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

合集下载

论“孝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价值

论“孝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价值

论“孝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价值作者:王振华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02期本文阐述了“孝”和“孝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了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就“孝文化”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培养学生诚信和感恩方面、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方面以及树立忠心报国远大理想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具体论述。

倡导孝孝文化育人价值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性。

“孝”为“仁”之核心,“仁”为“五常”之首。

“孝”原意为晚辈对长辈的爱心,孝顺、孝敬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

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产生。

[1]随着社会的发展,“孝”被蕴育了新的内涵。

当今社会“孝”可以理解为尊重、服从、责任、和谐、忠诚、感恩和奉献等,更重要的体现出对亲人、朋友、老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敬父母、感恩师、报社会是新时期“孝”之具体体现。

“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孝道在三国时期就已成为学堂的必修科目,在科举考试中成为必考的课程。

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

“孝文化”所倡导的“责任、忠诚、感恩、和谐、奉献”等是新时期思想道德观念的最高境界。

为此,当今社会应大力倡导“孝文化”,特别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秉承“孝文化”的精髓,以“孝”做人,以“孝”感人,以“孝”育人。

把“孝文化”引入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课堂,让“孝文化”发挥其现实作用、体现其最高价值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孝文化”的育德价值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需要。

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

有人说“小成者源于智,大成者源于德”。

可见,个人的道德素养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采取各种育德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还把办学的思想定义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宗旨。

《二十四孝》中的孝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二十四孝》中的孝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四孝》中的孝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四孝》中的孝文化有其合理性,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孝顺,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人情淡漠的社会里,以其孝文化来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尊重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从细处关爱他人,培养博爱情怀。

四孝孝文化道德教育启示、全面理解《二十四孝》中的孝文化的内涵用当代人道德价值观来分析《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与故事,除郭巨为母埋儿很荒谬与丁兰刻木事亲有些迂腐外,其他的故事与人物,都是向上的和积极的。

比如说,扼虎救父说的是子女在患难时对自己的父母不抛弃;尝粪忧心即使有点不可思议,但所说的是子女伺候生病卧床父母的几个特例;而弃官寻母说的是儿子对父母那种难以割舍骨肉亲情;恣蚊饱血、扇枕温衾等描绘的是子女(媳妇)在生活细节上对父母的关心。

我们要认真学习,正确理解。

(一)满足父母亲的物质需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身为万物之长的人呢?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乃是第一要务。

作为子女,我们首先就要满足父母亲的衣食住行。

生活上,对他们无微不至地进行关怀,细致耐心地 照顾老人,在自己能力允许下,给父母最好的衣、食、住。

有病照顾,设法医治。

如仲由百里负米、江革行佣供养母亲 等。

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的父母亲都还健在,请要尽孝 心对父母好,以免落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二)关心父母亲的心理需求 《礼记》有云:“孝子之养,乐其心,不违其志。

”所谓“孝顺”,先顺从才能言孝,经济需要虽然重要,更为重要 的是有一颗奉养父母之心,美父母之意,让自己的父母笑口 常开。

勿让父母忧虑,勿等到“家人已逝”才会后悔。

要让 父母亲精神愉悦。

老莱七十岁让自己的父母高兴,甚至自己 打扮成小孩子,故意摔倒,使其父母来哄他,目的是让父母 感到自己还年轻,让父母快乐。

(三)传承父母亲的志向追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底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我们作为子女,满足了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之后,更应该传承双亲的志向追求, 成人,成才,光宗耀祖,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

孝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


少年由于父母 的长期顺从和溺爱 , 而形 成了 自私 自立 、 孤傲 、 以自我为 中心 的弱势个性 , 他们不善于 、 也不愿去尊重 、 理 解他人。这些性格特 点都加 大
子女保全 自己的身体 , 是 对父母 尽孝 的最难 , 同时也 影响 了他 们 自身的成长 和发展 。 尊重他人 的 习惯, 并建立 想对 父母尽孝 。 就必须尽全力保护 自己的身体不 受伤害。子女的一切行 为 孝文化教 育的开展则可以帮助 青少年养成 理解 、 也都应因想到父母而 时刻小心谨慎 , 以免造成对 自己身体 的伤害而影 响对 和谐 的人际 关系。例如 , 青少年通过 对孝 文化的 学习 , 可 以理解父 母对子 父母尽孝。此 外。 要让 自己的 身体 健康 , 不能让 自身深 陷于不义 令父母 担 女的养育之情 , 体会到父母无私 的爰和奉 献 , 进 而开始理 解、 体贴 父母 , 消 惊受怕。概 括而言。 子女对父母 尽孝 , 不 但要保 全 自己的身体不 让父母 为 除代际间的隔阂, 与长辈建立 和谐 的关系。 同样 , 青少年 通过对孝 文化 的 之担心 , 还要保 全自我 声望给父母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 理解和掌握 , 学会 了平 等、 尊重、 理 解 和宽 容 , 其人 际 关系也 就逐 渐 地 和
于增 强他 们 的 思 想 道德 素质 。
【 关键词】青少年
孝 文化教育 思想道德 建设
三、 开 展 孝 文 化教 育 , 利 于 培 养 青 少 年 的 顽 强拼 搏 意 识
青少年身 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和接班 人, 他们肩负着建设未 来中国 的
责任 。我们 国家和政府历来关心 、 重视他们 的教 育, 尤其是 他们 的思想道 孝是 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 , “ 刚健 有为 , 自强 不息 ” 是 孝 的应有 之义。 德教 育。胡锦涛早在 2 0 0 6 年3 月 4日就 提出 , 要 引导广大干部 群众 , 特别 “ 承志立身” 则是孝 的理论基础。要从根本意义上做到孝 , 就要懂得 继承先 是青少年 , 树立“ 八 荣八 耻”的社 会主义 荣辱观 。“ 八 荣八耻 ” 具有 爱国主 祖遗志 , 懂得并锻炼 自己建功立业的能力 , 在实 际生活 中不断努力争取 , 做 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的丰 富内涵 , 它既是我 国传统 美德和 时代精 到真正 的自强不息。以自己的有所作 为来使 父母欣 慰、 光宗耀 祖 , 正是 孝 神 的完美结合 , 又是我国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 神的有 力体现 。 它为我 国公 民 的最高境界。孝文化 集中体现了 中国人 民的积 极人生态度。所 以, 极 力开 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确立了新的 目标 , 是建设和谐社会 的重要保障。胡 展孝文化宣传教育 , 既是 国家提倡有所 作为 的入 世精神 的体现 , 又是 影响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

孝爱满天下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儒家经典非常推崇孝。

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就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孝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在青少年中弘扬孝文化,是我国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的迫切需要。

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多发期,他们虽然接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知之甚少,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以孝爱文化为核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意义重大。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父母,子女只要做一点点事情,父母就会有很多感动。

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养儿方知父母恩”之说。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就更应该弘扬孝爱精神,知恩感恩。

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孝文化在高中生的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断受到关注。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有必要思考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孝文化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保障。

孝文化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家庭中,通过尊敬长辈、关爱弱者的行为,高中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培养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通过在家庭中体验孝道,高中生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孝文化能够提高高中生的社会情操和人文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孝文化能够教育他们关心弱势群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善良、宽容和谦逊的品质。

这些优秀的品质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也是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

孝文化也能够增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感恩,不忘初心,热心奉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这样的精神品质将成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维护者和推动者的宝贵财富。

孝文化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

在当代社会,家庭是高中生成长的重要支撑,家庭教育对于塑造青少年的未来十分关键。

孝文化能够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敬长辈,培养家庭责任感,增强家庭凝聚力,建立和谐家庭。

孝文化也能够教育高中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更加圆满和幸福。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高中生正处于敏感的学习和成长阶段,他们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色。

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其在现代社会中保有中国人的精神立场和民族自信心。

论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

论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

设 的 步 伐 和 实 现 第 三 步 战 略 目标 的 行 程 中 , 须加 强 法 制 , 时也 要 加 强社 会 主 义 必 同 道 德 建 设 。青 少 年 家 庭 道 德 教 育 是 社 会 主 义德治的重要基础 , : 实这 个 基础 , 会 夯 社
育 的 重 要 地 位 。 并 最 终 从 家 庭 中 走 出 来 形 成 了 当时 社 会 普 遍 追 求 的 公 共 道 德 。 它 的 归宿 就 是 在 君 臣 、 父 子 关 系 中奉 行 “ 臣 忠 孝子” 。体现 了封 建 的 “ 国”统 一 的政 治 家 伦 理 秩 序 。 由 此 , 属于 家 庭 伦 理 道 德 的 本 整 体 实 现 德 治 非 常 困难 。 青 少 年 家 庭 道 德 教 育 旨在 育 人 。家 庭 孝 道 德 就 被 封 建 的 统 治 者 上 升 为 国 家 的 意
Q Q
Q § :
Sci nce nd e a Tec hnol I ogy nnova on ti He al r d
学 术 论 坛
论传统 孝文化 与青少 年家庭道德 教育
陈新 川 甘春 晖 ( . 汉科技学 院电子信息 工程学院 湖北武 汉 1武 4 0 7 30 3 2 武汉生物 工程学 院思政 课部 湖北 武汉 . 40 1 ) 3 4 5 摘 要: 传统孝文化 对青 少年的 家庭 道德教 育具有 重要 意义 , 青少年 的茁壮 成长 、早 日成 才具有重要 作 用, 对 这种意 义和作 用是 学校和 社会其 它道德教 育形式所不 能够替 代的 。传统 孝文化 具有深厚的 历史 内涵 , 同时也具有 两面性 , 我们应 当在批判 的基础上 予以继承 , 发 挥其 对青 少年家庭道 德教 育的 积极作 用 , 力提 高青 少年的 思想道德 水平 , 其成 才。 努 促 关键词 : 传统 孝文化 家庭道德教 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 : 7 1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4 0 8 (0 81() 09 —0 17 — 9 X 2 0 )la一 1 9 2 青 少 年 家 庭 道 德 教 育 是社 会 德 治 的基 “ ”字 , 字 形看 , “ ”从 “ , 明 教 从 从 孝 文” 表 教 左 孝 础 。党 的十 六 大 、十 : 四 中全 会 召开 后 , 与 孝 有 关 。 甲骨 文 “ ” 字 , 边 是 “ ” 六大 我 国 以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崭 新 姿 展示 在 右 边 是 用 手 承 受 。可 见孝 道 德 的 教 育 起 源 孝 世 人 的面 前 。在 加 快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很 早 , 道 德 教 育 实 际上 早 就 被 放 到 了 教

传统孝文化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

传统孝文化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

传统孝文化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摘要:本文结合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对弘扬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上的作用,做出传统孝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爱精神、培养敬养意识、培养勤俭品质和培养自强精神的论断,在传承传统孝文化中强化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上做出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青少年影响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孝道文化,其中有众多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东西。

孔子对学生曾参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

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吸收传统孝道文化精华,应用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传统孝道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爱精神。

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少受锻炼有直接关系。

一些学生在学习、感情等方面一旦受到挫折,就采取极端方式,抑郁、自闭、跳楼、割脉等现象不一而足。

传统孝文化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就是说保全身体以至发肤,是对孝行的起码要求。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告诉我们不保全身体就无法侍奉双亲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

因此,通过传统孝文化教育,让青少年懂得只有保全自己的身体,才可以不让父母担心,才可能去孝敬父母;懂得只有保全自己的名誉,才可以让父母脸上增光,才不会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从而培养青少年的自爱精神,让他们懂得承担孝顺父母的责任,自爱自重,珍视生命,爱惜自己,敢于面对挫折,勇于面对生活。

(2)传统孝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培养敬养意识。

目前,青少年普遍认为父母养育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回报之意。

孝文化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孝文化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传 统孝文化的历史考察与功能探析
( ) 一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 史发展轨迹 孝 道是 中国最重要 的传统 美德之 一 , 在所有 的传统 规 范中具有特殊 的地位 和作用 。人类文明不 管进化到何 种 程度 , 孕育 、 出生 、 成长 、 衰老 、 直至死亡 , 一过程乃是 这

义、 集体 主义 和社 会主义思想 的丰富内容 , 中国传统 美 是 德和 时代 精神 的完 美结合 , 以爱 国主义为核 心的 民族 是 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 的时代精 神 的鲜 明表达 , 为公 民尤其 是青少年道 德建设 树立 了新 的标杆 , 建设 和谐 是
年人价值观发生扭 曲 , 拜金 主义 、 享乐 主义 、 极端 个人. 主
孝亲观 念 的 内容 远远 超 过 了它 的字 面意 义 。从 内容 上 说, 孝道 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 、 友爱兄弟 、 和睦妯娌 、 团结 连襟 、 尊师 崇贤 、 长爱幼 、 敬 扶贫济 困以及热爱 人民 、 热爱 祖 国等等 。在 中国传统文 化中 , 孝有两种形态 : 狭义的孝 是 赡养父母 , 即父母年 老后 , 身体 的衰弱不 能劳 动 , 女 子
[ 者简介 ] 作 郭云芳 (9 1 )女 , 17 一 , 福建蒲 田人, 师 , 讲 主要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
8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ຫໍສະໝຸດ
要主动 奉养 父母 , 使他们得以安度 晚年 ; 义的孝指奉献 广
社会 , 即做一切事 情要 合乎 道德规 范 , 能受 到人 们 的称 赞, 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 慰和满足 。实 际上这样 的孝 涉及到子女的整个 行为 。简言之 , 孝道 的基本 内容 包括 尊老 、 老 、 老 、 老 , 敬 养 送 不外 乎 “ 敬爱 父母 , 返思 祖先 ”

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与社会道德建设

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与社会道德建设

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与社会道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文化注重仁爱与孝道的培养,通过这些观念的传承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如何影响社会道德建设,并分析其现实意义。

一、仁孝观念在儒家文化中的内涵在儒家经典《大学》中,仁孝被视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

仁即仁爱、人心、善良之意,强调人对他人的关爱、关心与尊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孝则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关心与供养,是作为儒家伦理观念的基石。

仁方能孝,孝亦属于仁。

二、儒家文化中仁孝观念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1. 促进家庭和谐。

儒家重视家庭伦理,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孝道与亲情。

孝顺父母的行为不仅带给家庭成员心灵的温暖,也为家庭创造了和睦的氛围。

家庭和谐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

2. 培养社会担当精神。

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种精神鼓励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关心他人的需求。

这样的社会担当精神是社会道德建设所需要的。

3. 促进公共道德观念的建立。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睦与友善。

通过仁爱观念的推崇,儒家文化培养了公共道德观念,使个人意识到只有秉持公共利益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三、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 倡导家庭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和谐对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稳定非常重要。

与其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个人应当更加关注与家人的沟通、尊重和关心。

2. 提倡社会担当精神。

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难,个人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3. 弘扬公共道德观念。

作为现代公民,个人需要具备公共意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仁孝观念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谐、社会担当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观念都是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思考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思考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思考【摘要】传统孝文化在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可以培养青年对长辈的敬畏之心和孝心,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

传统孝文化也有助于培养青年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和依赖。

传统孝文化还能引导青年形成勤俭节约和谦逊谨慎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借鉴传统孝文化的精神,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传统孝文化在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敬畏之心、孝心、责任感、家国情怀、勤俭节约、谦逊谨慎、重要性、挑战、精神、重要意义、作用、价值。

1. 引言1.1 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传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孝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家庭关系的维护和传承上,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根基。

传统孝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家庭责任,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亲情至上。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青年面临着与父母亲的疏远和沟通不畅的问题。

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对当代青年的家庭关系和情感观念的塑造上,让青年了解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培养孝顺之心。

传统孝文化还强调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倡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照顾。

这种尊老敬老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对家庭关系的传承,也是对社会和文明的延续。

传统孝文化不仅在家庭关系、亲情表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尊重老人、关爱家人,让青年在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中能够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文_教育教学12摘要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出现孝文化的缺失,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学习和借鉴传统的孝文化,从而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中国传统孝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孝文化也经过不断地沉淀、完善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重要的道德伦理标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生命。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父母给的,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承担着延续家族血脉的重任。

在生活中,作为子女要时刻记得保护自己,一旦因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伤害了自己和别人,做父母的一定会伤心难过。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第二,照顾和赡养父母。

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长大成人之后也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子女要从起居饮食上照顾、关心他们,并不是说让父母吃好穿好就是孝顺,更重要的是经常陪伴在他们身边尊重、爱护他们,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不勉强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鼓励和支持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尽量顺从他们的心意。

第三,按照礼制祭祀祖先。

子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认为,父母长辈死后,安葬他们要符合礼制的要求,祭祀父母和祖先也要符合礼制。

子女和后辈人可以通过祭祀的形式来追思父母、缅怀祖先,同时祈求他们的庇护。

这也是重要的孝行。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独享家人的疼爱,久而久之就不懂得与别人分享,大部分人都比较自私,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感恩父母的恩情。

对青少年进行 孝教育的必要性

对青少年进行 孝教育的必要性

对青少年进行“孝”教育的必要性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奠定了家里的核心地位,他们一切唯我,思考问题和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

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传统美德。

“让梨”、“温席”等古代流传久远的许多动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挚情感,这种美德应予继承和光大。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在家能孝顺父母,那么到了社会以后,就会尊敬和关心一切年长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道德,并能与人为善。

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爱祖国。

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孝”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孝”为德之本“孝”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人们就崇尚“孝道。

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

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

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上老下子作服侍状。

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为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

《左传》:“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孝文不匾,永锡尔类”;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认为“百善孝为先”。

《孝经》中有“孝者德之本”之语,是说孝敬父母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

孝德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人性的一种本能体现。

人与父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亲情,这种亲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人一生下来,均不能免于父母之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真诚、自然、强烈的敬爱之情。

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感情是其对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这是人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现。

“父子之道,天性也。

”(《孝经·圣治章》)每个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抹杀不掉与父母间的这种天然的关系。

因此,孝德教育有着良好的自然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类最根本、最淳朴的关系,是青少年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

加强孝文化 意识

加强孝文化 意识

加强孝文化意识
加强孝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1.教育引导: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孝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树立榜样: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区等,宣传和树立孝道文化的榜样,让人们从榜样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3.强化敬老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如公益广告、社区活动等,强化人们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让敬老爱幼成为社会风尚。

4.注重实践:孝道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实践行为。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为父母洗脚、照顾老人等,让人们将孝道文化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5.完善政策法规: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孝道文化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履行孝道义务,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6.开展专题研究:通过组织开展孝道文化的专题研究,深入挖掘孝道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加强孝道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7.强化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加强对孝道文化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孝道文化。

总之,加强孝文化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孝道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市戒毒所原梓皓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

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的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涵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的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的精髓。

孝道文化深刻的涵既有丰富的文化理念,又有完善的制度礼仪。

从“敬养”的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

奉养:传统孝道文化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

“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

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

侍疾: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

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容之一。

简单的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要精心侍候。

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的基础。

以孝育德——让孝文化在德育中绽放

以孝育德——让孝文化在德育中绽放
为德 先” , 以德育 为平台 , 以德立孝 , 走出 从对 父母 的过错 中去体会 人际 , 推而广之 , 在生活 中, 不论在什 么

条 以孝 育德的育人之路 。 孝亲思想 是中华 民族传统道德 的珍贵
场合 , 面对 的是 什么人 , 都应该注意 良好 的沟通 , 即使是理在 自己
样, 可 以培养学生 的爱心 , 促进人 际关 系的和谐 。 三、 提 倡孝德可 以加 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孝敬的重要方 面。
学生是 国家 宝贵的人才资源 , 其思想道德状况 关乎 国家 的前 途和 民族 的命运 。我 国古训有云 : “ 士有百行 , 以德为先 。” 而“ 孝
。因此 , 学校在实施德 育的过程中应大胆地 以“ 孝” 为道 , 我们站在社 会转 型期 的十字路 口 , 社会、 家庭 、 电视 、 不 良书 为德先 ” 孝 德” 的丰富 内涵 , 对学 生进行传 统孝 道观教育 , 弘扬 籍、 互联 网等 , 促 使 了信息 渠道 的多元 化。而青 少年正处 在生理 充分挖 掘“
进 而培 养学 生规 范 的道德 行 为和高 尚的道 德情 发育成熟 、 心理成长相对 滞后的阶段 , 面对不 良诱惑 , 他们缺 乏足 中华 传统美 德 , 操 。以孝育德 , 让传统 的孝文化在德育 中绽放光彩 。 够 的判断力 和科 学的是非观 , 各种安全事故频 发 , 给家庭 、 学 校和
关键词 : 孝文化 ; 德育 ; 学校 中华 民族有着 五千年的文 明史 , 孝文化源远 流长 , 丰富多彩 。 越来越 多 , 已经形成一 个特 殊的群体 。他们 是家里 的 “ 小太 阳” ,
在古代视孝 为一切道德之基本 , “ 孝 者人之本也 ” 。运用学生喜 闻 从小感受 的是唯我独尊 的地位 , 不尊 重长辈和周 围的人 , 蛮横 、 自 乐见 的形式宣扬孝 文化 , 让学 生在浓 烈的氛 围中沐浴 “ 孝文化 ” , 私 、 任性 , 缺乏宽容之 心 , 在社会 交往 中就 出现 了严 重的障碍 。反 走进 “ 孝文化 ” , 使 中华 民族孝敬美德 在他们的思想底蕴 中绽放 。 映在 同学关系上 , 遇事争吵不礼让 , 常常 因小事而激化矛盾 , 甚至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班级“感恩孝道教育”活动银川市名班主任张海燕工作室培养对象马淑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代的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受到的教育很多,并且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以及社会生产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也有着影响作用,班级管理作为对学生的直接管理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对于管理来说,通过文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思维,是最能治本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将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必然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以“感恩孝育”培养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班级建设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对于建设健康的班集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本校及本班特点,我班主要以感恩孝道为主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以“感恩孝育”培养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班级建设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对于建设健康的班集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恩孝道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按照“贴近学生生活,拨动学心弦,融及学生灵魂”的工作原则开展。

我们根据“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强化养成教育,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孝”的意识在社会感、责任感方面思想境界的升华,而不要仅仅将“孝道”局限于亲情。

1.营造“尽孝为荣”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导向。

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孝心系列教育活动,劝诫学生用“弟子规”中的话来对照自己的行为。

“父母呼,应勿缓……”让家长在学期中详细记录孩子的言行。

学期结束时根据班级评出十个“孝敬之星”,并给予表彰。

其次,结合相关节日引导孩子孝亲、敬亲、感恩。

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等,给父母、老师写信、做张贺卡等等。

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感知父母、老师的辛劳,树立感恩意识,增强责任感。

再次,注重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黑板报增设“孝心教育”的专栏,大力宣传班级中孝敬父母的典型学生及其事迹;在学生中开展“我怎样孝敬父母”的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创办“感恩”手抄报等,让学生做评委评出优秀作品。

实施孝德教育 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实施孝德教育 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实施孝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作者:刘强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32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田庄小学鲜明地提出了以“孝德”为办学理念,并且把“孝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通过“孝德”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神。

一、孝德讲堂,学习孝德文化。

为传播传统文化知识,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举办孝德文化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讲述《中华孝德故事》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孝道,把这个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课堂教学,渗透孝德教育。

学校以課堂教学为依托,挖掘孝德材料,整理孝德知识,进行孝德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孝德思想。

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美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而达到“文以载道”的教育功能。

三、传统节日,夯实孝德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态,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我们精选节日,充分挖掘每个节日的孝德教育因素,围绕孝德重点明确教育主题:母亲节、教师节等以“感母(师)爱,报母(师)恩”为主题;清明节以“忆先辈,扬美德”为主题;重阳节以“尊老人,爱老人”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四、经典诵读,根植孝德理念。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经典,诵读经典,特别是对传统“孝文化”经典的诵读,对学生“孝”的观念的形成有着特别的意义。

学校安排经典诵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让他们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孝”的理念。

目前,学校已经组织学生诵读过《三字经(节选)》《弟子规》《曾广贤文》等经典文章。

五、孝心社区,践行孝德精神。

为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孝德精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定期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家庭困难人家等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去敬老院为老人们唱歌跳舞,带去欢笑,送上礼品。

开展“红领巾在残疾人身边飘动”、“扮靓家园作奉献”、“慰问盲人老太”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关爱他人,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中华孝道在新时代青年道德文化中的传承

中华孝道在新时代青年道德文化中的传承

CULTURE文 化区域治理中华孝道在新时代青年道德文化中的传承阿坝师范学院 江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以爱血缘亲人之情推己及人,延伸到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爱。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道教化不仅塑造人格,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处事原则,对维护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更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

中国特有的孝道文化包含丰富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取其精华滋养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时代孝道新内涵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化,敬亲、养亲、保持家庭和谐关系等狭义上的孝依然是现代人们对孝道的理解,以及广义上仁爱本性、责任义务、感恩道义、和谐意识、忠诚品质、爱国情怀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广泛认同。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尊重、平等、沟通、陪伴、责任等也逐渐融合进来,成为孝道的新要求和新理念。

这也是当下家庭代际矛盾所暴露出来的迫切需求。

二、传承中华孝道的作用和价值优秀传统孝道的传承,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增强学生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第一,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

从认识亲情、感恩父母,到感恩先辈、师长、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心怀敬畏,向善向上。

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道文化和价值观密不可分,孝道文化可为他们提供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成员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价值原则。

第三,建立和谐良好人际关系。

践行尊师重道、尊老爱幼、懂礼貌知礼节,诚实守信有担当,是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

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活愉悦、心理健康,推动良好个性的养成,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探索篇•课题荟萃浅J谈“孝”丈化在新肘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刘志芹(山西省孝义中学校,山西孝义)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孝”文化走进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个人成长,更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

关键词:“孝”文化;髙中生;和谐;“三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尽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可见,早在古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对孝文化洞如观火.几千年:来,从不缺乏孝的名言警句和感人至深的典故,今天,我们再一次重拾孝的主题.旧壶装新酒.依然可以绽放出如红酒一样醉人:的美。

:2018年4月,我校政治课题组依托清明节,做了一期“新时:代高中生对孝文化的认知”的社会实践调查。

尽管在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也收获了很多感人的瞬间。

有的学生感慨妈妈:的头发怎么在不经意间就白了呢,也有的学生回家和爸爸好好谈:心了一次,高兴地告诉我他好久没有这样和爸爸“亲密接触”了J感觉很开心……看到孩子们有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我很欣慰,通:过一次活动就想要改变很多不太可能,但是只要可以触动一点点:就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今天,我们再一次谈“孝”,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利于家庭和谐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子女对父母的孝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和谐的家庭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对孝:文化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时代,我们不能再以老眼光看:待我们的孩子,现在和孩子们谈“汉文帝亲尝汤药”,谈“子骞芦衣:顺母”效仿古人做法并不合适,而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依然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又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包容父母,与父母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以孝道教育为载体,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以孝道教育为载体,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二 )孝道 教育可以完善大 学生人格。 现代 家庭结构 的变化 ,使 得独 生子女在 学生 中的比重越 来越大 , 方 面, “ 寒 门养 贵 子 ”家 庭 经 济 状 况 再 怎 么 不 乐 观 也 会 给 孩 子 创 造 个优越 的成长条件 ;另一方 面,造成这部分 独生子女 只知索取 ,不 懂 回报 。一个要成就 大事的人必须 具备 良好 的道 德修养 ,不 教孝 ,其 他的品德便无从谈起,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 [ 2 ] 。 为师者 “ 传道、授业 、解惑 ”,办学者应注 重对 大学生人 格的塑 当代 大学生 思 想现 状分 析 在 当今 社会 经济 市场 化 、价值 日益 多元 化和 社会 物质 化 的影 响 造 ,所谓术 业有专攻 ,每个 人 的身上 都肩 负着不 同的社会责任 ,孝道 下 ,高校大学生无 视孝道 的现象 屡见不鲜 ,孝德意识趋 向于淡化 ,孝 教育在 高校 的实践需要 每一个 人的努 力。 德情感趋 向于淡漠 ,孝德实践趋 向弱化 ,严 重影响 了当代 大学生世界 三 、孝道 教 育的 实践途 径 观、人生观、价值观 。 《 普通高等 学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规定 》指出 :辅 导员是开展大 学 ( 一 )淡化亲情 ,生活奢侈 。 生 思想政治教育 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 日常思想政 治教育和管理 工 现在 的大 学生多数是 独生子女 ,家 庭教育过分溺 爱造成 了9 O 后大 作 的组织者 、实施 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 该针对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育 学生的不 良生活习惯 ,在 校园里 ,铺 张浪费 已经成 为一个不容 忽视的 的现状 ,主动探索 传统孝文化 与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的融合 模式 ,在 问题 ,不少 大学生在学校 不注重学 习,只顾享受 ,不顾 父母感受 ,追 日常生活 中 ,弘扬传 统孝文化体 ,发挥其育人 功效,开辟 思想政治教 求 生活 的享受 和高档化 ,甚 至出现 了不 拿苹果三件套就 不去大学报 到 育的新途径 。 的事 情 。在生 活方面,推崇享 乐 ,吃讲排场 ,穿讲 品牌 ,玩讲多样 , ( 一 )开展主题学生活动将孝道教育 日常化 。 相互 攀 比 ,超前 消费 。往往 利用 生 日及节假 日向父 母要钱 ,狂 欢 宴 以绥 化 学院 为例 ,多 次利用 团活 、 社团 活动 ,在 学生 中开展 学 饮 、挥 洒人生 ,甚 至一些来 自 边 老山区 的学 生出现不惜 “ 借钱过好 日 唱一首孝德 歌、听一场 “ 慈孝文化 ”公益讲座 、算 一笔亲情账 、进 行 子 ”。更有甚者 ,为了买奢侈 品不惜 出卖器 官,这更与儒 家所 倡导 的 次演讲 、共 建一个和谐 小家、奉献 一份 爱心 、写一封家书 、为父 母 “ 贵体全生 ”背道而驰 。 做一 件感动 的事 等主题教 育实践活动 。有 的院系还成立 了孝道知识 协 ( 二 )不尊重父母 ,亲情淡漠 。 会 ,开展孝道文 化讲座等 实践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在锻 炼 自身 能力 的 有些 大 学生平 时处 于 失踪状 态 ,很 少会关 心父 母 ,总 是到 没钱 同时,对孝道有深 入了解 。绥 化学院 的这种 方法通过师 生参与 以及家 时才想起父 母,很多 同学 给父母打 电话 就是要钱 ,很少谈及 自己在学 校互动 等多种途径 ,借助校 园环 境和校本课程 开发等手段 ,对学校孝 校 学习 的情 况[ 。一 般不和父母 进行交流 、沟通 ,对 父母缺少精神 慰 道教育 新模式进行 有益 的探索和 尝试 。通过 教育 活动切 实将孝道 内化 藉 ;更不用说 主动 了解父母 的烦恼和 内心 需要 了,至 于主动照料过父 为稳 定 的行 为习惯 和人 生 品格 ,内化 为校 园文化 建 设的 内涵组 成部 母 的饮 食起居就 更少 了。有 些子女遇到不顺 心的事就往 父母身上撒 , 分。 不仅 不孝敬父母 ,还把父母 当成 出气筒 。也 有大学生将 自己的贫 困归 ( 二 )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将孝道教育项 目化 。 罪到父 母身上 ,埋 怨父母在经济 上无能 ,没让 自己过上好 日子 。不少 社会实践 作为我 国高 等教育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在校学生 参与社 大学生 只强调父母对 自己的义务 ,不懂得感恩 ,不懂得去感 激别人 , 会 生活 的主要 途径 ,在我 国高等教育 中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 用。 认为父母 为 自己做 的一切都是应该 的,而没有 意识到亲子之 间的权利 绥化 学 院利 用项 目化的社会 实践方 式开展关 爱空巢老 人 、 “ 一封 家 义务应该对 等 。这些人 步入社会 以后,责任意 识淡薄 ,怨天 尤人,仇 书 ”、 “ 帮助 父母做一件事 ”等多个 以实践孝道为 内容 的专题 ,学生 视 社会 , 他 们 的 消 极 表 现 令 人 失 望 。 自己选 择主题 ,进 行 申报 ,活 动后撰写 心得 体会 。让学 生在实践过程 大学生孝 亲意识淡薄不 仅仅来源于 高校教育 的单 一性 、片面 性。 中体会孝道 的价值 ,培养奉献精神 、关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西 方关念 的冲 击,社会舆论 的审美错位 ,家庭教育 的不妥 ,中小 学的 ( 三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孝道教育课程化 。 德智 失衡都是造 成这一现象 的重要 因素 ,因此加强大 学生孝道教育 意 学生 的本职是学 习,无论是理 论知识还是 社会知识都 是大学生所 义深远 。 应该重视 的,面对9 O 后 叛 逆 ,可 将 孝 道 列 入 “ 两 课 ” 内容 , 让 学 生 学 孝道 ,行孝道 ,成才先成 人专业技 能或许不 能成 为大学生 唯一 的人生 二 、大 学生 孝道 教 育的 意义 温 家宝 总理 说过 :教 育是 心灵 和心 灵 的沟通 ,人 格和 人格 的对 道 路,但 是精 神的养成足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话 ,灵魂 和灵魂 的交 融。将千百年 来植根于 中华民族血脉之 中的孝道 ( 四)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实大学生 日常管理责任制。 文化融入 大学生 日常 教育很管理 中,可 以培养 学生尊重生命 、关爱他 学 校的主体 是学生 ,学 生是学校 的主人 翁 ,学 生会、 团总支 已及 人 、关心 团队的人文素养 ,实现人 与人 的和谐统 一,也可 以使 思想政 相关 社团,各类协 会 ,都是 学生 自治 的组织机构 ,培 养高校大学 生主 治教育具体化和 人性化。 人翁 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 ,要赋 予其重要职责 ,绥化学 院通 过开展 “ 学 ( 一)孝道教育可 以培养大学生 良好道德品质。 生干部 责任班级 ”、 “ 责任宿舍 ”让学 生学会 将集体利益 放在首位 , 子日 : “ 夫 孝,德之本 也,教之所 由生也 。” “ 立身行道 ,扬 名 培养学 生的无私无 畏奉献精神 ,令其 以实际行动印证 “ 予人玫瑰手有 于 后世 ,以显 父母 ,孝之 终也。 ”孝敬父 母在整个道 德体系 中居 于首 余香 ”,实现移小孝为大忠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 位 ,孝是一切 道德的根本 ,一切道德都源 于对他人 的关怀和爱 。 “ 君 ( 五 )加 强 舆 论 宣 传 。 子 笃于亲 ,则 民兴于仁 。”如果一个人连 生养 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 到 发挥 媒体 ,尤其 是校园媒体 的引导人 、教 育人 、鼓舞 人的作用 , 孝 敬的话更谈 不上爱祖 国,爱人 民。由此 可见爱人 民、爱祖 国的教 育 绥 化 学 院 以 重 阳节 所 在 月 开 展 孝 道 感 恩 教 育 活 动 月 ,学 校 广 播 站 、校 要从爱父母 、爱家庭 、爱学校 的教育开始 。孝道教育应 是高校德育 建 报 、校 园网开设专栏 、专题 ,宣传 百名孝子孝 女事迹 ,用榜 样的力量 设的一个很好 的切入点 ,是养 成学生 的爱心和责任心 ,提高学生 思想 感召学 生。广播站还 可 以成立校 园采编小组 ,适时播放 临时采访 ,探 听学生关 于孝道最真 实的声音 ;校 报还可 以定期举办学生 关于孝道感 道 德素质 的基础 。 载体 ,提 升9 0 后 大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作者:张清太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5期
孝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观念的中心内容。

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长河中,孝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并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孝文化和睦家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作用依然存在。

当前,对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既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又利于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青少年孝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身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建设未来中国的责任。

我们国家和政府历来关心、重视他们的教育,尤其是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胡锦涛早在2006年3月4日就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它既是我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又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力体现,它为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胡锦涛的这种主张正是国家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明体现。

孝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所有的传统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在我国这种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伦理特别是家庭伦理失范现象严重的环境下,部分未成年人也出现了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的现象,甚至有些未成年人误入歧途,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帮助他们吸取孝文化的合理内涵,对其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孝文化教育,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爱意识
子女保全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尽孝的最基本要求。

换言之,子女若想对父母尽孝,就必须尽全力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子女的一切行为也都应因想到父母而时刻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而影响对父母尽孝。

此外,要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能让自身深陷于不义令父母担惊受怕。

概括而言,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但要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为之担心,还要保全自我声望给父母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相关内容的孝文化教育,不仅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青少年继承和弘扬我国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如今,我国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家长的溺爱,这也造成了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的现状。

部分青少年一旦遭遇挫折,他们便会采取跳楼、割腕等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逃脱他们所谓的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加强他们的孝文化教育,让他们通过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学习,全面、透彻地了解孝的内涵。

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自爱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自身的行为,践行向父母尽孝的义务。

例如,保全自己的身体,取得优异成绩不让父母担心,学以致用、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等。

因此,孝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全面理解孝文化,培养自爱意识,并在实践中把自爱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自爱行为和孝行为。

这种教育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自爱意识,而且帮助他们继承并弘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开展孝文化教育,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敬养意识
理解中国传统孝文化,不仅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可以塑造他们重要的道德品质。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和孝敬。

奉养父母是儿女对父母必须要尽的义务。

对青少年进行子女要奉养并且要敬养父母的传统孝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对父母的孝不仅要求子女在物质上给予满足,而且要在心理和精神上给予关心和慰藉,时常给以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

另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懂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爱和无私,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进而强化他们对父母的敬养意识,并促使他们把这种强烈的爱外化为孝行为,发自内心地去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三、开展孝文化教育,利于培养青少年的顽强拼搏意识
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根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孝的应有之义。

“承志立身”则是孝的理论基础。

要从根本意义上做到孝,就要懂得继承先祖遗志,懂得并锻炼自己建功立业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努力争取,做到真正的自强不息。

以自己的有所作为来使父母欣慰、光宗耀祖,正是孝的最高境界。

孝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积极人生态度。

所以,极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既是国家提倡有所作为的入世精神的体现,又是影响并熏陶当代青少年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有效手段。

这种价值观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在拼搏的道路上帮助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促使他们披荆斩棘,开拓进取。

四、开展孝文化教育,利于青少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如今,青少年由于父母的长期顺从和溺爱,而形成了自私自立、孤傲、以自我为中心的弱势个性,他们不善于、也不愿去尊重、理解他人。

这些性格特点都加大了其和谐人际关系的阻力和困难,同时也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孝文化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理解、尊重他人的习惯,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例如,青少年通过对孝文化的学习,可以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情,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爱和奉献,进而开始理解、体贴父母,消除代际间的隔阂,与长辈建立和谐的关系。

同样,青少年通过对孝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学会了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其人际关系也就逐渐地和谐了。

五、开展孝文化教育,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开展孝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从孝敬父母的意识、行为扩展到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的至高境界。

只有在家庭中孝敬老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只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才
能真正地报效祖国。

这正是传统孝文化中所倡导的“移小孝为大孝”的文化精髓。

这要求子女在对父母、亲人尽孝的同时,要尊重他人;在践行对家、对社会的孝道之后,要对民族、国家行大孝,也就是要爱自己的国家。

尽管这种“移小孝为大孝”的主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极端的愚忠愚孝,但把对父母的爱同对国家的忠相统一,主张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

《孝经》中所讲的五等人之孝,从广义上讲,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职业的人只要尽本分,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绩,就是孝。

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爱国主义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中去,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尽心竭力的含义是一致的。

因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孝文化教育也有助于他们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万由祥.略论在青少年中弘扬孝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6,(07).
[3]刘洋.当代中国青少年“孝”的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丁成际.传统“孝道”的历史建构及其在当代的重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3.
[5]林莉.青少年孝文化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