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记文言知识整理
洛阳牡丹记 基础知识
《洛阳牡丹记》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知识的了解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说明文的阅读重点A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知晓所解说的事物和事理】B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C分析说明方法【明确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运用的恰当与否】D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谨、生动】3说明的方法的明确1.举例子2.作比较3.下定义4.列图表5.诠释法6.打比方7.摹状貌8.引资料9.分类别10.列数字二欧阳修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1基本常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2文学主张欧阳修是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
大力倡导古文,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并奖掖、提拔后进,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宋代五位大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以散文创作造诣最高。
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
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
有《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他“以文为诗”。
通俗流畅。
古体诗有的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隽永。
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欧阳修不仅善于作诗,且时有新见,后人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
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洛阳牡丹记
简介
简介
洛阳牡丹记其后则曰叙事、宫禁、贵家、寺观、府署、元白诗、讥鄙、吴蜀、诗集、记异、杂记、本朝、双 头花、进花、丁晋公续花谱,凡十六门,万馀言。後有梅尧臣跋。其妄尤甚,盖出假托云云。据此,是宋时尚别 有一本。《宋史·艺文志》以《牡丹谱》著录而不称《牡丹记》。
著录
著录
《通志·艺文略》“种艺门”著录。《通考》、《宋史·艺文志》都只作《牡丹谱》,清陆心源《皕宋楼藏 书志》载本书宋刊本书名确有“洛阳”二字。
内容
内容
全文约2700余字,分三篇。一曰“花品叙”,列出牡丹品种24个。指出牡丹在中国生长的地域,认为“出 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二曰“花释名”,解说花名由来:“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族其所异者 而志之”。列举了各品种的来历和主要的形态特征,说珍贵的品种姚黄、魏花被尊之为花王、花后、花型已有单 叶型(单瓣)、千叶型(重瓣)的区分,花色已有黄、肉红、深红、浅红、朱、砂红、白、紫、先白后红等。并 记述了牡丹由药用本草扩展为花卉观赏的历程。三曰“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 方法;并说为将花王送到开封供皇帝欣赏,采用了竹笼里衬菜叶及蜡封花蒂的技术。
源流
源流
在欧阳修之后,宋代浙江鄞县人周师厚也写过一部有关洛阳牡丹增补。中国古代牡丹书还有宋代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明代薛凤翔 《牡丹八书》、《亳州牡丹史》,清代钮琇撰《亳州牡丹述》,清代余鹏年《曹州牡丹谱》等。
版本
版本
本书流传极广,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香艳丛书》和《丛书集成》 等十余种版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洛阳牡丹(11张)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一零零七~一零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 八年(一零三零)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零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 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零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 (一零四零),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零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 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 零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零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 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零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 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洛阳牡丹记
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 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 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 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 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
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 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 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 《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风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
因而这里是天地的中央,草木开花得到 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多,所以洛阳牡丹 独与其他地方不同。我对这种说法很不 以为然。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 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 是九州的中央,可是在广大无比的天地 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 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不 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 (一席话,引经据典,说牡丹凭借地气)
性的体。
借鉴之处
作为一代散文大家,文坛翘楚的欧阳修, 在这篇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物学著作 的作品中,没有一句正面夸赞牡丹如何 美,如何异的话,但读完之后,我们却 明白了牡丹美在哪里,因何而异,这正 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因为他明白好文章 的重要标准是:明白有用为第一。并且 不人云亦云,展现自己的独到见解为高。
4 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 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 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是不甚美也 不甚恶。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 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就导致事物 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 在之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瘤子 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 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 是一样的。 (以完整的驳论表现牡丹绝世之
二 古今异义字 1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古
洛阳牡丹记翻译【北宋】欧阳修PPT课件
(5)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 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3
(6)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7)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 (8)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
花,虽负担者亦然。 (9)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
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10)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
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姚黄一 接头直钱五千。
4
三、翻译句子
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2、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3、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
牡丹而可知也。
4、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
8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一项是D A. 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B. 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C.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D. 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
9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皆彼土之尤杰者
尤杰:最好、最优秀的
B.列第不出三已下
(D )
皆彼土之尤杰者 千叶李、红郁李之类 其推于物也 说这多言洛阳于三河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相同 C.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不相同
1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列第:排列
C.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昆仑:指天地的广大淆杂
洛阳牡丹记ppt4(微课)
绯桃 幄帟 庶 鬻
绯闻 瘿木 棠棣 藉覆 蘸溥 遍被四方上下
游遨 篦子 斫
畦塍 一擫红 缗
1、才得备众花一种: 充当 2、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提及,重视 3、洛阳亦有黄芍药… … ,皆不减它出者:不及,逊色 4、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不顺 5、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表明,显示 6、人税十数钱:交税 7、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以物衬垫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7.魏家花者,当为皇后
理
8.洛花兴盛,历经过程
兴盛过程
9.洛阳之俗,人皆好“花” 洛阳民俗
10.移植运输,小心翼翼
关于运输
11家家有花,不接不佳
关于嫁接
课外选读散文张抗抗 《牡丹的拒绝》,用一组 排比句表达:牡丹拒绝 了 ,获得了 。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洛阳牡丹记
因为,介词
2、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1
相当于“而”,连 词
3、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3
凭借,介词
相当于“而”,连词 4、不宜限其中以自私:3 5、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 5 用,介词
6、延州红,以州著:5
因,介词
7、斫以卖魏氏:7 8、寺僧耕之以植桑麦:7 9、然未闻有以名著者8
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 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 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 景祐三年(1036)因同情范 仲淹遭贬,写信切责谏官方若讷 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 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 等职。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 州。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 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 事。
相当于“而”,连词 相当于“而”,连词 凭借,介词 用,介词
10、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10
1、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2
它,代词
2、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2 取独,助词 3、其爱重之如此:2
代词,代指牡丹花
4、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3
定后标志
5、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3 6、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4 7、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8、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6
2、是洛阳者,果天下第一也1:
3、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3
判断句 状语后置
4、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11: 定后后置
《洛阳牡丹记》原文由“花品 序”、“花释名”及“风俗记” 三部分组成。请判断课文各个段 落分别节选自原文的哪个部分。
1.论牡丹花,洛阳最佳
2.在洛阳城,牡丹最好 3.人说其美,凭借地气
《洛阳牡丹记》参考资料
洛阳牡丹记欧阳修一、作家作品简介。
《洛阳牡丹记》共分为三篇。
一是花品叙,二是花释名,三是风俗记。
《宋史·艺文志》以《牡丹谱》著录而不称《牡丹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曾积极参与范仲淹等领导的庆历新政,后新政失败,被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在官场几经沉浮。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赞同韩愈“文从字顺”的观点,大力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写法。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近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朋党论》、《醉翁亭记》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河,《归田录》、《笔记》是其代表作。
他的《六一诗话》则开创了“诗话”这种新体裁。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写得异常生动。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风,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史学造诣深厚,他与宋祁等编撰了《新唐书》225卷,还独著了《新五代史》74卷,均具有重要史学价值。
他勤于收集,整理了周代至隋唐五代的上千件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撰了学术史上第一部金石考古学专著《集古录》。
苏东坡评价欧阳修之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给了他崇高而中肯的评价。
欧阳修故事三则:1.欧母画荻教子习字: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欧阳修家里穷,买不起纸笔。
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
《牡丹谱记》全文-古籍
牡丹谱记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撰花品叙第一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
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
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
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
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他方异。
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旁礴之间,未必中也。
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
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一气之偏病,则均洛阳城围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可植焉,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
已凡物不常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
不为害者曰妖,语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
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
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幸于人焉。
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
其至也晚,见其晚者。
明年会与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既还,不及见;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见;又明年,以留守推官岁满解去,只见其蚤者。
是未尝见其极盛时。
然目之所瞩,已不胜其丽焉。
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
”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一.教学内容:二、本周学习目标通过讲解,达到三个目标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品读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鉴赏文本涉笔成趣、折射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三、知识归纳总结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为谏官,正直敢言,要求改革政治,受到政敌打击,多次被贬降。
以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趋向保守。
欧阳修是史学家,与宋祁共同重编《唐书》,为区别于后晋刘昫监修的《唐书》,后称《新唐书》。
又独自编写了《五代史记》,为区别于宋初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新五代史》。
他又是目录学家、金石学家、考古学家。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诗话”形式。
他也懂园艺和工艺美术,著有、《砚谱》。
他还精于书法、绘画的鉴赏。
他提倡文学革新运动,主张要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
大力奖励后进,居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地位,对诗文革新贡献巨大。
嘉佑二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他极力提倡平实的文风,并以主考官的身份把那些写作浮文的考生一律“刷”掉。
就是这一次,苏东坡、苏辙和曾巩及其弟曾牟、曾布同中进士。
他还扶持了王安石、苏舜钦、尹洙等一批新文学的中坚力量。
一时间,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文学俊杰风起云涌,这是继唐代李白、杜甫之后中国文学艺术的又一巅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是中国古代八位最杰出的散文大师,其中有六位出现在这一时期。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他的散文成就很高,有丰富的政治内容,风格平易流畅,委曲婉转,长于以情动人。
尤其是一些文艺性散文,写得风神绵邈,跌宕生姿,抒情气息十分浓厚。
散文风格:明白流畅、委曲婉转。
诗风平易疏朗,有一些反映人民疾苦之作。
《洛阳牡丹记》文言文知识积累
《洛阳牡丹记》文言文知识积累一、重点实词1、备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充当前人之述备矣详尽2、齿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重视3、假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借助4、乖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不顺5、钟花之钟其美集中6、旌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表明,显示7、志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做标记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名词8、岁一岁不过数朵年9、斫斫以卖魏氏砍10、鬻其后破之,鬻其园卖二、通假字:1、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华,通“花”2、列第不出三已下已,通“以”3、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直,通“值”三、古今异义:1、不能独立与洛花敌古义:独自;今义:不依靠他人。
2、不宜限其中以自私古义:偏袒自己;今义:只为自己。
3、而少大树者古义:大棵;今义:高大的树。
4、使马上不动摇古义:颠簸;今义:不坚定,不稳固,或使之不稳定。
5、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古义:指广大的天地;今义:山名。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及元气之病也出现不平衡的情况2、人税十数钱交纳(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东出青州在东边2、南亦出越州在南边3、魏氏日收十数缗每天4、岁遣衙校一员每年五、重点虚词1、以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因为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凭借或以氏,或以州,或以色用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用“以”的义项通常有:把、拿、按、来、凭、用、因为、认为2、然: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连词,表转折,然而予甚以为不然正确、对的虽负担者亦然指示代词,这样3乃四方八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是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才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是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于是就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乃”的义项通常有:于是、竟、却、才、你的、甚至、是4、以为予甚以为不然认为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把…当作5、无城中无贵贱皆插花无论后遂无问津者没有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牡丹文言文翻译
牡丹文言文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牡丹的概述
二、牡丹的文言文翻译
三、牡丹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正文
一、牡丹的概述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是我国的国花。
它花朵硕大,色彩鲜艳,花香浓郁,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喜爱。
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牡丹一直是赞颂和描绘的重要题材,代表着富贵、吉祥和繁荣。
二、牡丹的文言文翻译
在古文中,牡丹的表述方式多种多样,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中对牡丹的赞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牡丹文言文翻译:
1.牡丹者,花中之王也。
——《洛阳牡丹记》
翻译:牡丹是花中之王。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
翻译: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花开时节引起整个京城的轰动。
3.牡丹含露真珠颗,绿叶扶疏琼瑶蒂。
——《牡丹诗》
翻译:牡丹含着露珠,像珍珠一般,绿叶衬托着它,显得更加美丽。
三、牡丹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牡丹文言文是古人对牡丹赞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展现了古人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崇,反映了我国古代花卉文化的繁
荣。
其次,牡丹文言文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传递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最后,牡丹文言文为现代人研究古代花卉文化和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牡丹文言文不仅是对牡丹之美的赞誉,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
洛阳牡丹记 作者 翻译 字词
检查字词
•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A、鬻文(yù 绯红(fēi) 记载(zà ) i) 惆怅(chà ng) B、幄帟(wò) 罕见(hǎn) 数缗(mí n) 旌旗(jīng) C、花萼(è ) 慰藉(jí ) 斧斫(zhuó ) 畦塍(ché ng) D、花蒂(tì 立契(qì ) ) 樵夫(qiá o) 痈肿(yōng)
其:代词,代洛阳人
译文:洛阳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这些 类型,都不逊色其他地方出产的花,但是洛阳人不是特别看重, 称它们果子花,叫什么花什么花;到牡丹则不称名,直接称花。 那意思就是认为天下真正的花惟独牡丹,它的(洛阳牡丹)名 声显著,不借助称牡丹的名称就可以知道了。洛阳人(对牡丹) 的喜爱和看重就到了这种地步。
• 谥号 文正 •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 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 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 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 ,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 ‛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 他一个人谥文献。 •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景的人得到了 文贞的谥号。在唐朝的时候,张说被谥为文贞,还 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关于张说该不该 谥文贞的谥号的争论。
翻译第四段
4、绝世之美,缘于个性
有常:普遍、一般 元气:内在之气,指 事物内在本质
钟:集中 病:名作动,出现病态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 物也,亦宜为常之形。物之常者,不 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 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 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 与夫瘿(yǐng)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 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一、解释红体字
欧阳公四岁而1孤,家贫无2资。 太夫人3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 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4而读 之,5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 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6惟读 书是务(句式)。自幼所作诗赋文 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
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 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
字,下笔已如成人。
❖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 有钱供他读书。祖母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 写字。还教给他朗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 些了,然而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 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 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欧阳修 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北 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 人。欧阳修是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 大力倡导古文,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并 奖掖、提拔后进,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曾巩)中宋代五位大家都出自他的 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方面 都有很高成就,以散文创作造诣最高。他 的文章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 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遵循法 度又委婉巧妙,议论纡舒有致又富有内在 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又十分 严密。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
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
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一. 教学内容:《洛阳牡丹记》二、本周学习目标通过讲解《洛阳牡丹记》,达到三个目标1、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2、品读文章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鉴赏文本涉笔成趣、折射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3、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三、知识归纳总结1、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为谏官,正直敢言,要求改革政治,受到政敌打击,多次被贬降。
以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趋向保守。
欧阳修是史学家,与宋祁共同重编《唐书》,为区别于后晋刘昫监修的《唐书》,后称《新唐书》。
又独自编写了《五代史记》,为区别于宋初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后称《新五代史》。
他又是目录学家、金石学家、考古学家。
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诗话”形式。
他也懂园艺和工艺美术,著有《洛阳牡丹记》、《砚谱》。
他还精于书法、绘画的鉴赏。
他提倡文学革新运动,主张文章要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
大力奖励后进,居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地位,对诗文革新贡献巨大。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他极力提倡平实的文风,并以主考官的身份把那些写作浮文的考生一律“刷”掉。
就是这一次,苏东坡、苏辙和曾巩及其弟曾牟、曾布同中进士。
他还扶持了王安石、苏舜钦、尹洙等一批新文学的中坚力量。
一时间,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文学俊杰风起云涌,这是继唐代李白、杜甫之后中国文学艺术的又一巅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东坡)、苏辙,是中国古代八位最杰出的散文大师,其中有六位出现在这一时期。
洛阳牡丹记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 于物也,亦宜为常之形。物之常者, 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 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 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 钟其美,与夫瘿(yǐng)木拥肿之钟 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 则均。
内在之气,指事物内 在本质 钟:钟情、集中
译文: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 物,(这些事物)也应当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 是不特别美也不特别恶。到了事物内在(出现了)毛病,美与 恶(两种因素)一起被阻隔而不能相互融合转换,所以事物就 有了极其美和极其恶的形态,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 卉集中地表现美,和那些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 面虽然不相同,但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的毛病却是一样的。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 “辈、侪、属、徒、流”等,表示复 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 指代词,相当于现在的“们、这一 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 类”。 减:逊色。 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 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 假:借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 著:显著 之如此。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 “牡丹出丹州”应为“牡丹 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 出(于)丹州。 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 “东出青州”中“东”是名 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 词作状语,译为“在东边”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 尤:尤其、特别。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 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备:充当。 敌:匹敌 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 注意两个“以”的用法 之第一也。 不见齿:被动句
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与荆棘 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 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 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 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 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洛阳牡丹记》教案(精编版)
《洛阳牡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作者欧阳修、了解积累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⑵、认识文言说明性文字的写作特点。
⑶、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2、方法与过程⑴、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
⑵、精读文本主体部分,进而感悟文章中渗透着的深刻理趣、情趣。
⑶、品读文章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鉴赏文本涉笔成趣、折光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领悟作者对生活中各类事物是何等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
⑵、了解作者对待知识性问题是何等严谨,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4、教学重点:精读文本主体部分,感悟、鉴赏作者对洛阳牡丹知识多方面的翔实记述。
5、教学难点:在总体感受文本基础上,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刻的理趣、生活情趣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⑴、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有不能独立解决的疑点(如:意思无法疏通的地方),可在小组内研讨。
如还不能解决,可以把问题汇总,留待课上解决。
在阅读中,如有所感,可加注旁批。
⑵、布置学生准备一份2-3分钟的发言。
题目:《我眼中的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醉翁亭与欧阳修》⑶、分组收集整理有关牡丹的资料。
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收集图片、文章(包括诗词等)。
此项工作可分组进行。
2、课堂活动⑴、学生展示预习成果①学生介绍欧阳修及相关材料,并梳理整合。
使学生对欧阳修生平及思想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②用ppt形式展示收集整理的有关牡丹的资料。
⑵、逐段诵读课文,质疑段内无法理解之处,由学生做出旁批。
⑶、老师和学生一道解决疑难问题,疏通整合文章中应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以下这些可作为重点。
实词:备、第、见、齿、名、乖、有常、假、旌、斫、鬻、直虚词:者、而、其、以、乃⑷、研读、讨论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这11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置问题:①为什么洛阳牡丹是牡丹之王?②洛阳牡丹被誉为牡丹之王是缘于个性,你认为它的个性表现在什么地方?③“魏紫”、“姚黄”在洛阳牡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特点?④历代咏赞牡丹的诗很多,何以欧阳修言“未闻有以名著者”?⑤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洛阳牡丹给洛阳人带来的特殊生活内容?参考答案:1—3段,主要写牡丹的品种,突出洛阳牡丹是牡丹之王,并进一步说明在洛阳牡丹是花中之王。
【推荐下载】洛阳牡丹记知识点,你知道多少
[键入文字]洛阳牡丹记知识点,你知道多少本篇文章为大家讲洛阳牡丹记知识点,具体从原文欣赏、翻译、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字词、练习题六个方面为大家做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原文欣赏】《洛阳牡丹记》 《花品叙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
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 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
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
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 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着,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 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他方异。
予甚以为不然。
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 乃九州之中。
在天地昆仑旁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所谓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
物之 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
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
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 得一气之偏病则均。
洛阳城围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可植焉。
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
已凡物不常 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不为害者曰妖。
语曰:天反时为灾,地反时为妖。
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
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 幸于人焉。
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见其晚者;明年,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牡丹记》文言知识整理
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
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
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
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
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音
黄芍(sháo)药
绯(fēi)桃
磅(páng)礴(bó)
旌(jīng)其所异者
潜(qián)溪
鹤翎(líng)红
莲花萼(è)
魏相仁溥(pǔ)家
樵(qiáo)者
鬻(yù)其园
荆(jīng)棘(jí)
游遨(áo)
花蒂(dì)
斫(zhuó)
二、重点实词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充当
列第不出三已下位次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匹敌
不见齿提及,重视。
亦不敢自誉称赞,赞美
皆不减它出者不及
谓之果子花把……称作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借
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考察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不顺
有常之气普遍的,一般的
其推于物也推及
花之钟其美积聚
斫以卖魏氏砍
鬻其园卖
牡丹初不载文字记载
然于花中不为高第等级
土人皆取以为薪柴火
计有若今之异者猜测,推想
彼必形于篇咏表现
士庶竞为游遨争相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形成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实,装满藉,以物垫衬。
覆,盖。
三、重点虚词
皆彼土之尤杰者全,都
不见齿被(被动句标志)
然虽越人即使
果天下之第一也果然,果真
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只,仅
城中无贵贱皆插花不分,不论
四、一词多义
者:
1.代词。
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后,构成名词性短语。
“的,的人” 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
代词。
放在数词后面。
“个,样”
例: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
3.代词。
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代词。
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例:夫颛臾者,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
5.代词。
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的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词尾,相当于“然”。
例:言之,貌若甚威者。
7。
表示定语后置,有时与“之”搭配。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然
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然而,但是
予甚以为不然对,正确
虽负担者亦然这样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至牡丹则不名称名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名词旗子这里是动词表明,显示皆志其异者标志(动)
人税十数钱交税,交钱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东出青州向东
魏氏日收十数缗每天
岁遣衙校一员每年
(三)其他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满,充实
六、特殊句式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判断句)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被动句)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判断句)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状语后置)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判断句)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判断句)
物之常者(定语后置)
姚黄者,千叶黄花(判断句)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判断句)
姚氏居(于)白司马坡(省略句)
人有欲阅者(定语后置)
人有数其叶者(定语后置)
牡丹初不载(于)文字,唯以药载(于)《本草》(省略句)
土人皆取(之)以(之)为薪(省略句)
彼必形于篇咏(状语后置)
使(之于)马上不动摇(省略句)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定语后置)
八、重点句(翻译)
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2.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3.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4.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
5.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豪家无不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