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针对高中英语课程,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将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任务包括对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整合教学,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在经过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语言运用能力。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和探究。
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英语知识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长足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单元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熟练运用英语语法知识,提高句子结构和篇章的组织能力;(3)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能够理解并获取关键信息;(4)提升英语口语水平,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5)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6)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撰写不同类型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采用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英语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尊重、包容的态度,提高人际沟通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不同文化,增强国际视野;(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初中地理“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以八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地理“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以八年级上册为例一、概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度学习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初中地理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对地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八年级上册作为初中地理学科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以八年级上册地理学科为例,探讨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地理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1. 背景介绍: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挑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知识点本身,而忽视了对地理环境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还面临着一系列其他挑战。
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探索新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和模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2. 深度学习的概念及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方案1. 介绍深度研究是一种机器研究的分支,它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运作方式来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深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项目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理解深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 掌握常用的深度研究算法和技术。
- 能够使用深度研究框架进行模型设计和训练。
- 能够应用深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 深度研究基础知识:神经网络结构、激活函数、损失函数等。
- 常见深度研究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自动编码器等。
- 深度研究框架:TensorFlow、Keras等。
- 深度研究应用案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4.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通过理论讲解深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算法,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课堂互动与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问题讨论,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通过分析真实的深度研究应用案例,并进行实践演练,加深学生对深度研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深度研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深度研究项目,包括模型设计、训练和评估等环节。
-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深度研究概念和算法的理解程度。
6.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研究,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和参考书籍:推荐相关深度研究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阅读。
- 代码示例和实践项目:提供深度研究的代码示例和实践项目,供学生练和实践。
- 在线研究资源:指导学生使用互联网上的研究资源,扩展他们的深度研究知识。
以上为《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深度学习,并提供实践项目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是当今新兴的一门学科,学习它的方式有不同的方法,但把它运用到习题教学中,可以让整个机构更容易掌握,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能力。
本文旨在以深度学习为主要框架,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探究如何运用深度学习的方式进行习题教学,以期达到学生知识的深度理解及能力的提升。
首先,在选取深度学习为主要框架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使用的知识点组合以及综合的学习原则。
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水平和课程要求,合理配置深度学习知识点和题型,以更有效地促进学习。
其次,在实际开展教学计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深度学习设计课程:首先要进行针对具体知识点的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再架构课程结构,可以灵活运用深度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法和现代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来建构核心概念。
(2)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在课程实施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来实现紧密的融合,如视频、应用实例、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对深度学习有更深入的理解。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深度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针对课程给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帮助他们加强认知能力及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内在调动学习动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评价,对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深度学习的教学计划有效性实施。
可以从口头测试,习题练习,考试成绩等方面考量,最终评价学生实施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成果。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深度学习的设计要有效配置知识点,运用多种媒介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及时评价,来实现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只有把深度学习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认知和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模板和案例模板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教学设计模板和案例模板一、引领性学习主题引领性学习主题概括了单元教学的主旨目标,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引领性学习主题中,应当突出本主题独特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这种独特的素养发展价值既包括依托于核心知识形成的学科思想与方法,也包括应当形成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观念。
后续的活动和评价设计都应支持这种素养发展价值的实现。
引领性学习主题为:(……此处阐述引领性学习主题)【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分析是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通过知识结构的分析可以聚焦核心知识,梳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确定主要的研究对象。
(……此处阐述核心知识和知识结构关系)(……此处绘制知识结构图)【课标要求与内容价值】课程标准概括化地阐述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及其价值。
基于课程标准可以确定核心概念,或者对自行概括的核心概念进行佐证。
(……此处阐述与该单元核心概念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论证内容价值)【主题学情分析】做主题学情分析时,可以跨越课时,整体性地探查和了解学生对本主题内容的认识。
除了分析知识基础外,应特别关注学生思路方法层面的基础和发展点,并结合一定的实证来诊断学生的障碍点。
(……此处阐述该单元的学生学情,包括具体概念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从前测的结果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障碍点:(……此处阐述学生存在的障碍点)从学生兴趣和活动经验的角度看,(……此处阐述学生的兴趣和活动经验)二、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课程育人具有整体性,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应当全面反映核心素养。
同时,单元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当是可落实、可检测的,应当有核心知识和活动作为载体。
这就需要在引领性学习主题的基础上,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挖掘主题学习内容独特的素养发展价值。
(……此处阐述该案例的内容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三、挑战性学习活动【设计依据与价值分析】挑战性学习活动强调“做中学”,因此要求“做”与“学”是紧密关联的,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与核心知识、思想方法是匹配的。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逆向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设计方法。
它通过颠倒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
于如何使用逆向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示例。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课程内容,确定要教授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然后,教师可以设计一
系列的学习任务和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课程内容。
在物理课上教授牛顿第一定
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
接下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
教科书、互联网资料、实验室设备等。
学生可以使用这些资源进行探索和实验,以深入理
解课程内容。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例子中,学生可以阅读教科书中关于牛顿定律的解释,观
察不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定律的有效性。
然后,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他们可以分享他们的观察、实验结果和想法,并一起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例子中,学生可以讨论
物体在不同摩擦力和施加力的情况下的运动规律,以及如何解释这些规律。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可以是一个小组展示、写一篇文章或
设计一个实验。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不仅仅是记住知识,而是真正理解和应用它们。
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例子中,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定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一、逆向教学的理论基础逆向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构建知识,并且将学习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逆向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2.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逆向教学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促进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构建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以上三种学习理论为逆向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逆向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逆向教学设计将这些理论融入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任务设计、资源整合、学习环境和学习评价。
1.任务设计在逆向教学设计中,任务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任务设计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任务设计还要注重任务的质量和深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逆向教学设计的另一核心要素。
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在任务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资源整合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
3.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逆向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实验室环境、实践环境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资源。
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理念
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理念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应用。
它的理念是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实现对复杂问题的学习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深度学习理念可以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应用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示例。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够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实验和模型评估。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授课内容(1)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前向传播、反向传播等;(2)深度学习的应用案例: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3)深度学习的实验方法和模型评估:如数据集的划分、损失函数的选择等。
2.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相关算法和模型;(2)案例分析:以实际的问题和案例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深度学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实验操作,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和模型训练等;(4)讨论和总结: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授课)(1)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讲解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讲解深度学习中的常用算法和模型。
2.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1)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如图像识别;(2)介绍该案例的背景和难点;(3)讲解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该问题;(4)分析该案例中的数据集、模型构建和模型评估等关键问题。
3. 第三阶段(实验操作)(1)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实验操作;(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3)构建适当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4)调整模型参数和超参数,优化模型效果。
4. 第四阶段(讨论和总结)(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与分析;(2)总结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和方法;(3)展望深度学习未来的发展方向。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工作方式,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学习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决策。
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以下是一个设计的参考:1.设计合适的课程结构:-引入深度学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深度学习相关的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着重讲解深度学习的算法和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给学生提供编程实践和项目实战机会;-结课时进行综合性项目展示和分享。
2.教学方法与手段:-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通过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同时安排线下授课和实践指导,提供互动和讨论的机会。
-项目驱动学习:设计实际的深度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和分享思路、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案例分析教学:选取一些经典的深度学习案例,讲解其思路和实现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案例中学习并运用理论知识。
-翻转课堂:在课前布置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视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际操作,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
3.选取适合的教材和资源:- 深度学习经典教材:如《Deep Learning》、《Deep Learning with Python》等。
- 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提供丰富的示例代码和实践项目。
-优秀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介绍一些开创性的深度学习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方向。
- 线上资源:优秀的深度学习教育平台(如Coursera、Udacity)、学术网站(如arXiv),提供视频课程、教学资料、论文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4.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和练习,包括理论和编程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本文以《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为例,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注重真实问题情境创设,设置有挑战性和适切性的探究问题,驱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标签:初中物理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与适度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物理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以生活实际情境和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及情境互动,从形成物理观念的视角开始,通过运用模型建构与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式,解决真实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掌握物理学科核心知识,理解物理学习的过程,领悟物理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改变,科学探究及情境互动,促使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思维,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路径课堂是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其教学设计简要流程如图1所示。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应符合教学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将“知识转化为问题”,“问题转化为情境”,“情境要贴近生活”,具体的教学思路是: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实践创新。
这种教学路径凸显情境教学、问题驱动、实验探究、迁移应用和实践创新,注重“以生为本”的真实性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进实现深度学习,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为例。
师:其实在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板书: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
追问:电流的热效应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并举例)师生共同演示实验:教师出示自制的教具(电路如图2所示),镍铬合金线R1=R3=2 Ω、铜导线R2=0.2 Ω和定值电阻R=20 Ω,请三位同学各拿一根火柴放在电阻丝上,过一段时间,请仔细观察将发生什么现象(闭合开关S)。
高中英语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尤其是在高中英语学科领域,学生面临着语法、词汇和阅读等多方面的学习难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高中英语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原则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1. 学生为中心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2. 融入社交学习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要注重社交学习的理念,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课外阅读、多媒体资料等。
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动力。
4.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三、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更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任务型学习任务型学习是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核心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实践。
走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附案例)
走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附案例)01为什么要开展“深度学习”?21世纪,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得非常迅速,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养?现在的世界并不太平,俄乌冲突、环境恶化,等等,都对未来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我们国家的十八条核心素养、OECD组织的《学习罗盘2030》,都提出了在面向未来人才的素养当中,特别需要解决难题、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的品质。
我们现在的教学一定是为未知而教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要为未来而学的。
因此,培养目标的转变对我们的课程教学、考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考试是“指挥棒”,它指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映印着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面对着这么多“新”,对于任何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这或许将全面引爆育人方式的变革。
如何将育人目标、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考试进行有机地连接,形成一体化?教师应该明白,教什么、怎么教,应与素养目标和考试评价相匹配。
如果考试评价都变动了,而课堂还保持着传统样态,那必然无法满足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
我在调研过程中,问学生有何需求时,学生提出,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充足的休息时间、更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现今我们的教学是否满足了孩子的这些需要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课程中心启动了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
02“深度学习”实践模型我们想要摆脱要么以学生为中心,要么以教师为中心的割裂。
我们期待学生是学习主体,但他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全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我看来,“深度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要开展“深度学习”,就要整体设计学习单元,以单元的方式来进行系统性教学。
什么叫学习单元呢?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理解,就是教材单元不等于教学单元,形成教学单元还需要对教材单元进行加工。
教学单元也不能等同于学习单元。
必须要从学生学情出发,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他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他的兴趣、问题、需求是什么?了解之后才能把教学单元转化为学习单元。
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理念
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理念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表示、分析和处理。
它在图像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设计中,深度学习理念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引入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例如,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识别案例来介绍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深度学习背后的数学原理。
然后,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如LeNet、AlexNet和ResNet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模型在不同任务上的应用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深度学习。
例如,可以使用Keras或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在一些经典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编程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深度学习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介绍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和机器翻译等应用,让学生了解深度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思考深度学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深度学习的热情。
最后,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个深度学习项目。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应用领域,如人脸识别、图像生成或文本分类等,然后自行设计并实现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和有效沟通,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中引入深度学习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实践活动、应用案例和小组项目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深度学习的实践技能。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逆向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逆向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逆向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学习任务。
以下是一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逆向教学设计策略:1. 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或挑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概念,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实践的机会,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提供实验室、图书馆或社区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或小组合作项目。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 反馈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他们对学习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游戏和虚拟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5. 学习社区的建立:打造一个积极互助的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协作解决问题,分享成果和心得。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不仅能够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通过运用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反馈评估、多样化学习和学习社区建立等手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技术,通过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地识别、分类和预测复杂的数据模式。
在现代教育领域,深度学习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重视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步骤和实施方法。
一、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1. 学生为中心: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构建知识,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探究和问题导向:深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解决方案。
3. 多元化的资源和工具:深度学习需要丰富多样的资源和工具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应提供各种学习材料、技术设备和实践机会,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4. 反馈和评价: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应重视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在设计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即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 设计探究任务:根据学习目标,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应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包括书籍、文献、互联网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实践和合作来构建知识。
4. 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这可以包括课堂讨论、个别辅导和学习小组等方式。
5. 管理学习过程: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空间和教学资源,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
三、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法1. 项目学习:以跨学科的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小学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中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学习和模拟人类大脑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深度学习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实施深度学习的策略:1. 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授课文《小兔子乖乖》时,可以请学生扮演角色,置身于小兔子的家庭情境中,感受小兔子的快乐和成长过程。
2. 引导思考。
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具,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小学生》一课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个性化学习。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在教学语文阅读理解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分配不同难度和题型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 项目式学习。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课题,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写作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写作比赛或创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5. 合作学习。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合作任务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教学诗歌赏析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分析和解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实施深度学习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和实施适合的深度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理解与教学设计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问题探索、研究,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经过20年的发展,这套教材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小学教师和研究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国外也受到关注。
近几年,我参与“深度学习”学校改进项目的研究,对如何理解“深度学习”,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有一些研究体会。
受本次研讨会主持人的邀请,介绍有关“深度学习”的问题。
因本次研讨活动以“量感”为主题,我尝试把“量感”的理解和案例融入其中,希望引起讨论和思考。
“深度学习”,追溯起来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瑞典学者马顿(Marton)等早在1976年针对以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提出深度学习的主张。
他们将以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为特征的学习叫作“浅层学习”,与之相反,有联系的记忆、具有批判性的接受知识的学习叫作“深层学习”。
此后,这个概念逐步演变为“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
直到2013年,“深度学习”开始逐步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
2014年,美国教育协会开始在19所高中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最终确立了学业内容核心知识的掌握、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学习、学术心志六个维度来指向“深度学习”目标。
2.我国的研究历程。
在我国,2013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启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究,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和结果、轻素养和过程等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2014年起,在初中和小学的十几个学科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实践研究,我和吴正宪老师承担主持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并在北京市海淀区、广州市南沙区等地十几所学校进行实践研究。
2017年,“深度学习”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参与研究的学者和老师发表了系列的文章,出版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小学数学)》等著作。
小学二年级优化设计深度学习
小学二年级优化设计深度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展开学习。
为了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给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关联课后练习,让教学设计有抓手;关注童话文本,让想象思维可拓展;重视课堂优化,让知识建构有方向;注重写话教学,让语文素养可落实等教学方法的创新,引领学生积极投入语文深度学习中,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一、关联课后练习,让教学设计有抓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课后习题的出现往往是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提示阅读思维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策略及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自主学习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研读教材时不难发现,每一课的课后练习几乎都存在文本间孤立的问题。
但进一步深度研究不难发现,看似孤立、分裂的背后其中隐藏着的语文要素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这一课,课后习题的前两题是:(1)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2)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
课文围绕“称象”的问题展开,其中曹冲称象的过程是重难点。
而通过研读第4自然段,请学生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再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给称象步骤进行排序,让学生梳理曹冲称象的内在逻辑,这样称象的过程就清晰明了了。
学习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之后,再与官员称象的办法做比较,探讨曹冲办法的优越之处。
整合本课的课后习题,就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精准的抓手,最终一气呵成完成教学流程。
二、关注童话文本,让想象思维可拓展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童话故事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将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童话语言及深刻的情感基调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用童话的思维去品味故事美、语言美和想象美,立足儿童视角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有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作者:马朝华荆宝生
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5年第12期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强调单元教学的实践模型,其有四个要素: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它提倡“教”为“学”服务,“教”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全身心积极参与、成功体验、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普遍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课堂中学生活动表面化、浅层次的学习状态依然存在.这将会影响学生对学科概念和学科学习过程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任务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的起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养成.本文以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一节课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基于“深度学习”相关理论的教学设计。
1“深度学习”及教学设计程序
“深度学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的教学改进项目,它提出了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单元设计和实践模型.该实践模型提出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四个要素:选择生成性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学习评价.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旨在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改进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体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程序对应四个要素,提出了教师应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如表1所示。
刚开始时FM=G(G为吸壁球所受的重力),由于吸壁球与竖直平面之间总是存在缝隙,外面的空气会不断地通过缝隙进入到塑料小吸盘内,使小吸盘内的气压p1不断变大,随着p1的增大,最大静摩擦力FM逐渐减小,最终当FM接近G时,吸壁球掉落下来。
3一张报纸的力量
报纸是一种常见的学习资料,用报纸做实验器材,对学生来说有特别的新鲜感,笔者用报纸做实验的接近10个,用报纸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例。
实验器材几根约1 m长的同规格木板条、一张大报纸、小铁锤先把一根长约1 m、厚度约5 mm、宽约50 mm的薄木板条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木板条的三分之一露在桌子边缘的外边,用小铁锤猛力敲击薄木板条,瞬间薄木板条迅猛向上跳起,薄木板条只是有点受损而并没有敲断.再取一根同样规格的长约1 m、厚度约5 mm、宽约50 mm的薄木板条,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木板条的三分之一露在桌子边缘的外边,再取一张完好无损的报纸,把这张报纸覆盖铺在平整的桌面及木板条上,用手把报纸抹平,使报纸尽可能贴近桌面.然后举起你的右手对准
露出部分木板条的一端,用力快速劈下(也可以用小铁锤敲击,如图3所示),只听“啪”的一声,木板条露出的部分在桌面边缘处折断了,而铺在桌面上的报纸和木板条纹丝不动(如图4所示).精彩的实验效果、鲜明的实验现象对比,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激起学生强热的探究欲望:为什么报纸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原来是大气压在暗中帮了大忙.因为大气压强是每平方厘米1千克(力),一张报纸上的大气压力非常之大.虽然报纸的上下表面都存在大气压力,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使报纸跳起身来,上表面的大气压力就显现出来了.就好比站在水里的人,他前后都有水的压力,但是要他在水里快速奔跑能做到吗?
[TP12CW114.TIF,BP#]
学生对水里有较大的压力或阻力还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但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数值较大缺乏认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的密度要小得多,因此人们对空气缺乏视觉和触觉的感受;二是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之中,体内、体外都存在气压,随时随地都存在气压平衡状态,所以对大气压的感受认识;三是我们看到的周围物体运动速度都是比较小的,气体的流动又比较快,因而对因运动而表现大气压对物体的作用力就多见了.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出类似“一张报纸的力量”的实验.把一个较轻、较大又较硬的薄片沿着垂直于薄片平面的方向突然快速移动,你就能明显感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了。
我们在给学生演示创新实验的目的,不是完全为了满足学生的感受刺激,而是要用新奇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环境中.教师不仅要把演示实验做得精彩,而且实验现象的原理分析明了,使学生理解现象的本质,捷径地掌握新知识,并且在技能上、创新思维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