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_李忠元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师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师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师生心理影响的调查摘要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化学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团队意识、个人意志等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新课标实施对师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原因,针对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影响高中师生化学新课标调查与分析学习困难学习方法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师生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对师生的心理影响怎样?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通过调查发现,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给广大学生、老师和家长均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他们有较好的帮助。

1调查内容与结果1.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高中学生、教师和家长为主要调查对象,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也有经济较落后的内陆地区。

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代表性。

1.2调查形式本次调查分别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2种形式。

网上问卷调查239份,其中学生问卷166份,教师问卷33份,家长问卷40份。

现场问卷调查向重点中学学生发放问卷103份,普通中学114份,学生在不记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问卷。

调查化学教师26人,5人为教研组长,家长19人,访问学校领导2人。

不对调查对象作任何提示,只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回答,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1.3调查内容与结果2调查结果分析2.1学生调查情况分析从表1可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实验探究,占53.64%,在做实验中只有6.15%的普通中学学生常充当观众,这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

化学考试前心情很紧张的学生只有10.3%,有89.7%的学生没有受到考前过于紧张的情绪影响。

由于新的化学教材更贴近生活,简化了化学反应计算等内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压力减轻,有19.23%的学生称没有压力,只有27.47%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心理压力较大,重点中学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只有13.95%。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58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和内容上都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贯穿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测试中最具有“综合”意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观察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一、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环节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环节一——实验准备环节。

教师自身要对实验进行研究,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

同时,实验准备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学习。

环节二——讲解实验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详细地把实验过程、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耐心予以讲解,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与探究中做到有的放矢。

环节三——指导实验环节。

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指导和督查。

环节四——引导探究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实验预习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加以指导和提示。

环节五——实验总结环节。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总结化学实验得到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行过程进行评价,对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点评,以使学生在下次实验中引起注意,从而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二、由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动手自主实验转变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模式:针对每一课时,教师先讲授化学实验新知识,然后再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操作,让学生在下面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验证刚才所学的化学实验新知识。

在这种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

新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实验,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所以,如果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就必须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多让学生参与动手,在教学设计上,多增加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策略

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策略

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成因及矫正策略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苑猿园苑怨怨) 祁爱儒●摘 要:在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高一化学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学校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改进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渗透化学元认知等方面来矫正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的心理障碍,以帮助他们走出高一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阴霾.关键词: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矫正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18-0078-02 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问题是实施教育层面普遍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特别是在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学高一化学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心里障碍已成为影响学校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探赜矫正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策略显得势在必行.什么是“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呢?其成因又是什么呢?通过对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成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产生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初高中衔接短期内难以适应、对化学学习的自我有效监控不力,从而产生了厌学焦虑、盲目学习、不自信等诸方面的心理障碍.我们应该在摸清学生学习高一化学心理障碍成因的基础上,从改进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渗透化学元认知等方面来矫正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的心理障碍,以帮助他们走出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阴霾.一、改进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提高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的心理适应能力1.注重课标、教材、学生的磨合注重课标、教材、学生的磨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过程.教师既要明确现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通过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强化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功能.又要知道为了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为了凸现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在充分关注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思维启迪,通过增加学生的动手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同时在化学概念的表述方法等方面向国际统一的表达方式靠拢,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化学门槛.而现行高中化学新课标(实验)规定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重点更着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诸多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对比、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有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意识的养成,并能够对化学相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些变更使初高中的化学衔接教学显得更趋必要,由此可以感悟到熟悉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差异是化学老师的第一要务.学生从初三升入高一,年龄段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在抽象概括、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了质的变化,较能自觉地运用理论为指导去分析、判断、综 ▶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高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是很丰富的.我们知道自我体验是对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而自我效能感又是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由于学生学习高一化学体验过许多的失败教训,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其细化学习目标,并为他们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亲眼看到自己在高一化学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或成绩,进而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试想若通过许多次这样成功的体验,他们肯定会重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也会重新燃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业自我效能感.3.树立恰当的榜样典范,强化学生学习高一化学有效的替代性经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观察到的强化不仅传递信息,而且激起观察者的动机.看到他人受到强化,观察者会产生做同一行动会得到同样利益的预测.当学生看到所树立榜样典范在某种化学学习活动中取得了成功,便会肯定自己也能获得成功;同样,当看到眼前是失败的一幕情景时,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就会大大降低,认为若是自己也是如此.但是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学习高一化学主要是从同学身上获得替代性经验,同学是他们最好的榜样典范.因此,教师要为他们树立成功而恰当的榜样典范,让学生从身边的同学身上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获得有效的替代性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4.培养良好的性格,使学生乐观、积极、勇敢地面对学习高一化学过程中的困难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心理障碍的学生性格特征为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丧失信心、依赖心强、逆反心理强等消极性格.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他们形成开明、乐观、向上、主动、勤奋好学等良好性格特征,使他们能够勇于面对困难、挫折、挑战,不逃避、不退缩、不轻易放弃,并为他们创设磨练意志的情境和机会,使之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种良好性格的基础上会有效促进他们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本文是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课题立项号:GS 【2015】GHB0720)系列论文)参考文献[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王玲编著.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77.[5]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9-190.—87—All Rights Reserved.合各种实例,学习方法从“机械经验型”向“理解理论型”转化.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衔接,让学生学会能将化学信息按特定情境下抽象、概括成规律,并用于分析、解决情境下的问题.由此可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成就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 2.注重衔接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刚入学的农村高一学生总喜欢把初中惯用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沿用到高中来学习化学.因此教好开学的高一化学学法指导课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及时,如利用好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就彰显出了学法指导的必要性.要让学生知道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要将初中惯用的背实验改为做实验.这就给学生指出了初高中化学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差异,教师要善于诱导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规律.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善于总结归纳课本知识的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自学化学的能力.3.注重循序渐进在“磨合”期的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好知识内容的层次性,高一化学教学要注重循序渐进,抓实双基教学,有计划地分散教学难点,扶助学生跨越知识能力上的阶梯,逐步提高教学要求.如对于贯穿于整个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学生的认识活动经历了:有氧气参与且有得失氧的反应(表面)→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初级)→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本质)→原电池、电解池(应用),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对这一概念理解是随着学生知识结构层次和认知结构层次的提高而逐渐完善的.就从这一个知识点上凸显出:要以抓实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为前提,以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为依托的.总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工作和教学策略涉及因素很多,但只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时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点的衔接策略、注重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层次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改进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以提高农村学生学习高一化学的心理适应能力.二、渗透化学元认知改善学生学习高一化学的能力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或与之相关的活动的认识.元认知研究已表明:元认知能力是随着学生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一般较高,即他们善于计划、调控、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善于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既定目标.在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新课程理念指出,“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会学习,懂得思考”应成为化学教育教学的现实课题.因此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聚焦化学课堂教学、关注个性化辅导,以最大限度帮助农村高一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化学元认知,从而改善他们学习高一化学的能力.1.聚焦化学元认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化学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对“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方法的教学中是怎样来渗透化学元认知:认知: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始终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特别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不同方法,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而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物质概念及性质的理解与判断是较难理解的环节,也是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根据初中化学所讲的“是否有氧参与”为抓手进行相关问题的判断与解决,而进入高中就有根据“特征”和“本质”两种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显然,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元认知的“调节”过程,解题需要对所发生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加以必要的调整.再认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把他们先前的知识和当前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回顾思维过程,“清醒地”判断自己对问题明确地知道了什么,想怎样解答问题,又是怎样遇到障碍的.一方面是为了学生了解自己以前的知识情况与明确现在的学习任务与困难,积极进行自我元认知的监控,另一方面也是想要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避免只凭经验处理问题.继续认知:在解决化学题时,老师一般都要进行解题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关注:捕捉题中重要信息,审视每个知识点的发散度,特别是从知识链上对知识内容作多角度的理解,以开辟简洁、迅速的新的解题通道,以提高整个解题的观点和思维的层次,从而使学生对题目的认知更加深刻和全面.例如比较“是否有氧参与”、“是否有化合价的升降(特征)”两种方法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显然抓住“特征”来判断更完善,判断结果更准确.总之,在学会解题中积极主动地去发展元认知能力.当然,在解题过程的关键环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监控.在整个问题解决之后,还要对元认知在解题中作用进行总结、反思,以达到对元认知的掌握和巩固. 2.关注个性化辅导中激活与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元认知能力心理障碍的学生认知结构各有其特点,在知识认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它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影响.教师在分层次进行个别辅导时,在化学训练问题的设计上运用变式,强调对比性,例如: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实验4-8】作变式设计时,可设计成如下问题:比较下列实验装置在结构上的相似与不同,说明怎样在各装置中引发喷泉现象?若想在图3装置中产生双喷泉和喷烟现象,又该怎样操作?喷泉实验是不是只能喷出液体?心理障碍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基本上还处于“他控”水平,老师在个别辅导时要从只注意解决化学问题的操作转向对化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控制的注意,特别要注意化学问题及时纠错的指导.在图1与图2、图3和图4的设计变化比较中,个体学生会基本掌握喷泉实验操作与应用,实现了个体自身知识体系在建构中的有效迁移.在化学学习中加强对个体思维活动的监控,是渗透化学元认知监控的具体措施,因而也是提高化学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自主学习需要学生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因为元认知技能是逐渐习得的,要从“他控”转变到“自控”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化学元认知能力的渗透需要长期的进行.(本文是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720)论文)—97—All Rights Reserved.。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师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师生心理影响的调查
3.9 5 0 4.7 7 3 1.4 7 5
比例 / 5.3 7 2 1. 6 4 4 2. l 8 3 6.5 2 O 2. 1 7 1 1. 4 O 8 4.9 69 3.5 67 1. 7 62 4.6 0 9 4.9 75 1. 5 14 6 6 .3 4.8 5 1 4. 9 8 1
虑、 团队意识 、 个人 意 志等各 种心理 问题 进行调 查 , 分析 了 当前 高 中化 学 新课标 实施 对 师 生产 生 的心
理 影 响 因素及 产 生 的原 因, 对 师生在 教 学 中存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各 种心 理 问题 , 出了相 应 的建 议 。 针 提
关键 词 心理 影 响 高 中师生 化 学新课 标 调查 与分 析 学 习 困难 学 习方法
网上 问卷调 查 29份 , 中学 生 问卷 16份 , 3 其 6 教 师 问卷 3 份 , 长 问卷 4 份 。 3 家 0 现场 问卷 调 查 向 重 点 中学 学 生 发 放 问 卷 1 3 0 份 , 通 中学 14份 , 普 1 学生在 不记 名 的情 况下 独立完 成 问卷 。调 查 化学 教 师 2 6人 , 为 教 研 组 长 , 5人 家 长1 9人 , 问学 校领 导 2 。不 对调查 对象作 任何 访 人 提示 , 只要求 他们 实事 求是 回答 , 以确保 调查结 果 的 准确 性[ ¨。 1 3 调查 内容 与结果 .
学 习 化 学 的 心理 压 力 A、 大 B小 、 c、 没有
5. 1 6 3 4.9 3 6 0 4. 66 4.3 56 7 7 .7 4.9 3 6 1. 2 94 3. 9 68 5.9 04 4. 1 95 0 0 7.4 86 2 _6 l3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

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知识的学习积 极 主 动 性 得 以 有 效 提 升袁在 学 习 的 动 力 上 才能充分的调 动袁从 而 将 化 学 知 识 的 学 习 效 率 水 平 得 以 有效提升援 在具体的有效策略应用上袁教师就要能对学生 有充分的了解袁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以应用袁这样 才能针对性的 解 决 实 际 问 题袁将 学 生 的 化 学 知 识 学 习 兴 趣得以有效激发袁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援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渊圆圆员园园园冤 张为明 荫
摘 要院处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背景下袁注重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就比较重要袁从教学的模式上加以优化袁不断提升化学
教学的质量袁就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援 基于此袁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的问题和有效教学进
第二袁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袁要能充分注重人性化教学 的理念融入援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袁对 素质教学就有着要求上的提高援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袁就 要能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得以重视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习 群体袁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袁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提升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援
在这一案例的引入下袁就能将学生带进到情境当中袁 促进学生对实 际 问 题 的 探 究袁让 学 生 对 金 属 钠 的 一 个 特 性进行说明援 这样的趣味性教学就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 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援 在这样的趣味性的情境设置下袁对整 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得以良好的呈现援
总而言之袁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 学袁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注重袁只有在教学的科学策略实 施下袁才能有助于教学的效率水平提升援 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 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袁在相应的策略实施 下袁就能有助于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援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 析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高 中化 学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杨 再 雍 李 明 玉
( 广 西 柳 州 地: 有 效教 学是 素 质 教 育的 核 心 理 念 ,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是 教 育教 学 改 革的 共 同追 求 , 课 程 改革 的 首 要 目标 是 提 高教 学 有效性。 “ 有 效教 学” 就 是 指 有 效 地促 进 学 生发展 , 有 效 地 实施 。 然 而, 再度 审视 当前 的 高 中化 学课 堂教 学 。 热 闹 背后 的 有 效 性 却 不 容 乐观 。 常看 到 的 仍是 “ 教 师 带 着教 材 走 向 学 生” 或“ 教师 带 着 学 生 走 向教 材 ” , 往 往 是 教 师 在课 堂上 讲 得 口干 舌燥 、 筋 疲 力尽 , 而学 生 却 听得 头 昏脑 涨 , 难 以取 得 良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如 何 才 能 在 有 限 时 间 和 空 间 内取 得 尽 可 能 高 的教 学效 益呢 ? 本 文 围绕 课 堂 讲 授 、 教 学方式、 习题 教 学 、 实 验教 学 、 学 习 习 惯 等 方 面. 探 讨 如 何提 高新 课 程 下 化 学教 学的 有 效性 。 关 键 词 :高 中化 学 教 学 教 学 方 式 习 题 教 学 实验 教 学 学 习 习惯 教 学 改 革 是课 程 改 革 系 统 工 程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当 前 中 学 教 学有 一 个 非 常 突 出 的 问 题 ,这 就 是 :老 师 教 得 很 辛 苦, 学生学得很痛苦 , 但 学 生 没 有 得 到 应 有 发 展 。教 师 到 底 应 拥有 什 么样 的有 效 教学 理念 , 掌 握 哪 些 有 效 的教 学 策 略 . 就 显 得格 外值 得 关 注 。 关 于 教 学 的 有效 性 .一 般 是 指 通 过 教 师 一 段 时间 的教 学 后, 学 生 所 获 得 的具 体 的进 步 或 发展 。 也 就 是说 , 学 生 有 无进 步 或发 展 是 教学 有 没 有效 益 的 唯 一指 标 …。 教 学有 无 效 益 , 并不 是 指教 师有 没 有 完成 教学 内容 或 教 得认 真 不 认 真 , 而 是 指 学生 有 没 有 学 到什 么 或 学 得好 不 好 。如 果 学 生 不 想 学 或 者 学 了没 有 进步, 即使 教 师 教 得 很 辛 苦 也 是 无 效 教 学 , 同 样 如 果 学 生 学 得 很辛 苦 , 但 没 有 得 到 应有 的 发 展 , 则 也 是 无 效 或 低效 教学 ] 。 随着 2 0 1 2 年 广 西 新 课 改 的 实 行 .我 国高 中新 课 程 已全 面 进 入 实施 阶段 , 新 课 程 理 念 由理 论 层 面转 入 实践 层 面 , 直 接 影 响 教 师 教 学行 为 、 课程形态 、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的 转 变 。在 新 课 堂 中教师如何选用 优化教学策 略 , 引导 学 生 进 行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学 习 , 以实 现 高效 的课 堂 教 学 仍 是 当 前 课 堂 改 革 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而 探 究 与 新 课 程 相适 应 的课 堂 教 学 方 式 , 即在 有 限 的 教学时间 内 . 以较 小 的 投 入 . 获得较 大的教学效 果 . 则 是 教 师 直 追求 的 目标 。 在 新课 程 背 景下 , 只 有 进 一 步 提 高 教 学有 效 性. 才 能 真 正 达 到 提 高 学 生综 合 素 质 的根 本 要 求 。 那么 , 如 何 才 能提 高 教 学有 效 性 呢 ? 笔 者 以高 中 化学 为 例 , 从 课堂讲 授 、 教学 方式 、 习题教学 、 实验教 学 、 学 习 习惯 等 方 面. 探 讨 如 何 提 高 新 课 程 下 化 学 教 学 的有 效 性 。 1 . 课 堂讲 授 的 有 效 性 。 有 效 的 讲 授 可 以使 学 生 用 最 少 的 时 间获 取 最 大 量 的知 识 . 提 高学 习效 率 。 要 提 高课 堂讲 授 的有 效性 ,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就要 做 到 : ( 1 ) 讲 授语 言直观 、 明 了: 要 求 言语 通 俗 、 明 白、 有趣 、 富有启发 性和感染 力 ; ( 2 ) 讲 授 语 言 幽 默: 课 堂上 . 学 生感到疲劳 时 . 或 是 要 批 评 学 生 又 要 避 免 正 面 冲突时 , 教 师 不 妨 应 用 自 己 的智 慧 幽 它 一 默 , 缓 和课堂气 氛 , 也 可增 强 教 师 的亲 和力 ; ( 3 ) 讲授 内容简明化 、 条 理化 : 例 如 讲 “ 化学平衡” 时. 由于 化 学 平 衡 的特 征 的 内容 多且 抽 象 , 学 生 一 时难以接受 . 若教 师将之概括为 “ 逆” 、 “ 等” 、 “ 动” 、 “ 定” 、 “ 变” 五个字 . 即可 将 冗 长 的描 述 转 化 成 精 练 的语 句 , 将 讲 授 内容 简

养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养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福 建教育 学 o8 第9 学院 报20年 期 团
维普资讯
质教 育论坛
3化 学学科有着广泛的实用性 , 利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兴 、 有

方 向、 内容 和方法符合他们 各 自心理发展 的需求 时, 才能 引起
学生的共鸣, 收到 良好 的效果 。学生 的学科兴趣尽管是可 以培
迫 振动 时 , 固有 周期 对振 幅 的影 响 , 自然 得 出“当驱动 力 的 周期与物 体 的固有周 期相等 时 , 迫振 动 的振 幅达 到最 大 ” 受
的结论 。
包 智力、 括 非智力 因素 高中 学教 学 中注 化
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兴趣, 促进化学学习。
解 决教学 中的难点问题 。 此外 , 还可 以联系 生活实 际创 设问题情境、 比比较创设 对 情 境等多种方法 来设计好我们 的课堂 , 出物理情境 的“ ” 突 新 ( 内容 新、设 问新) “ ” 问题情境 出奇不意) “ ( 、奇 ( 、 实” 符合 学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 提高学生 的
反应 和氯气 实验室制法等实验 , 先布 置阅读 实验 内容 , 学生兴 备不 已, 一旦 让学生 自己 动手 实验 时, 又担心 自己实验的失败 。这 就
要 紧 扣 学 生 这 种 心 理 需 求 及 时 讲 解 和 启 发
有关化学 反应 原理 , 操作要求 , 同学们全神 贯注 的听讲后 , 自己动手, 克服 了心理障碍 , 激起兴趣 。 又如 , 学习卤素开始 , 在 同学们对 溴水、 碘水 的颜 色和 C 1 萃取后溶液 的状况和颜 C 色总 是说 不清楚 , 背诵课 本上 的叙 述 , 记忆
【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化学; 心理素质

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探究学习

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探究学习

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探究学习江西省赣州全南中学(猿源员愿园园) 杨章泉●摘 要:在新课标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不仅应该做好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而且必须对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使得现有的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向学生传授新的文化知识,不仅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文化知识的魅力之处,而且在日后的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思考.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教育教学,通过新的实践教学方案,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学习的能力.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探究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03-0084-01 一、新标改革背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我国进入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于高中化学教育中存在已久的问题,我国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转变了存在已久的教育教学观念,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并且把原来简单的知识教学的培养模式转变到多元化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理念中以教学课程的概念,教学课程的目标,实际教学的内容,固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固有的学习方式等各方面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思路,在现今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新的化学科学素养和丰富课题内容和创建弹性的教学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原有的传统高中教育教学的思路并不能有效的满足现代化学习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求.新课标的提出为现代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化学的学习课程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而且着力构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实践的人生观和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以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为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分为必修模块和自主选修模块,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提升空间和选择余地,通过这种新的课程改革也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和灵活适应性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二、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拓宽首先,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课程安排中,教师必须把高中化学课本的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而且要求非常完整,这就相当于通过复读机的方式复制化学知识传授给自己所教育的学生,而学生只有根据教材来学习化学知识,这就会出现一些教师非常努力的教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效果却让人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样很多现有的观点肯定是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父母往往会责怪学生不够努力,作为教师自己思考一下可以得出结论,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当今的学生教学,因为实际的教学中发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才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其次拓展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只存在板书和例题,而新课标的要求则是,可以采用新的信息技术,使得课堂可以利用生动多媒体模拟和PPT 画面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三、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学习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自觉的理论联系实际,关心自己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并且利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民主开放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这种轻松氛围下的创新教学方式,培养高中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四、加强高中生的化学实验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学作为课堂教学中一门与实验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学习好课堂理论之后,完成好化学实验学习和思考便成了学习好化学的关键.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化学实验室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实验的实践教学中,可以迅速的培养高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实践的实验学习可以让学生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经常通过实验去验证书本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以求得最真实最直观的学习状态,通过这种不断的提出、验证并学习的过程很好的培养的学生的求知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和探究的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要求的指导下,不断的把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新型的课程探索,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的教育方法,在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将积极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与自主性而不断的努力,培养新课标下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科学的学习中来.参考文献[1]潘平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初探[J ].教学经纬.2009:105[2]范锋浩.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J ].焦点.2009(12)—48—All Rights Reserved.。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实施,中学生的化学学习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其中,问题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问题意识是指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认识和思考能力的表现。

在化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培养中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探究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化学思维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探究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化学问题意识等。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程度;(2)学生对常见的化学现象和问题的认知水平;(3)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4)学生对于提高我们化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的看法。

2. 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比如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立足于新课程理念,探究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2)制定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措施;(3)实施教学方案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数据和表现数据;(4)分析并总结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能够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调查分析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后期的教学培训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2. 探究新课程理念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创新化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化学思维能力,为教师提供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教学目标、实施教育手段和培养学生的目标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3. 对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探究及教学策略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探究及教学策略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问题探究及教学策略作者:梁少河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4年第04期摘要: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学生面临初高中衔接、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转变等问题。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更有效学好高中化学知识。

关键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实验了好几年。

教学中发现,高一新生开始都是充满热情、带着渴望的眼神听课。

但是经过几次考试,特别是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后,学生学习化学明显出现“两极分化”。

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显得更自信、更积极,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是眉头紧锁,很吃力的表情。

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一部分学生只能逃避,放弃学习化学。

学生学习化学的表现不同,实质上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能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高一年段4个平行班共208名学生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一些老师的访谈。

总结出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自我定位的心理刚上高中时,学生总体有一个自我定位。

有的学生比较自信,认为初中化学很好学,高中化学也只要听懂课、考前复习一下就行,存在放松的思想。

有的学生原本化学成绩就不好,平时也听说高中化学很难,认为自已化学肯定学不好,就会产生畏难心理。

2.依赖老师的心理初中时,老师可能会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总结,学生会背,按模板解题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但这样也使学生普遍存在依赖老师的心理。

到了高中,学生也希望这样学好化学,对老师过度依赖,缺乏对化学知识的自主总结、梳理,不仅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且无法掌握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3.自卑的心理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个体的行为动机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该任务的知觉,即自我效能感。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研究总报告 2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研究总报告 2

研究总报告课题名称: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课题类别:国家级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 G S1*******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课题组参与人员: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

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

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

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目标的实现最基础的根源在教育,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

我校在2008年就确立了“对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优化策略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课后能及时 复习反思
83 86.5 ll 5.4
\翌日 \
学生 高一/% 高二/% 高三/%
表4学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学习兴麓差异分析 直觉兴趣 (观察实验、模型等)
28.8 12.6 8.9
操作兴趣 (动手做实验)
78.5 70.8 7Z.6
探究兴趣 (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15.4 l 8.9 11.9
抽象概括 知识的兴趣
10.4 12.8 16.2
万方数据
2012年第3期
化学教育
・23・
调查结果显示,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明显地具 备以下特征: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活跃敏捷、观 察细致敏锐、想象丰富、理解力强、注意力集中、 记忆力也较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富有独立 性和创造性等。这些也正是化学学习需具备的优秀 心理品质。 化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认知心理上明显存
不能在大脑中有序地储存知识。④思维不灵活,思
维定势占主导作用。⑤活跃思维的变式训练不到
位。

师上课不认真,学生就会给教师贴“标签”—— 解决不良心理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存 “化学老师教学不认真,不称职”,从而影响师生关 系,这是学生对教师的定位。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一定要多关心学 生,多找学生谈话、沟通,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学 习的畏难心理.努力改变学生对教师先人为主的不 良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我能学好化学的必胜信心。 再加上教师上课风趣幽默,教法新颖,措施得当, 关心学生,并能经常针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发、 鼓励,学生自然会从内心喜欢化学这门学科。亲其
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理、认知心理及学习习惯等。问卷调查时间约为 45分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3 份,回收率为98.1%。剔除不合格问卷,得到有 效问卷300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47人, 不存在样本上的偏差,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者:宗志红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14期摘要:文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异常心理的分析,提出了优化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改革教法学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行意志力教育,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受到启发。

关键词:化学教学健康心理培养中图分类号:G40-012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它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化学教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目前有近百分之三十二的高中生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障碍,沉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羁绊着他们个性潜能的发挥。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给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对症下药,以心理素质的改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中学生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1.化学学习中的焦虑、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在上高中之后,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化,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增强,较初中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尤其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的复杂性,使一些目标过高而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又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特别是当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同学有差距时,便产生自己能不能学习好化学的疑问?遇到困难时不愿与别人交流,封闭、压抑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成绩仍不理想,便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在同学面前没面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导致了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

2.化学学习中的消极、厌倦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不断得到的成功体验。

如果化学学习上的“拦路虎”较多,成功的体验较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下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化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因素会严重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在实验班进行了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结果显示,学生心理障碍明显减轻,心理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学习心理障碍调查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心理辅导1问题提出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中重视智力因素的研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全面提高下一代的科学素质。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2个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都是复杂的心理因素,共同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活动。

智力因素的好坏一般取决于智商,而智商呈正态分布,多数人的智商接近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一般人的智商有差异,但差异不大,而差异大的是非智力因素。

因此,在一定智力因素的基础上,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是决定人一生成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基础素质,也是一种核心的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并发展的内因,因而心理素质也被称为第一素质。

中学阶段,化学学科是一门学生普遍认为不太难的学科,但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会遇到较多的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与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关,因而有必要在这方面作一些调查与分析。

2研究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巢湖一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共1848名学生。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新课改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李忠元
【期刊名称】《化学教学》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一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我们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广大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进展较为顺利,态势良好,成绩也较显著。

现将我们的几点做法与体会简述如下,希能为将进入新课改的实验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李忠元
【作者单位】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铜山,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迈好高中化学第一步——关于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J], 丁雯;
2.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探索——2009年(暨第四届)全国实验区高中
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观摩体会 [J], 吴琼;崔峰
3.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情境教学现状的反馈与思考——来自江苏新课程实验区的调查报告 [J], 陆真;林菲菲;张怡天;郁云
4.迈好高中化学第一步--关于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J], 丁雯
5.转变学习方式,构建生态课堂——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几点体会 [J], 王发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目前, 由于学生班额数 大, 每个班都 有 5 0人 开外 , 教 师只能 围着几个 学实验 中的多种新鲜 感觉只剩下视觉 和听觉 , 实验的真 实性大打 折扣 , 学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转 。目前 , 高 中化学 新课 程 改革 。 还没 有找到一 种行之 生缺乏对实验本身的真实体验. 那些在现有条件下能够 完成 的演示实验绝 有效的实验探 究教学模式 , 能适用于现有 的大班级教 学。实验探究是一个 对 不用 电脑模拟或者 实验视频代替 , 并且还要在课堂演 示之前进行充分 的
◆ ◆ ◆ ◆ ◆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高 中化 学 实 验 教 学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解 决 策 略
◆ 魏德兢
( 厦门市集美区集美乐安中学 )
【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 学改革 的深化 , 对化 学实验的要 求逐步提高 , 但在化学实验 的实际教 学中, 相关人 员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 实际操
示实验 , 缺乏新颖性 , 故学生对实验积极性不高 , 甚至在 实验 之前学生就有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 学重点和难点 。 取得更好 的教学效 果。播 放一些有毒 了消极的心理期待 , 在这种逆 势情况下 , 化 学教学 想通过 实验过程 来激发 的、 危险的实验的视频, 或者利用实验视频多次重复 实验 的过程 或现象 。 在 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是完全不可能的。 2 . 班级规模 大难 以有效地组织实验探究教学 教学 中是可行的 , 甚至是必须的。但是 , 一味依赖 多媒体技 术而脱离实验 , 学 生看不到反应现象、 嗅不 到气体气 味, 感受不 到反应 的吸、 放热 现象 , 化
开放 的过程 , 学 生需要 一定 的时间 , 才 能 较 好 地 完 成 问题 探 究 的 全 过 程 。 准备实验 , 这样才能展示给学生真实的化学实验 。甚至 一些 简单易行 的演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高中化学课堂的活力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高中化学课堂的活力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高中化学课堂的活力
李忠义
【期刊名称】《新校园(学习)》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以学生为中心,阐述了激发高中化学课堂活力的有效办法.
【总页数】1页(P77)
【作者】李忠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山东济南 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借助想象之力激发课堂活力——浅谈激发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课堂活力的策略
2.构建趣味课堂,激发课堂活力r——谈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激发
3.挖掘内容的活力激发学习的活力增强课堂的活力
4.构建趣味课堂,激发课堂活力——谈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激发
5.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山东省烟台市出台23条“硬核”措施激发市场活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潮起潮落,月圆月缺,雁去雁回,花开花谢,自然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之中,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高中化学新课标向我们走来,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这恰好结合高中化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我具体做了如下几项研究工作。

一、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的研究众所周知: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智力水平,引起行动的迟钝和精神的疲惫,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正常行为瓦解。

可见,消极不良的情绪能给人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学生消极情绪包括:悲观、厌学、自卑、嫉妒、伤感、郁闷、颓唐、不能自制、担忧、恐惧、骄傲、不适应环境、记忆下降、反应迟钝、失眠等。

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第一来自家庭父母离异及经济状况等;第二在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如老师及同学的挖苦或讽刺;第三自身的原因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呢?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做的:第一、及时的发现问题、用语言激发兴趣,教师走进课堂第一件事就是环顾一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组织课堂教学,用简短的三俩句话就可以将学生带入你要求学生进入的化学世界中。

例如、在高一化学第一节上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你们知道吗?古代化学家用火将粘土炼制成秦砖汉瓦,人类才告别了结草为庐、掘地为穴的原始生活,古代化学家用湿法炼制技术炼制出青铜、钢铁人类才告别了石器时代进入了工业社会。

近代的化学家用石灰石、粘土、沙子合成了水泥,我们才能建筑高楼大厦。

第二、对症下药,解开心结。

有时课堂教学时间所限不能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更需要引起家长和班主任的重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对学说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度过青春期。

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全面发展。

要指导学生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李忠元(江苏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221116)摘要 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新课程实施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差异,为教师顺利实施化学教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心理提供解决对策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 化学学习心理 问卷调查 认知心理 学习习惯 厌学心理1 问题的提出学习心理问题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成为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

化学学习心理问题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可能涉及厌学心理、实验恐惧心理、自卑自弃心理、对教师过分依赖心理等。

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心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习成绩也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不良的学习心理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

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对化学的心理态度不仅影响他们自身学习化学的行为和成效,更与在高二时选修化学的人数直接相关。

几年来,江苏省选修化学的人数急剧减少(2007年高考江苏化学考生约25万人,2008年约15万,2009年后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不少专家担心这会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心理调查,了解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的差异,为教师顺利开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心理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我县2所四星级高中、5所三星级高中随机抽取的360名学生(高一120人、高二120人、高三120人,其中男生185人,女生175人),高一学生没有分科,高二、高三学生则全部是选修化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采取抽样问卷法,问卷采用开放性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化学的非认知心理、认知心理及学习习惯等。

问卷调查时间约为45分钟。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3份,回收率为98.1%。

剔除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00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47人,不存在样本上的偏差,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3 调查结果分析3.1 高中生化学学习的非认知心理的调查与分析学习的非认知心理即为我们平常所说的非智力因素。

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弗克斯勒于1950年提出的。

其内容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习惯等心理品质。

非认知心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习行为起动力和调节的作用。

针对我县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非认知心理的现状,笔者采用了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2)你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是怎样的?(3)你对化学学科学习的态度如何?(4)你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采取的态度是什么?(5)你的化学学习方法和能力如何?(6)有哪些因素影响你对化学的学习?(7)你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8)你最希望老师怎样进行化学课教学等。

形式有单选题和主观简答题2种,调查结果分析如表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良好的化学学习非认知心理品质是:学习目的明确、动机远大、兴趣广泛、意志坚强、能经得起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打击、性格独立、做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心,富有好胜心、进取心、有恒心、有毅力。

表1 学生化学学习非认知心理的差异分析内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对化学有较浓的兴趣学习意志坚定,经得起挫折受老师的影响较大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四星级高中(96人)95 74 82 88 77所占比例/%98.9 77 85.4 91.7 80.2三星级高中(204人)84 45 66 144 69所占比例/%41.2 22 32.3 70.5 33.8 而化学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的非认知心理上表现出以下共性问题:(1)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内驱力。

有63.8%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的目的“仅是为了高考”。

应付考试是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

(2)学习兴趣低下,态度不良。

主要表现为:①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无远大的人生理想,认为学习是为别人学的;②存在消极心理,学习不热情、缺乏学习激情,没有责任感;③焦虑、厌学、甚至逃学等;④学习行为不端正,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抄袭作业等。

(3)意志软弱。

主要表现在:①学习需在教师或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缺少主动性、积极性;②自信心差,2次考试成绩不如意,就对自己失去信心,给自己贴上标签“我的初中化学基础差,我学不好化学”;③学习上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困难就消极放弃;④缺乏自控力,虽有时很想学习,但经不起不良诱惑,如上网、看武侠小说等,缺乏毅力与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2 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认知心理调查与分析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

对学生的认知心理,笔者主要采用了调查、观察、谈话、学生自我陈述、心理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在首先进行的课题研究中对选定的36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客观的、认真的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从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国内外有关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著为理论依据,内容涉及认知领域的10个方面。

综合分析的调查结果见表2、3、4。

表2 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心理差异分析内容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科学的记忆方法思维能力较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学习集中注意力,能把握好学习的环节四星级高中(96人)77 67 78 67 88所占比例/%80.2 69.8 81.2 69.8 91.7三星级高中(204人)76 45 63 135 30所占比例/%37.3 22.1 30.9 66.2 14.7表3 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分析内容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及时认真完成作业课后能及时复习反思四星级高中(96人)68 82 96 83所占比例/%70.8 85.4 100 86.5三星级高中(204人)41 73 140 11所占比例/%20.1 35.8 68.6 5.4表4 学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学习兴趣差异分析项目学生直觉兴趣(观察实验、模型等)操作兴趣(动手做实验)探究兴趣(参加化学课外活动)抽象概括知识的兴趣高一/%28.8 78.5 15.4 10.4高二/%12.6 70.8 18.9 12.8高三/%8.9 72.6 11.9 16.2 调查结果显示,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明显地具备以下特征: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活跃敏捷、观察细致敏锐、想象丰富、理解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也较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等。

这些也正是化学学习需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

化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认知心理上明显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注意力差。

上课听讲、观察实验、自习时易出现注意范围小、注意分配力差、注意转移慢、注意易泛化走神等现象;在考试中出现审题不清、运算错误率高、对题中关键的字词往往视而不见,甚至答非所问等现象。

(2)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主要表现在:①过分依赖教师,学习被动,学习无计划性,学习的知识多是经过死记硬背得来的。

②没有按学科要求认真落实学习的各个环节,不能做到环环相扣,而是随意性较强。

众所周知,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独特的作用,预习是听课的准备、听课是学习的关键、作业是对听课知识的消化巩固、复习是对知识的提高升华,它们之间存在互相衔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3)化学思维能力差。

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缺乏化学基础和一些必要的化学技能(如化学用语的书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未能真正掌握)。

②相关基础学科差。

如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差,导致计算能力差,语文文字理解力差,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从而错误解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科学习。

③没形成化学知识框架结构。

如没有弄清化学概念之间、原理之间、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缺乏系统性、网络性,不能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规律化,不能在大脑中有序地储存知识。

④思维不灵活,思维定势占主导作用。

⑤活跃思维的变式训练不到位。

4 解决不良心理问题的对策通过以上分析,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改进对策。

4.1 克服学习中的厌学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如果学习上的“拦路虎”较多,而成功的体验较少,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精神压力,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忧心忡忡。

化学学科知识点繁杂、零散,条理性不强,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加深了学习难度,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频繁的考试、检测,有积极的一面,如查漏补缺,及时反馈;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使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形成精神压力,产生忧虑心理,这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摆脱,时间久了就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毅力不坚定,没有知难而进的学习精神。

经过对基础年级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上2种原因占不喜欢学习化学的学生的61%。

高二选修时不选化学的主要原因也是对化学不感兴趣、感到化学难学或化学基础差这3个方面,约占61%~72%。

学生的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多做化学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学习成绩出现下滑的学生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师要把握准教材和大纲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一步到位,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分解难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4.2 改变化学学习中的“定位”心理在学生的学习心理上,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习惯,有一个自我评价,相当于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学生对自己在群体位置中的反映。

比如,“我天生就不是学化学的料”,“我初中时化学基础就差”,“我智力差,学不好化学”,“我笨手笨脚,总做不好实验”,“我记忆力差,总记不住所学内容”,这是学生给自己的定位。

又比如,“化学难学难记,不好理解”,“不做化学实验也能学好化学”,“化学实验丰富多彩,学化学既有趣又实用”,这是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定位。

教师上课不认真,学生就会给教师贴“标签”———“化学老师教学不认真,不称职”,从而影响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对教师的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