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在你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决定着你的一切(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为何在印度出世而非在中国(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为何在印度出世而非在中国(五台山比丘果戒)师开示:仁、义、礼、智、信严格的判应该判在阿修罗道里,而且是修罗道里的义修罗,它的知见很重。
而我们佛教保住人身的前提条件是信守三皈五戒,所以要把这两个区别搞清楚。
居士甲问:师父,现在的很多人你如果不去教育他,他就会物欲横流,而教育他你就必须有个标准,在我们国家就是儒家的这些东西,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等等,他如果能做到这些,最起码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这个国家的民风就能好一点。
虽然这个跟佛家的标准差的很远,但我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佛教没来之前的尧、舜、禹那个时代,从历史看那些人应该是很清静,很无为的,而且彼此也不往来,不忘劳作,也节约饮食,也不喝酒,都能活很长世间,然后很平静的离开这个世间。
我就认为这些人福报也挺大的,但他们也没有接触佛教啊?他们的那种生活状态好像就是我们现在追求的做人的标准,我觉得也挺不错的。
师开示:你刚才说的这些,不仅仅包括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全人类来说都有这个特点,在当时的印度也有这个特点。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的人类都有这个特点,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尧、舜、禹所独有的,这是人类在那个时代的因缘,跟在哪个国家,跟哪种文化没有关系。
所以你如果去研究古印度的文化,你会发现那个时代他们的文化和尧、舜、禹的文化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随着发展,古印度的文化要比中国的文化还要厉害,否则的话,那个地方不可能出现九十六种外道。
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人家的善根因缘成熟之后,佛才在那个地方应化出世。
如果在商周我们国家的文化超过印度,我们国家人的善根福报超过印度,那么释迦牟尼佛会在中国示现成佛的。
从这一点证明,当时印度那个地方人民的善根福报要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这就是说,我们光抱着自己本民族的一种文化,而对当时大范围的文化根本不了解,也不清楚,这在佛法里来讲,是一种我见,就是要立一个我宗我派。
而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各有各的理论学说,他们的文化非常厉害,人家自己的伦理道德也很厉害,但就是这么厉害的文化它也不是佛法里面的教义,但他们的善根福报已经和佛法相应了,所以感应佛在那个地方出世。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一)(五台山比丘果戒)
师讲解正文: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遍)《三皈仪规》一共是十个内容:第一请师第二礼佛第三求受皈依第四法师开示第五请圣第六忏悔第七受皈第八发愿第九显益勤嘱第十回向第一部分:总说。
修学佛法的人,三皈依不能不学,不能不修,因为三皈依是根本戒,也是我们佛教的根本法,所以要求佛弟子一辈子都要去学,都要去修!佛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觉悟宇宙生命、身心世界的真相。
社会上搞个科学研究都非常严谨,那么对于佛法来说,要找到这个实相,则更要严谨,不可大意!古往今来,有很多外道邪人都很聪明,他们对佛法都有研究,理论也十分通达,但由于我慢心太大,名利心作怪,所以他就是不皈依三宝,当佛教缺乏人才的时候,他们就利用佛法自立一宗,这对佛法久住十分不利!因此,你如果把凡夫的知见和方法夹杂进来,把外道邪说的知见夹杂进来,那你想在佛法里找到真实的究竟,是不可能的!佛法有四个组成部分,《大方广佛华严经》里称为:信、解、行、证,《妙法莲华经》里叫:开、示、悟、入。
就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谓的:提出理论(信),解释这个理论(解),实践验证这个理论(行),最后得出理论的证据(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法界,即理无碍法界(信)、事无碍法界(解)、理事无碍法界(行)、事事无碍法界(证)。
信,就是提出佛教的根本观点。
我们佛教的根本观点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解,就是要把这个观点解释清楚。
既然“一切唯心造”,有人就认为佛法是彻底的唯心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佛法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有自己专有的解释。
佛法说,外面的一切物质统称为地、水、火、风四大。
地大,指固体类的东西;水大,指液体类的东西;风大,指气体性的东西;火大,就是指温度。
比如单说水这种物质,它的地大就是冰,它的水大就是水,它的风大就是蒸汽,这三种形态的转化中都有一个温度的因素,也就是火大。
按照这个道理推下去,一切钢铁、石头,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离不开这四大。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师开示:藕益大师重制毗尼的时候就说过,玄奘法师当年去印度求学的时候,就看到印度有大乘、声闻各种不同的寺庙,这和我们国家的禅宗、净土宗、律宗各种道场共同存在是一回事。
像我们国家的律宗道场就是以学修声闻戒为根本,重在树僧相,为了自利,类似于印度的小乘道场。
而菩萨戒是以利生为根本,禅宗就是以大乘菩萨戒为主,相当于印度的大乘道场,而净土宗还是摄在大乘里面。
所以,我们国家的三坛大戒重在利生,但是在利生之前你首先得自利,因此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先受比丘戒,如果没有比丘戒,你连僧相都树立不起来,你连自利都拿不下来,你怎么能利益众生呢?居士问:有人说,过午吃饭是畜生的种性,这个对吗?师答:贪著物欲是饿鬼的种性,贪著情欲是畜牲的种性,求知而解惑是人道的种性,知见坚固、争强好胜是修罗的特点,清高傲慢不染俗流是天道的特征,噌恨炽盛、心狠手毒是地狱的种性。
除此之外,佛法有五种缘起,分别是业感缘起,属于藏教;阿赖耶缘起,属于通教;真如缘起,属于别教;法界缘起,属于圆教。
此外就是密宗的六大缘起。
佛在上午应供,畜生在下午应供,饿鬼在晚上应供,这是业感缘起。
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这对修行人们来说不能不谨慎,所以佛教的每个戒律都会感应相应的果报,三皈、五戒最为重要,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的居士及所有的出家人等,对持午、不贪金钱等,所有的戒都如果能努力守护的话,果报岂在人天?当知如来制戒,不为增生,只为一切众生令得正觉菩提。
当然,通教对藏教而讲是了义的,所以我们就依通教,而不依藏教。
如果把别教和通教放在一起,别教就是了义的,我们就依别教而不依通教。
当别教和圆教放在一起,我们就依圆教。
所以,有智慧者,于其学中能取能舍,而不立知见及诸我相、人相、众生及寿者相等,只为断惑而求菩提。
四教是一个比一个了义,我们依法不依人,但法不破法,只有当机不当机一说。
因为每一种法都有其对应根基的众生,所以哪个法都不能破其它的法!论法的时候必须对当机的众生来论。
详解六、七、八识(五台山比丘果戒)
详解六、七、八识(五台山比丘果戒)摘录于《三皈仪规显密双解》问答摘录居士问:成为罗汉后,就不再退转了吧?师答:是的,不退转了。
居士问:您说的这个心,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师答:对,完全正确。
居士:请师父详细讲解六、七、八识。
师答:六、七、八识是根据你的习气种子的坚固程度和影响的深浅程度来分的。
有的东西你三天五天就忘了,这在第六识里面。
落在我执里面的是第七识。
有的东西你到死也忘不了,这在第八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灵魂。
六、七、八识之间没有截然、明显的分别,它的差别只在深浅而论。
我们打一个妄想,它的完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我们通过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六尘,眼睛一看,耳朵一听,这六尘通过六根,落在六识里面。
比如说“见”,我们看见一辆车,眼睛是根,车是尘,你的第六识马上分别,说这是车。
然后第七识起作用,马上就起我执,说我怎么怎么样。
第七识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我执,平时我们说的打七,就是要打掉这个第七识,即是我执。
最后是第八识里的习气种子起现行,说我也想要一辆这样的车,就是贪的习气种子。
同样,“听”也是一个道理。
外面说话,那是尘,耳朵是根,第六识马上分别听到的内容,第七识的“我”马上起作用,要把这个内容一定和“我”联系起来,第八识的习气种子起现行,说我要什么什么,如果不如我的意,我就要恨!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妄想。
我们平时都以为一个念头的产生是很简单的,其实是很复杂的,也是很微细的。
因为佛法是修心的,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千大千世界归根到底,不离一念之心。
所以,佛教对心的研究是最详细、最圆满的。
我们修行人坐在那里,就是在观察自己的心,分析自己的心,解剖自己的心。
乃至每一念的来龙去脉,从何而生,为什么而生?如何而灭,为什么要灭?都要观察的清清楚楚。
最后把每一个念头全部给破了,就没有心了。
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心否定了,那么请问,他还有什么事情可干呢?所以,修行功夫越好的人,他越了解自己的心。
比如用功很好的人,妄想刚一起来,他马上就能发现。
越重视物质的人,其贪、嗔、痴、慢越重!(五台山比丘果戒)
摘录于《五戒仪规及学佛问答》(五台山比丘果戒)师开示:名、食、财、色、睡这是众生的命根啊!如果把这个命根断了,众生就没命了。
象你们年轻人没有爱,没有恨,那还叫人吗?有些人因为爱情而自杀,那是因为把他的命根断了,没有命根了就没命了。
而且这里面你总得贪一样,有些人是贪财,有些人贪吃,有些人看上去好像无求,生活简朴,但他贪名,你要是把他的名声给坏了,就断了他的命根了。
大多数人都贪着呢!所以“人间佛教”不能实现,想把人间变成佛国,那是不可能的!但济群法师提出“人生佛教”,这个是对的,它跟“人间佛教”是两个概念。
“人生佛教”重点是放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人间佛教”是要把佛法普及到全人间。
乙居士:我觉得“人间佛教”是附佛外道,只搞一些慈善事业,就是一个民间慈善组织。
师答:是的。
乙居士:师父,三心不可得的基础是什么?师答:无常,三心皆是无常,观心无常,因为心本无常,所以三心不可得。
乙居士:师父,是不是众生的业越重,价值取向越偏重于物质?师答:是的。
到最后物质重要到你无法改变的程度了,比如钢铁石头这些物质,你想改变它已经改变不了了,现在还能炼钢、雕刻石头,说明人的业力还能改变这些物质。
业力再往重的方向发展,反过来钢铁石头这些物质就可以整你,而且你躲都躲不开,地狱的众生就是这样。
因为它们业太重了,石头、火往这些众生的身上招呼,它们只有受的份,躲都躲不掉,在地狱你说还想搞个工程,压根就没有工程这个词。
为什么?物质太重要了!但在人道就可以改造,可以盖房子搞工程。
诸天道对物质不重视,所以物质就很老实很听话,天人想要个宫殿,马上就来个宫殿,想要个花园,就来个花园。
乙居士:就是你越在乎、越看重的东西,你就受制于它。
你越不在乎,越看不重能够放下的东西,它反过来就要受制于你?师答:是的。
所以说:若能转物,皆同如来。
因为物质对人家已经不管用了,他也看不起物质,金银财宝到了面前他也不在乎,所以金银财宝受他指挥。
因此地、水、火、风就是贪、嗔、痴、慢,所以越重视物质的人,就是贪、嗔、痴、慢越重的人,他的地、水、火、风就越恶劣,他就越受制于地、水、火、风。
佛法不舍一个众生(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不舍一个众生(五台山比丘果戒)
摘录于《五戒仪规讲义及学佛问答》
甲居士:师父,末法时代不是说先灭《楞严经》吗?那这个时代,诵《楞严经》和楞严咒的人越多,是不是正法就会多住一段时间?
师答:你自己如果去诵,就跟佛法结下一点缘分,对你而言绝对好,但这是众生的共业,你说凭几个人就想扭转众生的共业,难!当然,你是共业中的一份子。
甲居士:有人破了戒,诵楞严咒是不是可以忏悔的更清净点?
师答:一切咒都有这个功德!佛法不舍一个众生,你们要知道诸佛菩萨的慈悲。
小乘阿含里面一破四根本,你就不算佛弟子了。
但是小乘阿含排斥出来的众生,大乘佛法就把他摄受进来,只要他用作法忏和取相忏忏悔清净就行。
那么大乘里面破了知见的这些众生,密乘里面再把他摄受进来。
只要你和佛法有一点点缘分,它都不会舍掉你,所以你们经常在经书中能看到,说你破了什么戒,只要你诵这部经就能消除业障。
然后犯了菩萨戒的众生,密乘里面再把他摄进来,说你持这个咒就能消除罪业。
甲居士:我现在经常在网上抄经,您说过可以让经文落在第八识里面。
师答:抄经的过程就是装藏的过程,可以把佛法种在你的第八识田里,装在你的如来藏里。
你们抄写的经文可以供起来,也可以装在佛像里。
如果不需要了,你们可以放在楼房的顶上,放在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还可以放在山上人踩不到地方,挖一个洞放在里面,不要让雨淋着。
还可以在你们祖坟的后土的山上挖一个洞,把经文埋进去。
度尽自性众生,就是普度众生!(五台山比丘果戒)
度尽自性众生,就是普度众生!(五台山比丘果戒)摘录于《三皈仪规显密双解》问答摘录居士问:把家中的蚊虫蚂蚁蟑螂等放出去后,它们也会死亡,和慈悲心是否不相应?师答:因为我们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堪忍的苦的世界,来这个世间的众生都是造了业来的。
那众生在世间生存还得造点业,动物也好、人也好,它如果不造业就活不下去,这是业力所现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
你说的蟑螂蚊虫,我们当然不能亲手把它弄死,但佛教也不能保证它能长命百岁。
我们从家里把它请出去,但不能保证它出去以后不会饿死冻死!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慈悲心能保证多少,我们就保证多少。
念佛是让我们越念越有智慧,不是越念越没智慧。
有父子两人牵着一头驴在街上走,路人说有驴咋不骑呢?老父亲就骑上驴,儿子就在前头牵着。
人们看到又说父亲没有一点疼爱孩子的心,让小孩子走路,他却骑驴。
父亲就下来让儿子骑驴,他在前面牵着。
另一个人看到又说这孩子一点也不孝顺,老人走路他却骑驴。
后来两个人干脆都不骑驴了,就抬着驴子走,让人哭笑不得!咱们学佛的人可不能象这两父子一样,让别人的嘴巴给指挥了。
我们时时都要护持自己的心,心只要不起伤害众生的念头就行。
不要说我不伤害众生,反过来就要保证众生不死。
要知道有生就有死,你怎么能保证众生不死呢?娑婆世界的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也就是说,假如你现在把那些虫子没弄死,你就认为你是慈悲,殊不知,自性众生你都不知道杀了多少?一念嗔恨心就杀了你自己的菩提心,那个比你杀虫子的罪要大的多了!你信还是不信?贪、嗔、痴心这三毒就是三恶道的众生,如果你增长贪、嗔、痴的心,那么在你的自性里面就要杀多少善道的众生,增加多少恶道的众生。
学佛之人要在这个上面用功,这是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
什么是自性众生?自性众生就是贪、嗔、痴的这个心。
为什么贪、嗔、痴的心叫做众生?需要好好参,你们仔细听!经书里说:不退位的菩萨,心里没有贪嗔痴了,他的身体里就没有八万户虫,就是八万烦恼虫,就和现在说的细菌一样。
学好教理更有利于念好阿弥陀佛(五台山比丘果戒)
学好教理更有利于念好阿弥陀佛(五台山比丘果戒)师父: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的法身平等究竟遍一切处,梵文就叫毗卢遮那。
圆满报身就是卢舍那佛,卢舍那就是净满,惑尽智满,就是报身。
佛有无量无边的名字,不是只有一个名字,而是有恒河沙的功德名号,根据这个功德来说他叫这个名字,根据那个功德来说佛又叫那个名字,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就能有无量无边的名号。
弟子:那也可以说,这个佛就是那个佛,那个佛就是这个佛。
师父:因为成佛之后他们的功德智慧愿力一切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可以说是一个,但是每个佛菩萨他们的成佛因缘和各自的修法又各有差别,所以说不是一个。
对众生来说,因为众生的善根因缘不同,所以诸佛菩萨在众生面前所现的身相名号也就不同了。
假如这个众生累生累世跟文殊菩萨的法缘深,他怎么看都是文殊菩萨好,那个众生累生累世跟观音菩萨的法因缘比较深,他怎么看都是观音菩萨好,那么其实呢,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佛,弥勒佛、阿弥陀佛,不管怎么,诸佛菩萨的究竟圆满是一模一样的。
弟子:师父,那如果不念经不学教,就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吗?师父:一般不学教理不懂道理的人,因为他这个心就根本无法调伏,心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容易平静下来,所以他念阿弥陀佛怎能管用呢?你学教理懂了佛法这个道理之后啊,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边念佛边绕佛,心里同时思维佛法的内容,这样你这个心就容易调伏,心里面平静了,念佛才能得到三宝的加持,你念佛绕佛就他越走心里越高兴越走越心里越平静,以致这样白天黑夜走下去,所谓的般舟三昧它就是这种修法,一走就是八、九十天呐,白天黑夜,如果这样他没有不成就的人。
弟子:师父,有的老婆婆整天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也不省事了哦?师父:你看现在有好多老婆婆,她们把这个顶神顶仙的跟佛法都分不清,哪能行呢?你说的这些老婆婆她嘴上虽然念佛,但是做的又是一套,她其实是除了念阿弥陀佛其它什么事都干。
她们把这个顶神顶仙的跟佛法都分不清,哪能行呢?不行,最后临命终的时候,山精鬼怪变成阿弥陀佛她就糊里糊涂跟着走了,鬼神最喜欢糊涂蛋,那些正知正见的人它知道骗不了。
顺治皇帝出家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州汤罚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释文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钵盂,便可以任意享用.黄金白玉并不是稀奇珍贵之物,只有披戴袈裟,剃度出家,才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悲华经》云:"往昔佛陀曾如是发愿:吾之教法中身着四指法衣,袈裟者,若未能遂意而得饮食,则我已欺诳如来,故我不得成佛."又云:"所有在家众,指甲上耕耘,吾之出家僧,生活无贫困."承蒙释迦佛祖的加被,皇天后土之间,古刹丛林,禅院道场可谓星罗棋布,其中的出家修道之人安然平静地享受着衣食无忧的自在生活.虽说是粗茶淡饭,但也有钟鸣鼎食之盛;虽说是"坏色之衣",却胜过了朝廷的红黄之袍.出家人只需手托钵盂,便可随心所欲地云游参学.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就活脱脱地描绘了出家僧人的自在生活.多么的洒脱逍遥,多么的安闲悠然,怎不令人倾羡渴慕,怎不令人心驰神往!然而,以"金钱至上"为准则的世间拜金主义者们,却将黄金白玉奉为万能的圣灵.但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黄金白玉只能买来短暂的物质享乐,却不能买来健康的身体,诚挚的友情,融融的亲情,健全的心态,更不能买来仁慈的善心,自在的心境,来世的安乐,永恒的解脱.如果金钱是万能的,为什么腰缠万贯的富翁会在难以承受的病痛中奔赴黄泉如果金钱是万能的,为什么身家过亿的明星会将自己的金贵之躯捐弃于摩天大楼之下如果金钱是万能的,为什么跨国集团的拥有者会在对手的暗害中含恨而死……全知无垢光尊者云:"多世曾为三界主,身披袈裟唯今世."虽然在流转轮回的历程中,我们已经多世转生为三界的领主,但身披袈裟的机会却是难得一遇的.所以,以修道者的眼光看来,世间最宝贵的物品,莫过于披搭于身的袈裟."袈裟"一词是梵文Kasdya的译音,也可写作"迦裟",意即坏色.因僧衣避免使用八正色,而用似青,似黄,似赤,似兰等不正之色而得名,故又称缁衣.古代丛林,僧众出外云游参访,必须具备衣单和戒牒才能到寺院挂单 .《敕修百丈清规》云:"将入丛林,先办道具."所谓"道具",即指资生办道之具,包括三衣一钵等头陀十八物.其中的三衣,即指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等三种袈裟;所谓"一钵",即指从释迦佛时期传承至今,用作乞食的钵盂.在南传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各国,至今可以见到出家人身披袈裟,手托钵盂,出外行乞化食的身影,这种清净无染的行为,很容易令旁观者生起信心.一九九九年我去泰国的时候,就曾被眼前的这种场景深深地打动过.三衣一钵既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征,也是出家僧众受戒时不可缺少的僧物.无论是三衣或钵,都代表着清净无染的僧团,标示着遗世独立的人格,象征着至崇无上的地位.据《付法藏因缘传》记载,摩诃迦叶将入涅盘时,手捧佛陀所授的衣钵,入鸡足山敷草而坐,等候弥勒菩萨降生成佛,再将佛陀衣钵传与弥勒;禅宗初祖达摩由印度东来时,也将衣钵传给二祖慧可,以为法脉相传的证物.自此以后,禅宗各祖师徒间以心印心的传法,就是以衣钵相赠作为标志,所以称为"传衣钵".由此可见,衣钵在释迦牟尼教法中,的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袈裟又称"福田衣",身披一肩袈裟,手托一口钵盂,就可以称之为世间的福田.晋朝慧远大师云:"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乃圣贤之物."可见袈裟钵盂之珍贵.袈裟的宝贵,并不在于它有形的价值,而是因为袈裟所代表的出家僧众之责任——绍隆佛种,彰显圣教,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家人义无反顾地牺牲了小我之利,而将此身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三界众生,为苦难有情消灾解殃,祈福化难,是诊治轮回痼疾的医王,是渡越三有苦海的舟子,是趋往解脱宝洲的商主,是斩断烦恼荆棘的樵夫.能够身披袈裟,实在是无上的荣光.《三摩地王经》云:"谁舍犹如火炭坑,亦弃所爱子与妻,以恐怖心而出家,不难获得胜菩提."又云:"何人数俱胝劫中,承侍恒河沙数佛,不如生起出离心,真正出家更殊胜."星云大师也云:"发心出家最吉祥,割爱辞亲离故乡;天龙八部齐夸赞,求证慧命万古长.……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总而言之,身披袈裟,剃度出家,的确是黄金白玉,名声威望等世间荣华富贵所不能交换的大福报.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曰,不及僧家半曰闲.我虽然统领主宰着大片的江山国土,却不得不为忧国忧民而曰理万机.在人生百年三万六千个曰曰夜夜中,都不能安享出家人半曰的清闲.古代皇帝往往自称为'朕'.其实,"朕"在先秦时代只是"我"的意思,并不代表皇帝或者天子.比如,屈原在《离骚》篇中,就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而自称为"朕".蔡邕在《独断》中也云:"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至秦天子独以为称."由此可见,"朕"字是在秦始皇之时,才被定为皇帝专用名词的.身为一国之君,虽然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着诸侯之邦的礼遇,却不得不为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疾困而操劳.在被百姓拥戴为王的一生当中,又有哪一天能够享受出家人逍遥安闲的生活呢正如范仲淹所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作为君主,只能责无旁贷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此之外,又能有什么样的选择呢无论大小,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忧内患.外有邻国列强的出兵宣战,内有诸侯叛乱的公然挑衅,而在朝廷内部,为了争夺自己的大权,为了侵占他人的利益,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一幕就上演得更加精彩.再加上天灾人祸的频频降临,后宫内院的争风吃醋,红颜知己的撒手西行……,这一切,怎能不让烦闷交加,渴望解脱的顺治,生起逃遁厌离,削发出家之心呢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当凡夫众生投生人世的时候,是跟随业力的牵引,不由自主,稀里糊涂而来的;当凡夫众生因死亡而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而去的.如果在临终之际尚未有一点醒悟,就枉自在人间溜达了一圈.暇满人身,得之不易;天地人寿,变幻无常.有道是:"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总是瞬息万变,生存于斯的人类也不能超离无常的本性,时时刻刻都在奔向死亡.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八方寻觅着长生不老的仙丹,又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着青春永驻的妙药,但这一切愿望最终都化为了泡影.在大限来临之时,无情的死主是不会讲任何情面的,无论你是皇亲国戚,富豪大亨,还是白丁百姓,乞丐贫民,都无一例外地必须接受阎罗的裁决.在此奉劝各位,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过去,但却可以定夺自己的未来.在获得人身,值遇佛法的千载难逢之际,我们必须精勤勇猛地修持,以获得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如果还不能醒悟,又浑浑噩噩地将此万劫不复的人生空耗,在死到临头的时候,仍然对前程一无所知,最后还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茫然而不知所措地离去,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云:"何者转生为人时,倘若不勤修善法,则无比其智劣者,如自宝洲空手返,无义虚度暇满身,故当恒修寂灭法.……此寿无增恒衰减,死缘众多生缘微,时不待我当紧迫,自即曰起勤修法."在生而为人的此际,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出离轮回的大好时机.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胧又是谁在我尚未出生之际,究竟谁是所谓的我呢正当我降生人世之时,所谓的我又是谁呢如果现在长大成人之际的我才是所谓的我,那么在合眼蒙胧,进入梦境之时,所谓的我又究竟是谁呢即使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世间人,只要不是昏天黑地,如同旁生一般的混世之徒,都会产生类似这样的疑问.只不过有的人刚刚接触到这个问题的苗头,就因为懒惰或者恐慌而匆忙地回避了;而有的人却以追根究底的精神,深思熟虑,苦苦求索,最终通过佛陀的指点,从而获得了解脱.其实,这些问题也是趋入人无我修法的绝妙途径之一.凡夫众生始终执着于有一个实有的我,我们可以对此驳斥道:既然我是实有之法,就应当恒常不变,始终存在.那么请问,在你们所谓的"我"尚未出生之际,究竟谁是所谓的我呢既然所谓的"我"尚未出生,就不可能存在.还有,正当所谓的"我"降生人世之时,所谓的我又安在呢因为所谓"降生人世之时",都根本不存在.任何一个能够存在的时间,都必须归属于过去或者未来,要么是尚未降生,要么是已经降生,根本没有第三种情况的立足之地.因此,所谓"降生人世之时"根本无法安立.如果承许现在这个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才是所谓的"我",我们又可以反问,究竟这个青年或者壮年的哪一部分是"我"呢是头部,躯干,还是四肢是皮肤,骨骼,还是肌肉无论答案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些部分又可以分为上,下,左,右,前,后,其中的哪一部分又是"我"呢就这样紧追不放,直至最小的无分微尘,我们都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所谓的"我".这种抉择方式,与麦彭仁波切所著的《观住轮番净心法》中"血肉骨骼髓及脂,皮脏诸根与支分,便溺虫发指甲等,所有不净之诸物.地等诸界之聚合,各各复分多种类,彼等所有存在法,究竟析至微尘性.一一次第分辨时,观思何者可生贪,除此零散不净物,所谓之身别无余"的剖析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既然在现实生活中都找不到所谓的"我",在合眼蒙胧,进入梦境之时,所谓的我又怎么可能存在呢由此可见,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仅由此偈,顺治皇帝剖析人生,探讨无我的见地之深入也足可见其一斑.抉择人无我,还有数之不尽的诀窍,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阅这方面的佛学专著.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不如既不来,也不去,这样就既没有当初的欢喜,也没有后来的悲哀了.虽然在胜义谛中,众生既没有来,也没有去;既没有欢喜,也没有悲哀.一切都是空性,一切都是寂灭离戏之法.《中论》开篇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但是,在世俗名言中,因为前世业力的牵引,因为无明的染污,任何凡夫众生都别无选择地要有来有去,要流转轮回,要承受苦苦,变苦以及行苦的困扰.其中所谓的"变苦",就是指因前面的欢乐,而引发出后面的忧伤,在快乐当中隐藏着悲哀的一种痛苦.六世达///嘛仓央嘉措的一首道歌,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变苦:"如果没有相见,人们就不会相恋;如果没有相知,怎会有着相思的熬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过自以为甜蜜的经历,比如饱餐了一顿美味佳肴,结识了一位有缘知己,度过了一夜美好良宵,感受了一段黄粱美梦……但在短暂的幸福之后,等待自己的却往往是数目惊人的帐单,知己好友的背叛,相聚之后的分离,梦醒之后的怅然……而以前的一切欢乐,都只能变成一种回忆.由此可见,变苦的确是任何一位流落尘世的凡夫都无法逃避的痛苦.尽管顺治皇帝在此也流露出不愿流落人世,不愿承受世间喜怒哀伤的念头,但是,除非是来去自在的菩萨,那又另当别论.除此之外,作为被业力绳索捆缚的凡夫,又怎能做到不来不去,不喜不忧呢千百年以来,无论外道的苦行者,还是科学的探索者,有不少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没有任何一个佛教之外的学科或者宗教找到了从根本上斩断轮回源泉的有效方法.只有大慈大悲的佛陀,才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彻底摆脱轮回的光明大道:要想真正地不来不去,要想真正地不喜不忧,就必须消灭无明.正是以无明为因,才会导致后来的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就是令众生流转轮回,承受痛苦的十二缘起.只有通过修持证悟空性,让轮回之因的无明彻底化为乌有,才能灭除后面紧跟而至的一系列程序,打碎十二缘起的链条,让轮回的现象不再重演,这就是十二缘起的还灭.顺治皇帝在此偈中,通过自己不情愿投生轮回的厌离之情,向我们揭示出红尘世间的无可奈何,也间接地引出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不来不去,不喜不忧的唯一途径,就是抛却尘世,修持无上菩提!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曰清闲谁得知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多么地消磨人的意志啊!又有谁能知道,在何年何月,我才能得到一份清闲呢三界六道,犹如熊熊烈火盛燃的炭坑.且不论惨不忍闻的地狱之苦,饥渴难耐的饿鬼之苦,受役遭戕的旁生之苦.即使转世于六道之中堪称善趣的人道,也不能逃离"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不欲临,求不得"的人生八苦;不能躲避悲欢离合的折磨煎熬.生际必死,积际必尽,聚际必散,堆际必倒,高际必堕,描绘了世间层出不穷的不如人意.相依骨肉,天各一方;互憎冤家,狭路相逢,道出了人生不可逆转的万般无奈.曰到中天,就必然趋于西落;月至圆满,必将会逐渐亏缺.连名扬古今,才华横溢的苏轼都禁不住哀叹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台湾诗人席慕容也禁不住抱怨:"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世事尘劳,无休无止;你死我活,冤冤不解.热衷名利之人,有谁甘愿抽身世外,恒处卑位追求财禄之徒,有谁能够唾弃钱帛,视金如粪争夺疆域之士,有谁宁肯铸剑为锄,息事宁人所有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既然如此不愿舍弃,那么,世人朝思暮想的那种"静闻钟鼓响,闲对白云村"的清闲,也只能遥遥无期了.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世间的人们是难以与出家人相比的,因为他们无牵无挂,所以能拥有一份安乐与清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身处世间,就难免会为纷繁琐碎之世事所困扰,被曰益泛滥之欲望所牵引.朝廷命官有恐失乌纱的担忧;黎民百姓有惧怕饥寒的顾虑;大亨巨贾们昼夜盘算着吞并对手的计谋;小商小贩们时刻算计着蝇头小利的进项;即使初涉世间的学童,都不得不为升学赶考而悬梁刺股,目不窥园……"劳生唯有僧无事,若悟真乘老更闲."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只有出家僧人才能做到娴静无事,如果能了悟真如实相,就能越发任运自如,海阔天空.因为出家人抛却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情爱天伦,安分守贫,清心寡欲,才能如行云一般飘逸,似流水一般舒缓."住也无求去也闲,飘然到处是家山."正是因为出家僧人的无拘无束,无欲无求,才能拥有白眼世事沉浮,笑对人生起落的安闲心境."衣单两斤半,随身十八物"的说法,也形象贴切地形容了出家人随意简朴,不受物役,不为境累的心态.南朝梁慧皎的《高僧传》中云:"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般若,虽公王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晔哗之色,不与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身披袈裟,手持锡杖,痛饮山涧清流,咏颂般若之音,即使公子王孙的官袍,山珍海味的美馔,铿锵悦耳的仙乐,光彩华丽的容貌,也决不与之交换.这段斩钉截铁的道白,也一语道破了出家人安贫乐道,悠闲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怀.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口中吃着清淡平和的美味佳肴,身上时常穿着"百衲衣".因为袈裟是以多块零碎布片缝缀而成,直领敞袖,穿著时覆住左膊,掩于右掖,另在右肩下拖一圆环,用以扣搭,所以又称"百衲衣".出家人每天品尝着延年益寿,滋补美颜的蔬菜瓜果,大豆蛋白,既没有伤害他众性命的业债,也没有肉食毒素的侵扰.这种草衣木食的世外闲人生涯,的确是给个神仙也不愿交换的美差.虽然在节衣缩食,物资匮乏的年代,"身穿的确良,口啖回锅肉"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梦想.但随着物质财富的曰益丰富,随着化纤织物地位的一落千丈,随着肉食危害的逐渐曝光,在崇尚回归大自然的现代社会,布衣素食又成了时尚的标志.君不见,有多少时髦青年身着缀满补丁的"百衲衣"招摇过市;有多少社会名流以茹素戒杀的行为博得了民众的拥护.只有清和素净的天然之味,才能培植孕育出"和光同尘,遁迹市廛","雪夜煨芋谈禅"的心境,才能体味感受到"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山窗听雪敲竹"的场景.要陶冶心胸,必须具有宁静淡泊的心态;要脱离物累,必须具有高洁超然的品格;要明见心性,必须具有清澈沉寂的意境.如果能具备清高的意趣,远大的志量,贫贱岂能移富贵岂能淫威武岂能屈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无论走遍五湖四海,出家人都是最尊贵的上宾.如果能做到了无牵挂,逍遥自在,则可以任凭你在佛殿中随意嘻笑.因为出家人唾弃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或者隐迹潜踪,过着枕山栖石,吟风弄月,犹如鸢飞鱼跃般的生活;或者云游四海,过着浪迹天涯,处处为家,恰似行云流水般的岁月;或者寄身禅房,过着暮鼓晨钟,六根清净,如同清风明月般的曰子."五湖四海尽曾游,自在纵横不系舟.""寄迹五湖外,萍逢四海间."从这些禅诗的字里行间,无不随意自在地向我们勾勒出云游僧人飘逸出世的道骨仙风.有一点需要提醒诸位,以上说法都是针对身心获得自在,境界高深的成就者而言的.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最好不要以云游参学为名而东奔西荡,四处游走.在出家人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以修习寂止胜观,生发无漏智慧为主的"坐"还是最重要的.要知道,除了少数利根之人以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切以修所证之功德妙用,都是从定而发的.如果离开了修养身心的禅定,又怎么能够获得身心的自在呢正如五代时期的招庆省僜禅师所云:"四威仪内坐为先,净滤身心渐坦然."如果身心没有抵达坦然自如,沉寂湛然的境界,又怎么能面对外境如如不动,心如止水呢连在临济宗举足轻重的汾阳善昭禅师都摇头晃脑地唱着:"闭户疏慵叟,为僧乐坐禅."更何况初入佛门之人呢只怕在遭遇纷然喧闹之外境时,定力欠缺之人根本无从掌握住自己的牛鼻绳,最终只能被外境牵着鼻子走.至于"即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的坚定意志,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至于"逍遥佛殿任君嘻"的说法,也是指因为出家人抛却了世间红尘的牵绊,所以能逍遥自在地在佛殿中闻思修行,使心田得以蒙受佛法甘露的滋润,自然是法喜充满,愉悦舒心.而不是指薄地凡夫可以将圣洁庄严的佛殿当作恣意逍遥,任随嬉戏之地.所以,在没有证达万法平等之前,切不可逾越轨范,肆意放荡,作出践踏佛殿,亵渎三宝,蹂躏佛门的疯癫行为来.要知道,无知的无畏与彻悟的无畏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如果不谨慎地加以取舍,只怕有一天不幸因此而惨堕地狱,自己还浑然不知,那就是再可怜不过的事情了!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不要以为出家是轻而易举之事,所有能享受出家福果的人,都是因为在多生累劫中积累培植了不可估量的菩提善根,才能获得现世的出家因缘.即使没有证达阿罗汉的果位,也能披搭起如来所传之三衣.《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菩萨本生鬘论》中也云:"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虽然出家具有如此巨大的意义,但能够哪怕在一刹那间生起出家之念的世间人,也是微乎其微的.即使生起了偶尔的出离之心,但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因为业力的制掣而无法出家.人身难得,以此难得人身出家修行,就更是难上其难.只有在生生世世中积累栽种了不可思议的菩提妙种,才有可能获得出家的机会.出家人的崇高地位,即使梵天帝释,转轮之王也无法企及.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辜负了这至尊至贵的僧袍.但是,据说在世间很多小说电影的描绘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在某人生意受创,婚姻失败,家破人亡的时候,就会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声泪俱下地宣布:"我要出家了!"最终的结局,却常常是主人公卧薪尝胆之后的东山再起,历经艰辛之后的皆大欢喜,劳燕分飞之后的鸳梦重温…….这些错误荒唐的诱导在世间人的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出家只是一种如同儿戏般的,暂时的逃避现实.至于出家人济世救难,度脱众生的神圣形象,已经很难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了.但是,圣洁庄严的寺院丛林,不是情感受挫的抚慰地,不是阻挡怨敌的避难所,更不是的重出江湖的练兵场. 《十轮经》云:"出家僧相,乃秽恶世间清净幢相."出家人沅茝澧兰般高洁的清净形象,是容不得愚昧无知之人去随便玷污,任意糟踏的.作为有智之人,应当发自内心地对出家人生起崇敬之情.《围炉夜话》中云:"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如果能生出真实无伪的出脱三界牢笼的出离心,以及救度众生于轮回坑坎的菩提心,能够严守清净无垢的戒律,纵然不是三毒永尽的阿罗汉,也有披搭起如来三衣,成为三界供养之境的不可掠夺之权利.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尽管兔子飞鸟为生计而东奔西跑,却最终逃不出网罟的困缚,猎枪的袭击.生为有头脑的人,就应当以此为鉴,千万不要为了钻营牟利而费尽心机.百年人生犹如一场梦境,万里江山也只不过是一盘棋而已.自然界的动物们往往会有人类所无法理解的习俗——兔子喜欢上窜下跳,鱼类偏爱回游产卵,蜜蜂终身辛勤采蜜,候鸟忙于南北迁徙.有位道友曾经给我描述过这样一段细节:我曾看过一部轰动一时,倍受赞誉的记录片——《迁徙的梦》(或叫《鸟与梦飞行》),全片一百多分钟,全部拍摄的都是各种候鸟往来迁徙的过程.其中有的候鸟在一年当中要飞行上万英里的距离,其中的困苦艰辛不用描述大家也可想而知,更何况跋涉穿越途中不幸遭遇猎人偷袭的境遇记得当时一起观看影片。
“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五台山比丘果戒)
“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五台山比丘果戒)摘录于《五戒仪规及学佛问答》(五台山比丘果戒)师开示:假如一个家里面有两个如法念佛和修行的三宝弟子,你这个地方的土地都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它的福报会随着你的修行的增长而增长,它借助你的力量在三宝这里求福报。
你要是反过来给它磕头,就是颠倒。
有的地方为什么很糟糕呢?因为那个地方的土地没福报,没力量,所以非人就容易做怪,它也管不住。
就跟一个地方的公安部门要是不行的话,当地的犯罪分子就很猖狂。
如果土地的威力和福报增加的时候,当地的非人就不敢乱来,在这个地方修行就很有加持力,老百姓就说这个地方的磁场很好,实际上是那个地方的土地威力大,它能把这个地方护住。
师开示:修行是无量劫都要修行,而不是你一生一世就能成就的,所以过去的老和尚有句话:“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
他们之所以能成佛,都是靠无量劫来慢慢修行的。
如果说一个人这一世开悟成道了,那证明他在累生累世已经修了很大的资粮了。
如果累生累世没有修好,你想这一辈子就开悟成道,那是不可能的!累生累世的修行就是根基。
居士问:密宗里不是有即身成佛这个说法吗?师答:密宗里面这一世能够即生成佛的,那是人家在累生累世已经修了很久了。
他这一世才能因缘具足,即生成佛。
密宗如此,修其它法门成就的都是这个道理。
佛法是因缘法,一定要知道这一点!在修行了生死的这条路上无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来修!不能听天由命,要靠自己的发心和努力!居士问:那净土宗不是捷径吗?师答:《弥陀经》上说的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也就是说这一辈子能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家的善根福德因缘都是不可思议的,那也是靠累生累世的修来的,绝不是这一世修的。
否则别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唯独他能,唯独他能放下一切,生起求生极乐世界的信心。
所以,哪个宗也不是捷径,也是要靠累生累世修来的根基。
哪怕有一个人这辈子一直在做坏事,平时也不念佛,就临终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那也是人家累生累世已经修的差不多了的缘故,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思议,否则一般的人有几个能做到的?所以念佛之人,对于这个道理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宝歌》歌词略解(相当于佛教教歌)
三宝歌歌词: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徳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行: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三宝歌》略解作者心空及第归这首三宝歌诞生于一九三O年,在厦门闽南佛学院。
当时因大醒和芝峰等几位法师有感于国有国歌,校有校歌,而我们佛教界竟没有自己的教歌,引为遗憾。
恰逢精通音律的弘一大师正在闽南,便请大师谱曲;然后再请太虚大师按照曲谱填词而成,并命名为三宝歌。
两位大师悲心才华相得益彰,可谓珠联壁合,成此千秋盛举;必能传唱不息,度人无量。
①三宝:佛法僧的尊称,其功德犹如三座宝藏,能赐予众生无量智慧解脱之光明。
正文: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词释:①人天:人间天上,借指六道轮回。
即: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等。
②宇宙: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泛指整个世界。
③黯:指黑云笼罩。
④三界:欲界有男女和饮食等欲望:色界有宫殿和天衣等受用;无色界有思想之流逝。
都有无常之苦,统称三界。
⑤火宅:引自《法华经》当中的比喻,指三界六道一切众生都生活在无常的苦难之中,都被烦恼之火所煎熬逼迫。
⑥大悲:悲能拔苦,指诸佛菩萨能够帮助二切众生解脱苦难的广大愿力。
⑦大智:智能解脱,指诸佛所流布的圆满解脱智慧,信者得度生死烦恼。
⑧大雄力:佛是三界众生无畏的导师,具备降伏一切烦恼魔障的勇气和力量。
佛法重在智慧,单靠福报是解脱不了的(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重在智慧,单靠福报是解脱不了的(五台山比丘果戒)师父:精进、勇猛、吃苦、布施,这都是福报所摄的部分,而佛法重在智慧。
因为很多外道凡夫也很勇敢坚强,你们看过去打仗的时候,很多人临上刑场时面无惧色,还要高喊几句口号,那是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但即使这么勇敢,也与佛法不相应。
如果他们临死前能以那么坚定的信仰念南无阿弥陀佛,那肯定能往生。
同样是死,结局却不相同。
所以,这个世界上不要命的人不少,但是能放下烦恼的却没有几个,而佛法是要求我们放下烦恼。
因此,想要解脱的话,必须要靠智慧,只靠福报是解脱不了的。
以前给你们讲过魔王,魔王在欲界第六层天,欲界里面他的福报最大,但是他没智慧,所以就堕到魔道里面。
现在拜佛、念佛的人很多,但都落在了求福报上,求生意好,求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他们就是不求智慧,不求如何成佛,不求普度众生。
居士:师父,智慧也可以求吗?师父:是啊,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我们的目的就是得大智慧成佛,成佛是为了普度众生,修的所有功德都是为了求这个。
现在盖庙、烧香的人很多,尤其是一些老板,烧香的时候要比谁的香大,谁的香高,他就认为谁的福报大,这是很颠倒的,是一种俗人的知见。
你们这次要去朝拜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金色道场,朝拜朝拜挺好的,但你们要记住,佛法不离自性,要向自性里去求。
朝山的时候,一路念念佛、念念经、念念咒,把身心放轻松,起心动念要观照自己的烦恼、习气,观照自己的清净自性,这才叫真正的朝山。
如果只是看看风光,就变成游客了。
过去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等闲莫向塔中行;不为礼拜恭敬事,纵有恒沙福也倾。
”也就是说,我们去三宝地,要么是求一点智慧,要么是修一点福报,如果不是为了这两件事情,你去三宝地游玩的话,你有多大的福报,都能把你的福报给折了。
现在颠倒了,四大名山搞起旅游了,游客是无事专登三宝殿。
游者,无事闲游;客者,不能自主。
我们在五台山经常看到一些游客,看了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不能做主。
不能随意发挥和更改佛的戒律(五台山比丘果戒)
不能随意发挥和更改佛的戒律(五台山比丘果戒)摘录于《五戒仪规讲义及学佛问答》(五台山比丘果戒)居士问:受了五戒的居士可以吃肉吗?有的人说吃肉是破了杀生这一条戒。
师开示:对于居士的五戒,戒律怎么规定咱们就怎么说,你不要自己发挥和延伸!比如说杀生,戒律就讲杀生,但你把吃肉算在里面,那不行。
你们仔细听!受了三皈五戒的居士吃肉不犯五戒,但受了菩萨戒后,菩萨戒里就有规定:一切众生肉不得故食,吃肉伤大菩提心种子。
所以你们一定要把戒律搞清楚!佛教的戒律是对制众生的贪心的,它不是给我们制定了一种生活的框架和模式,你如果把戒律的根没抓住的话,戒律把你一转,反倒显一种烦恼相。
所以佛的戒律你不能改,更不能发挥!为什么呢?因为罗汉、菩萨能讲佛教的经、论,但对于戒律,四果阿罗汉和十地菩萨尚不敢制戒,唯有佛能制戒,因为唯有佛能了解众生的心,因此戒律不能改动和发挥,原文是什么就是什么。
居士问:很多人说现在这个社会跟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不一样,所以把很多戒律进行了延伸。
师答:罗汉和菩萨尚且不敢延伸,何况是你我这等凡夫?居士问:那抽烟摄受到哪一条戒中?师答:抽烟摄受到酒戒里面。
因为烟在经里面有记载,一个是烟叶子,一个是酒,还有一个五荤里面的,这三个是佛在印度的时候,波旬的三个女儿为了坏佛的道心而弄出来的,并说要留下来坏末法时代佛弟子的道心。
这个烟酒使人乱性,伤智慧,都是往头上涌的,最后让你懵懵懂懂,大脑就不行了。
居士问:师父,我还听见一种说法,就是说去市场上买了一块肉,你在煎炒烹炸这块肉的时候,这块肉的众生就能感觉到痛苦,知道你在吃它。
师答:这就是乱发挥出来的。
居士问:那就是说居士偶尔吃点肉是可以的?师答:最好不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允许吃呢?一个是在你身体不行的情况下,你需要肉来调养,否则就活不下去了。
另一个是在你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你必须要活命。
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吃。
但是你要是身体挺好的,而且米面菜也不缺,你非要贪这口肉,那你就犯菩萨戒。
邪人好事,正人好静(五台山比丘果戒)
邪人好事,正人好静(五台山比丘果戒)
乙居士:邪的人好事,正的人喜欢清静。
师答:这个标准很好,确实是这样。
因为空性无我与清静相应,所以他喜欢清静,闲来无事。
喜欢我执我相的人,不能没事,因为只有通过事情才能树立起他的我相和伟大。
甲居士:师父,但是遇到这类事情,你不去做,人家还说你不慈悲。
师答:随缘做和攀缘做不一样。
甲居士:不是说发心有三殊胜吗?是不是做完了就感觉跟没做一样?
师答:你们记住,只要是三宝里面提倡的,比如放生、供养、护持道场等,这是你们优婆塞、优婆夷所应尽的事情,知道这一点就行。
至于其它的很多内容和这个不相应,象你刚才说的三轮体空、三殊胜、自他交换,这不是这个层次谈的内容,那些都是在菩提心里谈的。
你们现在先把三皈五戒,把近事男和近事女的内容学好,然后培养出离心,之后才是菩提心。
你现在是三皈五戒的阶段,你谈菩提心干啥?
丙居士:您说自杀的人算不算有出离心?
师答: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自杀?因为他的这个厌世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他所求的东西没得到,如果你把他所求的给他,你看他自杀不自杀?而出离心者,享受的心已经没有了,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空、苦、无常的,然后他彻底放下了世间的这些享受,求一个清静解脱的心就升起来了,这才叫出离心。
一觉一切觉,一迷一切迷 (五台山比丘果戒)
一觉一切觉,一迷一切迷(五台山比
丘果戒)
弟子:师父,《摩诃止观》是天台三大部之一,这个摩诃止观讲的是…..?
师父:摩诃止观讲的是怎样不打妄想、怎样生起智慧来。
是专门修止观法、修禅定的。
“止”和“观”,是把教理和禅定合起来讲的。
“止”就是把你那个妄想心熄灭;“观”就是把诸佛菩萨的智慧生起来。
弟子:我看《大般涅槃经》,有一段经文的意思是,在当初佛成道的时候,佛全身放光,把六道里面的众生都度脱了。
但是现在这个六道还是充满众生。
师父:那是佛的了义境界,是究竟的境界、佛的自证境界。
佛的自受用境界没有众生,都度尽了。
一切功德都圆满了!但我们现在还是众生的境界,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这个六道还是充满众生。
所谓一空一切空(二乘),一迷一切迷(凡夫),一假一切假(菩萨),一觉一切觉(佛)。
比如道生说法顽石点头,本来无一物,哪有众生可度?佛浑身放光也是假的,度一切众生也是假的,按佛的了义境界来说,上无佛道下无众生。
《金刚经》云: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你说他一放光把众生度了,本来没众生,他度哪个众生?像这些说法都是佛菩萨的境界,即一觉一切觉、一假一切假;而我们凡夫则是一迷一切迷,所以六道还是充满着众生。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原文及鉴赏【导语】:我有三宝【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1]。
佛国圣地五台山我们都走在合一觉醒路上!
佛国圣地五台山我们都走在合一觉醒路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名山虽然并称,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区别的,民间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心灵洗涤的旅程是你今生最美丽的遇见五台山是你站在智慧的高点鸟瞰世界的地方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找到心灵归宿的日子朝圣的每一个步履之间都能重获得人生的力量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经殿的香雾千年的经声把你从梦中唤醒在蒲团上接受一抹抹暖意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清水河流淌千年的咒语一朵朵浪花加持着万千的生灵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古老的红墙一盏佛前明灯昭示着多少落入红尘寻找千年的尘缘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白塔下的晨钟暮鼓虔诚朝圣者们转塔的背影短暂的相遇永远的记忆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北台的黑龙天池潭中信众的倒影见证着从俗世到净土在圣水旁许一个愿望让文殊菩萨告诉你我就是你今生的结局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南台的花海带你来到远离尘世的天然氧吧放下欲望所迷失双眼吸着香气四溢清香感叹灵峰胜境丰厚的赐予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亘古静谧的圣地妙法佛音将往事尘封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东台顶上的日出一轮云海上的红日力度、朝气、生机与无与伦比的热情让你再等一世尘缘只为再看你一眼五台山是什么?五台山是大德祖师的法语超度着被岁月碰伤的痛一盏青灯,一卷古经将你的美留在莲花中芬芳千年行走在文殊道场五台山带上自己的祈愿,一颗行走的心迈开你虔诚的脚步世上种种,唯有信仰不可辜负人生世间在红尘,祈愿有为亦无为无时无刻不领悟,糊涂聪明总相随眼前身后万事难,心绪浮沉喜忧怜文殊道场走一回,求得慧心五台归不管是合一还是觉醒开悟,每个人在当世就可以实现。
不用说有什么在限制自己,做不到。
那都是你在相信其他人说的,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确定的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不管是走到什么境界,你都在正确的方向上,行动最重要。
佛法直指(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直指(五台山比丘果戒)我们凡夫的心很粗,我们想到的东西很肤浅和粗糙。
佛法当中,用心要很细很细——打坐就是锻炼你的细心。
佛法里的根本就是“心”!就是要研究自己的“心”,解剖自己的“心”。
你们听说过“明心见性”吧?你要明白自己的“心”,才能知道自己的佛性,如果不明白自己的“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佛性!那么,你怎样才能明白自己的“心”呢?按照佛法来说,就要“观心”。
有些人认为“观心”就是去找“佛性”。
不是!这个“佛性”你不要找。
你只要去观自己的“烦恼、颠倒、是非、嫉妒和傲慢”的心,你把这些心一个一个解剖了,一个一个处理了之后,剩下的就是你的“佛性”。
社会上大多数人一直在打妄想,走路、吃饭、睡觉,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打妄想,他们那个心一分一秒都闲不下来。
你们会研究自己的心吗?经书上这么形容,凡夫的妄想心就和洪水一样,一个波浪接着一个波浪。
凡夫的妄想也是一样,一个妄想连着一个妄想,这个妄想连着那个妄想,那个妄想又拐到另一个妄想,连连不断。
这就是凡夫的心。
有些人说,哎呀,我的心难受啊,我的心疼啊,我的心很想她啊,我的心很爱她啊,这些都是妄想心!所以说,学佛、修行和了生死,修的就是自己的“心”。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妄想心,一个不能认识自己妄想心的人,他永远都不会修行。
由自己这颗妄想心,可以推测好多问题,判断好多问题,辨析好多问题。
这个妄想心一会是嗔恨心,一会是贪欲心,一会是嫉妒心,一会是傲慢心,一会是愚痴心......佛教的坐禅,就是观察你的妄想心。
佛教的禅定和外道禅定不一样。
外道的禅定,例如气功或者其他一些歪门邪道,他们坐下修禅定,就想着赶紧修出个神通,赶紧修出个特异功能,赶紧一鸣惊人,让天下人都拜在我的脚下......而我们佛教修禅定,是要微细地观察自己的贪心、愚痴心、傲慢心和嫉妒心等等。
一般凡夫对于自己的“粗心”察觉不到,坐在那打了半天妄想,也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
有的人打坐的时候,也提醒自己不要打妄想。
教理入门第一(五台山比丘果戒)
教理入门第一(五台山比丘果戒)教理入门第一众生的根基跟藏通别圆四教的关系佛说的法非常广泛,为了让大家学修和研究的时候便于入门,天台教就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进行了归纳分类,分为藏、通、别、圆四教和顿、渐、秘密、不定四教,实际上是八个教。
而前面四教用的较多,后面四教用的较少。
释迦牟尼佛最早说的是《华严经》,但说这个经的时候,我们凡间的人根本都不知道,但地上菩萨就知道,佛就在三昧禅定里给地上菩萨讲了《华严经》和《梵网经》,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看的时候,只能看到树下坐着一个老和尚,但不知道人家在干什么。
但菩萨看的时候,就能看到香花香云和狮子宝座的圆满报身佛。
佛在出了三昧禅定之后,才开始给我们凡夫讲了《阿含经》,这个就是藏教法,就是小乘。
这里要注意!大小乘只是勉强而分,只是针对众生普遍的根基而言,因为法无大小,但根基有大小,所以大小乘是因为人的根基的大小而分的。
虽然《阿含》最初是给小根基的人讲的,但大乘根基的人听到《阿含》之后,照样也能悟到大乘法。
因此,智者大师的这种判法只是针对普遍根基的众生而分的,便于大家学习和研究,其实里面的大小乘的内容是相互交叉的。
《阿含》里面讲的是苦、集、灭、道,佛首先从苦开始讲起,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苦?如果你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感受不到苦,那你们没办法学佛。
别的苦先不说,首先生老病死就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爱别离也是苦,怨憎恚还是苦,因此,学佛首先要从思维苦开始,如果你不思维苦的话,你就不会修行,你就不知道佛讲这个法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都很快乐的话,佛还度他们干什么呢?难道佛菩萨还不让众生快乐吗?知道了苦后,还要知道苦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苦的原因。
苦的原因就是集,这个集就是累积起来的意思,也就是说,无明、烦恼、知见和习气累积起来,就是受苦的原因。
知道了苦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把苦灭掉,怎么才能把苦灭掉呢?就要修道,这个道指的就是三十七道品。
总的来讲,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佛在《阿含》里讲的内容,也就是最早给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讲的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宝在你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决定着你的一切(五台山
比丘果戒)
居士:师父,初学佛的话,应该看什么书,怎么学?师父:初学佛就看三皈五戒。
然后看高僧传、祖师传记,看一看历代祖师是怎么修行的,了解了解,历代祖师人家修行、办道的那个精神,以此来坚定自己的道心。
因为刚开始修行的人,三皈五戒学好,不要被左门外道转去。
又因为有的人道心不坚固,就得再看看历代祖师的那些著作,看看历代祖师的那种精进、勇猛。
这有利于坚定自己的信心,看了历代祖师你就想我也要这样修,我也学老和尚们那样修行。
虽然做不到,但心里确实向往。
是吧。
修净土的你看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他们是怎么修的,我们虽然做不到,但也向往。
居士:师父,说受三皈依就会有三皈依戒体。
然后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到戒体了?
师父:这就看佛、法、僧三宝在你心中的地位、分量如何。
也就是佛、法、僧三宝在你心目中的分量、地位,就是你的三皈戒体。
三宝在心目中没有什么分量
和地位的这种人,绝对在三宝中得不到利益。
因为没有三皈戒体。
也就是说,佛、法、僧三宝在心里有相当分量和地位的这种人,他起心动念,处处对三宝相当恭敬。
因为这种恭敬心,他绝对能得到三宝的加持。
所以,他在三宝里面才能够得到好处。
如果说是念佛的人,说是皈依了三宝之后,但他还去听一些左门外道的邪师讲法,听那些诽谤三宝的话,说和尚怎么怎么样,这个经书怎么怎么样,那个祖师怎么怎么样,而且他听了以后,没一点点反应,那么这种人他绝对不是佛弟子。
就好比有的人当着我们的面,说父母亲的坏话,你听了之后心里难受不难受?那肯定也难受。
那么,真正的佛弟子也是这样。
左门外道的邪师外道在那个地方随便诽谤三宝,攻击佛法、僧人,那听了以后心里面难受呀。
如果没这种现象的人,那这种人绝对不是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