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执政74年的历史启示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启示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的深刻启示漾江信用社饶梅志我认真拜读学习了“苏联亡党亡国五大原因”。
并且又查阅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如“究竟应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等署名文章。
总感到,列宁、斯大林以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苏联共产党;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会灭亡得如此干干净净、彻彻底底、惨烈无比。
我们深刻反思苏联的亡党亡国,以免重蹈覆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1 年 12 月 25 日,随着戈尔巴乔夫辞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红旗陨落。
向全球宣告:世界上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苏联共产党(前称:布尔什维克党),与所建立的世界上一个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同时灭亡。
这就是“亡党、亡国”。
紧接着,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遭到了严重挑战。
共产党的不少高级领导遭逮捕;连已经退休的老党员工资也被打 8 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乌云迷漫、马列主义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和冷遇。
苏联共产党执政 74 年,最终亡党亡国,决不是危言耸听、已经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那么,它对我们有什么深刻启示呢?其中,肯定有深刻的内因和外因,诸如: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渗透干涉、民族矛盾、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党内腐败等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其中蕴含了无数极其深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结合现实谈四点通俗的启示,概括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加强党的建设和监督。
一、坚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否定马列主义、诋毁党和社会主义开国领袖将苏联带入深渊。
苏联 1917 年10月革命胜利后,在伟大领袖列宁和斯大林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如加加林成为世界登月第一人,可见当时苏联的综合国力足以强大。
自从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几乎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国领袖列宁、斯大林)。
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批得一无是处、把马列主义描绘成法西斯主义。
特别是,抓住了斯大林在建国初期的“大清洗”(镇压了一些人)。
大书特书所谓斯大林的罪行。
并且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墓中挖了出来——真的挖了祖坟。
论苏联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教训与启示
论苏联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教训与启示【摘要】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党政一体化体制,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其执政体制的理论缺陷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错误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变化,教条主义泛滥。
其执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党的体制与国家体制的关系方面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这是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政治体制教训。
【关键词】苏联共产党;执政体制;党政领导;民主与集中20世纪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世纪。
1917年,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政党第一次走上执政舞台,这标志着共产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此后,苏共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把一个经济崩溃、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了一个世界超级强国。
但是,在连续执政74年后,苏共不但彻底丧失了执政地位,而且被迫解散,永远的退出了退出了历史舞台。
[1]一、理论的僵化与更新正确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引领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胜利的前提。
苏联共产党经过长期执政,最终走向失败,存在着三大理论问题:(一)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来指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提出一国建成共产主义的理论。
赫鲁晓夫时期极端地提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日程表。
勃列日涅夫时期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脱离苏联社会的发展实际。
安德罗波夫时期不得不宣布苏联社会处于“发达社会主义这个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戈尔巴乔夫时期认识到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通过改革“完善”苏联的社会主义,然而他却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使苏共走上亡党、苏联走上亡国的道路。
(二)不能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建立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选择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体制实践,曾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旨。
这样的思想认识带来两个逻辑结果:一是凭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认识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一.引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从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
但它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虽然已过二十多年,但它依旧影响深远。
在我党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来说,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苏联模式的定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意义“斯大林模式”虽然最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但是它也曾令一个国家飞速发展。
1925-1936年国力强盛革命前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只有法国的40%,美国的7%,德国的17.2%和英国的22%,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概落后80——100年。
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增长率377%,而同期的美国是12%,德国25%,日本65%。
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十年内跑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跑完的路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工业化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苏联共生产了49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0.2万多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万架作战飞机。
大量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苏德战场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苏军牵制了德军近70%的总兵力,歼灭了德军总兵力3/4以上,包括消灭75%的坦克和飞机,为最后击败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共执政的经验和教训
苏共执政的经验和教训
苏共执政的经验和教训,是世界上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应该深刻反思和借鉴的。
苏联作为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在苏共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和不足。
苏联经济建设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不佳,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可避免。
而且,在后期出现了不少腐败和浪费现象,导致经济衰退和崩溃。
此外,苏共在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垄断行为也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限制了个人和社会的自由。
苏共在外交政策上的强硬和扩张主义行为也引起了很多国家对苏联的不信任和敌对。
总之,苏共执政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在有效控制计划经济缺陷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市场化和民主化,保持政治上的开放和透明,充分重视环保和公民权利,避免扩张主义和军事化,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正当利益。
苏共亡党的历史经验教训
经过学到了看了认识到了。
从中我体会到了苏共亡党的历史经验教训。
导致苏联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按照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共同作用的理论。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发现既有外国资本主义社会企图利用和平演变瓦解苏共的原因,也有苏共本身经济政治,对外安全及意识形态上的原因。
重点分析经济政治上导致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转折时期。
列宁是这一新型革命政党的主要缔造者。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在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领导下,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至1991年,“8·19”事件以失败而告终。
苏共中央在戈尔巴乔夫的逼迫下自行解散。
苏共的4228座办公大楼、180个社会政治中心、16个社会政治研究所等设施都被俄罗斯当局查封和没收。
苏共经过74年的执政发展去走上了不归路。
亡党必然亡国。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统的最后一天,也是苏联存在的最后一天。
上午10时,戈尔巴乔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精心”准备他将于当晚宣读的辞职书。
1991年12月26日上午,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会场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主席台上只有共和国院主席阿利姆扎诺夫一人。
代表们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一项宣言,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从此,苏联共产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两个曾经辉煌了几十年的名字,就这样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经济上来看,自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年至1945年战争期间仅仅下降了22%;同期工业生产减少了64.5%,农业生产减少了60.4%,卢布贬值,物价飞涨五千多倍。
从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
1990年全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为69.2岁,而2001年为65.3岁,几乎下降了4岁,甚至一些地区男性人均寿命降低了整整10岁。
苏共执政模式的失败及其启示
一
式始 于列 宁 , 于斯 大林 。苏共 执 政模 式 开 始 是 成
较成 功 的 , 随着社会 主义 实践 的变化 , 但 没有实 现
自我 功能 和机 制的转 换 , 反 , 成一种 僵化 的模 相 变 式 。苏共执 政模 式呈 现 出三大特 点 。
1 单纯 的计 划经 济 、
、
苏 共 执 政模 式 的 形成 及 特 点
所谓 执政模 式 。 是 指执 政 党 控 制公 共 权 力 就 的体制 、 制 、 机 途径 、 段 和 方法 的相 对 稳定 形式 手 的总和 。执政模 式 是 一 种 相对 静 态 的分 析 框架 。 执 政模式 的形成 和完善 都需 要一 个长期 的过程 。 苏共 执政 的历 史 如果 从 1 1 十 月革 命胜 97年
度集权 。 2 高度 集 中的政 治权 力 、
在革命 的特殊时期 , 建立高度集中的权力体 制, 有利于统一意志和行动 , 达到完成革命任务的
目的 。苏共 在夺 取 政 权 后 , 本来 应 该要 切实 维 护
人 民的 民主权 利 。列 宁 对此 进 行 了有益 的探 索 ,
阶级 事业 的坚 定 捍 卫者 和 继 承人 。列 宁逝 世后 , 斯 大林 接 过继 续 绘 制这 幅蓝 图 , 把 它 付绪 实践 并
了一套 理论 、 体制 和实践 , 并最 终建立 起苏 联独具
一
格 的执政 模 式 。从 这 个 意 义 上讲 , 苏共 执政 模
收稿 日期 :0 5—1 —1 20 1 6
・
作者简介 : 高乃 云(9 1 , , 18 一) 男 四川大 邑人 ,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 究方 向 : 研 政治学理论和党建。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3篇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3篇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通过具体形象的历史内容,以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惨痛历史过程和确凿的历史事实,向一切善良的人们揭露他们是谁,他们用什么手段瓦解了苏联共产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1在土豆网网上无意中看到一部能看的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唤起了对当年的记忆,于是开始观看这部具有华语详细解说的记录片。
第一集还没有看完就感觉有些不对劲:我想看到的内容被略去了,老套子没完没了。
其实大家虽然没有与十月革命同时代,但理智之年毕尽还是通过媒体目睹了苏联的解体过程。
而这个片子第一集就给人断章取义的感觉,逻辑上也怪怪的。
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过去的革命党并不一定以后永远也是革命党。
中国的国民党不就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从一个革命党变成了独裁党、从国民党变成了刮民党的吗。
片中的一些论述没有什么说服力。
坚持全部看完后,发现问题多多。
我不是专家,看完这部片子,不知道这部片子想说明什么。
而且里面的内容与自己过去积累的历史知识存在差异。
正是由于我不是专家,所以不排除自己过去的知识存在错误。
于是到网上查找专家对片中历史史实的证实。
很快找到了一个专业的文章: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史实质疑。
这篇文章是由中央党校的左凤荣和姜长斌撰写的,他们无疑是专家了。
专家的文章证实了我的感觉,这部片子的陈述确实存在许多与历史事实相悖的地方。
后来我听说这部片子是给党员看的,就更糊涂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解说历史。
这个片子好像很崇尚独裁专制,而较少的考虑人民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
这里我引用上述专业文章里最后的一句话:“对党员干部进行正确的史观教育、从苏联剧变中吸取教训,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但我们应该根据历史的真实得出结论,而不是相反。
”中国人啊,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必许客观面对事实。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1我们这次的党组织生活是观看影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看后我不仅有感而发,希望和各位分享一下。
该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画面,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苏共执政 74 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顷刻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给每一位共产党员强烈的心灵震憾和启迪。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应是很常见的现象。
然而,对于苏联共产党跨台这一事件来说,给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提供的教训却是极深刻的。
这是因为,苏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列宁亲手创建的政党,为革命和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苏联共产党掌握政权 70 年,不同于东欧的一些国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不存在致命的反对势力,苏联不是被反对势力或战争推翻的政权,而是不战而败,是“和平演变”,是党的戈尔巴乔夫亲自宣布解散了苏共。
是什么原因让苏共落到如此地步呢?归纳起来,应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在诸多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联共产党没有跨越腐败的陷阱,是自己割断了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苏联共产党是自己亲手把自己埋葬了。
我们党要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
恩格斯总结1848年革命失败教训时,曾说过一段极精辟的话:“当你问到xx成功的原因时,你却到处听到一种现成的回答:因为这个先生或那个公民‘出卖了’人民。
从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回答也许正确,也许错误,但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甚至不能说明,‘人民’怎么会让别人出卖自己。
” 显然,“这些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
“如果一个政党的全部本钱,只是知道某某公民不可靠这一件事,那么它的前途就太可悲了。
苏共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启示之四
努力推进党自身的现代化
苏共在整个执政过程中长期停留在领导革命暴动时期的 模式,用“革命——斗争”的在野党思维看待整个社会。 这种跟不上时代步伐,其地位发生动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情。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苏共的失败是一个悲剧,如这 个民族也常常为人类历史提供悲剧 一样。是这个民族为世界,为政党 政治提供的又一个重要的教训。
启示一
一个国家必须跳出党政不分的怪圈。
苏共从最初执政, 直到20世纪80年代,没有把执政 党和政府区分开来,党的机关未经授权而行使立法,行政 和司法的权力;政府的名义上接受人民授权而实际上听从 党的机关的命令;官员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而只向任命他 们的党机关负责;人民是主人而不是有主人的参与权,选 举权等。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避免官僚主义,脱离人民 群众,效率低下,贪污腐败。
斯大林的实践在许多方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这是他最终建立一个变形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思想上缺乏活力,理论上缺乏 创新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由于客观上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两大对立的阵营,苏共强调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资产
阶级,修正主义观点的斗争,实际上采取的是对思想领域 严格控制的政策,把许多不同观点和意见当作“帝国主义 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看待, 加以镇压和压制,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给苏共带来严重的 后果。
启示之二
从机制上保证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苏共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苏共的党群 众联系和沟通机制难以充分反映它所要代表的那些阶级和 集团的利益。第二,没有从制度上支持和保证人民的民主 权利,保证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从苏共得出的经验教训
从苏共得出的经验教训
苏共的经验教训包括:
1. 统治集团脱离群众:苏共在斯大林时期的高层领导集团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隔阂,导致统治集团脱离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这是苏共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2. 独裁的政治体制:苏共采取了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压制了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导致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制衡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严重。
3. 经济计划的失误:苏共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计划失误和资源浪费问题,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贫富差距悬殊、物质短缺等问题。
4. 对外扩张的代价:苏共在冷战时期采取了强硬的对外政策,导致军备竞赛和军事干预的代价巨大,同时也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内经济实力。
5. 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苏共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存在着偏见和错误,导致了民族矛盾和民族主义的抬头,加剧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教训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东欧各国是首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东欧各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一开始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段联合的人名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联合政府。
但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
总之,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效仿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
而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1】。
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
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
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
1.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国家从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南斯拉夫八国。
送方式上看有的国家是执政党本身改变了性质,变成了社会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有的国家则是共产党被迫向反对派让权,从而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多数国家的剧变是“和平演变”,个别国家如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一“左”到底,硬要用强力镇压群众,结果被人民以暴力推翻了原有的政权。
但是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
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
1.2苏联解体1988年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
一方面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左翼激进有了较快发展。
从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苏共二十八大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
苏共丧失政权的教训与启示
苏共丧失政权的教训与启示左凤荣2013-2-25 15:52:41 来源:《当代世界》2011年第8期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93年历史、执政长达74年、党员人数曾达到1900万的大党,曾对20世纪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政权,落得自动解散的命运。
苏联剧变20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苏联地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在谈起苏联这个大国的解体时,仍然不免带有惋惜之情。
共产党人为苏共失去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而心痛,爱国者为失去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神伤,普通民众为国家解体带来的骨肉分离、交往不便而痛苦。
当然也有人为此而高兴,许多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认为甩掉了“包袱”,波罗的海国家终于获得了盼望已久的独立,中亚国家的一些领导人头上不再有“太上皇”和“紧箍咒”。
但人们还是有共识的,都不愿回到原苏联的体制中去了。
苏共丧失政权有其必然性,其教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成从一个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执政党与革命政党的任务不同,面临的环境也不同,其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活动方式自然也应该有很大区别,但是,苏联共产党执政后,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没有完成从一个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列宁说过:“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势必变成政治斗争。
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1]在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无疑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与代表农民利益的政党——左派社会革命党结成联盟,夺取了政权。
但是,由于双方在对待农民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1918年3月左派社会革命党退出了政府,1918年7月双方的联盟彻底破裂。
实际上形成了布尔什维克一党执政的局面。
在1918—1920年布尔什维克试图按照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模式建立起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一切生产资料都收归国有,工人生产农民需要的产品,农民把粮食按国家的需要量上交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