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韦偃为双松图歌》_杜甫的诗词

合集下载

浅谈杜甫咏物诗

浅谈杜甫咏物诗

浅谈杜甫咏物诗杜甫所写咏物诗,有百首之多,涉及天象、江河、草木、虫鱼、禽兽、器具等方面。

其中以咏马为最多,如《房兵曹胡马》、《高都护骢马行》、《天育膘图歌》、《骢马行》、《瘦马行》、《病马》、《玉腕骝》等。

再有鹰,如《画鹰》、《义鹘行》、《画鹘行》、《王兵马使二角鹰》、《王兵马白黑鹰二首》等。

其次是咏草木,如秦州诗《蒹葭》、《苦竹》,成都诗《病柏》、《病橘》、《枯棕》、《枯冉》、《海棕行》《严郑公阶下新松》、《严郑公宅同咏竹》、《江畔独步寻花》,夔州诗《江梅》、《庭草》等。

其它杂咏,如秦州诗《归燕》、《促织》、《萤火》,成都诗《江头五咏》,夔州诗《鹦鹉》、《孤雁》、《鸥》、《猿》、《麂》、《鸡》、《黄鱼》、《白小》等。

杜甫的咏物诗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一、间接咏物,即题画咏物诗。

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之后,在画面上题诗,以收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

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

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

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杜甫的题画咏物诗著名的有《画鹰》、《画鹘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姜楚公画角鹰歌》、《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等。

诗人通过对画面物象的观照,把自己的情思注入其中。

如题画诗代表作《画鹰》,诗云:“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首诗把画中鹰写得活而有神,你看它,仿佛挟风带霜而起,侧目而视,耸身而搏,宛如真鹰一样。

只要把丝绳解掉,就可以展翅飞翔了,诚如仇兆鳌所评“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动舞”。

这“灵气”其实就是诗人情思的化育,精神的升华。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大意是说:何时让这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新唐书杜甫传中的特殊句式总结

新唐书杜甫传中的特殊句式总结

新唐书杜甫传中的特殊句式总结历代诗话当中还经常提及杜甫诗中的一种奇怪的句式,此种诗句以颜色字开头作全句的主语,这算是第四种诗歌语言的变序法。

可以称之为颜色字首位法。

如范晞文《对床夜语》记载杜诗:“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

不如,则语既弱,而气亦馁。

他如“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皆如前体。

若“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至',益壮而险矣。

”范晞文已经觉察到这类句式的独特怪异之处以及怪异句式形成的充沛气势,但是其成因并没有说明白。

这类句法也是一种变序句法,正是变序语法特征才会带来有别于其他诗歌句式的独特效果。

之所以把这类句子算作变序句法,因为句中作主语颜色字显然本应该是定语成分或者宾语成分。

比如说“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观山水图》)两句中,“红”应该是“珊瑚”的修饰性定语,“青”也是一样。

但是因为颜色字的词性比较灵活,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名词。

“红”和“青”也可以作“珊瑚”和“薜荔”的宾语,两句的语序本来应当是“珊瑚浸红短,薜荔悬青长”才为合理。

颜色作为名词代表物体在视觉上的附属性质,此处被用来当主体的主语,并且颜色字主语和宾语之间还存在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这就相当不寻常了。

上面所举的句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颜色字开头的句子有两个主谓成分组成的复句,如“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至”(《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另外一类是只有一个主谓成分的单句,如“翠乾危栈竹”(《寄贾严二阁老》)、“紫收岷岭芋”(《秋日夔府咏怀》)。

不论是单句还是复句,颜色字都充当施动的主语,主体名词充当受动的宾语在这样的句式中,颜色字这种本属死字却成为能发出多种动作,可以造成多种后果,成为活泼泼的力源。

赞美水墨画的句子

赞美水墨画的句子

赞美⽔墨画的句⼦1. 赞美⽔墨画的诗句赞美⽔墨画的诗句有:1、《陈式⽔墨⼭⽔》年代:唐作者:⽅⼲造化有功⼒,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似烧来看。

⽴意雪髯出,⽀颐烟汗⼲。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2、《徐道⼠⽔墨屏四⾸》年代:宋作者:⽩⽟蟾雁侧风前字,烟凝⾬后情。

不知谁⽒⼦,持钧⽴江城。

3、《题王起宗⼤横披⽔墨作远淡势》年代:宋作者:⽅回卧龙峰下草庐幽,门外桥横⽔⾃流。

潇洒王郎只数笔,淡云疏树⼀天秋。

4、《观⽔墨障⼦》年代:唐作者:李洞若⾮神助笔,砚⽔恐藏龙。

研尽⼀⼨墨,扫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湘江绽为蛩。

挂⾐岚⽓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时⼈著意慵。

⽅⼲(809—888)字雄飞,号⽞英,门⼈私谥⽈⽞英先⽣。

睦州青溪(今淳安)⼈。

为⼈质野,喜凌侮。

每见⼈设三拜,⽈礼数有三,时⼈呼为“⽅三拜”。

李洞,字才江,京兆⼈,诸王孙也。

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

2. 赞美⽔墨画诗句《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官舍种莎僧对榻,⽣涯如在旧⼭贫.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霜台伏⾸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题⽔墨画⽔仙⽊犀》翠袖擎⾦盏,⾹风动宝车。

⼏间莫轻觑,故故薄云遮。

《题⽔墨画⽔仙⽊犀》昔年风露乡,裙破郁⾦黄。

别来参祖意,坏⾊染⾐裳。

1、楼台仿佛⽔墨画(宋·许⽉卿·《寄顾次岳五⾸》)2、⽔墨画松清睡眼(唐·郑⾕·《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3、全⾝⽔墨画购(宋·⽩珽·《⽵阴》)4、乃好⽔墨画(宋·⽂同·《隽⽼⽔墨》)5、三边⽔墨画遥⼭(宋·王炎·《题岳阳守张仲骏浮光亭》)6、俯看⽔墨画湖⼭(宋·王炎·《同李鲁⼆郎中游三茅观》)7、壁间⽔墨画(宋·陈师道·《沈道院有⽔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赏之者贾》)8、惨淡⽔墨画(宋·范成⼤·《虎⽛滩》)9、晚云⼏处⽔墨画(宋·⽂同·《东⼭亭》)10、谁为⽔墨画(明·邵宝·《冬夜观树影》)11、天教⽔墨画罗汉(唐·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作禅⽉⼤师歌)》)12、⼈如⽔墨画中⽴(宋·江表祖·《题资福院平绿轩》)。

有关雷雨的绝句

有关雷雨的绝句

有关雷雨的绝句1.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

——左思《三都赋》2.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

——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3.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杜甫《彭衙行》4.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5.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司空图《山中》6.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杜甫《渼陂行》7.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裴说《过洞庭湖》8.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9.昔在秦亡,雷雨晦冥。

——吕温《成皋铭》10.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1.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12.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13.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冯子振《鹦鹉曲·农夫渴雨》14.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1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16.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17.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阴符经·下篇》18.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19.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增广贤文·上集》20.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1.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杜甫《白帝》22.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徐凝《庐山瀑布》23.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黄庭坚《清明》24.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曾巩《西楼》25.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26.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论书诗审美观初探

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论书诗审美观初探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5期Popular Science经过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书法艺术在唐代趋于鼎盛。

作为一门“官学”,书法不仅受到时人的推崇,而且“书法遒美”更是成为唐代取士的重要标准。

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唐代文人自发地练习书法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与书法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论书诗,这些诗歌不但记录了他与书法家的交游往事,而且论述了其独到的书法审美思想。

杜甫“瘦硬通神,静心尊古”的书法审美观为后世书法家所承袭,影响深远,在书法史上贡献极大。

本文在研读分析杜甫论书诗的基础上,从历史成因、审美思想、后世接受这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杜甫论书诗的审美观。

一、追根溯源:杜甫对开元前书法主流的接受杜甫提倡“书贵瘦硬”的书法理念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魏晋时期,书法家们就十分重视“骨力”。

李斯以擅长小篆著称,他的《峄山碑》银钩铁划,朴实有力,充分体现了“骨力”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卫夫人的学生王羲之在评论书法的骨劲时言:“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

”这是一种象喻式的批评,表现出“骨力瘦硬”是评判书法高下的重要标准。

后代书家多继承王羲之的理念,主张“骨丰肉润,妙入通灵”,倡导字必先有骨而后才能达到“通神”的境界。

由隋入唐以来王羲之的书圣地位逐渐确立,大批书家深受其影响,主张瘦劲的书风。

所以杜甫标举“书贵瘦硬”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通过考查唐代书法史,我们不难发现唐代书风经历了三次变革。

初唐崇尚瘦硬的书风,唐太宗本人就高度重视书法艺术并自觉地研究书法,他推崇刚健的骨力美,其论书云:“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瘦硬的书风,故而在其推崇与影响下初唐的书风明显以瘦劲为美。

初唐时期四位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书法作品都有着“刚健有力,骨韵奇高”的共同特点。

杜甫本人就十分欣赏褚遂良与薛稷,在他的论书诗中经常提到这两位书法家,有“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的美誉。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原文、注释、赏析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原文、注释、赏析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原文、注释、赏析[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原文、注释、赏析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注释:1、题下原注:“宰画丹青绝伦。

”王宰,蜀中人,为唐代著名画家。

善画山水、树石。

2、前四句意谓王宰擅画,但不肯在催逼中草率命笔,只有如此,他才肯挥毫留真迹。

能事,所擅长之事。

此指绘画。

3、昆仑,我国西部大山,也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方壶,神话传说海上有三座仙山,方壶是其一。

二句点明所题之画为挂在王宰大厅白粉墙上的巨幅山水画。

4、巴陵,山名,又称巴丘,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濒临洞庭湖。

日本,即今日本国。

赤岸,一说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之赤岸山;一说即枹罕赤岸,此赤岸旧在今甘肃临夏黄河南岸,刘家峡水库建成后没入库区。

此地上距黄河源头较近。

似以后说为长。

二句描绘画中山水广远浩淼、水天一色的壮观。

5、形容画中云气流动,波涛汹涌。

6、二句描写画上风涛激荡,船工和渔夫将船靠岸以回避,山中林木被狂风吹得都低垂俯地。

浦溆,水边。

亚,低垂。

7、尤工,特别擅长。

远势,远景。

咫尺,形容篇幅极小。

周制,八寸为咫。

二句谓王宰特别擅长画大山水,能在咫尺篇幅里画出江山万里的`壮丽景色。

8、并州,即今山西太原一带,其地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

吴松,即今吴淞江,俗称苏州河。

源出江苏苏州太湖瓜泾口,东流至上海市外白渡桥入黄浦江。

二句赞叹王宰所画山水就像真的一样,恨不得用并州快剪刀剪下来归己收藏。

表示了诗人对王宰山水图的赞赏和倾倒之情。

赏析:大约在上元元年(760),杜甫在成都拜访王宰,应王所请,为其画题写了此诗。

诗赞美了王宰所画山水的神奇和画技的高超绝伦。

所提出的艺术创作不能受“促迫”的观点,颇给人以启迪。

下载全文。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译文|鉴赏《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包括了六首七言绝句,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译文及注释译文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当今的人讥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

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比不上汉魏的诗歌而接近《诗经》《楚辞》,但他们还是龙文虎脊的千里马,可以为君王驾车,纵横驰骋,不像你们一跑长途就会跌倒。

你们的才力应难以超越上述几位,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你们这些人所作的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一般的货色,缺少大的气度,而没有如掣取鲸鱼于碧海之中那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只是一些小灵小巧的玩意。

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

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

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古诗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翻译赏析

古诗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翻译赏析

古诗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翻译赏析《戏为韦偃双松图歌》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着。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前言】《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

中段八句,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

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赏析】此诗起句语调平缓,“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

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回环。

“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皮裂”和“枝回”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

“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所以说“白摧”。

“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回环枝干上的松叶,好像下垂的阴云雷雨,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因此称“黑入”。

“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

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

“韦侯韦侯数相见”,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

东绢,即鹅溪绢,产自梓州盐亭县,是唐代纳贡的物品,因为地处在成都之东,故名。

杜甫交游考略

杜甫交游考略

杜甫交游考略考查杜甫交游,明了其社会关系,是亦"论世知人"①,为研究杜甫所不可少者。

老友李春坪同志,曾自《杜少陵集》中拈出杜甫交游名氏,惜未成篇②。

兹师其意,为作《杜甫交游考略》,备翻捡耳。

杜甫生平交游,情谊自有亲疏深浅之别,如房琯,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与之交往友谊较深,颇见肝胆,但亦不乏"点头之交",此于集中酬应之作,略能明之。

为节篇幅,交游人物之生平从略;凡诗只录其题目,原句尽量少引,凡不可考知者,无证不信,宁付阙如。

杜甫交游连同亲戚,共得三百十八人,按姓名笔划为序,考略于下。

于休烈见《旧唐书》一四九、《新唐书》一○四本传。

案集二《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于指于休烈,崔为崔国辅。

《杜工部年谱》:"天宝十一载,公在长安,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黄鹤注:"公献三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崔于二学士,当是试文之官。

"《读杜心解》五之一谓:"殆由召试不遇,意将辞别而归。

二学士特集贤院长耳。

"考杜甫于天宝十载献赋后,待制集贤院,从此"奉留赠"诗题与全诗意旨而言,浦起龙与仇兆鳌《集注》之说是。

据闻一多先生《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此诗为杜甫四十一岁四月前作,然则杜甫于三月暂归洛阳时,投赠诗篇,而与于、崔交游。

大觉集二十《大觉高僧兰若》,仇注据原注谓大觉当是高僧名。

大历二年,杜甫在夔州游巫山寺院,投赠大觉者。

巳上人集一《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巳上人,即巳公,东都诗僧。

当为开元廿九年杜甫在东都与之交游所作。

卫八处士集六《赠卫八处士》,卫八蒲州隐士。

似即卫宾。

《唐史拾遗》:"杜甫与李白、高适、卫宾友善,时宾年最少,号小友。

"朱长孺注以为"伪书杜撰",然未有反证;一说疑为唐隐士卫大经之同族,亦未有确证。

卫伯玉新一四一、旧一一五有传,见集二十一《江陵节度使阳城郡王新楼成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又作此奉卫王》、《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等。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_杜甫的诗词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_杜甫的诗词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_杜甫的诗词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唐]杜甫
断》
偃当作鹏,传写误耳。

今存其说以待考。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骇驎出东壁①。

一匹齕草一匹嘶②,坐看千里当霜蹄③。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①颜延之《白马赋》:“歘声跃以鸿惊。

”《汉书·梅福传》:欲以三代之法,取当世之士,犹以伯乐之图,求骐驎于市。

②【卢注】颜渊望吴门马,见一匹练。

一匹,本此。

③《后汉书·马援传》:昔有骐驎,一日千里。

《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
,“凭
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
云。

杜诗详注卷之九范文

杜诗详注卷之九范文

杜诗详注卷之九范文发同谷县(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虎(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木皮岭《方舆胜览》:木皮岭,在同谷县东二十里,河池县西十里。

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

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

《一统志》:木皮岭,在巩昌府徽州西十里。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更)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断(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白沙渡《方舆胜览》:白沙渡,水回渡,俱属剑州。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水会(回)渡鹤曰:渡名,水会即前所谓合凤溪也。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飞仙阁《方舆胜览》:飞泉岭,在兴州东三十里,相传徐佐卿化鹤跧泊之地,故名飞仙。

上有阁道百馀间,即入蜀路。

《通志》:栈道在褒斜谷中。

飞仙阁,即今武曲关,北栈阁五十三间,总名连云栈。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有关松柏的诗句

有关松柏的诗句

有关松柏的诗句1.至若松竹含韵,梧揪圣脱。

---刘禹锡《秋声赋》2.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嵇康《游仙诗》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左思《咏史八首》4.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杜甫《古柏行》5.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杜苟鹤《小松》6.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陆机《叹逝赋》7.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世说新语·言语》8.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霞,流膏为获苓。

--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获苓逢道者》9.己经霜雪下,仍验松柏坚。

---薛据《初去郡斋书情》10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11.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李贺《五粒小松歌》12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13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人云端。

--石延年《古松》1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15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器重。

---王安石《文师种松》16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17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刘琨《扶风歌》18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谢霞裳寄药方兼讯病中光》19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黄滔《寄友人》20松柏之地,其草不肥--《国语·晋语》。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译文及赏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译文及赏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译文及赏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译文及赏析篇1《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唐代: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译文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

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

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

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

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

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

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

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注释⑴王宰:唐代画家,四川人,善画山水树石。

⑵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⑶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

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⑷巴陵:郡名。

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⑸赤岸:地名。

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

赤:一作“南”。

⑹浦溆:岸边。

⑺亚:通“压”,俯偃低垂。

⑻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⑼论:一作“行”,一作“千”。

⑽并州:地名。

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创作背景杜甫定居成都期间,认识四川著名山水画家王宰,应王宰之邀约于上元元年(760年)作这首题画诗。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赏析这是一首题王宰画的诗,原作没有传世,然而由于杜甫熟悉王宰的人品及其作品,通过他的神来之笔,仿佛为后人再现了这幅气势恢宏的山水图,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黑 白 诗句

黑 白 诗句

黑白诗句莫嗟黑鬓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句》宋·张咏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唐·杜甫只知自古自今,争辨鹄白乌黑《颂一百则》宋·释重顯夜寒月黑鬼赋诗,日白风清人写影《次韵》元·顾瑛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短歌行赠武河汤将军擢镇狼山》明·俞大猷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任老》唐·白居易忽然咫尺黑如漆,白画如何成瞑色《过金沙洋望小海》宋·杨万里藏头白,海头黑,明眼衲僧会不得《颂一百则》宋·释重顯俗情正好,知白守黑《河传令赠京兆席句押》元·王哲恨白眼相看,青春不管,黑发无多《【双调】折桂令_上已游嘉禾》元·乔吉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秋堂夕》唐·元稹凫飞秋水黑,蛩吟凉露白《枫陵秋》明·杨基海头已白藏头黑,老去心情总不堪《恭州报恩长老宣公以四偈见别用韵为谢》宋·晁公溯夜分不能寐,顿忘衰病婴;岂惟病良已,白头黑丝生《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宋·陆游面儿白、心下黑,身长行短《失调名》宋·无名氏闻道向来昏醉眼,而今黑白尽分明《挽黄助教四首其一》宋·舒邦佐堕地白初形,当空黑如影《次韵赵主簿雪诗十韵二首其一》宋·项安世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唐·杜甫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赠弈棋蓝氏子》宋·李仲光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湖山小隐二首其一》宋·林逋安得昔时白马将,横行早破黑山戎《秋怀(二首)》明·李梦阳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十月十六日记所见》宋·苏轼我今白首君黑头,莫讶钟鸣不知止《用前韵酬魏倅》宋·王炎青蝇变白黑,作俑兹焉始《沧浪咏》宋·胡理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写真自赞五首其一》宋·黄庭坚生死浪中涅盘宅,与人司黑非同白《伏仙岩颂》宋·黄庭坚天遣人间作仇敌,只缘黑白太分明《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宋·黄公度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惜誓》汉·贾谊似我鹄乌忘白黑,知君牝牡失骊黄《次韵徐持志见寄》宋·李弥逊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宋·梅尧臣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九章》先秦·屈原必若不能分黑白,却应无悔复无尤《病眼花》唐·白居易。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古诗原文意思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古诗原文意思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古诗原文意思古诗《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年代:唐作者:杜甫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作品赏析【注解】:原注:王新诞明珠。

【黄鹤】当是广德元年秋在梓州作。

云里不闻双雁过①,掌中贪看一珠新②。

秋风袅袅吹江汉③,只在他乡何处人。

(首章怜己之飘泊。

雁书不至,岂为贪看新珠之故乎。

抑知秋风江上,流落他乡者,为何处人那。

第二句属戏词。

雁足系书,从来袭用。

且古诗云“寄我双鲤鱼”,此称双雁,亦有所本。

【蔡注】以双雁比汝阳王琎之亡,取兄弟雁行之义也。

考汝阳卒于天宝九载,年岁隔远,情事不符。

)①范云诗:“寄书云问雁,为我西北飞。

”②《三辅决录》:孔融见韦元将、仲将,与其父书曰:“不意双珠,生于老蚌。

”傅玄诗:“昔君视我,如掌中珠。

”江淹《伤爱子赋》:“痛掌珠之爱子。

”庾信《伤心赋》:“掌中珠碎。

”③《九歌》:“袅袅兮秋风。

”【邵宝注】江水出茂州岷山,东流自夔州至荆州,与汉水合。

汉水出汉中府沔县.冢山,东流至襄阳,又南流至荆州,与江水合。

其二谢安舟楫风还起①,梁苑池台雪欲飞②。

杳杳东山携妓去③,泠泠修竹待王归④。

(次章怜王之远谪。

谢安舟楫,王在蓬州。

梁苑池台,京有旧第。

风起雪飞,深秋景候也。

东山,承谢安。

修竹,承梁苑。

后二句,属戏词。

①《谢安传》:安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无归耶?”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

②《汉书》: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晋灼曰:“或说平台在城中东北角,亦或言兔园在平台侧。

”如淳曰:“今城东二十里有台,宽广而不甚高,俗谓之平台。

”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③《谢安传》:安居东山,每游赏,必以从。

“岁寒三友图”的形象创造和文化意蕴

“岁寒三友图”的形象创造和文化意蕴

“岁寒三友图”的形象创造和文化意蕴作者:吴企明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第01期绘画艺术中的“岁寒三友图”,最早出现在宋代。

“岁寒三友图”以松、竹、梅三种植物为描写对象,组成艺术群象。

它的出现,受到诗画家和广大群众的普遍爱赏,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岁寒三友”经历了从单一形象到意象组合的发展过程。

松、竹、梅很早被我国诗人写入诗歌中,它们都是被单独描写的。

诗人咏写松树,取义于《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如魏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惨,终岁恒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唱寒松端正刚劲、抗拒冰霜的本性。

梅与竹,也分别被写入诗篇中。

庾信《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谢朓《秋竹曲》:“娟绮窗北,结根末参差。

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

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

但能凌白雪,贞心萌曲池。

”梅竹与松树一样,具有不惧风霜冰雪的“岁寒心”,被诗人咏唱赞颂。

同诗歌创作一样,松、竹、梅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对象,最初也都是单独描绘成画。

唐代,松树已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景云题写无名氏画作的松树《画松》诗云:“画松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着力表现画松的真实感。

韦偃善画松,杜甫赋《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描述画松宛转盘曲之态,表现画松之奇倔美。

竹,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可以追溯到六朝顾景秀的《杂样竹》,见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

王维善画竹,苏轼《王维吴道子画》咏唱之:“(开元寺)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晚唐无名氏画家画水墨梅花,五代人詹敦仁《介庵赠古墨梅酬以一篇》:“开屏展素看梅花,淡蕊疏枝蓦蓦斜。

墨散余香点酥萼,月留残影照窗纱。

”我国最早将松、竹、梅三种植物组合在一起,并写在一首诗里,赞颂它们,当是唐代诗人朱庆余的《早梅诗》,云: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全唐诗杜甫卷

全唐诗杜甫卷

卷二百一十九卷219_1 《石笋行》杜甫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

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卷219_2 《石犀行》杜甫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借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卷219_3 《杜鹃行》杜甫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复何所无。

万事反复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卷219_4 《赠蜀僧闾丘师兄》杜甫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

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

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只树园。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

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

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卷219_5 《泛溪》杜甫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

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余凄。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杜甫《杜工部五律304首》

杜甫《杜工部五律304首》

杜甫《杜工部五律304首》杜甫《杜工部五律304首》渡江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寄贺兰铦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

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

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

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

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

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归来客里有所适,归来知路难。

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干。

洗杓开新酝,低头著小冠。

凭谁给曲糵,细酌老江干。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此老已云没,邻人嗟未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林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馀纟惠帷在,淅淅野风秋。

燕入非傍舍,鸥归祇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寄邛州崔录事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

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

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

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

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沉冥。

村雨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揽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

松菊新沾洗,茅斋慰远游。

独坐悲秋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宏的诗句精选63句

宏的诗句精选63句

宏的诗句精选63句宏的诗句精选63句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

——出自唐·韩愈《合江亭》舜轨尧文混九垓,明堂宏构集良材。

——出自唐·殷文圭《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形〉(形声。

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gōng)声。

本义:屋子宽大而深)姓。

只是十年五年间,堪作大厦之宏材。

——出自唐·卢士衡《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古灵传岳秀,宏量禀川澄。

——出自唐·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

——出自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动〉扩大;光大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余。

——出自宋·陈与义《寥落》〈动〉扩大;光大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出自唐·杜甫《北征》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

——出自唐·崔珏《道林寺》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出自唐·佚名《武后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是惟礼之盛,永用表其宏。

——出自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出自唐·李德裕《重题》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出自唐·方干《赠许牍秀才》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出自唐·李世民《登三台言志》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出自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九》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出自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庙谋宏远人难测,公主生还帝感深。

——出自唐·刘得仁《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谢安春渚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出自唐·高湘《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

——出自唐·柳宗元《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依本诗韵次用》旷别心弥轸,宏观义转倾。

——出自唐·裴耀卿《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出自唐·郑谷《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广大,博大:~大。

《笠翁对韵》下卷五歌

《笠翁对韵》下卷五歌

《笠翁对韵》下卷五歌微对巨,少对多。

直干对平柯。

【直干对平柯】挺直的树干。

北周庾信《周陇右总营长史赠少保豆卢公神道碑》:“直干百寻,澄波千顷。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唐聂夷中《题贾氏林泉》诗:“轻流逗密莜,直干入宽空。

”宋王安石《古松》:“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柯,树枝。

平柯犹言横枝。

蜂媒对蝶使,雨笠对烟蓑。

【蜂媒对蝶使】蜂媒: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消息的人。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没奈何潜来花底,躬身拜启:望你做蜂媒,向花间递消息。

”蝶使:比喻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

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蜂衙蝶使,做媒人纱窗寄词。

”【雨笠对烟蓑】雨笠:遮雨的笠帽。

唐皮日休《临顿奉题屋壁》诗之二:“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烟蓑:蓑衣。

唐郑谷《郊园》诗:“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宋苏轼《满庭芳·蒙恩放归阳羡复作》词:“青衫破,羣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元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冰陆疏文因其韵为诗》之十:“闲卧烟蓑春梦断,不知潮起没青林。

”清宫鸿历《长安午日》诗:“南州五月鲥鱼美,小买烟蓑棹五湖。

”眉淡扫,面微酡。

妙舞对清歌。

【眉淡扫】唐张祐《集灵台》诗,讽刺杨妃姊妹,有“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句。

扫,描画。

【面微酡(音驼)】酡,因酒醉而面带微红叫酡。

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

【夏葛】指夏天穿的葛衣。

唐薛能《水帘吟》:“豪客每来清夏葛,愁人才见认秋檐。

”【春罗】适于春季穿的绫罗。

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

【将相兼行唐李靖】李靖,唐初著名军事家。

他曾在建立唐王朝的斗争中屡立战功,后又平突厥之叛,三定朔方,被封为卫国公。

将相兼行是说他才兼文武。

【霸王杂用汉萧何】楚汉战争中,萧何辅佐汉高祖定三秦,后为汉相,制作律令,对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卓有贡献。

霸王杂用,是说“王道”和“霸道”两用。

儒家称以力假仁者为霸,以德行仁政者为王,或曰“王者施之以德,霸者施之以法,暴者施之以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戏韦偃为双松图歌》_杜甫的诗词
戏韦偃为双松图歌
[唐]杜甫
《名画记》:韦鉴子鶠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

人知鶠善马,不知松石更佳。

天下几人画古松①?毕宏已老韦偃少②。

绝笔长风起纤末③,满堂动色嗟神妙④。

①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

”②封演《闻见记》:毕宏,天宝中御史,善画古松。

后见张璪,于是阁笔。

张彦远《名画记》:大历二年,毕宏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
“徘
”《吴都赋》
索隐》
①《汉书》:武帝过郎署,见颜驷庞眉皓发。

李陵书:“皓首而归。

”《楞严经》:名无住行,名无着行。

②《金刚经》: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朱注】《长水经疏》:袒,肉袒也。

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

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

③松子,见夔州诗注。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①,重之不减锦绣段②。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③。


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