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社会与品德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
一、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我们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针对儿童缺乏经验,容易在独立活动时出现危险而设计。侧重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附带相互救助,不涉及社会组织与国际救援。
2.“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生灵万物到人类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生命献出爱心是延展。“安全的生活”,既有横向的空间分工,又有纵向的能力递进。根据具体情况,既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展开,也可以交叉。相对来说,儿童在活动的时候出现各种险情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教育性。“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这一课应给予适当突出。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
(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片面强调学科(材料)系统性的传统。课题涵盖范围涉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去,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
(2)目标取向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作为个体自己的生命。
(3)教材呈现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儿童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4)理念上以回归生活为旨。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更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
(5)注重学生思考方法与相应意识获得,而不是给出现成条目,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生活的社区教学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生活的社区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和功能,认识到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2.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增强社区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二、教学内容:
1. 社区的定义与功能
2. 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3. 社区活动及其意义
4. 热爱社区、关心社区
5. 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三、教学重点:
1. 社区的定义与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四、教学难点:
1. 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理解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五、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社区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区生活。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社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社区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社区中的不同角色,体验社区生活,提高沟通能力。
5. 课堂讲授:结合PPT、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讲解社区的相关知识。
一、社区的定义与功能
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2.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图片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区。
(2)讲解:讲解社区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3)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所生活的社区。
二、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
2.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学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我会保护自己
1、爱护自己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注意用眼、用脑的卫生,防止过度疲劳。
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到伤害。
二、教学准备:
1、人体器官的挂图或资料。
2、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健康的小常识,并做成小卡片。
3、调查身边同学产生近视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生病时的经历。
1、听故事。
2、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病痛。
3、生病时有哪些症状,自己有什么感受?
4、自己的症状最后是怎样消除的?
(二)认认我是谁。
1、出示人体的某一器官图,让学生认认它是什么。
2、说出这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它的相关知识。(三)小探究:他们为什么都是“小眼镜”?
1、调查学生中眼睛近视的情况。
2、寻找自己近视的原因。
3、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方法。
(四)健康习惯小测试。
1、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2、家长监督检查。
四、板书设计:
病痛的基本症状及防治
爱护自己的身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
怎样科学用眼用脑
五、教学反思:
2、注意交通安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交交通通工具。
2、感受不遵守交通常识,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严重后果。
3、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二、教学准备:
1、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进。
2、搜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交通安全小常识,并制成考题卡。
三、教学过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文明的社区生活》教案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文明的社区生活〕教案〔文明的社区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遵守文明公约,懂得在公共园地遵守公共秩序。
2.能够在公共园地中队一些人的不良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文明行为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懂得在公共园地要遵守公共秩序。
〔二〕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
●教学媒体
遵守公共秩序的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课时
〔课堂导入〕
人们生活在一起,要有良好的秩序。如果没有秩序,社会就会变乱,人们也就无法正常地生活。
〔讲授新课〕
板书一、公共秩序靠大家
提问你了解一般生活中有哪些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呢?
学生自由发言。
讲述生活中有很多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排队上车;不践踏草地;图书馆内不大声喧哗等等。
小结社区有公共秩序,学校也有学校生活的规则,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承接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建设文明社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活动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表现在社区内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每个剧情的结果由学生自己设计应该如何来做。
剧情一:周末的一天中午,小明和小丽刚吃完午饭,就相约来到社区运动场打乒乓球,声音吵到了社区里的人们无法安静地午休,李奶奶走了过来,指了指旁边的牌子,说:“午休时间是不能打乒乓球的!你们中午在这里打球,大家怎么安静地休息呢?小朋友们,要遵守公共秩序啊!〞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章:遵守规则,共建和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内容:
1. 规则的种类及作用
2. 遵守规则的方法与技巧
3. 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
4. 和谐社会的概念与建设方法
教学活动:
1. 讨论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2.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如排队、交通规则等。
3. 小组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章:热爱祖国,感恩生活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 让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内容:
1. 祖国的基本国情及发展成就
2. 感恩的意义及表现
3. 品德素养的重要性
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感恩、品德的良好行为
教学活动:
1. 观看有关祖国发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取得的成就。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怀,如尊重国旗、国徽等。
3. 讲述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
4. 角色扮演,模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品德素养的场景。
第三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内容:
1. 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2. 环保知识及方法
3.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4. 环保活动的开展及参与方式
教学活动:
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品德与社会下册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 __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
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教材简介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全册是新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之一,由
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主编,主要面向三年级学生。本教材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课程介绍、社会情感、国家政治、文化遗产等,旨在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和情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具有健康自信心、积极进取的品格和精神。以下是本教材的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相关信息。
教学大纲
第一单元:爱与友情 - 单元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自信和真诚的人际交
往能力。 - 重要内容:诚信、友谊、爱等。 - 教学方法:故事、情景、讨论、小组
活动等。
第二单元:劳动与生活 - 单元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劳动、自立自强的品格和精神。 - 重要内容:劳动经历、职业选择、生活卫生等。 - 教学方法:体验、生活化
教学、互动问答等。
第三单元:守护环境 - 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 重要内容:爱护花草树木、节约资源、保持环境卫生等。 - 教学方法:生态游戏、实地考察、多媒体互动等。
第四单元:文化与传承 - 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爱国、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的思
想和行为。 - 重要内容: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节日、国旗国徽等。 - 教学方法:讲
故事、课外活动、国旗护卫队、表彰榜等。
教学重点
1.突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与关爱。
2.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
3.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心、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4.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全册)(打印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里的第一条“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
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比较模糊,且多停留在对自我外在特征、活动特长方面的认识。因此,需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与品质。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容易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面对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不自信、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确立了从多角度了解自己,能够正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并能肯定和接纳自己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三、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有自己的特点”,设计了了
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理想自我,以及通过个人秘密的角度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四个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变得更好”,交织了两条逻辑思路。一条是叙述小健的
成长故事,通过小健和不倒翁的对话看到小健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的转变过
程。另一条思路是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信改正缺点,并能肯定接纳自己。以“赞赞自己”这一拓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学
生树立自信。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2.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客观地评价自己。
3.能够感受自我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让校园更美丽
第二单元:温馨的社区生活
第三单元: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教材。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分为为校园画张像、学画平面图、我们学习的场所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校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地方,共分为幸福生活的地方、多彩的社区活动、文明的社区生活、感谢社区服务者四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2、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
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分为认识自然、防止火灾、当灾害来临时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以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为主,倡导个人研究和小组分工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精选8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精选8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篇1
一、教材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分享的快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第三个主题。本课旨在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还是一种你我间的帮助与关爱。
二、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和本课,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学会与他人分享。
2、过程与方法:
创设不同情境,多渠道、多角度感受分享的快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分享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分享,生活处处有快乐”,有分享才快乐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体验分享合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过程设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我以“吃苹果”这一情境为切入点,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创设情境,
以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出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并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样的苹果,你会有什么想法?学生都会有“想吃掉”的想法,接下来我继续设疑,同学们都有这种想法,可是老师手中只有这么一个苹果,你们都想吃,我给谁呀?老师遇到了难题,快帮帮我拿出你的金点子吧。学生就会饶有兴趣,畅所欲言,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这样的做法就是“分享”。随后进一步引出问题:分享能带给我们什么?你体验过分享吗?这节课让我们在短短的40分钟里共同感受分享所带来的快乐。由此引出新课——分享的快乐。我就是用“吃苹果”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三年级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社会下册教案全册本教案全册共分为以下章节:
第一章:家庭与家庭生活
1. 课时一: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作用
2. 课时二:父母的职业及其特点
3. 课时三:谈谈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课时四: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第二章:城乡居民生活
1. 课时一:城乡生活的差异
2. 课时二:认识城市交通信号灯
3. 课时三:了解一些城市常见职业及相关知识
第三章:风俗惯
1. 课时一:接送礼仪
2. 课时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3. 课时三:重阳节和清明节
第四章:社区服务设施
1. 课时一:日常生活和社区服务设施
2. 课时二:社区服务设施的作用
3. 课时三:医院的知识和社区医院
第五章:海洋世界
1. 课时一: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它们的生活
2. 课时二:了解一些海洋生物的性和食物
3. 课时三:珊瑚和海草
第六章:季节和天气
1. 课时一:季节和气候带来的变化
2. 课时二:季节和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3. 课时三:如何认识天气预报
第七章:灾害
1. 课时一:地震和防震减灾
2. 课时二:水上安全知识和防范溺水
3. 课时三:山里的传说和防火知识
第八章:国庆节
1. 课时一: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课时二:识唐朝的李白和唐诗
3. 课时三:国庆阅兵式
以上是此教案全册的章节及内容概述。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教案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社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如何在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 社区是什么?
社区是人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并具有相互关系、共同生产、共同管理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2. 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社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居民委员会或社区服务中心
•街道、小区、村庄等居住区域
•住户、商户、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成员
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
•供给基本公共服务
•维护社会治安
•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传递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3. 在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社区中,我们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
•参加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治理
•爱护社区环境
•帮助社区居民
4. 培养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是本节课的重点。具体措施包括:
•强化学习社区的重要性和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法: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社区生活,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感。
•图片法:通过展示社区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社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社区。同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社区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向学生讲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通过图片和教材的配合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规则的品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品德的内涵:讲解品德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社会道德规范:介绍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友善等。
3. 品德与个人成长:分析品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举例说明优秀品德的重要性。
4. 品德与社会关系:探讨品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理解品德的内涵和社会道德规范,认识到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品德。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品德的内涵、社会道德规范及其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品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2. 讲授品德的内涵:讲解品德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品德的重要性。
3. 介绍社会道德规范:列举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友善等,并解释其意义。
4. 分析品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到品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 探讨品德与社会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品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联系,关注社会问题。
6.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品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社会离不开规则》教案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社会离不开规则》
教案
一、教案背景
- 年级:三年级
- 课本: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单元:社会离不开规则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社会规则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常见的社会规则;
3.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社会规则
- 社会规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2. 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 社会规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保护个人权益,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 常见的社会规则
- 交通规则:遵守红绿灯、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
- 学校规则:遵守迟到早退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等。
- 家庭规则:遵守父母交给的任务、尊重家长等。
4. 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 了解社会规则,明确行为准则。
- 学会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做到言行一致。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问问题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2. 探究知识点:向学生介绍社会规则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不同规则的用途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社会规则案例,并让学生分析这些规则对社会的作用。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和违反社会规则的情景,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识。
5. 活动设计:设计小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巩固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6.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总结教学内容,强调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遵守社会规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 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 研究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
- 了解社会公德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和教授
2. 尊重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实践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好孩子的特点和行为规范
2. 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尊重和关心他人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讨论如何实现尊重和关心他人
4.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
5. 分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定并演示一些社会公德行为
6.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道德准则、尊重和关心他人以及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
- 学生书面作业:描述一个自己尊重和关心他人的经历
- 学生小组演示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 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研究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
- 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行为惯
教学内容
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介绍
2. 常见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
3. 遵守法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与学生讨论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意义
2. 引入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与学生共同探讨
3. 教授常见的法律常识,例如交通法规、消防安全等
4. 引导学生讨论法治观念,如平等、公正、公平等
5. 分组活动:学生根据不同场景设计出遵守法律行为的方案
6. 讲解遵守法律的意义和方法
7.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法治观念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 学生书面作业:描述一个他们见证了遵守法律或违法行为的情景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财富和金钱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财富和金钱
财富和金钱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无法避免它们的存在。然而,我们如何看待和利用财富和金钱,却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财富和金钱。
一、财富和金钱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财富和金钱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财富和金钱,我们就无法享受生活中的基本物质需求,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等。同样,缺乏财富和金钱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交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展开生活。
二、不追求不正当、非法得到财富
然而,我们也要让孩子们明白,追求财富和金钱并不等同于不择手段或合法性存在争议地获取。不正当或非法得到财富和金钱,不仅可能引发法律问题,也会损害我们的社会声誉和个人良心。我们需要诱导孩子们要明确认识自己的法治意识,珍惜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走向人生道路正确的方向。
三、发扬勤劳创造力
同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财富和金钱的一种可靠获取方式就是发扬勤劳创造力。勤奋劳动和创新能够带来财富和金钱的收益,如果孩子们能够从小培养这种意识,这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四、养成储蓄习惯,合理利用金钱
然而,我们也要让孩子们明白,不仅是劳动收入,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撒种式使用也需要体现出明智从容。我们要让孩子们养成储蓄习惯,合理规划和安排日常生活中的开支,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和浪费,学会节省和理智。
五、创造美好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
一、单元目标:
态度:体验社区环境、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符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态度和热爱自己社区的情感,乐于为社区的付出自己的劳动。
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学会观察社区中的人和事,并对其作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具有思考社区生活合理性的能力。
知识: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和设施,认识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的用途,了解居委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过程:
主题一这是我们生活的社区
课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单元导读图开始,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和观察单元导读图,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布置以下活动:你对社区了解多少,与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小组讨论。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
1、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画面和文字,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现在的社区内吗?有没有从其他地方搬来的?”请几个搬过家的同学发言,并介绍一下自己以前住过的地方。
2、教师总结。“我们生活的社区在不断变化,社区中生活的人也在不断变化,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把大家联系起来,没一个生活在社区里的人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
三、家庭作业:
收集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资料。
课题2 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社区有进一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按照收集资料的情况,自愿组成小组,并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所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完以后,请同学们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贴在或写在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二、小组制作。同学们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所收集到的资料,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资料,分工合作,共同共同制作完成“社区小报”,并推荐一位同学想大家介绍。
1、全班交流,教师张贴小报。
2、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制成壁报。
三、家庭作业:
1、向家长汇报今天的学习内容。
2、布置学生收集反映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及相关的资料。
课题3—4 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认识。
2、学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教科书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可以交流。
二、小组交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所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归类。
三、全班交流。请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同学们介绍本组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同学在地图上找出它所在的位置。
四、个人制作。参照乐乐的社区图,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画一画自己所在的社区。
五、家庭作业:
继续画好自己的社区。
主题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课题1 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设施,认识自己与设施的关系。
2、了解公共设施对居民的意义。
3、激发学生对社区的亲近之情。
4、体会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10-----13页,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2、全班讨论。“教科书中展示了哪些设施?你们生活的社区中有哪些书中没有的设施?”老师板书,把新的设施写在一起,引发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要增添这些设施?新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对比城市和乡村的不同。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家庭作业:
将课上讲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课题2 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的文化生活。
2、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是许多人努力和劳动的结果。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14---17页,教师说明:“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解情况50年前、30年前的社区,还战士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那么,从哪些方面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社区呢?(和学生交流,再转移到书上)
2、交流活动。“课前,我请同学们收集反映社区生活的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小组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取你所在的社区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家庭作业:
周末,请自己的父母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看一看,并留心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课题1---2 早市引出的问题∕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教学目标:
1、感受居委会与每个居民的关系,了解居委会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2、了解居委会的不同产生方式逐步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3、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4、初步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1、导入。“教科书为我们展示了一组图画,谁来说说这组图画所表达的意思?”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自由讨论。“教科书中的情景你们在生活中遇过或者听过吗?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请学生自由发言。
3、探究活动。“同学们想出的好办法怎样才能起作用呢?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