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精品
五蕴是什么
五蕴是什么佛法是以众生为中心和根本的。
亲情是一种情感活动,小到蝼蚁,大到人类,始终处于情感生活的疯狂流动中。
但是,各种众生有不同的思想境界,但众生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
所以佛教不是偏物质和精神,而是两者合二为一。
众生身心,无非五蕴十二地十八界,即以此三支观众生之真。
一、色蕴五蕴,色是思想和行动,蕴是积累的意义。
色集合体,四种和由四种制成的颜色,即十一种颜色。
这些色彩方法各有千秋,融合成一个色彩集合体。
是颜色挡了坏意,身上的肉和骨头看得见,看得见,都是颜色的堆积。
有四种,分别是火、水、风。
这四种是妨碍质量的色彩方法所不可缺少的,所以称之为“可造”。
它是地球物质的坚固性,它的作用是容纳;是水物质的润湿性,作用是聚集;它是火物质的温暖,它的作用是成熟;风是物质的流动性,它的作用是轻盈地移动。
有四层意思:一、依大,依万色,广大,四种土,遍万色。
无所不造,三形相似,大地山川茫茫;大河就是大水;为火的激烈的深红色火焰;强风就是强风。
四大因缘用,一个坏的世界起很大作用。
种义如义。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出各种颜色作为义因,不同种类的颜色是相近的意思。
与地风相反,水与火相反。
以地为用,业力和谐有相当的稳定性。
坚定的反义词是轻盈。
如果一种物质没有光,它就永远不会改变。
地球是静态的,风是动态的,这是物质的两个特性。
水有聚集的作用,即凝聚,火有成熟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有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所有固定物都会从成熟变成力,会让他融化或者分化。
水是凝结的,火是分裂的,这是物质的两性。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
坚定而又分化;物质于此不断过程为通遍特性。
若加空识为六界,空是无碍性的空隙,由此无碍性,一切色法才能占有而离合其间。
有虚空才有四大,此为器世间,若有觉了的特性--识,即成有情了。
以上解释了构成色彩的因素。
这个颜色有五个界限和方法。
地方色是意识的颜色,有五种:(1)极淡的颜色(极淡),(2)极宽的颜色(空界),(3)别人画的颜色(无表观色),(4)一切尝试改善的颜色(水和月的镜像),(5)别人画的颜色(固定浓度改变的颜色)。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摘要】五蕴与十二因缘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关乎生命的起源和循环。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而十二因缘则是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
通过探讨五蕴与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含义。
在佛教中,五蕴与十二因缘被视为实现解脱的重要法门,对修行者有着指导作用。
从哲学角度来看,五蕴与十二因缘的思想传达了对因果律和无常性的深刻认识,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我和世界。
通过研究五蕴与十二因缘的理论内涵和哲学意义,可以启示人们在修行道路上的方向,并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关键词】五蕴、十二因缘、关系、理论内涵、相互作用、重要性、哲学意义、启示、个人修行、世界观1. 引言1.1 五蕴与十二因缘的概念五蕴与十二因缘是佛教教义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佛陀教导世人认识世界与生命的基本原理。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是构成个体存在的五个要素。
色蕴指的是物质现象,如身体;受蕴指的是感受经验的能力;想蕴指的是思维与意念;行蕴指的是意念与动作的行为;识蕴指的是认知与感知的能力。
而十二因缘则是指导我们认识生命因果关系的重要理论。
它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
通过研究五蕴与十二因缘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运行机制,了解各种因果关系的根源。
这些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指导我们走向智慧与解脱的道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与思维,了解五蕴与十二因缘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改善自己的修行修为,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1.2 研究背景五蕴与十二因缘是佛教中重要的哲学概念,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转世轮回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试图揭示其中的奥秘和智慧。
在西方哲学中,五蕴与十二因缘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他们试图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研究,探究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
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
即(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四世:诸经论中每将教法住世之变迁,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称为正像末三时;若再加释尊在世时之‘圣世’,则称四世四印:即大印、三摩耶印、法印、羯磨印等四种印四有: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四机:指人天、二乘、菩萨、佛等四类机缘、根机。
四尘:又作四微。
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
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
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佛: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四苦:生、老、病、死。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
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四轮:指成立器世间之金轮、水轮、风轮、空轮。
轮,持载之义。
四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
出于菩萨戒经。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智: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四障:惑障、业障、报障、见障。
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
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关于五蕴的案例
五蕴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构成身体和心灵的五个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下面是一个关于五蕴的案例:小张是一名年轻的上班族,他常常感到自己非常迷茫和痛苦。
他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适,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观察,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五蕴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他发现自己的色蕴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他常常感到自己的身体疲惫不堪,好像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工作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和休息,导致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次,他的受蕴中也存在着问题。
他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对周围的事物和人际关系感到十分敏感。
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接着,他想到了自己的想蕴。
他发现自己经常陷入一些无谓的想象中,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事情。
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约束和思考的能力,容易被自己的想象所控制。
然后,他想到了自己的行蕴。
他发现自己经常做出一些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缺乏自我控制和判断的能力。
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约束和行动的能力,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
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识蕴。
他发现自己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
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反思和认知的能力,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张的五蕴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他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和迷茫。
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的五蕴,小张逐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五蕴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五蕴,就能够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五蕴,不断成长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解义
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解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引言部分是文中的开篇,用于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总体了解。
本文的主题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解义”,旨在探讨佛教理论中五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解释五蕴的解义对个体实践和人生的指导作用。
在佛教哲学中,五蕴是对人类存在的综合分类,包括色、受想、行、识和构树。
这些蕴指的是我们个体存在的层面或方面,通过理解和解释这五蕴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实践自己,并提升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首先介绍五蕴的概念,包括色的含义、受想的含义、行和识的含义,帮助读者明确五蕴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讨论五蕴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色与受想的关系、受想与行的关系、行与识的关系,以及五蕴的整体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的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五蕴对于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进而,本文将探讨五蕴的解义对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五蕴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解释五蕴的解义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最后,本文将总结五蕴的解义,并对对五蕴的认识提供启示,同时探讨这种认识对个体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五蕴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作为个体的本质和存在的多种层面。
同时,我们能够借助这种认识来指导个体的实践,提升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对五蕴的深入理解,并为个体的实践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解义:首先,在第二章中,我们将对五蕴的含义进行详细解释。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五蕴的概念,包括对色、受想、行和识的含义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了解这些重要概念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五蕴的本质。
接下来,在第三章中,我们将阐述五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将讨论色与受想的关系、受想与行的关系以及行与识的关系。
五蕴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五蕴-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
么
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耳。
四大皆空。
二、风大,照了分别,如人体的毛发爪牙,和合积聚。
)
想蕴、六尘,谓意识着色想色;唾涕脓血,积聚之义,都是由四大所造、水大,耳识受声尘,故名受蕴。
也就是指色身的生态失衡、身诸根和合积聚一,色即质碍之义:色,风以流动为性、舌、受、行。
行蕴,故名识蕴,能受无量生死也、身,水以潮湿为性,行即迁流造作之义,
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眼识受色尘,于诸尘境上,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
五蕴谓眼,火以温暖为性,故名想蕴,意识受法尘也,故名行蕴。
(六想者,和合积聚,想即思想之义。
五蕴
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四大五蕴所成。
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着声想声。
四大不调、着香想香、四大、火大,没有自主性。
谓六识与六尘相应,造作善恶诸行,鼻识受香尘:地大、五蕴。
地以坚硬为性、着法想法也、舌。
谓因意识思想诸尘;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谓意识与六尘相应。
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和合积聚,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鼻、鼻,故名色蕴:在佛教的一般语境中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想,而成六想,也有称法体违和的,和合积聚;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六受者,受即领纳之义,身识受触尘、意六种之识、着味想味。
谓以眼、着触
想触、识,四大为万物之基本属性,五蕴为万物之分类方式。
蕴者。
色蕴,舌识受味尘,识即了别之义。
受蕴、耳,而有六受。
识蕴。
唯识学--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一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薄伽梵略说五蕴。
一者色蕴。
二者受蕴。
三者想蕴。
四者行蕴。
五者识蕴云何色蕴。
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
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云何地界。
谓坚强性。
云何水界。
谓流湿性。
云何火界。
谓温燥性。
云何风界。
谓轻等动性。
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
云何眼根。
谓色为境清净色。
云何耳根。
谓声为境清净色。
云何鼻根。
谓香为境清净色。
云何舌根。
谓味为境清净色。
云何身根。
谓所触为境清净色。
云何为色。
谓眼境界。
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云何为声。
谓耳境界。
执受大种因声。
非执受大种因声。
俱大种因声。
云何为香。
谓鼻境界。
好香恶香及所余香。
云何为味。
谓舌境界。
甘味酢(zuò)味醎味辛味苦味淡味云何为所触一分。
谓身境界。
除四大种,余所造触。
滑性涩(sè古同“涩”。
)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身口意之三业,有有表业、无表业二种。
又云有表色、无表色。
)及三摩地(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所生色等无见无对。
云何受蕴。
谓三领纳。
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乐谓灭时有和合欲。
苦谓生时有乖离欲。
不苦不乐谓无二欲云何想蕴。
谓于境界取种种相云何行蕴。
谓除受想。
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名为诸余心法。
谓彼诸法与心相应。
彼复云何。
谓触作意受想思。
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信惭愧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贪瞋慢无明见疑。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
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
五是遍行。
五是别境。
十一是善六是烦恼。
余是随烦恼。
四是不决定云何为触。
谓三和合分别为性。
云何作意。
谓能令心发悟为性。
云何为思。
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
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云何为欲。
谓于可爱事希望为性。
云何胜解。
谓于决定事即如所了印可为性。
云何为念。
谓于串习事令心不忘明记为性。
云何三摩地。
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
云何为慧。
谓即于彼择法为性。
五观两论的内容
五观两论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五蕴观和十二因缘观。
五蕴观: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为佛教用来观察人生身心现象的五个概念,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蕴和合而成,终归幻灭,不能永恒,称为五蕴无常。
五蕴观是认识真理、解脱生死的关键,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基础。
十二因缘观:十二因缘是指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并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以此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存在、意义等问题。
十二因缘观是佛教哲学的基础之一,也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五观”和“两论”是佛教中两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们对于佛教徒的认识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五蕴的含义
五蕴的含义
五蕴,即五蕴理论,是佛教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理论是关于人体和身心现象都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可以将其蕴含的意义非常之高,因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因此下面就来简单的说说这五蕴到底是什么。
色蕴
色并不是指女色,也不是指欲望,而是指组成世界的物质。
在在佛教之中,就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感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通俗点来理解就是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
其实往深来讲,这色蕴又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其实就是所谓的四大皆空。
受蕴
所谓受蕴,用一句成语来解释就是“感同身受”,里面的受其实就是指人体的感官与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比如听觉、嗅觉,这些都是属于受蕴的范围以内,佛教中的感应也是属于这一个部分。
想蕴
想蕴,其就是通过受蕴,来对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类似于我们的大脑,主要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觉和思想力如何。
行蕴
行蕴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也就是通过想蕴后,自己自发地做出反应,比如你觉得那家饭店的东西很好吃,所以就过去吃了。
识蕴
识蕴,其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
它的主要用途就是让我们学会分析事物,从事物中学会感悟,这也是我们修行时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感应宇宙真理,识别真谛。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眼 色 眼识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眼识(视觉反应)蒲 眼根流 流出 进色尘(外境)法尘(心相)…留影相充实于心眼识生后刹那灭去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进行对比和辨认(认识) 当眼睛见到外面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根尘触,心理活动随即产生,也就是所谓的俱生受、想、行;比如见到鲜花,当下生起喜欢,就是所谓的乐受;见到肮脏就生起厌恶之心,就是苦受;见到不相干的人或物无动于衷,即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
见到花心里生起‘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这是想;决定近前观赏或离开这是行;只要眼睛在看即是当下的根尘触,必然会产生受、想、行。
如果在受的当下生起贪爱、取著,必然有有、生、老病死,这就是缘起流转的一面。
因此每个刹那都有眼根触对外境,然后俱生受、想、行。
这即是五蕴的生死轮回。
因缘不会常恒不变,因此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在缘生缘灭中相续。
通过对眼根触对外境而生起受、想、行,一轮生起又灭去、灭去一轮又生起,这样生灭、生灭、生灭……,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自己五蕴身心的当下、它的迁流变化,生死轮耳 声 耳识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耳识(听觉反应)声尘 (外境)耳根流 进流出 法尘(心相)耳识随音声缘生缘灭 ……音声虽然灭了,却留影相充实于心。
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
耳根的根门是一直开着的,只要因缘俱足,就会如实的反应音声,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到听只是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声音的生起与灭去只是如此而已,它就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人可以主宰它的生灭,想留也留不住,声音它只是在根尘触的当下生起,缘生缘灭、缘生缘灭……,它只是这样的如实,当下生起,当下灭去,因为它是缘生的,所以它不是耳根自生,也不是外境他生,也不是耳根与外境共生,也不是无因生,声音是缘生。
缘生就无自性,即是无我。
缘生的当下即缘灭,即是无常,声音是缘起无自性的,所以它法性空寂。
见法在哪里见?就在根尘触的当下,现见法:六识及受、想、行诸法的缘生缘灭,体悟诸行无常,从法法缘生,生灭不住体悟诸法无我,(现象其实就是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没有一个实体在生生灭灭(法是条件的组合,本质空,故无生灭的实体)体悟法性空寂。
十二缘起与生死轮简介
十二缘起与生死轮简介---摘录自益西彭措堪布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十二缘起名称: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二、释词1、无明我们五蕴的躯体上本来没有我,故“无明”是指不了达或倒执无我义。
缘起图中画了一个盲人走在危险的山道上,表示无明的体相。
2、行“行”,是指能造作自果五取蕴或后有的业。
换言之,能感召后世五取蕴的因,即是行。
“行”分为能引恶趣非福业及能引善趣业二种。
缘起图中画了一名陶工,表示“行”。
勤劳的陶工每天一早起来投入工作,用作坊中的泥、水、绳、火等,不停地制作种种陶器。
三界众生都是轮回工厂中的“陶工”,其身口意是造作种种业的工具,而工作就是不断地随种种因缘,造集种种业。
3、识“识”是了知别别境的心,主要指阿赖耶识。
缘起图中以猿猴表示识。
如同猿猴不停地上下跳跃,识不断地随种种业习而在上下诸趣中轮转。
4、名色名色当中,名是指受、想、行、识四种非色法的蕴,色是指色蕴,名色是指五蕴。
缘起图中画了一条船,上面载有许多乘客。
船表示色蕴,众乘客表示受、想、行、识四蕴。
此图还表示名与色的关系:船无人推动不能行,人不坐在船上也不能前进,二者互相起作用,缺一不可。
比喻单有业识不依靠精血,并不能形成身体;而神识不加入,精血也不会形成具有眼等六根的身体。
只有识与精血结合成名色时,才开始名、色互为助缘,一方面由识的功能力,使精血逐步孕育成胎中五位,另一方面随着色蕴演变,名也相继出现受、想、行三者。
5、六处六处,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缘起图中以空屋表示“六处”。
图中画了一间有六扇窗户的屋子,空荡荡地没有人,表示最初形成六处时,尚未生起六识,就像屋中没有主人;而后一刹那,六识顿时生起,开始能了别外境,就像屋中住有主人了。
6、触所谓触,就是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分判可意境、非可意境、中庸境。
缘起图中,以男女交合表示“触”。
7、受所谓受,是指以“根境识和合分别三种境”为因缘而生起的苦乐舍三受。
一起谈谈十二因缘?
一起谈谈十二因缘?佛教的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
一、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1、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2、行,因为无明而做出善或恶的行为。
3、识,因为过去的行为累积了一定的因果,从而投生于今世,成为新的生命。
4、名色,指由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和合而形成的身心。
5、六处,人在胚胎发育时,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能力。
6、触,人在出生后,对外界事物有所接触。
7、受,由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苦、乐、忧、喜的感觉。
8、爱,对苦有强烈的憎恨,对乐有热烈的渴望,强烈的欲求或渴望,就是爱。
9、取,为爱努力地追求。
10、有,今生为爱产生诸多行为,成为下一世的果报。
11、生,有了今生的业因,而受来生的生命。
12、老死,有生必有死。
二、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属于现在世,生和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十二因缘的三个阶段中有两重的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
1、过去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过去世的迷惑,行是过去世的造业。
现在果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正是由于过去因才有了现在的果,这就是第一重因果,过去因被称为“能引”,现在果被称为“所引”。
2、现在因是爱、取、有,爱和取是现在世的迷惑,有是现在世的造业。
未来果是生和老死,正是由于现在因才能了未来的果,这就是第二重因果,现在因被称为“能成”,未来果被称为“所成”。
三、逆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生命痛苦的原因。
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中,佛祖说此法时,采用了逆观十二因缘。
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把十二因缘从后往前推,从老死逐渐逆观到无明。
(入行论)进的十二缘起
(入行论)进的十二缘起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Jarq-maraza),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2)生(Jqti)。
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
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Bhava)。
“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著一种力量叫做“有”。
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
“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4)取(Upqdqna)。
取是追求执著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著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
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著,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5)爱(Tazhq)为缘。
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
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著,有追求执著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
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
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6)受Vedanq、(7)触Phassa、(8)六入Sa=qyatana的关系。
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
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著生命的欲求。
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
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
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物件)六境的机能。
(9)名色nqma-r[pa。
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
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
五蕴的现代解释
五蕴的现代解释
五蕴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它们是构成人的身心的五个方面。
在现代心理学和哲学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概念,例如“五蕴”可以解释为身体、感受、想法、行为和意识等五个方面。
身体是人体的物质部分,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组织结构,以及水分、电解质等物理成分。
感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
想法是指人的思维过程,包括记忆、判断、推理等智力活动。
行为是指人的言行举止,包括进食、饮水、运动、社交等行为。
意识是指人的主观体验,包括感知、情感、思维等心理过程。
五蕴的概念在佛教中是用来解释人的身心构成,以及身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人的本质和修行的方法。
在现代哲学和心理学中,五蕴的概念也可以作为研究人的身心关系的参考,并且涉及到人的心灵、精神层面,因此在这些方面也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五蕴
版本零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
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
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
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
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
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
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
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
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
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
变坏者,转变破坏也。
变碍者,变坏质碍也。
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
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
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谓可意、不可意之二。
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
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
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
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
此复分别,成六受身。
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
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
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十二缘起”详解
“十二缘起”详解十二缘起是由无明(avijjā)、行(saṅkhārā)、识(viññaṇa)、名色(nāmarūpa)、六入(saḷāyatana,六处)、触(phassa)、受(vedanā)、爱(taṇhā)、取(upādāna)有(bhava)、生(jāti)、老死(jarāmaraṇa)等十二“支分”(aṅga)所成立的,所以称为十二缘起或十二支缘起(Dvādasaṅga-paṭiccasamuppāda)。
十二缘起说明执迷的现实生存是基于什么而成立的,是流转门的缘起,即顺观的十二缘起。
表达现实的“苦的生存”的,是十二支最后的“老死”。
探索这老死的根据,所发现的是“生”,因为有“出生”,所以才有老死;将此表现为“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接着追究作为“生”的存在条件之“有”;“有”(bhava)是指轮回的生存,自己流转于轮回之中,即是出生的缘,所以说“以有为缘而有生”。
就“有”是轮回的生存这点,可说十二缘起说包含了轮回的思想。
轮回的生存是苦,但追问它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是“取”。
取是执着之意,执着于生存,成为使生存持续不断的条件,所以说“以取为缘而有有”。
其次追问人的执着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就是“爱”。
爱是渴爱,即是在所有烦恼的根本的欲求性、不满足性。
这是让取所以是取的原因,所以说“由于爱而有取”。
因为爱是在执迷生存的根源,所以无法发现让爱产生的“更根源”的事物。
从这点来说,爱是缘起系列的一个起源,由此来看,而称爱、取、有、生、老死五支为“渴爱缘起”。
但是并非没有使爱进行活动的条件,这条件即是“受”。
受是去接受对象,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受所触发,爱就生起,所以称作“以受为缘而有爱”。
接着可以发现作为受的生起条件的“触”,触是在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接触,识(主观)、境(客观)、根(感官)三者的和合称作触,这是使知觉触发的心的力量,所以说“以触为缘而有受”。
接着安立作为触生起的条件的“六入”(saḷāyatana),也称为“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认识领域。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精)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发布时间:2003-12-3 作者:黄玉顺关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应。
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
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因缘更原始的理论。
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And its Philosophical MeaningsKey words: Buddhism, philosophy, Pa?caskandha, Dvādasāng -pratītyasamutpāda,RelationAbstrac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link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not the relation of correspondence one by o ne at the same level,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both of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Buddhist philosophy. As the source, Pa?caskandha is a theor y more primeval than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as the cource. Each branch of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takes Pa?caskandha as its fundamation. The d evelopment from Pa?caskandha to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was not a straight line. The essential turn of visual angle from naive ontology to profound theory o n life had took place.如果不理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彻理解中国文化。
十二因缘的详细介绍
十二因缘的详细介绍文章一:给年轻人的十二因缘通俗解读嘿,年轻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点深奥但其实挺有趣的话题——十二因缘。
啥是十二因缘呢?简单说,就像是一串连环扣,一环扣着一环,影响着咱们的生命和命运。
比如说,无明就像咱们在黑暗中摸索,啥也看不清,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小明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处于无明的状态,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完全没头绪,这就是无明带来的迷茫。
行呢,就是咱们在无明的状态下做出的种种行动。
像小红盲目跟风考研,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学术研究,这就是错误的行。
识就像是我们的记忆和认知。
比如小刚小时候被狗咬过,从此就对狗有了恐惧的识。
名色好比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像小李天天熬夜玩手机,身体和精神都越来越差,这就是名色出了问题。
六入呢,就像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小王总是沉迷于美食,吃得太多太油腻,这就是六入过度。
触就是我们通过感官接触到外界。
比如小刘第一次去海边,被大海的美丽所触动。
受就是我们接触后的感受。
像小张第一次恋爱,感受到了甜蜜和幸福。
爱呢,就是我们对某种感受的贪恋。
比如小吴爱上了打游戏,无法自拔。
取就是拼命想要抓住自己喜欢的东西。
像小马为了买名牌包包,省吃俭用。
有就是因为取而产生的结果。
比如小陈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失去了很多朋友。
生就是新生命的诞生。
老死就是生命的结束。
所以啊,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
咱们要多思考,做出明智的选择,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文章二:十二因缘:长辈给晚辈的人生启示孩子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十二因缘。
这十二因缘啊,是个很深奥的道理,但我尽量给你们讲得简单明白。
咱们先来说说无明。
就好比你们有时候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这就是因为无明,不明白事情的真相。
就像隔壁的小虎,为了和朋友斗气,打架受伤,这就是冲动带来的无明。
行呢,就是在无明的驱使下做出的举动。
像你们不好好学习,天天玩耍,这就是错误的行。
名色就是你们的身体和性格。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在早期的佛典中,修行者被授以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也就是“四念处”,分别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这种四元结构被佛教徒认为是世界的基本构成方式。
四念处可以看作五蕴的一种早期版本,对比来看,五蕴中只有受蕴与受念处对应,其他四个貌似关系不大。
之所以说四念处是五蕴的早期版本,是因为色蕴包含了身念,而从心念处的心细分出了想、行和识三“蕴”,最后的法念处被取消了,因为五蕴就是诸法,诸法无非五蕴。
佛教徒在修习止观禅定时观照四念处或者五蕴,因为它们为安顿心念提供了所需的一切指引。
五蕴的“蕴”在梵语中的本义是指树干。
印度有很多榕树,佛陀在住世说法的岁月里,时常会在大榕树的蔽日浓荫里歇息。
而榕树的生命力极强,一棵榕树就能长成一片树林,有“会走路的树”的说法,因此,佛陀以此来指称世界的基本构成,也是煞费苦心。
当然,佛陀这里并没有把人当作树干,准确地说,他是将人的经验世界分解成了五根支柱,也就是五蕴。
西方人对世界的探究基本上是沿着笛卡尔开辟的道路前进的——“我思,故我在”。
而五蕴则是佛教对类似问题所给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佛陀以“蕴”这个富有创见的新概念,将我们的知觉世界分为由五方面所构成或以五根支柱支撑的宇宙,当然,这五根支柱只在概念中存在,其中每根都代表了一个感知的角度或者认知层面,合在一起,就完全包含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
“蕴”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用来帮助我们探究真正的本体和自我。
“色蕴”的色并非指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而是与我们假定存在的“心”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就像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因此理解色不能仅理解为物质世界,而要知道,它指向的是“对象的表象”。
它就像一张面具,只有当观察者认识到它的虚幻本质之后,才能将其除去。
戴着这张面具的可以是任何事物:一张桌子、一次日落、一个数字、一块钱,或者一个宇宙。
这些事物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与假定的“心”对立的假定的“外部世界”。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应。
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
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因缘更原始的理论。
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And its Philosophical MeaningsKey words: Buddhism, philosophy, Pa?caskandha,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Relation Abstrac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link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not the relation of correspondence one by one at the same level,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both of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Buddhist philosophy. As the source, Pa?caskandha is a theory more primeval than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as the cource. Eachbranch of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takes Pa?caskandha as its fundamation. The development from Pa?caskandha to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was not a straight line. The essential turn of visual angle from naive ontology to profound theory on life had took place. 如果不理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彻理解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发布时间2019-12-3作者黄玉顺关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应。
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
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因缘更原始的理论。
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
?āāīā,,?,āā-īā,,,?-,,?--??-如果不理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彻理解中国文化。
这里首先要求的是理解佛教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因为它们构成了全部佛学的基础理论。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五蕴和十二因缘各自的宗教哲学意义、尤其是这两套理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都还不是十分清楚。
这里所说的关系既指它们之间的共时的逻辑关系,亦即两者是否在同一层次上一一对应的问题;也指两者之间的历时的启承关系,亦即孰先孰后的问题。
这里的分析将从佛教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的角度入手,因为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都属于佛教哲学这个理论层面。
佛学较之其它宗教理论的特点之一,在于哲学理性思维的特别发达,因为它之追求解脱的道路,乃在于佛即觉或者觉悟。
如果说基督教是因信称义的,那么佛教就是因觉称义的真正的佛教并不是信仰了才能理解,而恰恰是理解了才能信仰。
[1]而需要理解或觉悟的,正是佛教哲学告诉人们的东西。
我们的研究结果参见下表[2]表明,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它们之间具有逻辑结构的关联,但是并非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应。
实际上,五蕴是十二因缘中各支的共同基础。
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因缘更原始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