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理解)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理解)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江苏省扬州市2017年高三质量监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菩提本无树熊召政⑴五祖寺在黄梅东山上,虽然其规制比之省城归元寺、当阳玉泉寺,略欠恢宏。

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说放在鄂省,就是放诸全国来考量,也是不可替代的。

⑵大家都知道,佛教传自印度。

但自从禅宗产生后,佛教才算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这个过程经历了数百年,尽管曲折,但最终找到了出路。

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⑶禅僧们依汉土的文化习惯,称自家门派的开创者为祖。

依其传承的谱系,则初祖达摩来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则都是大别山人。

前二位在山北,后二位在山南。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主峰之下,我每以此为骄傲。

但人们往往只知道大别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一支英雄的山。

却不了解它同时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见鸟忘机的佛国禅峰,不但产生了四位禅宗领袖,而且还培植了个性鲜明的中国式的宗教智慧与情怀。

⑷慧可、僧璨、道信与弘忍,四位禅宗的道场分别在太湖的司空山、潜山的天柱山、黄梅的双峰山与东山。

这大别山中的四座峰头我都专程拜谒过。

观其风树从容、丹青开于空际的景象;听其泉流嗽石、钟磬飞而远闻的韵致,我的心难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尘之思。

⑸老实说,这四处祖庭,东山的风景不算最好。

禅是静谧的、安宁的,它的生机如枝头开放的鲜花,虽然灿烂,却无声无息。

东山喧闹了一些,过多的俗声,使满月莲花境界稍受影响,也侵扰了诸佛的庄严。

但是,专程前来拜谒的旅人,若有参透了般若智慧的禅风禅骨,一定能够剔去嚣杂,在寺中曲折的廊庑间以及生着青苔的石阶上,听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舂米的和尚吟诵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⑹这个舂米的和尚释名慧能,他目不识丁,曾被五祖弘忍称作“獦狚”,这含了一点点贬损的意思。

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来,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厨下做苦力。

三年后,他却因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征着禅宗正脉的袈裟传给了他。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江苏省阜宁中学2017年高三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宁古塔余秋雨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

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

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

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

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

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

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

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

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

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

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

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

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4课新题一、(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

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 2%.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1.(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

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

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

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

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

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

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

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

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

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精选】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四主体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精选】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四主体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

这个观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莫让灰尘掩住名著之光日前,有学校撰文称四大名著有太多负面影响,因此不适合儿童阅读。

这一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讨论。

诚然,四大名著中确实有负面的内容:毕竟《水浒》中有血腥场景,毕竟《西游记》单调乏味,毕竟《三国演义》有阴谋诡计,毕竟《红楼梦》悲剧收场。

但这只不过是一些“缺点”,是一些灰尘罢了。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被灰尘迷住双眼,而是“拂其尘,彰其光”,看到四大名著的美。

因为,从《水浒》我们学到了忠义,从《三国演义》我们学到了胆识与谋略,从《西游记》我们学到了坚韧,从《红楼梦》我们学到了世事无常。

儿童是一张不谙世事的白纸,用纯洁无瑕的白色映射着世界的斑斓。

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永远呵护这一片白色,而应当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勾线、上色,直到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美丽画作。

因此,处于成长初期,懵懂无知的儿童,正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正需要价值理念和文化素养的建立和积累。

为此,“四大名著”不失为一个最佳选项。

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阅读而忽视了指导。

因为儿童全凭兴趣阅读,难免会“跑偏”,受到负面内容的误导。

这时,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便凸显了出来。

“拂其臣,彰其光”,教育者们此时便应充当“向导”的角色,使儿童们避开负面内容的险沟,绕开“封建思想”的暗石,同时,看到“忠义智勇”的光芒,学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积累起传统文化的因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陕西省咸阳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苴一丿、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苴一K丿、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 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5•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BE15•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和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项,疔性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不正确,应为…生民'一句写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真得,用"■乐"字反衬性民”的不堪其苦。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后生可畏刘斌立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

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

其它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

’’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

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

”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

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

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

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

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

”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

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

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4课新题一、(天津市和平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唐朝的韭菜李汉荣“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

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菜,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蔬菜嘛,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

这样子,才叫蔬菜。

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菜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菜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

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_小说第4讲小说探究类题目怎样稳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_小说第4讲小说探究类题目怎样稳又

小说探究类题目一般设置情节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艺 术特点类探究、标题类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等题目, 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从高考探究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多数考生认为探究题属于开 放性题目,内容和角度宽泛,答题技巧更无章可循,因此答题时 或脱离文本随意回答,或拘泥文字表面无法深入剖析,或探究无 方向,或探究角度不明,造成考生普遍得分率不高。
人物形象类探究题
人物形象类探究题主要有探究人物性格的特征 ( 如人物的弱 点)、命运成因,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探究人物性格、 人物命运给人的启示等。
常见 设问
①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看法。 ②小说对某一人物,是该批评还是该赞颂?给你什么 样的启示? ③小说中某个人物是否多余? ④小说××人物之所以×××的原因是什么? ①从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探究人物 与情节密不可分。 ②从人物入手:分析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 ③从主题入手:主题往往是由人物形象表现的,要分 析人物与表现主题的作用。 ④从环境入手:分析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看人物和 环境的关系。 ⑤从真实入手: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情节类探究题
情节类探究题主要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 尤其是结尾安排的合理性。 ①小说的结尾是否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常见 ②小说中某处文字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问 ③小说为什么设置××这一情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①从人物入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 迹。 ②从情节入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 思维 ③从情感表达入手:情节是否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定向 ④从主题入手: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 ⑤从逻辑入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⑥从读者入手:对读者心理的感受,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展开想象等。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蜀道难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new)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蜀道难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new)

第04课蜀道难·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重点理解】通假字所守或匪亲(“匪”通“非”)词类活用砯.崖转石万壑雷(名词作动词)冲击西.当太白有鸟道(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向西 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使人听此凋.朱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砯崖转.石万壑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猿猱欲度愁.攀援(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一词多义错误!绝错误!坐错误!或{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也许或许)左右或.欲引相如去(代词,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偶尔),所守或.匪亲(连词,倘若去错误!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但见悲鸟号古木。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小说阅读探究类题目,其立意是强调小说的整体阅读,对小说的人物、技巧、主题、情节等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

1.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考查的探究题主要有这样几类:①人物形象类探究;②情节类探究;③标题意蕴类探究;④艺术特点类探究;⑤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

试题带有较强的综合性,考生实际得分较低。

2.解答探究题应注意:(1)探究题的答案一般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

通常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

(2)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任由考生脱离文本做天马行空式的发挥;观点要立足文本,阐述要结合文本,结论要回归文本。

(3)探究题一般的答题流程是: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总—分式)或: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照应总结,强化论述的观点。

(总—分—总式)解答小说中的探究性试题【设问方式】①作者在小说结构上的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②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③该作品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答题模式】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总—分”式)或: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观点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见解—照应总结,强化论述的观点。

(“总—分—总”式)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冷脸冯骥才①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

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

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人。

②没人知道他的事。

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的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所谓“探究”就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能力。

随着新课标“三个维度”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开放题成为高考中极为重要的考点。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其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大类:1.对人物形象的个性评价;2.情节结构是否合理;3.对主题的多样化探讨。

解答探究题也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可抛开文本随意发挥。

个性化解读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仍然强调以文本为基础,结合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某些问题做个性化解读。

探究题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考查率达100%。

其考查形式一般为简答题。

探究题的命题形式多样,很难有一成不变的解题套路,因此试题难度较大。

做小说探究题的注意事项1.明确任务。

即审明探究任务,把握探究的指向。

探究题题干表述有区别,注意审清题干。

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2.明确观点。

即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

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3.明确结构。

即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

4.明确文本意识。

即贴近文本,尊重文本。

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做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

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

小说常见主题或小说意蕴探究类的思考对象“不同角度”:作者、读者、文本中人物;社会、政治、教育。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走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

“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FONT>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

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

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

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请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

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得孔子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并因此遭到当时隐士(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的嘲弄。

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这种思想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

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隐居不是孔子的选择。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孔子正是为了“行其义”才积极入世的。

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政治,孔子认识到一味地进取对于个人非常危险,而且很可能会损害大义。

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隐居理论作为自己进取思想的一个补充环节。

避祸是孔子隐居理论的最低层次,“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都是讲在乱世之中远离政治旋涡,明哲保身。

孔子如此强调“邦有道”“邦无道”,并不仅仅是从消极避祸的角度立论,而是有更深的含义。

孔子的出仕是为了“行义”,如果不能行道,则要停止出仕,否则就会损害道德。

孔子主张的隐居并不仅仅是避祸,而是为了坚守道义志向,这样的隐居是对高尚道德的坚守。

在孔子看来,是否坚守道义是检验品质的试金石,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也被孔子视为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

如果没有隐居,孔子“守死善道”的主张就可能遭到政治阻挠而不能一以贯之。

这样看来,隐居实在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出仕相辅相成。

由此,孔子把人的一生中出仕和隐居两种基本状态都包括进来,从而把他的道德人生原则一以贯之。

他的学生原宪深明老师这一思想,后来就隐居了。

原宪很穷困,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道而能行之的人,并批评子贡。

但是,孔子主张的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

这和后来庄子的隐居理论很不一样。

当长沮、桀溺嘲笑他是避人之士,不是避世之士时,孔子告诉学生们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周旋九水里德警官这几天精神高度紧张。

副局长在特别会议上说,新局长马上就到任。

新局长曾经是一个神探,破获过许多疑案大案,正因为这样,新局长也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

这是他这种神探的特点。

副局长声色俱厉,要求大家这几天务必谨慎小心,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否则当心饭碗!”屡获嘉奖的里德被派到这个混乱的小城最繁华的黄金街当巡警,要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小的荣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里德正在黄金街上巡视,突然一个怪异的红头发的男人出现在里德的视线里。

就在二人目光相对时,红头发转身就跑。

里德感到疑惑,急忙追了过去。

这个小个子没跑多远就被里德逮到了。

里德说:“先生,看来您要到警署吃午饭了。

”红头发耸了耸肩,表现出一种无奈。

红头发自称叫吉米,曾经是一名心理学硕士。

里德问道:“吉米先生,你见到我为什么跑?”吉米一脸冤枉:“警官,本国法律哪一条规定公民不准在街上跑步?”“可你是在见到我时才突然跑起来的。

”“就算是我见到你时才开始跑的,可是你看,这有什么问题吗?”里德听着吉米不怀好意的笑声十分气愤,但没有一点办法,只好把他放了。

第二天依旧阳光明媚,里德在黄金街上巡视时,脑中还残留着那个红头发不屑的表情,里德觉得深受侮辱。

突然,里德看到了一个红头发男人,那个小个子见到里德转身就跑。

里德犹豫了一下还是追了过去。

吉米又被带回了警署,询问的结果和昨天一样,里德只能又将吉米释放了。

他觉得吉米简直是个疯子。

里德咬着牙根冲着警署门口的一个穿灰色风衣的老人大声呵斥,他已经多次看到他看热闹时幸灾乐祸的嘲笑,就将在红头发那里受的气,一股脑撒向这个可恶的家伙。

灰风衣耸耸肩膀踱着步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德总是能看到那撮令人生厌的红头发,红头发也一如既往地“逃跑”。

每次里德都想,最好让那红头发被一辆飞驰的汽车撞倒。

现在的里德若是见不到红头发反倒觉着不正常了,甚至那个灰风衣不怀好意的嘲笑也变得像每天明媚的阳光一样寻常。

第0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作业)

第0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备作业)

S第0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澎湃.(pài)桅.杆(wéi)凛.冽(lǐn)一丝不苟.(gǒu)B.浩瀚.(hàn)娴.熟(xián)默契.(qì)惊心动魄.(pò)C.咆.哮(páo)紧绷.(bēng)镌.刻(juàn)殚.精竭虑(dān)D.呼啸.(xiào)轨.迹(guǐ)绽.放(zhàn)无怨无悔.(huǐ)【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镌刻”应读“juān kè”。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绽放咆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B. 关键姿态振耳欲聋梦想成真C. 凛洌默契一丝不苟白手起家D. 风采承载惊心动魄玩强攻关【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字形。

B.“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C.“凛洌”应为“凛冽”;D.“玩强攻关”应为“顽强攻关”;A.项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B.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C. 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D. 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

形容用尽心思。

是褒义词,使用的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4.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发现青衣江有污染,如果是普通市民,也可以提出建议。

B. 随着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政策的落实,使全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

C. 利用微信平台随时记录并发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D. 新都区采取关闭、断电、停产等强制措施,坚决淘汰产能落后和环境整治无望的企业。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

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

臣诫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

”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

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

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

韶至,贼已灭,乃命兼全都佥史,整理盐法。

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蠲.宿负。

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

弘治二年秋,还朝。

明年,改吏部。

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

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

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

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

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

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

故安远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

以其母诉免。

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

荆王见潚(朱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

内官、苗通、杀人,减死遣戍..。

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役军至数万。

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

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

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亦不之善。

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乃命乘传归。

月廪、岁隶如制。

明年,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

又明年,卒,年六十六。

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籍.为闲田籍:没收。

B.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咸: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02课典型例题主要分了五类题目一、形象解读类例一:(2016全国新课标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25分)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鲁鲁宗璞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

树丛中透出一弯新月,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淡的月光。

那悲凉的嚎叫声像一把锐利的刀,把这温暖、平滑的春夜剪碎了。

鲁鲁原是一个孤身犹太老人的狗。

老人住在村上不远,前天死去了。

只是这矮脚的白狗守住了房子悲哭,不肯离去。

人们打他,他只是围着房子转。

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范先生养吧。

这洋狗只合下江人养。

”这小村中习惯地把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

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这棵树上,已经三天了。

两个孩子从院子北端三间旧房中蹑手蹑脚走了出来。

10岁左右的姐姐捧着一钵饭,6岁左右的弟弟跟在姐姐身后。

“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姐姐把手里的饭放在鲁鲁身旁。

鲁鲁用悲哀的眼光看着姐姐和弟弟,渐渐安静下来了。

他四腿很短,嘴很尖,像只狐狸;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颈上套着皮项圈,项圈上拴着一根粗绳,系在大树上。

“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

你懂中国话吗?”姐姐温柔地说。

“拉拉手吧!”三天来,这话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

鲁鲁总是突然又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但是鲁鲁这次没有哭,只是咻咻地喘着,好像跑了很久。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

老人总是抚摸他,从头摸到脊背。

那只大手很有力,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

他仍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妈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当然还有弟弟。

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姐姐垂了头,不说话。

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范家人都睡了。

只有爸爸仍在煤油灯下著书。

鲁鲁几次又想哭一哭,但是望见窗上几乎是趴在桌上的黑影,便把悲声吞了回去,在喉咙里咕噜着,变成低低的轻吼。

妈妈和姐姐解掉拴鲁鲁的粗绳,但还不时叮嘱弟弟,不要敞开院门。

这小院是在一座大庙里,庙里复房别院,房屋很多,许多城里人迁乡躲空袭,原来空荡荡的古庙,充满了人间烟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课新题一、(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鲁鲁宗璞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

树丛中透出一弯新月,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淡的月光。

那悲凉的嚎叫声像一把锐利的刀,把这温暖、平滑的春夜剪碎了。

鲁鲁原是一个孤身犹太老人的狗。

老人住在村上不远,前天死去了。

只是这矮脚的白狗守住了房子悲哭,不肯离去。

人们打他,他只是围着房子转。

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范先生养吧。

这洋狗只合下江人养。

”这小村中习惯地把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

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这棵树上,已经三天了。

两个孩子从院子北端三间旧房中蹑手蹑脚走了出来。

10岁左右的姐姐捧着一钵饭,6岁左右的弟弟跟在姐姐身后。

“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姐姐把手里的饭放在鲁鲁身旁。

鲁鲁用悲哀的眼光看着姐姐和弟弟,渐渐安静下来了。

他四腿很短,嘴很尖,像只狐狸;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颈上套着皮项圈,项圈上拴着一根粗绳,系在大树上。

“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

你懂中国话吗?”姐姐温柔地说。

“拉拉手吧!”三天来,这话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

鲁鲁总是突然又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但是鲁鲁这次没有哭,只是咻咻地喘着,好像跑了很久。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

老人总是抚摸他,从头摸到脊背。

那只大手很有力,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

他仍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妈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当然还有弟弟。

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姐姐垂了头,不说话。

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范家人都睡了。

只有爸爸仍在煤油灯下著书。

鲁鲁几次又想哭一哭,但是望见窗上几乎是趴在桌上的黑影,便把悲声吞了回去,在喉咙里咕噜着,变成低低的轻吼。

妈妈和姐姐解掉拴鲁鲁的粗绳,但还不时叮嘱弟弟,不要敞开院门。

这小院是在一座大庙里,庙里复房别院,房屋很多,许多城里人迁乡躲空袭,原来空荡荡的古庙,充满了人间烟火。

鲁鲁来到范家十多天了。

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忽然往犹太老人原来的住处走去了。

那里锁着门,他便坐在门口嚎叫起来。

还是那样悲凉,那样哀痛。

他想起自己的不幸,他的心曾遗失过了。

他努力思索老人的去向。

这时几个人围过来。

“嚎什么!畜生!”人们向他扔石头。

他站起身跑了,向着城里跑去了。

因为他有一个谜,他要去解开这个谜。

黄昏时,鲁鲁在城里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

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

旧洋房的门关着,鲁鲁就坐在门外等,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

他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

人们气愤起来,下决心处理他了。

他很饿,又渴,又想睡。

他想起那淡黄的土布衣裳,那温柔的小手拿着的饭盆。

他最后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

但是没有。

他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他得到的谜底是再也见不到老人了。

他不知道,那老人的去处,是每个人,连他鲁鲁,终究都要去的。

姐姐和弟弟很难过。

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你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第三天黄昏,妈妈准备扔掉鲁鲁的饭盆和水盆时,鲁鲁回来了。

姐姐冲过去弯身抱起他的头,他舔着姐弟俩的手,他给爸爸妈妈作揖。

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村边小溪静静地流,不知大江大河里怎样掀着巨浪。

终于有一天,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这小村,整个小村沸腾了,赛过任何一次赶集。

“回北平去!”全家人高兴地抱在一起,鲁鲁也连忙把头往缝隙里钻。

可是鲁鲁不知道,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随去的。

最后的决定是带他到t市,送给爱狗的唐伯伯。

上路第二天,姐姐就病了。

鲁鲁一刻不离地挤在她脚前。

眼光惊恐而凄凉。

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

10里外便听得水声隆隆。

车经这里,人们都下车到观瀑亭上去看。

上车第二天就病了的姐姐,也执意要下车。

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亭上走去。

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观瀑亭上。

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越来越远。

姐姐晕在了爸爸的肩头。

姐姐住进了医院。

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

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

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到医院接了姐姐上了飞机。

姐姐和弟弟为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

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变了声的嗥叫,他们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

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终于渐渐平静下来的鲁鲁,有一天又不见了。

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

他瘦多了,完全变成一只灰狗,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

他曾回去,又一次去寻找谜底,他戴露披霜,登山涉水;千里迢迢,他重见了小山上的古庙,却寻不到原住在那里的主人。

他并不注意外界的凄楚,他只是要去解开内心的一个谜。

他去了,又历尽辛苦回来,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唐家人久闻鲁鲁的事迹,却不知他有观赏瀑布的癖好。

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嚎。

(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对鲁鲁进行人格化的描述,细腻地展现了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B.“村边小溪静静地流,不知大江大河里怎样掀着巨浪”,一语双关,暗示消息闭塞的小村庄不能及时知道时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C.小说描写范家人及鲁鲁走向观瀑亭,虽然只是用了几个简单的方位词,但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画面,突出了环境的美好,烘托出鲁鲁的乖巧温顺。

D.小狗鲁鲁曾两次历尽辛苦、几近丧命地寻找旧主人,无果后,出于对旧主人安排的尊重和新主人善意的理解,又返回了新主人的家中。

E.小狗鲁鲁心底的谜,源于对死的不解——他不知道生命会有终点,源于对生的困惑——他不知道旧主人的无奈与艰辛,他只想寻回那份失落的温暖。

8.划线句中,鲁鲁为何会有如此举动?这体现出鲁鲁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鲁鲁坐在大瀑布前的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嚎结尾,可谓匠心独运。

试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7.CD【解析】C项,“烘托出鲁鲁的乖巧温顺”牵强;D项,到范家并非旧主人的安排。

【答案】9.(1)情节方面,照应小说开头鲁鲁第一次失去主人时的哀号,首尾呼应,使全文笼罩着悲剧气氛。

(2)形象方面,表现鲁鲁的离别之痛以及对旧主人深切的思念,突出其处境的凄凉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3)主题方面,借助鲁鲁的悲鸣,反映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者的哀伤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人性、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呼唤。

(每点2分,共6分)【解析】考查对结尾的探究能力。

本题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结构”“形象”“主旨”三个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三诊模拟)大神的审判海明威迪克·海伍德扣上厚呢短衣领子的纽扣,领子竖起到了耳朵边上。

小木屋里,壁炉上方的鹿角挂着来福枪。

迪克取下枪,戴上他厚重的毛草连指手套。

“皮埃尔,今天我要去看看朝着卢恩河的那条布阱线路。

”他说道,“天杀的,这天可真够冷。

”他扫了一眼温度计,“零下四十二度。

好了,再见,皮埃尔。

”皮埃尔只是咕哝一声作为回应。

迪克穿上雪靴,在地面上,以一种旅行家在荒地上穿着雪靴迈步的姿势,大摇大摆地出发了。

皮埃尔站在木屋的门口,看着迪克大摇大摆地往前走。

他露出一个恶毒的笑容:“当他只能用一只脚在雪地上走,像只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这个小贼一定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寒冷。

他偷了我的钱,肯定是他。

”皮埃尔重重地甩上门,把几根柴扔到壁炉里,又爬回了自己的床上。

迪克一边大步走着,一边自言自语,像是在对“寂静地方”的旅行者说话一样。

“我很好奇,只不过是丢了些钱,皮埃尔为什么要如此光火?我敢说,他肯定是放错了什么地方。

可现在,他只会像只乖戾的猪一样发脾气。

有时,我还能感觉到他在背后用恶毒的眼光盯着我。

如果他以为是我偷了他的钱,为什么不说出来,跟我对质!怎么会这样!他以前很快乐,总是乐呵呵的。

在密塞那坝,当我们一致同意要成为伙伴,来翁加瓦这里布陷阱捕猎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是个让人愉快的同伴。

可是现在,他已经一个星期没跟我说过话了,除了偶尔咕哝一声,或者用克里语咒骂。

”天气很冷,却是一种干燥、让人精神爽利的、属于北地的寒冷。

显然,迪克很享受这种干冷的空气。

很快,他就沿着布阱线路走了五英里的路。

可是,一路上他总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跟着他。

他几次停下来,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

他喃喃自语道:“我想那应该是库兹乌兹作怪吧。

”在北地这里,只要有人们无法解释某些事情,他们就会认为是那个“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在作怪。

然而,当他进入到一片云杉树林时,突然整个人被猛地抽起,拉向空中。

当他的脑袋从与冰冷的地面碰撞中恢复清醒后,他发现自己被系在一棵云杉树上的绳子吊在半空中。

这棵云杉树被折弯了,以充当这个陷阱所需要的弹力,一个像是捕猎兔子的陷阱。

迪克的手指根本无法碰到地面。

随着他不断的挣扎,腿上的绳子越来越紧。

这时,他见到了一直跟随他的东西。

一群瘦削的、饥饿的白毛大灰狼从这片树林里慢慢出现了。

它们慢跑着过来,围着迪克,蹲坐下来。

而在小屋里,正躺在床上的皮埃尔被头顶上传来的啃咬声吵醒了。

他懒懒地抬头望向屋梁,一只红色的小松鼠正急急地啃着他丢失的钱包的皮革。

他想到了自己给迪克设计的陷阱,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抓起他的来福枪,来不及披上大衣或戴上手套,就冲了出去,沿着陷阱线狂奔起来。

当他跑到那片云杉林时,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快要喘不过气来。

两只乌鸦飞走了,离开它们之前一直啄着的食物。

眼前这个不成样的东西,曾经是名叫迪克·海伍德的人。

两只乌鸦拍着翅膀,懒洋洋地飞到旁边的云杉树上。

在这片布满血丝的雪地上,印满了属于大灰狼的脚印。

当皮埃尔往前走一步时,他听到捕熊用的钢夹子合起来的叮当声。

这个陷阱一向是迪克负责照看的。

现在,这个钢夹子在他脚上合上了。

他往前倒了下去。

当他倒在雪地上时,他说道:“这是大神的审判。

我会为这些大灰狼省一点麻烦。

”于是他把手伸向了那支来复枪。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集》)【注】①北美印第安人克里族的语言。

②克里族的一个神灵,即“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以迪克和皮埃尔两条线索共同推动情节发展,两人由亲密到生分,又走向相同的结局,整个情节富有戏剧性。

B.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皮埃尔“把手伸向了那只来复枪”有多种可能,使得小说悬念迭生。

C.天气寒冷,白雪覆盖大地,这既是客观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二人先后落入自己人设计的陷阱、身死雪地作了铺垫。

D.“大神的审判”暗示了人物的宿命,难得的友情因为一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了悲剧的结局,陷害对方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