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交通运输部目录前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第一节发展需求 (1)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第三节发展目标 (4)第二章综合运输 (7)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7)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8)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9)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0)第三章公路交通 (11)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1)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13)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14)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15)第四章水路交通 (16)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16)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17)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19)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0)第五章民用航空 (20)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22)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23)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24)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25)第六章邮政业 (26)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2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27)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28)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28)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29)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29)第八章绿色交通 (3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33)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3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3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36)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3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3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39)第十章保障措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4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4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43)附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 (44)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目录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4)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三、发展重点和方向 (9)(一)航空装备 (9)(二)卫星及应用 (11)(三)轨道交通装备 (12)(四)海洋工程装备 (14)(五)智能制造装备 (16)四、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 (17)(一)重大工程 (17)(二)区域发展重点 (20)五、政策措施 (21)六、规划组织实施 (25)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26)(一)发展现状 (26)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7)2. 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27)3. 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28)4.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二)面临形势 (30)1. 市场需稳定增长 (30)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1)3. 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32)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32)(一)指导思想 (32)(二)基本原则 (33)1. 加快转型升级 (33)2. 加强技术创新 (33)3. 夯实产业基础 (34)4. 提升现代服务 (34)(三)发展目标 (34)1. 2015年目标 (34)2. 2020年展望 (35)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36)(一)重点方向 (36)1.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 (36)2.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 (36)3.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36)4.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37)5. 通信信号装备 (37)6. 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 (38)7. 关键核心零部件 (38)四、主要任务 (39)(一)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 (39)(三)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1)(四)优化产品结构 (42)(五)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42)(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43)(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4)五、政策措施 (45)(一)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 (45)(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45)(三)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 (46)(四)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46)(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46)(六)建立行业运行监测体系 (47)六、规划实施 (47)(一)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54)(二)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55)(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55)(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56)(二)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 (56)(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57)(五)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57)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十二五”七大新兴战略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作出如下决定: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中国高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以铁总(前铁道部)牵头,进行非常详细的整体规划。
2004 年,国务院第一次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现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在此基础之上,2008 年,国务院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调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提出加大高速铁路新线建设规模和速度的政策规划,调整后的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2008 年 1 月发改委通过的《“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把“在推进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装备国产化进程中,积极做好相应关键装备的研制开发,加快提升我国的装备研制水平”作为重点任务。
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之下,高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 2008 年调整之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了“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铁产业区域布局架构,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包括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最西延伸到兰州、成都和昆明一线,基本是以我国经济较发达区域为服务对象区域。
201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确定建设“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十二五”要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做到铁路运输基本覆盖大宗货物集散地和 20 万以上人口城市;农村公路基本覆盖乡镇和建制村;民用航空网络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这就明确了今后以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为主要建设框架,以42个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主要节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除了宏观规划以外,还出台了各种详细的,涉及铁路建设的具体计划,见下图:图8-1. 中国高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一) 政府扶植政策在高铁技术上,国家通过大规模的科研扶植政策,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组织起来,对于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突破,从而获得了高铁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重点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实现了最终的技术突破。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22日)“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的攻坚时期。
为促进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具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全市大力推进综合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82.5亿元。
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843公里,公路网密度提升至171.9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
全市铁路总里程达569公里,铁路网密度提升至4.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成都铁路枢纽“客内货外”分线运输体系。
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内通航城市84个、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42个,客货吞吐量位居全国机场第六、国内城市第五、西部城市第一。
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成都东客站综合客运枢纽。
基本形成以公路为主体、铁路为骨干、航空为高端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综合客货运输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十一五”时期,全市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步伐。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成投用,开工建设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离堆公园支线。
全面启动中心城区连接市域二、三圈层的“九路”项目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5160公里,灾后重建农村公路1833公里,农村道路通畅率达95%以上。
全市共开通市域客运班线589条,城乡客运镇通率达100%,村通率达90%以上,城乡公交线路逐步向市域二、三圈层延伸。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
中心城区建成公交专用道371.3公里,公交线网总长878.5公里,日均客运量达370万人次。
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网络基础平台,启动中心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试点,基本实现了城区主干道的信号联控。
十二大产业的概念
1.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空间信息产业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7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的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
3.轨道交通产业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按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轻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单轨道交通、新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七类。
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探讨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探讨作者:李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本文阐述了轨道交通的行业优势,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的问题,提出了促使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探讨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 A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状况以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相比传统的交通方式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渐成为都市中人们出行的重要的交通方式。
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比如各种管理运营机制的不完善,许多相关的技术有待于开发,所以必须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统一相关的标准,完善各种相关的管理运营体系,争取早日实现我国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1 轨道交通的行业优势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很高的运行速度,其中城市铁路单向每小时最大运输能力可达8万人次,而公共汽车若使用普通路面仅5千人次,专用道路也只有1-2万人次。
1.2 地下列车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80—120公里;而在市区运行的公共汽车等公共车辆时速仅为10公里左右,且往往由于路面拥挤而寸步难行。
1.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非常节约土地资源,其占用土地面积仅为其他地面交通方式的1/8—1/3;1.4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率是非常高,据有关专家就巴黎交通工具死亡事故的安全率进行比较:地铁安全率100%,自行车为1.7%,市内摩托车0.5%,私人小汽车2%,市内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各为8%,;1.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属于低耗能行业据有关数据显示,轨道交通单位能耗比公交车节约30千焦,比小汽车节约2131千焦;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和拉动内需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的问题目前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线路规划不够合理,盲目上马,缺乏科学的规划;在建及规划的很多项目融资困难,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资金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较为严重,因此无法支撑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电网”十二五”将投2860亿元建智能电网
财政 部 部 长 谢 旭人 在 2 日 4
举 行 的全 国 财 政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高 端 装 备 ¨十 二五 tj 明确 五 大 发 展 方 向 f见划
近 日, 工业 和信 息 化部 印发 了《 高端装 备 制 造业 ”十_ K ” v - 发
会议 上指出. 节能 减 排 形 势 仍 十
西省 新 余 市 等 8城 市 首 批 开 展
节能减排 财政政 策 综合试 点基
础 上 , 快 推 进 试 点 工 作 . 步 加 逐
扩大 试 点 范 围
复 合 增 长 率分 别 为 1.6 2 . %和 4 . %, 十 三 五 ” 间年 复 00%、 7 3 2 61 ” 5 期
合 增 长率分 别为 1 . %、45 %和 1 . %。 02 2 . 0 8 48 7
动 力设备 接 地 点分 开 , 能共 地 。信 号输入 线 的屏 蔽层 , 不 应接 至 E
( ) , 另 一 端 绝 不 能 接 于 地 端 , 则 会 引起 信 号 变 化 波 动 , 系 G上 其 否 使
手笔” 推进节能减排。 财政 部 2 日对 外 宣布 , 4 今
年 中 央 财 政 安 排 9 9亿 元 节 能 7 减 排 和 可再 生 能 源 专 项 资 金 . 比
速替代 了绕线 电机 转子 串电
3%以上 , 对不 同的原料 、 0 相 三
在 目前 已使 用的 产品 中节 电:
且环保 效果好 , 可显 著降低
变频 器
1 境 温度 。 ) 环 温度 太 高且
露现 象 , 绝缘 性 能 就会 大: 其 时, 必须在 箱 中增加 干燥 剂禾
2工作 温度 。 ) 变频 器 内部 度 的影 响 , 品一般 要 求为 0 产
“十二五”:中国基础设施产业分析
时期 中 国 基 础 设 施 产 业 有 三 大 利 好 :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
出 台 专 项 规 划 。3 2 日, 国 务 院 常 段 是 国有 企 业 的 兼 并 重 组 , 给 中 国基 础设 月 1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导 和 国 际 竞 争 的 基 础 ; 融 务 会 议 讨论 通 过 “ 二 五 ” 综合 交 通 : 产 十 匡 施 的 产业 扩 张 带 来 战 略 性机 遇 。 结 合 成 为 经 济 增 长 的 新 动 力 ; 业 开 放 之 输 体系 规 划 》 ,确 定 了 “ 产 十二 五 ” 时期 中
27
等 改 扩 建工 程 和 支 线 机 场 建 设 ,将 支 线机
特 点 之 二 :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稳 步 增
2 “ 一 五 ” 国 外机 场 发 展 趋 势 、 十
“ ~ 五 ” 期 间 , 国 外 机 场 发 展 主 十
场 按 区域 覆 盖 所 有 市 州 列 为 全 省十 大 战 略 长 。 “ 一 五 ” 期 间 , 国 内 机 场 及 设 施 十
家 宝 总 理 在 谈 到 中 美经 贸关 系 时提 到 ,加 化 ,基 本 建 成 4 个 全 国 性 综 合 交通 枢 纽 。 2 机 场 ,完善 综 合 配 套 功 能 ,大 力 发 展 空 港
强 中美 在 基 础 设施 建 设 方 面 的合 作 ,中 国 第二 , 国家 发 改 委 发 布 的 产业 结 构 调 整 指 产 业 ;甘肃 在 省 “ 二五 ”规 划 中提 出 , 十 将 投 资 美 国 的 基础 设 施 建 设— — 这 对 中 国 导 目录 (0 1 版 本 ) ,与2 0 年 版 本相 以 西部 大 开 发 为 指 引 ,加快 兰州 中川 机场 Z 1年 05
八大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常被称为“工业母机”,涉及的领域较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和湖南省的实际,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将重点在以下8大领域发力。
1、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湖南省在工程机械装备领域的后发优势明显,总量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已位列国内之首,具备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实力。
“十二五”将重点发展现代工程机械装备、新能源工程机械装备、现代港口工程机械装备和市政公共装备4大板块的13类装备产品。
同时重点发展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变速箱和重型车桥4种关键部件。
2、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功率交传机车、城轨车辆、高速客运机车等多个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十二五”要重点发展的是机车、城轨车辆2个板块的8类产品。
重点研制开发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牵引变电站成套设备等10类关键部件。
3、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新品种湖南省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早,在汽车电池、混合动力大巴整车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
“十二五”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汽车新品种、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等4大板块的11类整车产品。
重点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性能动力电池等7种关键部件。
4、高档数控模具湖南省数控模具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高效磨削加工技术和超硬、超精密加工技术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罗百辉了解,湖南关“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数控高速精密磨削装备、高档数控磨齿机、高精度数控曲轴等7类产品。
5、大型冶金、矿山设备湖南省在大型矿山特种运输设备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大型矿山采掘和场地转运设备研发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十二五”将重点发展200t及以上电动轮自卸车、大型斗轮堆取料机、23立方米及以上大型正铲式挖掘机、大型液密封环冷机等7类产品。
6、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湖南省在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中高档游艇产销规模已居全国前列。
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铁计[2011) 80号关于印发《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部属各单位,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铁道部编制了《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相关单位结合铁路发展形势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提高铁路发展质量,努力完成铁路“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推动铁路科学发展。
二O一一年七月一日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明确了“十二五”铁路行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铁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回顾“十一五”是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
五年来,铁路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客货运量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保障作用明显提升。
铁路“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路网建设取得新成就。
“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铁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建成运营。
青藏、包西、太中银铁路等建成投产,向莆、兰渝、云桂、山西中南部铁路等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和西部铁路有序推进。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新客站建成授产,形成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编组站、集装箱中心站、动车组维修基地、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等进展顺利。
“十一五”期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 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增营业里程1.6万公里,复线投产1.1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万公里,分别是“十五”的2.3、3.2和 3.9倍。
★ 名词解释:先进装备制造业
名词解释: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指我国装备制造业中重点发展的富含技术性的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装备制造的大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装备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创新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但是,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四个主要差距: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已成为发展"瓶颈";三是产品结构不平衡,高端装备产业急待培育和发展;四是产业集中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少,国际知名的品牌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这为"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重点方向和任务(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
关键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了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
《规划》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锻铸焊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二是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自主创新,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三是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
制造强国战略-综合卷-4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组
领域课题报告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摘要《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课题组二O—四年十二月(一)产业现状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铁道客车、铁道货车、城轨车辆、机车车辆关键部件、信号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轨道工程机械设备等10个专业制造系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 “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体而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阶段,仍有部分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基础材料还依赖国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要坚持创新驱动,紧紧抓住技术和产业演进的机遇,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升级。
2013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 2 5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 4 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6 500亿元。
1. 具有竞争力的重大产品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铁路大规模应用,我国大功率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优势。
大功率电力机车形成了以单轴功率 1 200 kW动力单元为基础的6、8、12轴列重载机车组系列,最大机车功率达14 400 kW居世界第一。
自主研制的CRH380A 高速动车组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指标低于国际铁路联盟限度标准,车内噪声等舒适度指标均在国际标准优级范围内,列车再生能源回馈率、人均百公里能耗等节能环保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产业发展的短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仍然年轻,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①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专长于产品开发应用,而基础性研发不足,在科技储备、设计仿真和试验验证等原始创新能力上未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② 产业核心基础器件技术和产品全方位配套相对薄弱,还未完全形成一批“高、精、特、专”产品配套企业群体;③ 产业基础工艺相对落后,工艺研究投入不足,先进基础工艺提升相对缓慢;④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有待升级,质量技术的基础研究投入缺位,国家级第三方检测试验平台及专业化检测、试验和服务体系权威性不够;⑤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在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基础上,提高国际竞争力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未来必需。
十二五题目及部分答案
一、填空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2.全国总人口控制在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岁,达到岁。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4.城镇年均就业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
2*105.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3*6 全对得20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较有意义的知识点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细分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细分领域除了业绩优秀的传统工程机械板块,近期受到市场追捧的就是与“十二五”规划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根据10月18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关于战略新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表述,券商表示其中主要包括了航空装备工业、卫星产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业5大细分领域,从长期来看,与之相关的公司必将成为政策受益者。
根据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进度的预期,中银国际分析师许民乐预计未来3~5年我国整个航空工业产出4000亿~4800亿元。
从国产干线大飞机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他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民航发动机国产化战略的相关公司。
而通用航空在《决定》中首次被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这个备受业界关注的朝阳行业将迎来大发展,通用航空将成为扩大内需与就业的重要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卫星导航产品从军事领域拓展到了民用消费领域,已成为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个增长极。
以小卫星设计、研制和应用运营为主业的中国卫星;专注于国内卫星导航产品开发、信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卫星导航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北斗星通;在北斗射频芯片和几代处理芯片技术领先,北斗终端产品国防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国腾电子都可能会受益其中据国务院批复的地铁建设规划,至2015年,全国将新建轨道交通79条,总长达2300公里,总投资约8820亿元。
许民乐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我国综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两大巨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关注应用于高铁的复合材料和电磁线产品,减震降噪工程化技术世界领先的时代新材;专业化生产轨道交通设备车轴的晋西车轴。
而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作为国内惟一一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海油工程必将直接受益海洋油气田开采投资;振华重工在完成对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设计商F&G公司收购后,公司海洋工程设计能力大大提升,海洋工程业务将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而中集集团、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旗下都有国内主要钻采平台制造商。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2.快速增长势头将持续较长时间
根据轨道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内地 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从8座发展为22座;运营线路数由17条增 长为83条;运营线路总长由381.6 km增长至913 km,年均增长253.1 km;运营车站数由237座增长至1 770座。“十三五”期间,我国将 建设3 000 km左右轨道交通,年均600 km,届时,中国内地将拥有 超过7 00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增长势头将 持续至少10年时间。
5.人才缺口将长期存在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城市 轨道交通行业未来数年内将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 的问题。特别是线路投入运营后,需要的运营管 理人才较多,导致人才缺口较大。城市轨道交通 较高的安全标准也对相应人才的培养有高质量和 长时间的要求。
二、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城市 轨道交通行业未来数年内将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 的问题。特别是线路投入运营后,需要的运营管 理人才较多,导致人才缺口较大。城市轨道交通 较高的安全标准也对相应人才的培养有高质量和 长时间的要求。
5.管理法制化
限于早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轨道交 通管理的法制化起初并不够完善。现在,很多城 市轨道交通实行全面法制化管理以规范各方行为 和维护各方利益,以法制化的管理来保障轨道交 通持续、稳定和高效的运行。轨道交通的全面法 制化管理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
1.国家政策明朗化
城市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 伦敦、东京等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就是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来组织 的。参照我国“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共 交通,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场站,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 市群地区要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领域,超前规划,适时建设”。
工信部公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
工信部公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201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这个规划针对成套设备、核心部件、关键材料和基础软件等四个领域,制定了针对性的目标和措施。
背景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变革和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将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目标规划设定了2020年的产值目标,即智能制造装备的总产值要达到3万亿人民币。
针对各个领域,还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成套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要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30%以上。
在技术创新方面,将加强数控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
此外,规划还提到要发展“微纳加工装备”和“新材料3D打印装备”。
核心部件在关键部件制造方面,规划提出建立核心零部件制造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先进的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制造技术。
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这些关键部件自给率要达到80%以上。
关键材料智能制造需要的关键材料包括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规划提出,到2020年,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50%以上,特种工程塑料的产量要超过100万吨/年。
基础软件在支持智能制造的基础软件方面,规划提出,将研发和应用“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还要加强管理信息化、智能制造软件和应用基础软件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措施为了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并组建了相关的工作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其中,针对研发创新,规划提出了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投入,推进成果产业化和企业自主创新等一系列措施。
此外,通过推进领域协同和推广应用拓展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等措施,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
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交通,如同城市的血脉,关乎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的综合交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背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
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2、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加强对外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上海在区域交通中的地位。
4、推动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主要任务1、公共交通发展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拓展线路网络,提高站点覆盖率。
优化公交线路,加强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提高换乘便利性。
增加公交车辆数量,提升公交服务品质。
2、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路网,打通断头路,改善道路微循环。
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推广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3、对外交通建设推进铁路、航空、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
4、绿色交通发展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建设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系统。
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提高交通运输能源利用效率。
5、交通智能化建设建立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发布,为市民出行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四、重点项目1、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多条地铁线路的新建和延伸工程,如_____号线、_____号线等,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
2、道路桥梁建设项目_____快速路的扩建、_____大桥的新建等,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
3、交通枢纽建设项目_____火车站的改造升级、_____机场的扩建等,提升对外交通的服务能力。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资料整理
一、浙江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投资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建铁路1000公里,改造铁路600公里。
计划推进沪杭磁浮、杭甬客运专线、宁杭城际铁路、杭州东站枢纽和甬台温、温福、衢常等铁路,金温铁路提速扩能和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杭州地铁1号线、2号线等。
十二五期间:计划铁路营运及建设里程达到3300公里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标准铁路里程达2300公里以上。
形成杭州至省外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和省内各市1.5小时交通圈。
计划建成杭长、杭雨、宁杭客专、金温扩能改造和杭州东站枢纽、宁波枢纽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杭黄、九景衡、商合杭、通苏嘉、湖苏沪、金台、衡宁、金华至建德等城际铁路。
计划实施杭州城市轨道交通一、二期,宁波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等工程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省投入5000多亿元,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4000公里以上,建成投产九景衢、杭黄、衢宁、商合杭、金甬铁路等30多个重大项目,进一步支撑强化杭州、宁波2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沪昆、沿海2个国家级高铁主通道,构建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努力打造杭州至各设区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
附表:浙江省轨道运输装备投资及相关企业情况表。
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及浙江省相关企业图:轨道交通产业链示意图优势企业:——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各类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铁路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等十大类型。
以技术升级为重要手段,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加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从而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控股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契机,推动轴承产品和机床产品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全面替代进口为目标,实现高端轴承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专用重型数控机床的自主化生产,为重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供服务。
——杭州沃尔夫链条有限公司是由德国沃尔夫控股集团全资建立的德资企业,专业生产各种类型的输送链,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扶梯、木材加工、造纸、水泥加工、冶炼、汽车等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
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
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转型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出口交货值84.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9%。
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形成了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
现已拥有年新造大功率机车2000台,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辆8000辆,各型货车60000辆,大型养路机械500台套能力以及年大修机车2000台,动车组及各类轨道客车5000辆,各型货车70000辆的能力。
2. 研发能力显著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重载和快捷货运列车、城轨车辆、大型养路机械、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计算机联锁、综合监控等产品制造技术。
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A型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并稳定运行,2010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69.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
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
3. 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框架,已建成以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
2010年,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已接近产品销售收入的4%、部分企业已超过10%。
形成了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覆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
4.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研发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配套和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研发能力不强。
虽然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还未完全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设计、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二是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轨道交通装备在设计、制造和认证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和完善的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色的装备标准体系,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薄弱。
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配套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基础工业体系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
四是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营销网络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
五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影响着装备的信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
1. 市场需稳定增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铁路装备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改造为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在役装备的更新换代也要求装备制造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预计“十二五”期间,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客货车辆、通信信号、大型养路机械等装备也有较大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为主导,积极发展城市轨道大众交通(600611)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建设速度约为每年270公里,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
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另有16个城市96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里程超过2200公里。
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
目前,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
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1000多亿欧元。
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促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加紧整合和重组,向系统集成和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以全球化布局为特征的产业链。
采取掌控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属地化经营的模式,强化目标市场的开发,加快先进适用产品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
金融危机后,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利用环保、安全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
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平台先进的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品牌和资本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发,挤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 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路网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系统集成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方式正向网络化和多样化发展,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易维护方向发展,也将带来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
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增长质量和水平,加强产品研发,改善试验验证和检测条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的基本原则,把握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机与关键系统协同发展,突破制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
(二)基本原则1. 加快转型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
围绕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3. 夯实产业基础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装备的技术突破。
坚持整机装备与关键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应用性研究。
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开发与研制一批有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及系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4. 提升现代服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监理咨询、运营维护、工程承包、维修、维护保养、物流、租赁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企业集团。
(三)发展目标1. 2015年目标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为重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产品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