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课件
确定道路选线
总结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避开陡崖和滑坡等危险地带的路线 作为道路的选线。
详细描述
首先,要尽量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的路线,这样可以减少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其次,要避开陡崖、滑坡等危险地带,确保道路的安全性。此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和 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要考虑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将地形高度相 等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形成 的闭合曲线。这些点的高度相等,因 此等高线上的标高值是相同的。
等高线的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等高线具有闭合、互不相交、密集度与坡度成正比等特点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高线在地图上是闭合的,这意味着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 圈或闭合曲线。在同一地形中,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是固定的,这称为等高距。在地图上,等高线不会相交或 重叠,除非在陡峭或平坦的地形中。此外,等高线的密集 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坡度,密集的等高线表示较陡的下坡 或上坡,而稀疏的等高线则表示较平缓的地形。
判断山脊山谷
总结词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大致判断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详细描述
如果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则表示山脊;如果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则表示山谷。在山脊处,等高线凸 起方向指示坡度较缓的方向;在山谷处,等高线凸起方向指示坡度较陡的方向。
06
CHAPTER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确定水系特征
01
02
03
04
选择绘图软件
如AutoCAD、GIS等绘图软 件,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
和编辑功能。
导入地形数据
将地形数据导入到所选的绘图 软件中。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形图》课件
小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周末,学校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其 中有ABC三条登山路线要同学们选择:
C
A B
请观察图中的三条登山路线,你 准备选哪一条?试说明理由.
八. 分层设颜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500 400 300 200 100
不同颜色代表海拔高度不同,在这样 的地形图上,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可以 一目了然,这样的地形图就叫等高线分 层设色地形图。优点:醒目、直观。
D C B
咚咚家
A
E
3、假如沿图中线路在叮叮和咚咚两家之间修一条公 路你认为合适吗?
六. 辨线识规律
闭合等高线 中心,数值 由外向内增 大 等高线向海拔 增高的方向弯 曲
等高线重叠
两个山顶之间部位
等高线向海拔降低 的方向弯曲
七. 读图判陡缓
AB两处山坡哪一 处较陡?哪一处 较缓?
B A
你是如何看 出来的?它们 的等高线分 布有何不同?
第三节 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
一.山体识部位
山顶
山谷 样变成这种平 面地形图的呢?
二.连出等高线 等高线
这些线是 什么呢?
500 400 300 400 300 400
300
3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小结:图中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
如何把这些山体等高 线转绘在底板上使之 成为平面图呢?
九、剖面看起伏
—地形剖面图
500 400 300 200 100
地形剖面图更直观的显示沿某一方向地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分享我的收获……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精品课件
3)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名称
等高线特征
山 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周围逐渐降低
山 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 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 崖 等高线重叠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山顶
200 300 100
盆地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 300 200 100 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地面起伏程小度
大
小
小
四周高, 中间低
大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 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课堂小结
高度的表示
山脊
地 形 图
等高线的图 不同山体部位特征山地 丘陵 Nhomakorabea山峰
小结
▲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等高线重 中心(点) 低处突出 高处突出 之间低地 合的地方
(线) (线) (点) (线)
拓展延伸
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该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养老院应该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的地方。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
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部分指向低处。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部分指向高处。
山 脊
山谷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b
a
K
400 200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判断a、b两条等高线
___D_
的海拔高度
A 59米 C 199米
B 99米
a:800米 b:600米
D 259米
(2)山顶K的海拔高度范围: 800—1000米之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作业
完成地理练习册《地形图的判读》所有相关 练习 P16-18。
明天交。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练习:
1.下列数据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海拔 ②惠州佳兆业中心楼高288米。相对高度 ③罗浮山飞云顶海拔1296米。海拔 ④罗浮山索道高差500米。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 米,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说只不 过有4500米,这是为什么?
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一高一矮两个同学到讲台上,高的同 学比矮的同学高 厘米,这个高度就是 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 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 高山 白色代表 雪线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我国东北平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等。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 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利 用 地形剖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为了更直观地辨别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 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 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成 分层设色地形图。
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 同 高度 和 深度 的范围,着上不同的 颜色,可 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 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1.36等高线示意
等高线数值大表示海拔 高 ,等高线数值小表示海拔 低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缓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6张PPT)
等高线地形图
分类型,说不同
相对 高度
海拔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识原理,画简图
识原理,画简图
400 300 100
身边的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巧判断,明位置
马鞍
巧判断,明位置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两个山顶中间没有等高线的部分
黄 土 高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藏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非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内 蒙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
古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
高
起伏较为和缓。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徽九华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昆仑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第斯山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基山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 坡。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 川 盆 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塔里木盆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准噶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丘 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南丘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选房子,做检测
图例
山峰 村庄
C
N M
选房子,做检测盘山公路登峰造“顶”登峰造“顶”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丰富多彩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高 度8844.43米, 为海拔世界第 一高峰。
分类型,说不同
相对 高度
海拔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识原理,画简图
识原理,画简图
400 300 100
身边的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巧判断,明位置
马鞍
巧判断,明位置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两个山顶中间没有等高线的部分
黄 土 高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藏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非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内 蒙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
古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
高
起伏较为和缓。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徽九华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昆仑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第斯山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基山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 坡。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 川 盆 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塔里木盆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准噶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丘 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南丘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选房子,做检测
图例
山峰 村庄
C
N M
选房子,做检测盘山公路登峰造“顶”登峰造“顶”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丰富多彩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高 度8844.43米, 为海拔世界第 一高峰。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与地形图优秀课件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 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 个高度呢?
等高线与地形图 摩尼 王云飞
• 1、海拔〔绝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 2、相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练习
B
称为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3、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成闭合 的线圈,就是等高线。
土豆切片演示
5
5 10 15 20 0
4、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
学生活动:P35第一题
等高线的疏密与 坡度陡缓有什么 关系?
缓坡的等高线 稀疏 , 陡坡的等高线 密集。
鞍部——
两山顶之间 连接的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之歌: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 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 两山之间是鞍部;下弯脊,上 弯谷,陡崖就在重叠处。
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 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 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 高海深〞图 例来表示海 拔高度的变 化
找出图中各种颜色 所表示的地形类型
平原: 绿色
丘陵、高原、山地:黄褐色 海洋、湖泊: 蓝色 积雪、冰川:白色
丘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地面 有较和缓的起伏。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 上、顶部平坦、 四周陡峻的地形 区。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山峰峰峦起伏的地形区。
400米 300米 200米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 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 个高度呢?
等高线与地形图 摩尼 王云飞
• 1、海拔〔绝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 2、相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练习
B
称为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3、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成闭合 的线圈,就是等高线。
土豆切片演示
5
5 10 15 20 0
4、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
学生活动:P35第一题
等高线的疏密与 坡度陡缓有什么 关系?
缓坡的等高线 稀疏 , 陡坡的等高线 密集。
鞍部——
两山顶之间 连接的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之歌: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 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 两山之间是鞍部;下弯脊,上 弯谷,陡崖就在重叠处。
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 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 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 高海深〞图 例来表示海 拔高度的变 化
找出图中各种颜色 所表示的地形类型
平原: 绿色
丘陵、高原、山地:黄褐色 海洋、湖泊: 蓝色 积雪、冰川:白色
丘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地面 有较和缓的起伏。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 上、顶部平坦、 四周陡峻的地形 区。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山峰峰峦起伏的地形区。
400米 300米 200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1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山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要求:在制成的山体模型中,标出等高线(如下图)
注意:标等高线时,应按垂直距离标线。
700米
垂 直 600米 距 离 500米
400米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杜甫登上泰山时,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
4、在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
表示的是( A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陡崖
“低凸为脊,高凸为谷”
100m 200m
300m
“低凸为脊”
易形成河流 山谷:等高线弯曲 部分向高处凸出.
“高凸为谷”
山谷VS山脊
考点
A
100 200 300 400 500
河流的流向与等 高线凸向相反
100
200
B300
400 500
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
山脊
山谷 :多发育河流
“低凸为脊” “高凸为谷”
10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原理
坡陡的地方 山
A坡
“陡密缓疏”
800米 600米
坡缓的地方
B坡
400米
200米
800米 600米 400米
200米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1000米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
. 1500米
乙
乙地的海拔为500米。
500米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及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新人教
鞍部 山谷 陡坡 缓坡
山顶 山脊
1、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1、等高线特征: a、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能相交,但可以重叠。 b、同一地形图只能有一个等高距。 c、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平缓。
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高考经典】(01全国卷)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
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
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在E、F、G三个地
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
过H处车辆的是
地。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
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
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说明:
。
南岭山水制作
1)判断E、F、G三个地点 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 H处车辆的是 处。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
甲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乙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
.A
600m
500m
H
400m
H H
300m
.B .C
.D
陡崖的高差计算
解读: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A
650
山脊
等高线 凸向低
处
山谷
等高线 凸向高
处
鞍部
一对山 脊等高 线组成
从山顶 到山麓 凸出的 高耸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00 ﹤h﹤(1+1)100
故 0m〈H乙-H甲〈200m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3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bc)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 C.P为山坡上的小丘 D.Q为山坡上的小丘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 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bc ) A.200<P<300 B.300<P<400 C.100<Q< 200 D.200<Q<300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 形可能(ab) A.同为洼地 B.同为小丘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 小丘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零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 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 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 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 匀坡。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 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 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 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 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特殊等高线:200米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1000 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 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5、高度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 平面海拔为0米 (2)相对高度: (3)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 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 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B: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 的相对高度:A点的海拔-B点海拔估计值
补充:判断5大地形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 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 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 较稀疏,数值低。
E
A B C
D
100 200 300 400
方法1 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部位等高线 向高处凸出 方法2 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 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 低”为山谷。
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五读”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 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 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 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 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不在正常范 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2.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
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山峰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谷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 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 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
400 300 200 100
(3)150m≤ H顶-H底<250m
故选A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例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求P点海拔——
(810m<P<820m)
F: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B- d <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
,b=200m 若a=100m 例题2: ,c=300m 求③④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解:读图可知 H ③=100m,H ④=300m故 H ③- H ④ =300-100=200m 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n-1)d ≤h﹤(n+1)d
例4.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 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
(1)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D )解(1)250m≤H顶<300m A、59m B、99m 故是D D、259m C、199m (2) 50m<H底≤100m A ) (2)断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故选A A、51m B、50m C、151m D、150m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 A )
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D:陡崖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d为等高距.
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
E: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A≤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
4.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判读
坡度的大小可分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1)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 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 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2)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在相同的 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3)根据比例尺判断 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 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