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伤仲永
原创2:第5课 伤仲永
2、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幼年时—— 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表现在——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邑人奇之”
十二三岁时—— 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过七年后—— 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泯然众人矣。”
课文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暗示其前途无 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从外部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让他学习。 从本质看原因是 “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正常学 习和教育。
传一乡秀才观之。
全
观赏
传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
有人 求取 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认为…有利可图 这样
父利其然也,
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通“攀”,牵,引
5. 伤仲永
5.《伤仲永》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
2、能翻译全文,朗读、背诵课文。
3、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6、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语言简洁、精当、洗炼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合作探究,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了解“之”“于”“其”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3、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学生: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组织参辩人员,准备辩辞。
教师:投影仪、投影;指导学生准备课堂辩论。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他却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5.《伤仲永》
观赏 拜访
让
他
认为……有利
听说 让
读懂意
好名声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 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 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 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 在 又,再 矣。”
语气词 从
试一试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 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 的描写手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 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通过对周 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 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合作探究
1、作者写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哪些祥写,
哪些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仲永5岁时的神奇(天才),略写的是才能 减退和“泯然众人”的结果。 好处:是为了突出仲永天资过人,与后面的平庸产生鲜 明对比。突出“伤”字,更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少年(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 衰退 青年(二十岁) :泯然众人矣 —— 庸人
变化的原因:父利其然,不使学
才能
5《伤仲永》精心对照课后注释翻译
名言警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
词类活用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代词,他, 指方仲永
消失,指原 有的特点完 全消失了。
百度文库
常人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 再次到舅舅家,问到方仲永的情况, 舅舅回答说:“他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
王安石的自称
通达聪慧
承受
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
受之(于)天: (于)天受之, 从先天得到的。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 承受。 通达聪慧 之天也。
受之(于)天: (于)天受之, 从先天得到的。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 是天赋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胜过, 超过。 有才能的人
于:比……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 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终于
后天教育
没有达到 (要求 )。
归纳文章的段意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 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 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5《伤仲永》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 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众人矣。”
消失,指原有的特点消失了
(人们)回答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 为普通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先天得到的 通晓聪慧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血汗。 爱迪生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 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 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 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 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 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 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 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
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
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 惋惜之情。
正音 正确朗读课文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 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 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 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yì pān yè
5.伤仲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29页
⒉方仲永改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第30页
⒊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 还有什么新、独到看法吗?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最终。
被。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人,是因为他后天 教育没有到达(要求)。
第10页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
有才能。
尚且。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人,没有受 到后天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众人而已耶? 原来。
第26页
㈡指出以下句中“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 书具 ) B.借旁近与之( 方仲永 ) C.邑人奇之( 这件事 ) D.或以钱币乞之( 方仲永写诗 )
第27页
㈢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教育。
第28页
⒈方仲永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 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第16页
1、方仲永才能改变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幼年时期—— 天资过人,含有作诗才能。
七年级下语文5-《伤仲永》人教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答问 深入了解课文
题目中“伤”字是什么意思? • “伤”是哀伤、哀怜意思。
第15页
第一段为何尤其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 “不使学”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 永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 家庭背景
第16页
方仲永改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幼年时天资过人,有作诗才 能;
第6页
注释 口头翻译课文
第7页
按注释学习加下划线词语
解释加红色词语
对……感
给
写
到惊异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全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 不如前;
3.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又七 年后完全变成平庸之人。
第17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而“不使学”。
•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 到后天正常教育。
或以钱币乞之
5.伤仲永
称前时之闻( 仲永之通悟(
称读chè n,相当
通达智慧
) )
其受之天也(
他
)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没有达到要求 )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 是“以……为奇”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 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幼年时天资过人,有作诗才能。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又七年后完全变成平庸之人。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 众人”,原因是什么?
(1)“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而“不使学”。 (2)因为“其受 于人者不至”,即没 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 育。
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
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
古义:不定代词,有的。
今义:或许,或者。
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义:文采或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 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 古义:渐渐。 泯然众人矣 今义:稍微。
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5.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5.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课文出处及简介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作者简介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4][5]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第5课《 伤仲永》(共26张PPT)
(三)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 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wenku.baidu.com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 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 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 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 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 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主题。
揣摩语言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 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 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 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 景。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A.世隶耕( 属于 ) B.未尝识书具( 曾经 ) C.即书诗四句( 写 )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赡养 ) ( 团结 )( 内容 ) E.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求取) F.从先人还家( 跟从 ) G.贤于材人远矣( 比……优秀 )
动手做一做
㈠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 类。 ㈡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5《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
自是:从此。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第五课伤仲永
第五课伤仲永
第五课伤仲永(人教版)
5.伤仲永
王安石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难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由老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声朗读等方式。朗读时做到不读错音,节奏分明,朗朗上口o
2.学生对课文字词质疑,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全班讨论。
【未尝识书具】未尝:不曾,识:认识。
【忽啼求之】之:代词,指书写工具。
【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为:把……当作,养:赡养。收族,和亲族的人搞好关系。收,团结。意: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5.伤仲永》课文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课文具体内容,欢迎参考。
5.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1.教师导学
我们今天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作品《伤仲永》。我们先来认识这篇课文的作者王安石。
2.学生A介绍王安石。
二、朗读课文(8分钟)
1.教师导学。
师: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朗读时应该注意
些什么?
生答。
2.师归纳,出示幻灯:字音、节奏、语气。
2.学生B朗读全文,其余的学生注意读音。
3学生C朗读课后题二,其余的学生纠正读音。
4.学生D朗读最后一段,其余的学生纠正读音。
5.学生集体颂读全文,教师做简单点评。
四、积累实词(20分钟)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_伤仲永阅读答案及翻译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_伤仲永阅读答
案及翻译
一、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
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参考答案: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课件2:第5课 伤仲永
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隶 lì 环谒 yè 称 chèn
扳 pān
邑
yì
泯然 mǐn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父异焉” 4、“即书诗四句”
属于。 曾经。 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动词,写。
5、“并自为其名” 自己 动词,题上。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这
完成
7、“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二)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 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 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 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本文语言非常精练,作者将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了每一个 句子、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找出相应的例子来。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 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 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 仲永的杰出才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 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 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 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 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5伤仲永
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 惋惜之情。
作者为什么哀伤仲永?
哀伤仲永这个幼小天资聪明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 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
不使学
1、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资非凡
表现在——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邑人奇之”
少年时期——
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泯然众人矣。”
2开篇交代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 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仲永的身份、 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 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泯然众人” 的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起修饰作用的“环”,活灵活现地勾画出父亲强拉着 几岁的孩子为自己寻吃喝的庸俗相,生动形象,慨叹
课堂达标检测
1)解释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即书诗四句( 写 ) 自为其名( 题写 )
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通“攀”,牵,引 )( 四处拜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 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 的性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 然结 果。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 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 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 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 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 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1.邑人奇之: 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2.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3.父利其然: 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4.伤仲永: 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 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 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 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 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 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 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 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 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 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 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 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 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已得 又 天 今 且 不 如 受 至 受 众 矣 贤 其 受 永 王 耶为 不 , 夫 为 受 此 之 也 于 人 。 于 受 之 之 子 众受固不众之其天。人,卒材之天通曰 人之众受人人贤也彼者则之人天也悟: 而人人之;,也,其不其为远也。,仲 ,, , ,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 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 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二、揣摩朗读语气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 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 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 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 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 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 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 集》。
8.“或以钱币丐之”或: 有的人。 这样。 9.“父利其然也” 然: 跟从。 10.“从先人还家” 从: 11.“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12.“贤手材人远矣”贤: 比……优秀。 13.“卒之为众人” 卒: 最终。 况且。 14.“且为众人” 且: 15.“固众人” 固: 本来。 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怕他
惊叹语气 愤怒语气 遗憾语气 痛心语气
属于。 1.“世隶耕” 隶: 2.“未尝识书具” 尝: 曾经。 3.“父异焉” 焉: 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动词,写。 4.“即书诗四句” 书: 动词,题上。 5.“并自为其名” 自: 自己。 为: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 就: 从 是: 这 完成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 7.“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 去做客,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奇:对……感到惊奇;认为……是奇才。
宾客:以百度文库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了。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 后天的教育。 于:比。 于:被。
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 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 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 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 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 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 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 原因; 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 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 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 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 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 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 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 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 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 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令(其)作诗” 3.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 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 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 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 人矣”。
1.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 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 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到有利于他成长 的环境。 3.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也同样不去努 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 隶耕”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 “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 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 家庭背景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 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 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 “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