺术街区等,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社会参与与公众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重视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
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和专业团队,与居民共同参与城市规划和决策过程,营造开放、透明的城市治理环境。
八、城市风貌与公共空间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注重城市风貌和公共空间的塑造。
通过规划街区和建筑外立面,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同时,合理规划和开发公共空间,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增强城市的人文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2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经过10 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到2011 年主要目标为: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到2020 年主要目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
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3 实施步骤。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 20010 年)。
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 2015 年)。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 2020年)。
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论/文/网LunWenNet/Com]4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4.1 工业科技。
实施工业强市科技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为德阳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到2011 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GDP 的15%以上(2015 年达到2 0%以上,2020 年达到25%以上)。
骨干企业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 年达到70%以上,2020 年达到80%以上)。
加快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三大特色装备(发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六类新型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仪表和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环保节能设备、新型特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成套设备、军工配套产品、其它新型设备),三个特色装备制造业园区及相关配套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以及天元工业集中区、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配套工业园区建设)。
到2011 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60 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增加值达到185 亿元,年均增长15.5%; 新建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新建立3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形成以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壮大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类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两大类新材料产业。
到2011 年,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06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 亿元;形成3 家年销售额超过50 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10 家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1/3 的重点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建1- 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5- 6 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使新材料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德阳的支柱型产业。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化工、食品、服装、建材、医药等行业深入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
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一批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
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新药研究、制药新技术应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能源研发,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解决环保问题研发,发展生物环保产业。
4.2 农业科技。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推进行动,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重点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专家大院)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提高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示范、培训阵地(高产示范园、科技示范村和星火学校),不断提高技术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以油菜、水稻、各优果品育种攻关为代表的新品种选育和粮食丰产工程。
2011 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15 年达到95%以上。
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到2011 年,形成5 个优势产业,建成13 个星火产业基地,面积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585 元增加到5000 元。
扶持4- 6 个大型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10- 20 个,农业企业销售收入50亿元。
建设区域农业科技转化中心1 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1 个,各类专业技术示范协会13 个,培训农民100 万人次。
针对德阳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循环经济、产业组织形式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4.3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
按照《21 世纪议程》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合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德阳、和谐德阳和创新德阳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德阳社会全面发展。
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
以广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依托,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加强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强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加大环境综合治理。
二是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
重点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反应相关科技攻关和运用。
三是城乡建设与发展,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综合系统;城市高层住宅的安全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5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5.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5.2 重点抓好果蔬、畜禽、粮油和中药材4 个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大力发展加工业,狠抓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抓好专家大院建设,把大院建成技术孵化器、传播器、效益放大器和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5.3 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校(院、所)、市合作。
围绕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和校(院、所)市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校(院、所)市合作协调办公室的作用,组织我市与校(院、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和实施。
5.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搭建产业设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高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5.5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对科技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制度,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项目工资制,探索股权、期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发明专利提供资助,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