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8- 通信自动控制原理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主要参考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主要参考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主要参考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作者】胡寿松【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2【内容简介】本书系《自动控制原理》一书的第四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全书共分十章,前八章着重介绍经典控制理论及应用,后两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

本书精选了第三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阐述。

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方法。

书末给出的两个附录,可供读者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查询之用。

本书1985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批准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动力、冶金等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作者】胡寿松【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6【内容简介】《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精选了第四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阐述。

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A1620025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学分/学时:4/64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高等数学A(2)》、《线性代数》、《电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适用专业:自动化考核方式:考试考核形式:大作业、期中测试、实验评估、期末考试等组合形式建议教材:(1)谢克明编著.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2)常熟理工学院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自编讲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校内讲义,2015年内容简介:《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一门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工程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建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校正)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SISO自动控制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与方法,并能初步结合实际,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以及在MATLAB与Simulink支持下对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

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他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编号:A1620025学分:4学时:64学时(讲课:56学时实验:8 学时实践:0学时)学时:周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高等数学A(2)》、《线性代数》、《电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适用专业:自动化建议教材:(1)谢克明编著.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2)常熟理工学院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自编讲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校内讲义,2015年主要参考书:(1)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2)李友善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3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3)富兰克林,鲍威尔主编; 李中华,张雨浓译著.自动控制原理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开课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修订日期:2018年9月一、课程说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工程课程,它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什么是自动控制?(填空)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象,是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按给定信号的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

2.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常用控制方式是什么?(填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3.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特点:开环控制实施起来简单,但抗扰动能力较差,控制精度也不高。

闭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被控过程的影响。

主要特点: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但存在能否正常工作,即稳定与否的问题。

掌握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各自的优缺点?(分析题: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能够参照下图画出其闭环控制方框图。

)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各自的定义?(填空或判断)(1)、稳定性:系统受到外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2)、快速性:通过动态过程时间长短来表征的e来表征的(3)、准确性:有输入给定值与输入响应的终值之间的差值ss第二章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什么?(填空)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频率特性2.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1)、确定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入变量(2)、建立初始微分方程组。

即根据各环节所遵循的基本物理规律,分别列写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建立微分方程组(3)、消除中间变量,将式子标准化。

将与输入量有关的项写在方程式等号的右边,与输出量有关的项写在等号的左边3.传递函数定义和性质?认真理解。

(填空或选择)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域系统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5.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

三种基本形式,尤其是式2-61。

主要掌握结构图的化简用法,参考P38习题2-9(a)、(e)、(f)。

(化简)等效变换,是指被变换部分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变换前后保持不变。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第8章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第8章

f
t,
dn dt
y
n
,,
dy dt
,
y
g t ,
dmr dt m
,,
dr dt
,
r
(8.1)
其中, f(·)和g(·)为非线性函数。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1.1 非线性特性的分类 非线性特性种类很多, 且对非线性系统尚不存在统一的
分析方法, 所以将非线性特性分类, 然后根据各个非线性的类型 进行分析得到具体的结论, 才能用于实际。
6. 计算机仿真
利用计算机模拟, 可以满意地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当多 的非线性系统问题。这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 法, 但它只能给出数值解, 无法得到解析解, 因此缺乏对一般 非线性系统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2 相平面分析法
相平面法是求解一阶或二阶线性或非线性系统的一种图 解方法。它可以给出某一平衡状态稳定性的信息和系统运动的直 观图像。它可以看作状态空间法在一阶和二阶情况下的应用。所 以, 它属于时间域的分析方法。
表 示相轨迹曲线方程。相平面法的主要工作是作相轨迹, 有了相
平面图, 系统的性能也就表示出来了。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2.1 相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1. 解析法
解析法适用于由较简单的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例 8-1 】 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
解 以地面为参考零点, 向上为正, 则当忽略大气影响 时, 单位质量的自由落体运动为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一般的二阶系统均可以表示为
上式可改写为
x f (x, x) 0
(8.4)
dx dx
dx / dt dx / dt

自动控制原理八套习题集(整理)

自动控制原理八套习题集(整理)

自动控制原理1 1.稳定性: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

2.理想微分环节: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的微分(或)()(0t xk t x i =) 3.调整时:系统响应曲线达到并一直保持在允许衰减范围内的最短时间4.正穿越:当乃氏图随ω增加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向第三象限去时,叫正穿越。

5.根轨迹:指当系统某个参数(如开环增益K )由零到无穷大变化时,闭环特征根在s 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6.为什么说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答: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它通常不能表明系统的物理特性和物理结构,因此说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

7.一阶惯性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如何用实验方法确定时间常数T ?其调整时间ts 和时间常数T 有何关系,为什么?答:常用的方法: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 0.632,稳态值处,经过的时间t =T (2.5分);或在 t =0处曲线斜率 k =1/T ,t s =(3~4)T8.什么是主导极点?主导极点起什么作用?答:高阶系统中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其附近没有零点,它的实部比其它极点的实部的1/5还小,称其为主导极点。

(2分)将高阶系统的主导极点分析出来,利用主导极点来分析系统,相当于降低了系统的阶数,给分析带来方便。

9.什么是偏差信号?什么是误差信号?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偏差信号: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1.5分)误差信号:希望的输出信号与实际的输出信号之差。

两者间的关系:()()()s H s E s =ε,当()1=s H 时,()()s E s =ε10.根轨迹的分支数如何判断?答:根轨迹S 平面止的分支数等于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数,也就是分支数与闭环极点的数目相同。

自动控制原理2 1.数学模型:如果一物理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能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该数学表达式就称为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

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

电位计+连杆—人脑:记住水位的期望值;
浮子—人眼:观察水池的实际水位;
电位计+连杆—人脑: 反映误差(=水位的期望值-实际 值);
电动机—人手:调节进水阀门开度,执行控制作用。
是一个反复观察测量、比较、调整执行的过程,力图 将水池水位的期望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值减为0,即误差为 0。
控制过程:测量(测量反馈机构)—浮子 比较(比较机构)—电位计+连杆 执行(执行机构)—电动机
• 现代控制理论
• 60~70年代形成 适用于MIMO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 基于: 冷战时期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 • 目标:最优控制 • 基本方法:状态空间表达式
研究对象 数学工具 常用分析方法
局限性
经典控 单输入-单输 微分方程, 时域分析法, 对复杂多变量系统、
制理论 出线性定常 传递函数 频域分析法, 时变和非线性系统
系统
根轨迹分析法
无能为力
现代控 制理论
多输入-多输 出变系数, 非线性等系

线性代数、 矩阵理论
状态空间法
比较繁琐(但由于 计算机技术的的迅 速发展,这一局限
性已克服)
Show
二、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r ( t ) 给定 元件
输入量
比较
+元件e(t) 串联 + - 偏差 校正元件 -
信号
放大 元件
给定元件——其作用是给出与期望的输出相对应的系统 输入量,是一类产生系统控制指令的装置。
测量反馈元件——如传感器和测量仪表,感受或测量被 控变量的值并把它变换为与输入量同一物理量后,再反 馈到输入端以作比较。
作为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来说, 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常采用的是时域法、频域法、根 轨迹法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弊端.解答: 1 开环系统(1)长处 :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固。

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早先知道时,可获得满意的成效。

(2)弊端:不可以自动调理被控量的偏差。

所以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闭环系统⑴长处:不论因为扰乱或因为系统自己构造参数变化所惹起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消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理的控制系统。

在实质中应用宽泛。

⑵弊端:主要弊端是被控量可能出现颠簸,严重时系统没法工作。

1-2什么叫反应?为何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应。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

由1-1 中的描绘的闭环系统的长处所证明。

比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经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目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对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试判断以下微分方程所描绘的系统属于何种种类(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2 d 2 y(t)3 dy(t ) 4y(t ) 5 du (t ) 6u(t )(1)dt 2 dt dt(2) y(t ) 2 u(t)(3)t dy(t) 2 y(t) 4 du(t) u(t ) dt dtdy (t )u(t )sin t2 y(t )(4)dtd 2 y(t)y(t )dy (t ) (5)dt 2 2 y(t ) 3u(t )dt(6)dy (t ) y 2 (t) 2u(t ) dty(t ) 2u(t ) 3du (t )5 u(t) dt(7)dt解答: (1)线性定常(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4)线性时变(5)非线性定常(6)非线性定常(7)线性定常1-4 如图 1-4 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图, 图中 Q1,Q2 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必定的高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案前言一、重要性1、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到电路、电机拖动、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学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自动控制原理课不仅是高校控制类专业必修课程,而且越来越多的非控制专业也列入必修课,也各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

3、自动化的核心是控制技术,控制技术的的基础是控制理论,没有先进的控制理论就没有先进的控制技术。

二、本课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介绍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三大分析设计方法,并介绍校正的相关概念与系统校正的设计方法。

三、如何学好该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主要把握几个环节:1、知识的连续性,一环扣一环,及时消化理解;2、要掌握好电路、电机拖动及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3、加强作业练习,作好课堂笔记;4、利用好答疑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加强实践环节,上好实验课。

四、参考书1、卢京潮编著,自动控制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2、蒋大明等编著,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3、谢克明等编著,自动控制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4、杨自厚编著,自动控制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卢京潮编著:主要特点:(1)内容较丰富;(2)有系统仿真分析;(3)第一章有相关新知识。

蒋大明等编著:主要特点:(1)系统实例较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主要参考第二章和第五章内容。

杨自厚编著主要特点:(1)系统设计方面讲述全面、系统。

(3)主要参考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

五、学时分配(80学时)六、本课程自学内容1、动态误差系数(2学时)提纲:广义误差系数:动态位置误差系数、动态速度误差系数、动态加速度误差系数等。

要求:能求系统的动态误差。

所需知识:传递函数、稳态误差2、高阶系统(2学时)提纲:(1)高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估算。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

自动控制原理总结第一章 绪 论技术术语1. 被控对象: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2. 被控量:表征被控对象工作状态的物理参量(或状态参量),如转速、压力、温度、电压、位移等。

3. 控制器:又称调节器、控制装置,由控制元件组成,它接受指令信号,输出控制作用信号于被控对象。

4. 给定值或指令信号r(t):要求控制系统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信号,是系统的输入信号。

5. 干扰信号n(t):又称扰动值,是一种对系统的被控量起破坏作用的信号。

6. 反馈信号b(t):是指被控量经测量元件检测后回馈送到系统输入端的信号。

7. 偏差信号e(t):是指给定值与被控量的差值,或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值。

闭环控制的主要优点: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使用的元件多,线路复杂,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反映了系统的过渡过程的性能。

准确性是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指标,反映了动态过程后期的性能。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拉氏变换的定义:-0()()e d st F s f t t+∞=⎰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1.单位阶跃函数1(t)2.单位斜坡函数3.等加速函数4.指数函数e -at5.正弦函数sin ωt6.余弦函数cos ωt7.单位脉冲函数(δ函数)拉氏变换的基本法则1.线性法则2.微分法则3.积分法则1()d ()f t t F s s⎡⎤=⎣⎦⎰L4.终值定理()lim ()lim ()t s e e t sE s →∞→∞==5.位移定理00()e()sf t F s ττ--=⎡⎤⎣⎦L e ()()atf t F s a ⎡⎤=-⎣⎦L 传递函数: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系统(或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1.串联变换法则2.并联变换法则3.反馈变换法则4.比较点前移“加倒数”;比较点后移“加本身”。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全篇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全篇

=

- + - 其中:△称为系统特征式 △= 1 ∑La ∑LbLc ∑LdLeLf+…
—∑La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L∑和dLLebLLf—c—所有所三有个互两不两接互触回不路接增益触乘回积路之增和益乘积之
Pk—从R(s)到C(s)的第k条前向通路传递函数
△k称为第k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 去掉第k条前向通路后所求的△
x0
(x x0 )
1 d 2 f (x)
2!
dx2
x0
(x x0 )2
忽略二阶以上各项,可写成
y
f
(x0 )
df (x)
dx x0
(x
x0 )
2、对于具有两个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设输入 量 为x1(t)和x2(t) ,输出量为y(t) ,系统正常工作 点为y0= f(x10, x20) 。
注意:相加点和分支点一般不能变位
25
2.3.3闭环传递函数
1、给定输入单独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s) G1G2 G1G2 1 G1G2H 1 Gk
2、扰动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n
(
s)
1
G2 G1G2
H
G2 1 Gk
3、误差传递函数: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 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给定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Er
(
s)
1
1 G1G2
H
1 1 Gk
(2)扰动输入单独作用下的闭环系统
En
(
s)
1
G2 H G1G2
H
G2H 1 Gk
4)给定输入和扰动输入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总的输
出量和偏差输出量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自动控制的概念介绍自动控制的定义和意义解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介绍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区别介绍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1.3 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介绍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介绍自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数学模型的概念介绍数学模型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数学模型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2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表示法介绍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法2.3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表示法介绍离散系统的Z域表示法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1 稳定性概念介绍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稳定性的判定标准3.2 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介绍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介绍尼科尔斯-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3.3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介绍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定方法介绍离散系统的劳斯-赫尔维茨判据第四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4.1 控制器设计概述介绍控制器设计的意义和目标解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4.2 连续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介绍PID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介绍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4.3 离散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介绍离散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介绍离散控制器的实现和优化方法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5.1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概述介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的意义和目的解释仿真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5.2 连续系统的仿真实验介绍连续系统的仿真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和性能指标5.3 离散系统的仿真实验介绍离散系统的仿真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和性能指标第六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6.1 状态空间的概念介绍状态空间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释状态向量和状态方程的含义6.2 状态空间表示法介绍状态空间表示法的基本原理解释状态转移矩阵和系统矩阵的概念6.3 状态空间分析法介绍状态空间分析法在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方面的应用解释李雅普诺夫理论在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控制7.1 非线性系统概述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点解释非线性系统分析的重要性7.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常见数学模型解释非线性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方法7.3 非线性控制策略介绍非线性控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第八章: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8.1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释现代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8.2 鲁棒控制介绍鲁棒控制的定义和目标解释鲁棒控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8.3 自适应控制介绍自适应控制的定义和原理解释自适应控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与优化9.1 系统实现概述介绍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的意义和目标解释系统实现的方法和技术9.2 数字控制器的实现介绍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和步骤解释数字控制器实现中的主要技术问题9.3 系统优化方法介绍系统优化方法的定义和目标解释系统优化方法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效果第十章: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案例分析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10.2 控制系统案例分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释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10.3 航空航天控制系统案例分析航空航天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释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自动控制的概念与系统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是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大连海事大学13年自动控制原理课件(不错)

大连海事大学13年自动控制原理课件(不错)

④ 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对一个输出的关系, 对于多输 入多输出系统, 要应用传递函数矩阵的概念.
⑤ 传递函数的形式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 与外
作用的形式和大小无关, 且不能具体表达系统或元件的物理结构.
⑥ 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对应.
9
三. 方框图与信号流图 1. 由系统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 ① 把方框图中的输入量取为源节点, 输出量取为阱节点, 比较 点、引出点和其他中间变量取为混合节点; ② 方框取为支路, 各方框中的传递函数则取为相应支路的增益; ③ 负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 要用负的支路增益来表示. 2. Mason增益公式
② 确定系统中一个或两个可调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20
三. 稳态误差计算
1. 系统类型
典型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 H (s) 可以写成如下的 m 形式: K ( s 1)
G( s) H
j 1
i 1 n v
i
式中: K 为开环增益; i 和 Tj 为时间常数.
⑵ 有负系数或缺项时,系统不稳定(有位于右半S平面 上的根,但个数不详); ⑶ 当特征方程的系数都具有正号,且无缺项时,可根据 劳斯阵列表来判别。 注意: 劳斯阵列表的建立方法. 劳斯判据:特征方程中实部为正数的根的个数等于阵列 中第一列数符号改变的次数。
18
3.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① 当劳斯阵列表的某行第一个元素为零,而其余元素不为
《自动控制原理》
复习提纲
适用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2013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

自动控制原理 ppt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  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多输入、多输出——多变量系统。如,汽车看成是一个具有两个输 入(驾驶盘和加速踏板)和两个输出(方向和速度)的控制系统。计算机科学地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控制科学地发展。
ppt课件
5
5
经典控制理论 研究对象 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 传递函数 (输入、输出描述) 根轨迹法和频率法
ppt课件
14
14

非线性系统
特点:在构成系统的环节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线性环节。
非线性的理论研究远不如线性系统那么完整,目前尚无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类非线 性系统。 近似处理。
ppt课件
15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其他分类方式
按系统数学模型参数特性分: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按功能分:温度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等。 按元件组成分:机电系统、液压系统、生物系统等。
ppt课件 18
18




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稳)
能工作(即达到稳态),并在有一定的环境和参数变化时,还能有稳定“裕量”

稳态精度(准)
系统进入稳态时,稳态值与预期的差别越小越好

动态过程(好/快)
在输入信号到到达稳态的变化全过程,包括离预期值的振荡和过渡时间。反例:高射 炮射角随动系统,虽然炮身最终能跟踪目标,但如果目标变动迅速,而炮身行动迟缓, 仍然抓不住目标
ppt课件
19
19
课程主要任务

分析和设计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 传递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
根据模型分析系统特性
• 主要针对线性定常系统,采用经典控制理论 • 时域响应,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以自动控制系统为对象,学习研究从各类控制系统所抽象出来的,具有共性的规律(组成原理,数学模型,各种分析方法及基本设计方法)。

抽象性、综合性较强,用较多的数学工具解决应用问题。

第一章1.1 引言1.1.1 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不需要人直接参与,而使被控量自动的按预定规律变化的过程,叫自动控制。

①不需要人直接参与;②被控量按预定规律变化。

(2)自动控制系统: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体①实体;②有机组合1.1.2 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应用极为广泛,在工业、国防、航空航天、交通、农业、经济管理、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可见。

1.1.3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40~60年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三大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2)第二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60~70年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3)第三阶段。

时间为本世纪70年代末至今。

70年代末,控制理论向着“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1)被控对象(2)被控量(被调参数,输出量)(3)给定量(参考输入量,给定信号)(4)扰动量(扰动输入量,扰动信号,干扰量)(5)测量信号(6)偏差信号(详见课本)1.2 自动控制技术中的基本控制方式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按有无反馈,即按结构分为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

1.2.1 开环控制系统 (1)定义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示意图:优点: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缺点:控制精度低、对扰动没有控制能力。

用于输出精度要求低的场合。

若出现扰动,只能靠人工操作,使输出达到期望值1.2.2 闭环控制系统——重点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也称为反馈控制①系统的输出参与控制,系统结构图构成回路②依靠偏差进行控制的系统,只要偏差存在,就有控制作用,其结果试图使偏差减小 ③控制精度高④对系统内部除反馈通道和给定通道外的一切扰动都有抑制作用 ⑤引起振荡1.2.3 复合控制系统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s ) 100 100 s s
KH H t
C (s )
B (s )
2. t s 0.1

1.
2.
0.03 0.1 Kt
Kt 0.3
3-2 一、二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 二、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R(s )
二阶系统微分方程:
n2 s( s + 2 n )
C (s )
d 2c(t ) dc(t ) 2 2 + 2n + n c(t ) n r (t ) (n 0) dt 2 dt
n t
( sin d t +

1 2
cosd t )]
整理得:
h(t )
n
1
2
e
n t
sin d t 0
h(t )
n
1
2
e
n t
sin d t 0
≠0
≠0
sin d t p 0, d t p n (n 0,1,2,)
+
1 e T1 / T2 1

1 t T2
, (t 0)
1 h(t ) 1 + e c(t) T2 / T1 1
1 + e 一阶系统响应 , (t 0) T1 / T2 1 1 1 T1 1 T2 2 n ( 1) n ( + 2 1)
3.准确性 ess: ess 1 c() 0
举例说明(一阶系统)

R(s ) 一阶系统如图所 E (s ) 100 100 s 示,试求: s B (s ) 1. 计算单位阶跃响 KH H t 应和调节时间 2. 如果要求ts≤0.1s, 看懂例题3-1! 试问系统的反馈 系数Kt应调整为何 值?
拉氏反变换得: c(t ) 1 e
1
[cos d t +

1
2
(sin d t )]
1 1
2
e
nt
sin(d t + )
其中: arctg
1 2

或 arccos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
• 平稳性(%) • 准确性
暂态分量的振幅为:A e nt 1 2
C (s )
R(s ) B (s )
• 一阶系统如 图所示,试 求: 计算单位阶 跃响应和调 节时间 如果要求 ts≤0.1s,试 问系统的反 馈系数Kt应 调整为何值?
E (s ) 100 100 s s
KH H t
1 Kt 1 s +1 100K t
t T
C (s )
1.
1.
G ( s) 1 + GH
大学本科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主要内容
3-1 时域分析基础 3-2 一、二阶系统分析与计算 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3-4 稳态误差分析计算
3-1 时域分析基础
一、时域分析法的特点
求解 线性微分方程 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观察
时间响应
性能指标
拉氏反变换 估算
3-1 时域分析基础
二、典型初始状态、典型外作用
d tr + n (n 0,1,2,)
由定义知:tr为输出响应第一次到达 稳态值所需时间,所以应取n = 1。
所以:
tr d
②峰值时间 t p:
h(t ) 1 e
nt
[cosd t +

1 2
sin d t ] (3-24)
对其求关于时间的导数,并令其=0,得:
阻尼比 n 无阻尼振荡频率
闭环传递函数:
2 n C ( s) 2 2 R(s) s + 2n s + n
开环传递函数: 2 n G( s) s( s + 2n )
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 2n s + 0
2 2 n
s1,2 n n 2 1 解方程求得特征根:
1 t T1

1 t T2
• 衰减项幂指数的绝对值一个大,一个小。绝对值大的离 二阶过阻尼系统 虚轴远,衰减速度快,绝对值小的离虚轴近,衰减速度 慢; • 离虚轴近的极点对响应的影响大,离虚轴远的极点对响 t 0 应的影响小,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阶过阻尼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分析
1.误差ess lim[r (t ) c(t )] 0
1. 比例—微分控制
(1) 方法的思路
R(s)
E(s) (-)
U(s)
ω s(s + 2ωn )
2 n
C(s)
Go(s)
2 C ( s) n (1 + Td s) 系统开环传函为:G(s) E (s) s(s + 2n )
4.三种响应之间的关系
1 1 H ( s) ( s) K ( s) s s 1 1 1 Ct ( s ) ( s) 2 K ( s) 2 H ( s) s s s
相应的时域表达式为
h(t ) k ( )d
0
t
ct (t ) h( )d
1
当ξ =0时,为零阻尼响应,具有频率为ωn的不衰减 (等幅)振荡。
• 快速性:常用包络线代替实际曲线来估算。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一对包络线
c(t)
1+ e- n t 1
2
包络线
T
1
如右图:
1
n
1
e- n t 1 2
0
t
• 阻尼比ζ越小,超调量越大,平稳性越差,调节时 间ts长; •ζ过大时,系统响应迟钝,调节时间ts也长,快速 性差;
•ζ=0.7,调节时间最短,快速性最好,而超调量 %<5%,平稳性也好,故称ζ=0.7为最佳阻尼比。
以上几种情况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2.0 1.8 1.6 1.4 1.2 c(t) 1.0 0.8 0.6 0.4 0.2
0
=0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1.0 2.0
nt
h(t ) 1 振荡角频率为: d n 2 2 sin(d t + ) 1e 1
结论:ξ越大,振幅就越小,响应的振荡倾向越弱,超调 从上式可看出,瞬态分量随时间t的增长衰减到零,而稳 越小,平稳性越好。反之,ξ越小,振幅 越大,振荡越 态分量等于1,因此,上述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 严重,平稳性越差。 应稳态误差为零。
t c() 1
dc(t ) dt
t 0
1 e T

t T
t 0
1 T
时间常数
性能指标
1. 平稳性: 非周期、无振荡,
=0
2. 快速性ts:
t 3T时,c(t ) 0.95 [对应5%误差带 ] t 4T时,c(t ) 0.98 [对应2%误差带 ]
h(t ) 1 e
T
t 0
c(0) 1 e 0 0
c(T ) 1 e 1 0.632
t T
t 2T c(2T ) 1 e 2 0.865
c(3T ) 1 e 3 0.95 t 3T
c(4T ) 1 e 4 0.982 t 4T
h(t ) ne
n t
(cosd t +

1 2
sin d t )
e
n t
( sin d t +

1
2
cosd t ) d
h(t ) n e
n t
(cosd t +

1 2
sin d t ) +
[d e
1
2
3
4
5
6 nt
7
8
9
10 11 12
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 ①上升时间
1

t r :令
1 1 2
e ntr 1 1
2
h(tr ) 1 ,则
ent sin(d t + ) 1
sin(d t r + ) 0

1 2
0, e n tr 0,
系统性 能
2.单位斜坡响应
定义: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 [r(t)=t·1(t)]作用下的响应, 可用 ct (t ) 表示。
考察系统在什么情况下存在稳态误差,以及怎样 减小或者消除它。
3.单位脉冲响应 定义: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 δ(t)作用下的响应,可用k(t)表 示。 考察系统输出脱离原始位置的大小及复位所 需的时间。
注意增益
2.
1 (1 e ) h(t ) 增益 (1 e ) Kt 100 Kt t 1 (1 e ) 0.03 Kt t s 3T
Kt
1 T 100Kt

t T
R(s )
• 一阶系统如 图所示,试 求: 计算单位阶 跃响应和调 节时间 如果要求 ts≤0.1s,试 问系统的反 馈系数Kt应 调整为何值?
n为根的实部的模值;
d n 1 2 为阻尼振荡角频率
3.欠阻尼 (0 1)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 n C ( s) 2 2 R(s) s + 2n s + n
2 n 1 c( s ) 2 2 s + 2n s + n s
nt
s1,s2完全取决于ξ,n两个参数。 当输入为阶跃信号时,则微分方程解的形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