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回“瓦良格”的功臣

合集下载

康延平:在“瓦良格”项目上,徐增平说了多少谎?

康延平:在“瓦良格”项目上,徐增平说了多少谎?

康延平:在“瓦良格”项目上,徐增平说了多少谎?在“瓦良格”项目上,徐增平说了多少谎?---中国航母“辽宁舰”身世解惑之二作者:康延平记不清了,徐增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他和“瓦良格”号航母故事的。

只记得那个时候,我对徐增平真是好崇拜好崇拜噢!一上网满眼都是他买航母的英雄壮举。

当然大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现在能找到原始出处的文章有以下几篇---2011年9月30日《济南时报》:《徐增平:买回“瓦良格”的山东人》。

2014年9月19日《威海日报》:《“我只有一件事高调,爱国!”──访香港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增平》。

2015年5月1日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成功收购航母的“不幸功臣”──徐增平》。

还有什么“红色商人”、“中国航母之父”之类的桂冠等等,等等。

媒体给予徐增平的赞誉真是太多太多了!现在来看,我是被徐增平蒙蔽了,或者说是被媒体蒙蔽了。

我乃媒体人出身,退休之前当了几十年记者。

从福建宁德到省会福州,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我曾经宣传过很多人,我也被人蒙蔽过,然后又通过我的笔,蒙蔽了更多的人。

回想那些被人蒙蔽又蒙蔽别人的经历,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我很难想象,那些和我一样被当事人蒙蔽的记者,当发现真相的时候,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记者的使命之一就是追求真相。

现在我虽然退休了,可我仍然保持着做记者的敏感,和做记者的使命感。

所以,当我从邵淳和李忠效那里得知“瓦良格”来中国的真相后,便忍不住跳出来履行一个记者的使命。

如果读者要想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后去看李忠效的著作《“瓦良格”来中国》和《航母大侠--邵淳传》,我在这里只想告诉大家一些真相的片段,也算为李忠效的两本书做个广告。

我在上一篇《“瓦良格”号航母到底是谁买来的?》文章中曾说,徐增平是个不讲诚信的人,有人说我用词太温和了,应该实话实说,一针见血。

那么好吧,我就说得直接一点:徐增平是个爱说谎话的骗子!据说这是香港街头的小字报(选自网络)此话涉嫌“人身攻击”,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谁是瓦良格号第一任船长

谁是瓦良格号第一任船长

谁是(瓦良格)航母第一任船长?是陈忠船长!或许很多人会嗤笑我:“中国第一任航母船长不就是张铮吗?”我说错了吗?没有,张铮是中国航母第一任舰长!“瓦良格”号拖曳中这儿给大家讲一个已经过去了故事。

当年,“瓦良格”号航母命运多桀,前苏联瓦解后,再也没有成为航母的可能了。

乌克兰是以一堆钢铁,形象地说就是一艘铁锈斑斑的废钢铁船体变卖的!她不是航母,她是一个浮在海面上的钢铁浮体!中国方面在购买这堆钢铁时,乌克兰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他们出售了钢铁就像卖掉了一件商品。

可是,这堆钢铁的特殊作用却让中国方面陷入了尴尬局面,经历了巨大的波折,其个中原因还是美帝在背后作梗。

据披露的信息获知,中国方面从乌克兰船厂手中获得了“商品”之后,就准备拿回家了。

由于“瓦良格”号在欧洲国家各方的压力下,船厂方面已经把所有设备卸劫一空,什么东西都不是东西了。

更不要谈动力设备了,整个机舱全是空空如也。

要走就得需要具有远洋拖航能力的远洋拖轮拖曳回中国。

于是,在购买合同敲定之后中国商人马上租用的一家国际远洋拖轮公司把“瓦良格”号拖出了船厂。

但接踵而来的政治因素制约了“瓦良格”号后续的行动。

为什么与中国政府关系良好的土耳其政府不让“瓦良格”号无害通过土耳其境内两个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

原来美国人看到有中国背景的商人购买了“瓦良格”号,害怕中国改装航母增加海上国防力量,于是施压同是北约成员的土耳其政府。

土耳其政府充当了美帝不光彩的走狗角色,千方百计阻挠“瓦良格”号后续拖曳行动,提出了很多不可理喻的理由,迫使“瓦良格”号只能在黑海中漂泊或利用拖轮锚泊在离开船厂不远的地方锚泊。

迫使中国商人承担了几乎后续成本费用,从阻挠开始一直到拖航回到祖国,经历了数年的日子,每天的拖轮费用就是天文数字啊!中国商人呕血承担了。

实际上两条海峡尽管在土耳其境内,但是国际海峡,通过时只要通报土耳其海峡交通管理机构(VTS)就行。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紧急任务2001年的春天,正在休假的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接到副部长洪善祥的电话:“家慧,你在哪?”宋家慧回答:“我休假了啊。

我在武汉。

”洪善祥说:“嗯,我知道。

不过你得赶紧回来,有急事!”宋家慧很奇怪,心里想:什么事啊?嘴上回道:“我刚来,从武汉飞南京的机票都买好了,过两天休完假……”洪善祥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不行,必须马上给我回来,有重要任务!”宋家慧一到北京就往部里赶,黄镇东部长和洪善祥副部长向宋家慧交代了任务:立即到上海组建一支精干的队伍,准备去土耳其执行拖带“瓦良格”号航母的任务。

并提示:对外严格保密,不得扩大知情范围。

宋家慧后来得知,这件事当时在部机关,只有黄镇东部长和洪善祥部长知情。

他“失踪”了很长时间,局里的人都不知道局长干什么去了。

2001年4月21日,宋家慧领受任务赶赴上海,参加由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的“瓦良格”过土耳其海峡拖带方案咨询会。

他在这里见到了国防科工委的马鸿琳、周玉兰,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胡基政、牟安成,701所上海分部的毛震亚、甄在龙、崔正雄、刘从军,中远公司的陈忠、陈文忠、陈正杰、应颂元和张爱琪。

毛震亚和陈忠介入这个项目比较早,对情况比较熟悉。

之前,中船重工没有惊动交通部,是直接通过中远公司把他们借调过来的。

陈忠原是上海远洋公司安监室主任,已经退居二线,正准备退休。

陈文忠年纪稍大,满头白发,已经退休。

陈忠和陈文忠都当过船长,对航海非常有经验。

上海会议结束之后,宋家慧就和陈忠等人去了土耳其。

当时救捞局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家里事情一大堆,局长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失踪”了!宋家慧是大连市人,1953年出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部远洋公司工作,28岁任船长,曾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等职。

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宋家慧认为,拖航母对于救捞系统和他本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在此之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已经拖带过三艘航母,即“明斯克”号、“基辅”号、“墨尔本”号。

中国智买“瓦良格”号航母

中国智买“瓦良格”号航母

中国智买“瓦良格”号航母1991年,“瓦良格”号航母经过6年的紧张建设已基本建造完毕。

可就在这一年,苏联政权一夜之间解体。

由于“瓦良格”号航母是由前苏联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分家时按就近分配原则,该航母被乌克兰共和国获得。

由于乌克兰经济不景气,无力继续建造航母,“瓦良格”号便成了一艘孤零零的弃舰。

购买航母当时乌克兰经济都十分萧条,工厂、企业大量倒闭,无力完成“瓦良格”号航母,无奈之下放出了出售“瓦良格”号的消息。

一时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这艘航母。

乌克兰一开始只要价4亿美元,随着一些国家流露出强烈的购买意向,乌克兰也狮子大张口,售价竟涨到了20亿美元。

由于要价太高,加上西方国家暗中阻挠,乌克兰最终没能卖掉这艘航母。

创律公司的老板是澳门商人徐增平,徐原本是广州军区文体部的主力球员,退伍后到广州经商,1988年到香港发展,1991年创办创律集团。

徐增平得知乌克兰要出售航母的消息后,急忙组织一支精干的队伍,办理好护照,准备齐手续,然后坐客机直飞乌克兰。

徐增平一到乌克兰便与负责此事的乌方代表阿斯纳耶夫展开谈判。

由于事先双方已有共识,谈判进行得很顺利。

“瓦良格”号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

价钱谈妥后,乌方强调他们不负责该航母出港后的任何事情。

徐增平点头同意,但提出:“我们购买这艘航母,是要将其改造成一艘赌船,为了将来施工方便,我们需要同时购买航母的原设计图纸!”阿斯纳耶夫昕后,与乌方的几位代表低声商量了一会儿,然后坚决地说:“那就得再加200万,总价2000万美元,否则一切免谈。

”徐增平不愧为久经商战的老将,他与参加谈判的几位代表商量了一会儿,最后装作勉强同意。

好事多磨但七天后,阿斯纳耶夫为难地告诉徐增平,世界上有七八个国家和地区对乌克兰提出了外交照会,他们都质疑创律公司采购航母的用途。

乌克兰方面经过权衡利弊,才做出了公开拍卖航母的决定。

没办法,徐增平只能着手准备竞拍事宜。

那个宁愿破产,也要买航母送给国家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那个宁愿破产,也要买航母送给国家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那个宁愿破产,也要买航母送给国家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展开全文爱国精神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东西。

从古至今,有数不尽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一生。

上世纪末,就有一位爱国人士,他掏空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只为买下一艘航母送给国家,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他怎么样了?这名爱国人士叫做徐增平,他的名字和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分不开的。

徐增平出生在山东潍坊,17岁时就参军了,并在部队待了整整14年,直到1983年才退伍。

但这时的徐增平正是而立之年,对于未来生活有着一股豪气,他决定趁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海经商。

于是徐增平和朋友开始做起了贩卖电器的生意。

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5年时间就身价千万。

事业蒸蒸日上时,徐增平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投身于事业,并在1988年时移居香港,准备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继续大干一番事业。

徐增平在香港成立了创律集团,涉及到多个行业。

凭借着非凡的魄力和资本,徐增平很快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不仅在商界上叱咤风云,还开始和一些政界人士交往。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一直都在思考该如何为国家做贡献。

就在徐增平一筹莫展时,英国媒体在1997年报道乌克兰将要出售航母瓦良格号。

徐增平意识到自己为祖国做贡献的机会来了,因为瓦良格号虽然属于半成品,但是依旧非常有价值,并且为了防止得罪别的国家,乌克兰当时还放出话来说:“只允许私人购买,且要求不能用作军事领域。

”于是徐增平以个人名义接触到乌克兰官方,说自己购买航母是准备改成游轮,然后来赚钱。

为此他还特地创办了澳门创律旅游公司,以防止乌克兰方面检查。

最终,经过多次交涉,徐增平于1998年花费了2000万美元买下了瓦良格号。

不过乌克兰人留了一手,并没有直接将技术图纸交给他,徐增平不得不又经过了长时间谈判,最终才拿到相关的图纸。

从买下航母,直到运回中国海域,中间一共花去了5年的时间。

瓦良格回国路: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让希腊籍拖船船员殉职了

瓦良格回国路: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让希腊籍拖船船员殉职了

瓦良格回国路: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让希腊籍拖船船员殉职了2001年9月,中国政府派出一个由交通部官员和航运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土耳其,就“瓦良格”号通过海峡问题进行具体磋商,并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诺。

在极短期间,中国备妥了土耳其当局要求的多项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马力的希腊籍拖船;同意给予“国家担保”,负责可能涉及的赔偿问题。

中国在“瓦良格”号上装设了小型雷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VHF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罗盘及发电机等航行安全设施,土耳其政府对此表示满意。

“瓦良格”号正在拖船的拖动下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原定10月25日启航通过土耳其海峡,不料风浪突起,拖带“瓦良格”号的拖船缆绳也因风浪太大而断裂。

“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第一关——博斯普鲁斯海峡,自24日起也阵雨不断,视野狭窄的坎德里弯角,弯度80度,暗流汹涌,不适庞大且无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

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气好时再说。

为了确保“瓦良格”号在“最低危险程度”下通过海峡,中方多次组织拖船在黑海口演习施带“瓦良格”号的作业。

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

土有关当局从凌晨起暂时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中国澳门创律公司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

上午8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拖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瓦良格”号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2时30分,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湾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

船队继续在夜晚时间通过,2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中国租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大马力的拖船——希腊籍的“尼柯莱.契克”号。

图为“尼柯莱.契克”正在牵引瓦良格。

希腊籍拖船船员Aries Lima殉职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航母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在9级大风中相继被拉断。

前苏联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来到中国的历程

前苏联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来到中国的历程

1999年7月,澳门公司雇用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Cape号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启航前,买方要求在舰艉的明显位置标明即将落户的新港名称。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边,出现了英文“KINGSTOWN”字样(金斯敦,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首都)。据说,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曾泪流满面,在位于海边的造船厂疗养院目送了"瓦良格"号的“最后一程”。
ITC公司的 Joop Timmermans先生据理力争,他说将“瓦良格”号拖过海峡其实比驾驶一艘15万吨油轮穿越海峡更容易也更安全。但米尔扎欧鲁则说,要么你让这艘船自身拥有动力,要么你把它拆成碎块运走,否则别想通过海峡。
2001年3月发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国籍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三个人跳出来进行了一番测绘后,在拖船船员来驱赶时又驾机飞走了,临走前还用粉笔在甲板上写下“法国人到此一游”("The French was here." )。
为建造这两艘航母,苏联政府拨款对黑海造船厂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包括建成了装配和焊接车间,允许将船体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吨;装备了2台载重各为350吨的自行平板车,和建成了从新车间到船台的运输车道;0号船台的长度加长了30米;建成了装配重达1700吨总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装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为900吨的龙门吊车,并加装了其它新型吊车,使得整个船台上使用的吊车达到10台;同时,改造大渠舾装码头。为了保障航母出厂驶往黑海,还将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到10-5米。这次技术改造,大大增强了黑海造船厂的生产能力。
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有关当局从凌晨起暂时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中国澳门创律公司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上午8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 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拖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2时30分,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湾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船队继续在夜晚时间通过,2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揭秘“瓦良格”号航母归国背后的故事

揭秘“瓦良格”号航母归国背后的故事

揭秘“瓦良格”号航母归国背后的故事军工圈对外军购向来是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多种关系的敏感事项,尤其重大军购项目背后,往往隐藏极其艰苦的谈判拉锯和复杂多变的操作手法。

绝非一则消息看上去那样简单和顺理成章。

“穗救201”轮拖带瓦良格航母“在所有去中国的‘慢船''中,瓦良格号一定是最慢的之一。

2001 年7 月,路透社记者博尔顿这么写道。

“慢船去中国”是句西方谚语,比喻世上最漫长的路途。

博尔顿写下这句话时,瓦良格号已在黑海被困整整一年,无法通过土耳其海峡。

对这艘前苏联时代的航母而言,来华路上遇见了太多考验--土耳其的阻挠、爱琴海的风浪以及充满变数的航道-- 直到2002 年3 月,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才割破浓雾,驶入大连港。

从乌克兰到中国,预计60 天的航程最终走了627 天;如果从1991 年瓦良格号进入中国海军的视野开始算起,这段包含无数讨价还价反复拉锯的特殊“买卖”花费了11年。

2012 年,还是在大连,由瓦良格号改建而成的“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当年11月,歼-15在崭新的中国航母上起降成功。

如果上溯至解放军首次组织航母专题论证的1970 年,航母进入中国海军序列的历程超过40 年。

和锈迹一同被时光吞噬的,是漫长复杂的论证、研讨、争取和堪称戏剧化的购船过程;考虑到航母项目的特殊性,亲历者们大多沉默已久。

随着“辽宁舰”揭开面纱,多位曾助力航母来华的幕后人物首次接受南方周末详细采访,共同讲述这个“慢船来中国”的故事。

中船重工半路接手这是购买瓦良格的过程中,中国方面第一次集中动员国家力量介入“我想起了当年无数次来到伊斯坦布尔-- 与中方代表商讨、向土耳其政府申请通过海峡许可的日子。

”年过花甲的迪莫曼斯(JoopTimmermans)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ITC(荷兰国际运输合约公司)来说,(拖运)瓦良格号是一项既有趣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时隔多年后回头去看。

瓦良格号的坎坷身世

瓦良格号的坎坷身世

瓦良格号的坎坷身世始建于1985年的“瓦良格”航母,在经历冷战时的“浩劫”后,在西方世界的重重阻挠下,最终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中国大连……30年后,它以一个全新的名字——“辽宁舰”向世界宣告着它的重生。

1982年5月7日,苏联决定建造两艘第三代“重型载机巡洋舰”作为远洋舰队的舰队核心舰种,这就是后来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和瓦良格号航母。

其主要使命是确保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全和战斗效能的发挥,消灭敌方海上和基地的海军兵力。

1991年,苏联解体。

“瓦良格”号航母因缺乏中央财政拨款和配套设备供应停建,此时它的工程量已完成67%。

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苏联欲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

1993年11月,乌克兰政府正式下达停建“瓦良格”号的命令。

1995年,已成为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

当“瓦良格”号闲置在船厂时,曾有一些外国代表团想买走这艘“半拉子航母”。

1998年4月,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1亿美元)买下“瓦良格”号,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日后将其停泊于澳门附近海域。

澳葡当局则明确表示,拒绝“瓦良格”号未来在澳门停泊。

1999年6月14日,澳门创律公司雇用荷兰籍拖船,牵引着无动力的“瓦良格”号航母缓缓驶离乌克兰港口。

然而,等待“瓦良格”号的是无尽的波折。

当“瓦良格”号驶抵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受到了土耳其政府的阻挠。

直到2001年7月,中国政府介入,“瓦良格”归程才获进展。

当时,土耳其提出20项安全条件,包括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舰上必须安置发电机等。

当年11月1日,在“瓦良格”号离开黑海造船厂后的第506天,终于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2002年3月,经过15200海里的远航,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

此时的“瓦良格”号只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所有武器、电子系统均已拆除或者破坏。

瓦良格的传奇故事

瓦良格的传奇故事

“瓦良格”的传奇故事制作:pjx资料来自网络音乐:我爱这蓝色的海洋2012-7-3E-mail文化传播网中国船长讲述牵引“瓦良格”的经历中国船长⏹这个中国船长名字叫:余新洪。

(南海救助局的一个船长)。

⏹按照他自己的话“就是园一个中国人的航母梦”。

⏹就是这样一个航母梦,使得他和他的团队,前后经历了无数次的惊涛骇浪,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艰苦卓绝,终于把瓦良格这个庞然大物拖回到了大连港。

“瓦良格”号航母是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

1985年开工建造,1988年下水。

苏联解体后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瓦良格”号于1992年1月停止建造。

“瓦良格”最先是由一个澳门的旅游公司,在乌克兰的竞标中拍得。

以拖往澳门,作商业旅游项目之用。

“航母梦”⏹后来发现,澳门水域水深不够,无法停靠。

⏹以是便引发出了《瓦良格号舰母的传奇故事》。

瓦良格没有动力,不能行走,只能靠其它船拖着走,要把这样的庞然大物拖回遥远的中国,谈何容易?一开始,政治上的问题就出来了。

瓦良格竞标后,最先由一艘俄罗斯的拖轮从黑海拖出来。

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政府不同意。

长时间解决不了,瓦良格只好在黑海海面上兜圈子,足足兜了几个月,真是漫长的岁月啊!不准靠岸,只好打圈圈。

(因为是军用舰船,普通港口不准停靠)。

⏹其间遇到了许多风险。

一次缆绳断裂,险些翻沉,硬是靠俄罗斯水手们的奋力,挣扎过来。

⏹中国政府为此多次出面,与土方不断交涉,协调,解决了土耳其方面提出的一个一个问题。

最终土耳其政府同意了瓦良格的请求。

几个月后,瓦良格在土方多艘舰艇的护送下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临危受命瓦良格进入地中海。

这时,外国敌对势力,群起制造阻拦,行程更加困难了。

许多问题迎面走来。

不能过苏伊士运河,走不了印度洋这条线了,怎么办?一个大胆的决定:“走大西洋,南下绕过好望角”,再难也要拖回中国去!响当当的誓言,激动着人们。

这时,余新洪船长及其团队临危受命,担当了此重任。

“瓦良格号”的前生今世

“瓦良格号”的前生今世

“瓦良格号”的前生今世一、建造1985年,苏联尚未解体,军方决定建造“瓦良格号”(Varyag)航空母舰,由当时的乌克兰联盟共和国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

按照当初的设计,“瓦良格号”与前苏联舰队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为同一类型,是前苏联最新改良的航母,排水量为67000吨,全长310米,比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仅短22米。

舰艏飞行甲板高度距离水面有七层楼高,舰尾飞行甲板宽度75米,可容纳大约60架战斗机。

舰首两旁增设宽广的导弹发射架座,设计目标是打击敌人海上及陆上战略目标,包括海军基地等,曾被称为“苏联舰队的宝石”。

1988年,船体建造完成并于当年下水。

1991年苏联解体,在分家时,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瓦良格号”由今天的乌克兰共和国获得。

此时,这艘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工程只完成了68%左右,飞行甲板、舰桥、四周的炮位虽已完全成形,但是缺乏电路、雷达、桅杆及天线等舰装设备,最主要的是还没有安装航行动力。

由于乌克兰因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就此停工,半途而废。

所以这艘航母仅具外表,形同一艘海上浮台。

二、转卖随着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瓦良格”号航母变成了乌克兰的财产,但依然在俄罗斯海军战斗编成之内。

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

若要完成“瓦良格”号剩余的32%建造工作,至少需要2亿美元资金,对于捉襟见肘的乌克兰来说,这是一笔不可能拿出的开支。

那就拆了它?可是一计算,拆解“瓦良格”需投入2.5亿美元才能实现,而出售解体后的废钢铁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此路不通!既然无法完成建造,拆解也不划算,只好找合适的买主把它卖了。

乌克兰迅速地找到了出售“瓦良格”的潜在对象—-中国。

但美国佬跳出来粗暴干涉:若向中国出售,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制裁乌克兰!在美国的压力下,可怜的乌克兰只好低头,“瓦良格”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层建筑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增平披露购买瓦良格航母细节

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增平披露购买瓦良格航母细节

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增平披露购买瓦良格航母细节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说来你也许不信,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其实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他―――出生在烟台,在潍坊长大,参军来到济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广州军区体工队转业后移居香港。

而这次购买航母,他还是从咱们济南踏上的征程―――他的名字叫徐增平。

9月初,在上海的一次朋友聚会上,记者见到了徐增平先生。

这位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高高大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打着山东人的印记。

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眼前的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是惜字如金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

”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

徐增平的几位朋友谈起了当年他购买“瓦良格”号的惊险、曲折、艰辛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上篇曲折艰辛“航母梦”说起“瓦良格”号航母,人们知道是香港创律集团1997年着手投标买回的。

其实早在1991年,乌克兰就曾想高价出售过“瓦良格”,而且还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

原名曾叫“里加”号1991 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15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

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在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

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也无力提供资金造完。

在费了一番争执和相互推诿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曾喊出20亿美元高价一开始乌克兰叫价4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20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

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苏联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

航空母舰演讲稿

航空母舰演讲稿

航空母舰演讲稿Aircraft Carrier1930年。

中国国民党提出了第⼀次建⽴航母的计划。

1937年中⽇江阴海战战败后。

国民党海军陈绍宽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

(搞了半天现在才有⼀艘。

他以为航母是纸糊出来的啊。

)不过中国现在海军不是已经装备了⼀艘辽宁号的航母了。

成了第⼗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在这之前。

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他四个国家早已经有了航母。

美国最厉害有10艘尼⽶兹级10万吨以上的。

站了全球⼀半。

意⼤利两艘。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法国。

巴西。

西班⽛太过各有⼀艘。

先说⼀下航母的构造。

1起飞装置。

+蒸汽弹射器。

就是起飞时⼀个蒸汽驱动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内达到起飞速度。

⽬前只有美国拥有这项技术。

不过最⼤缺陷是弹射功率太⼤⽆法发射⽆⼈机。

因为⽆⼈机重量轻在弹射时容易被加速度扯碎。

+斜板滑跳起飞。

就是前⾯甲板做成斜坡向上翘。

当飞机尚未达到飞⾏速度滑出跑道后形成斜抛运动。

然后再空中继续加速达到起飞速度(⼤家不要瞌睡啊。

我现在讲的不是物理啊)这种⽅式很简单、但是使飞机的载油量载弹量航程都受到了⼀定得限制。

+垂直起飞。

就是不需要专门的跑道和机场只需⼩⼩的⼀块平地就能起飞和着陆。

不过这个起飞⽅式缺点还是很多的。

达到垂直起降⾸先就是航程短。

⽐如鹞式战机的最站半径只有92公⾥。

中国的歼⼗最站半径还有1280公⾥。

这差别还是挺⼤的。

+电磁弹射起飞。

就是下⼀代航母的弹射装置。

(蒸汽弹射器还只有⽼美能造出来。

何况这个⾼级玩意)。

蒸汽和电磁的区别就好⽐蒸汽⽕车和磁悬浮列车的差别。

会装备在未来福特级航母(福特级航母⼀会介绍) 2降落装置,斜⾓甲板。

通常斜⾓甲板只装有供飞机降落⽤的阻拦索。

阻拦索可以在挂住飞机2秒和50⽶内使飞机停下来、(可是你们知道这时候飞⾏员在⼲吗不。

这时候飞⾏员正在使劲踩油门。

知道为什么不。

因为防⽌挂不住掉海⾥。

飞回来再挂⼀次总⽐掉海⾥强多了、)3武器配置,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装备是它装载的各种舰载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

当年买航母捐给祖国,随后宣布公司破产的徐增平,如今现状如何?

当年买航母捐给祖国,随后宣布公司破产的徐增平,如今现状如何?

当年买航母捐给祖国,随后宣布公司破产的徐增平,如今现状如何?以下正文来源:网络《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

”从古至今,就有无数爱国人士为了国家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些爱国人士的心里,能为国家的繁荣出一份力就是最大的愿望,这种爱国精神也值得所有人学习。

但是,每个人爱国的方式大不相同,忠国之人就如《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的“临患不忘国,忠也”。

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就有这么一位爱国人士,他就是当年买航母捐给祖国,随后宣布公司破产的徐增平,那么他后来过得如何呢?一、重国忘利的商人1952年4月,徐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

在那个时代,正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许多有志青年皆加入爱国队伍里,徐增平自然也不例外。

当徐增平17岁中初中学毕业后,他就选择去参军。

在徐增平14年的参军生活里,军人的精神也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他更是一个饱含爱国之心的军人。

直至1983年,徐增平正式从军队中退伍。

有着军人敢于挑战不服输精神下的他,毅然选择了一条下海经商的道路,徐增平的创业也由此开始。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下,徐增平的创业很快有了起色,短短几年他就获得了上千万的收入。

在1988时,徐增平开始在寸金寸土的香港创业,凭借自己过人的商业头脑,他很快就在香港商界驻扎下来,并创立了创律集团。

在徐增平的敢为人先下,他的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徐增平也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这时,坐拥财富的徐增平却从未忘记自己的爱国心。

在1997年,乌克兰向外宣布要出售一艘名为“瓦良格”的航母时,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徐增平马上想到了这艘航母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要知道,在当时中国科技尚处于落后阶段之时,一艘航母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填补我国在制造航母过程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它对海军来说相当重要。

一时之间,乌克兰即将出售的“瓦良格号”航母也成了许多国家眼中的“香饽饽”。

可惜的是,乌克兰国家定下了不允许任何以国家为名义购买航母,只能是用于个人名义。

中国引进瓦良格号内幕:将图纸藏在舰底偷运回国

中国引进瓦良格号内幕:将图纸藏在舰底偷运回国

中国引进瓦良格号内幕:将图纸藏在舰底偷运回国编者按:对外军购向来是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多种关系的敏感事项,尤其重大军购项目背后,往往隐藏极其艰苦的谈判拉锯和复杂多变的操作手法。

绝非一则消息看上去那样简单和顺理成章。

南方周末采访多位当年参与瓦良格舰项目的军方、企业人士和外交人员,详尽还原瓦良格号驶向中国的艰难之旅,从中即可窥见重大对外军购的秘密。

“在所有去中国的‘慢船’中,瓦良格号一定是最慢的之一。

”2001年7月,路透社记者博尔顿这么写道。

“慢船去中国”是句西方谚语,比喻世上最漫长的路途。

博尔顿写下这句话时,瓦良格号已在黑海被困整整一年,无法通过土耳其海峡。

对这艘前苏联时代的航母而言,来华路上遇见了太多考验——土耳其的阻挠、爱琴海的风浪以及充满变数的航道——直到2002年3月,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才割破浓雾,驶入大连港。

从乌克兰到中国,预计60天的航程最终走了627天;如果从1991年瓦良格号进入中国海军的视野开始算起,这段包含无数讨价还价反复拉锯的特殊“买卖”花费了11年。

2012年,还是在大连,由瓦良格号改建而成的“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当年11月,歼-15在崭新的中国航母上起降成功。

如果上溯至解放军首次组织航母专题论证的1970年,航母进入中国海军序列的历程超过40年。

和锈迹一同被时光吞噬的,是漫长复杂的论证、研讨、争取和堪称戏剧化的购船过程;考虑到航母项目的特殊性,亲历者们大多沉默已久。

随着“辽宁舰”揭开面纱,多位曾助力航母来华的幕后人物首次接受南方周末详细采访,共同讲述这个“慢船来中国”的故事。

中船重工半路接手这是购买瓦良格的过程中,中国方面第一次集中动员国家力量介入“我想起了当年无数次来到伊斯坦布尔——与中方代表商讨、向土耳其政府申请通过海峡许可的日子。

”年过花甲的迪莫曼斯(Joop Timmermans)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ITC(荷兰国际运输合约公司)来说,(拖运)瓦良格号是一项既有趣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时隔多年后回头去看。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历程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历程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历程
1、苏联“瓦良格”号航母开建于1985年,是库兹涅佐夫级的二艘,排水量达55000吨、舰长302米、舰宽35.4米、飞行甲板长70.5米、吃水10.5米、4台蒸汽轮机。

苏联解体后,这艘已完工68%的航母,陷入尴尬境地,乌克兰无法独立完成后续建造工程,俄罗斯又没钱赎回,于1992年彻底停工。

2、购入互良格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创律集团徐增平,由他主导购买。

乌方初开价1亿美元,但徐增平只有2000万美元现金,为此,他多次飞赴乌克兰,先预付200万美元定金。

终于1998年以2000万美元成交,战斗民族还是讲点情谊的。

3、1999年,“瓦良格”号被拖带出乌克兰船厂,开始曲折的回国之路。

4、由荷兰运输合约公司拖船,拖带“瓦良格”号航母出航。

拖带“瓦良格”号航母出航。

5、刚出发就遇上麻烦,在黑海的出口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被土耳其以“船体过大,可能会撞上伊斯坦布尔大堤为由拒绝通过。

瓦良格号只能退回出发港口,由此,中土双方开始长达一年半的谈判。

(滞留期间每天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个月向停迫港口缴付1.7万美元停泊费。


6、在保证了土方提出的20项苛刻条件后,土方终于同意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但是由于埃及苏伊士运河不允许没有动力的船只通过,瓦良格号只能调头驶入大西洋,一路由南绕过整个非洲归国。

7、2001年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8、2002年3月,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进入船台。

从购买那天开始计算,时间已整整过去了4年。

后计算下来“瓦良格”号,大约花了1亿美元。

名人故事:茅以升的故事

名人故事:茅以升的故事

名人故事:茅以升的故事苏德战争期间,朱可夫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面军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

战后,任驻德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

他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

朱可夫4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1945年春,对德的最后一战开始了。

而奉命直捣柏林的正是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

为了实施这一不寻常的战役,朱可夫要求部队进行特别周密细致的准备,为了出奇制胜,他决定打破常规,改变过去那种从凌晨实施炮火准备白昼开始冲击的老办法,计划在黎明前两小时实施夜间冲击,并利用140部探照灯的突然照射惊吓敌人。

如果此时项羽顺势怪罪,使个眼色就可以把刘邦等人剁成肉酱。

可他偏偏没有这样做,就连干爹范增屡次发出的暗号也装作没看到。

反而扔给樊哙一个半生不熟的猪肘子,赞许他豪气干云。

宴饮当场刺杀刘邦的机会就这样溜了。

1940年6月的一天,一列火车徐徐驶入美国西点镇的火车站,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在这里。

在下车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碧眼金发、神色坚毅的青年,他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赫赫的乔治·巴顿。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向西方学习。

欧美革命思想的书籍和历史名著在日本大为流行,如《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史》《民约论》《万法精理》等书。

梁启超在此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所以这段时间对他思想的影响很大。

在日期间,梁启超创办了七八种报纸,最著名的就是《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

他公开批评满清政府,要求废除专制。

他还介绍了大量西方变法改革的经验,并第一个把德国学者伯伦知理(J·K·Bluntschli)的国家学说介绍到中国。

向时代的真英雄致敬——系列人物报道《绝对忠诚》主题素材运用

向时代的真英雄致敬——系列人物报道《绝对忠诚》主题素材运用

素材前沿\专题策划南 亭■杨雷:铸剑凝聚民族魂关键词:职责;信仰;奉献;强国梦2011年建军节前夕,我国首次对外宣布正改建第一艘航空母舰,时隔一年后,“辽宁舰”交付海军入列服役。

从2009年接到航母总监造师任命的那一刻,杨雷也接受了自己军旅生涯中最荣耀、最艰难的一场大考。

3年下来,他的满头黑发变得发白,而且掉了一大半,但他说,这辈子结缘航母,值了。

担任航母总监造师的杨雷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拆除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徽章,抹去俄文舰名瓦良格,“铲了以后看着舒服一点儿,等到16(辽宁舰舷号,两个阿拉伯数字有近40平米大,是中国海军的骄傲)涂装上去,我彻底□编辑/关晓星专题策划\素材前沿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船了。

”铲掉标识翻开了新的篇章,但外壳锈迹斑斑、所有设备被拆除、彻头彻尾的一个钢铁空壳,让第一次见到“瓦良格”的杨雷心里凉了半截。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的每天都在冲刺。

中国的航母工程没有现成经验,没有图纸资料,没有标准规范,也没有技术支援。

“错了我负责!”这是杨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辽宁舰有20层楼高,3000多个舱室,如果一个婴儿从出生那天起,在每个舱室只待一天,出来时也就满10岁了。

有些舱室入口只有40—60厘米高,杨雷率领的监造团,光检验焊接焊缝要走的路程,算下来至少有2250公里,相当于以这样匍匐的姿势,从北京爬到广州。

2012年 11月下旬,已交付服役的辽宁舰迎来了舰载机的首次起降试验。

这一天,杨雷就像等待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他趴在舰岛最靠近飞机跑道的护栏边,紧张地倾听着甲板上传来的每一声动静。

歼—15呼啸而来,又轰然离去,伴随着砸在甲板上的呯呯巨响,杨雷那颗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和战机一起平安落了地。

在海军航母工程专项表彰中,杨雷被记个人一等功,而他所在的军代表室也被国家授予航母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

作为中国海军的一员,杨雷知道“辽宁号”意味着什么。

“(甲午战争)120周年的过去不会再重复,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出现120年前的耻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拖回“瓦良格”的功臣作者:王笑梦来源:《兵器》2016年第03期中国“航母梦”的起点之一是对国外废旧航母的引进和研究。

在此过程中,被称为“海上纤夫”的中国救捞系统拖航船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中国救捞陈列馆中,就用大量图版和实物展示了他们拖带航母回中国的故事。

拖带“墨尔本”号首开纪录1985年夏天,上海救捞局拖船队获得了一份拖带航空母舰回中国的业务合同,这次要拖带的是澳大利亚著名的轻型航母“墨尔本”号。

“墨尔本”号原为英国1943年建造的“尊严”号,1982年初编入预备役封存。

澳大利亚评估后认为,在本土拆卸“墨尔本”号成本昂贵又污染环境,所以决定对外拍卖。

虽然航母上的先进设备已经拆除,但船体结构内含有大量贵重金属,拆除后售卖利润仍然相当可观。

所以“墨尔本”号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买卖。

当时的国际环境相对宽松,加上多方努力,中国联合拆船公司代表广州造船厂于1984年成功竞拍获得“墨尔本”号航母的拆卸售卖权。

竞拍成功后,中国联合拆船公司立即发函,委托具有丰富远洋拖航经验的上海救捞局负责将航母拖带回国。

对此,时任上海救捞局的党委书记、局长王德祥(已故)对此高度重视。

王德祥同志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走过来的老革命,解放后积极参与海军建设,曾任海军淞沪基地第一巡逻艇大队大队长,参加过厦门乌丘屿海战,率部击沉、击伤国民党武装运输舰各1艘。

1953年,他还曾率领麾下“长江”、“洛阳”两舰护卫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江,毛主席也正是在“长江”舰上题写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一著名题词。

作为一名老海军,王德祥敏锐地意识到这次获得“墨尔本”号航母对人民海军发展的深远意义,这是学习航母建造和使用的一次难得机会。

因此他对这次拖航业务非常重视,秉持“兴邦强国,人人有责”的理念,挑选了刚入役不久的新型远洋拖轮“德平”号执行此次任务,誓将“墨尔本”号完好无损地拖回中国。

1985年4月6日,“德平”轮抵达了澳大利亚悉尼港,开始做拖带前的准备工作。

“德平”轮是1978年交通部向香港宏德机器铁工厂有限公司订造的四艘4410千瓦“德”字级救助拖轮的首船(其余三艘以“安”、“顺”、“利”命名)。

该轮系钢质拖轮,总吨位1186.19吨,总长66.40米,型宽12米,型深5.8米,装备两台2205千瓦主机,最大航速16.26节(约30千米/小时),系柱拖力50吨。

与拖轮相比,“墨尔本”号航母是个全长211米、标准排水量14200吨、拆除设备后排水量也近万吨的庞然大物。

4月27日,做好出海准备的“德平”轮将“墨尔本”号吊拖出港。

吊拖是一种主要的拖航方式,适用于长距离和波高1米、风力6级以下水域中的拖运。

离开悉尼港后不久,船队就遇到了6~7级东南风,导致“墨尔本”号左、右两边罗令(系缆设备之一,在缆桩附近,具有滑轮功能,缆绳经过罗令可以缓解力量)被拉断。

抵达布里斯班港后,中方工作人员对“墨尔本”号系拖设备进行了修整,5月16日“德平”轮再次启航,继续吊拖作业。

两船沿赤道附近向西航行,抵近菲律宾东岸后再转向北驶往中国。

6月11日,船队顺利抵达珠江口(题图)。

“德平”轮此次拖带任务先后历时37天,往返共计航程1万余海里。

“墨尔本”号进入内水后,拖带任务由远洋拖轮“德平”轮转给中山港务局下属的内河港拖。

由于中山港出海航道弯曲浅窄,引领大型或特种船舶出入港操纵相当艰难。

接替作业的港拖发现,明明自己船是直行的,但“墨尔本”号只要航行起来就向右偏航,每前进100米左右就得停止拖带,然后在船尾用另一艘港拖倒拖,把船身拉直后再往前拖。

这样趁涨潮时候一步一步向前移,从珠江内伶仃水道到中山港短短30海里(48千米)走走停停,花了3天时间。

后来“墨尔本”号被拆解了才知道,出售前其舵叶已被焊牢成右偏15度,船自然无法直航,只能斜着走。

但正是这条歪歪扭扭来到中国的航母,让中国人第一次直观地接触到了航母实物。

拖带美国“本宁顿”号拖带“墨尔本”号近十年后,又有一次航母国际拖航业务找到了上海救捞局。

这次是一家荷兰企业发来的请求,拖带物竟然是著名的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母“本宁顿”号。

1989年9月20日,这艘美国海军历史上功勋卓著但又多灾多难的航母正式退役,1994年1月12日出售。

当年的最后三个月该舰在安吉利斯港被拆除舰岛。

舰体远渡重洋,运至著名的印度阿郎拆船厂进行拆卸。

根据美国海军“本宁顿”号老兵协会网站上关于“本宁顿”号最后航程的描述,负责拖航业务的是著名的荷兰施密特拖轮公司。

该公司在拖船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头地位,由其承接美国大型航母拖航业务顺理成章。

1994年12月,施密特拖轮公司调派了属下19845千瓦的远洋拖轮“新加坡”号。

该轮是当时世界第5大远洋拖轮,轻轻松松地就把已经移除舰岛的“本宁顿”号拖离安吉利斯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或许是一生坎坷波折的“本宁顿”号霉运再现,在拖航到夏威夷附近海域时,“新加坡”号拖轮突然接到公司传来的新命令,要求立即将“本宁顿”号航母转交给附近洋面的一艘美国拖轮和一艘加拿大拖轮,转向救援一艘在海上着火的大型集装箱轮船。

美国和加拿大的这两艘远洋拖轮均是4410千瓦级的,与拖航“墨尔本”号的“德平”轮类似,面对尺寸和排水量远超“墨尔本”号的中型航母“本宁顿”号时明显力不从心,于是向施密特拖轮公司告急。

因此,焦头烂额的施密特拖轮公司第一时间想起了有远洋拖带航母经验的上海救捞局同行。

经过紧急联系和一个通宵的报价谈判,施密特拖轮公司与上海救捞局达成了协议,由上海救捞局就近派遣大型远洋拖轮接力拖航“本宁顿”号。

为了能够拖带这艘3.5万吨级的中型航母,上海救捞局派出了功率更大的新型远洋救助拖轮“德意”号执行此次任务。

“德意”是交通部向日本旭阳造船株式会社订购的7820千瓦大型远洋救助拖轮,1990年7月下旬才交船,在当年算是非常新的拖轮。

该轮船长95米,宽15.20米,深7.50米,采用2台3910千瓦主机。

1995年1月8日清晨,“德意”轮抵达北太平洋夏威夷岛正西方100多海里的预定洋面。

让美国和加拿大的两艘拖轮松了一口气。

由于轻载,高出海面近30米的飞行甲板和船身干舷使得整艘战舰犹如小岛一样横亘在洋面上。

“德意”轮徐徐驶近“本宁顿”号。

2月4日凌晨3时许,“德意”轮拖着“本宁顿”号抵达新加坡霍斯伯格灯塔附近。

按原计划,施密特拖轮公司应该派拖轮在此接航母滞航,让“德意”轮能够进锚地补给加油。

但由于风大雨大,视线欠佳,施密特公司的拖轮与过往船只发生了碰撞,另派拖轮要10小时以后。

此时过往船舶越来越密,将巨大的“本宁顿”号长时间滞留在狭窄的航道上是非常危险的。

“德意”轮当机立断直接拖带航母进海峡航道,驶往新加坡西锚地补给。

为此“德意”轮船长镇守驾驶台长达10余小时,小心谨慎地避让着川流不息的船只,终于穿过航道安全抵达宽阔的锚地,将“本宁顿”号交给了匆匆赶来的后备拖轮,自己回转身赶往东锚地寻找预定的加油船。

2月18日晨,“德意”轮经过42天的长途拖航,终于将“本宁顿”号拖抵印度西海岸的坎贝湾口。

但施密特轮船公司发电要求“德意”轮滞航10天后才能进港交船。

在这10天中船员不仅克服了蔬菜、食品以及饮用淡水短缺等困难,还要每天应对近岸的涨落潮差和5节(9.3千米/小时)的水流速度,全力控制滞航的航母舰体,每一天都是险象环生。

3月1日凌晨,根据原定冲滩方案,“德意”轮将“本宁顿”号全速拉至距海岸1海里(1.8千米)处后将拖缆解脱,让一艘印方拖轮继续冲滩作业。

1时30分许,印度引水员登上“德意”轮接替驾驶。

阿郎是印度一个很大的拆船基地,面前的浅滩上横卧着几十条上至几十万吨,下至几千吨的废钢船,这些引水员一直在此工作,经验丰富。

但这次这名印度引水员却没有意识到航母和货轮的惯性冲量差异,但他将航母拉到与设定的陆标连成一线时,操纵船舶向右转向朝岸冲滩,可是“本宁顿”号由于巨大的惯性和严重偏荡而转不过头。

此时,“德意”轮已达到解缆点,却发现处在左舷是航母,右舷是印度拖轮,船首1海里外是拆船厂浅滩的危险包围中。

引水员见势不妙,迅速冲向右舷向印度拖轮大喊解缆。

船长也迅速接过操控权,下达了“全速前进”和“左满舵”两个口令,“德意”轮则从航母头部冲过,冲滩的航母舰体与“德意”轮尾部惊险擦过。

最终化险为夷冲滩成功。

交船后16小时,租船方施密特拖轮公司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表扬暨感谢电,电文:“请英国塞缪·史蒂沃特公司向“德意”轮船东(上海救捞局)传达我们真诚的谢意,感谢他们的良好合作和“德意”轮的出色工作。

”此次航行前后历时2个月,航程8482海里(15709千米),为我国拖轮队伍再次积累了丰富的大型航母拖带经验。

拖带俄罗斯“明斯克”号中国救捞行业第三次航母拖航任务是拖带排水量4.2万吨级的俄罗斯海军“明斯克”号航空母舰。

“明斯克”号属于苏联基辅级航母,1972年12月开工,1975年10月下水,1978年2月建成。

苏联解体后“明斯克”号风光不再,其主机已经显现出严重的技术故障。

加上俄罗斯经济和财政窘境,为节省巨额的维修保养费用,“明斯克”号被迫于1994年8月降下海军旗,被列入出售名单。

1995年底,“明斯克”号与姐妹舰“新罗西斯克”号航母一同卖给了韩国大宇集团下属“央流通公司”。

“新罗西斯克”号在韩国被拆毁。

而受金融危机影响,拆船市场萎靡,“明斯克”号未能及时动工拆解,就又被推向国际市场转卖。

1998年5月15日,北京太空梭娱乐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拆船总公司联合竞拍,以500万美元的到岸价购得该舰,并在深圳建立了“明斯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准备以该舰为核心,在深圳市沙头角海滨建造国内第一个航母主题公园。

根据中方购买企业的要求,这次拖带任务需要将“明斯克”号从韩国丽水港拖带到珠江口,随后交由文冲造船厂进行改造。

承接此次任务的广州救捞局,派出了6615千瓦远洋救助拖轮“穗救201”轮。

该轮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交通部向日本日立造船厂定制的大型远洋救助拖轮,于1975年8月建成回国,排水量4037吨,总长87米,型宽14米,型深7米,装备两台3307.5千瓦主机,最大航速18.8节(约35千米/小时)。

该轮还配有195千瓦的侧推进器以及自动拖缆机、卫星通信导航、可变螺距、机舱遥控等现代化设备和控制系统。

1998年8月14日,“穗救201”轮拖带“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从韩国丽水港出发,一路顺利航行,于10月8日抵达珠江口,将“明斯克”号交由“德进”轮和“穗引港15”、“穗引港18”轮续拖到文冲船厂进行改装。

此后,中国第一个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明思克航母世界”落户深圳,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并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军事科普教育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